麻将的另类叫法都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麻将的另类叫法都是什么?,第1张

麻将牌的叫法如下:

1条叫妖姬,2条叫金箍棒,3条叫内裤,4条叫双杠,6条叫油条,8条叫弹簧床;

1筒叫汤圆、大饼等,2筒叫奶罩,3筒叫花生,7筒叫手枪,8筒叫黑鬼。

麻将应对的五种标准状态,是“吃”、“碰”、“杠”、“听”、“胡”。在正式比赛中,五种状态的官方语言都是汉语,包括国际比赛。

扩展资料:

麻将的图案来由:

麻将牌的每一张牌,也就是每一个图案他都有寓意,天地有五行,都蕴含在麻将牌里边,东南西北中,与五行相配,也就是东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和中方土。

古人认为宇宙的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白板就代表着地,而发财就代表着天,为什么说这发财就能够代表天呢?其实发财的发还有一个发音叫剪头发的发,因为头发是在人的最顶部,所以它代表天,中就代表5行中的中方土,也代表天地人中的人。

麻将里面的花牌“梅兰竹菊”各占尽了春夏秋冬,被人称为四君子,梅表示高洁傲岸,兰代表幽雅空灵,竹象征着虚心有节,菊则暗示着冷艳清贞。

表现了人们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也是对某种审美人格境界的向往,成为中国人感悟的象征。红中、发财、白板,三张牌分别寓意这中正、发达与纯洁。

国际标准麻将,简称国标麻将,是麻将的一种玩法,其规则为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于1998年7月所制定。其后在众多国际及国内麻将竞赛中应用,故被称为国标麻将。

国际标准麻将玩法过程:

洗牌:把牌全反扣过来,使牌面朝下。玩家双手搓动牌,使牌均匀而无序地运动,称为“洗牌”。

码牌:洗均匀之后,每人码36张牌,两张牌上下摞在一起为一墩,各自为18墩,并码成牌墙摆在自己门前,四人牌墙左右相接成正方形。

开牌:国标麻将中,庄家掷骰,两颗骰子的总和所得的点数就是开牌的基数。以庄家为第一位,按逆时针方向顺序点数,数到点数的位置为开牌的牌墙。

从右向左依次数到与点数相同的那一墩,由庄家开始抓下两墩牌,下一家再按顺时针方向顺序抓牌,直到每个人抓3次共12张牌,再由庄家跳牌(隔一墩)抓上层两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张。庄家共有14张牌,其他人各有13张牌。

理牌、审牌、补花:分类整理手中的牌,整齐排列,审视牌势。如手中有花牌,首先由庄家补花,即是从牌墙的尾端取一张牌。另外三家依次逐一补花,若补回来的是花牌,则待该轮完结后再补。

行牌:行牌即是打牌进行过程。由庄家打出第一张牌开始,此过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开杠(明杠、暗杠)、补直至和牌或荒牌。

-麻将

老头信奉采阴补阳,嗜好吸食女童阴气,导致7名女童死,3名女童残。

官府将老头逮捕后,要对老头斩立决,谁知皇帝跳出来,推倒了官府的判决。随后,皇帝亲自审判了老头,而皇帝的这一审判,令百姓拍手称好!

这个老头,名叫张良璧,是当地的一个富豪。张良璧这人很贼,有钱后没有选择做守财奴,而是带着金银珠宝进官府,与官府打交道。

张良璧送官员的钱财送多了,官员都反过来尊称张良璧为“张爷”。由此可见,张良璧在当地是个有权有势的人物。

张良璧养老的日子是滋润的,毕竟他想吃香的能吃香的,想看美的能看美的,是个为所欲为的主。

可是到了某一天,张良璧吃香吃不下,看美看不清了。为何?原来是张良璧老了,老得吃不动肉,看不清美女了!

嚣张了一辈子的张良璧不想老,决定要和岁月一决高下。于是,张良璧开始废寝忘食地翻书,想在书中找到长寿的秘籍。

结果,瞎猫碰到死耗子,张良璧在一本破书上,真的找到一个长寿秘籍,只是这个秘籍太邪恶、太恶心了!

秘籍指出,男人因阳气衰竭而苍老,而男人吸入女童的阴气,可滋生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返老还童、永葆青春的效果。

这个秘籍,一看就瞎扯!但张良璧为了长寿,已走火入魔,竟看得这个秘籍垂涎三尺,觉得这个秘籍说得有理有据,是千真万确的。

张良璧当即决定,要依着那诡异的长寿秘籍,进行实践。张良璧敲了敲脑门,计上心头,有了吸女童阴气的计策。

当天下午,张良璧独自上了街,从一个穷人的手里,买来一个女童。张良璧将女童牵回张府,然后告诉张府上下,女童将在府中做下人,专门负责伺候夫人。

然而,不幸的是,女童才来到府中五天就死了。张良璧哭着告诉大家,女孩是得了恶疾突然暴毙的。

对于女孩的死,大家都觉得蹊跷。但大家看张良璧哭得死去活来,对女孩的死又说得有头有尾,也就不再核实女孩的死亡原因了,反而安慰起张良璧,劝他别悲伤过度!

其实,张良璧的眼泪,是虚假的眼泪,正所谓猫哭耗子假慈悲!那张良璧为何要戏精附体,大演哭戏呢?是想掩盖掉他害死了女童的事实!

是的,女孩死于张良璧的毒手,精确些讲,女孩是死于张良璧的毒嘴,女童是被张良璧用嘴活生生地吸死的!

自从女孩进了张府,举目无亲、孤苦伶仃。这时,心怀歹意的张良璧,趁虚而入,对女孩送衣送食,无微不至。女孩单纯,误认为张良璧是个好人,也就对张良璧感激不尽,视若亲人。

张良璧见时机成熟后,就亲自调制了一碗迷魂药,骗女孩喝下了肚子。随后,迷魂药发作,女孩晕死。张良璧见状,两眼放光,抱起女孩,如狼似虎般地吸空了女孩的阴气。

待元气大伤的女孩醒来,气若游丝,仅一息尚存,脆弱如寒风中的枯叶。不久,女孩吐血一口,气绝身亡!

女孩一命呜呼了,张良璧却欢欣鼓舞起来。张良璧吸完女童阴气后,体内仿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令行将就木的张良璧焕发新颜,变得四肢有力、耳聪目明、食欲大发。

看来,吸阴气的效果立竿见影,张良璧真的返老还童了,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达人,这令张良璧振奋不已!很快,张良璧锁定了下一个要被他吸阴气的女孩。

在接下来的两年,张良璧在当地四处作案,又连着吸了九个女孩的阴气。

在两年内,张良璧共计吸了十个女孩的阴气,导致七名女孩死亡,三名女孩沦为残疾人,令当地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这十名女孩,有的是张良璧买来的,有的是张良璧偷来或拐来的。

当地两年之内,有十位女孩非死即伤,这案件传到皇帝耳里,令皇帝心痛兼震怒。皇帝是个聪明之人,他知道这个案件,不仅仅意味着凶手残忍,还意味着当地的官员无能、浑水摸鱼甚至与凶手狼狈为奸。

于是,皇帝当机立断, 将当地官员统统打入地牢,然后一纸令下,命一位精明能干的官员为钦差,前往当地慰藉百姓及查明悬案。

由于皇帝将当地官员打入了地牢,拆除了凶手的后台,这令钦差破案,变得易如反掌。钦差到了当地后,直奔三个幸存的受害女孩的家中,对受害女孩及其家人进行了慰问。

钦差小心翼翼地问三个幸存的女孩,凶手有什么样的特征?三个女孩不约而同地表示,凶手有着年轻的外表、衰老的声音,反差极大。此言一出,大家均想起长寿达人张良璧。

于是,钦差安排张良璧,与三个幸存的女孩见面。结果,三个女孩见了张良璧,如见了阎王一般,被吓得哇哇大哭,甚至直接晕死过去!

而后,钦差命侍卫们对张府进行地毯式搜索,果真从张家院子里,搜出多具女孩的尸骨。证据切凿!张良璧就是案件的真凶!

钦差破案,可谓神速,但神速破案的钦差没有骄傲,而是不忘皇帝交给他的使命,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慰藉百姓。

钦差认为,张良璧落网,无非是令当地百姓松了一口气。而只有张良璧人头落地,当地百姓才能彻底放心、恢复安宁!

于是,钦差做了个决定,在第二天一大早,砍了张良璧这个坏老头!

很快,钦差要速斩张良璧的消息,传到了皇帝的耳里。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大喊不妙,然后写了一份圣旨,命驿站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在天明前,将圣旨传达给当地百姓及钦差。

圣旨在拂晓前来到了当地,当圣旨在当地念完,天已大亮,百姓如同过年般的手舞足蹈着,称皇帝为圣君。原来,皇帝的圣旨,赢得了万众民心。

皇帝在圣旨中表示:

“第一、现已查实,当地官员与张良璧相互勾结,是一丘之交,此乃大罪,这批官员将秋后问斩!

第二、要对张府进行抄家,抄来的财产,分给受害者及其家属。

第三、张良璧没有资格被砍头,应该凌迟处死!而且,张良璧被活剐的时间,不能少于五天。张良璧被活剐的刀数,不能少于三千刀!”

对比一下钦差对张良璧的判决手段,皇帝的这个判决,可谓老辣,可谓绝!

案件讲完了,这个案件可不是谁胡编滥造的,这个案件在清朝古籍《刑案汇览大全》及《檐曝杂记》中都有记载。其中,《刑案汇览大全》是史书,权威性很高。

而文中的皇帝,正是大名鼎鼎的 嘉庆皇帝 ,就是打倒和珅的那个!

关于这个案件,大家一定有很多疑惑,现在我来一一解答。

1张良璧作案手法太残忍,杀害的孩子高达7名,理应凌迟!

2张良璧杀害的是孩子,而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杀害孩子者,必受严惩!

3对张良璧处以极刑,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震慑其他心怀歹意的人,不敢为非作歹!

有真的部分,也有假的部分。张良璧这个罪犯真实存在。

但诸如“吸阴气可长寿”、“张良璧焕发新颜”100%是假的,谁信谁愚蠢。我们要相信科学,所谓采阴补阳,太假了,不可迷信!

要问史书上,为何会出现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我想是史书作者在博人眼球、哗众取宠!

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人神共愤的张良璧,最后被碎尸万段,死无葬身之地,这不正是恶有恶报嘛!

2长寿不可走旁门左道!

长寿这事,必须要走正道。走歪门邪道,会如张良璧一样,死得快,死得惨!

其实,一个人,年轻时,小能照顾好家人,大能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等这个人老了,国家会养这个人,家人会照顾好这个人。这个人,自然可以延年益寿、得以善终!

故事发生在南方小镇,当年却震惊了整个中国。不得不感叹一句,赌博害死人啊!老吴、谢奶奶夫妻的命运是坎坷的,坎坷就坎坷在他们老来方得子。

老吴与谢奶奶在23岁就坠入了爱河,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郎才女貌的夫妻。可惜,老吴夫妇的爱情结晶,在他们结婚的第18个年头才到来。那时,谢奶奶都41岁了!

老吴夫妇结婚不生子的18年,日子过得枯蔫、心酸。首先,他们自己生不出孩子会着急,四处寻医、问神不说,精神上还饱受折磨。其次,两夫妻生不出孩子,会被他人指指点点、冷嘲热讽,搞得两夫妻抬不起头来。

老吴夫妇41岁时生的儿子叫吴明,吴明一出生,老吴夫妇万分高兴,觉得以前吃的苦都是值得的。吴明成了老吴夫妻最珍贵的宝贝,夫妻二人也是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的,呵护着吴明长大。

老吴夫妇为了吴明能得到最好的成长,每日每日的咬紧牙关挣钱,这一奋斗就是近二十五年。他们觉得这样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有吴明就有盼头。

吴明在老吴夫妻的精心呵护下,从牙牙学语的一岁婴儿,成长为神采奕奕的二十五岁小伙。吴明二十五岁那年,遇见了真爱,与一个叫宋芳的女孩结了婚。吴家到了吴明这一代,时来运转,吴明与宋芳结婚不到三个月就怀孕了。

宋芳去孕检,医生一看,怀了双胞胎,高兴得老吴夫妻像孩子一般地蹦蹦跳跳。宋芳将孩子生了下来,医生一看,是双胞胎男孩,老吴夫妇知道了喜极而泣,他们觉得吴家在他们的奋斗下,终于是香火旺盛了。

谁也想不到,这不是吴家旺盛的起点,而是悲剧的开始。

吴明、宋芳如老吴夫妻一样,视自己孩子为珍宝,对两个孩子是无微不至,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两个孩子六岁前,都是由宋芳亲自照顾的,宋芳不想亏欠孩子,总是和孩子形影不离。因此,老吴夫妇不太要操心两个孙子。就在这期间,老吴夫妻学了一样不该学的东西。

双胞胎出生那年,老吴及谢奶奶都67岁了。老夫妻回想起自己的大半辈子,生孩子前为没孩子发愁,生孩子后为孩子流血流汗,怎一个“苦”字了得。如今一看眼前,儿子已成家,还有了俩双胞胎孙儿,两夫妻很是心满意足。

老夫妻觉得他们老了,该享清福了,他们工作不动,也不想工作了。老夫妻就想着如何有滋有味地打发时间,最后他们选择了学打麻将。老夫妻打麻将学得特别快,十天半个月下来,就达到了上麻将桌与牌友切磋的水平。

老夫妻学会了打麻将,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是判若两人。老夫妻每天都沉浸在麻将的世界里,从上午打到下午,从下午打到夜里,天天与牌友们杀得天昏地暗,这看似充实的日子,其实虚无的很。下了麻将桌,老夫妻依旧三句话离不开麻将,聊起麻将是聊得眉飞色舞。

老夫妻长期沉迷于打麻将,令吴明、宋芳小夫妻感到不满。有的时候,吴明去上班了,宋芳带两孩子需要人搭把手,硬是找不到婆婆与家公的身影;有的时候,吴明夜里下班,面对的是冷菜冷饭,因为老吴夫妇还在麻将馆打麻将呢!

做儿子、儿媳的吴明与宋芳,就提醒自己的爸妈,别老打麻将,对身体不好;也耽误事,没事就在家里逗孙子玩。老吴夫妇听了儿子、儿媳的劝告,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说再不打麻将了。可事实上,老吴夫妇三天不打麻将就手痒,在被劝告的三两天后就会重操旧业,这令吴明夫妻直摇头。

两个孩子六岁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吴明小夫妻的生活压力也上来了,宋芳便决定回到原来的公司上班,将一对宝贝儿子交给幼儿园及老吴夫妇照顾。老吴夫妇听说了,特别高兴,他们可盼到了带孙子的机会。

吴明、宋芳小夫妻便对自己的爸妈约法三章,跟他们说,带了孩子就要禁止打麻将!老吴夫妇听了,一万个同意戒麻将,说带孙子比打麻将重要一万倍,有了孙子,打个屁的麻将啊!尽管老吴夫妻向吴明夫妻承诺了不再打麻将,但吴明小夫妻依旧对老吴夫妻强调,带了孩子不能打麻将!

待两双胞胎孩子进了幼儿园,宋芳如愿地回到岗位上班,接送孩子上学及课外时间看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老吴老两口的肩上。

一开始,老吴夫妇对自己的俩宝贝孙子表现得特别上心,他们准时准点地接送孩子上下学,看孩子时对孩子片刻不离,没有沾染过一次麻将。

可惜好景不长,老吴夫妻几个月下来没打麻将,感到手痒,非常想摸麻将。可老吴夫妇想到答应了儿子、儿媳不打麻将,就强忍着不打麻将。但老吴夫妇想,自己不打麻将看麻将总行吧,过不了手瘾,过过眼瘾也好。

于是,老吴夫妻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出没在麻将馆那个大染缸,看人打麻将。有时候放了学,老吴夫妻干脆将孩子接到麻将馆,老夫妻一手抱一个孩子看麻将,看得津津有味。老吴夫妻看打麻将,是越看手越痒,再说进了麻将馆,那就是劝人赌博的氛围。

某天,麻将馆三缺一,牌友就说:“老吴,来打麻将啊,孩子有你老婆照顾呢!”老吴听了很心动,迫不及待地上了麻将桌。从那天起,带俩双胞胎孩子的就只有一个家长了,空出来的另外一个就是打麻将,老夫妻俩是轮流着带娃和打麻将。

过了一段时间,老吴夫妻带孩子的情况更糟糕了。在牌友的唆使下,老夫妻双双坐上了麻将桌。那孩子怎么办呢?把放在麻将馆,再将打麻将房间的门反锁,让两孩子一起玩。老吴夫妇还说,双胞胎就是好,两孩子相互作伴,可以让他们带娃、摸麻将两不误。

从那以后,老吴夫妇每天都要在麻将馆打麻将,打得欢声笑语、打得脸红耳赤、打得硝烟滚滚。接着,老吴夫妇从麻将的世界里走出来,发现两孩子在房间里玩得正欢,赶紧抱起孩子说,宝贝们,回家了!回家的路上,老吴夫妇就谈论打麻将的事情。

老吴夫妇以为让孩子自己玩,他们夫妻打麻将是个聪明的计策。其实,这是个大昏招。这招,要了两个六岁孩子的命!

那天和往常一样,老吴夫妇进了麻将馆,将孩子一撒手,赶忙坐上了麻将桌,开始沉浸在麻将中。但这天和往常又不一样,老夫妻两人都忘记将门反锁,门是虚掩的!

两个孩子在房间里玩乏味了,就推开门,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出了麻将馆。对六岁的小孩而言,麻将馆外的世界很危险。麻将馆外就是一个涨满水的湖,孩子以为这片湖是 娱乐 天地,就跑去玩湖水。

结果,天真的俩孩子,都掉进了湖里,都淹死了。等人们再看见孩子,已是浮在水面上的尸体!

老吴得知俩宝贝孙子死了,满地打滚。可滚来滚去,滚不回俩可爱孩子的命啊!

谢奶奶知道俩宝贝孙子死了,晕死过去,醒来又晕。可醒也好、晕也罢,改变不了孩子已经离开世界的事实。

最可怜的是宋芳,她得知她的宝贝儿子们死后,疯了,成了精神病人,整日整日地念叨着俩孩子的名字。不了解宋芳的人会觉得宋芳发神经,了解宋芳的人,听了宋芳撕心裂肺的呼唤,会心疼,甚至流下泪来!

吴明呢?他好好的一个家,突然就毁了。但毁了的家,吴明还要强打起精神,将家支撑起来。其实吴明啊,也处在崩溃的边缘!

俩孩子死后半个月,吴家依旧是死气沉沉,老吴沉默寡言、谢奶奶以泪洗面、宋芳疯疯癫癫、吴明欲哭无泪。

这天,吴明将宋芳带回了娘家,希望宋芳回了娘家,精神病能得到好转。这天,老吴家来了两个牌友,老吴见了“喜出望外”。两牌友对老吴俩孙儿死了,感到难过,特地来拜访老吴一家,来劝老吴一家节哀顺变,忘记悲伤往事。

老吴听了两牌友的劝解,表现出醍醐灌顶的样子。老吴说他已忘记悲伤,将重拾快乐。为此,老吴还上街买了菜,要两个牌友在他家吃饭。两位牌友接受了老吴的邀请,在老吴家吃饭了。

可这一餐啊,竟是老吴、谢奶奶、两牌友四人最后的晚餐。四人吃完那顿饭后,死了!四个人怎么死的,被毒死的!

谁下的毒?下毒的是老吴!

一、浪费时间,而人的时间是宝贵的。

二、浪费精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三、十赌九输,浪费钱财,而钱财是来之不易的。

四、耽误大事、正事。一旦因为沉迷赌博,误了大事、正事,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令人后悔莫及!

五、易引起家庭纠纷。沉迷赌博,赌大赌久了,会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风险。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

六、会令人意志消沉、变懒惰。赌徒总想着一劳永逸、挣大钱,这不是梦想,这叫白日做梦。

七、会令人变坏。沉迷赌博的人,为了赢钱,容易丧失理智,在赌桌上不择手段的挣钱,如出老千、赖皮。没钱后,赌徒又会不择手段的筹钱,比如偷钱、抢钱等。

八、会损坏身体。赌博时身体长期处于激动、亢奋状态,这对身体是一种损耗。赌徒的作息与饮食也不规律,这对身体非常不利。

1、认识到赌博的危害。赌博是能毁了家庭、毁了自己的。

2、意识到十赌十输。其实,赌博是必输的,要在赌桌上挣钱很难,即便挣了点钱,玩坏了自己的身体与精神,破坏了家庭和谐,这也得不偿失!

3、远离赌博场所。

4、远离赌徒,不与赌徒同流合污。

5、身上不带钱、少带钱,意识到自己没钱,就会降低上赌桌的概率!

6、充实自己的生活。每天好好工作,工作完了看书、听歌、做家务什么的,别让自己游手好闲,不游手好闲,就不会务赌业。

7、找个有权威的人监督自己!

8、多陪陪家人,多与家人沟通,将重心放在照顾好家人上。

9、多亲近大自然。有空闲时间可以多做户外运动,如钓鱼、骑行等。大自然清新芬芳的空气,比乌烟瘴气的赌场好多了!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西周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建立犬戎国,立都于静宁县(今威戎镇),据文献记载纳西先民为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炎黄时期,犬戎国就是炎黄部落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1]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

东汉时期纳西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2]

唐代,部分纳西族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族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唐朝前期纳西族先民在今云南巍山县北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中偏南建立政权——蒙巂诏。

此后,纳西族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宋代,纳西族先民的政治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清代以后,木府势力渐趋衰微。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经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

鸦片战争以后,纳西族地区也进入了社会动荡时期,此间以丽江人俗称“乱世十八年”尤为惨烈。清咸丰、同治年间,大理杜文秀起义涉及丽江,进行了长达18年拉锯战,丽江损失惨重。张星源先生的《丽江史略》有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户口下6405户,男妇大小3128276个光绪朝户口15152、男女大小46

纳西的传承

456个,较之道光朝减户口五分之四,人丁八分之一,咸同回汉歼杀之残酷可知也。”

辛亥革命时纳西族人民积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并参加了护国运动等反帝批封建运动;抗日战争中纳西族为国捐躯者达400多人,因当时大陆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期缅甸失陷,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只余昆明——大理——丽江——拉萨——尼泊尔——印度这一条。丽江成为重要中转站,丽江的商业、文化、教育由此盛极一时。

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死伤3200多人,经济损失达45亿元。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3年7月1日,丽江撤地改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

[3]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丽君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丽江男人对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特别多的时间男人擅长一切在院内的活动除此之外他们最爱的一项户外活动便是坐客而纳西女人一年当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从“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却单纯只有两个字“勤劳”纳西女人从早到晚干活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个个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们则闲了下来这一闲就不得了。纳西人中文人辈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说是纳西女人养出了纳西文化。

  纳西族善于学习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筑上。古城民居在广泛吸收汉、藏、白等民族建筑风格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于其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数院等建筑风格并在门楼、前廊的设置和天井铺地、六合门及其装饰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问四合院里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蕊—“四季博古”。虽说这些也是学习汉、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结果。但是到了现在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每家都必有六合门和“四季博古”。您看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闭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两扇如遇家中有红、白事客人较多行走不方便时则六扇门均可卸下。六合门上所雕的窗蕊称为“四季博古”构图上用名花异卉吉鸟瑞兽、美好典故以此寄托纳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禄寿喜、耕读传家的美好意愿。大家看到这六扇门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图案这是“松鹤同春”、寓“春”和“寿”这是“喜鹊争梅”、寓“冬”和“喜”这是“鹰立菊丛”、寓“秋”和“福”这是“鹭鸶天莲”、寓“夏”和“禄”这是“孔雀玉兰”、“锦鸡牡丹”请大家都想想看它们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大智大慧的纳西先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纪录方式它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发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态文化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并蓄其他宗教笃信万物有灵为多神教。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卷帙浩繁的经书内容丰富多采。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简科全书。东巴文化以其自己独特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几百年来始终吸引着许多中外学者和有志之士前来研究翻译和观赏。东巴文化是纳西人民对世界人类的伟大贡献。

  纳西古乐是古城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丽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风景。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在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了丽江。这种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成为绝音但自传至丽江后被广泛地传播开来在乡村在小镇随处都听到这美妙的声音。纳西古乐保存至今还有22个曲目其中有的融进了纳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风格。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聆听纳西古乐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意境。

  经过近二十年的弘扬与宣传纳西古乐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乐坛上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乐会出访英国引起轰动1997年2月在香港艺术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98年在被称为中国最高音乐殿坛的北京音乐厅演出进一步证明了纳西古乐的艺术价值1998年5月受挪威国王的邀请在挪威国庆节上隆重演出之后相继前往法国、比利时、瑞典、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纳西古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日益为世界所认识和青睐。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墨子的著作是《墨子》。《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此书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

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已散失。如今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扩展资料

墨家著作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明正统十年(1445年),张宇初奉敕,将《墨子》刻入《道藏》。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汪中将墨子书分为内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征》一卷。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

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等等。西汉刘向的《汉书·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著录成《墨子》共七十一篇。

经历代亡佚,到宋时,只存六十篇,如今只存五十三篇,已亡佚十八篇。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中篇,《明鬼》上中篇,《非乐》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此篇目,其余无可考。

祭社(腊月廿三) 扫尘(廿三到除夕) 春联(三十) 年画(三十) 年夜饭(除夕夜)

守岁(除夕夜) 爆竹(除夕夜) 拜年(正月初一) 压岁钱(正月初一) 回娘家(初二、初三)

接财神(正月初五) 送穷(正月初六)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返回

扫 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返回

年 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返回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返回

守 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 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拜压岁钱

派"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