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熟地和生地有何区别?各有何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中药的熟地和生地有何区别?各有何作用?,第1张

生地和熟地有什么区别?生地是生地黄的简称,熟地是熟地黄的简称生地:滋阴清热凉血

熟地:滋阴补血生地黄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生地、熟地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为同一药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为鲜品的干燥品;熟地为生地的蒸制品。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生地: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因本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及温滞中满者忌用。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简称熟地。但是生地和熟地的功效又有所区别。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熟地与生地的区别,一起来看一看吧。

熟地与生地的区别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外形区别: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药效区别:

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所以生地黄和熟地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无论在外型上还是药效上都有所不同,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

1、熟地黄当归酒配方:熟地黄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制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补益气血,理气解郁。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

 2、熟地黄猪蹄煲

材料:猪蹄500克、油菜100克、,葱段、姜片各10克、药包1个内装熟地黄20克,酸枣仁1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精1克、胡椒粉05克、清汤1000克、芝麻油5克。

制作:

1、油菜从中间顺长剖开。猪蹄治净,从中间顺骨缝劈开,再从关节处斩成块,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沙锅内放入清汤、料酒,下入药包烧开,下入猪蹄块、葱段、姜片烧开,煲至猪蹄熟烂,拣出葱、姜、药包用。

3、下入油菜、精盐烧开,炖至熟烂,加味精、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功效: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此款菜肴能滋阴补肾,补血安神,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紊乱、眩晕、心悸、失眠多梦、心烦不安、宫冷干燥、潮热盗汗者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3、熟地黄祛颤汤

配方:熟地黄20克、木瓜20克、枸杞子20克、何首乌20克、当归10克 川牛膝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鸡血藤10克、乌鸡1只500克、料酒20克、姜10克、葱15克、盐4克。

制作:

1、配方中几味药物除熟地黄、当归、枸杞子、何首乌外,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何首乌润透切片;熟地黄切片;当归切片或节,枸杞子洗净去杂质;乌鸡宰杀后,除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

2、将乌鸡放入炖锅内,抹上料酒、盐,把药包放入鸡腹内,加入姜、葱、枸杞子、熟地黄、何首乌、当归,注入清水1000毫升。

3、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2次,喝汤200毫升。吃鸡肉50克,吃枸杞子、当归、何首乌。

功效:养血除风,滋阴补肾,用于震颤麻痹症患者。

熟地的功效

关于熟地黄和生地黄对血管内血栓形成综合征作用的药效比较表明:中国产的猪胆状的粗熟地能够强烈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

而熟地抗凝血酶的作用较弱,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通过纤维蛋白溶酶原启用作用探讨对纤溶系统的活化作用,发现熟地具有活化作用,而生地无此作用。

亦有报告认为,地黄炒炭前后均有止血作用,且地黄制炭后止血作用并未增强。

对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水煎液止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1、熟地黄延缓衰老的作用

熟地黄20%水煎液每日灌胃03ml共45天,处死取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

结果熟地可增强GSH-Px活性和降低血清中LPO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

 2、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影响

用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给予大鼠造成阴虚模型并给于熟地黄水煎液3ml70%浓度,共6天,然后测定各资料。

结果正常对照组与给药组相比,用药前后无论是体征、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与尿量以及各相关激素:T3、甲状腺素T4和醛固酮AD的血浆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但造模以后,阴虚组和正常组相比,则有非常显著变化,如兴奋好斗,体重减轻,24小时饮水量及饮量增加,T3浓度升高,T4、AD浓度降低等。

而阴虚大鼠给以熟地黄后上述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趋于正常和阴虚组相比。

如阴虚加熟地黄组和阴虚组相比,血浆AD浓度显著升高P<005,24小时尿量显著减少P<001,提示熟地黄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与改善体内AD水平有关。

阴虚给药组血浆中T3、T4浓度明显改善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

表明熟地黄不仅能通过对全身性的调节作用,改善阴虚症状,并能对异常的甲状腺素状态起调节作用。

另外阴虚给药组和正常组相比,在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血浆T3、T4浓度等方面,仍显著未达到正常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

这表明,虽然阴虚给药组和阴虚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并趋于正常,但未完全恢复到正常。说明熟地黄的作用还是有局限性。

 3、熟地黄补血作用的实验观察

生、熟怀地黄制成1:1水煎剂灌胃给于小鼠观察对失血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生成的影响。

结果:生、熟怀地黄对失血性小鼠有明显的作用,给药8天后,特别是熟地黄组恢复较快,已基本恢复,RBC和Hb计数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1和001。

生、熟地黄对造血干细胞亦有一定的增殖、分化作用,似可说明地黄补血作用与造血干细胞促进血细胞的产生有关。

对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组细胞的生成:生理盐水组红系集落个数为524±1841,生地和熟地组分别为602±1944与125±2045P<005。提示地黄补血作用与骨髓造血系统亦有密切相关的作用。

4、地黄炒炭后对止血作用的影响

对生地黄、生地炭、熟地黄、熟地炭,分别制成每100ml煎液含生药100g或含炭药33g制剂。

各样品按08ml/20g剂量灌胃给于小鼠,从左眼内眦、球后静脉丛取血,统计凝血时间并与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

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地黄用于止血似不需要炮制。

 >>>下一页更多精彩“熟地与生地的区别”

中药生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为生地黄加工而成,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生地味甘、苦寒,功效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如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的益胃汤、玉泉散含有生地。生地的常用剂量为10克~30克。该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者忌用。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用也发生了变化,成了补血之要药。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其常用剂量为10克~30克。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虽然,生地和熟地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但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患者在使用时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1、干地黄是生地黄,地黄是一种植物的块根,作为中药来入药,所以生地和熟地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经过炮制。生地是指把地黄采挖出来以后,经过清洁、干燥,直接切片后放在日光下照晒,或者放在烘床上用适当的温度进行烘烤,烘干以后可以直接作为药材使用,制作过程中没有加入其它炮制的辅助成分,所以叫做生地,它是经过干燥的过程所以又叫干地黄。

2、熟地是把药物切片后加入黄酒,经过蒸或者煮后再进行干燥,经过炮制的熟地本身已经经过高温加热,里面有变性的过程,同时还加入黄酒等其它的物质,从颜色、性质、药理上都可能出现变化。所以在临床处方当中,可以写生地黄,也可以写干地黄,从中医古籍到现在的临床实践来讲,这二者是同一种药物。

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1 生地的功效作用 清热去火

生地性味甘、寒,去除体内燥热之气,可以达到清热去火之功效,对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等各种热证都具有缓解作用

凉血止血

生地是一种寒凉的药物,可以使血分有热而运行过度的血液恢复正常运行,从而避免因血行过速而造成出血,所以生地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宜吐血、衄血等症。

生津止渴

生地可以去除体内燥热之气,达到凉血作用,可以使人体津液正常分泌,从而有效防止因发热而造成津液流失,引起口干舌燥、阴伤便秘等不适,所以生地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2 生地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阴虚发热、口干渴等人群。

禁忌人群: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

不宜同食:萝卜、葱白和薤白。

3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滋肝补肾

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二经,可以直接对肝肾起到补益作用,所以熟地有滋肝补肾的功效,对维护肝肾健康,缓解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不适,以及提升机体抵抗力都有一定作用。

养血补虚

熟地有滋补肝肾的功效,而人体的肝肾主精血,对人体的气血有一定补益作用,且地黄中的地黄多糖和地黄低聚糖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所以熟地有养血补虚的作用,对血虚微黄、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贫血等都具有缓解作用。

4 熟地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肝肾阴虚、免疫力低下、贫血者。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

不宜同食:萝卜、葱白、韭白。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共同点:

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出一物,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分为三种药物。

三种地黄均味甘,具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但性能功用有别:

不同点:

鲜地黄是指新采挖的根洗净后直接入药。本品甘苦性寒多液,清热凉血生津的力量较强。多用治:

1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

2热病伤津,烦热口渴,消渴等证。

生地黄即鲜地黄晒干入药。本品甘苦性寒,清热凉血之力不及鲜地黄,但长于养阴生津,除用治血热妄行,热病伤津的病证外,也常用治:

1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发斑,口干舌绛,甚则神昏谵语;

2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阴津已伤,低热不退,夜热早凉,或内伤杂病,阴虚发热;

3热病伤阴劫液,津枯肠燥便秘等证。

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等辅料拌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晒至黑润而成。本品甘微温,长于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常用治:

1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昏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月经不调,崩漏不止;

2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

3肾阴不足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

中药的熟地和生地有何区别?各有何作用?

生地和熟地有什么区别?生地是生地黄的简称,熟地是熟地黄的简称生地:滋阴清热凉血熟地:滋阴补血生地黄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