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春秋的古籍都有哪些,100分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关于周,春秋的古籍都有哪些,100分啊。,第1张

一.周朝 (公元前1066 —前256)

英文名:The Zhou Dynasty

1、周朝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结束。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朝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

2、西周朝的兴起

西周(公元前1066 — 公元前771年)从周武王灭商朝建国,到周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华帝国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巨大而很深远的影响。

先周是活动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传说是「帝喾(音「库」kuˋ」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弃」在「帝舜」时担任农师,号称「后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商朝初年,他的后代「公刘」率族人迁到磁。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自称为「周」。「古公」的幼子「季历」继位后,修行道义,发展生产,驱逐夷狄,力量更为强大,与商发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将季历杀死,「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昌号称」西伯」,仁慈爱民,礼贤下士,天下士人都来投奔。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是将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赎出,此后,在吕尚的辅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而自称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 称周武王。他继续以吕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等人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积极作灭商的准备。两年后,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于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六年,才被秦国灭掉。公元前770年, 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丰镐二京在西,洛邑在东,习惯上称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以后的为东周。

周武王建周后,大封功臣谋士,如将「吕尚」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同姓之国四十。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统治人民。武王死后,其子「诵」继位,为「成王」。成王年少,天下初定,「周公旦」恐怕诸侯不服,以王叔摄政。「管叔」、「蔡叔」不服,与殷纣之子「武庚」,带领淮夷,发动叛乱。周公毅然率兵东征,平定了叛乱,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收伏了殷的余民。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奉成王之命负责营建「洛邑」的工作。洛邑建成后,成王亲自来到洛邑王城,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并将跟随武庚叛乱的殷遗民迁进「成周」,以便控制。周公还制礼作乐,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成王曾亲自讨伐东夷,使东部得以安定。成王死后,继位的康王继承先王的事业,勤于政事,平易近民,刑罚几十年不用,社会更加安定。

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第四代天子「周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当时,王道微缺,「周昭王」贵为天子,南巡汉水时,却被船夫用特制的胶船暗算,葬身于鱼腹之中。「周穆王」继位后,为了恢复周王朝的威望,新设太仆一职,作为太御众仆之长,以加强王朝的中枢管理。他制定刑律,减轻刑罚,以加强对臣民的控制,施善政于天下。他西征犬戎,南摄夷人,对边远民族的侵扰进行积极的防御,制止了掠夺。穆王又曾东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诸部的反叛,南讨「楚国」,大会诸侯于「涂山」。

「周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四代,由于周围戎狭的不断侵扰,王朝陷 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国内矛盾日益尖锐。有的贵族也开始破产,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愤懑。

长期的矛盾逐渐积累,使王朝产生了深刻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继位的「周厉王」,不仅不采取安抚民众、发展民生的措施,反而任用佞臣,大肆挥霍,连年对外征战,变本加厉地剥夺,垄断山泽之利,引起民众的不满和议论。他就派巫师监视,杀死议论的人,使矛盾更为尖锐。三年以后,愤怒的镐京居民终于发起暴动,将「厉王」流放到「彘(音「至」zhiˋ」,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历史上称为「周召共和」。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从这一年开始有了明确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周厉王」死后, 他的儿子「宣王」整顿朝政,曾经使周王朝有所复兴。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 重。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抚恤灾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幽王举烽火欺骗诸侯前来勤王。最严重的问题是,幽王决定废去王后申氏,杀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联合西方部族犬戎,举兵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幽王,据走褒姒。幽王的儿子「宜臼」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又不时前来骚扰。「周平王」宜臼只得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3、主要诸侯国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

分封的列国诸侯中著名的有:

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以辅周室。

齐国---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封地,今山东青州府。

燕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

魏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封国地为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

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封国地为今河南信阳县。

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国地为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

曹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封国地为今济阳定陶县。

成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国地为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

霍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

卫国---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为康叔。封国地为今北京冀州。

滕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封国地为今山东章丘县。

晋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

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

虞国---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封国地为今河东太阳县。

虢国---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国地为今陕县东南之虢城。

楚国---芈姓,子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

许国---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后,曰文叔。封国地为今许州。

秦国---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陕西西安。

莒国---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后。封国地为今莒县。

纪国---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国地为今东莞县。

邾国---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封国地为今山东邹县。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睢阳县。

杞国---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封国地为今开封府雍丘县。

陈国---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封国地为今陈县。

蓟国---姬姓,侯爵。系帝尧之后裔。封国地为今北京顺天府。

4、西周王系

西周朝:(公元前1106年—公元前770年)

周文王 : 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周武王 :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周成王 :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周康王 :在位25年,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周昭王 :在位19年,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周穆王 :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周共王 :在位23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周懿王 :在位8年,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周孝王 :在位6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周夷王 :在位8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周厉王 :在位37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后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 :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周宣王 :在位46年 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周幽王 :在位11年,(前781-前771)。

5、东周朝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第二年(前770年),周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1、东周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 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强迫越国臣服。 越王勾践天天舔尝苦胆,立志报仇。 他注意增加生产,训练士兵,积聚力量。 经过长期努力,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最后灭掉了吴国。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 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 铁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 一些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逐渐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

2、东周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东周时期,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 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6、东周王系

东周朝:(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

周平王:(姬臼),在位51年,(公元前770—公元前719年)。

周桓王:(姬林),在位23年,(公元前719—公元前696年)。

周庄王:(姬佗),在位15年,(公元前696—公元前681年)。

周厘王:(姬胡齐),在位5年,(公元前681—公元前676年)。

周惠王:(姬阆),在位25年,(公元前676—公元前651年)。

周襄王:(姬郑),在位33年,(公元前651—公元前618年)。

周顷王:(姬壬臣),在位6年,(公元前618—公元前612年)。

周匡王:(姬班),在位6年,(公元前612—公元前606年)。

周定王:(姬瑜),在位21年,(公元前606—公元前585年)。

周简王:(姬夷),在位14年,(公元前585—公元前571年)。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27年,(公元前571—公元前544年)。

周景王:(姬贵),在位25年,(公元前544—公元前520年)。

周悼王:(姬猛),在位1年,(公元前520—公元前519年)。

周敬王:(姬匄),在位44年,(公元前519—公元前475年)。

周元王:(姬仁),在位7年,(公元前475—公元前468年)。

周贞定王:(姬介),在位28年,(公元前468—公元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在位1年,(公元前441—公元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在位1年,(公元前441—公元前440年)。

周考王:(姬嵬),在位15年,(公元前440—公元前425年)。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24年,(公元前425—公元前401年)。

周安王:(姬骄),在位26年,(公元前401—公元前375年)。

周烈王:(姬喜),在位7年,(公元前375—公元前368年)。

周显王:(姬扁),在位48年,(公元前368—公元前320年)。

周慎靓王:(姬定),在位6年,(公元前320—公元前314年)。

周赧王:(姬延),在位59年,(公元前314—公元前256年)。

功臣名将:

姜尚,周公旦,召公奭

王后:褒姒(周幽王妃)

7、政治制度

周灭商后,国王大搞分封,把王族与功臣分封到国家各个地方,建立起众多诸侯国,数量超过百个。通过宗法制和封建制,又建立起一个以周“天子”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同时建立起一套无孔不入的礼乐制度,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封建国家。西周的官制,更为繁杂。周王左右的辅佐为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三公之下有三事官(政务官、事务官和地方官)、四方(诸侯和方国、部族)和卿事寮。王朝官员为:总揽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礼仪的太宗、掌历法记事的太史、掌祈祷的太祝、掌神事的人工、掌占卜的人卜,合称六卿,六卿的僚属,总称为卿事寮。王朝还有掌土地和农人的司徒、掌百工职事的司空、掌军赋军政的司马、掌版籍爵禄的司士、掌刑罚的司寇,合称五官。为王室服务的内廷事务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师、少傅、少保),有道、辅、弼、承四辅,有膳夫、缀衣、小臣、寺人、内竖、阍者、门尹、司王宥、火师、水师、大酋、太仆、御、右、萃车、趣马、师氏、虎资、舆人、医、艺人、隶人、太子宫尹等。在王畿外服的封国,称为四方,包括侯、甸、男等诸侯。王朝有时派使臣到诸侯国任监国。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仿照王室设置百官有司,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分掌政务、司法和民事。周的各级主要官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础上世袭,而且文武不分,平时治民,战时就是各级将领。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国、都、邑、野、鄙。周王和诸侯的都城为国,诸侯国中的大城为都,小城为邑,此外的地方称为野或鄙。

8、经济技术

西周时,锋利的青铜农具得到较普遍的使用,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垦殖和耕耘;原来的抛荒制被休耕制代替,土地利用率提高;沤治和施用绿肥,以火烧法防治病虫害,标志了田间管理的新水平。西周实施了比较完善的土地耕种制度即“井田制”,王朝中担任司稼的官员必须熟悉作物的不同品种及其适应地区,从而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农作物品种增加,谷类有黍、稷、粟、禾、谷、梁、麦、稻等,豆类有菽,任菽、藿等,麻类有麻、苴、苎等。王朝特设场人,专管园圃,从事蔬菜、瓜果的生产。这样,为封建制度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基础。

西周比较重要的手工业都由王室和诸侯控制,众多的百工在司空的领导下负责管理各项手工业,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青铜铸造业。其分布地区很广,生产能力扩大,效率和水平提高,铸造工艺改进。发明了一模翻制数范和焊接的技术。陶器业已逐渐采用快轮法,产品走向规格化。原始瓷片的烧成温度已达一千二百度以上,胎质更为细腻,施以青、黄绿二色釉,矿物组成已接近瓷器。能够生产石灰石——硅石琉璃。漆器制作逐渐普遍,器表夹苎,施以红、黑两种彩绘,颜色鲜艳,花纹精美。家蚕的饲养十分普遍,纺织成为农家的一项重要副业。丝织物有斜纹提花织品和刺绣品。已经掌握池水沤麻的微生物脱胶法,以便将纤维分离出来。

西周时,商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由官府独裁,设有“质人之官”作为市场的管理者,限制私人从商。商贸的品种有作物、牛马、用具、珍异和兵器等,甚至掠卖奴婢。西周的货币除贝以外,已开始使用铜币。

9、科学文化

中华科学、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易经》,最早提出「天文」的定义。《周易》虽然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他表达的确实是周代型成的天命思想。《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系辞》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等等,西周萌生的阴阳思想,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周易》有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洛书的东西,是烧灼卜骨的表现,是远古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的实践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串连、互相渗透的反映。相传伏义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复排列,而画为八卦,将天地间万物的现象都包括于其中,这是原始的易。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其所以称为「易」,郑玄解释有三义:一是简,二是变易,三是不易。就是讲万物之理有变有不变,现象在不断变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又具不会变的,这就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抽象出了理论上十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旧说到春秋后期,孔子对《周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完成十翼,即《易传》,《周易》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周代的另一种完善的文化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中国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等。

地图包括南越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一、 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

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

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

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

月初一这段时间。

b 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

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

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

不够1个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

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

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

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

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

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

,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如

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c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

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

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

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

》: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

,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

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

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

二、 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

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

,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

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 雨水

二月:惊蛰 春分

三月:清明 谷雨

四月:立夏 小满

五月:芒种 夏至

六月:小暑 大暑

七月:立秋 处暑

八月:白露 秋分

九月:寒露 霜降

十月:立冬 小雪

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

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

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

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人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

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

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

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

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

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

和节气对照如下:

01.星纪:大雪 冬至

02.玄枵:小寒 大寒

03.诹訾:立春 惊蛰

04.降娄:雨水 春分

05.大梁:谷雨 清明

06.实沈:立夏 小满

07.鹑首:芒种 夏至

08.鹑火:小暑 大暑

09.鹑尾:立秋 处暑

10.寿星:白露 秋分

11.大火:寒露 霜降

12.析木:立冬 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

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

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

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国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吕氏春秋》都叫

日夜分。《尧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吕

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这

里的分指春秋分,至指夏至夏冬,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里已经明

确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个节气。到了《淮南子》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完全相

同的24个节气了。

三、 纪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

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调戏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这种情况在甲骨文已经有了。有地支纪日比较后起,而且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

在一个月内的某行日子,在古代还有其它称谓,如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一天叫“

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朏(fei3),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

鲍照诗“三五二八日,千里与君同”,指的就是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既望

,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对朔晦两天,古人常常既称干支又称朔

晦。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

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它日子只记干支。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

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前面提到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辛

丑”这一天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有时候根据干支的顺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中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42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内,

因此这个记载肯定有错误。

四、 记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所以

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

中,太阳西斜叫昃。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

,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有“奄

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就是对段时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昧

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古书还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

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现代对

照,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上午2点是丑时,4点是寅时,6点是

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11 点(23点)是为子初

,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上午2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

小时了。对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记月法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便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zheng1)月。先

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殊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

)、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月

份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

,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由此周而复始。

后世还有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这是后来的事。

六、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

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

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

年法。下面分别叙述。

a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

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

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

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

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

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

b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

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01.星纪 丑

02.玄枵 子

03.诹訾 亥

04.降娄 戌

05.大梁 酉

06.实沈 申

07.鹑首 未

08.鹑火 午

0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

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

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

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根据《汉书·

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

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

在卯”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

,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

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

月寅日”。

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

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

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尔雅》记载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岁阳 十干

阏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强圉 丁

著雍 戊

屠维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阳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

太岁年名 十二辰

摄提格 寅

单阏 卯

执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协洽 未

涒滩 申

作噩 酉

阉茂 戌

大渊献 亥

困敦 子

赤奋若 丑

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阏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阏为已卯年。创制这些名字

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

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

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如司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起阏

蒙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据说最早应用于西汉,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朝廷

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支纪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书记载西汉以前的干支纪

年,是后人推算出来的。

七、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

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

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

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下表是三历季节与月份的对应: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周历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季节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冬

殷历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季节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夏历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季节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

里所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

》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周历和夏

月并用。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天象载入史册,很显然这个二月

指的是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是“东风解冻”,用不着大

书特书。又如《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是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

历的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冲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不

可解了。同样的理由《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

夏历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实,在《春秋》和《左传》所记月的时月常有出入,同属《左

传》的记时也有差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 《左传》说“冬,宋

人取长葛”; 《春秋父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传》被

记在僖公四年十二月,这说明《左传》依据的史料有用夏历的。

在战国秦汉之际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

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受命于天。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

月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端月”),不改正月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

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

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

为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

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

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

农历的大小月定月没有规律。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即29天

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小月29天,少计了

053059日,就得把这少计了的053059日加起来放在下一个月,那下个月就有了30天。即

使计了30天,但还多出了003059日,又得往下累加。这个数无论大月还是小月,都多出

这个数。那么一年就多出了036708日。三年后,就多出了10124日,就必须在这一个小

月上加上一天,于是就会出现两个大月。即使加了这一日后,还有00124日的零头,又得

与053059日加起来再往后累加如此循环不已。因此,农历的大月小月设置很难象

公历一样找到规律。

唐以前重点中医古籍时间线

汉以后医道渐落,后学当先以汉古籍为宗,后参学后世之说。

汉代以前《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

西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图

东汉:《伤寒论》《金匮要略》

晋代:《脉经》《针灸甲乙经》《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雷公炮炙论》《本草经集注-敦煌残卷》《刘涓子鬼遗方》

隋唐:《黄帝内经太素》《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淳于意(太仓公)师承公乘阳庆,著“诊籍”(医案)第一人。

西汉(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马王堆帛书》(大部分抄亍西汉初)与古代典籍的流传。如:《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及《导引图》等。(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

前179年—前141年《涪水经脉木人》世界上最古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注:1993年2月,在四川省绵阳县永兴镇双包山2号汉墓中发现)。

《针经》失传,涪翁著,伪托后汉书;

西汉时最后写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分《素问》与《灵枢》二大部分。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公元25年左右《难经》托名秦越人所作。

东汉三国时期(公元25年——公元280年)程高,东汉时期针灸医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郭玉,东汉时期针灸学家,曾任汉和帝的太医丞。

公元97年,班超再次赴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包括医学。

东汉时完成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和植物分类学著作。另有《李当之本草》、《吴普本草》失传

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他善于以六经论伤寒, 以脏腑论杂病, 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原则, 并善于运用”经方” 给人治病;使祖国医学的理论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后世医学者称他为“医圣”。

华佗(公元145--208年)他一生致力于医疗实践,精通内、外、妇产、小儿、针灸各科及卫生学、药物学、以及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体育保健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其中对外科尤为擅长,有“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之称”,还发明了“麻沸散”。

东汉魏伯阳根据自已的炼丹经验,编就《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最古的炼丹书籍。

两晋南北朝时代

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80年——公元581年)

公元280年,王叔和 《脉经》,全书10卷,97篇。系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书中论及针灸达42篇,收录穴名近70个。

公元282年,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全书12卷128篇,记载人身穴位名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即全身共有针灸穴位649个。系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针灸的专著。

葛洪(公元283--363年)自号抱朴子,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其中用针灸治疗病症达61种)等。擅长炼丹,对化学、医学也颇有研究。

鲍姑(公元309--363年),葛洪之妻,我国医史上第一位女灸疗家,善于用艾灸去除赘疣,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鲍姑实为开灸法美容之先河者。

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开凿。此后从北魏至元代续有开凿,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石窟群。窟内壁画、彩塑甚多,艺术价值极高。闻名于世的敦煌文书即发现亍此,其中中医文献资料有80多种。

雷敦(公元420--479年)著《雷公炮炙论》

公元443年(刘宗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丞祖奏置医学,草创医学教育。

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有《本草经集注》已佚,现存有敦煌残卷。另有《肘后百一方》、《名医别录》、《养性延命录》等著作。

公元454--473年陈延之撰《小品方》。

公元479--502年之间,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公元494年,洛阳龙门石窟开凿。至唐代有僧人将140多个古药方刻在石碑上,始有“药方洞”。

公元514年针灸传刭了朝鲜。

公元518年干陀利国赠杂香药等。波斯始通中国,其国产药甚多,如:薰陆、郁金、苏木、青木等。

公元541年,百济遣使请派学者和工医,梁武帝遂派陆和工匠、画师前往,并派医师赴朝。公元550年中医灸治术传入日本。

公元552年中国赠给日本钦明天皇《针经》一套。

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带中医书、《明堂图》等约160卷赴日本。

隋唐五代十国时代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30卷,另有《黄帝内经明堂》13卷(残)。

公元608年日本派遗药师惠日、倭汉直福因等耒华学医。

公元610年,巢元方奉命主编《诸病源候论》,这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症候学专著。

孟诜(公元621--713年)享年92岁,著有《食疗本草》,系第一部食疗学专著。

“药王”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及其《千金方》、《千金翼方》。

公元624年唐“太医署”在京都长安设立,内有针灸科,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一人,负责教导针灸,足见当时针灸的盛行。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携带医药书籍等入藏。

公元659年,颁由苏敬等编撰的《新修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官修药典。

宇佗,元丹贡布(公元708)历经二十多年的心血,在45岁时撰成流传千古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为藏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带去杂伎诸工和龟兹乐队,及医药人员与书籍入藏。金银器与唐代高水平的金属工艺。当然金针、银针也有生产。

公元738年,陈藏器撰《本草拾遗》10卷。原书虽佚,但佚文可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公元752年,王焘撰《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

公元753年,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中国医学。

公元762年,王冰将《黄帝内经素问》重加编次,并予注释。

8世纪初汉医马亚纳和藏医别鲁扎纳等编撰成《月王药诊》。

公元841--846年,蔺道人著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系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书。—公元847年昝殷撰《经效产宝》三卷,系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

公元927--960年,李殉撰《海药本草》

公元934年,陈士良著成《食性本草》十卷。

公元938--965年韩保升等修订《新修本草》,编成《蜀本草》。

宋金元时代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公元960---991年,宋政府成立“太医局”,隶属太常寺,常管医学教育。

公元960---1081年,宋政府设立“翰秫医官院” 专职医药行政。

公元961年,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多次使宋赠送犀角、象牙、龙脑、乳香、玳瑁、沉香、胡椒、丁香花、茴香、豆蔻等药物。

公元973年,刘翰等人编成《开宝新详定本草》,次年重定为《开宝重定本草》。

公元974年,三佛齐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附近)多次使宋赠送家牙、犀角、熏陆香、龙脑、乳香等药物。

公元975年后;交趾国(今越南北部)多次使宋赠送犀角、象牙、珍珠、玳瑁、乳香等药物。

公元982年,高丽国王使宋赠送珍贵器物和药物。

公元992年,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成书,收药方16834通;卷99为针经,卷100为灸经、又称“明堂灸经”。

公元987年后,大食国(今阿拉伯半岛)多次使宋赠送白龙脑、蔷薇水、象牙、琥珀等药物。上述药物“洋为中用”极大地充实了中药。

公元1016年,宋真宗赠高丽国一部《太平圣惠方》。

公元1026年,王惟一著《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次年主持设计铸造针灸铜两具。

钱乙(公元1035—1117年)擅长儿科经学生阎孝忠整理,编成《小儿药证直诀》。

公元1041年,宋惠清到日本行医。日人藤原清贤奉命来宋求治眼疾。

公元1041--1048年,吴简、宋景《欧希范五脏图》。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

公元1057年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编辑整理医书。

公元1061年,苏颂等编成《图经本草》,收药图993幅,为现在最早的版刻药物图谱。

公元1068--1077年,林亿、掌禹锡、高保衡等校订医书,林亿还著有《黄帝三部针灸经》。

公元1075年,沈括与苏轼合编《苏沈良方》。

公元1076年,宋设“卖药所”(即“成药所”);后另设“修合药所”(后改称“医药惠民局”和“医药和剂惠民局”)。

公元1079年,宋廷派医官刑恺等赴高丽,并带去大批药材。

公元1093年,董汲撰《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和《脚气治法总要》。

公元1098年,杨子建撰《十产论》;庞安时撰《伤寒总病论》。

公元1099年,刘温舒舒撰《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公元1102--1106年杨介撰《存真图》(又一份解剖图)间世。

公元1106年,琼瑶真人《针灸神书》(即《琼瑶神书》)。

公元1107--1110年,宋政府命裴宗元、陈师文等人整理官药局所收方剂编成《和剂局方》。

公元1108年,朱肱写成《伤寒百问》;

公元1114年起用为医学博士;

公元1118年将该书重加校正,并加附方,刻为《伤寒类证活人书》(又叫《南阳活人书》20卷,该书据经络识六经,阐述六经分证的特异性和六经分证的重要性。

公元1111年,寇宗爽编成《本草衍义》20卷。

公元1111--1117年宋医官合编《圣济总录》共200卷,其中卷191--卷194为“针灸门”。

公元1116年,医官曹忠和等重新校刊《政类本草》,改称《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公元1128年,庄绰著《灸膏肓腧穴法》。

公元1132年,许叔微撰《普济本事方》10卷。

公元1133年,张说撰《坞峰普济方》。

公元1144年,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

公元1146年,窦材辑录、刊行《扁鹊心书》。

公元1150年,刘肪撰《幼幼新书》。

公元1151年,《和剂局方》经许洪校订,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公元1153--1163年,阎明广著《子午流注针经》;书中《流注指微针赋》系何若愚所撰,阆明广作注。

公元1159年,王继先等再次校订增补叫做《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2卷,简称《绍兴本草》。

公元1165年,王执中编撰成《针灸资生经》一书,刊于1220年。

公元1170年,《卫济宝书》刊行。

公元1172年,刘完素撰《宣明论方》15卷。

公元1174年,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公元1181年,郭雍撰《伤寒补亡论》。

公元1186年,张元素撰《医学启源》、《珍珠囊》;刘完素撰《素问玄机原病式》。

公元1189年崔嘉言撰《脉诀》。

窦杰、字汉卿(公元1195--1208年),著作有《针经指南》等。

公元1196年,李迅撰《集验背疽方》。

公元1224年,张杲撰《医说》10卷刊行。

公元1226年,闻人耆年撰《备急灸法》刊行。

公元1228年,张从正撰《儒门事亲》。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公元1237年,陈自明所编《妇女大全良方》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妇产科专著。

公元1241年,施发撰《察病指南》。

公元1247年,南宋宋慈所著《洗冤录》著成,它是世畀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

公元1248年,陈衍撰《宝庆本草折衷》。

公元1249年,李杲撰《脾胃论》。

公元1253年,陈文中撰《小儿痘诊方论》;严用和撰《济生方》。

公元1263年,陈自明编成《外科精要》3卷。

公元1270年,元政府设立“广惠司”,专司药政。

公元1271---1368年,元政府设立“太医院”,为最高医药行政机构。

公元1276年,李杲所撰《兰室秘藏》刊行。

公元1289年,王好古撰写《汤液本草》3卷。

公元1292年,在北京和多伦各设立一个“回回药物院”。

公元1294年,曾四荣撰《活幼心书》。

公元1295年,窦汉卿所撰《针经指南》刊行。

公元1308年,王好古所撰《此事难知》刊行;杜思敬辑19卷《济生拨萃》,内有针灸4卷。

公元1311年,窦桂芳(杰之子)刊行《针灸四书》。

公元1321年,孙允贤编辑《医方大成》。

戴思恭(公元1324--1405年)系朱丹溪门生著有《证治要诀》等;注《丹溪金匮钩元》。公元1329年,王国瑞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刊行。

公元1330年,忽思慧撰《饮膳正要》。

公元1331年,李仲南撰《永类钤方》。

公元1335年,齐德之编成《外科精义》2卷。

公元1337年,危亦林撰《世医得效方》。

公元1338年,许国桢等人撰成《御药院方》20卷。

公元1341年,滑伯仁撰《十四经发挥》;杜本撰成《敖氏伤寒金镜录》系舌诊专著。

公元1343年,罗天益撰成《卫生宝鉴》。

公元1345年,葛可久撰《十药神书》。

公元1347年,朱震亨撰《格致佘论》。

公元1359年,滑寿撰《诊家枢要》。

公元1366年,滑寿注《难经本义》刊行。

明朝时代

公元1370年,倪维德著《原机启微》2卷,系眼科专著。

公元1388年,刘纯撰《医经小学》6卷,其中卷三、卷五为针灸内容。

公元1406年,朱肃、滕硕、刘醇等编修的《普济方》168卷刊行。其中卷409--424为针灸门。

公元1425年,陈会撰,刘瑾校《神应经》刊行。

公元1439年,徐凤编成《针灸大全》6卷。

公元1443年,明太医院复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针灸铜人像,有666处穴位。

公元1445年,朝鲜金礼蒙编成《医方类聚》,书中收录元、明以前中国医书百佘种。

公元1447年,金循义、金义孙编撰的《针灸择日编集》刊行。

公元1468年,寇平著《全幼心鉴》4卷。

公元1470年,方贤编订、杨文翰校《奇放良方》刊行。

公元1472年,熊宗立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刊行。

公元1476年,兰茂撰《滇南本草》。

公元1492年,王纶撰《本草集要》。

公元1497年, 夏英编撰《灵枢经脉翼》3卷。

公元1501年,张世贤的《图注八十一难经》刊行。

公元1505年,明政府组织刘文泰等编撰的《本草品汇精要》定稿。王九思等编注《难经集注》。

公元1515年,杨洵撰《针灸集书》(针灸详说)刊成。虞抟撰《医学正传》。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著有《本草纲目》、《濒澜脉学》,另有《奇经八脉考》。

公元1519年,汪机著《外科理例》;翁仲仁著《痘疹金镜录》。

杨继洲(公元1522--1620年)著有《针灸大成》。

公元1529年,高武撰《针灸聚英》4卷刊行;另有《针灸节要》于1537年刊行。

公元1529年,薛己 著《内科择要》,另有《外科枢要》、《正体类要》2卷;和《女科撮要》5卷。

公元1529年,魏直撰《痘疹博爱心鉴》。

公元1530年,汪机撰《针灸问答》3卷刊行;

公元1531年著《痘症理辨》。

公元1549年,万全撰《万密斋医学全书》。

公元1150年,沈之问撰《解围元薮》。

王肯堂(公元1551--1631年),历经十一载编《证治准绳》40卷。

公元1552年,江灌编成《名医类案》12卷。

公元1556年,徐春甫编《古今医统大全》刊成,其中卷六和卷七为针灸门。

公元1565年,楼英撰《医学纲目》刊行,针灸部分集中亍卷7、8、9三卷中。陈嘉谟撰《本草蒙筌》。

公元1566年,沈子禄撰成《经络分野》一书。

公元1568年,徐春甫发起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

公元1575年,李梃撰《医学入门》刊成,首卷叙明堂图,卷一记经络、针法、灸法等。

公元1575年,葆光道人撰《秘传眼科龙木论》10卷,其中卷八为针灸经,收录71穴。

公元1576年,徐师鲁编有《经络枢要》与《针灸经络全书》。

公元1584年,吴昆撰《医方考》。

喻昌(公元1585---1664年),著有《医门法律》、《尚论篇》等。

公元1586年,马莳著《黄帝内经素间灵枢注证发微》刊行。

公元1587年,龚廷贤撰《万病回春》。

公元1591年,陈言撰《杨敬斋针灸全书》刊行。高濂辑《遵生八笺》。

公元1601年,吴勉学撰《痘疹大全八种》;王肯堂辑、吴勉学校《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刊行。

公元1601年,赵文炳因被杨继洲三针治愈痿痹症,录《针灸大成》刊行,并绘《铜人明堂之图》四幅。

公元1604年,龚云林撰《小儿推拿秘旨》刊行。

公元1606年,王宗泉编《针灸学辞典》8卷,又名《脏腑证治图谈境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