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高祖本纪]与[汉书·高帝纪]异文浅析_汉书高祖本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史记·高祖本纪]与[汉书·高帝纪]异文浅析_汉书高祖本纪,第1张

《 史记 ・ 高祖本纪 》 与 《 汉书 ・ 高帝纪 》 异文浅析 文/ 王燕燕 摘 要 :《 史记》 向来以文字 自然流畅 、通俗 易懂 而著称 ,这源 于司马迁 喜用符合 时代特 色的今 字、新 词 ,俗如 白 话 的语 言 自然易被人接 受,而班固则善 用古字、古句,有规律的删减 《 史记》 以求句义严谨 。此种做法 虽使 得 某些 句义  不够清晰、明朗,但从 史学的角度 看,《 汉 书》 对 《 史记》 做 出 了 有 益的校正和补足 。《 史记》 和 《 汉 书》 作为 两汉史 学之精 华,无论从何种 角度 ,在任何 时代 ,都 有着无限解读 与分析 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关键 词 : 《 史记 ・ 高祖本 纪》 ;《 汉书 ・ 高帝纪》 ;异文 《 史记》 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全 书由十二本 纪 、十表 、八  书 、三十世家和七 十列传 五种体例 组成 ,共 计 l 3 O篇 。它们 互为依 存 , 整饬统一 。其记事断 限,上起轩辕黄帝 ,下至汉武帝 太初年间 ,囊括 中  国近三千年历史 。该书文笔涉猎极广 ,因而被视为我 国古 代的一部百科  全 书。《 汉书》 为我 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刘知几说 “ 至班固 《 汉书》 , 则全 同太史” …颇具道理。其体裁承袭 《 史记》 而略作更改 , 变 “ 书”为  “ 志” ,除去 “ 世家”而归入列传 ,进一步整齐 了纪传 体的体裁为纪 、表、 志、传四部分。全书 1 0 0 篇,由十二本纪、八表 、十志、七十列传组成。记  载了汉高祖 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计 二 百三十年的历史。内容上有五十五篇与  《 史记》 重叠。班固据 《 史记》成 《 汉书》绝非简单抄袭 ,对 《 史记 》原  文所 做的删改 、增补 、移置甚至续写 也是有所裨 益 。由此 出现 了 《 史》 《 汉》 相承篇 章的异文现象 ,史称 “ 班 马异同” 。 王彦坤先 生认 为 “ 异 文 ”分 为广 义与 狭义 两种 :狭 义 的 “ 异文 ” 是 文字学方面的专用名词 ,是针对正字而言 ,包括通假字 和异体字 ;广  义的 “ 异 文”是 校勘 学 方 面 的用 语。众 所周 知 ,异文 区 别不 外 乎形 、 音 、义等几个方面 。而本文则从意义上 、从用字上 、从 流传角度 、从 表  述 上几方面列举两篇 文章 中 的异文句 例 ,运用 对校 法 和他校 法进 行校  读, 并最 终简要归纳两位史学家字词使用的一些特点 。同 义 换 用 ( 高祖 ) “ 醉 ,困卧 。 ”《 汉书 ・ 高帝纪》第 7页 。 “ 因” 与 “ 困” 形 近 。因有 于是 、就 的意 思 ,困有 劳倦 ,疲倦 之  意。此处用 “ 因” 、“ 困” , 皆通 顺 。 通 假 换 用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 ,不用表示 这个词 义的本 字 ,而借用一个 与它音  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这种现象叫做通假。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是 古人写  错了字 ,即通俗讲 的 “白字 ” ,后 人不 驳古人 继续袭 用 ,才 出现 通假 。 不管其 成因为何 ,通 假是以古音的相 同或相 近为前 提的 ,所 以此处 ,将  通假分为音近通假和同音通假两类 。 因读音相近形成 的通假  1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 ,徒多道亡。 《 史记 ・ 高祖本纪》 第 3 47 页;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 徒多道亡。《 汉书 ・ 高帝纪》第 7 页  今按 :郦属来母 锡部 ;骊属来母 支部 。郦骊 相通 ,声 同,锡 、支二  部对 转 ,属音 近  通假 。 [ 1 .待诸侯 至而定 约束耳 。《 史记 ・ 高祖本纪》 第 3 6 2页 ;待诸侯 至  而定要束 耳。《 汉书 ・ 高帝纪》 第 2 3页  今按 :要 为影母宵 部;约为影母药部 。要约相 通 ,影母双声 ,宵药  对转 ,属音近通假。 因 读 音相 同形 成 的 通假 1 .非有人所侵暴 ,无恐 。《 史记 ・ 高祖本纪》第 3 6 2 页 ;非有人 所  侵暴 ,毋恐 。《 汉书 ・ 高帝纪》 第 2 3页 ;无内诸侯军 ,稍征关 中兵 以 自 益,距之 。《 史记 ・ 高祖本 纪》 第 3 6 4页 ;毋 内诸 侯军 ,稍 征关 中兵 以 自益 , 距 之。《 汉书 ・ 高帝纪》 第 2 4页  今按 :无 ,微母鱼部 ;毋 ,微母鱼部 。无通毋 ,微母 双声 ,鱼 部叠  韵 ,属 同 音通 假 。 - - , 以上所列 , 仅触及 《 史记 ・ 高祖 本纪》 与 《 汉书 ・ 高帝 纪》 异 文  产生原 因的冰 山一角 ,还有其他 因素 ,如通假 、避讳 、不 明史实 、作 者  侧重点 不同导致 用字或用词不 同等原 因同样可造成 异文。不过 ,只凭 借  对二者用 字在形 、音 、义三方 面的粗 略比对 ,我们 同样不 难发现两 位史  学家在用 字用词上 的细微差别 。《 史记 》 向来 以文 字 自然 流畅 、通俗 易  懂 而著称 ,这 源于司马迁喜用符合时代特色 的今字 、新 词 ,俗如 白话 的  语 言 自然易被人 接受 ,而班 固则善用 古字 、古句 , 有意识 地追求言 简意  深 ,有规 律有智 慧地删减 《 史记》 以求句义严谨 。此种做法虽使得某些  句义不够 清晰 、明朗 , 但从史学 的角度看 ,《 汉 书》 对 《 史记》 做 出了  有 益的校 正和补 足。《 史记》 和 《 汉书》作 为两汉史 学之精华 ,无 论从  何种角度 ,在任何 时代 ,都有着无 限解读与分析 的可 能性与必要性 。时  至今 日,我们不能武断 和主观地评判孰优熟劣 ,毕竟两部 承载 了太多 历  史 的经 典都是 中化文化记忆 中同样辉煌 的双子星 。如何 以当代新 的视 角  来 审视 和解析 ,才是 《 史记》 与 《 汉书》给我们 出的真正难题 。 ( 作者单位 :鲁 东大学文 学院 )注释 :我将同义换用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为单纯的同义换用 ,即字词间不涉  及字形 、读音方面的关系 , 只因为意义相同, 所以可以替换 ; 第二种则是 由 于字词间为古今字等原因造成意义相同,因此具备了换用的条件。 单纯的 同义换用  1 .吕 公 女乃吕后也 , 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史记 ・ 高祖本纪》 第 3 4 6 页 ;吕 公女即吕后也 , 生孝 惠帝 、鲁元公 主。《 汉书 ・ 高帝纪》 第 4页  “ 乃 ”用 在判 断句中 ,就是 即的意思。“ 乃 ”与 “ 即” 为同义异文。 2 .吕 后 复问其次 ,上 日: “ 此后训 b 而所知 也。 ”《 史记 ・ 高祖本  纪》 第 3 9 2页;吕后复 问其次 ,上 曰:“ 此后刃 司 b 乃所 知也。 ”《 汉书 ・高 僻己》第 7 9页 《 左传 ・ 昭公二十年》余 知而无罪 也  J 。而、乃 ,你 ,你 的。二字  为 同义异 文。 因古 今字产生的同义换用  古今 字又称分别文或 区别字 ,指在某一词 因时间先后顺 序而产生 的  形体异 中有同的若干字 ,原来的字称古字 ,后造的字称今字 。 1 .单父人 吕公 善沛令 ,避仇 ,从之客 ,因家沛焉。《 史记 ・ 高祖本  纪》 第 3 4 3页。单父人 吕公 ,善 沛令 ,辟仇 ,从之 客 ,因家焉 。 《 汉 书  高帝 纪》第 1 0页 。 辟 “ 躲避 、避免”这个意义后来写作 “ 避”,可见二者为古今字。 2 .此三者 ,皆人杰也 ,吾能 用之 ,此吾 所 以取 天下 者也 。项 羽有  范增 而不能用 ,此所以为我擒也。 ”《 史记 ・ 高祖本纪》 第 3 8 1 页。 三者 皆人杰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 范增而不  能用 ,此所 以为我禽也 。 ”《 汉书 ・ 高帝纪》 第 5 6页。 《 正字通 ・肉部》:“ 禽 ,战胜执获日禽 ,俗作擒。 ” | 3 擒 、禽为古今字。・一形 近 而 异 文中所有 《 史记 ・ 高祖本 纪》 、《 汉书 ・ 高帝纪》 句例 皆出 自:《 史 记》 [ M]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5 9( 0 9 ) ,《 汉书》 [ M] .北 京:中华 书局 . 1 9 6 2( 0 6 ) .两篇文章中的字词之间因为字形相近 ,而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讹笔 ,所  以出现了异文的情况,究竟采用何种释义, 则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1 .( 高祖 )及壮 ,试为吏 ,为泗水亭长 。《 史记 ・ 高祖本纪》第 3 4 5 页。( 高祖)及壮 , 试为吏 ,为泗上亭长。《 汉书 ・ 高帝纪》第 3 页。 “ 泗水” 与 “ 泗 上” , 仅差一字 ,二词形 近。《 史记正 义》 :“《 括地  志》 云 :‘ 泗水亭在 徐州 沛县东 一百 步,有高祖 庙也 。 ” . 可见 , “ _ 泗  上”应是 书写时的笔误 。 2 .( 高祖 )“ 醉 ,因卧。 ”《 史记 ・高祖本纪》 第 3 4 7页。参 考文献 : [ 1 ]唐 刘知几 《 史通 ・ 采撰》 [ M ] .时代文艺出 版社.2 0 0 8( 0 7 ) . [ 2 ]唐 孔颖达 《 春秋左传正义 》[ M] .湖南:岳麓书社 2 0 0 9 01 ) . [ 3 ]《 正字通》 [ M] .工人 出版社 1 9 9 6 [ 4 ]唐 张守节 《 史记正义》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2 0 0 5( 0 3 ) . [ 5 ][ 6 ][ 7 ] 邓晓艳 《 <史记 >、 < 汉书> 校读札记》 [ D ] .陕西师范大学 2 0 0 6 .1 4 7

百科首页

搜索词条

苟姓

苟,姓氏之一,多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姓氏来源说法不一,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姓氏。

分享百科名片:

姓氏起源

西汉元帝时(前48年―前33)史游所著《急就篇》以63字为一章。第一章列举了132个姓,单姓加两字、复姓加一字成三字句,其中便有苟姓的记载:“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苟贞夫,苗涉臧。田细儿,谢内黄”表明在秦汉时期苟姓已为当时常用姓氏。《急就篇》比写于北宋初年的《百家姓》早1000年,而汉时期的疆域比北宋时期的疆域大俩倍,其涵盖的姓氏更广,这就是在《百家姓》里没有苟姓的主要原因。

苟(gou,轻声,圆通韵)姓源出有八:

1、勾Gōu。《通志》

源⑴本句氏,读去声,音与“构”字同。南宋建炎中避高宗(赵构)名讳,更读平声。古句、勾字通,故句氏一作勾氏。宋建炎中史馆修撰句(gòu)涛,《宋史》作勾涛。后世句、勾别为二族。⑵蒙古族姓(《赤峰市志》,1998)。融入蒙古族之汉族姓氏。布山西太原、古交、长治(市)、介休、芮城、中阳、陵川、孝义、高平、平定、文水、娄烦、五寨、河津、柳林、偏关、太谷、万荣、襄汾、永康、乡宁、晋中、阳泉、大同(市)、安泽、古县,河北石家庄、保定、安新、定州、高碑店、高阳、迁安、深州、望都、围场、霸州、香河、沧州、泊头、承德(市、县)、崇礼、大名、晋州、涞源、灵寿、南宫、迁西、青县、献县、徐水、盐山、阳原、玉田、涿鹿、尚义、景县、阜平、黄骅、乐亭,北京中心城区、平谷,天津中心城区、武清、蓟县,辽宁沈阳、锦州、凌海、辽阳(县)、宽城、海兴、辽中、阜新(市)、盘锦、灯塔、凤城、兴城、义县、绥中、丹东、大连,吉林长春、四平、梨树、公主岭、通化(市、县),黑龙江哈尔滨、黑河、富锦、宾县、桦川、鹤岗、佳木斯、绥棱、望奎、绥化、饶河、伊春、海伦,上海中心城区、金山,江苏南京、溧水、高淳、常州、无锡、新沂、东台、兴化、泰兴、海安、如皋,浙江杭州、绍兴(县)、长兴、海宁、永康,安徽合肥、铜陵(市)、宁国,江西新余,山东济南、高密、高唐、曲阜、庆云、嘉祥、淄博、微山、邹城、金乡、潍坊、莱阳、沂源、济宁、鱼台、东营、平度、章丘、东明、郯城,河南郑州、洛阳、开封(市)、民权、南阳、南召、嵩县、商丘、商水、栾川、汝阳、汝南、长垣、禹州、封丘、浚县、邓州、灵宝、濮阳(市)、清丰、武陟、焦作、周口、宜阳、原阳、卢氏、郏县、舞钢、沁阳、兰考,湖北武汉、枣阳、公安、孝感、老河口、五峰、咸宁、随州,湖南长沙(市)、怀化、会同、邵阳(市)、岳阳(市、县),广东广州,广西南宁、百色、平乐、平乐、桂林、临桂,重庆中心城区、彭水,四川成都、绵阳、绵竹、宣汉、乐山、自贡、三台、西充、梓潼、广元、旺苍、青川、盐亭、剑阁、峨眉山市,贵州贵阳、遵义(市)、余庆、玉屏、正安、岑巩、思南,云南昆明、富宁、玉屏、景谷、彝良,陕西西安、富平、勉县、蒲城、镇安、渭南,甘肃兰州、金昌、永昌、玉门、正宁,宁夏银川、青海吴忠,新疆石河子等地,以及台湾地区。⑵蒙古族勾姓,内蒙古呼和浩特、赤峰、乌海、突泉、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敖汉旗等地有之。按⑴《现代汉语词典》以勾(Gōu)与句(Gōu)为一姓,非。勾(Gōu)姓虽源出句(Gōu)姓,实已别为二姓矣。⑵《现代汉语词典》勾姓别读去声,亦非。句姓有平、去声二读,然勾姓但读平声也。

2、句Gòu。《姓觿》引《姓考》

源⑴商末有句吴族,即吴太伯奔之荆蛮。本荆山地区蛮族,为巴人之一支。商代中期溯汉水而上,扺汉水上游陕西洋县一带定居。商代晚期进入今陕西宝鸡市一带。曾参与武王伐纣。周初封弓鱼国,西周中期南迁渠江沿岸,其后以句为氏。其族以木制盾,因称板楯蛮;又因其族谓赋曰賨,秦汉时薄其赋税,故又称賨人。⑵古代氐族姓。变南宋建炎中避高宗赵构名讳,句氏或改读平声,或改句(jù)氏、苟氏、钩(钩)氏、絇(qú)氏、句龙氏。人⑴句扶,三国时蜀汉大将。⑵句渠知,十六国时前赵氐族起义首领。⑶句中正,宋华阳(今属四川双流)人,本五代后蜀进士,精字学,诏定《篇韵》,与徐铉校定《说文》。按⑴《姓韵》以句扶之句氏读平声,非。宋时避高宗赵构名讳,句氏始改读平声,是句姓本读去声也。⑵《辞海》以句中正姓氏读平声,非。宋初句姓未改音也。近人王彦坤《姓趣》引[宋]王清明《挥麈前录》曰:“太上皇帝中兴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名之嫌者,而游宦参差不齐,仓卒之间各易其姓。仍其字而更其音者,勾涛也;加金字者,钩光祖也;加糹字者,絇纺是也;加草头,苟谌是也;改为句者,句思是也;增而为句龙者,如渊是也┅┅”,而《姓觿·二十六尤》引《姓考》谓:“自建炎以来,避高宗讳,有易其姓者,绍兴进士句声是也;有易其声者,史馆修撰勾涛是也;加金者,钩光祖是也;加草者,苟谌是也;增为句龙者,句龙如渊是也;读如章句之句者,句思是也。”疑《姓考》即本《挥麈录》之说,其文稍异耳。《挥麈录》谓勾涛仍其字而更其音,是以涛本姓去声之勾,而更音平声也。其说盖误。蜀中大族者,句氏也,非勾氏,出五代后唐进士句景延之后。疑勾涛当作句涛,犯御名易其声也。句、勾古通,故句氏或作勾氏。《宋史》句涛作勾涛,清《四川通志》句氏亦作勾氏。今句、勾则别为二姓矣。句,一音ɡōu、jù,亦姓。分别见第■、■页。

点击加载更多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