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朝著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因为柳三变是柳永的原名,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诗仅存数首,《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有《乐章集》 最著名、还有《雨霖铃》等。
供参考。
柳永,原名三变,故称柳三变。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颇有文人之气。在北宋,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柳永的一生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据说死后还无钱下葬,足足20年后才入土为安,可见他的人生坎坷程度。
1一首词得罪当朝
这个故事要从柳永参加科举考试说起,恃才傲物的柳永本以为科举考试将“一举成名天下知”,结果意外落榜。大词人柳永郁郁不欢并作词一首。
这首词很快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也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龙颜不悦,宋仁宗怒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得罪当朝,年轻气盛的柳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其实,这首词不过是科举落榜的牢骚,换成普通人发牢骚,发发就算了,可是柳永久负盛名。对于朝廷而言,当朝大词人,精英阶层的代表发牢骚,势必上梁不正下梁歪。宋仁宗以此为由,黜落其名。此事对柳永的政治生涯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我们再品读一下这首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认为,像我这般满腹才华之人,在圣明的时代应当委以重任。可见他心怀辅佐朝政之愿。然而面对宋仁宗的罢黜指责,柳永百口莫辩,但是从此流落街头,政治生涯还未开启就被宣告结束,似有不甘。
2晏殊的奚落
柳永想到一个人,也许能扭转乾坤,让他的政治生涯死而复生。
这个人便是当朝宰相——晏殊。晏殊也是北宋著名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朗朗上口的传诵名句便出自晏殊。
柳永寻思着,一来这当朝宰相手握大权,只要能够得到他的认可,仕途之路犹如有了明灯。二来晏殊也是词人,他们有共同爱好,不愁没有话题聊到一块去,总之,柳永对这次“面相”有很高的期待。
柳永来到宰相府求见,晏殊果然接见了他。这刚见面,晏殊问柳永:“您写词吗?”毕竟是朝廷大臣,待人接物上晏殊还是很有礼貌的,一个“您”就让柳永受宠若惊。
但这句话问得有点蹊跷,柳永是家喻户晓的大词人,民间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不得不谨慎思考,不卑不亢地回答:“我和您一样,也是写词的。”
柳永答得妙极了,晏殊若认为写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么柳永也和他一样厉害;若晏殊看不起写词的人,那么他们也是一样的。
“我虽然是写词的,但是我不会写“针线闲拈伴伊坐”这种肉麻的词。” 晏殊的回答让柳永颜面扫地,倍受羞辱。看似友好洽谈,其实晏殊是笑里藏刀。他不仅知道柳永,他还对柳永的词很熟悉,“针线闲拈伴伊坐”这句词出自柳永的《定风波》。此处便可看出晏殊的虚伪做作,既然如此,柳永不愿自取其辱,当即告辞。
这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即作于柳永离开汴京之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被苏轼赞为婉约词的代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的坎坷人生,仕途抱负只有自己明白,这也预示了他晚年生活孤零零的落寞身影。
3柳三变与歌妓
仕途不顺的柳永穿梭于倚陌红楼,与一些貌美色清的歌妓交往频繁,彼此结下深厚的情谊。
其实在宋词中不乏歌妓的身影,一方面许多宋词的传遍是通过歌妓的演唱进行的,另一方面许多词人是对歌妓有感而发,写词赠予歌妓的,歌妓对于宋词的发展和传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才华横溢的柳永遭到上流仕族的排斥,主要原因就是柳永与歌妓交往过于频繁,创作大多难登大雅之堂,这是众词人对他的评价。
柳永为何热衷于歌妓,这背后有什么无奈和难言之隐吗?
《迷仙引》是柳永以歌女自述的方式向世人展示歌妓的痛苦境遇和卓越品格的佳作。此处摘抄上阙以供参考。
歌女十五岁成年起便要起早摸黑学习歌舞,“才过”二字看似不经意,实含隐痛。因才艺和相貌俱佳,王孙子弟争相称赞,以致一笑便可获千金。然而歌女并未沉醉于虚假的赞誉中,更对金钱的怀抱不屑一顾,只担心自己的青春虚度,盼望早日能遇到明君可落籍从良。
柳永为歌妓辩护,他极力昭示歌妓的痛苦和坚强卓越的人格,试图纠正世俗的偏见。这其实也是在为自己辩护,因为歌妓的落魄不遇与作为士子的柳永怀才不遇,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4千秋万岁名
像晏殊,苏轼的雅词,柳永并非写不出。清代著名词人周济评价柳永:珍重下笔,则北宋高手也。正如柳永在《蝶恋花》中的痛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留给后世的大彻大悟之语。犹如屈原的《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之精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以这两句词所表现的 执着精神,把它喻为人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境界,可见其概括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磨难精神。
柳永早年放荡不羁,仕途坎坷,功名落寞,吃尽了苦头,他的词毁誉参半,毁他之人多权贵,爱他之人则是寻常百姓和歌妓舞客。
杜甫诗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柳永之词,若离开市井之俗,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柳永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了。柳永做的词在今天史学家的眼中,就是宝贵的历史材料,他的词不仅是文学杰作,也是史料宝库。
柳永所写之词之所以为百姓和歌妓所喜爱,因他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词发声。社会纵然需要大人物的出现去做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规划大局的工作,但人最珍贵的是情感。
读柳三变之作,体悟人间真情。他心思细腻,感情幽微,他的笔下道出了一个个百姓的真实故事,朴素人生。老百姓的故事需要有人去记录,因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存在。
对北宋老百姓而言,柳三变才是离他们最近的艺术。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柳三变大笑京城》讲的是柳永的故事吗?
主角的名字有些像描写柳永的,如:柳七
其它的属于虚构的故事情节。
属于恶搞吧——无厘头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望能帮助到你
揭秘宋朝著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本文2023-10-21 09:17: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