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国学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第1张

国学是按《四库全书》分类,这么分才勉勉强强把国学的内容涵盖进去。

乾隆找人花钱花时间,干了件好事,把国学按《四库全书》分类。

我国的文化知识,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外国进入的文化叫做“西学”以后,估摸着周朝设立的专门供皇宫贵族学习的府邸“国学”,刚才把我国文化叫做了“国学”。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文化也出现了汉赋、六朝骈文、明清小说、唐诗、元曲、宋词等形式,大家急需有种方式来好好做个统一归纳,这时清朝的乾隆出来了。他有钱有人,三千多人编撰誊抄,终于抄好,然后在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藏起来。

按四库分,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就是经典的书籍,类似《论语》、《孟子》、《诗经》、《孝经》之类,大多是儒家之类的经典。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甚至很多词被编成乐歌,在朝堂上或者祭祀的时候传唱,而有些成了不同地区的歌谣。

“史”就是各种历史,类似司马迁的《史记》、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通过读历史,可以知道来历经过,政治事情大概是怎么个走向,给现代的生活带来参考。读史也可以知道很多不同地方的事件,让自己博闻广识。

“子”是专门某一学派的专辑。类似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儒家的《荀子》。每个人的风格不同,都能带来不同的知识。

“集”是专门某位文人的专辑了。类似《李太白集》、《文苑英华》、《西厢记》等。

这些都是经典,值得传承的国学。

大致分为经史子集四个大类,具体各个分类的文章网上都有,但是比较杂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阅读。啰嗦一句,现在此类小程序也很多了,比如“国学典籍大全”,“少儿国学”之类的公认都挺好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经典著作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古籍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定义

国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附录: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申鉴 说苑 新语 论衡

茶经 棋经 中论 邓子

盖庐 人物志 潜夫论 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经 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鬼谷子 归田录 唐新语 公孙龙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宋高僧传 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 钝吟杂录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说新语 金匮要略注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孔丛子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鹖冠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范子计然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山房随笔 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 银雀山尉缭子 司马法逸文 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 水战兵法辑佚 群书治要六韬 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 六韬逸文 汉墓竹简六韬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匮 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 歙州砚谱 扬州芍药谱 橘录

糖霜谱 刘氏菊谱 洗冤录集 荔枝谱

高僧传 阴符经 随隐漫录 画继

续高僧传 方言校笺

集部

楚辞

楚辞 楚辞补注

总集类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汉文 全后汉文 全三国文

全后周文 全北齐文 全陈文 全梁文 全齐文

全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唐文拾遗 唐文续拾

全宋文 全晋文 全后魏文 全唐诗 全宋词

千家诗 文心雕龙 文选 乐府诗集 全元曲

全宋诗 历代诗词赋

其它集类

优古堂诗话 诚斋诗话 庚溪诗话 草堂诗话 藏海诗话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彦周诗话 二老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

沧浪诗话 诗品 诗人玉屑 中山诗话 观林诗话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笺注 欧阳修集 国 语

其他

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

总 目 经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证

辑注类

三字经 庄子集解 商君书 汉官六种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千字文 孟子全译 史记三家注 九家旧晋书辑本 敦煌变文集新书

百家姓 老子校释 世说新语笺疏 太平经合校 管子轻重篇新诠

幼学琼林 列子集释 新语校注 龙文鞭影 八家后汉书辑注

论衡校释 孙子兵法论正 明夷待访录 裴注三国志 文心雕龙注

古文观止 曾国藩文集 菜根谭 传习录 文心雕龙考异

增广贤文 曾国藩家书 金人铭 众家编年体晋史 文心雕龙义证

我国是历史文化非常悠久的古国,很多文化都得到了继传,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文化,甚至比一些国家的年龄都久远,在关于文化方面出现了非常经典的国学一词,这个词语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出现的学术名称,世纪就已经出现过类似国学的词语,在中国近代史阶段国学一词就已经在特殊的背景下经常被引用。国学可能大家在生活当中有一些了解和听说,但是真正意义的国学包含哪几个方面大家真的了解吗?国学其实包括我国的古代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数学、伦理学以及大家所熟知的各个领域,按照时间进行判断的话国学的概念产生在19世纪,国学是按照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各个朝代的文化,是一套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国学的概念属于宽泛的概念,虽然与许多方面有密切关系,涵盖非常广泛,但是一般认为国学指传统的中华文化和学术。国学的分类方法大致分为经、史、子、集四类,这四类分别有不同的含义,经,代表古籍经典,比如说诗经、论语、孟子等等,史,指一些史学著作,比如说司马迁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等,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大家所了解的荀子、韩非子、孙子、老子等等,集,是指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结和个人文章,比如说李太白集、长生殿、杜工部急等等。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概就是包括这四个方面,但是也不仅仅只有这四个方面,国学的包含非常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比如说医学、音乐、数学等等。近代国学一般认为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也有许多人认为近代哲学并非传统学术的简单延续,中国学术在近代西学的影响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形态。

三千小童国学馆标准国学经典

第一阶段:知书达礼

《千字文》:“天下第一字书”。帮孩子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弟子规》: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教孩子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 《三字经》:中国文化史纲。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都有极大的帮助。 第二阶段:开智明理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从小熟读,可助其塑造理想人格、洞察人性。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对孩子的语言水平和知事明理都有很大作用。 《大学》: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构建远大的人生格局。 第三阶段:通达言志

《易经》:不学易经,无以为将相、无以成大医。群经之首,内容涉及诸多领域。 《唐诗宋词》:中国文化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培养孩子良好的韵律感,陶冶情操。 《中庸》:“和谐”人生指南。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高情商人才。 《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书中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三千小童结合时代变化,创新国学六艺特色课程 纵横文武,德艺双修让孩子更出众

礼:古礼体验。不学礼无以立,培养孩子懂礼貌、有教养。 乐:古琴修习。提升孩子文化修养,助其养成优雅含蓄的气质。 术:武术锻炼。塑造挺拔的外形、强身健体、锻炼坚强的意志力。 棋:围棋钻研。开发孩子智力,培养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意识。 书:书法艺术。提高孩子专注力,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 数:数艺传承。锻炼孩子快速运算能力,提升数艺思维。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扩展资料:

国学的分类方法之一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1、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2、史是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

3、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

4、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

-国学

国学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

国学是按《四库全书》分类,这么分才勉勉强强把国学的内容涵盖进去。乾隆找人花钱花时间,干了件好事,把国学按《四库全书》分类。我国的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