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抄本要如何保护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古代手抄本要如何保护,第1张

保护古籍的方法主要从建筑防护、古籍制作材料和古籍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

建筑防护是指藏书建筑对于藏书的防护。藏书建筑的材料主要有石质、砖瓦、琉璃和木质几种。不透气的石质材料一般作为围墙的基础,具有防火防潮防盗和一定的封存作用。藏书建筑的样式主要有石室和藏书阁两种。

从文献制作材料而言,人们使用黄纸、椒纸和万年红纸等各种防蛀加工纸来保护典籍。

此外在古籍管理这方面,文献管理要实施严密的管理措施,采取曝晒和包装封套等科学方法来保护图书。

珍本:是指珍贵的书本或资料。凡不常见且难得的文献,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都为珍本。

善本,简单讲就是好的书本。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西汉时,刘向为汉成帝典校书籍二十年,凡写新本,一定先把原文写在竹简上,改易删定后,再缮写在绢素上。如何改易删定呢?刘向《别录》记载了“雠校”之法,说:“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二人相对为雠。”湖南长沙晋永宁二年墓中出土的校雠俑,两人相向跪坐,一人读书,一人执笔校正讹字,十分形象地展现出当时人们校勘书籍的活动。所以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说:“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校勘,故往往皆有善本。”

唐以后,雕版印刷术逐步得到应用,书籍反复刊印,广泛传播,开始出现“版本”的概念。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清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误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阙卷、无删削〕,二曰精本〔精校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清末藏书家丁丙对善本也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旧刻;二是精本;三是旧抄;四是旧校。以后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善本的“九条”是“三性”的补充和具体规定,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应该指出的是,善本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会不断发展、更新。比如善本的时代下限,丁丙认为明本是善本;现在从书籍流传的实际出发,一般确定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中国古籍收藏数量最大的图书馆,经过严格挑选的善本有27万册件之多,包括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和清内阁大库的历代皇家收藏,南北许多大藏书家的珍本秘籍以及词曲小说、地方文献等富有特色的古籍收藏。本版将在“善本故事”栏目中陆续加以介绍,使这些世人难得一见的珍贵善本走出金匮石室,为广大读者朋友认识了解。

手抄本是过去对一些人们喜爱的读物采取用人工抄写的方法留下来的读本

清朝手抄佛经种类太多,需要区别对待。若是名家手抄本那就是古籍善本,并且是国家的重要文物,市场价值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以上。

若是普通的手抄本,需要看是否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凡是以上三点占任何一点,都可以归为古籍善本,若是三点全部占齐那么也是国家重要文物,起码值小几万。如果以上三点全都不沾边,那么这这种手抄佛经只能归为普通古籍,内容完整,装订考究,字体水平达标,品相完整者市场价值可以达到两百元左右。

首先要看作者,其次要看其保管程度,最后要看其内容。

明朝万历年间,朱翊钧掌权,其人隐居深宫数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且四处扰民搜刮,致使明朝经济由繁荣,活跃转为残破,经济萧条,再加上当时列强的侵略,便使中国沦为一片黑暗。

因此,明朝从医者大有人在,从而使明朝医学。。。。。

。。。。。。。

言归正传:1。李时珍等名家摘录,20 0000以上~无价

2。一般人手抄,保管完善,内容在12卷以上或整套:15 0000以上

3。保管一般,内容在12卷以上或整套:7~8 0000以上

4。保管一般,内容在12卷以下:8000以上

(本人对古董和历史曾有研究,以上属个人言论。)

补充:本人邻居收藏一明末请初手抄本医书,是花了18 7000 拍卖来的。

在11月10日播出的《鉴宝》节目中,来自北京的一位女士和来自内蒙的郭先生各自带了一件钧窑瓷碗来到现场,两只碗个头一大一小,从釉色和胎质来看,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现场观众与赏宝人对两只碗的估价与断代也截然不同,那么到底谁的说法比较“靠谱”呢?第三位上场的持宝人带来的是近现代画家颜伯龙的作品:《山水四条屏》,颜伯龙是“京津画派”中很有影响的画家,他擅长工笔、花卉、翎毛,尤其精于花鸟,并以其特有的风格形成兼工带写、优美隽秀的颜派艺术,名噪一时。那么持宝人带来的到底是不是颜伯龙的真迹呢?第四位持宝人带了的是一方织锦,主题图案为双鹤捧寿,当初持宝人就是因为觉得这个图案吉祥,寓意美好,才花费了几百元购买了这方织锦,而这方织锦到底价值几何,持宝人可是一点不知,所以特地带来请专家鉴定,给个“说法”。最后一位上场的马先生是坐着轮椅来到节目的,他带了的是一套古籍《批点史记节略》,在节目中,马先生动情地说道:“由于身体的原因,限制了我很多兴趣,也没什么事可干。但我平时很喜欢看《鉴宝》节目,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就想,是不是我也能搞搞收藏,于是我就开始留意这方面。2004年,我在一个旧书店看到这本书,就买了下来,这也是我的第一件藏品。”《鉴宝》节目引领着马先生走上了收藏之路,使得他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子,那么对于生平收藏的第一件藏品自己有没有看走眼呢,马先生心中实在是忐忑不安,所以他带着藏品来到了《鉴宝》节目现场。敬请关注11月10日播出的《鉴宝》节目。

古代手抄本要如何保护

保护古籍的方法主要从建筑防护、古籍制作材料和古籍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筑防护是指藏书建筑对于藏书的防护。藏书建筑的材料主要有石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