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纪录片 三、驿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5收藏

《河西走廊》纪录片 三、驿站,第1张

公元前 61 年 敦煌郡 悬泉置

置啬夫收到邮差从长安星夜兼程送达的紧急公文。

经验证,这是汉帝国最高级别的公文,公文中说,一个事关国家西部安危的汉帝国使团即将到来。

1990年 5月 敦煌 悬泉

发现疑似盗掘迹象,随着甘肃考古队展开的抢救性发掘,一座汉帝国时代的西部驿站 悬泉置,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一座方形城堡。办公区 住宿区 马厩 瞭望角楼等设施完备,从这里发掘出土的各类文物17650多件,其中,汉代简牍便有15000余枚

自19世纪以来,中外考古学家在中国境内共发现汉简80000枚,其中60000枚出土于河西走廊。对照文献记载解读这些汉简,两千年前,河西走廊的历史镜像逐渐凸显出来。

汉帝国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胜利,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后,汉武帝开始在河西走廊设置行政机关,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河西四郡相继设立,长城 烽燧等防御工事 以及邮驿系统也开始向西延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有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被视为“国之血脉”。

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国家邮驿机构就被称为“置”,汉帝国的“置”不仅仅是传输公文政令的交通驿站,同时也是物资转运站和往来公务人员的接待站,从中央到地方,从京师到边关,中央政令的下达,基层情报的上送,政府往来人员的接待等等,都是经由各级驿站来完成的,

悬泉置

隶属汉帝国河西重镇敦煌郡,是一个在悬泉设置的政府机构。

“啬夫”是秦帝国与汉帝国时代,县级以下官员的称谓。

“置啬夫”就是悬泉置这个邮驿机构的行政长官。

悬泉置由敦煌郡太守派员监领,置啬夫管理日常工作,并有官徒卒御37人,传车15辆 传马40匹,还有官牛和牛车。

在敦煌郡,像这样的“置”共有9处,它们从东到西,一字摆在通往西部边疆的通衢要道上。

汉帝国继承了秦的邮驿体系,并一步完善,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传或置。

全国各级,各地遍布的驿站 犹如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确保汉帝国信息畅通,统治力高效强大。

从悬泉置出土的简牍中可以看到,过往悬泉置的主要有这样一些人,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宾客,汉帝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归附汉帝国的羌人,官家奴婢,以及由政府统一安置的内地流民以及刑徒。

在悬泉置出土的汉简中,一件《元康五年悬泉置过长罗候费用薄》的简牍,引发众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

元康五年,也就是公元前61年

置啬夫接到通知,长罗侯常惠率领下的帝国外交使团即将经过他们驿站,并要在这里停留一晚。

常惠

祖籍山西,是横跨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三个朝代的外交活动家,公元前100年,他自告奋勇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试图缓和汉帝国与匈奴的冲突,但不料被匈奴扣留19年,常惠和苏武一样,不但没有妥协,而且在匈奴王朝的抗争中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干,最终他们被释放回国。常惠的才能得到朝廷的认可,之后他步入朝堂成为汉帝国处理西域外交事务的顾问。

公元前61年

以上三朝元老的常惠率领一支使团从京城长安出发,他将途径河西走廊的悬泉置前往西域。

置啬夫记得,这应该是常惠第五次经过悬泉置,这个使团的目的地是乌孙。

乌孙

一个古老的西戎部落,公元前二世纪曾生活在河西走廊,他们在与月氏部落的争斗中落败,远走西域,最终在天山西麓伊犁河谷建立了一个国家——乌孙国。

在河西走廊以西的地带散落着众多小国,这被张骞记录下来史称“西域三十六国”。乌孙国便是“西域三十六国”规模较大的城邦之一,他们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优良的牧场,阿拉山口和伊犁河谷,是通向中亚和欧洲的必经之路。

此时,匈奴在退出河西走廊之后,急需依靠西域的人力物力稳住阵脚。辽阔富饶的西域因此成为匈奴的战略缓冲地带。

匈奴王朝已经通过与乌孙结盟,间接控制了从伊犁河流域前往伊朗高原的交通线,若是匈奴完全控制这一交通线,就可以从西北方向包围侵扰汉朝。但张开臂膀的汉帝国,对西域也变得触手可及,汉朝西部边境线,沿着河西走廊迅速向西北延伸,汉匈两大势力在广阔的西域渐次上演了激烈的政治与军事较量。

公元前119年,当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汉武帝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与西域各国或是建交 或是结盟 。

为此张骞在第二次出使时专程前往乌孙访问,说服乌孙首领猎骄靡派使节去中原实地考察,他的努力终于凑效,乌孙使者看到这个中原帝国的强盛景象当即决定和亲。汉武帝迅速作出响应,选派皇族女子细君公主远嫁乌孙首领猎骄靡。

由此,汉帝国与乌孙开始确立结盟关系。

不久,老一代乌孙首领去世,新一代首领军须靡继位,始终不能适应西域生活的细君公主抑郁而终。

为继续与乌孙和亲,完成结盟西域的计划,汉武帝决定派楚王的女儿性格泼辣的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军须靡死后,按照乌孙风俗,他的弟弟翁归靡继位,娶了解忧公主。

公元前74年 乌孙受到匈奴和西域小国车师的联军攻击,面对匈奴大军压境,解忧公主挺身而出上书求汉朝出兵救乌孙,一封加急信函送抵悬泉置,之后一路快马直奔长安城。不巧的是,当这封信到达长安时,恰逢汉昭帝驾崩汉帝国无暇西顾,汉宣帝继位后思虑谨慎后并未贸然出兵,而是决定选派常惠出使西域了解情况。

公元前72年 常惠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71年正月,汉宣帝下达了对匈奴的攻击命令,五路大军向西进军。

常惠以校尉头衔带领10余名侍从经过悬泉置向乌孙通报汉帝国征讨匈奴的作战计划和部署,协调双方在军事上的联合行动。

因匈奴提前逃遁,汉武帝西进的五路大军无功而返,而常惠担任参谋长协调指挥的乌孙5万骑兵却意外大获全胜。这次军事合作,标志着汉帝国终于实现了自汉武帝以来在西域寻求军事同盟东西夹击匈奴的夙愿。

公元前70年

回到京城的常惠被帝国嘉奖 晋封“长罗侯”。

七年前 汉昭帝时期,西域龟兹王下令偷袭并杀死了汉帝国派往轮台进行屯田的校尉赖丹,并驱赶汉帝国派出的屯田士兵。

屯垦戍边

在当时是汉帝国巩固河西走廊这条战屡通道与经略西域的重中之重。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武帝就已经意识到河西走廊的军事与经济价值,要确保走廊的安全,首要目标是实现军事移民。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汉帝国随即启动了屯垦移民,设置河西四郡后,陆续征调前往河西走廊屯田的官兵高达18万人,大批部队沿着河西走廊布防,他们“无事则耕 有事则战”确保这条战略通道的稳定通畅。

渐渐的,在祁连山下河西走廊上,环绕着绿洲出现了村庄,人工灌溉系统出现了。

《汉书·匈奴传》记载 到汉宣帝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已是“人民炽盛 牛马布野”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有效的支援了从这里出发的中原王朝的部队。

公元前78年 常惠第二次出使西域

随着汉帝国与西域往来的日益频繁,屯田戍边的范围也渐渐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西域一带。

汉昭帝任命赖丹为校尉将军屯田轮台,随后汉帝国的垦区拓展到车师一带,汉帝国的西部屯田计划令匈奴王朝感到恐慌,他们怂恿车师龟兹等与汉帝国对抗,杀死了校尉将军赖丹,试图迫使汉帝国取消屯田计划,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常惠建议借助乌孙等盟国让龟兹为杀死汉帝国屯田官员付出代价,但汉宣帝不想扩大事端,拒绝了常惠的请求

公元前70年长罗侯常惠第三次西域之行

虽然汉宣帝拒绝了惩罚龟兹请求,但常惠得到了汉帝国军方的支持,他将借此词出使乌孙的机会顺道发动对龟兹的征伐,对于擅自行动的后果,他将独自承担。解忧公主被常惠的胆识打动,坚定的站在常惠一边,她不仅说服了乌孙首领派出军队参与此次军事行动,还派出自己的使者前往西域诸国商讨借兵事宜。

常惠在从乌孙返回长安途中,带领与帝国结盟的西域各国及乌孙数万人马兵临龟兹城下,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联合西域各国进行的征讨行动,结果兵不血刃,龟兹王为当年的行为道歉并惩处了杀害赖丹的凶手。

公元前 64年

常惠第四次受命前往西域,率军解救了被匈奴围困在车师的汉侍郎郑吉以及手下的一千多名屯田士卒,而且还带回了一封乌孙首领的书函,提出要立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为乌孙太子,并请求以马 骡各千匹为聘为元贵靡迎娶汉公主。

公元前 61年

为了汉与乌孙的再一次和亲,常惠将再一次到悬泉置。

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政策是凑效的,汉帝国通过包括和亲 屯田 派驻官吏 经济馈赠 军事打击 以夷制夷等组合策略,正在赢得掌控西域的主动权。

中原的人们可以安心发展生产,南方的丝绸特产也有了输往域外的机会,丝绸贸易渐渐兴隆,漂亮华丽的丝绸汇集到洛阳又从那里出发,沿着河西走廊输送到广袤的西域。

从悬泉置出土的汉帝国竹简上,人们可以看到当年详细记载的从武威到敦煌沿线驿站的名称以及里程。

从苍松 鸾鸟 小张掖 姑臧 显美 氐池到觻得 昭武 祁连置 表是 这些驿站精确的指出了丝路东段到行进路线,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沿途的驿站发挥着巨大的稳定器作用。

公元60年,为了管理西域,汉帝国在乌垒城(新疆轮台县)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 驻军 推行政令 开始形式国家主权

4年前在车师被常惠率军解围的汉侍郎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使,成为汉帝国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这就是《汉书·郑吉传》中所称的“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自此后,汉帝国在西域势力依然不断扩展,西域都护辖境越过葱岭 其所辖属国也由三十六国增为四十八国,西域诸国派往汉帝国的贡使往来不绝于途,“万国来朝”一时成为时尚。

地处河西走廊要冲的悬泉置,始终车水马龙。

从武帝开始 经昭帝 宣帝三代皇帝,共历六十余年 汉帝国倾其国力 锐意进取 军事与外交齐头并进 屯垦与戍边相互支撑 最终开创了汉与西域和平共荣的新局面。

河西走廊此后一直扼控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孔道,作为中原向西的外交和政治通道 成为西北边陲重地。

公元前52年

解忧公主的儿子成为乌孙国的首领,乌孙也正式成为汉帝国的属国。

为辅助解忧公主和元贵靡,常惠再度出使乌孙,这段时间乌孙国内政局及其不稳定,担负着重大国家使命的常惠需要和汉朝保持及时顺畅的沟通,,就在此时,常惠被急召回京,后将军赵充国去世了。

赵充国

陇西上邽人(甘肃天山)是汉帝国彪炳史册的将领之一。

赵充国一直倡导的屯田戍边理论 是汉帝国经略西域的指导之策。

公元前61年

76岁高龄的赵充国 为守卫河西走廊,不顾年迈主动领兵出征,征战期间,赵充国三上屯田奏,总结汉朝已实行了多年的屯田经验,提出了屯田对内课节约经费,对外可防御守备的战略方策。这三封屯田奏,将汉帝国的屯田措施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屯田政策得到了整个帝国的空前重视。

经历战争之后的士兵化剑为犁,在帮助当地恢复生产的同时,使战争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保证了一个区域的长期稳定。这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51年

刚刚册立三年的乌孙大首领元贵靡病逝。

此时,解忧公主已经70岁了,一封她写给汉帝国的信经过悬泉置 奔向长安。

解忧公主希望可以落叶归根

公元前49年

曾经为中国西部边疆呕心沥血的解忧公主终老长安。

两千年后,人们通过持续的考古发掘最终还原了悬泉置岁月演变的轨迹。

根据对悬泉置遗址的考证,由汉至魏晋,这里一直发挥着作用,魏晋时期废置后,唐王朝再度恢复建制为“悬泉驿”。在宋以后,悬泉驿渐次淹没在岁月长河中。

公元220 年

汉帝国 这个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在历经409年的统治之后最终还是崩溃了,此后的中原历经三国时期的混战,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迅速迎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西晋王朝司马氏家族内部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混战

公元311年

趁混乱之际 匈奴 鲜卑 羯 羌 氐 五个游牧部落联盟向中原发起了大举进攻。洛阳 长安相继被攻破,史称“永嘉之乱”。自此 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长达三百多年的大分裂与大混乱的格局中。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下北方人口锐减,如此乱世,令中国传统文化蒙受巨大冲击,斯文扫地 伦理尽失 千里沃野的中原 转眼间已成人间地狱。那些身世显赫 家学渊博的名门望族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生存 还是毁灭?生存 该去哪里生存?他们被迫做出选择。其中,部分大族南下 来到长江流域 并在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 另一部分,则向西北迁徙 渡过黄河 来到河西走廊。

经过汉帝国将近400年的经营 河西走廊农耕 畜牧与商贸发达 是躲避战乱的桃源之地。

张掖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 “张国臂腋 以通西域” 。远处祁连山的冰雪融化,汇成全国第二大内陆河— 黑河,使戈壁深处出现大片湿地奇景,也为张掖留下了“塞上江南”的美誉,魏晋动乱之际,很多向河西走廊迁徙的世家大族,选择在这里定居。

大约 公元350年 前后

儒学之风盛行 郭瑀到马蹄山附近寻找大学者郭荷。

西晋末年 公元301年

张轨就任凉州刺史,河西走廊隶属凉州刺史部管辖 州治设在武威郡的姑臧县。

张轨家族世代以专攻儒学著名。 来到河西走廊后,他采取了中原重教化与“拔贤才”的政策,招收河西子弟五百人开办官学。同时 他还屡屡遣使持节 厚礼征聘知名学者任职或讲学 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儒学昌盛井井有条。

郭荷 今甘肃秦安人 出身儒学世家,他的家族在东汉时期就以经学得名。据《晋书·本传》记载 郭荷“明究群籍 特善史书”。安居在马蹄山下的林松薤古。

和郭荷一样,那些西迁的大族在这里扎下根脉,不再东返。渐渐的 他们成为当地著名的大姓 史称“河西望族”。

郭瑀成为郭荷的入室弟子。

郭荷的声望渐渐引起了当地执政者的注意,此时河西走廊已经归于前凉王张祚的统治,张祚的使者带着贵重礼物面见郭荷,希望郭荷出山去做前凉主管教育的“博士祭酒”,郭荷婉言谢绝了。身处乱世,他只想专心做学问,而拒绝做官也是他们家族的家训。尽管使者表示理解,但前凉王但意志同样很坚定,他不断派使者登门拜访。郭荷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使者的要求,他来到了前凉的首府武威,拜会了前凉王张祚。

张祚是曾任凉州刺史的张轨的曾孙,此时 张氏家族已经在河西走廊割据一方建立了史称“前凉”的政权,虽然 张氏子孙继承了张轨的崇文举措 广泛征求儒学名士的支持。但是 这位刚刚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了王位的前凉王张祚,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尊崇学问。当年已八旬的郭荷一路颠簸达到武威后并没有担任官学主管,而是被雪藏到前凉王宫内,成了陪太子读书的宾客。与他一起成为宾客的还有另一位被迫出山的大学者宋纤

宋纤xian 敦煌效谷人 他在酒泉南山中刻苦钻研儒家经典开馆讲学。据说 他教授的学生多达三千余人,规模堪比孔子。年迈的宋纤被逼出山后,曾多次请辞皆被张祚阻拦,最终他选择以绝食自尽的方式,保全学者的自由与声名。

郭荷对前凉政权的热情,因为宋纤的悲剧和张祚的无为 被熄灭了,他向张祚请辞,张祚没有阻拦并派人护送郭荷返回林松薤谷。不久,84岁的郭荷辞世。

郭瑀将老师葬在了书院的旁边,并守孝三年。然后向林松薤谷深处走去,远离世间纷争,他把郭荷传授给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写下了《春秋墨说》和《孝经错纬》 希望这些著作可以为后世所用。

随着汉朝的覆灭,中原的动荡与杀戮使得作为汉朝官学的儒学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河西儒学却独树一帜 异常繁荣。

武威文庙

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的全国第三大孔庙建筑群。

相传最早建于前凉时期,是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传播繁衍的印证,此后,尊儒重教的文风在河西更加延绵不断。

郭瑀传承了老师郭荷的做法,在清幽的山谷中向弟子们传道 授业 解惑 尽自己所学,让他们明白儒家思想的真谛。学习之余,他还带领门下弟子 在马蹄山开凿石窟,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片原本只为安身而建的石窟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将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造像圣地— 马蹄寺石窟群。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河西走廊上儒家与佛教两大文明交汇的见证。

尽管郭瑀为人低调 一心向学 但新任前凉王张天锡的使者 还是循着一批批河西子弟留下的脚印走到了这里。

公元376年  前秦

张天锡向大举进攻的前秦国君主苻坚投降,自此,前凉张氏对河西走廊延续近80年的统治宣告结束。河西走廊归于前秦统治。

为了完善前秦国的礼仪制度,崇尚儒学的苻坚让当地太守选派300名河西子弟拜在郭瑀门下 求学礼制 传播圣人的思想是儒家门生的责任和义务,这是郭瑀无法拒绝的。

此时 酒泉的祈嘉 马岌 武威的段承根 阴仲达金城的宗钦 赵柔等一大批儒学大家也纷纷开馆收徒,河西民间教育如雨后春笋 求学之风蔚然而起。

刘昞 郭瑀最得意和心爱的学生。

公元383年 淝水之战

前秦国苻坚南侵东晋,却在淝水之战中遭遇惨败,前秦元气大伤。

两年后 苻坚被杀 前秦内乱 前凉国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起兵反秦,而校尉王穆也在酒泉发兵响应。

王穆请求郭瑀出山相助。

郭瑀联合了本地有实力的大族索嘏 很快招募了一支5000人的部队和三万石粮草响应王穆的起兵。

王穆委任郭瑀为太府左长史军师将军,然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一名书斋学者的想象。起兵没多久,生性多疑的王穆因听信谗言开始怀疑索嘏手握兵权将对自己不利 于是派兵攻打索嘏。

郭瑀相劝无果,最终死于酒泉南山。

王穆攻打索嘏给了他人可乘之机,氐族贵族吕光趁势进攻,王穆失利被杀,前凉复辟之梦破灭。

公元386年

吕光割据凉州,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史称“后凉”。

刘昞目睹了岳父郭瑀出山失利 到最终死去的全部过程。治国平天下从来都是儒家最高的为行为准则。

李暠 陇西成纪人 今天水秦安人

相传是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而三百年后唐代大诗人又自称是李暠的九代孙,追慕先祖并不断写下新的传奇,似乎是这个家族成员的共性。

公元400年 西凉

时任敦煌太守的李暠在敦煌自立,在河西走廊西部建立了西凉政权。

李暠在西凉初建时期,就沿袭了汉晋以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兴办教育 倡导儒学。甚至亲自策问士人 量才授官。西凉时期昌盛的文治之风 在当时纷纷建立的政权中是独树一帜的。文教事业的发展不仅保留了中原传统儒家文化也造就了大批著名学者。

李暠通晓经学,擅长文艺曾创作诗赋数十篇,其中一篇《述志赋》流传至今。

公元417年 壮志未酬的李暠去世

李暠去世三年后,西凉为匈奴族建立的北凉国所灭

公元420年

刘昞被北凉政权征召,继续在官学体系中从事著述与教学工作。昼夜苦读 大量饱览当时中原世族避难河西时所带来了珍贵文献典章并为之作注,他一生著述不下一百二十卷,是五凉时期学术著述最多的学者。

此时的河西走廊也继续着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并形成了与中原地区相对应的地域文化系统,成就突出的不仅是学术,还有以散文 诗歌 辞赋为主的“五凉文学”

北凉后期,河西地区向东晋朝廷进献了154卷典籍。

《宋书》记载 其中有失传已久西晋以前的古籍 也有刘昞等河西本土学者等著作,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和江南已经失传的魏晋时期名著《人物志》就是由于刘昞为其作注而在河西走廊保存下来,并得以传回江南。

尽管河西地区政权更替频繁但战乱造成的破坏相对要小,而历代统治者皆注重文化教育,使得中原 河西两大士人群体云集河西。

以郭荷郭瑀刘昞三代师徒为代表的河西学者,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风云际会的丰富世界。他们不仅见证了河西五凉政权的百年风云,更牢牢坚守着一份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与儒学传承的使命。他们开办规模浩大的私学,与政府官学相辅相成,教育与著述并重,造就了五凉时期 河西儒学昌盛的景象,河西走廊因此成为中国北方的儒学文化中心。

公元439年 北魏

鲜卑族拓跋氏率领的北魏军队兵临武威城下,北凉灭亡。

河西地区长达140年的割据态势,就此结束。这是中国北方地区自西晋末年中原分崩之后,首次迎来统一。

北魏拓跋氏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为赢得广泛的支持开始推行汉化政策,作为汉文化的正统思想以及中国诸子百家学说中最具有治国安邦特色的学说儒学受到了格外的推崇。为了加强学习汉文化与制度,北魏政权进占河西走廊后,立刻着手将河西走廊的世家大族与工匠三万户迁徙到他们的首都平城(大同)。在这次大规模东迁中,包括刘昞的学生在内几乎全部的河西学者都被迁往中原,自汉延续至今的河西文化及学术亦随之东进。

为了建立统治秩序,北魏政权迫切需要礼仪律令的制定和完善,这些熟悉汉代儒家礼仪律令之学的河西学者,得到了北魏政权的礼遇和重用。他们大兴儒风,振兴礼乐 积极参与了北魏鲜卑政权的文化转型和政治改革。

此后的隋唐 承袭了北朝的政权系统,以强盛之势统一南北,开创了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河西文化与中原文化 江南文化并列 成为隋唐文化的渊源。

河西走廊的百年风云,被刘昞记录在十卷本的《敦煌实录》与十卷本的《凉书》中,这位后来被北魏孝文帝誉为“德冠前世 蔚为儒宗”的河西大儒,最终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他选择了魂归林松薤谷。

       启用精通经史典籍的山西人 裴矩 ,他突然想起三国曹魏时期的敦煌太守仓慈(淮南人), 当时遇到同样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于是 裴矩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裴矩对这些商人的想法有了准确的认识。裴矩策略减税,商路上设置新的驿站聚集点,集中派军队保护通过河西走廊,完美的体现了降低交易费用创造财富的巨大推动作用,裴矩推行的这一系列贸易政策,使得河西走廊重新恢复了兴盛与辉煌。 隋炀帝打败了位于祁连山南部的游牧部落吐谷浑,保障河西走廓的安全。

        裴矩在《西域图记》中详细记载了44国的情况,并绘制了大量地图,更为珍贵的是在这套书的序言中 从地中海东岸通往敦煌的三条重要通道 :  北道: 地中海-士尔其伊斯坦布尔-渡过北流河到突厥可汗庭-经铁勒部巴里坤湖进入新疆-向东过哈密-沿天山北麓进入河西走廓; 中道: 从波斯湾到伊朗--经过乌斯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翻越帕米尔高原-经过喀什 库车 焉耆-吐鲁番到敦煌; 南道: 从印度洋到印度北部-经过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南麓-经过喀什 库尔干 叶城-和田 若羌-到敦煌。

         隋炀帝开凿运河,开疆拓土,经营西路,重开丝路,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奠定了大唐繁盛的基础,正因他急于求成、不恤民力,耗尽了国力,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可谓是隋炀帝“利在千秋,罪在当代”。

       有个叫乐僔的和尚,在鸣沙山开窟造像,叫敦煌莫高窟,供养神灵佛祖,祈求得到保佑。隋朝时期已经有100多座石窟,在盛唐时期,有个无名氏(李工)以自己高超绘画技艺开始在石窟绘画。

        2 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绘制着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图景;北壁——药师佛经变,七尊药师佛像站在莲花台上,流光溢彩装饰华美。东壁——维摩诘经变,菩萨维摩诘的经典故事,人物神情生动姿态得体,被视为敦煌壁画中的巅峰作品。

        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主持建造的是道弘,李工负责绘制,第96窟---弥勒佛窟,大云寺就是莫高窟最大的大佛,35米高的北大像佛。唐代壁画以规模较大的经变画为主,几乎将整个佛经的复杂内容绘制成一幅画,基本上改变了魏隋壁画那种横幅连环故事的结构方式。每一座家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家族观念与思想,它们是佛教文化最具体最深刻的历史见证。

       党河成为流入敦煌重要河流,中国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是与来自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交流融合,获得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到了隋唐,这种混血艺术逐渐完成本土过程,从而酝酿出中国美术的黄金时期。吴道子正是这一时期最为传奇大家,绘制的线条既柔软又强劲,为后世创立了示范性粉本。以220窟为代表的现存17个洞窟集中反映了唐代文明的宏大辉煌。

        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

       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成吉思汗摔马去世,他的次子阔端成为河西走廓的统治者,入住凉州(武威),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因内乱瓦解,由不同教派管理,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恶劣和政教的社会组织,阔端听取了多尔达建议放弃武力改和谈。

        由吐蕃高僧萨班(名字译为大学者)合谈,他是 藏传佛教历史上获殊荣第一人,延绵的雪线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关乎吐蕃归顺蒙古的重要会谈进行了深人的讨论,阔端愿意皈信佛教,而吐蕃顺应时代潮流归蒙古政权统治。

        凉州会谈,揭开了西藏历史发展新的一页,这场七百年前的会盟,在中国波澜起伏的大历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让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免遭战火杀戮,结束了藏地四百余年的分裂局面,从此青藏高原纳入元朝版图。同时萨班希望藏传佛教传播更广泛地区,70岁在凉州圆寂,为他建造了灵骨塔--白塔寺,藏传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同时佛教文化开始深刻影响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侄子八思巴也将步入一代帝师的传奇命运。多民族文化为八思巴打开了眼界,积累了政治经验,掌握了蒙古语言,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除掌管宗教事务,还是隶属元朝中央政府的吐蕃区最高行政长官,跻身中国历史上伟大藏族政治家的行列,并成为藏传佛教一代宗师,对元朝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在遥远的东方有契丹王国(中国),罗马教延和葡萄牙国王派耶稣修士鄂本笃探寻由陆路前往中国传教的便捷通道,曾经一度打开中欧交通在明王朝对西北区的收缩的布防下中断了这条通路。鄂本笃邮印度出发加入商队,两年后到达嘉峪关,明长城沿线烽燧墩堡,紧密防守,成为中原王朝强烈收缩内敛的象征。

       一个海洋世纪来临,航海家郑和葡萄牙人达伽马打开了欧到印度洋的盘航路,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新航路。

          为了防御外患,建立了七个卫所军事管理体系,由于边关进出严格把控,严苛的明朝贡制度,鄂本笃被困在了河西走廊肃州,求助在中国的利玛窦,终于盼来希望时患了重病,付出努力终究未到达他梦想的地方,据记载鄂本笃是元朝后由陆路到达中国的欧洲人,他冒险旅程证实了契丹就是中国,见证了17世纪初的陆上丝绸之路依然存在,宣告西方世界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探索的终结,也成为中西交通史徐徐落幕的标志。此时已是明帝国运行后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无法适应世界贸易环境,朝廷忽略了商业的重要性,僵化消极的政策,丝绸之路沉寂,越来越走向凋敝,白解帝国的明朝即将失控,走向灭亡。

        《丝绸之路大地图》完成于嘉峪关修筑落成时期,上面写有211个明代地名,描绘了从河西走廊的嘉峪关到天方(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路线)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中世纪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明确反映了明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状况。

        五百年后,清帝国延续了明朝的闭国门政策,严格的管控与收束,河西走廊迎来了历史上最黯淡的岁月,高官林则徐被流放嘉峪关,预感到沙俄的势力已渗入中亚,这里将会成为下一个侵略目标,回老家途中见左宗棠,让他成为自己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仅仅数年,沙俄占伊犁,同一时间日本发兵侵犯台湾,左宗棠上奏详细论述国防形势,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主张,他调集湘军仿造德国枪炮筑路等策略收复新疆,签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豪情力丈写下:“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

         公元1881年嘉峪关正工开埠通商, 战争与和平,是河西走廊永恒的主题;探索与建构,是河西走廊时断时续的乐章。

        19世纪中期,西方探险者络绎不绝的穿越这里,进入中央帝国,他们或许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到河西走廊,但摄影技术却冷静客观,留给后人无可复原的真实。其中有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他将这条古老的商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芬兰总统马达叉发现西夏黑水城遗址;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发现居延汉简;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和让敦煌文物蜚声世界英国学者斯坦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等等。

         中世纪中期,河西走廊迎来了真正的工业化浪潮,它丰富的地下矿藏,再备受关注。其中有玉门油田,1921年地质学家翁文灏进行地质调查,成为一个清晰的标志,早有史书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唐朝宰相李吉浦在元和郡县图志中也留下玉门石油的记载。孙建初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

          1957年,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河西走廊玉门建成,桦树沟发现赤红色铁矿,1955年被命名为镜铁山,为共和国的勘探,先后有11名队员献出生命,嘉峪关市地质工作纪念碑,上天恩赐,一种银白色金属镍,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金川铜镍矿,镍成为新中国唯一凭特别票证供应的金属产品,广泛用于雷达导弹坦克航空与航天器原子反应堆等军工制造业。在勘探报告中,铜镍铁铬锌萤石水晶和铀第多种矿产蕴藏丰富。

           一块无意中发现的孔雀石改变了这片土地,原本荒凉的命运,一代人将青春挥洒在河西走廊上,曾 经的荒漠变成了新的家园。位于青藏高原北支西风带上风向稳定风力充足,是中国风能资料最丰富的地区,还有光热资料丰富,兰新铁路全线竣工,天然气管道等,这条宽阔平坦的走廊成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通道。

              从走廊东西两端,同时走来的学者和僧人,携带着古老的典籍和经书,穿越乱世动荡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儒家和佛教光芒沿着这里照射到整个东亚,东西文化交融和碰撞也让河西大地变得博大宽容。和平使者纷至沓来,以会谈与结盟的方式,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马帮与驼队日夜兼程,瓷器和丝绸黄金和琥珀,僧侣与经卷财富与憧憬成为漫漫旅途中坚持的梦想。 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时光,激情欲望喜悦悲伤,重复轮回,把一个个遥远的国家联络成一个更加宏大的格局,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

         当张骞这位极具开拓和冒险精神的汉帝国友好使者凿空西域时,这条绵延在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开始成为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绵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这部拍摄影片的团队撷取河西走廊上的绚烂瞬间,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呈现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

           读史使人明智,记住历史才能被历史铭记 ,也让我对了解中国历史和河西走廓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甘肃武威磨嘴子,两千年前,最早的汉墨孑遗 如今的书家,多不重视墨!何故?皆因墨来之容易。一瓶三十元的墨汁,就可尽情挥洒数纸。在古代,墨不易得。好墨,更是寸墨寸金。 如此来看,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汉代丸墨,其价值就无法估量了!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墨之一,是汉墨孑遗。为我们揭开了汉代的制墨工艺。 1先民最早掌握色彩 对色彩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先民们较早掌握的两种色彩,要算黑色和红色。这一点,从距今八千年前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上能看到。 先民们绘制彩陶图案的色彩,多用红黑两色。这两种色彩,也是先民最容易获得的颜色。 黑色源自于炭黑,可以是烧黑树枝,可以是烧火熏出来黑色。故此,在小篆中黑色字形,上面是古「 ”囱”字,即烟囱;下面是「 ”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东汉许慎《说文》中说:黑,火所熏之色也。 红色的来源又有所不同,似乎比黑色的来源更多一点。红色可以是红色砂岩,也可红土,也可以是血,人血或者动物的血等等。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对红黑两色掌握,也从简单,容易获得的物质,逐渐固定到矿物中,其中黑色来自天然石墨,红色来自丹砂,丹砂也叫朱砂。 先民们用红黑两色,在彩陶上绘制出精美的图案,表达着他们审美,记述他们收获,展现他们的崇拜。可以这样说,对于黑色使用,至少已经延续了八千年之久。 2殷商时期出现墨 那么,墨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 墨,由来已久。上古写字多用竹挺点漆而书。但在殷商时就有墨了。春秋战国,大篆流行,墨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有关墨的词语也多了。不过依旧是石墨磨而书之。石墨,其实是指画眉石。到秦汉之际,墨才渐渐出现。 现存最早的墨,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4号秦墓。这是一块圆柱状的墨,直径12厘米,高12厘米。研究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松烟墨。 从这个墨的形状看,当时墨已经能够大量生产了。 在秦汉时期,墨的加工成型,还没有采用模型,而是采用了后世制作中药丸的方法,加工成丸。古籍中多有丸墨,墨丸之类的词句出现。究其原因,当时墨的颗粒比较粗,似乎掺入的胶也不好,比较松散。到了东汉时期,墨的加工工艺有了突破,逐渐出现了用模具压制的墨锭。 3武威出土的汉墨 甘肃境内出土过多枚丸墨。尤其以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汉代丸墨最有代表性。 这块丸墨,高45厘米,底径28厘米。算是汉墨的孑遗。略近圆柱体,顶部渐收分为圆弧,底平,似细一点的小馒头,一头大,一头小,有磨用过的痕迹。显然,人们用捏着大头,用小头研磨。墨色乌黑透亮。汉墨的基本原料一般采用松烟或桐油烟,故而墨性浓黑光洁,是现存最早的块状合成墨之一,为汉墨中所罕见。为认识墨的源流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的制墨,比先秦时期,有非常大的飞跃。也是一个转折时期,在此之前,墨的主要来源是石墨。这时,制墨的主要原材料,逐渐转向松树,也就今天人们所说的松烟墨。不过,石墨也延续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到了汉末,曹操修筑铜雀台中还藏有大量石墨。 西汉时期,陕西千阳的制墨已经名重一时,为汉王朝办公墨的主要产地。当时,「 ”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隃糜即今陕西千阳。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人们讲究百里不贩运,从考古资料来看,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均出土过墨。可见,各地都能生产墨。 武威磨嘴子出的汉墨,有可能就是武威当地生产的,而且也形成一定规模的墨丸销售市场。《汉书》中提到,当时有人,拿着公款去购买时令水果,谁知他却购买了墨。可见,墨的制作销售,基本上在市场中普及了。 4汉墨从中原传向西域 东汉中期以后,墨的制作逐渐采用了模具。 三国魏晋时,皇象论墨,已有多胶黝黑的说法,魏有韦诞, 晋有张金, 均以制墨著名于当时。卫夫人《笔阵图》曰:「 ”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墨丸造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螺子墨。唐时,祖敏以制墨而闻名。至南唐, 李廷珪父子制墨,墨锭大成。宋时出现了香料金箔入墨。此时,墨已至尽善尽美境地。以后,制墨名家不断,元有十余人,明有百余人。 甘肃酒泉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过墨。有人记述:「 ”西域僧书,言彼国无砚、笔、纸,但有好墨……人们认为,墨逐渐从中原地带向西传播。 有墨,就有收藏。老墨,研后而写,墨色光亮,阳光照下,泛紫色。宋代司马光无所嗜好,独蓄墨数百两,好之成癖。可惜,不知他藏墨的最后归宿了。老墨价格也不低,1930年前后,用漆盒装的康熙吴守默玉堂墨,八锭,价值八百大洋。便宜的康熙曹素功千秋光墨一盒也要四百元。 5墨书写的汉简寸土不丢 武威是河西走廊东端重镇。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长途奔袭河西走廊浑邪王和休屠王,汉军「 ”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汉武帝又命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乘胜从北地郡再次出兵河西,此次「 ”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这一战役,匈奴彻底退出河西地区的关键。 西汉踞有河西之后,打通了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络,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汉王朝为控制西域,守卫河西走廊,在这里修筑了规模宏大的汉长城。河西走廊的汉长城东起令居,西达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北到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形成了钉子形的防御体系。 为守卫河西走廊,汉武帝下令大量移民实边,移民的主要是「 ”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据记载,西汉 ,先后五次大规模移民河西走廊,到西汉末年,在河西走廊的徙民和戍卒数量猛增到50万。 大批戍边将士,生活在这块地方,扎根落户,成为河西走廊的开发者和守卫者 。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展现着大汉王朝崛起时张力。 武威磨嘴子汉墓群位于武威南15公里的祁连山下,杂木河西岸。这是一处高处河岸的黄土地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多次发现汉墓,出土了陶器、木器、漆器、铜器、铁器、简牍、鸠杖等等。这些器物见证了汉代,河西走廊戍边将士们的生活。 墨,从土,从黑。土不可丢。据说,张大帅曾给一东洋人,题字,最后落款「 ”张作霖手黑”。别人说写错了。大帅却言,这叫寸土不可丢。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随葬丸墨,就是当时戍边将士,书写公文,家书所用的残墨。也是那个年代,大汉王朝开疆拓土,昂扬向上的见证。 ​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谢绝转载, 盗用必究!

《河西走廊》纪录片 三、驿站

公元前 61 年 敦煌郡 悬泉置置啬夫收到邮差从长安星夜兼程送达的紧急公文。 经验证,这是汉帝国最高级别的公文,公文中说,一个事关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