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典故知多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醴陵”典故知多少,第1张

1、“醴陵”两字的意思是什么?

“醴”的基本字义有二:一为甜酒,一为甘泉。古人以酒名地,称这一带为“醴”。加上地貌以丘陵为主,以“醴”合“陵”为号,故称“醴陵”。此乃官方说法。当然,也有解释为“某陵旁出甘泉”而为醴陵的,谁是谁非,诸君自定。

在全国城市里,用“醴”作名的,唯有醴陵。以至《辞源》中对“醴”的解释特设一条释义:指湖南省醴陵市。

2、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吗?

元朝末年,因为战乱频繁和瘟疫横行,醴陵仅留存两三百户。明朝初年,政府鼓励移民,江西的三十多个县,湖南的十余个州县,以及安徽、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省的二十多个县的三万多移民相继来醴陵安家落户。

明朝末年,悲剧再次到来,醴陵人口锐减。于是在清朝推出相同的移民政策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的五十余县大规模向醴陵移民。

两次大移民后,醴陵99%的人口为客籍移民后裔,请问: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吗?

3 、渌江书院一直在西山吗?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是的,渌江书院的前身在现在的青云山,即醴陵一中内。以前的渌江书院即是当时的县学宫,也就是朱熹、张拭讲学的地方。

在道光年间,知县陈兴炳以城市喧嚣不宜治学为由,将渌江书院移建于今天的西山(此处本是西山书院旧址)。

4、宋名臣祠和靖兴寺的由来?

靖兴寺:我们都知道红拂女墓的由来,靖兴寺与她也有点关系。因为靖兴寺是为了纪念她的男人大唐开国元勋李靖驻兵于醴陵而建。

宋名臣祠:前寺纪念武事,此祠铭记文人。因为理学大师们在醴陵的文化学术活动,醴陵学子的学习热情与水平都呈现了一个井喷现象。从宋淳宗四年(1244)到开庆元年(1259),醴陵有7人金榜题名。吴猎、皮龙荣、杨大异的《吴氏经解》、《春秋奥旨》、《春秋笺疏》等成为湖湘文化的学术巨著。如果有谁觉得十几年7人不多,可以回去翻翻其他的县志看看。此祠正是为铭记这一文化自豪而建。

5、仙岳山是讲哪位神仙?

在晋朝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辽东人名叫丁令威,此人本是青阳县令。相传他勤奋好学,立志求道且喜爱仙鹤,辞官后一路逶迤来到醴陵,见这里山川俱佳便定居于此。据载现城区丁家坊便是他后人的聚居地。丁令威于此修道成仙驾鹤升天而去,后人在城西山上建观祀奉他。该山称为丁仙山,后来改称仙岳山。

6、“渌江桥”为何又叫“六公桥”?

明成化十八年(1482),醴陵人开始架设经状元洲到南门的浮桥。此后渌江桥桥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桥规制一直未变,所以“六公(孔)桥”的名称沿袭至今。即使是民国时期改造成九墩十孔的石拱桥后,醴陵人还是称之为“六公桥”

民国七年(1918),渌江木桥多次被毁,醴陵人决定建石桥。这时一个叫陈盛芳的人来了。陈盛芳,字茂兰,原居醴陵市白兔潭五甲村,后迁居浦口河泉,是一位从泥水匠成长起来的商业巨子。此人为修桥捐款5万银元,且出钱又出力,带领醴陵人民齐心协力将渌江桥修建成功。桥长186米、宽8米、高13米,气势宏伟,巧夺天工。康有为亲笔题“渌江桥”三字,傅熊湘撰书渌江桥碑文。1996年,渌江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到底是不是醴陵

关于这个问题,很复杂,就像各地争论所谓的名人故里一样精彩。醴陵、浏阳和上栗各有李畋塑像、李畋殿、李畋博物馆、李畋墓,三方各执一词,言之凿凿。

李畋究竟是哪里人呢?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谁能够将他老人家的本领发扬光大,谁能够把花炮做大做好做强,做得全国瞩目,做得举世闻名,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如果最后证明李畋故乡属于自己,可是花炮却又比不过人家,那不是反过来扇自己嘴巴,证明自己不争气,没有守好祖宗的遗产!

所以,还是先做好花炮吧,做好了,名利双收,别人承不承认又能怎样呢?桃李不言哪!

8、醴陵为何曾被称为“将军县”

醴陵民国以来有上将5人,中将29人,少将194人,是名符其实的“将军县”。据说有此称号的还有安徽合肥与浙江奉化,也有其它提法,但醴陵始终名列其中。安徽有段祺瑞、段芝贵等北洋军政首脑,军阀集团相互提携,自然将军众多。浙江奉化是蒋介石的故乡,将军自然也不会少。而醴陵呢,是因为谁?答案在程潜身上。

程潜,字颂云,人称“颂公”,1882年出生于醴陵官庄乡,是官至陆军一级上将的国民党元老。曾与陈明仁将军力保湖南和平解放,使湖湘大地免遭战火涂炭,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湖南省省长,是世人敬重的“湖南家长”。

程潜早期为孙中山的重要助手,曾在广州建立军校并自任校长,黄埔军校设立时,孙中山还曾一度考虑以程潜为校长。程潜的影响,带动了一大批醴陵热血青年跟着他的脚步走出家门,报考军校。左权、蔡申煕、陈明仁、邓文仪、刘咏尧等国共两党的醴陵籍著名将军都是黄埔一期中的骄子。

后来官居民国政府国防部次长的刘咏尧(刘若英的祖父)当时年仅15岁,是年龄最小的黄埔一期生,18岁时成为黄埔军校年龄最小的教官。许多醴陵人在程潜的带动下步入黄埔,成长为将军。在国共合作的前六期黄埔生中,醴陵学子多达229人。他们开枝散叶般的层层引领提携醴籍子弟投身军校或军界,形成了醴陵人在军界将星璀璨的磁场效应。其中大部分的人聚集在程潜麾下,也有一部分投奔***,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显身手。

9、必须知道的最后一件事

最后一件事,是为了凑齐“十”这个完美的数字,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你可以前面的九件事都不看,但一定要看看这件事,那就是:我们知道了醴陵过去的荣耀,却不知道为了这些荣耀而付出的多少酸甜苦辣、苦恨艰辛。过去的荣耀依然属于现在的我们,但它终究是属于过去。今天的醴陵人要想拥有自己的荣耀,还需靠诸君努力!正所谓“屌丝尚有逆袭日,何况醴陵不差钱。龙游浅水终须度,一朝冲上九重天!”

———————以上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

邓景渊和吴寿祺没有关系。邓景渊1941~2005,湖南邵阳人,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供职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吴寿祺1886-1975,醴陵人,是醴陵瓷业恢复和发展釉下彩瓷的唯一继承人,对山水、花鸟无所不精,他的工笔勾线花鸟绘画技法,至今无人能及,邓景渊和吴寿祺两人没有合作,也没用血缘关系。

  案:据所阅词集、丛书、藏书书目等辑出清以降湖南词人词集之目录,以便查找。新过眼者将及时添加。

  熊少牧(1795—1878)字书年,号雨农,又号雨胪,长沙人。有《读书延年诗馀》一卷,与诗文合刊,湖南图书馆(下称省图)藏道光至光绪年间版。

  张启鹏(1807—1883)字幼溟,一字蔗泉,自号丽江居士,长沙人。有《友石词》三卷,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周寿昌(1814—1884)字应甫,一字春伯,号荇农,晚号自庵,长沙人。有《思益堂词钞》一卷,见《思益堂集》,光绪14年刻本;又《清名家词》本;光绪16年王先谦辑《诗钞偶钞》(又名《六家词钞》)选本。

  林 钧(1818?—1877后)字象鼎,别署岳麓樵隐,长沙人。有《余力吟草词》,见《余力吟草》卷三,光绪2年刻本。

  张祖同(1835?—1905)字雨珊,号词缘,长沙人。有《湘雨楼词》五卷,民10年刻本;又光绪16年王先谦辑《诗馀偶钞》(又名《六家词钞》)选本《湘雨楼词钞》一卷。省图皆有藏。(附:郑业本(生卒里居待查)张祖同婿,有《双枫书屋诗馀》一卷,与《常来集》一卷合刊,省图藏民10年刻本。)

  杨恩寿(1837—1891)字鹤俦,号蓬海、垣园,别号蓬道人,长沙人。有《垣园词录》六卷,与同名诗录合刊,光绪3年《垣园丛稿》本。

  张百宽(同光间人) 字文叔,长沙人。有《酒痕词》一卷,光绪24年刻《题襟集》本。

  黄彝凯(同光间人)字孟乐,长沙人。有《铁笛词》一卷,光绪24年刻《题襟集》本。

  陈启泰(1842—1909)字宝孚,一字伯平,号癯庵,长沙人。有《癯庵词》一卷,附于《癯庵遗稿》民初铅印本;《意园诗词钞》各四卷,未刊行,《湖南省志》著录;《癯庵未刊词》,见《青鹤》杂志第三卷第十五、十七期(1935年)。

  徐树钧(1844—1910)字叔鸿,长沙人。有《宝鸭斋词》二卷,见宣统间刻本《宝鸭斋集》。

  章 华(1872—1939)字缦仙,号啸苏,长沙人。有《淡月平芳馆词》一卷,光绪24年刻本;民19年刻本,与其《倚山阁诗》合刊,省图有藏。

  许崇熙(1873—1935)字季纯,号沧江,长沙人。有《沧江诗馀》二卷,与诗文合刊,省图藏民37年铅印本。

  洪汝冲(生卒年待考)字未丹,一作味聃,长沙人。有《候蛰词》五卷,民国元年铅印本;一卷,民6年重印本,省图藏。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号孤桐,长沙人。有《章士钊诗词集》,2009年湘湘文库本,与《程潜诗集》合刊。

  李 祁(1902— )女,字稚愚,长沙人。有《李祁诗词集》。

  唐仲冕(1753-1827),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善化(今长沙,大体上说浏阳河南岸至望城坡、麓山一线以南包括湘潭二乡为善化县,以北为长沙县,1913年裁撤善化,1933年8月划长沙县城区置市)人。有《露蝉吟词钞》,《续钞》,嘉庆16年刻本。

  易 棠(1792—1863)字念园,号怡芬,善化人。有《怡芬书屋词稿》一卷,与同名诗集试帖合刊,省图藏咸丰11年刻本。

  孙鼎臣(1819—1859)字子余,号芝房、苍筤,善化人。有《苍筤词钞》一卷,载《苍筤初集》,咸丰5年刻本;王先谦辑《诗钞偶钞》(又名六家词钞)选本。省图都有藏。

  何慧生(1819—1858) 女,字莲因,何香宇女,临桂龙启瑞继室,善化人。有《梅神吟馆词草》,附于其夫《经德堂集》,光绪4年刻本;又与其夫《汉南春柳词》合刊,光绪5年刻本;又岳麓书社《龙启瑞诗文校笺》附录本。

  曾传钧(1827—1881)字茶村,号文勘,善化人。有《万松堂词钞》一卷,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黄维申(1841—?)字复堂、笏堂,善化人。有《报晖草堂词》三卷,见《报晖堂集》三十卷,省图藏光绪18年刻本。

  黄潆之(1845—1890?)字杭荪,一字仲辛,号航西,一号楞伽,善化人。有《鬘华词》,见光绪17年刻本《贞复堂集》。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一字鹿云,善化人。有《师伏堂词》一卷,见光绪30年《师伏堂丛书》。

  何桂珍(同光间人)女,字梅因,上虞俞维藩室,善化人。有《枸橼轩诗词钞》二卷附一卷,省图藏民国铅印本。

  唐赞衮(1853—?)字韡之,善化人。有《鄂不斋诗词》二十卷,省图藏光绪27年刻本。

  姚肇椿(1865—?) 字寿慈,善化人。有《梧叶秋声馆词》,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陶汝鼐(1601—1683)字仲调,一字燮友,别号密庵,宁乡人。有《荣木堂别集之诗馀》,见湖湘文库本《陶汝鼐集》。(注:因陶属明末清初人,亦有列作明人)

  黄湘南(生卒年待考)号石橹,宁乡人。《红雪词钞》四卷,见道光《三长物斋丛书》卷三十七、三十八。

  黄本骐 (约1821年前后在世) 字伯良,黄湘南子,宁乡人。有《红雪词钞附录一》一卷,见道光《三长物斋丛书》三十八《红雪词钞附录一》。

  黄婉璚(1803—1830)字葆仪,黄本骐女,浏阳欧阳道济继室,宁乡人。有《茶香阁词》,附于《茶香阁遗草》,又见道光《三长物斋丛书》三十八《红雪词钞附录二》。

  程霖寿(1830—1891)字小炳,号雨苍,晚号箕叟,宁乡人。有《湖天晓角词》二卷,民18年眉山夏忠道铅印本(《三程词钞》本),省图有藏。

  程颂万(1865—1932)字子大,号鹿川、定巢、石巢,晚号十发居士,宁乡人。有《十鞯词钞》,光绪17年刻本;《鹿川词》三卷,民18年眉山夏忠道铅印本(《三程词钞》本),省图有藏;《美人长寿庵词集》六卷,光绪26年自辑刻本;《定巢词集》,民12年刻本。

  程颂芬(生卒年待考)字彦清,号牧庄,宁乡人。有《牧庄词》三卷,民18年眉山夏忠道铅印本(《三程词钞》本),省图有藏。

  程千帆(1913—2000)原名逢会,改名会昌,字伯昊,四十以后,别号闲堂。有《闲堂词存》,见河北教育社版《程千帆全集》第十四卷。

  廖基植(1858—1912)字璧耘,宁乡人。有《紫藤花馆词钞》一卷,与同名诗草合刊,省图藏民14年长沙刻本。

  胡熙寿(1888—1921)字谔臣,号荦斋,宁乡人。有《红豆相思馆词》一卷。

  周世钊(1898—1976)字蒙之,宁乡人。有《周世钊诗词稿》,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周世钊诗词选》。

  陈家庆(1903-1970) 女,字秀元,号碧湘,徐澄宇室,宁乡人。有《碧湘阁词》,见《碧湘阁集》,民22年初印。

  成应璆(1916-2000) 女,即成应求,字慕梅,宁乡人。有《琅玕室诗词存》,中华诗词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

  林从龙(1928— )宁乡人。有《林从龙诗文集》,又《林从龙诗词选评》本。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衡阳人。有《姜斋词集》(《鼓棹初集》、《鼓棹二集》、《潇湘怨词》),《船山全书》本;岳麓书社《王船山词编年笺注》本;中华书局《王船山诗文集》(包括《姜斋诗馀》、《愚鼓词》)本。另,《愚鼓词》,民4年石印本。

  夏绍笙(同光迄民初)字伏雏,号绮秋,衡阳人。有《绮秋阁词集》二十四卷,存八卷,民19年石印本。

  刘泽湘(1867—1924)字今希,晚号钓月老人,醴陵人。有《鞭影楼词》,长沙《湘君杂志》本。

  宁调元(1883—1913)字仙霞,号太一,醴陵人。有《明夷词钞》一卷,民4年排印本;更名《太一词钞》一卷,与诗钞合刊,1956年油印本,省图藏;198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宁调元集》本。

  谭恩闿(1882—1910)字祖庚,号元爱,谭延闿四弟,茶陵人。有《灵鹊蒲桃镜馆词》一卷,民19年谭光铅印本。

  黎吉云(1794—1854)字云征,号黛方,湘潭人。有《黛方山庄诗馀》一卷,与同名诗集合刊,省图藏同治5年刻本。

  罗汝怀(1804—1880)字研生,一字念生,号研孙,别号根梅居士,湘潭人。有《研花馆词》三卷,省图藏光绪9年长沙刻本。《续四库》收。

  谭 溥(1810?—1860后)字仲牧,号荔仙,湘潭人。有《四照堂词集》一卷,与诗文合刊,省图藏咸丰8年武昌刻本。

  王 济(1820—1872后)字康甫,自号莲舟、扶荔生,湘潭人。有《扶荔生覆瓿词》一卷,见《扶荔生覆瓿集(十卷),省图藏同治12年刻本。

  罗 萱(1827—1869)字伯宜,号梦草,湘潭人。有《蓼花斋诗馀》一卷,与同名诗存试帖合刊,省图藏光绪3年刻本。

  周翼杶(道咸间人)字德媗,湘潭人。有《冷香斋诗馀》一卷,与同名诗草合刊,同治10年左宗棠刻《慈云阁诗钞》十一种本、《小檀栾汇刻闺秀词》第二集本。

  周诒蘩(咸同间人)字茹馨,元氏知县张声玠室,湘潭人。有《静一斋诗馀》一卷,与同名诗草合刊,同治10年左宗棠刻《慈云阁诗钞》十一种本、《小檀栾汇刻闺秀词》第二集本,后者省图有藏。

  王闿运(1833—1916)初名开运,字纫秋,改字壬秋,号湘绮,湘潭人。有《湘绮楼词钞》一卷,民国6年家刻本;《清名家词》本;王先谦辑《诗钞偶钞》(又名《六家词钞》)选本;岳麓书社版、湖湘文库版《湘绮楼诗文集》本(最全)。

  胡元仪(1848—1908)字子威,号兰茝,湘潭人。有《步姜词》二卷,省图藏光绪20年刻本。

  释敬安(1852—1912)俗姓黄,名读山,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湘潭人。有《八指头陀词》一卷,光绪刊本;又载于《八指头陀集》,民8年北京刻本。

  胡元直(1853—1893)字子正,号介堂,湘潭人。有《介堂诗词》一卷,省图藏光绪20年刻本。

  葛 远(1855—1921)字香根,别号惜芳痴人,葛利川女,湘潭人。有《评梅阁词》一卷,见《评梅阁集》,民7年活字印本。

  黎承礼(1868—?)字薇孙,号凫衣,湘潭人。有《涧松波馆词》。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蔡传奎(1872—?)字斗南,号文雨,一号缦庐,湘潭人。有《缦庐词》,见《缦庐遗集》四卷,民16年铅印本。

  刘肇隅(1875—?)字廉生,号淡园居士,湘潭人。有《瘀伽坛词》二卷,省图藏民22年铅印本。

  杨 庄(1878—1940)字叔姬,湘潭人。有《湘潭杨庄词录》一卷,与诗文合刊,省图藏民29年铅印本。

  袁思亮(1880—1940)字伯夔,号蘉庵,湘潭人。有《蘉庵词》。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袁思永(清末民国)字巽初,湘潭人。有《茧斋诗馀》,袁荣法编《湘潭袁氏家集》本,见《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二十一辑。

  袁思古(清末民国)湘潭人。有《学圃老人词稿》,袁荣法编《湘潭袁氏家集》本,见《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二十一辑。

  袁荣法(1907—1976)字帅南,号沧州,一号玄冰,一署晤歌庵主人,晚署玄冰老人,湘潭人。有《玄冰词》,《湘潭袁氏家集》本,见《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九辑。

  陈 瀚(1855—1896)字裕楣,号子峻,一号德轩,湘乡人。有《剑闲斋词》一卷,见《剑闲斋遗集》,省图藏民周逸抄本、民7年七卷石印本、民17六卷铅印本。

  曾广钧(1866—1929)字重伯,号觙庵,湘乡人。有《环天室词》。

  黄家骥(1880—?)字晓秋,湘乡人。有《唉乃馀曲》二卷,与《瓦缶雷鸣》合刊,省图藏光绪23年长沙刻本。

  杨延年(1880—1915)女,字玉晖,左念康室,湘乡人。有《椿荫庐词存》一卷,与同名诗存合刊,省图藏民7年铅印本。

  张默君(1883—1964)女,名昭汉,号白云巢主,湘乡人。有《红树白云馆词》,省图藏民23年刻本。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韶山人。有《毛泽东诗词》。

  魏 繇(?—1909后)字季词,号复初,别号文斤山民,邵阳人。有《金溪词》一卷,民21年影印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八辑本(P305—322页)。

  邓辅纶(1828—1893) 字弥之,号白香,武冈人。有《白香亭词》,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邓 绎(1833—1899)字保之,一字辛楣,辅纶弟,武冈人。有《晓寒词》一卷、《祓愁词》一卷;其门人付刻《邓云山先生词二种》,民19年石印本;又《都梁文钞》录其词九首。

  李冰若(1899—1939)原名锡炯,晚号栩庄,新宁人。有《绿梦庵词》一卷。

  刘永济(1887一1966) 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新宁人。有《诵帚庵词》二卷;又湖南人民出版社《刘永济词集》本;中华书局《刘永济诗词集》本。

  陈贻焮(1924— )字一新,新宁人。有《自吟集》、《登攀集》 ,《当代词综》选本。

  曾仲珊(1922— )洞口人。有《楼东吟稿》,《当代词综》选本。

  吴敏树(1805—1873)字本深,号南屏,自号柈湖渔叟,柈湖文派创始人,巴陵(今岳阳)人。有《鹤茗词钞》一卷,省图藏同治11年刻本。

  杜贵墀(1825—1901)字吉阶,一字仲丹,巴陵人。有《桐花阁词钞》二卷附一卷,光绪间桐花阁丛书本,王先谦辑《诗钞偶钞》(又名六家词钞)一卷选本。

  李星沅(1797—1851)字子湘,号石梧,湘阴人。有《芋香山馆词》,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李辅耀(1848—1916)字幼梅,号和定,晚更名吉心,号定叟,湘阴人。有《玩止水斋词》一卷,省图藏民10刻本《玩止水斋遗集》四卷。

  左又宜(1875—1912)女,字鹿孙,左宗棠孙女,夏敬观室,湘阴人。有《缀芬阁词》一卷,民2年巾箱刊本。

  胡 焯(1804—1852)原名杰,字光伯,号祯轩,武陵(今常德)人。有《楚颂斋诗馀》一卷,与同名诗集八卷合刊,省图藏光绪15年刻本。

  王以敏(1855—1896)字子捷,一字梦湘,号幼阶,一号檗坞,别号明湖第一词流过客,后又字古伤,武陵人。有《檗坞词存》一卷,省图藏光绪9年刻本。

  陈 锐(1859~1922) 字伯弢,号抱碧,武陵人。有《抱碧斋词》一卷,《清名家词》本;与同名诗一卷合刊,民国铅印本,省图有藏。

  易佩绅(1827—1906)字子笏,号笏山,一号健斋,晚号壶天遁叟,人称函楼先生,龙阳(今汉寿)人。有《函楼词钞》四卷,与同名诗文合刊,省图藏光绪20年刻本。

  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一字仲实,别号哭庵、一厂居士,佩绅子,龙阳人。有《鬘天影事谱》四卷,光绪3年铅印本,光绪22年哭庵丛书刻本;《楚颂亭词》一卷、《湘弦词》一卷,光绪5年刻本;《琴台梦语》二卷、《摩围阁词》二卷,光绪8年刻本。

  易顺豫(1865—?)字由甫,号叔由,又号伏庵,佩绅子,顺鼎弟,龙阳人。有《琴思楼词》一卷,省图藏民3年长沙石印本。

  易君左(1899—1972)字家铖,顺鼎子,汉寿人。有诗词集《君左诗选》,香港大公书局1953年初版。

  罗忠诰(同光间人) 字子猷,石门人。有《遂思堂诗馀》一卷,与同名诗存合刊,光绪34年刻本。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道州(今道县)人。有《东洲草堂诗馀》,见上海古籍社《东州草堂诗集》(下);又《东州草堂诗钞》附词一卷,省图藏同治6年刻本。

  何庆涵(1821—1892) 字伯源,道州人。有《眠琴阁遗诗》附词,光绪刻本。

  何维朴(1842—1922)字诗孙,晚号盘叟,道州人。有《何诗孙词稿》一卷,见《何诗孙手书诗稿》四卷,省图藏民14年影印本。

  何维棣(1856—1913)字益逊,号棠荪,一号潜颖,道州人。有《煮冰词》一卷,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著录。

  邹汉勋(1805—1853)字叔绩,号绩父,新化罗洪(今属隆回)人。有《敩艺斋诗馀》一卷,与文存八卷诗存二卷合刊,省图藏光绪8年刻本。

  邹汉池 (1817-1871) 字季深,号滨竹,汉勋六弟,新化罗洪(今属隆回)人。有《滨竹山房诗馀》一卷,与诗文合刊,省图藏光绪元年刻本。

  邹汉璠(道咸间人)汉勋弟,新化罗洪(今属隆回)人。有《萝谷词》,与同名诗合刊,光绪8年刊本。

  李 洽(道咸间人)字舜卿,道光丙午(1846)举人,新化人。有《捣尘集词钞》二卷,见王先谦辑《诗钞偶钞》(又名六家词钞)本,省图藏光绪16年长沙王氏刻本。

  苏 鹏(1880—1953)字凤初,周叔川之甥,新化人。有《海沤剩渖词剩》一卷,与诗剩一卷合刊,省图藏民37年铅印本。

  彭 靖(1923— )字岩石,又字立青,涟源人。有《岩石词》,《当代词综》选本。

  田兴恕(1837—1877)字忠普,凤凰人。有《更生诗草》附词一卷,同治12年刻本。

  有词传世者尚有:舒梦龄、欧阳兆熊、曾国藩、郭嵩焘、洪大全、何应祺、吴獬、吴光尧、王先谦、张百熙、瞿鸿禨 、何维栋、陈鼎、袁绪钦、王景峨、谭嗣同、邓国[王舆]、郑沅、徐桢立、谢觉哉、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李淑一、田翠竹等。

  ——左权将军。

  左权百科名片

  左权,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左权老井村。 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中文名: 左权

  别名: 左纪权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湖南醴陵县平侨乡黄茅岭

  出生日期: 19050315

  逝世日期: 19420525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一期

  信仰: 中国***

  主要成就: 著名抗日将领

  目录

  人物介绍

  生平简历

  革命生涯

  左权陵墓

  左权县概述

  资源

  交通

  文化

  历史

  人物介绍

  生平简历

  革命生涯

  左权陵墓

  左权县 概述

  资源

  交通

  文化

  历史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左权(1905~1942),字叔仁,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湖南省醴陵县人。他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 左权

  左权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其高超的指挥艺术,严密细致的参谋业务,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受朱、彭的赞扬。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他还“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从1939年至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 《埋伏战术》 《袭击战术》 《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余篇。左权为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为八路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编辑本段生平简历

  1924年 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 左权

  [1]1925年2月 加入中国*** 1925年12月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30年 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 1931年12月 任红15军政治委员、军长兼政治委员 1933年 任中革军委作战局参谋、副局长 1933年12月 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1934年10月 参加长征 1936年5月 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1940年8月 参与指挥百团大战 1941年11月 抗击日军第36师团一部的疯狂进犯 1942年5月 25日 于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

  编辑本段革命生涯

  左权(1905-1942)——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左权——中国***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 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平侨乡黄茅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左权于8岁上学,几度辍学。17岁考入县立中学。在县中读书时,曾参加***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社,通过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读物,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萌生了改造社会的志向,立志投身改造社会。 左权

  1924年3月,左权考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在广州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主要负责人有程潜、李明灏),同年11月转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编为第1期第6队。 1925年1月,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从此,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他以后近20年政治生活的准绳"。与蒋先云、周逸群、许继慎、李之龙、陈赓等人都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重要人物,同“孙文主义学会”的右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同年2月,左权开始步入军事生涯,在讨伐陈炯明的第1次东征中,作战英勇,曾任黄埔军校学生军(党军)教导团排、连长。6月回师广州后,左权又参加了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战斗。7月,在程潜攻鄂军(后来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6军)卫队任连长,参加了彻底消灭陈炯明的第2次东征。 1925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9月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左权学习刻苦,善于思索。"所以在军事、政治考试中,常能旁征博引,阐其旨趣。" 1930年6月,左权回到上海,9月经厦门、龙岩进入闽西苏区。初任红军军官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11月,当选为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常委,12月初为红新12军军长。1931年初任红1方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6月升为参谋处长,开始显露出较强的组织才能。12月,受中央军委派遣前往宁都附近的固村圩,协同王稼祥、刘伯坚从事国民党第26路军起义的联络指挥工作。随后担任红军第5军团(由宁都起义部队改编)第15军政委,不久,任军长兼政委。1932年6月,受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左权被撤销军长兼政委的职务,调至红军学校任教官。1933年12月,他任红1军团参谋长。这时,中央苏区的第5次反"围剿"战争已经开始,战斗频繁而且极为艰苦。即使几天几夜不睡觉,他也从来"没有表现过倦怠、疏忽、放任与暴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左权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在攻打贵州施秉:城时,他身先士卒,指挥果敢,行动迅猛,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通过。5月,在强渡大渡河的作战中,左权率部先是在崎岖的小路中轻装疾行,出敌不意地直取小相岭隘口,攻下越西县城。之后一天急行140华里越过晒经关,他率军攻占了大树堡渡口,以佯渡之态势转移了敌军对安顺场方向的注意,成功地掩护了红1师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最终中央红军主力全部通过泸定桥,甩掉了尾追不舍的国民党中央军。 左权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1月中旬,在山城堡,左权、聂荣臻指挥红1军团与红15军团一部完成了对胡宗南78师的包围。21日发起总攻,经过一昼夜激战,歼敌2个团,胡部的另几个师也被红军兄弟部队击败,山城堡一仗共毙俘敌军15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苏区的进犯,稳定了陕北的局面。刘伯承说:"左权同志部署作战是细致周密的,1936年双十二事变前夜的陕北山城堡战斗,就是一个范例。" "七七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左权任副总参谋长、1938 年 12 月,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1938年2月,日军4万人分三路进攻临汾,与八路军总部遭遇。在左权指挥下,他们坚持战斗,一直到后续部队赶到,击退了日军多次冲锋,这就争取到了3昼夜的时间,使数十个村庄的群众安全转移,使国民党在临汾、洪洞的军政机关顺利撤退,并使八路军在临汾的军需物资大部分转运出去。两个月后,日军3万余人对山西晋东南地区发动9路围攻。左权根据日军兵力分散的弱点,按照总部的部署,在内线,以游击战牵制、骚扰袭击敌军,将主力部队调到外线,寻找战机歼敌。4月15日终于光复了武乡县城,16日又在武乡县的长乐村布下口袋阵,全歼日伪军3000余人,此即"长乐战役"。随后,他率军在张店再歼敌1000余人,收复辽县、黎城等18座县城,解放人口百余万人,彻底粉碎了日军的9路围攻,奠定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基础。 1939年底到1940年初,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第97军军长朱怀冰与冀察战区鹿钟麟、石友三部纠集在一起,在日军的配合下,猛扑太行抗日根据地。3月上旬,身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的左权,指挥部队在平汉路东西两侧发起自卫反击战,经4天4夜激战,击溃了石友三进犯军的进攻,全歼朱怀冰等部10个团,保住了太行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总指挥所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左权协助彭德怀全力投入作战指挥,将战役的整个部署安排得井井有条,真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连北平日军的报纸也说,"此次华军出动之情形,实有精密之组织"。左权不仅谋划整个战役的组织、参谋工作,而且还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他协助彭德怀出色地指挥了关家垴战役。在最紧急关头,他命令说:"指挥所的同志全部向前推进,犹豫等于死亡!"左权的魄力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指挥部的士气,结果日军第36师团冈崎大队500余人,除60余人外,其余均被歼。左权有着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每在成就一件大事之前,都特别注重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兴建黄崖洞(在辽县、黎城交界处)兵工厂,他实地勘测地形,亲手规划工厂布局及保护工厂的军事设施的配置,经过一年的建设,一座年产足可装备16个团的兵工厂建立起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八路军装备匮乏的现状。刘伯承曾经说:"左权同志曾艰苦经营太行山制造兵器的设施起了相当的作用。黄崖洞兵工厂的建立,很快就成了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 1941年11月,日军第36师团及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7000余人向黄崖洞进攻,负责保卫黄崖洞的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左权要求该团在保卫战中"一定要抓住一个'稳'字,坚持不骄不躁,不惶不恐,以守为攻,以静制动的原则"。他还就应当注意的战术原则和其它有关注意事宜作了具体的布置。11日凌晨战斗打响。日军来势极猛,并施放了毒气。守军按照左权副总参谋长的指示顽强坚守阵地,并利用机会组织反击,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日军接连失手后改变了策略,企图利用赤峪山东侧的悬崖,居高临下侧击守军阵地。左权及时指示特务团"待机行动,以变应变",重新配置了防御力量,继续给进攻的日军以重大杀伤,大量消耗了其有生力量,顿挫了敌军的锐气。 19日,黄崖洞保卫战进入尾声。八路军在三十亩、曹庄一带设下伏兵,当退却的日军进入伏击圈后,立即被密集的弹雨打得阵脚大乱,伤亡惨重,向黎城方向溃逃。21日乘胜追击的八路军收复了黎城,胜利地结束了黄崖洞保卫战,此仗日伪军损失2000余人,敌我伤亡之比为6:1。中央军委认为,这次保卫战是"最成功的一次,不仅我受到损失少,同时给了敌人数倍杀伤,应作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左权多次指挥战斗取得胜利,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素养和军事理论功底,他素以学习刻苦,精于钻研,而博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他阅读了许多政治理论、军事理论的书籍,对八路军的军队建设、军事理论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与刘伯承合译的《苏联工农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于1942年被18集团军总司令部列为步兵战术教育的基本教材,并要求"今后本军关于现代步兵战术的研究,均应以此为蓝本"。左权对战术问题特别是游击战术的研究颇有创新,"为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始人之一",其军事著述的突出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中国国情的特殊性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具有中国革命战争特色的军事思想原理。在八路军军队的建设中,他对司令部工作、后勤工作、部队训练、军队政治工作、军民关系等,都有独到的建树和巨大的成就。左权善于思考、勤于笔耕,撰写和翻译了诸多颇具影响的军事著作。仅在华北敌后5年间即译著共20余万字。周恩来说左权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 左权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兵力,再次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形势空前严峻。20日午夜时分,左权在战前部署会议上分析了敌我态势。说面对日军重兵的多路合击,我主力部队目前已转出外线,而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军械部、军工部以及新华日报社等尚处在敌军的合击圈内。眼下直冲我们的是由涉县、黎城、歧极关而来的一股日伪军,约3000人。面对重兵压境的日伪军,合击圈内八路军能够应敌的兵力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警卫部队,等待他们的将是极其残酷的战斗。不过,左权提醒大家:从局部看,我们处在敌军的包围之中;但从全局看,敌人是处在我们的军队和人民的包围之中。他对担负主要掩护任务的司令部警卫连连长唐万成说:"你们连百分之八十是***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老红军,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这次任务。告诉同志们:太行山压顶也决不要动摇!" 鉴于眼下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彭德怀、左权等连日开会研究对策。左权提出:在敌军分路合击时,乘隙钻出合击圈,当日军扑空撤退时,伺机集中兵力歼其一路至几路。一切部署完毕,八路军总部各部门于5月23日奉命转移。次日凌晨,由掩护撤退的总部警卫连所扼守的虎头山、前阳坡、军寨等阵地都爆发了惨烈的战斗。在这次"扫荡"中,日军专门组建的"特别挺进杀人队"(其队员均着便装,先于日军"扫荡"部队潜入根据地)在麻田发现了八路军首脑机关,故多路日军均向麻田方向急进。警卫连仅仅200多人顽强地抵御着2000多日伪军的轮番进攻。敌军多次冲击失败后,便发射信号弹,召来了更多的援兵,射向守军阵地的火力更加炽密。日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将虎头山一线轰得地动山摇,步兵随着遮天蔽日的烟尘直逼八路军阵地。为保证八路军总部的安全转移,左权不顾周围炮弹不断爆炸掀起的气浪,站在虎头山后面的山头上沉着地指挥战斗。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各部门的安全,也惦记着群众的安危。当他看到附近山上还有群众没有脱离险境时,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直到安排妥当,左权才不慌不忙地走下山去。 5月25日上午,突围队伍仍然未脱离险境,在南艾铺、高家坡一线的山沟里,集结着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党校、新华社的几千人马,四周都是激烈的枪炮声,日伪军以"纵横合击"战术构成的包围圈在一步步地收紧。天空中,日军飞机也不时地投弹、扫射,受惊的骡子狂奔乱跳,将密集的突围队伍挤堵在狭窄的山沟中。眼看秩序大乱,左权不顾日军飞机的威胁,跳上一匹黑骡子,跑前顾后地把混乱的队伍重新集合起来,加快了行军速度。左权一边指挥突围,一边观察着战场情况的变化,他根据日军飞机反复投弹扫射,以及千米之外响起的密集枪弹声判断,兵力占极大优势的日伪军已经发现了合围目标,必须尽快采取果断措施,冲出包围圈。左权率司令部和北方局机关人员为1纵队,沿清漳河以东由南向北突围;罗瑞卿率野战政治部直属队和党校、新华日报社为2纵队,由政卫连掩护向东面突围;后勤部门为第3纵队,由杨立三率领向东北角冲出重围。日伪军发觉了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迅速收缩合围圈,并将一簇簇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面对这一极度危险处境,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迅速督促彭德怀赶快转移。他说:"你的转移,事关重大,只要你安全突出重围,总部才能得救。"彭德怀关注着仍围在合围圈里的大批战友、同志,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就是不挪动。左权急了,以强硬的口气命令唐万成:"连人带马,给我推!"彭德怀被感动了,挥起马鞭,在警卫战士的掩护下,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目送彭德怀离去后,左权又奔向司令部直属队,继续指挥着大队人马的突围行动,他的身体这时已虚弱得很厉害,但仍然尽全力招呼着每一个人。午后2时,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已极其疲劳的队伍:"同志们,尽管敌情严重,大家不要慌。我们要胜利,就得一齐冲。一齐冲就要听从指挥,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尽管突围形势愈加严峻,左权仍然要求警卫战士"要警卫总部机密,要保护电台,保护机密材料,保护机要人员!"并立即采取措施,将身边的参谋人员、警卫战士分散到电台和机要人员中去。 当左权交待完上述任务后,突然觉得有人拉住了胳膊,他一看是唐万成,感到很惊奇,刚才不是安排这位警卫连长去保护彭总突围的吗?怎么小伙子又转回来了呢?当唐万成告诉他"彭总已冲过封锁线,现在你快跟我走吧!"左权拒绝了,坚决命令唐万成赶快去追上彭总。在他看来,彭总的安全远比自己的安全重要,这涉及到八路军的荣誉啊!现在自己的职责就是指挥突围。看着身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将军,拖着虚弱的身子像普通战士一样在炮火中奔跑,唐万成实在不忍心,他执拗地紧紧攥住首长的胳膊不放。左权气极了,拔出左轮手枪,喝令道:"你要懂得,要是彭总有个三长两短,我要枪毙你!"唐万成只得松开手,掉转身朝彭总突围的方向赶去。太阳偏西了,日军的炮火依然很猛烈。左权从容地指挥队伍继续突围,他登上一块高地,尽管他声音更加嘶哑了,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高喊道:"不要隐蔽,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同志们快冲啊!"大家见副总参谋长就在身边指挥,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突围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左权将军纪念碑

  当队伍冲向敌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火力更加凶猛。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高喊着让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左权的头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弹片。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八路军高级将领,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过早地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左权将军牺牲后,八路军战士利用日军撤兵的间隙重返十字岭。将左权的遗体就地掩埋。没想的日军得到左权已死的消息后又杀了个回马枪,并在十字岭上到处挖掘,终于还是发现了将军的遗体。日军对左权将军的遗体照了像,并登报进行大肆渲染。 1942年5月25日,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周恩来指出:"左权壮烈牺牲,对于抗战事业,真是一个无可补偿的损失"。朱德赋诗悼念:"名将以身殉国家,愿将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批准,1942年9月18日,辽县党政军民等5000余人举行了辽县易名典礼。从此,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编辑本段左权陵墓

  左权将军,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毕业,曾赴苏联陆军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军长、政委、第一军团长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十字岭反"扫荡"突围中,头部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享年36岁。1942年9月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左权将军,将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太行人民怀着十分敬重的心情,选址半年,在涉县石门村北精心修造了晋冀鲁豫抗战殉国烈士公墓,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在此葬有左权将军、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其夫人、朝鲜义勇军***陈光华和石鼎等8位烈士。 左权将军墓现在处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邯郸市陵园路中段。 左权将军陵墓北依太行,面临清漳,建在上下有台阶相连的3个台地的最上层。第一层台地的中间有一荷花池,第二层台地的中间建有左权将军纪念塔,左权墓在第三层。陵墓用青石筑成,呈长方形。墓碑上刻有"左权将军墓"5个大字。左权将军纪念塔的正面刻有朱德总司令的悼念左权将军的题词: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撰写和手书的《左权同志碑志》,镌刻在左权将军纪念塔的左侧。 解放后,在邯郸修建了国内规模较大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遂于1950年10月20日将左权将军等8位烈士的忠骨移灵此园。石门晋冀鲁豫抗战殉国烈士公墓旧址因其气势大、修建好,至今仍存。 附录:纪念左权将军诗词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 <缅怀民族英雄——左权将军> 枪林弹雨何所惧,勇为民族去献身。 抗战胜利六十载,至今思念左将军。 注:纪念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为《胜利之歌》征稿而作。 ——张志真

  编辑本段左权县

  概述

  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太行山主脉中段西侧。北连和顺,西接榆社,南邻武乡、黎城东,与河北邢台、武安、涉县接壤。县人民政府驻辽阳镇。下辖5个镇、5个乡:辽阳镇、桐峪镇、麻田镇、芹泉镇、拐儿镇,寒王乡、石匣乡、龙泉乡、粟城乡、羊角乡。379个行政村。汉族为主,有回、苗、壮、布依、朝鲜、满、羌等7个少数民族。2004年人口16万。

  资源

  左权县物产资源丰富。矿产有煤、铁、铬、铝、铅、锌、石英、石棉、云母、硫黄、蛭石、钾长石等20余种。其中尤以煤(储量约485亿吨)、铁(储量约 8千万吨)最盛。 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豆类、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葵花、线麻、蓖麻、各类蔬菜等。兽类动物主要有:金钱豹、狼、狐狸、狍子、猪獾、豹猫、野兔、鼠、黄鼠狼、鼹鼠等。鸟类动物主要有:雉鸡、石鸡、山鸽、白翅雕、苍鹰、猫头鹰、鹞子、斑鸠、黄鹂等。木材树种主要有:杨、柳、油松、侧伯、栎、桦等。经济树种主要有:核桃、柿子、花椒、板栗等。中药材主要有:黄苓、连翘、柴胡、酸枣、党参、猪苓等318种。土特产主要有:核桃、柿子、花椒、长城醋等。 左权县水资源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23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45283立方米,相当于全省的312倍;土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8279立方米,为全省的43倍。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北国雄风和江南秀色于一体,具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美、桂林之秀、庐山之峻、延安之称,以宏、险、奇、惊、峻、幽、秀等特色在太行山区独树一帜。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等党政军机关曾在这里驻扎5年之久,彭德怀、左权、刘伯承、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是***、八路军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留下红色革命根据地150余处。 名胜主要有: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左权将军纪念亭等。

  交通

  历时18年建设历程的阳涉铁路工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04年2月12日,阳涉铁路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交付阳涉铁路公司营运。阳涉铁路是由铁道部、山西省和晋中市共同投资兴建的地方铁路。北起石太线的白羊墅车站,跨黎城县边缘达河北省涉县,与邯长县的悬钟站接轨。一期工程白羊墅至左权段和麻田至悬钟段14443公里铁路于1986年开始修建,1995年9月铺通;二期工程左权至麻田段444公里铁路,于1998年12月开工,2002年10月铺通。 公路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国道207线、省道太邢线和沁涉线纵横交错,县、乡道相互补充的交通网络。

  文化

  文化底蕴丰厚,是全国颇负盛名的“歌舞之乡”,素有“民歌的海洋”“小花戏之乡”的美称,曾被省和国家命名为“山西省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左权小花戏曾多次荣获全国民间艺术大赛“金奖”,左权民歌蜚声大江南北,《左权民歌集粹》音带畅销大江南北,深受广大观众、听众喜爱。

  历史

  历史上的左权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东汉置轑河县,晋初改为轑阳县,北魏初并入乡县,孝昌间置辽阳县,属乐平郡,隋初分设辽山、交漳二县。开皇十六年(596)置辽州,后废州 ;唐初复置辽州,中期曾改名箕州、仪州。晚唐复称辽州;宋初废州入辽山县,元丰年间复置辽州;金初名南辽州,后复称辽州;明代辽山县入辽州;1912年(民国元年)废州为辽县;1914年11月分设辽西县;1942年9月18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左权同志,改辽县为左权县;1945年11月辽西县并入;1958年11月并入和顺县;1959年6月复置。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安平秋、副主任杨忠,学科带头人安平秋,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楚辞、史记、宋诗、古文献学、古文字、传统文化、国外汉学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张希清、副主任李孝聪,学科带头人张希清,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暨敦煌吐鲁番文献、宋辽金史、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章培恒、副所长陈广宏,学科带头人章培恒、吴金华、谈倍芳、陈广宏、郑利华、陈正宏,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有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张涌泉、副所长王云路,学科带头人张涌泉、王云路、崔富章、龚延明,现有专职人员16人,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中古语言文献、中国文化史、宋学、先秦文献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舒大刚、副所长尹波,学科带头人舒大刚、郭齐、杨世文,现有专职人员20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与文化、儒学历史与文献研究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张鹤泉,学科带头人张鹤泉、吕文郁、吴振武、丛文俊、张固也,现有专职人员24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与历史、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古代书法文献、先秦与唐宋历史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戴建国、副所长张剑光、徐时仪,学科带头人戴建国、徐时仪、虞云国、俞钢,现有专职人员22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所长程章灿,学科带头人程章灿、徐有富、曹虹,现有专职人员9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文献、目录学与中国学术史、宗教石刻文献与文学、海外汉学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韩格平,学科带头人韩格平、周少川、李修生、罗超,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有元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严佐之,学科带头人严佐之、刘永翔,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为朱子学暨儒学文献研究、中近世社会文化历史文献研究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所长赵伯雄、副所长邓安生,学科带头人赵伯雄、邓安生,现有专职人员13人,研究方向为经学文献、清代文集

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

主任来新夏,研究方向为方志学、目录学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李德山,学科带头人李德山、曹书杰,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传世文献、魏晋文献、东北文献和佛道文献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骆瑞鹤、副所长万献初,学科带头人宗福邦、骆瑞鹤、罗积勇、万献初,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音韵、训诂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

所长刘韶军,副所长李晓明,学科带头人刘韶军、周国林、王玉德、刘固盛,现有专职人员12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所长张玉春、副所长程国赋,学科带头人张玉春、汤开建、张其凡、程国赋,现有专职人员14人,研究方向为古文献综合研究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所长喻遂生、副所长毛远明,学科带头人喻遂生、张显成、毛远明、蒋宗福,现有专职人员15人,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贾二强,学科带头人贾二强、王晖、周晓薇、袁林,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石刻文献、先秦文献、唐宋文献、古小说、古文献数字化等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所长黄仕忠,学科带头人黄仕忠、陈永正、杨权、许云和,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戏曲史研究、岭南文献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赵逵夫、副所长郝润华,学科带头人赵逵夫、伏俊琏、郝润华、王晶波,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敦煌文学文献、西北地方文献

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吴景山,研究方向为西北文史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董洪利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方一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赵生群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戴建国

韩星,男,1960年6月出生,陕西蓝田人。著名儒学、儒教研究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中和书院院长。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儒学思想史、儒家经典诠释学、儒(孔)教问题研究。

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国际南冥学研究会副会长、中韩文化交流丛书编委、中国儒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孔子2000学术网站顾问、《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 研究员、陕西省孔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出版专著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孔学述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

近几年先后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韩星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陕西蓝田 出生日期 :1960年6月 职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教学科研,学术任职,代表成果,课题荣誉,重要演讲,学术交流, 个人简历 韩星,男,1960年6月出生,陕西蓝田人。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分别获文学学士、硕士、历史学博士(中国思想史)。先后工作于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研究室、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要致力于儒学文化思想研究。 教学科研 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教学、研究。曾给本、专科学生、研究生讲授过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史专题等多门课程。 曾在《哲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等专著,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一些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北京大学学报》等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参与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以及《陕西省志·黄帝陵志》、《中国学术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等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 学术任职 兼任国际南冥学研究会副会长、中韩文化交流丛书编委、中国儒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孔子2000学术网站顾问、《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 研究员、陕西省孔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代表成果 著作: 1、编译“三箴言丛书”:《道家箴言录》、《儒家箴言录》(合作)、《佛家箴言录》(合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6年再版,香港容斋出版社1999年版。 韩星教授在演讲 2、专著《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专著《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4、专著《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参撰张岂之总主编《中国学术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部分章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点校:《南华经注疏》,郭象注,成玄英疏,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中华道臧》第13卷,华夏出版社2004年。 7、编撰:《吴宓学案》,张岂之主编,麻天祥执行主编:《民国学案》(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 8、编著:《儒经贞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9、编著教材:《中国古代思想简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编著中国经典语录:《天下大同》,《仁者爱人》(合作,第一作者),《和而不同》(合作,第一作者),西安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 11 、专著《孔学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主编《中和学刊》(一、二辑)、中和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10年。 13、主编《国学论衡》第五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14、研究生教材:《中国文化通论》,获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