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通商指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南北通商指什么意思,第1张

南北通商指南北朝时期,由于关系紧张,双方都在边界设置重兵,禁断一切商贾往来,以防奸细。在双方气氛缓和时,听任南北民间商人往来,有时还由政府出面,在边界开放通商地点,进行大规模的官方贸易。

这种南北双方的贸易在当时叫做互市。主要经营者都是政府派遣的官吏,交易的货物数量庞大,获得之利润非常丰厚,双方互通有无,官方贸易关系建立后,民间的商贾多随之而来,客观上对南北商业发展和经济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关资料

陈朝建立后,大部分时间保持与北周通好。但在和平局势下,两国关系也偶有紧张。光大元年(公元567年),陈文帝病故,废帝即位,朝政为陈顼所把持。他为了清除政敌,开始大肆诛杀文帝旧臣。大臣华皎内心不安而“遣使引周兵,又崇奉梁明帝”。

陈朝与北周关系趋于紧张,东南地区骚动,连兵不息。“梁明帝遣水军为(华)皎声援,周武帝遣卫公宇文直屯鲁山,又遣柱国长湖公元定攻围郢州”。

陈朝出兵抗击北周进攻,取得一定的胜利。最终北魏遣使者说明通好之意,即位的陈宣帝才同意再次修好。两国关系逐渐缓和。

乾隆原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意思:我们是天朝上国,什么东西都有,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和你们做生意。

当时英国的特使马戛尔尼来到了清朝,他的目的是想要打开清朝的市场,当然他的目的也并不是纯洁无暇的,对于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来说,能够把清朝变成自己的工业产品市场和工业原料开采地是再好不过的,所以他的本质还是想要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

但是这种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最终可以促进清朝的近代化,而这种和平进入近代化,对于清朝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是当时的乾隆皇帝是非常的自信的,乾隆皇帝还停留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面,他忘记了自己下江南的时候,八旗军队:骑马人坠地,射箭靶上空的尴尬境地了,他还是自信自己是战无不胜的。他给自己编造了十全武功,其实这十全武功还真不是货真价实,里面的水分是非常多的。乾隆皇帝要求英国公使下跪,但是英国使者不肯下跪,最后在和_的调解下,英国公使采用了单膝跪地的礼节。

在交谈中,英国公使一直想要和清朝通商,但是乾隆皇帝对于通商显然没有多少兴趣,他的回答非常的傲慢:我们是天朝上国,什么东西都有,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和你们做生意,你们如果想要茶叶可以卖给你们·····当然乾隆皇帝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清朝确实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是他没有看到自己和日不落帝国的差距。

马戛尔尼回国之后评价清朝说:清朝的军事力量比英国落后了三四个世纪,而且他把清朝评价成了一个破旧的大船。可以说马戛尔尼的出使让英国人彻彻底底看到了清朝的没落,所以英国才敢于发动鸦片战争。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马戛尔尼带来的不是书信而是枪炮的话,那么清朝恐怕在乾隆皇帝时期就已经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了。

一艘破旧的大船就算是一个再好的船长也是开不好的,除非他能够好好地修复一番。乾隆皇帝拒绝了马戛尔尼之后,清朝丧失了一次真正能够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机会,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再想要再坐在谈判桌上,座椅已经是不平等的了。

扩展资料

乾隆时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但是实际上,当时在南洋的一些西方殖民者仍被允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特别是闽海关。例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十八年(1783年)、五十一年(1786年),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四年(1809年),均有西班牙商人从南洋吕宋到厦门贸易。

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

“一口通商”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定颁布了《防范外夷规条》五款,嘉庆十四年(1809年)和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分别颁布《民夷交易章程》和《防夷八条》。

主要内容是:

(1)不许夷人在广州过冬。

(2)夷人在广州只能住在行商各馆,如行馆房屋不敷,由行商租赁房屋并拨人看守。毋许汉奸出入夷馆。毋令番厮人等出外闲行,如夷商有事必须出行,须由通事、行商随行约束。乾隆末年,始准每月三次到陈家花园(后改花地)和海幢寺二处游玩,但要洋行通事随行。

(3)禁止内地民人借领外夷资本。

(4)禁止夷人雇请内地之人为其传递信息。

(5)派兵于洋船收泊进口处加强稽查,俟其出口后方能撤回。此还严禁夷人进入中国内地,夷人不得带番妇番、哨人等至省,夷商携带番厮不得过五名。不许携带凶械火器赴省,不得偷运枪炮,不得买卖违禁货物,不得乘轿,不得私雇中国人使役,限制商馆雇用民人数目,不许与行商以外的中国商人直接接触。

对中国商民出海贸易也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要求出海商民登记、取具保结、领取船引(票、照)和腰牌,注明船只丈尺、客商姓名、在船之人年貌、籍贯,出海情由、载何货物、往某处贸易、往返日期等。要求已出洋的商船商民按期返回,对未能及时回国者施加惩罚或限制归国。

鸦片战争前美国和英国两个航海大国的船舶总吨位的总和一度逊于清朝,当时中国沿海商船总数约在9,000至将近10,000艘之间,约有150万吨。加上其他种类的船舶,全国总有大小江海船舶20多万艘,共计400多万吨。而在1814年,英国全国有大小21,500多艘船,共240万吨;美国在1809年全国有船舶135万吨。

-闭关锁国

元朝末年的那些日本浪人,成建制的跨海而来,趁着中国战乱之际,欺负百姓,还私自出售武器。朱元璋上任以后,想出了和元朝一样的办法,那就是禁海。沿海地区有很多进行国际贸易的商人,但这项禁令挡住了他们发财的路。

就像倭寇头子,五峰船主汪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早年间从事海上贸易,但因为太祖爷的一纸禁令,被迫只能走私。后来,又发现走私赚不了几个钱,干脆招兵买马,拉拢日本浪人,当起了"海上土匪"。

当时的倭寇,不仅仅是日本人,还有很多的中国渔民及商人。所以一刀切的海禁政策,非但不会抑制倭寇的发展,反而会促使其不断壮大。"片帆不得下海",那沿海地区的百姓又该靠什么生存。他们没有选择,只能跟着别人去当倭寇。

其实明太祖的这个做法,就和鸵鸟遇见危险一样。一头扎进沙子里,以为听不见,看不见危险就不再来了。他利用海禁去抵御倭寇,其实反而会间接的促使倭寇发展壮大。会有越来越多原本靠海吃海的人,前去投奔他们。

朱元璋曾说"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命信国公汤和经略沿海,设备防倭"。可见,当时朱元璋封海,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倭寇。还有一层原因是,胡惟庸曾经与日本暗通款曲,致使两国关系不睦。海禁,就是给日本点颜色看看。

2 嘉靖倭乱,敲醒了统治者

海禁本来的目的是想防止倭寇入侵,不料越禁,倭寇越猖獗。一直到嘉靖年间,一发不可收拾。在戚继光和胡宗宪还有俞大猷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赶跑了倭寇以后,朝野上下开始讨论海禁是否真的适合国情,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倭寇。

当时在福建担任巡抚的谭纶就曾直言不讳的说道"御之怠严,则其愈厚,而趋之愈众"。防御的越严,那么去投奔倭寇的人就越多。此番言论一出,在朝野上获得了很多大臣的支持。他们认为,不应该凡是都以祖宗家法为准,该按照实际情况来规定符合事宜的国策。

当时明穆宗继位以后,立即着手筹备解禁之事。国家开始承认私人海上贸易,并且允许沿海地区的商人,贩卖货物出境。如此一来,倭寇便再也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所以,明穆宗选择违背祖宗的遗志,大开海关,首先就是吸取了嘉靖倭乱的教训:禁的越严,倭寇就越多。

(二)、隆庆开关,使贼寇不攻自破

穆宗朱载和自己那个过于注重平衡之术而且沉迷修仙的父亲,有很大不同。此人纳谏如流,而且躬行节俭,虽然在位时间只有六年,却涌现出了一大批治国理政的人才。

比如张居正,高拱,还有徐阶和陈以勤等人。他们在嘉靖年间便是有名的清流臣子,到了穆宗上位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所以,隆庆开关,和这些大臣们的建议,分不开关系。

1以攻为守,从源头解决问题

日本人曾经两次击退过元朝的进攻,从那以后对中原政权不以为意。所以,才会在元末战乱之际,组织浪人和武士袭扰沿海,走私武器。他们之所以有生存空间,就是因为元朝统治者一直采取海禁政策,让沿海地区的中国百姓没有了生存空间,所以加入到倭寇中去。

如此一来,内外勾结,想不形成势力都难。太祖爷没有吸取教训,还是选择了以守为守,这才导致倭患愈演愈烈。而一旦海禁打开,不管是渔民还是商人都能够自由的进行贸易。谁也不愿意再去帮日本人,干那些刀尖上舔血的买卖。

同时,倭寇这些人本来大多数是走私犯,也就是不被明廷承认的。而海禁开放,给予他们正常的商人待遇。想必有心眼的人,都不会选择去铤而走险,与大明官府作对。如此一来,就能一劳永逸的杜绝倭乱再起。

2正本清源,防患于未然

朱元璋海禁政策一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可以算作是"官逼民反"。那些倭寇中,"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日本人只占据了十分之三,而剩下的七成都是前往投奔的中国百姓。

原因就在于海禁政策,让他们没了生路。既然官府不承认,那还不如直接去当倭寇。不管最后能不能活命,至少暂时可以填饱肚子。"去外国盗易,去本国盗难",嘉靖朝不惜一切代价终于让倭寇吃了苦头,但是谁又能够保证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所以,倒不如开放海禁,给本国的沿海居民和商人,通商贸易的权力。让他们再次过上靠海吃海的生活,如此一来,谁还愿意去过那种脑袋别在腰上的生活。隆庆开关的好处,要远远大于闭关锁国。

它从源头上掐断了倭寇的组成人员,达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而日本国民本来就少,愿意当倭寇者少之又少。没有了明朝国民的进入,他们再掀不起大风浪。

(三)、增加财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隆庆开关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此举标志着闭关锁国,不愿与世界交流的王朝,从此开始逐步的走向国际化。同时,它也为后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频发的明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被认为是明朝的续命稻草。

1统一管理,纳入税收体系

原先不让下海,不让进行贸易,也并未能完全禁止。但是开放了海禁,那就不一样了。朝廷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往来贸易进行管理。而每件流入或者流出的商品,都需要先缴税。如此一来,无形之中就扩大了财政收益。

最开始的时候,明穆宗在福建设立了督饷馆,每个要出海的船主,都必须前往报备,并交纳一定的费用。大家只要遵守官府的禁令,就可以畅行无阻。而民间发起的商业贸易活动,再也不是偷偷摸摸的走私,逐步的摆脱了原有的朝贡贸易形势。

如此一来,很快就获得了瞩目的成绩。单单是福建月港一个地方,"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还有人为明朝估算过,自从隆庆开关以来,直到崇祯煤山自缢,至少有一万万两白银,从四面八方的涌入中国。

2虽违祖制,但益处多多

嘉靖皇帝在位时,曾经几十年不上朝,大小事务全部都由严嵩父子把持的严党操控。在那几年里,国家的收入明显下降。同时,倭寇之乱还有北元的袭扰,致使军费大幅度增加。而嘉靖晚年,又喜欢大兴土木,建造各种道观,宫殿。这让本就不富裕的明朝,雪上加霜。

穆宗发现自己父亲留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他必须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而不论什么改革,首先那都是需要钱。如果单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短时间内,很难使国库充盈。倒不如选择开放海禁,让世界诸国的钱,都流入到天朝上国的口袋。

这不仅能减少走私活动,还能增加财政收入,何乐而不为。更何况,这也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谁不想在家里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谁又愿意与朝廷作对,整日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开放沿海,与全面海禁想比,自然是前者的好处更多。海禁会使明朝失去民心,也会让倭寇如日中天,那就必须得增加军费开支,以保沿海安稳。而开放民间海外贸易,这三个问题就全部迎刃而解,同时能够解决穆宗执政初期的财政危机。

结语:

如果单纯的两者相比,肯定是隆庆开关要好的多。不过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贸易,只是在部分沿海地区做了试点。同时,严令禁止与日本人进行贸易往来。只要出海时间过长者,大都会被安上一个通倭的罪名。即便如此,这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那么你了解丝绸之路的 历史 背景吗下面是由我为你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希望能帮助到你。

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连接中国与西域各国的经贸桥梁丝绸之路,在我国自古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说起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许多人会联想到两千年前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的 典故 ,这次外交史上大规模的外事活动,极大地加深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的 文化 交流与经贸往来,更成为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创举。

 追溯丝绸之路历史背景,首先须了解其发展历程。最初,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古代与外邦通商的过程中,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出口物资,其中尤以丝绸的出口量大。从汉代至盛唐年间,庞大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往来穿梭,通商贸易,这一时期,江南、巴蜀的绸缎已然凭借其高雅的工艺品质与华美的图案造型驰名中外,成为举世闻名的奢侈品,受到睦邻友邦的普遍赞誉。

 19世纪中叶,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满怀着对东方文明的向往来到中国,历经七次中国之 旅行 ,完整记述了当年丝绸之路开辟者所走过的这条古老漫道上的所见所闻,并正式将这条中国与欧洲之间最古老的贸易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为世界所熟知,而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也由此更见清晰。

 尽管在过去千百年间,中国的 政治 大环境几经变迁,丝绸之路也随之几度兴衰,却始终未曾终止其作为贸易与文化交流 国际 通道所承担的历史责任,至今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等待后人去发掘其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

介绍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说起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则不得不提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大凉山。大凉山地处川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北起大渡河,南临金沙江,在中国 地理 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记载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光荣历史的足印。

 1980年,拍摄古丝绸之路纪录片的摄制组专门走访了这里,将大凉山的风土人情记录于胶片之上,向世人展示了这片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的山区。

 片中介绍,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北边即是小相岭,西邻安宁河谷地,东南侧则为金沙江谷地,站在山岩边向下俯视,河谷深邃,破碎的地貌特征十分明显。

 据说,大凉山自古便是彝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少数民族生活特征,在这里的民风中尤为明显。这里的山脉海拔约二至三千米,最高峰近四千米,山势险峻,丘陵起伏,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林牧业资源,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凉山区的人们常年以农耕放牧为业,多年来,生态环境一直保持得较为良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风顶一带的 自然 保护区,那是中国颇有代表性的大熊猫分布区域,目前已作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大凉山从古至今一直是通往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它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深深感染了来此处观光 旅游 的每一位游客。

占城是现在的哪里

在今天的越南中、南部

即占婆补罗,简译占婆、占波。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

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

扩展资料

占城国与中国关系

占城国一直跟中国友好,唐朝时就有来往,它位于中南半岛东南端。国王阅完国书心中大喜,得知中国宝船是前来通商贸易,赶紧吩咐准备厚礼,亲往码头迎接。

国王骑大象,身披五彩衣,头戴锦花金冠,在众官员簇拥下,率欢迎队伍来到码头。欢迎队伍持锋刃短枪,打着小鼓,吹起椰笛,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情谊。

明朝占城国是哪个国家

占城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简译占婆、占波。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

占城是哪个地方

占城是现在的江苏邳州市西南占城镇。《清一统志·徐州府二》:占城“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亦元时所筑,俗名瞻王城”。占城是古国名,亦称占婆。在今越南中南部。汉至唐称林邑,唐至德以后改称环王。公元9世纪后期改称占城。1471年,其大部分领土被越南后黎王朝所并。17世纪末亡于广南阮氏。

占城:

占城即占婆补罗简译占婆、占波、瞻波。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占人故地原是中国汉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137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逵,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10-13世纪,占城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1402年越南夺取占城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1471年,后黎朝黎圣宗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归仁一带。1693年,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擒占王及皇亲大臣。1697年占城国灭亡。

占城国

占城又叫占婆,是越南的占族古国,在现在的越南中部,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占族语言属南岛语系,与越南语所属语系不同。

占城国史实

宋赵汝适著《诸蕃志占城》:“占城东海路通广州,西接云南,南连真腊,北抵交趾,国都新州”。

宋景德四年,占城王派遣使奉表入贡,自称“占城国王”。占城属国包括旧州、乌丽、日丽、乌马、拔弄等十五国。

1832年明命帝在顺城_改土归流,占城人的国家完全灭亡,其后裔仍在越南极南中部和柬埔寨生活。

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由开放到闭关。

具体史实

开放:

⑴秦汉:对外交往的初始阶段。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继开通。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⑵隋唐:对外交往活跃。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唐朝鉴真东渡传播文化;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仿照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著成《大唐西域记》

⑶宋元:对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钬二尝缃楁潵鍗庡眳浣忓崄澶氩勾锛岃宪链夈椹彲钬二尝缃楁父璁般銆

⑷明朝: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开始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⑴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⑵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

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地主流。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

1

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二、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

第一条渠道是贸易,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第二条渠道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第三条渠道是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第四条渠道是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当然,第四条渠道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

2

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等率军击败。明神宗时,中国派军队支援朝鲜共同打败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等等。在历史上,相邻国家之间绝对没有出现争斗的局面,似乎是迄今尚未见到的历史现象,这也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但应该认识到,各国统治阶级挑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

三、古代中国和外国间的影响是互相的。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发生影响。

中国古代在整个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上升时期,经济文化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的四大发明对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种植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烟叶、向日葵,最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另外,像中国的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受印度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著名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有所反映。所以说,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国人民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中不断演化、完善的。

3

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就越频繁,而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这给我们以启示: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

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的进步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在大化改新中,日本参照了中国唐朝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医学上,日本也吸收中国中医学的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文字上,日本利用中国汉字的简化笔画或是汉字的偏旁、冠盖作为音符,创制了日本文字假名。日本人民这种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这个事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个国宝如果落后,只要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

为什么去印度取经的玄奘能听懂本地语言?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现代历史学界对玄奘身份的定义时,会经常将他定义成一个翻译家,也就是说玄奘本人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大翻译官。

中国古代会外语的人也很多

其实中国最早出现翻译的年代非常久远。早在周朝时,就有关于翻译的记载了。古籍《册府元龟》里记载:

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意思是周公摄政的时候,越裳国派了三个口译员(象胥)来朝贡,并且说因为路途太远,山川阻隔,所以派三个翻译官,一个传一个地翻译,翻译三次才能翻译成周公能听懂的语言,完成朝贡的使命。这就是儒家经典《尚书》里“重译献雉”的典故。

而到了秦汉时代就有了“九译令”、“译令官”等专职翻译官,后来历朝历代官方也都会招募培养专职的翻译人员。所以翻译在古代中国也并不是一个特别稀罕的职业。

玄奘也是外语大神

而玄奘生活的年代是唐朝,是中国古代除了元朝之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朝代,玄奘所生活的城市又是长安,是一个按现代标准都非常国际化的城市,玄奘日常生活中可能天天都会接触到一些生活在唐朝的外国人。而且玄奘是个僧人,需要大量学习佛教经典,而最早的佛经其实都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成汉文的,所以玄奘在学习时能接触到一些原文经典,甚至学习一些梵文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所以玄奘会一些外语也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了。

有史书记载,玄奘早年就曾经跟随来华的西域僧人学习梵文。既然是西域僧人,那么玄奘所学习的应该就不仅是印度的梵文了,恐怕还会有一些西域国家的语言。而玄奘西行之后,也曾先到了今天克什米尔地区的迦湿弥罗国进修梵文,所以玄奘真正到达印度的时候,梵语应该已经说的非常流利了。

印度尽管语言非常复杂,每个地区都不一样,但玄奘所接触的主要是僧人,而是僧人都会学习佛教经典,所以有些造诣的佛教僧人也都会说梵文。当时的梵文在印度的佛教僧人里差不多就像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是大家都会说的,所以玄奘都能听懂,而且不需要学习太多种语言。

而到达印度之后,有了语言环境,玄奘的梵文水平自然还会突飞猛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更多。玄奘西行总共历时17年,这么长时间,而且以玄奘法师的高智商,在他回国时,其梵文水平达到母语水平估计没有任何问题了。所以玄奘回国之后,为中原佛教翻译了大量梵文佛教经典,对佛教在中原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因此被后世视为杰出的翻译家。

中国市舶司制度始于唐代,终止于明代。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对海运进出境的专职管理机构。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从汉代开始的,但这时的贸易是以陆地为主。虽然汉武帝时期开始有了官营的海外贸易,但汉代的海路贸易还很不发达。隋代中国的海外贸易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也仍没有占主要地位。到唐宋时期,特别是宋朝,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海外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海路贸易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使朝廷获得的收入愈来愈多。于是,唐朝专门设立了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的机构——“市舶司”。

南北通商指什么意思

南北通商指南北朝时期,由于关系紧张,双方都在边界设置重兵,禁断一切商贾往来,以防奸细。在双方气氛缓和时,听任南北民间商人往来,有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