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医经典之《黄帝内经》任应秋讲解版 上古天真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致敬中医经典之《黄帝内经》任应秋讲解版 上古天真论,第1张

《黄帝内经》是我们学中医人士的奠基石,要学会如何辨证论治,需要先掌握黄帝内经的精髓。

但随着网络微课的普及,《黄帝内经》早已不再是医学人士的挚爱,书中对于中医认识健康,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古人有独道的见解和探讨。这些令人看去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在任应秋老先生的笔下,变得通俗易懂,栩栩如生。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此本书主要是根据1978年任应秋在中医首届研究生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成书。录音整理包括全文讲课、分段提要讲解,提问答疑。

上古,诸历史学家认为是上自“洪荒”下讫“三代”这个时期,依据现代史学的观点,是指人类原始社会这一漫长的阶段,也就是夏、商、周时期,即“上古结绳而治”,“上古穴居野处”的时代。天真,即指人体先天禀赋的真精。“上古”,“天真”谓生命之来源于真精。真精是指肾中之真精。

全篇分为四节。主要倡导卫生之道,养生之道,保全天真(肾中真精),发挥肾气功能,延长寿命。

本节文章提要:旨在说明人类生命之长短取决于对养生的讲求程度,人类不可能无条件地获得长寿。

原文解释

《内经》采用“问答”的体裁,托言“黄帝”作为提问者,所以每篇有“黄帝问曰”,“岐伯”是回答问题者。

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意在说明黄帝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天赋异常,有丰富的学识和见解,才会提出各类令人引发思考的问题,有参考价值。

春秋指年龄,将是还是的意思。失之指人在起居、卫生方面有所失。

远古时人类的寿命很高,现在的人却少有长寿的人,是时世变化,亦或是不讲究卫生的原因

开篇点题寿命与养生的关系。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句意在说明古时长寿者的养生之道。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道“是卫生之道。何为道呢?

如今,随着人们对于中医养生的饮食与其他锻炼方法的了解和重视。四季不同的饮食养护身体,是需要更多人互相提倡和关心的关键所在。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天气温暖炎热,秋冬天气凉燥寒冷。我们平时所说的“三伏贴"敷贴治疗支气管疾病,冬季膏方和羊肉汤等顾护阳气,避免寒气加重疾病的进展。这些都源于”法于阴阳“。

比如冬天寒冷,多穿保暖的衣服,抵御寒气与病毒的侵袭。夏天天热,穿凉爽的衣服,避免中暑。这都是“术数”的范畴。还有我们熟知的“导引”,“八段锦”,“太极拳”也是“术数的一种涵义。

这句话是具体的养生之道。从饮食的节制,起居的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中医说动则气生,不动则气滞、气陷。适量的运动能帮助自身的气正常运化畅通,五脏心肝脾肺肾发挥功能。如果过度运动反而会引起耗气伤精,体虚无力抵御病毒的侵入。

形——人的肉体;神——人的活力、能量。健康的表现,是“形”与“神”共同发挥作用,达到完满状态——尽天年,度百岁。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看字面意思理解,过度的饮酒、没有节制的生活和劳动,醉酒后行房事或是过度,都是违背养生之道。

从现代观点举例来说。比如喜欢酗酒的人,往往容易得酒精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拼命锻炼身体,超过机体自身的符合,往往会引起骨质疏松、膝关节积液、韧带拉伤等反向效果。过度关注性方面的技巧和享受,偏离日常生活规律,过早的发生早泄、腰酸膝软、少白头等肾虚症状。

欲竭其精,耗散其真。“精、真”都是指肾中真精。

因为违背养生之道,不知道平衡机体状态,务快其心,嗜好坏的卫生习惯,没有规律生活,都会耗损肾中真精。

回应古时之人度百岁的原因。

本文意在说明养生之道与寿命延长的关系。

拿古今时的人,不同的生活之道,作为对比,引出主题。

联系现代的我们,常常会把疾病的产生,归于食物、工作压力、环境等质量问题。这可能是部分原因,但直接因素是逃避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经济压力下,把美食、游戏、金钱、房事作为诱惑其心,释放压力的主要手段。

欲知更多养生之道,请关注下期的读书笔记。

张仲景的著作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其中《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中外”,即内外,此处是指病所,亦指 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表现 。“病之中外何如?”是问疾病所在部位之间或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表现之间与治疗上的关系。

“从内之外”,即从内到外。“调”,即前述的调气“从内之外者,调其内”,意即从内到外者,其本在内,其末在外,内为原发外为继发,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所以要“从内之外者,调其内”。张介宾注:“从内之外者,内为本…但治其本,无不愈矣。”张隐庵注:“从内之外者,内因之病而发于外也,故当调其内。”

“从外之内”,即从外到内。“治”,即治疗。“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意即疾病从外到内者,其本在外,其末在内,外是原发,内是继发。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所以要“从外之内者,治其外”。张介宾注:“从外之内者,外为本,但治其本,无不愈矣。”张隐庵注:“从外之内者,外因之病而及于内也,故当治其外。”需要指出,原文在治“内”时用“调”字,而在治“外时则用“治”字,内中有深意存焉,意即其病在内者,其病深且与全身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从全身情况考虑全面调整,所以用一“调”字。病在外者,其病浅,多属局部病变,所以文中用一“治”字。《内经》的语言极其准确,于此可见一般。

“盛”,指旺盛,此处指表现明显。“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意即病发于内而外在症状表现明显重笃者,即继发病比原发病更为突出者,此时在治疗上仍应先治其内,亦即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上来治疗继发病。张介宾注:“病虽盛于标,治必先其本而后可愈。此治疗之大法也,故日治病必求其本。”

此句之义与前句基本相同,意即病虽原发于外,但继发的全身症状表现更为突出者,此时在治疗上仍应先治其外以求本。

“中外不相及”,指疾病内外并不关联,不存在原发和继发的问题。“主病”,即本病。此句意即如果本病是独立的,不涉及原发和继发的问题时,则无所谓先治什么后治什么,直接对本病治疗即可。

本段主要论述了“ 治病求本 ”以及如何“治病求本”的问题。关于“治病求本”的原则,人所共知,但是如何求本?在认识上很不统一或日“生之本,本于阴阳”,因此认为和调阴阳就是求本。或曰:“人以胃气为本”,因此保养胃气就是求本。这些提法,虽然原则上并无错误,《内经》也均有论及,但是结合临床运用,殊嫌空泛,很难掌握,并具体化。本节在“治病求本”上特别指出了“从内之外”、“从外之内”、“中外不相及”的问题,亦即从原发和继发的角度来具体阐述什么是治病求本以及如何治病求本,言简意赅,毫不含糊,值得笔者重视并深入体会。后世注家对此节理解,仍以王冰为好。其注“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时谓:“各绝其源。”其注“从内之外而盛于外,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时谓:“皆谓先除其根属,后削其枝条也”其注“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时谓:“中外不相及,自各一病也。”可谓要言不繁画龙点睛之笔。马莳注解《内经》,少有卓识独见之处,惟对此节注解颇佳,其注云:“此言治表里之病有三法,有本标,有先后,有分主也。病有从内而之外,则内为本而外为标,有从外而之内,则外为本而内为标,皆止调其本而不必求之标也。病有从内之外而外病盛,有外之内而内病盛,皆当先治其病之为本而后调其标之病盛也。然有病在内而不及之外,病在外而不及之内,则各自为病,中外不相及,或以治内,或以治外,皆治其主病耳。”注释简明而透彻。 至于其它注家 , 或谓 : 外为外感 , 内为内伤或谓 :“ 内因之病 , 脏腑之气病也 , 外因之病 , 六*之邪也 。 ” 高明如张介宾亦以外因 、 内因 、 不内外因来解释此节 , 均有失 《 内经 》 原义 , 于此亦可见治学之难也 。

原文

详解

“火热”,即高热。“恶寒”,即怕冷。“火热复恶寒”,指 临床上的高热恶寒或寒热往来 。

此句直译之,即上述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等证状与疟疾相似,如疟而非疟。于此说明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等症状,多种热病均可发生,并不是疟疾所独有的临床表现。张介宾注:“凡病寒热,多由外感,然有不因风寒而火热内盛者,亦为恶寒发热,其作有期,状虽似疟而实非疟证。”即属此义。

“一日发”,即每天发作一次。“间数日发”,即间隔一天、两天或几天时间,反复发作。

以下是解释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间时发作的发病机理。“胜复之气”,即胜气与复气。关于胜复,前文已经作过详细解释和讨论,质言之,胜复之气,是一种自然调节现象。“会遇之时有多少”,即胜气与复气会合的时间有多有少。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之后而出现的发热恶寒现象,实质上是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一种表现,发热恶寒,意味着邪气偏胜,亦即胜气此时在临床表现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正邪斗争中或者正气战胜了邪气或者迫使邪气暂时受到了抑制,因而发热恶寒也就停止发作。这种情况意味着正邪相争暂时休止,亦即复气此时在临床表现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胜复之气相互作用,亦即正邪相争。其结果有二:一是邪气被彻底打败,疾病治愈;一是邪气暂时受到抑制,但不久又卷土重来,正邪之间再度遭遇,又出现发热恶寒症状,如果正邪往复相争,那就会出现间日作或间数日作的临床表现。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卫气集,则复病也。”“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由于在邪气再燃过程中有早有晚,因而与正气相会的时间也就有多有少,所以发热恶寒也就有一日发,或间数日发的不同。正邪交争的过程,也就是胜复的过程。因此原文在回答前句“火热复恶寒,发热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时,便以“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作了回答。

此以下是解释寒热发作时间远近的原因及病理机转。“阴气”,此处指邪气。“阳气”,此处指正气。前已述及,寒热的发生是人体正邪相争的一种外在表现。正邪相争必须是在正气比较旺盛的时候,亦即正邪之间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阴气多而阳气少”,说明邪气偏胜,正气尚无力相争,必须到正气有力抗邪时才能相争,因此其发日远,需要间日或间数日才能发作。中医认为寒热之发作日远者,属于阴证,示病重、病深。《伤寒论》谓:“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亦属此义。

此句与上句相互对应,“阳气多而阴气少”说明正气偏胜,随时均有力量与邪气相争,人身之卫气日行全身一周,日一夜复会于手太阴,所以其发日近,每日一作。

“薄”,此处作交争解。“胜复相薄”,意即上述症状的发生是胜气与复气相争,亦即正邪相争的表现。“盛”,指邪气盛。“衰,指正气衰。“节”,指节制,此处亦可作为决定来解。“盛衰之节”,意即上述症状出现之所以有远有近,是由正气与邪气之间力量对比所决定的。

“疟”,即疟疾。“同法”,即同理。“疟亦同法”,意即此处虽然讲的是“如疟”。而非疟,但是疟疾的临床特点也是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间日或间数日发作,因此,疟疾的病机与此基本相同。“疟亦同法一语,说明了中医临床上虽然也有辨病和辨证的不同,但是辨证是主要的, 于此也可看出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上居于根本地位 。

原文·

详解

“论”,即前述经文有关论述。“治寒以热”,即治寒证用热药,“治热以寒”,即治热证用寒药。

“方士”,指医生。“绳墨”,即木工制作木器所用的墨线,此处以喻标准。“更”改变。此句是承上句而言,意即一般说来,疾病分寒热虚实,治疗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是医生不能随意更改的治疗原则。

此句是承上句言。“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意即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热证,但用寒凉药治疗并不能退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意即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寒证,但用温热药治疗并不能祛寒。“二者皆在”,是说原来的热证或寒证,仍然存在“新病复起”,是说反而增加了新的疾病。这是对上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提出质疑和反问,以此说明上述治疗原则并非绝对完善。

以下是对上述质疑的具体回答。本句中的“寒”字是指寒凉药物。“热”字,是指临床表现。“阴”,指阴证。“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意即热证在辨证上一般均属于阳证,“热者寒之”,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用寒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寒之而热”,亦即用寒凉药物治疗无效,热证仍然存在时,则要考虑该证是否真正属于热证。

因为热证的发生,可以是真热,但也可以是真寒假热,还可以是阴虚内热;可以是阳证,但也可以是阴极似阳或阴盛格阳,还可以是阴虚阳旺。由于如此,所以临床上对于阳证而按阳证处理无效时,便应该从阴的方面来考虑。其属于真寒假热、阴盛格阳者,不但在治疗上不能用寒药而且还要用温药才能取效。其属于阴虚内热者,由于苦寒而易化燥伤阴,所以也不宜再用苦寒药而要用甘寒、咸寒类以养阴补阴才能奏效。这就是“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丰富内涵。

本句中的“热”字,是指温热药物。“寒字是指临床表现。“阳”,指阳证。“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意即寒证一般在辨证上均属于阴证。“寒者温之”,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用温热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热之而寒”,亦即用温热药物治疗无效,寒证仍然存在时,则要考虑该证是否真正属于寒证。因为寒证的发生,可以是真寒,但也可以是真热假寒,可以是热郁于里,热深厥深;可以是阴证,但也可以是阳极似阴或阳盛格阴,还可以由于阴竭阳脱。由于如此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阴证而按阴证处理无效时,便应该从阳的方面来考虑。其属于真热假寒、阳盛格阴者,不但在治疗上不能用温热药而且必须用清热甚至攻下药才能有效。这就是《伤寒论》中所谓的:“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其属于阴竭阳脱者,由于温热可以伤阴,所以在治疗上也不能单用温热药而要用救阴、补阴或气阴两补的药物才能奏效。这也就是《温病条辨》中所谓:“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儋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这就是“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丰富内涵。

“属”,是指各种临床表现它本身应有的真正归属“求其属”,就是要求在临床上认真分析病机,找出各种临床表现真正的归属。这些临床表现在病位上属于五脏中的何脏?孰为主?孰为次?孰为原发?孰为继发?在定性上寒热虚实谁孰?孰为主?孰为次?孰为原发?孰为继发?一句话加以总结就是前文中所述的:“必先五胜”,“治病求本”。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求其属”。

“服”,指服药。“寒”,指寒凉药物,亦指寒证的临床表现“热”指温热药物,亦指热证的临床表现。此句承上句言,是问前述的热证服寒药而无效,寒证服热药而无效的道理何在。

“王”,同旺,此处是指表面现象。“反”,指相反的结果。此句是回答上句的问话,意即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的原因,是只看到疾病的表面现象,未认真地作病机分析,未求其属,治标而未治本,所以就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

这是承上句进一步提问。“不治王而然者何也?”直译之,即已经做到了“求其属”,并不是只治表面症状,但是有时也仍然无效,这是为什么?

这是回答上句。“属”,即五味之所属。质言之亦即药物和食物都有它的归经,亦即它们各有其发生作用的部位。“不治五味属”,意即虽然在定性上作到了“求其属”,但在定位上未“求其属”,或者在药物治疗上未“求其属”,没有注意到药物应有的归经,所以虽然诊断无误,但是治疗上却仍然无效,适得其反,服寒反热,服热反寒。因为尽管同属热证,肺热与肝热不同;同一寒证,心寒与肺寒各异。用温肺的药去温肾,用清胃的药去清肝,其治疗无效是必然的。

上文谈到了药物归经的问题,所以下文就谈药物的归经情况。“五味”,指药物或食物。“五味入胃”,即药物或食物进入人体以后“喜攻”,即主要作用部位。“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直译之,亦即药物或食物进入人体后,各有其主要的作用部位,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归经”。“攻”字,有攻邪之义,此处有治疗作用的涵义。现在有人提出,此句中的“攻”字有误,断句也有问题,主张改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把“攻”字改为“故”字,读如:“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仍以“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为好。

这是具体说明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归经情况。关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问题,《内经》中论述很多。七篇大论中亦曾多次涉及《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成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与此处文字义同。其实五味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还很复杂,五味的作用和作用部位也还不是如上述那样简单关于这方面,《素问·脏气法时论》论述颇详,笔者在前面五脏补泻用药中也曾详解过,读者可自行参看有关篇章。

“久”,指长期服用或偏食。“增气”,即产生偏胜之气。“物化”,即物质变化。“常”,即正常规律或必然现象。“”,即短命,此处指发生疾病,失去健康。此句是承上句“五味所入”而言。全句意即在治疗或饮食上,如果长期服用某一种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则必然会导致人体之气发生偏胜现象。如果人体气机长期处于偏胜状态,则必然会发生疾病,失去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殃。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凑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一段文字,明确地指出了五味过用与人体健康及寿天之间的关系,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值得笔者加以高度重视。

本段是对前文病机十九条一段基本精神的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全段以问答形式,逐步深入加以讨论,层次井然,系统而全面,是《内经》中相当精采的一段文字。

(1)首先肯定了“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的一般治疗原则。这就是原文所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2)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简单的“治热以寒”、“治寒以热还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不能做到十全。有时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是原文指出的:“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这和病机十九条一段所述“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的精神完全一致。

(3)如何才能提高疗效,本段提出了“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的治疗原则。这是对病机十九条“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进一步阐述和补充。

(4)为了说明服寒反热和服热反寒的道理本节提出了“治其王气,是以反也”的问题。这也是对病机十九条中所述“未能十全”的原因作进一步的说理和补充。

(5)除上述而外,本段还比较突出地提出了药食性味归经与疗效的关系问题,认为辨证尽管无误,但不重视药物性味归经,其结果和辨证错误一样,同属无效。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不治五味属也。”这是病机十九条中没有论及的内容,是对前文的重大补充。

(6)本段还提到了长期服用同一性味的药物和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这也是病机十九条中没有论及的内容,因而也是对前文的重大补充。

据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段与前述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论证了病机十九条的基本内容,同时又作了很多重大的补充因此可以作为是病机十九条的姊妹章节。笔者在学习研究中医病机学说时,应注意前后参照,综合分析。这样就必然会有助于笔者对《内经》病机学说的深入认识和领会。

笔者在反复学习该段经文时,深为其义理之精深,论述之严密而赞叹不已,同时也对许多注家未能阐明其义而深感遗憾。尤其是对“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以及“治其王气,是以反也”等重要论点的注解上,言不及义者居多。因此在详解此段文字时,未尽从注家,主要提出笔者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与读者交流并就正于读者。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

-脉经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其有关内容如下:

1、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书,作者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该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融汇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伤寒论:《伤寒论》主要论述了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的诊疗方法。全书共12卷,载有398条经方,这些经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经典方剂之一。这些经方的特点是用药简洁、配伍严谨、疗效显著。

3、杂病论:《杂病论》主要论述了各种杂病的治疗方法。全书共14卷,载有447条医方,其中包括了许多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如针灸、按摩、手术等。这些医方在当时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实践,并流传至今。

4、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一部阐述各种杂病及危重病的临床治疗规律的专书,作者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该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5、内容与特点:《金匮要略》共分为三篇二十五章,载有205条医方,其中有很多经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如小柴胡汤、大承气汤、小建中汤等。这些医方不仅用药简洁、配伍严谨,而且疗效显著。

有关《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的比较内容

1、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它们在内容、学术思想、临床应用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贡献。

2、关于《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伤寒杂病论》主要论述了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以及各种杂病的诊疗方法,而《金匮要略》则主要论述了各种杂病及危重病的诊疗方法。虽然两者都涉及到了疾病的诊疗方法,但侧重点不同。

3、关于《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在学术思想上有所不同。《伤寒杂病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而《金匮要略》则更加注重脏腑经络的辨治思路以及针对病因、病理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

致敬中医经典之《黄帝内经》任应秋讲解版 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是我们学中医人士的奠基石,要学会如何辨证论治,需要先掌握黄帝内经的精髓。 但随着网络微课的普及,《黄帝内经》早已不再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