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中国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第1张

一、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

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

中医学不仅是中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伟大宝库,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医学在思想、理论、观点,甚至具体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

1、中医药有西医药根本无法比拟优势

(1)中医药标本兼治,西医药标本不治

中医药是整体调理,西医是对抗性治疗,对症下药的中药几乎没有副作用,西药副作用大且有耐药性。

中医药有“简、验、便、廉”的特色,西医的科技手段有严重缺陷;“慢中郎”是对中医的误解。

在一般人印象中,诊断和治疗疾病还是要靠西医,只有在某些慢性病、西医没有好办法解决时,可以考虑去看中医,但中医最多也只能辅助西医进行调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急性病如感冒、肠炎等,还是西医治疗快,中医疗效慢;急救靠西医,中医不会急救。

(2)中医药能抵御大疫情,西医药则反映慢

中医是以不变应万变,西药则必须出现新病后,提取细菌,再培植,用于治病,这样快则半年,慢一两年三四年甚至无法研制出新药,如治艾滋病的药。而中医辩证论治效果显著。

(3)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医自己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它就具备双重内涵,一个就是它的人文属性,它是一种哲学医学模式,它讲整体观,讲天人合一,讲阴阳,讲这个人要平和,阴阳的本身就是平和,和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和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内稳定保持平和完全是异曲同工。这就是它的人文科学部分。

2、否定中医是没有文化自信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中医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欢迎和喜爱,形成了世界范围的中医热。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并盛赞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榜样。

3、中医药价格低廉,西医药价格高昂

美国也承担不起西医药的药用,何况中国。发展西医药,是拼资金和技术,中国没优势,而发展中医药,中国有核心技术,可全世界的医药市场上叱咤风云。

三、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中医学及其医德的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医德的成就和进步也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几个阶段的发展,更清楚地表明医德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医德的关系,有利于医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扬光大。

扩展资料

中国药医(中医)特点: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

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中医

1 急求一篇关于医院院庆的文言文类型的贺词

尝试一下,供参考:

喜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三周年志庆,余甚感喜悦,遂著文以记之。怀三载之功,瞻百年之业。心怀感激之际,身立期盼之姿,唯祈院之发展更加美好。

三载以来,院所属上下众人,皆以“治病救人,服务人民”为己任,致力医护病患,披肝沥胆,爱岗敬业,鞠躬尽瘁,终得患者及其家属啧啧称道,颔首满意。既秉承医者之仁心仁术,又发挥社区医院之平价便捷。造福百姓,服务乡梓。其功德日月可昭,其显名街巷相传。

今日之风采,得之不易。感谢者众,不甚枚举,唯有继续努力,再建新功。恭祝美好,继续辉煌。感恩社区,共建和谐。愿人民健康,盼四方安平!

建议先用白话文拟稿,再翻成古文,直接写,都不晓得要表达什么内容,比较困难!!

费了半天脑力,希望对你有点儿帮助吧!!!累!!!

2 医院十周年庆

值此贵院110周年华诞之际,谨向全体干部职工致以热烈的祝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传承同济医学院“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院风,铸就“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经过1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

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跃升为国内医院前列,闻名遐迩于海内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与祖国同舟,与人民共济。1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医院在教学、科研、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众多荣誉,为各级领导所重视,为广大百姓所称誉。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再次衷心祝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10岁华诞,也真诚祝愿敢为人先的同济人继续迈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步伐。

3 什么是医院的文化

所谓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集体创造的、逐渐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及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认知。

它的内涵是指一个医院所独具的组织结构模式、经营管理信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优良传统,以及全体员工对医院的关爱程度、依赖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医院文化是当代医院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受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是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能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上,从而对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4 求医院文化方面的好的通俗的文章,内部讲课用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的所有制形式及经营模式正处在变革当中,医院从原来单一的国家所有逐渐转变为国家、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国有医院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方式也在朝着适应市场运作规律的方向发展,并且,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外资引入医疗市场,医院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化经营的理念逐渐深入到医院的日常管理当中。

医院应以一种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迎接新世纪的曙光呢?应该认识到:追求卓越的文化。而成功的企业也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

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医院文化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并把它放到与医院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高度。 医院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救死扶伤、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是医院永恒不变的主题,也就是医院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这个核心价值观念,利用它来约束职工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应该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

一、医院文化与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医院的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在企业文化研究中,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医院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即不能孤立地谈文化建设。 制度与文化在演进方式、表现形态和对人调节方式等方面是有区别的: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而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

同时,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密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

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但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有一些误区 一是认为喊口号、贴标语即是医院文化。其实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标语只能让人感到乏味,医院文化不是唱歌作赋, 不是上街学雷锋、搞义诊,也不是春游、聚餐,否则只是热闹一阵子,时过境迁,一切如故。

医院文化必须集中反映医院的追求和针对解决的问题。二是认为有标准的医院文化,参观学习优秀医院的文化,然后照搬人家的文化就万事大吉了?这又走入了一个误区。

医院文化不存在标准,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同的医院文化是不一样的。三是“竞争”的文化意识,优秀的医院文化不是说不要竞争,而是指它的最终目标将成为“优势互补”,在合作为主旋律的当今,必然在合作的前提下竞争,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第一的文化意识已经过时了。

四是安于现状的文化意识,很多管理学的书里都谈到“煮青蛙”文化,当把青蛙放在开水里时,它立即会跳出来。但是把它放在凉水里,它感到很舒服,这时在锅下加热,青蛙逐渐适应了水温,等它感到很烫想跳出来时再也跳不动了。

当一所医院没有创新,对平时的一切感到习以为常时,医院的衰退就开始了。 健康的医院文化就是创新文化,要在管理、技术、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医院才能长盛不衰。

在市场经济中,医院文化的形成,不是主动自觉的行动,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如果不更新观念,等到发现医院文化有缺陷的时候,再想改就非常困难了。 三、如何建设医院文化 我院是一所有着近80年历史的市级专科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团结一致、高度认同的优秀传统,又有思想守旧、观念老化的桎梏。

在改革发展为主题的当今社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仍然是医院的永恒宗旨,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如何建设医院文化呢?笔者以为:首先,要抓认同感: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共同讨论总结医院各个历史阶段中所积累形成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和优秀风格,将蕴藏在员工的一切宝贵精神挖掘出来,以多种形式增加职工的凝聚力,大家认同在先,共同参与,才能广泛、深入地更新观念。

其次,抓理念创新:医院应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将医院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凝练出既富时代气息、又能充分体现医院特色,即“以人为本,德先于。

5 医古文的医古文课程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七年制及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

教学旨在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在已有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断句、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学习后续的古典医著课程与毕业后研读古代医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碍,同时促使一部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争取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医古文精髓,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并进而提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求有益于实现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医生气质形成,为其将来从事中医药临床或其他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本课程以“医古文”为主干,构建成融合医古文(文选)、中医古汉语通论、中医古籍注释纲要、中医文献学等课程的中医特色系列课程,并配合古代汉语选读、中国古代名著赏析、古代诗歌概要等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面,促进学业素质不断提高。

6 如何传承发扬医院文化精髓

医院的文化建设,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几个领导的事情,医院的文化建设体现在全院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举止上。医院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和信誉,同样也就体现医院的文化。株洲市一医院在文化建设中强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规范每一个员工的言行纳入医院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来。

从细微入手,从点滴着眼,不断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首先,他们在门诊推行一站式服务,划价、收费、取药在同一窗口一次性完成;其次他们实行了365天无假日制度,并在门诊注射室、皮肤性病中心分别增加了中午晚上看病输液的服务项目;另外,医院还在门诊大厅设立流动收费车,增配担架、手车、轮椅、开水桶等方便病人的设施。

7 医古文的内容简介

从编写大纲到最终完成本教材经过了数度寒暑。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医古文是含有医药学内容的古代文言文。为了读懂这方面的文言文,还要学习一些专业术语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因而医药学古文与之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便是医古文的主要内容。医古文是中医药学基础的基础。

本书分文选、基础知识及模拟试题3部分,每篇课文都有学习要点、注释、译文及供练习用的阅读材料。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

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

”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

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

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

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

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

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

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

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

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

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

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

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

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

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

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

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

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

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

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

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

”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二)治则有“反治”。

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

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

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

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补益有哲理。

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

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

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

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

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

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

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

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

”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

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

(四)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

”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

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

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

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

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

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

”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

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

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

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

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

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

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

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

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

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

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

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

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

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

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

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

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

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

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

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

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

是金子总在闪光。

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

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

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

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大概有6000多年了,就从神农尝百草那时就有了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中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首先,在我国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存在肯定是合理的,虽然中医理论相对西医来说更为模糊,但是通过中医辩证去论治,对症下药,最终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中医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对于某些病症,有了很好的疗效,所以说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

其次,中医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这要是通过调理营养平衡来控制病情和调理身体治疗效果非常明显,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中医也是有自己的科学,并不是伪科学,中医主要是讲究望闻问切,在明确病情之后会调理中药,或者是通过针灸,按摩的方法来治疗,可以达到调理控制病情的目的。

第三,中医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一门医学,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在理论上,它有系统性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有理论概念治疗法则,方剂,药物及部分组成,中医的实践活动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任意的盲目的实践。中医在学术上有着实践性,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临床实际相结合,从实践出发上升为理论,又以其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中医药治病最实际的是实时接受着时间的检验。

正因为中医学有系统的理论,有实践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所以中医学是一门科学,凡事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被实践反复证实的理论能够准确反映生命活动和疾病防治客观规律的内涵,就是科学的东西。

在国务院办公厅所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及到,为了能够适应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如今可以在申请中医专业学位的时候用医古文代替外语考试。这是一种创新,也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当然这是针对于申请中医专业学位的人来说的,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学习外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改变的。

我国的医学科研水平说不上是世界领先地位,并且最顶尖的医学杂志也不是出自我国,所以医学生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更多需要参考外国的文献,这就需要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尤其是一些顶尖的医学期刊,更是需要有深厚的英语文化背景和能力。所以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外语尤其是英语是相关重要的,这对于科研以及加强自己的学术能力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当然这是针对大多数医学生来说的。如果需要从事中医药的研究,那么使用医古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医药很多典籍都是用古文写的,想要能够读懂这些古籍,比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用医古文来代替外语考试,是一种创新,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不能够生搬照套,而是要去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进行研究和改革,我想这也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布这项措施的出发点。

无论是外语也好,医古文也好,最终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研究,从而给人类造福。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去关注学习怎样的语言,而是关注最终取得的成果,因为这才是能够惠及到全人类的,对于全人类最有帮助的。语言终究只是知识的载体。

中国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