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第1张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和关节周围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能引起关节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近代医贤名曰尫痹、顽痹等病名。其因证机治与一般“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痹证不同,在研究探讨古今医贤治疗痹症论述的基础上,结含临床实践,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提出如下见解。

 1肝脾肾气血亏虚为病本风寒湿热痰瘀为病标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反复,其病程长,其病理因素初起主要为禀赋素虚,肝肾亏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而发病。《素问·痹论》所述,“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关节皆赖肝肾精血濡养。邪客筋骨,筋损伤肝,骨损伤肾,肝肾损伤则筋骨失养,肌肉不充,而致关节拘急掣痛,屈伸不利,甚则导致肌萎、筋缩、骨损、关节畸形僵硬、行动艰难等功能严重障碍。脾主肌肉,运化水湿,脾虚则痰湿内生,湿痰互结,肆虐作祟,流肌肉经脉可见体重节肿、关节积液等,所以肝肾脾气血亏虚是本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又因为病情缠绵,反复发作,必有外邪为之引动,风寒湿热之邪的反复侵袭,深入经隧、骨骱,经脉不利而成瘀血,湿浊粘滞而成痰饮,痰瘀交阻则留著关节,瘀阻经络,形成骨节僵硬肿胀、畸形,日久难复。故曰本病以肝脾肾亏虚为其本,风寒湿热痰瘀为其标,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为其病理机制,病变机制可归纳为“虚、邪、瘀”三者。

 2滋补肝肾、调补脾胃气血为治本大法

 由于本病顽固,病程长久,病因以肝脾肾亏虚为病本,风寒湿热痰瘀为其标,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为其病理,故治疗上以滋补肝肾、补气益血、调补脾胃为主,佐以清热毒、祛湿浊、祛瘀血、化痰浊、搜风剔邪、宣痹定痛的治疗大法。补肾以仙茅、仙灵脾、蚂蚁、杜仲、菟丝子、牛膝为主,同时辨阴阳之亏虚而分别选加,偏阴虚加女贞子、龟板,偏阳虚加附片、肉桂、补骨脂;养肝宜用熟地、当归、白芍、木瓜、鸡血藤、桑寄生;健脾益气选黄芪、白术、党参、山药。肝脾肾同健,则痹病自歼;祛风用威灵仙、全虫、乌梢蛇、桂枝等;清热毒祛湿浊宜用防已、薏苡仁、石膏、知母、苍术、黄柏等;祛瘀生新化痰通络用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白芥子、僵蚕等;活络止痛用络石藤、海风藤、清风藤,甚者用麝香、马钱子、蜈蚣、全蝎、细辛等。

 经多年临证筛选,自拟扶正蠲痹汤,疗效满意。处方: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仙茅10克,菟丝子30克,仙灵脾10克,白芍15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5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方中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配合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补气,脾旺则湿自去;菟丝子、二仙温补肾阳壮督;桂枝温经散寒,运行气血,开闭达郁,促进邪毒速去;白芍和营敛阴,润养筋脉;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止痛;灵仙为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要药;防己除湿通络定痛;姜枣调和营卫,以利血脉;炙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还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补肝肾,健脾益气,散寒祛风除湿,祛瘀通络定痛之功。

 加减:疼痛甚者加蜈蚣二条、全蝎3克(为末冲服);偏风盛加防风、乌蛇、羌活、独活各10克;偏寒盛加熟附片10克、细辛6克,甚则加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偏湿盛加苍术12克,苡仁30克,海桐皮、木瓜各10克;偏热盛加石膏30克、知母、秦艽、地龙、络石藤各10克;肾虚症明显加破故纸30克、鹿角霜15克;顽痹日久酌加水蛭、露蜂房、穿山甲、土鳖虫、千年健各10克;屈伸不利者酌加伸筋草15克,路路通、木瓜各12克;麻木者酌加僵蚕、半夏、南星、白芥子各10克;红斑、结节者酌加丹皮10克、丹参20克、皂角刺、甲珠各10克;下肢痛加川牛膝、独活;肩臂痛酌加天仙藤、片姜黄;颈项痛酌加葛根、羌活;背脊部痛加狗脊、鹿角霜以引经。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据肖长虹介绍,根据症状,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着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热痹: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

  而临床病人多几种症状同时具备,而基于此,中医也有一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主要如下:

  1、风湿热痹型: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关节肿痛、局部灼热、皮色发红,或触之有热,或兼发热,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宣痹汤。

  2、毒热瘀痹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或成人Still's 病。关节红肿,欣热剧痛,拒触拒按,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皮下红斑,口渴,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燥,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三水白虎丸(汤)。

  3、寒热错杂型(寒痹、痛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期,或急性期向稳定期过渡。关节肿痛,局部皮色正常,但触之有热感,或自觉局部有热灼感,但全身畏寒畏风,受风寒则关节疼痛加重。舌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缓。

  治法:祛风散寒,清热通痹

  方药:桂枝芍知母汤。

  4、风寒湿痹型(着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或慢性活动期。

  症见关节肿痛,屈伸拘急,局部皮色正常或苍白,遇寒加重,得热减轻。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方药:薏苡仁汤。

  5、久痹型(肝肾亏损、痰瘀阻络):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期,稳定期,以及后期。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屈伸严重受限,时有自发痛或活动时疼痛。皮下结节,按之坚硬。面色无华或晦暗,腰膝酸软,肌肉瘦削,心悸气短,疲倦乏力。或面色潮红,时有低热。舌暗红,或舌淡体胖有齿印,瘀斑,苔白或腻,脉沉弦或沉细涩。

  治法:补益肝肾,化瘀散结,搜风剔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 益蠲痹丸缓图

  雷公藤疗效好有生育需求者慎服

  除了辨证论治外,中医对类风湿的治疗还讲究辨病论治,即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并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据介绍,在类风湿的中医治疗上,最为突出的药物要数雷公藤。雷公藤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运用到类风湿上的,它在抑制免疫、消炎镇痛方面效果明显,且雷公藤多甙片(昆仙胶囊)也经济实惠,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但是,雷公藤在古代也称为“断肠草”,其毒性大,会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女性长期服用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最终可导致不孕,而男性则可能导致不育。医生建议,该药需要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服用,一般用于没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且因其对肝功能会有一定损害,服药期间应严格监视肝功能。

  包括雷公藤在内,当前中医辨病论治类风湿的常见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

  1、雷公藤多甙片(昆仙胶囊):20mg,口服,每日3次。适应于肝功正常,未应用过雷公藤制剂,免疫功能明显亢进(IgG>20g/L,IgA>5g/L)的患者。每半月复查一次肝功,血常规。3个月后开始减量,最后用10~20mg/天维持。

  2、关节灵丸:8g,口服,一日3次。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活动期,慢性活动期。若服雷公藤多甙片后转氨酶明显升高而停药的患者也改用关节灵。根据病情变化,3-5月的开始减药,最后用8g,一日1次维持。

  3、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

  4、中医药浴治疗:以红花10g、桑枝20g,防风10g,细辛10g,威灵仙10g,川芎15g,乳香8g,加入适用特制蒸气浴床中作中药蒸汽浴,每次30min,每天1次。

不知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过,在湿冷的气候时,总有一些老年人抚摸着自己的膝盖,叹气道:风湿病又犯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的病症,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量的减少,青年人患上类风湿关节炎也越来越多。

一: 中药偏方

1: 中药偏方一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仙茅10克,菟丝子30克,仙灵脾10克,白芍15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5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2: 中药偏方二川乌粥原料:制川乌2克,姜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适量。烹制方法:将川乌研末,粳米洗净,同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沸后加入川乌,用文火煮2~3小时,待米熟烂后加入生姜汁和蜂蜜,搅匀,再煮1~2沸即可。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3: 中药偏方三穿山甲5克,白薇10克,泽兰15克。共三味药。用一斤黄酒煎,用小火。大火煎开,用小小火煎15-20分种。放少许红糖,去渣喝酒,视酒量。一天最少吃二次,要坚持。

二: 自我疗法

1: 红外线照射肿痛部位照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2: 蜡疗将蜡袋加温软化后,置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3: 按摩疗法按摩疗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最后用摇、滚、揉手法,作善后处理。每次30~50分钟,2~3天1次。

4: 饮食疗法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抵抗力。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要少食。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5: 自然疗法居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被褥干燥。洗漱宜用温水。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也不可满不在乎,更不能情绪低落。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 饮食要全面均衡,合理

食,以素食为主,类风湿性病人的饮食营养很重要,如果营养不能使机体达到满足,那么不但药物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也会使病情得不到缓解。

风湿包括很多疾病,首先,患者要明确诊断,到底属于风湿病的哪一种。

属于系统性的风湿病,这里面包括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系统性的风湿病,还有一类是属于器官特异性的风湿病,还有一类属于关节肌肉性的疾病,比如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

涉及到关节肌肉疼痛,对症治疗首先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止疼药包括扶他林、芬必得等,再有一个就是皮质激素,也是风湿病最常用的一些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还有一类是免疫调节剂,包括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如白芍总苷等;还有一类属于生物制剂,目前用于对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的治疗。

这些治疗药物的应用,希望不要自己随便服药,有些病人之间会有交流,一听到病人吃这种药很好,他自己就去吃,但是每个病人对于药物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很多病人吃了以后,会出现副作用,如出现皮疹、白细胞减少,所以病人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坚持规范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东城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以中医科学院冯兴华博导为学科带头人,辅以商宪敏教授,韩洪主任医师、丁京生主任医师、贺海军副主任医师、叶晓光医师、林继恒医师组成了东城中医院风湿病治疗的专业队伍。团队针对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痛风等风湿相关病症进行诊治。

说起治疗,有人说我们生病直接看医生就可以了,何必知道怎么治疗。但是鉴于有一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及其家人执迷于偏方验方,使得治疗不仅无效还常常延误病情,坏处自不必说。所以我们不得不科普一下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正确打开方式了。

现代医学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两种。药物治疗有消炎镇痛的,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这些常常是病情活动期,关节疼痛明显的时候服用;另一类就是抗风湿药物,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是用来治疗疾病本身的。除了药物治疗,西医上, 手术治疗是在患者出现严重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的时候才会用到。

中医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病”范畴,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医中根据这三种病邪偏重不同分为 行痹,痛痹、着痹

中医讲 “风性主动,善行数变,”,所以风邪侵袭肌体,主要表现的关节痛为走串不定,痛无定处,也叫行痹。治疗主要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药物为主。

寒性凝滞,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结阻滞不通。由于血、津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而“不通则痛”,故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寒邪所致疼痛的特点是,遇寒加重,得温减轻。所以寒邪为主导的关节痛是固定不移,痛势剧烈;称为痛痹。治疗主要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药物为主。

湿性重浊,这里的“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 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若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输布受阻,故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湿痹”或“着痹”。另外湿邪易夹带他邪,遇寒则是寒湿,遇热则为湿热,寒湿也可以转化为湿热,治疗主要用清热除湿,或者温散寒湿之法。

除了风、寒、湿,痰浊,血瘀同样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病邪因素,这里中医讲的痰浊、血瘀与我们现实中看到的痰和瘀血是不同的。他们是一类病邪的总称。古人云“怪病多由痰作祟”,也就是说痰只是很多疾病,尤其是难以解释的怪病病因。同样治疗可以化痰通络或者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药物治疗就可以了。

我们知道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时间较长,容易反复 。病情后期,往往实证转为虚证,出现肝肾不足,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形成“尪痹”,或是气血亏虚,关节酸痛,倦怠乏力;或是气阴两虚,口干眼涩。中西医会分别进行辩证治疗。

除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有药膏外敷、针灸,针刀、穴位注射、蜡疗、艾灸、熏蒸等等多种治疗方案。

近些年来,中成药领域研制新的药物如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等可以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但是孕妇或者有生育需求应慎用。现代临床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效果较为理想,中医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共奏良效。

以上是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也是医疗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如果您有关节痛需要治疗,还是要在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后治疗,千万不能相信偏方验方,贻误病情。

泰国风湿丸的功效还是不错的,很多人都会回购的一款产品,那么这款药品究竟是什么功效呢,下面介绍泰国风湿丸功效与作用 泰国风湿丸治什么病?

泰国风湿丸功效与作用

购于泰国皇家蛇毒研究中心,450人民币,主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等。

服用方法

刚开始服用早两粒,晚两粒。服用到不痛后,就可以改为早三粒,晚三粒。服完风湿丸后,前后一个小时不要喝浓茶。如果是年轻人,两、三年的这种轻微的风湿,一瓶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二、三十年的老风湿。一瓶可以见效果,但是要治愈需要用到三到四瓶。

风湿可以艾灸吗

风湿可以通过艾灸治疗的,灸疗也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对风湿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具体的穴位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中医将类风湿分为行痹、热痹,痛痹、着痹之分,不同的类型取穴也不同。

关节窜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取膈俞、血海,关节酸痛重着为着痹,取足三里、商丘;关节冷痛、遇热痛减为痛痹,取肾俞、关元;关节红肿且胀,热痛为主为热痹,取大椎、曲池。

产后风湿原因

产后风湿病属中医学“产后痹证”范畴。因其病发于产后,故古籍中有"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产后筋脉拘急"等名称。产后风湿的原因有:

1、没有保暖

孕妇生产后,大汗淋漓未及时去汗,同时又没有及时保暖,从而使风寒等有机会趁虚而入。

2、房子阴潮

如果居住环境有限,产妇的卧室阴暗潮湿,也有可能致使血脉不通。坐月子时期,门窗关不严使产妇受风也会导致产后风湿病。

3、过早劳累

孕妇生产后,身体需要好好地休养,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过度操劳,可能给身体埋下很多隐患。孕妇在坐月子的时候用冷水洗衣服,很可能会手关节疼痛,患上严重的风湿病。

4、洗澡水凉

孕妇在洗澡的时候,如果贪图凉爽,洗澡水比较凉的话,身体和凉水的亲密接触”,让本来就非常虚弱的身体受到冰凉的刺激,身体不能抵抗凉水侵袭,很容易关节疼痛得风湿病。

风湿,类风湿属于系统性疾病,直到今天医学界尚未能明确统一引起类风湿的原因。本病高发于40岁至60岁的女性。风湿,类风湿的发作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出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的甚至会失去自理能力。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类风湿的呢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痛苦的呢?

偏方一、活经活络汤

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二、蚂蚁丸

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功效:主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功效。

用蚂蚁来治疗各种身体疾病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蚂蚁的神奇功效,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药店,防止买到假冒产品。

偏方三、乌头通痹汤

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具有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功效。

这味中药的味道可能算是比较苦的,不少人在喝药的时候都很怕苦。其实你可以试试看,在喝完中药之后稍微含一点点蜂蜜在嘴里,很快苦味就会消掉了。

偏方四、牛蒡二羌汤

组成: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独活各30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g,白汤下。

功效: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和关节周围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能引起关节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近代医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