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
自然界的闪电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做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其吸引力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电是个一般术语,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像闪电、静电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电磁场、电磁感应等等。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 “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而英文中的电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蒙娜丽莎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
问题一:电是谁发明? 我们现在每天用着的东西大多数都需要“电”来启动!但是,究竟是谁发明“电”的呢? “电”这个名词是由希腊语“琥珀”转来的 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的时期,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带琥珀做的首饰。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把它对着光就呈显出**或红色的鲜艳色泽,是当 时较为贵重的装饰品。人们外出时,总把琥珀首饰擦拭得干干净净。但是,不管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层灰尘。虽然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个现象,但一时都无法解释它。有个叫 泰勒斯的希腊人,研究了这个神奇的现象。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挂在颈项上 的琥珀首饰在人走动时不断晃动,频繁地摩擦身上的丝绸衣服,从而得到启发。经过多次实验,泰勒斯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确实具有吸引灰尘、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的能力 。于是,他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 爱迪生发明灯泡前已有发电机了。历史背景如下: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摩擦发电机,不过产生的是静电,难有实用。 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从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不是静电产生的电流。他宣称动物组织能产生电。虽然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但他的实验却促进了对电学的研究。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始纷纷涌现。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 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 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老上海人把发电厂称为电灯公司,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问题二:电是谁发明的? 电本来就存在,不是发明的,应该用发现。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风筝实验得到的电,并积聚在一个现在叫莱特瓶的容器中 也就是很多书中说,有一个人在一个雷雨天时,在风筝上放一个钥匙,然后拉风筝的线(普通的棉线)另一端连接在莱特瓶(一个拥有2个金属片,他们非常近但不接触的容器)中,得到了电荷。 从此发现了电,并且证明了电的存在,灵感就在于闪电(高空气体放电现象)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三:电是谁发明的? 电是不能用发明一词的,也不能说是谁发现的,但在研究电的方面,我所记得的有很多名人,富兰克林研究了雷电;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使电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伏特、安培、欧姆等都在电的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所有的那些人当中,我最推崇的是那个没有多少文才只知苦干的法定第,他发现了电磁感应,但论文却是别人写的。
问题四:电最早是谁发明的? 电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罗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
问题五:是谁发明电的? 我们现在每天用着的东西大多数都需要“电”来启动!但是,究竟是谁发明“电”的呢? “电”这个名词是由希腊语“琥珀”转来的 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的时期,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带琥珀做的首饰。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把它对着光就呈显出**或红色的鲜艳色泽,是当 时较为贵重的装饰品。人们外出时,总把琥珀首饰擦拭得干干净净。但是,不管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层灰尘。虽然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个现象,但一时都无法解释它。有个叫 泰勒斯的希腊人,研究了这个神奇的现象。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挂在颈项上 的琥珀首饰在人走动时不断晃动,频繁地摩擦身上的丝绸衣服,从而得到启发。经过多次实验,泰勒斯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确实具有吸引灰尘、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的能力 。于是,他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 爱迪生发明灯泡前已有发电机了。历史背景如下: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摩擦发电机,不过产生的是静电,难有实用。 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从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不是静电产生的电流。他宣称动物组织能产生电。虽然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但他的实验却促进了对电学的研究。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始纷纷涌现。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 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 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老上海人把发电厂称为电灯公司,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问题六:电是谁发明的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 。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产生的方式:火力发电(煤)、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输电
electric power tran ission
电能的传输,它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和其他能源的传输(如输煤、输油等)相比,输电的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动脉。
输电线路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输电线路。前者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上;后者主要用电缆,敷设在地下(或水下)。输电按所送电流性质可分为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后因受电压提不高的限制(输电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比例)19世纪末为交流输电所取代。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输电又有新发展,与交流输电相配合,形成交直流混合的电力系统。
输电电压的高低是输电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常用输电电压有220千伏及以下的高压输电330~765千伏的超高压输电,1000千伏及以上的特高压输电。
变电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将天然的一次能源转变成电能,向远方的电力用户送电,为了减小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及线路阻抗压降,需要将电压升高;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安全的需要,又要将电压降低,并分配给各个用户,这就需要能升高和降低电压,并能分配电能的变电所。所以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通过其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工装置,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变电所将各电压等级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所的作用是变换电压,传输和分配电能。变电所由电力变压器、配电装置、二次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组成。
变压器是变电所的中心设备,变压器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
配电装置是变电所中所有的开关电器、载流导体辅助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其作用是接受和分配电能。配电装置主要由母线、高压断路器开关、电抗器线圈、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高压熔断器、二次设备及必要的其他辅助设备所组成。
二次设备是指一次系统状态测量、控制、监察和保护的设备装置。由这些设备构成的回路叫二次回路,总称二次系统。
二次系统的设备包含测量装置、控制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直流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配电
>>
问题七:谁发明电 30分 电不是发明,是发现并利用。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摩擦发电机,不过产生的是静电,难有实用。
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从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不是静电产生的电流。他宣称动物组织能产生电。虽然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但他的实验却促进了对电学的研究。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始纷纷涌现。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
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
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老上海人把发电厂称为电灯公司,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问题八:电力是谁发明的 楼层: 1采纳 电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不存在被发明出来的说法,应该说是被发现。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1752年7月用风筝吸引雷电的危险试验,使人们认识到雷电是一种电。此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在欧洲广为推广。 1786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放在两块不同金属之间的蛙腿会发生痉挛现象,他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电现象,1791年伏特得知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作了一系列实验。1793年伏特发表一篇论文,总结了自己的实验。后来,伏特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终于发现两片不同金属不用动物体也可以有电产生,并据此发明了电池,伏特高兴得称它为人造发电器。伏特电池的发明,使得科学家可以用比较大的持续电流来进行各种电学研究,促使电学研究有了一个巨大的进展。 1839年英国法官William Grove在一项业余的实验中发现了神奇的燃料电池。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强力发电机,并用于机车上,电真正进入人类社会生产。
1关于电的知识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罗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2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1禁止用手去移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
2禁止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
3禁止用湿手摸、湿布擦灯具、开关等电器用具。
4禁止随意将三眼插头改成两眼插头。
5禁止乱拉、乱接电线。
6禁止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
7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用电设备。
8禁止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
9禁止私设电网捕鱼、防盗、狩猎等。
10禁止用铅线、铜线等替代熔线用作保险丝。等等。
3所有的用电常识,简短
1、触电事故:(1)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即为触电事故。
(2)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2、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
而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安全电压。 3、低压电路触电形式: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 双线触电:人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这样,人体、导线就构成了闭合电路,电流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虽然没有接触零线,但是由于站在地上,导线、人体、大地同样构成了闭合电路,电流同样会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
4、易导致触电的情况:(1)用电器与插座连接的导线绝缘皮破损;(2)用电器外壳没有接地;(3电线上晾晒衣服;(4)电视室外天线与电线接触;5、庭电路触电的事故(属于低压触电):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因此,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正常情况下之间没有电压,但绝不能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
6压触电事故:分为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7、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8、电的急救: 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电流产生的热还会使肢体烧伤。 有人触电,绝对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这样,救人的人也会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也会触电的。
应先立即切断电源,用干木棒等绝缘物体把电线挑开,才能去救触电人。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应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过医务人员抢救。
4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有哪些
1、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不用湿手扳开关,插入或拔出插头。
3、安装、检修电器应穿绝缘鞋,站在绝缘体上,且要切断电源。
4、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5、在电路中安装触电保护器,并定期检验其灵敏度。
6、下雷雨时,不使用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且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天线插头。暂时不使用电话,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
7、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学生在寝室使用电炉、“热得快”等电器。
8、不在架着电缆、电线的下面放风筝和进行球类活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2、使用试电笔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部分。
3、功率大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线。
4、不能用身体连通火线和地线。
5、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过高,否则引起电流过大而引发火灾。
6、有人触电时不能用身体拉他,应立刻关掉总开关,然后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线分开。
-安全用电
5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常识有哪些
1、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的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以防触电。
2、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以防触电或发生火灾。
3、不要站在潮湿的地面上移动带电物体或用潮湿抹布擦试带电的家用电器,以防触电。
4、保险丝选用要合理,切忌用铜丝、铝丝或铁丝代替,以防发生火灾。
5、所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等,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装有接地线的插座。
6、检修或调换灯头,即使开关断开,也切忌用手直接触及,以防触电
6电的基本知识
l、电是怎么来的? 答:它是一种能量。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其他能量,比如水能、热能、机械能、原子能等转换来的。
2、什么叫电流? 答:水在水管里流动叫水流,电在电线里流动叫电流。也就是电能沿着传电的物体朝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流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速度每秒30万公里。
3、什么是电压? 答:电压也叫电位差,它和水位差的意思是一样的。水面的高低差别叫水位差或水压,水位差越大,水流越急,越远,越快。电位的高低差,叫电位或电压,电压越高,电流传送就越远。
4、什么是导体? 答:电流可以通过的物体,也就是能传电的东西,都叫做导体。各种金属是导体。有些液体象日常用的水能传电,含有水分的物体也能传电,人的身体也能传电,大地也能传电,各种动物、植物都能传电,所有这些都是导体。
5、什么叫绝缘体? 答:凡是不容易传电的物体,都叫绝缘体。比如塑料、橡胶、陶瓷、玻璃、胶木、干燥的空气和木头、干燥的棉布等,都不传电,所有这些都是绝缘体。
6、人的身体为什么会触电? 答:如果人站在地上,身体碰到带电的东西,人的身体能传电,地也能传电,电流就通过人的身体传到地上,人就触电了。
7、触电为什么能电死人? 答:触电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电压越高越危险;电流越大对人的伤害越大。触电严重,会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可以使人的呼吸受到抑制或者血液循环中断,人就死了。
8、要是发生了电气火灾该怎么办? 答:当闻到有烧胶皮或者烧塑料的昧,更赶快检查电线,发现电线有烧焦的地方,立即拉开闸盒。万一发生电气火灾,要先停电救火,未切断电源前,救火时不能用水浇,因为水是传电的,要用盖土或者压沙子的办法来灭火。拉开开关后,用什么办法救火都可以,也不会因救火而发生触电事故。
9、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用电安全? 答:日常生活中,首先不要私拉乱接,私拉乱接是违反用电制度的,在安装上不符合要求的,是容易出事故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换灯泡、擦灯泡的时候,先将电流关上,不要用湿手、湿布擦灯泡,要站在木凳或桌子上,不要站在地上去擦,防止开关万一失灵漏电;螺丝口灯泡的金属部分跟地线通着,电灯开着的时候灯头有电,不安全,露在外边的螺丝部分,人的手碰着就触电了,要特别注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与家庭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发生各种用电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家庭生活用电中,需要注意十忌:
(1)家用电能表的保险丝选用要合理,切忌用铜丝、铝丝或铁丝代替。
(2)台扇、落地扇以及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要用安装了接地保护线的三眼插头,切忌用两眼插头。
(3)调换或擦换灯泡、灯管,切忌用湿手,湿布。
(4)电线破损,切忌用伤湿膏包护。
(5)修理电器时要切断电源,切忌带电作业。
(6)检修或调换灯头,即使开关断开,也切忌用手触及。
(7)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应先插电源插销,后合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开关,后拔插销,切忌操作不当。
8)电灯应固定位置、安装,切忌把灯头线接得过长,当作行灯来回移动使用。
(9)如遇电器发生火灾,要先切断电源来抢救,切忌直接用水扑灭。
10)发现有人触电,要赶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列举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常识
(一)家庭安全用电须知
1 不要超负荷用电,如用电负荷超过规定容量,应到供电部门申请增容;空调、烤箱等大容量用电设备应使用专用线路。
2 要选用合格的电器,不要贪便宜购买使用假冒伪劣电器、电线、线槽(管)、开关、插头、插座等。
3 不要私自或请无资质的装修队及人员铺设电线和接装用电设备,安装、修理电器用具要找有资质的单位和人员。
4 对规定使用接地的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要做好接地保护,不要忘记给三眼插座、插座盒安装接地线;不要随意将三眼插头改为两眼插头。
5 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熔断丝,不要任意加粗熔断丝,严禁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熔断丝。
6 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等。
7 漏电保护开关应安装在无腐蚀性气体、无爆炸危险品的场所,要定期对漏电保护开关进行灵敏性检验。
8 晒衣架要与电力线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将晒衣竿搁在电线上。
9 要将电视机室外天线安装得牢固可靠,不要高出附近的避雷针或靠近高压线。
10严禁私设电网防盗、狩猎、捕鼠和用电捕鱼。
(二)怎样预防常见用电事故
1 不要乱拉乱接电线。
2 在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冒险带电操作。
5 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家用电热器时,人不要离开。
4 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5 电加热设备上不能烘烤衣物。
6 要爱护电力设施,不要在架空电线和配电变压器附近放风筝。
(三)如何应急处置触电事故
电流对人体的损伤主要是电热所致的灼伤和强烈的肌肉痉挛,这会影响到呼吸中枢及心脏,引起呼吸抑制或心跳骤停,严重电击伤可致残,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1 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 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3 施行急救。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另要及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4 尽快送往医院,途中应继续施救。
8用电知识有哪些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9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常识
1、用电要申请,安装、维修找供电所,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2、安全用电,人人有责。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低压线路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合理选用熔丝(保险丝),熔片(保险片)或熔管,严禁用铜、铝、铁丝代替。 3、不要在电线底下盖房、堆柴草、打场、打井、栽树、不要在电线和其它带电设备附近演出、放**,防止触电伤人和起火。 4、在电线附近立井架、修理房屋或砍伐树木时要采取措施,对可能碰到的线路设备,要找供电所停电后进行。 5、马车通过电力线路时,不要扬鞭,机动车辆行驶或在田间作业,不要碰电杆和拉线。 6、不在电线附近采石放炮,不靠近电杆挖坑或取土,不准在电杆附近挖鱼塘,不准在电杆上拴牲口,不准破坏拉线,以防倒杆断线。 7、电力线、通讯线和广播线要明显分开。发现电线与其它线搭连时,要立即找供电所处理。 8、晒衣服的铁丝和电线要保持足够距离,不要缠绕在一起,也不要在电线上晒挂衣服。 9、教育儿童不玩弄电器设备,不爬电杆,不爬变压器台,不摇晃拉线,不在电线附近放风筝、打鸟、不准往电线、磁瓶和变压器上扔东西 10、电线断落时不要靠近,要派人看守,并赶快找供电所处理。 11、小水泵、脱粒机等临时用电设备,不准带电移动,不准挂钩接电,不准使用存股线,不准使用地爬线、拦腰线。严禁未成年人接近带电设备,未经电业部门考核合格的人员,严禁操作电器设备。 12、不要用手摸灯头、开关、插头以及其它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有损坏、老化漏电的,要赶快找供电所修理或更换。家用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妥善接地。 13、不要使用不合格的灯头、灯线、开关、插座等用电设备。用电设备要保持清洁完好,灯线不要过长,也不拉来拉去。 14、广播喇叭怪叫或冒烟时,要拉断开关,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15、发现树杈碰触导线,要马上找供电所处理。 16、禁止私设电网防盗、捕鱼、狩猎、捕鼠和灭害。严禁使用“一线一地”照明。 17、非供电所人员不得操作高压开关,不要进入配电室乱动电气设备。 18、若发现有触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人,赶快拉断开关和用干燥木棍、干燥竹竿挑开电线,立即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现场急救。
希望能帮助到你!
古代关于磁学的知识相当丰富。我们祖先对磁的认识,最初是从冶铁业开始的。古籍中记载了很多有关磁学知识。
磁与电有本质上的联系。古代对于某些静电现象的记载,如摩擦起电、地光与极光的电磁现象等,这恰恰是和磁现象相并列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觉功绩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比。他嫌都城咸阳的宫室太小,不足以展现自己君临天下的威仪,就在公元前212年,下令在王家园囿上林苑所在的渭河之南、皂河之西,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群落阿房宫。
相传当年秦始皇在建造阿房宫北阙门时,令能工巧匠们“累磁石为之”,故称“磁石门”。磁石门运用了“磁石召铁”的原理,类似现代的安全检查门。
磁石门的作用,一是为了防止行刺者,在入门时以磁石的吸铁性能使隐甲怀刃者不能通过;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神奇,使其惊恐却步,不敢有异心,也称“却胡门”。
磁石门的营造,反映了秦国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尚属首创,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创举。
其实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开始同磁打交道。人们在同磁石不断地接触中,逐渐了解到它的某些特性,并且利用这些特性来为人类服务。古人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磁铁矿,就是磁石。我国古籍中关于磁石的最早记载,是在《管子·地教篇》中:“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古代人把磁石的吸铁特性比作母子相恋,认为“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因此,汉代初期,都是把“磁石”写成“慈石”。
对于磁石吸铁这一问题,宋代道士陈显微和道教学者俞琰曾经做了探讨,认为磁石所以吸铁,是有它们本身内部的原因,是由铁和磁石之间内在的“气”的联系决定的,是“神与气合”使然。
明代末期地理学家刘献廷在他的《广阳杂记》一书中也说道,磁石吸铁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隔碍潜通”的特性。刘献廷还把铁的磁屏蔽作用理解为“自然之理”。
这种力图用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水平,也只能作出这样的解释。
磁石门
直流电是指方向和时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电流大小可能不固定,而产生波形。又称恒定电流。所通过的电路称直流电路,是由直流电源和电阻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 直流电的电源有化学电池,燃料电池,温差电池,太阳能电池,直流发电机等。直流电主要应用于各种电子仪器,电解,电镀,直流电力拖动等方面。利用直流电,还可以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将负极插入水中,可以使水电解为氢气,正极则使水电解为氧气。 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电枢鼠笼式铝框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这些机器中有些类型可作电动机用,也可作发电机用。它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它于1821年由法拉第发明。 1832年,法国人毕克西发明了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转动永磁体使磁通发生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把这种电动势以直流电压形式输出。这也是世界第一台发电机。
雷电,是自然界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关于它的成因,今天并不难理解。两片带有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的时候,由于存在极大的电势差,致使空气电离,进行放电。极大量的电荷在极短时间内,发生中和,所以发出光和声来。那光就是闪电,声音就是雷鸣。如果云层接近地面,使地面感应带上异种电荷,当云层和地面之间的电势差达到定的程度,发生放电,就是落雷。由于短时间内释放能量很大,因而造成人畜死亡,房子倒塌。
一、我国古人对雷电的观察人类一开始就要遇到雷电现象,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倏忽耀眼的闪光,是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畏惧的心理自然而生。所以古时候在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就想象出雷公电母的臆说来,甚至作为图腾崇拜。这种情况也决定了人类对雷电的注意和研究,必然开始得很早。
在我国,远在四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字中就已有了“雷”字。至于“电”字在西周的青铜器上也出现了。当然,这个“电”字并不是今天所理解的“电”的意义,而是专门指闪电而言。
我国古代对于雷电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十分重视。不过,这里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把雷电当作上天的发怒,对人们的示警,因此就抱着诚惶诚恐的心理。
儒家的经典《论语》,要求人们遇到打雷闪电的时候,要肃立起敬,即使在夜间睡觉的时候,也必须起床,穿戴好衣冠,正襟危坐,表示虔诚的敬意。所以他们虽然对打一声雷,闪一下电,都加以记载,但都没有什么科学的价值。
另外一种态度,是把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加以观察,用科学的态度加以记载。《南齐书・五行志》记载,公元490年,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为雷所击,“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这是个事实的记录。落雷时,地面和云层之间放电,佛面上必定刷有金粉,是一层导体,正是强大电流的通路,所以大量发热以致被熔化。窗木是绝缘体,或者不在电流的通路上,所以保持完好。
宋代科学家沈括对类似的现象记载得更加具体详细。他写道:“内侍李舜举家,曾经遭到大雷击,在他家正堂西边的房间里,雷火自窗户出来,亮晃晃地窜上屋檐。人们以为正堂已经着火焚烧,都出去躲避。雷停止后,房屋还是原样,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室里有一个木架,里面放着各种器皿,其中有镶银的漆器,上面的银全部熔化流在地上,而漆器都没有被烧焦。有一把宝刀,钢质十分坚硬,就在鞘中熔为钢水,而刀鞘依然完整。”
这段记载是十分翔实的。在落雷时,强大的电流只能在截面积不很大的通道通过,空气电离发出耀眼的光亮,并发生巨大的热量引起高温,传到墙壁和窗纸上,故被焦灼而变为黑色。木架恰好在通道上,电流经过金属的刀和漆器上的银,遂使它温度急剧升高,立即熔化。刀鞘和漆器等绝缘体,不通电流,只受到传来的热量,但因时间极为短暂,因而仍能保持原状。后来又有人见到类似的情况。
宋代庄绰在《鸡肋篇》里讲到,他在南雄任职时曾看到当地的福慧寺被雷击中,其中一尊骑着狮子的佛象也破裂了,那上面所涂的金粉都熔化掉,其他色彩却依然如故。这和上面沈括见到的“雷火熔宝剑而鞘不焚”是同一原因。所以庄绰也说,他见到的情况“与沈所书,差相符也”。
上面提到的这三条记载,其意义不但在于如实描述了雷击的景状及其后果,并且已经隐隐约约地看出了不同物质在导电方面有不同的效果。后来,明末的方以智根据这些记载得出结论:“雷火所及,金石销熔,而漆器不坏。”这初步已经有了一点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括性。至于严格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在古代是无法明确的。
二、我国古人对雷电的解释观察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理论的解释才能探讨事物的本质。古代既然对雷电做了那么多观察和记录,必然对讨论它的成因提供了基础。
我国对雷电成因的探讨,从周代就开始了。那时的理论武器,主要是物质元气说基础上的阴阳学说。先秦以至汉以后的许多古书上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大概说来,都是认为雷电是阴阳两种元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如汉初的《淮南子》上说,“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意思是,阴阳二气彼此相击产生雷,相互渗透则产生电。这些说法虽然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但总显得过份粗浅笼统,不够具体。
东汉科学家王充,对雷电作了研究,专门写了一篇叫做《雷虚篇》(见《论衡》)的论文,竭力驳斥当时流行的“雷为天怒”的无稽之谈。王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雷与电不过是“一声一气”而已。
那什么是“气”呢?声音又是从何而来呢?
王充举出五条证据说明雷电在本质上就是一团火,所谓“雷,火也”,也就是“太阳之激气”。王充描写夏天阴阳二气的作用说,那时阳气占支配地位,阴气同它相争,结果便发生碰撞、摩擦、爆炸和激射,因此就形成雷电。
王充还用水浇火的过程来形象地说明雷电。他指出:在冶炼用的熊熊炉火之中,突然浇进一斗水,就会发生爆炸和轰鸣;天地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熔炉,阳气就是火,云和雨是大量的水,水火相互作用引起了轰鸣,就是雷,被这种爆炸击中的人无疑要受伤害。这一段说明,把阴阳作用发挥得很具体,对雷电成因的解释是很有独到之处的。
唐代,人们对雷与电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说明,孔颖达在《左传》“疏”里,说“电是雷光”。后来,有人还说,“雷电者,阳气也,有声名日雷,无声名日电”。在这一点上讲得最分明的是宋代的陆佃,他在《埤雅》一书中说,“电,阴阳激耀,与雷同气发而为光者也”。并且说阴阳相激,“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他还用铁与石相击所产生的火星与声响去比喻电和雷。
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一书,说得更加形象,他认为阴气凝聚,阳气被包固在里面,一下子爆炸起来,结果就“光发而声随之”。对于雷电威力的巨大,朱熹有个解释,他说雷电是“阴阳之气,闭结之极,忽然迸散出”。这里着重于闭结之“极”与进散的“忽然”。
从今天的眼光看,就是说极大的能量在极短时间内的爆发,是值得注意的。明代的刘基有一段话,对雷电解释得最全面、生动。他说:
“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阳气团于阴,必迫,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犹火之出炮也,而物之当之者,柔为穿,刚必碎,非天之主以此物激人,而人之死者适逢之也。”
他对雷电成因的解释,基本上继承前人的说法,可是他用炮弹出膛来比喻是很形象的;指出了人之被击毙,乃是“适逢之”,并非什么天意的惩罚,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应当指出,这些解释之中的阴阳,并不是正负电荷。在古代也根本不可能发生现代科学中的电概念。所有这些解释,也只能使我们看到阴阳理论的一些科学因素及其生命力而已。
三、我国古代的避雷设施雷电既然能够造成灾害,迷信者除了惊恐畏惧之外,就显得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了;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却要设法对付它。在今天,避雷针已是众所周知的有效的预防设施。
根据落雷的成因可以知道,地面上特别高耸突出的物体是比较容易受到雷击的。所以,在高层建筑物或烟囱的最顶处装上ー个金属的尖端,以粗导线引到地下,和大地相联结,就构成了避雷针。它所根据的原理是尖端放电。就是说,一个带电体,电荷总是密集在尖端,因此也比较容易逸出。当带电云层逐渐接近地面,因静电感应作用,地面就出现异种电荷,它将主要集中在屋顶的那个金属尖端上,并由此向空间逐渐逸出,跟云层中的电荷中和。这就避免了电荷的大量积集,引起突然性的集中放电,从而减少发生雷击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金属尖端有粗导线和大地相通,当雷击发生时,强大的电流就从避雷针的接地粗导线中流过,从而避免了建筑物受到雷击电流的破坏。
我国古代对尖端放电,当然是无法了解的,但对大气中存在的尖端放电现象却有所发现和注意。《汉书》上就有“矛端生火”的记载。矛是一种兵器,大约有三、五米长,锋刃就是一个金属尖端,当露天竖立着,上空有带电云层时,可能发生放电而产生微弱的亮光。
晋代的《搜神记》里记载,公元304年,成都王发动叛乱,陈兵邺城,据说夜间可以看见“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实际上说的就是尖端放电现象。至于说“遥望如悬烛”,那可能是夸张之笔。
关于我国古代的避雷措施,三国和南北朝时代的书上,已经出现“避雷室”的名字。但是这个屋子的结构和避雷原理都无从考证了,这是很可惜的事。
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了一部叫做《中国新事》的书,那上面记载说:“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上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很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看来,这龙头既是种装饰,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避雷装置。
在这里,建筑艺术和避雷措施结合得很巧妙。这一类避雷装置在我国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据唐代王睿的《炙毂子》上记载,汉代的古建筑柏梁殿遭火灾,因此,有个搞巫术的人提出建议,把瓦做成鱼尾形状(叫做“鸱尾”或“蚩吻”),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天火。看来这就是《中国新事》上所说的“仰起的龙头”之类的东西了。
古书上还记载说,有人看见房屋顶上瓦质兽头的口中竟有二三尺长的火光。大概就是放电现象。这样看来,我国至迟从唐代开始,有的屋顶上所设置的动物形状的瓦饰,实际上兼作避雷之用。在古建筑里还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部分,譬如塔的尖顶常常被涂上一层有色金属膜。成了导体,那直达地下的塔心柱所采用的木料往往是容易导电的,塔心柱的下端又有贮藏金属等的“龙窟”。这样实际上就构成了避雷装置。
无怪明代就有记载说,嘉兴的东塔顶上夜间“放金色、若流星四散”。许多高大的殿宇,有所谓“雷公柱”等等的设置,也属于避雷措施。这些完全是古代建筑师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样说来,我国古代虽然不可能在避雷针的原理方面有所发现,但在实践上,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应用了。现在,人们一说起避雷针,就想到十八世纪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可是我们祖先的贡献也是不能抹煞的。
什么是“天打雷劈”?五行和五行有什么关系?编辑带来了一篇详细的文章供你参考。
这样的情节在**、电视剧、小说、漫画中经常可以找到。一个人骂人的时候,说如果违背誓言,一天要被雷五次,或者被雷,然后一个雷就下来,直接打在这个人身上。谎言不会自己破。但是,这些话说起来容易。你知道狮子座是什么吗?为什么会有“身吹”这种说法?如果真的有五次雷暴呢?五行和五行有什么关系?
“五雷轰顶”应该是最讨厌的诅咒了,尤其是在古代。你这样骂人,几乎所有人都会相信下面说的是真是假。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人们在雷电下化为灰烬。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五雷”到底是哪“五雷”?萧军查阅了许多古籍记载。“雷”在道教典籍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每个时期的五雷都不一样。
比如《季红传》中提到的“雷霆一击”:“所谓雷霆一击,金木的水、火、土之雷霆,刀、金之雷霆,木棒、木雷之雷霆,落水之雷霆,火之雷霆,土墙之雷霆。”
这是为了配合五行的雷,“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棍棒、火、洪水、碾压。简而言之,就是五种“灾难”。
公元年的《七元鬼咒经》是第一部提出“五雷论”的书。论述“五雷天”,暗指所有邪灵都怕雷。
明朝《道藏》年,宣武皇帝也记载了降伏“霹雳”的故事。他指着五王子雷,尖嘴鸡翅和手中锋利的锤子走近。五神成了真形,却只有五鼓,五索被扣。原来五个thors就是五个鼓。
后来诸葛亮被称为雷神。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员大将。《北游笔记》中也记载“五雷为雷达、雷二、雷三、雷四、雷五”。
南宋的一些道教典籍也将“五雷轰顶”记载为:《太平广记》,道,水关雷,道,等。北极闪电之书:龙雷,我的圣雷,社区雷,恶魔雷。
所以,《天空五雷》真的让世界上最强的雷迎接你了。不要骂人!
一个人要发誓服毒的时候,往往会说“身吹”、“天上五雷阵雨”之类的话。然而,“五雷”到底是什么?金木的火、水、土很难从天而降吗?
其实“五雷轰顶”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都是雷电,而是与五行相对应的意外。“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玉枢雷书》年的《石干》和《洪范》中。洪范指出:“五行是水、火、木、金、土。”
死亡打击中的“五”是指五行,代表金木的水、火、土五种物质。“五雷”是金、木、矿、火、大矿的统称。其中,金磊指的是剑、金属、铁器、车祸等。Rem指棍棒、高空坠落、树木折断等。矿指溺水、行走意外、疾病等。火射线指的是烧伤、电击等。土雷是指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
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所以如果被这五道雷劈到了,那他一定是有罪的人。
对于电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
本文2023-10-21 12:24: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