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老百姓挨饿也不愿意去捕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老百姓挨饿也不愿意去捕猎?,第1张

饥荒这个灾难,在古代算是最严重的灾难了,即便是战火连天,都无法与之相抗衡。面对饥荒,百姓的生活是非常苦的。土地种不出粮食,那众人就开始挖草根,吃一些老鼠,吃牲畜等等。如果还是无法撑住,那就卖儿卖女,总是要活下去的。而在历史记载中的饥荒,让我们看起来更加的难过。

西晋的皇帝面对饥荒,粮食没有了,他问大臣,粮食没有了,那还有肉啊!可以说,对于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粮食和肉是不等同的,但对于百姓来说,如果不是山穷水尽,又怎会说是遇到饥荒了呢?遇到饥荒,城内城外是一片哀鸿,躺倒在地的人无数,这是一种比瘟疫还让人更加绝望的灾难。可以说,饥荒是很恐怖的,当然,也有人问,既然地面上找不到食物,那为什么不到海上找呢?

在一些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古人捕鱼的技术还是十分先进的,自古就有“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这样的歇后语。所以说古人是会捕鱼的,那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古代闹饥荒无非就是两种原因,第一种就是天灾,就是在旱灾中,河流都枯竭了,根本就没有鱼让你可抓。第二种原因就是人祸,人祸主要就是指发生战乱的情况下,老百姓为躲避战争,只能选择逃命,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有闲心去抓鱼吃。

再加上天气十分的干旱,水源中的水分蒸发的也比平时快了一倍不止,这样的双重消耗之下,自然水源干涸的也会比较早,而鱼最终的结局就是干涸在了水下的泥土中,腐烂成为了大自然中的一坡黄土。

饥荒来了老百姓在家乡的食物都吃尽了,很多人都会选择背景离乡到没受灾的地方去要饭。但是也有人不愿离开家乡,于是粮食吃完了吃野菜,野菜吃完了啃树皮,树皮啃完了吃观音土,吃了观音土往往会肚子发胀,最后导致人的死亡!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捕鱼打猎是人类在原始社会就掌握的生存技能,平时都有人以捕鱼打猎为生,到了饥荒年头,河里的鱼,山上的野兽能吃的估计早已被捕完,等待大部分饥民的就是挨饿,甚至死亡!

而且,捕猎和打渔这种都只能解决小部分人口的口粮,很难养活大规模的灾民,真要是水里有鱼,早就在饥荒初期被饥肠辘辘的灾民吃光了,根本活不到饥荒中期。所以,不是饥荒的古人不想不会吃鱼,而是根本就无从吃起啊。

所以说真的出现闹灾荒的情况下,老百姓家中有剩余的粮食的话,可以吃剩余的粮食,没有余粮的话,只能选择挖草根,吃树皮了。每当这个时候,朝廷为了安抚灾民,都会下令开仓救济灾民,帝王来祈求上天明年可以风调雨顺,这样就可以帮助灾民度过难关,从而来可以维护自身的统治。

所谓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心中,吃饱穿暖是评价一个政权的最好标准。在古代,因为农业问题而亡国的政权数不胜数。例如西汉,例如明朝,都是饥荒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精明党的讨论之中,产生了一种极其有趣的说法:如果大力推广土豆等作物,说不定能够避免覆灭的结局。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毕竟土豆具备耐寒耐旱,生存能力强,适合大规模推广的优点,如果真能够广泛种植,说不定真的能够解决饥荒。

但是,这种说法的人没有注意到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说白了,明朝的灭亡在当时是必然的,它不是单一元素所造成的,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应该是积重难返。

止不住的党争

明末的气候极其糟糕,连年旱涝不定。根据记载,“万历二十四年杭、嘉、湖三府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八月雨如注,狂风交作,经数日夜不息”,“天启四年,镇江六月初五日大寒冷,夜微雪,十一月初八日,大暑,人裸体三日。”

在这种气候下,传统的农业经验压根就无法保证耕种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明的官员注意到了这种情况。

例如徐光启,他曾亲自开垦过试验田耕种番薯等作物。在取得成效后,徐光启上疏建议过中枢推广这些作物,但直至明亡都没能等来中枢的反应。

那彼时的明朝中枢在干嘛呢?答案很明显,在党争。党争一词,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明末政治。崇祯时期的党争没有天启年间那么有名,但其内耗力度绝对不弱于天启党争。在结束了同阉党的作战后,东林党又陷入了同浙党的党争。

在这场争斗中,东林党没有拿到他们想要的权利。在这场斗争中,帝师温体仁背靠崇祯,稳稳压制住东林党势力,最终崇祯一朝,他们也只能利用舆论权不断造势,却没有一点办法掌握实际的权力。

那么崇祯知道下面的臣子这样吗?

很明显,他是知道的。崇祯不是天启这样完全的奇葩,他对底下人的举止一清二楚。他热爱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底下人闹得越厉害,他的权力也就越稳固。

这是崇祯的性格所决定的。他性格刚愎自用、疑神疑鬼,从诛杀袁崇焕一事中,更可以看到他的急功近利。

在现在很多人的口中,崇祯简直就是天降神君,只是时势太烂,无力回天。如果崇祯真是个好的君主,他又怎么会在解决饥荒一事上一无所为呢?他虽然勤政,但是全都用在与民夺利以及与士夺权上面了。

因此,彼时的明朝中枢大多是一群自私的聪明人,是一群虫子。一群虫子聚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国家?让他们注意到地方的苦难无疑是天方夜谭,更别说能有所作为了。

乐子人皇帝

除了中枢党争之外,皇权专制也成为了明亡的重要因素。从嘉靖开始,明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他们普遍具有一种特性:对国事没有想法,对利用国事奢侈一把的想法大大的有。他们与其说是成熟的政治人物,不如说是一群乐子人。

这群乐子人深居皇宫,最爱的事情就是专营自己的爱好,同时与民争利。他们破坏的不仅是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还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为了营建寝陵,地方政府不得不下令民众开采巨木,破坏了自然体系。

当自然体系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之后,底层的民众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答案是变成难民。

在当地政府无力,中枢无所作为,皇权热衷与民夺利之下,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放弃世代耕种的土地,被迫成为流民。

说到地方无力,那就得说起另一个问题了:官吏腐败。

治不完的贪腐

明朝是一个典型的重典治国的朝代,官吏俸禄极低。按照朱元璋的逻辑,这些钱够他们平时生活就够了,反正房子国家管,每年赐些财物,让他们偶尔可以享受下生活。老朱我都做到这种份上了,还要干什么呢?

但这只是朱元璋的理想。在实际情况中,整个明朝300年除了海瑞之外,每一个官员都会或多或少弄点灰色收入。

于是,明朝的吏治就这样在众人一次又一次地违规中偏离了原有的方向。同时,由于明朝的“座师”风俗,京官退休回到地方后,一般会和地方官员达成共识为家族牟利。

例如明末著名的书画家董其昌,他在京为官多年,还是太子讲官。在回到地方后,他勾结松江地方官疯狂掠夺民财。

在地方官勾结京官、士绅的情况下,民众不断失去土地,从自耕农变成没有人身自由的佃农。当士绅阶级逐渐形成气候,其效果也与汉末豪强土地兼并别无二样。

于是,人间惨剧在明末反复上演:民众哭穷困,政府窘迫,皇帝一遍又一遍从小金库中拿钱却又无济于事。

1 文言文阅读徐度,字孝节的答案

译文可供参考: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世代在京师居住。年轻时洒脱自在,不拘泥于小节。长大后,身材魁伟,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派小仆役和职业卑贱的人闹事。梁朝始兴内史萧介去到郡上,徐度跟着他,率领士兵,征讨各处山洞,因骁勇闻名。高祖征讨交阝止,用厚礼征召他,徐度于是归顺高祖。

侯景之乱时,高祖攻克平定广州,平定蔡路养,打败李迁仕,计划大多出自徐度之手。徐度又统率士兵,每次打仗都立有战功。回到白茅湾,梁元帝任命他为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被平定后,追录前后的战功,晋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封为广德县侯,食邑五百户。后又迁任散骑常侍。

高祖镇守朱方时,徐度任信武将军、兰陵太守。高祖派衡阳献王去荆州,徐度率领所部人马跟随前往。江陵陷落,徐度抄小路东归。高祖平定王僧辩时,徐度和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555),高祖向东讨伐杜龛,侍奉敬帝驾临京口,由徐度总管宫中警卫,并且主持留守事务。

徐嗣徽、任约等前来进犯,高祖和敬帝回到京都。当时敌人已占据石头城,市廛居民,却都在南去的路上,离朝廷很远,担心被敌人追击,于是派徐度率军镇守于冶城寺,筑垒阻断敌人。敌军全部出动,大举进攻,未能攻克。高祖不久又援救徐度,大败任约等。翌年,徐嗣徽等人带引北齐军渡江,徐度随大军在北郊坛打败敌人。按照功劳授职为信威将军、郢州刺史,兼任吴兴太守。不久迁任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南徐州沿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送给他一部鼓吹。

周文育、侯安都等向西讨伐王琳,战败,被王琳囚禁,于是以徐度为前军都督,在南陵镇守。世祖继位,迁任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为公。尚未行礼授职,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560),增加食邑一千户。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将军。出任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尚未到任,太尉侯调在湘州去世,于是由徐度代替侯调任湘州、沅州、武州、巴州、郢州、桂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大将军,仪同、鼓吹等不变。

世祖驾崩,徐度事先受遗诏,带武装士兵五十人进入皇宫禁地。废帝即位,晋升为司空。华皎占据湘州反叛,带引北周军队下到沌口。和王朝军队对峙,于是晋升徐度为使持节、车骑将军,统率步军,从安成郡经岭路去到湘东,袭击湘州,俘获敌人留在湘州的全部家小而归。光大二年(568),去世,时年六十岁。追任太尉,送给班剑二十人,谥号忠肃。太建四年,诏令配享高祖庙庭。其子徐敬成袭封。

2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3 文言文阅读李安民,兰陵承人也阅读答案

李安民,南朝宋兰陵承人,父亲李钦之,是殿中将军,补薛令。大战数百场,战功卓著。官至常侍、太守如故,死后封侯。

李安民,是兰陵承地人。祖父名嶷,曾任卫军参军。父名钦之,曾任殿中将军,补为薛县县令。安民随着父亲到县裹,元嘉二十七年陷在北虏中,他带着部下自救,回到南方。太初时,让安民领支军。他投降了正义军队,板令他为建威将军,补为鲁爽的左军。到鲁爽反叛时,安民逃回京城,授予他领军行参军,又升为左卫殿中将军。大明年间北虏侵犯徐、兖,任安民为建威府司马、无盐县县令。任殿中将军,带领军队去讨伐漠川一带互相攻打的贼寇。

4 文言文阅读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

陈登云的全文翻译: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怕皇天也不答应,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 ,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5 文言文王璨,王羲之的翻译及答案(阅读风暴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6 文言文“祭遵传”的解析、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颖阳人。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颖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个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 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刘秀听了觉得有理。

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颖阳侯。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7 文言文阅读翻译:赵云字子龙,常山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

原来是跟随公孙瓒的,公孙瓒派刘备去救田楷,抵挡袁绍的军队,赵云就跟随刘备,成为刘备手下主管骑兵的武将。当刘备在当阳长阪抛弃妻子和儿子向南逃跑的时候,赵云怀抱年少的孩子,就是后主刘禅,保护着甘夫人,就是后主的母亲,都免于被害,被提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入蜀,赵云留在荆州。 刘备从葭萌关回头攻击刘璋,召诸葛亮过去。

诸葛亮率领赵云和张飞等人都沿着长江西进,平定各个郡县。到了江州,单独派遣赵从外水上江阳,与诸葛亮在成都会师。

成都平定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被任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升为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赵云跟随诸葛亮驻军汉中。第二年,诸葛亮发兵,宣称由斜谷道进军,曹真派大军前去抵挡。

诸葛亮命令赵云和邓芝去抵抗曹真,而自己去攻击祁山。赵云、邓芝的军队比较弱而敌人军队强大,在箕谷之战中失利,于是收回军队采取固守的做法,没有导致彻底的失败。

军队撤退后,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 建兴七年,赵云去世,追谥为顺平侯。

先前,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只有法正被谥。后主刘禅的时候,因为诸葛亮的功绩和德行天下第一,蒋琬、费祎担负整个国家的重任,也得到谥号。

陈祗得到了皇帝的恩宠,得到了特殊的荣誉,夏侯霸从魏国投降而来,所以也得到了谥号。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和赵云也被追谥,当时的人议论起来都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

赵云的儿子赵统继承了爵位,官职到达了虎贲中郎将,督行领军。二儿子赵广,被任命为牙门将,跟随姜维到沓中,在战场上战死。

8 文言文阅读田弘正,本名兴

14D 15C 16D 17(1)田季安因看到人心归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临清镇将,想寻找过失谋害他。

(2)当时朝廷赏赐镇州三军一百万贯钱,没有按时送到,士兵以此为借口喧哗闹事。田弘正亲自抚慰解释。

解析 14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这句话的大意是:田弘正派儿田布率领三千人马进攻,多次立功。

李师道因田弘正效忠朝廷,又在背后构成威胁,因此不敢公然帮助吴元济,就断绝了与吴元济的相互策应,官军得以顺利进攻。

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弘正”“布”“李师道”“元济”“掎角之援”“王师”,动词“遣”“进讨”“战”“胁”“助”“绝”等。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

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

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弘正”“布”“李师道”“元济”“掎角之援”“王师”,动词“遣”“进讨”“战”“胁”“助”“绝”等。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史著作”说法错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

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

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D项,“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错误,叛乱原因不对,叛乱的也不是“魏州士兵”,选项对应的文字在文中“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可见叛乱主体是镇州三军,且原因还有魏州士兵被。

9 文言文阅读李安民兰陵承人也

李安民是兰陵承县人。他的祖父李嶷,曾任卫军参军。父亲李钦之,做过殿中将军,补任薛县县令。李安民跟着父亲在薛县生活,元嘉二十七年(450)被敌虏抓到北方,后来他率领部下奋勇南归。

太初(刘邵)行逆,让李安民领支军。李便投降了义军,被任命为建威将军,补鲁爽左军。后来鲁爽谋反,李安民偷跑回京师,被授予领军行参军,迁任左卫殿中将军。大明年间(457~464),虏侵犯徐州、兖州一带,朝廷任命李安民为建威府司马、无盐县令。升任殿中将军,率军前往汉川征讨那里正在互相残杀的贼人。

10 文言文扩展阅读《曳尾涂中》的答案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最近在网上看到几篇关于古代饥荒的文章,说“古代闹饥荒的时候,河里鱼虾泛滥,可是为什么普通人宁愿啃树皮吃草根也不钓鱼呢?”

其实这个题目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让我惊讶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我简单整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三点:

1中国的大部分河流和湖泊分布在南部地区,不可能在北部地区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救济。

第二,古代人比较保守,鱼虾不能当主食,钓鱼时间长,不方便挖野菜。

第三,鱼虾臭!

当然这只是很多原因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是从这三篇文章中不难看出,有一些观点对我们的认知有点颠覆性。比如第三条:“鱼虾腥味重,不好吃”!

我个人认为,在饥饿中,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吃好,而不是食物好吃不好吃。毕竟此刻活着远比享受美食重要。所以,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合理。

那么,这个问题真正的解释应该是什么呢?我们以古代饥荒中的频发区中游—— 黄河为例!

我们先来看看饥荒是怎么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一年到1950年,黄河,中游地区发生了306次饥荒,平均每6年左右发生一次。

而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天灾也有人祸!当然,在古代黄河山谷,农业生产基本上依靠天气吃饭,所以各种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相对明显。

黄河流域是我国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区。历史上,干旱、涝、冻、雹、蝗、病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这些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就是大规模的农业减产甚至无收成,导致严重的饥荒!

据历史记载,近2000年黄河中游地区近70%的饥荒是由干旱、涝灾、蝗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比如记录在《新唐书五行志》:

唐景龙第三年(公元709年),七月(八月)下雨,水溢出,损害了庄稼,关中的冬天很饥饿

另外,在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关中的干旱是一种疾病,死者在路上睡觉,人们在吃饭。”

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

''陕北,秋八月,霜饥,人食。”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在陕北,的关中,蝗虫布满天空,幼苗已经耗尽,它们饥肠辘辘''

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干旱与饥荒密切相关。根据仇立慧',博士的论文《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数据,在古代黄河,中游地区的饥荒中,由干旱引起的饥荒总数达到近56%,而洪水和冰雹灾害仅占13%左右。

所以可以看出,干旱是饥荒的主要原因!

但问题是,干旱是怎么造成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降雨量少!

当然这是必然的!黄河中游地区主要位于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然而,由于年降水量少、分布不均匀及其特殊地形条件的影响,很难从黄河主要支流或地下水获得水资源供应。

比如记录在《明史五行志》: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自去年六月以来,关中一直没有下雨。三个助手尴尬,人不在生,草木尽,树皮夜里成群盗。同时也是白天抢,马路对面。村里没有烟,有18万人坐着等死。”

《清史稿灾异志》也有记录:

“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陕西,大屯秋冬不下雨,农民不能种小麦,粮价昂贵,饿死的不算。第二年二月,开始下雨,种春小麦的人都不熟。”

但是,这只是部分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土地的开发利用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许多原本多山的丘陵地区相继被开发为耕地。在此期间,破坏环境是不可避免的,如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

这样,虽然获得了大量的耕地,但也改变了黄河流域的植被条件和土壤条件,导致土壤承载力和肥力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粮食减产。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很容易引发饥荒。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环境的恶化,饥荒的频率逐渐增加。例如,13世纪中叶以前,关中,平原地区平均每七年发生一次饥荒,共有36次。更别说明清了!

好了,在大致了解了古代饥荒的形成之后,我们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饥荒的时候,人们不去抓鱼虾吃?”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对打捞工具的限制;如前所述,在黄河,中游地区,农耕是主要方式,渔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工具的使用上,农具是主要的方式。所以限制打捞工具是合理的。

第二,干旱导致河流干涸;这一点记录在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

”十二年(公元1142年),十二月无雨,粮草被烧光,脚镣、易、伊俱疲。当秦民被饥饿分隔时,强者被北人,收买,城市空无一人。”

也就是说,在宋绍兴,统治的12年间,陕西,发生了严重的干旱,不仅没有收获谷物,还使许多河流干涸。所以干旱严重的时候,河水干涸,那么哪里可以捉到鱼虾呢?

当然,其实这只是作者片面的分析。毕竟历史上饥荒的地区和程度不同,不可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是,我相信,当饥荒发生时,人们不会放过有鱼有虾的地区。毕竟吃鱼虾比树皮草根好吃多了!

中国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兵戈扰攘,天下乱离,军阀割据一方,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等地疫情最为严重。汉献帝建安年间,一次又一次的瘟疫流传,使得人们生活悲惨不堪。

千里无鸡鸣 人口十不剩一

公元204年至219年,中国长江以北,流行性出血热(疑似),死亡约2000多万。这场大瘟疫带来清谈和玄学的兴起,宗教开始极度盛行。此外,对三国格局的形成发生了相当影响。

公元3世纪初,古都洛阳的郊外,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曹操在路过这里时,写下《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此时正值东汉王朝(公元25年 公元220年)末世,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刘姓王朝的统治,建都洛阳。进入公元二世纪以后,政治的腐败导致王朝出现了宦官与外戚长期专权的局面,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董卓控制了朝廷,将首都迁至长安,将洛阳宫殿付之一炬。后来,王允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结果又激起董卓部将李榷等人的反抗。几次战乱,汉王朝已是民不聊生。据史书记载,当时不断发生严重的饥荒,谷一斛卖到50万钱,以致出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严重局面。大批农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连京师洛阳也是死者相枕於路。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又给了本已虚弱无比的王朝致命一击。

东汉末年的这次大瘟疫,当时人通称其为“伤寒”。有关史料记载,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由动物(马牛羊等)作为病毒宿主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又血斑瘀块。

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回忆道,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於伤寒。

《后汉书 献帝本纪》上简单地谈到这一年发生大疫,至於这次大疫为害怎样,并没有交待,但从保存在《太平御览》中曹植的《说疫气》一文,足可对这次大疫有详细的了解。曹植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杨茹藿之於,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也可笑。”疫病为害之惨烈难以想像。当时许多地方连棺材都卖空了,悲泣声弥漫四周,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会传染疫病,贫苦百姓无钱来埋葬家人,所以处处都呈现出这样的一副景象:“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这一年曹军在司马朗、夏候敦、臧霸等人的带领下征吴,部队开拔到居巢时,出现了疫情,许多官兵染病不起,部队被迫驻扎下来。时为兖州刺史的司马朗亲自到伤员中巡视,并为他们端药送水,不料自己也遇疾,很快就去世了。

这场大疫不仅仅在军队中流行,同时也在地方蔓延。在颖川,新上任的太守刚到官不久,疫病就弥漫开了,老百姓死掉的不计其数。在官府中上班的掾吏死掉了一大半,太守连升堂办公的人数也凑不齐。雪上加霜的是,这位太守的夫人及儿子都不幸染上了瘟疫,只能想方设法求当时稳居在嵩山的方术道人刘根治病。

瘟疫不单单在地方上流行,在曹魏的政治中心许昌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染病而死,除孔融、阮璃早年死去外,其他如徐干、陈琳、应场、刘桢等都得了疫病去世。“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七哀”就曾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南登灞陵岸,同首望长安,悟彼林下泉,喟然伤心肝 ”。当时为太子的魏文帝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书信中,谈到他们几个人时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著名的“竹林七贤”、王弼、何晏等人,基本上也都是英年早逝。

根据记载,瘟疫爆发前的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时,全国人口为5650万,八十年后的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时,全国人口仅存1600余万,竟然锐减达四分之三。而在瘟疫最剧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在瘟疫最剧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

建安二十二年的这场大灾难,绐社会和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次年四月曹操在一份诏令中说;“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於外,垦田损少,吾甚忧之。”说明疫病流传带来的灾难是空前性的。

玄学兴起 政治格局形成

这次规模空前的瘟疫给人们心理投下了阴影,两汉时代以经学政治伦理为主题的社会主题,迅速转向了魏晋时代关注存在意义和生命真伪,这又进一步导致清谈和玄学的兴起。

社会学家认为,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灾难必然会对民众信仰与社会心理带来深刻变化。东汉末年,由於“伤寒”疾疫的流行,一些方士便以符水方术为人治病,使道教迅速在民间传播。贵族信奉佛教已成为比较盛行的潮流。

公元183年,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趁民间大疫流行,“以妖术教授,立『太平道』,咒符水以为人疗病,民众神信之。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当时机成熟后,他们便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发起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东汉亡 三国起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多年的大瘟疫还对三国格局的形成发生了相当影响。中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战於长江赤壁一带。结果是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曹操败给了只有五至六万的孙刘联军。曹操兵败赤壁,以致造成三分天下,三国鼎立之局面。曹操为何兵败於赤壁呢 在众多的解释中,有一种重要的观点,即认为是曹军发生大疫所致。

《三国志》记载:刘备与曹操“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即使早曹操兵败北撤后,也曾感慨:“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对赤壁之战中的疫疾作了详尽描述:“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土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在《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还有一则记述,是曹操给孙权的书信:“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确虚获此名。”指出大火是曹操自己放的,同时指出了曹操放火烧船的原因在於“值有疾病”。

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对曹军中发生大疫还有很多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军众已有疾病,初一跤战,公军败退。 ”。 “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建安)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辛未,令曰:『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 不得以也』。” “(火烧赤壁后)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迫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引军北还。”按曹操的说法,赤壁之战所以敷者,非於战,完全在於疫。史料上说的“於是大疫”,可见不是平常的风寒感冒之类的小毛病;大疫的结果不光是病号,还有死者;不是个别,而是大半;不光士卒,还包括文武官员。

这场大疫涉及面十分广泛,就连前来增援之军也被波及。《三国志 魏志 蒋济传》就记载道:“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

赤壁大战后的次年,曹操军驻扎在合肥,回忆自己曾受疫病之累,曹操说道:“近年以来,我的部队屡次出征,常常遇到疫气,官兵们病死在外,无法再回到自己的家,因此家家户户都有怨旷之情,百姓生活流离失所。”

曹军兵败赤壁的原因是众多的,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场大疫极大程度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综观整个三国时期,类似的事例并不在少数。看来,如果没有瘟疫的影响,三国时期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局面。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经济条件是非常的落后的,百姓们的生活也非常的贫困,甚至常常吃不饱穿不暖,特别是在闹饥荒的年代,很多百姓都会活活饿死,甚至还会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只能靠着啃树皮吃草根来维持生命,有时候还只能靠吃观音土来充饥,生活的是非常的惨的。

我国古代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大多数百姓都是靠种地为生,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力比较的落后,很多的荒地都没有得到开发,而且再加上生产水平低,粮食产量很少,再除去上交的税之外,留下的就比较少了,甚至有时候连吃都不够,古代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靠天吃饭。要知道我国的物产资源是非常的丰富的,河流也非常的多,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古人闹饥荒时,为什么不去河里捕鱼充饥呢?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饥荒发生的次数是非常的多的,在西汉末年就爆发了一次非常大的饥荒,当时因为社会动荡不安,又正好遇到了好几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量的人失去生命,当时西汉末年的人口数量本来在5,800万左右,但是因为社会动荡加上自然灾害,短短几年的时间,人口数量只剩下了1,500万,百姓的死亡规模非常的大。

虽然百姓努力的在地里种粮食,但是因为战乱的波及,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产量非常的低,很多百姓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到处流亡,躲避战乱逃亡的时候为了填饱肚子,甚至只能啃树皮,吃草根。但是就算如此,仍然有大量的百姓活活饿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百姓去吃观音土,在《本草纲目》上就有关于观音土的记载,这是一种可以治疗腹泻脾虚的土,吃过之后还可以让人产生饱腹感,所以在发生饥荒的年代,很多的百姓都会吃观音土,这也是他们最后的食物,很多百姓就是靠着观音土来充饥最后活下来的。

据说很多百姓被活活饿死,甚至还引发了很大的瘟疫,百姓们为了能够活下去,跪着祈求老天爷,希望能够得到老天爷的保佑,观音菩萨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化,于是将天上的土带到了人间,吃过之后瘟疫就会好,观音土也被看成是上天的福泽。其实这也只是百姓的一种美化。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粮食不够吃,导致很多人被饿死,有些人难免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地里的庄稼少,那为什么不去河里捕鱼吃呢?难道灾民们不愿吃吗?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让人觉得可笑的,看到这里小编不由得想起了“何不食肉糜”的故事,既然没有米饭吃,那么为什么不吃肉呢,不得不说这种想法是非常的蠢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不愁吃不愁穿,大多数年轻人也没有经历过挨饿受冻的日子,自然不知道饥荒年代的生活怎么样。在古代的时候,百姓都是看天吃饭,非常害怕出现灾荒,比如说蝗灾,蝗灾过后寸草不留,别说是地里种的庄稼了,就算是其他的植物也留不下来。蝗灾过去之后就会带来大旱,留下来的植物也会枯死,河里的蓄水能力也会大大降低,甚至会枯竭,在这种情况下,鱼是活不下去的。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老百姓挨饿也不愿意去捕猎?

饥荒这个灾难,在古代算是最严重的灾难了,即便是战火连天,都无法与之相抗衡。面对饥荒,百姓的生活是非常苦的。土地种不出粮食,那众人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