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西藏生死书》电子版书籍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跪求《西藏生死书》电子版书籍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第1张

《西藏生死书》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nn5u  

《西藏生死书》是2011年4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索甲仁波切,郑振煌译。谨以本书献给活着、正在面临死亡或已经去世的一切众生。

    

怎么看待论语中有关生死的句子呢?

摘要:《论语》中多处讲到死,涉及了死亡认知问题。在最严格的意义上,孔子及其弟子认为死是言说生的限度;跨越死,任何关于生的言说都会显得空泛而不可思议。在常识层面,死亡的降临尽管有一定偶然性,但是,就总的趋向而论,它是所有人不可摆脱的命数,"死生有命"与"自古皆有死"揭示的就是死亡作为偶然运气与必然趋向的统一。对死亡的认知在《论语》中不仅限于事实的澄清,还兼具价值意义的辨惑,尤其在对"成仁"理想的诉求中,死或不死的价值认定对孔子及其弟子而言显得特别重要。

死是一个可怖的字眼,提及死 ,人们总会联想到自己、亲人、朋友的逝去或即将逝去,然而这一隐忧在何种意义上成立,需要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就认知而言,一个活着的人想象他人的死是可能的,至于 自己的逝去,虽然于事实而论可以成立,但在理论澄清上却显得困难重重。 “一个人只要活着,他就还没有死,而一旦死去,他就不再活着”,这样,对于一个鲜活的 “我”来说,在认知上似乎不存在那个允许死亡栖身的时间 “间隙”。死亡的探究尽管如此艰难,但是,这丝毫无法降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热度。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 ,《论语》对死亡问题同样有所关注,本文对死亡的阐发就是借此展开的。

一 死作为生的限度

死亡是怎么回事就严格的认知来说,人们通常会诉诸它的另一端——生,因为死亡之所以成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和人们对生的关切息息相关。儒家也不例外,在追问死是什么时,他们同样把视角转向对生的关切。也正因此,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以为儒家、尤其是孔子在死亡问题上讳莫如深,以致在生死认知上出现了“谈生不谈死的偏差”。可是,问题真的如此简单么这里首先需要对 问题本身做一深度还原,然后就其中的是非曲直进行具体的判定。

考察上述观点的根源,还得从《论语》中一则耳熟能详的问答说起:“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则问答对研究孔子乃至儒家生死观非常重要,历来注家甚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可追溯至三国的陈群:“鬼神及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也。”依陈注,孔子在此处之所以没有回答弟子的疑惑 (“问死”),主要是考虑到死亡和鬼神的事情一样,都属于不可论究(“难明”)之类,所以为避免无谓的 (“无益”)纷扰,干脆以“不答”做了断。表面上看,这未尝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死亡问题的确不易回答,所以对于孔子来说,选择“不答”也是明智之举。但问题是,《论语》明确告诉我们,孔子对于“问死”不是“不答”,而是有所答,且以“未知生,焉知死”的反问方式警示了死亡在认知上的严肃性。

讲到认知的严肃性,不能不提及孔子的另一条教诲:“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这是孔子对弟子在认知态度方面的教诲,其中不乏对认知严肃性的警示。在孔子看来,保持“知”的态度对于成就认知非常重要。何谓“知”的态度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对于可知的问题,一定要有精准的把握,做到“知之为知之”;其二,对于不可知的问题,一定要 自觉其之所以“不知”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解上接受“不知为不知”同样也是“知”的道理。一个人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达到如此深度,才能在整个认知活动中自觉其能力限度,继而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面对 “不知”之域 。易言之,面对不可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的“止步”也是一种“知”,不过,这种“知”不是经 由无谓的超验性思辨获得的,而是通过深切体察“知之”与“不知”之关系达致的。

就对死亡的认知来看,由“未知生”到“焉知死”所展示的是一条间接的进路,然而,孔子为什么会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来讨论此问题呢也许在孔子看来,直接去讨论死亡是什么似乎有些棘手,所以,倒不如从它与生的关系出发去获得对它的深切领会。当然,这种迂回两端的讲道理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孔子对死亡的认知,也是其应对诸多疑难的一贯方法:“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是一个有关认知困难的典型案例,而孔子提出了“叩其两端”的方法。何谓 “叩其两端”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特别的进路来解决问题对此,孔子交代得十分清楚 :“叩其两端”并不意味着认知上的折中或敷衍,而是主张以正反结合的方式去讨论问题。根据孔子的意思,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给出答案的问题,故而只能以正反结合的方式去处理。尽管这么做似乎于问题本身一无所得,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捍卫了“知”的严肃性,由此会使 自我在疑难问题的理解上变得清楚明白,而不留死角。

以死亡认知的另一面向(死后)为例,则可以发现,孔子把死亡界定为理解生的限度,这或许也是其主张“知生”可以达成“知死”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把“鬼神”和人的死后相联系,但问题是,有谁可以见证死后究竟怎样呢毕竟,那是一个不可能直接去讨论的问题。对于此类疑难,孔子是有所自觉的,“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已然隐含了这一理论自觉。这里,“远”既指逻辑上的永不可及,也映射出人们在经验认知层面的无能为力。既然死是生的限度,那么对于所有活着的人来说,追问死后 (“鬼”)怎样似乎超越了知识的限度,所以,对此类问题的“远”无疑是孔子在认知上对“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原则的坚持。然而,墨子不接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不仅关切生命存在的当下,而且还试图达到其超验领域 (死后),如墨子在《明鬼》中所主张的“明鬼”就明显带有超验性思辨的痕迹。从经验分析的立场看,超验之域高高在上,既不可证明,也不可证伪。对于这样的问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针锋相对的认知倾向,一种是唯灵论者,另一种是狭隘的经验论者。前者基于超验世界不可证伪而片面夸大其存在的实在性;后者则因超验世界不可证明而极力否定其存在的可能——“人死了就化为乌有”。

相较于唯灵论者和经验论者的非此即彼,“未知生,焉知死”在认知上未尝不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提议。面对生死之两端,它不仅严格坚持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 “知”的原则,而且还结合生的可知性对死的不可知性有所敞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 “将死”终究还是死亡的尚未到来,所以依然不是生的末端,因为生的末端才是死的开始。随着死这一具体时点的到来,关于生的探讨同时也必须停止,孔子在这方面显然是有所准备的:“子不语乱、力、怪、神”(《论语·述而》)。作为超验对象,“鬼”、“神”既不在一般的经验常识中,亦非缜密的理性思维所能确证,所以和破坏社会稳定的乱、力等因素一并为孔子所“不语”。一个简单的“不语”,表明孔子在死亡认知方面为后人确立了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死亡问题尽管可以探讨,但是其认知不能任由自我臆想 (“毋意”、“毋我”),而是必须从生的意味中去寻找相应的规定性。在这一点上,孔子一直严格坚持着死作为生之界限的本分,相反,唯灵论者和狭隘的经验论者的态度则比较激进,他们非此即彼的认知逻辑在一定意义上和孔子主张的“毋必 ”、“毋固”相去甚远。

二 死亡发生的偶然与必然

作为生的限度,死虽然无法直接把捉,但是,它的确存在着、发生着,而且,其降临也不以任何个体的意愿而改变,由此在认知上增加了死亡的不可预知性。关于死亡发生的这种不可预知性, 《论语》中有一个非常悲怆的场景:“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天丧予 !”’(《论语 ·先进》)很显然, “天丧予”在这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表达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无助感。在诸多弟子中,孔子对颜渊偏爱有加,然而在 “颜渊死”这一点上,无论怎样努力,孔子依然不能做到 “爱之欲其生 ” (《论语·颜渊》)。所以,在痛失爱徒之际,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头顶的 “上苍”。当然,这种因“尤人”而“怨天”的现象在 《论语》中比较多见。尽管孔子本人对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但是,面对突如其来(不可预知)的颜渊早逝,他的确有些承受不住。另一案例是司马牛问兄弟,当看到别人皆有兄弟时 ,司马牛惆怅自己没有,于是孔子的另一弟子子夏马上安慰道:“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这是说,死生的问题和富贵的问题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一个人生来的高低贵贱、天寿祸福对他本人而言又具有不可选择性,所以,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是诸多偶然因素汇聚的结果。

从因果分析的角度看,所有后果的酿成绝非偶然,至少在遗传学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条天经地义的通则。但是,在“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的感叹中,的确存在着某种类似于运气的成分,因为一个人出生在兄弟多的家庭或兄弟少的家庭 ,不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甚至还可以说,每一特定个体的出生完全取决于父母孕育情景的特殊性。同样,在死亡的问题上也存在类似于运气的成分,因为一个人究竟在何时会死去,这一点在认知上是无从精准预判的。孔子悲叹颜渊之“死”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 《论语·雍也》) “短命”较之于“长命”而言仅仅是一个相对的说法。颜渊究竟在多少岁会死去,是不可以精准预判的,因为其中充满不确定性,如父母的遗传基因、本人的一个随机决定甚或是对别人陷阱的一次误判等。在诸多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颜渊的天寿存亡,至于最终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因素决定其死,却不在预知之中。于是,死亡最终成了一件关涉个人运气的事情:“幸运”意味着死亡的姗姗来迟;相反,死亡的提前降临则是一种 “不幸”,它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个体生命的广度 (“短命”)。

作为运气,死亡的发生有其偶然性,所以难 以预知,但是,就总的趋向而论,任何人最终都不能摆脱死:“自古皆有死。” (《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关于死亡必然性的一个重要观点。在此,孔子强调“人必有一死”作为精准的认知判断是经得起经验证明的,至少在他和弟子的所见所闻中,这是一条普遍有效的“法则”。当然,从分析的角度看,“自古皆有死 ”依然是一个归纳命题,它的提出基于人们对诸多死亡事件的经验性总结,其有效性也仅仅适用于解释以往已经完成的死亡事实。一旦涉及当下或将来,其解释力会大打折扣——昔人的普遍作古在逻辑上不能确证今人必将逝去。好在《论语》并未局限于此,而是诉诸另外的认知方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句话非常著名,也颇具争议,李泽厚认为这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一句哲学话语”,可问题是它到底讲出了怎样的哲学道理呢传统上人们习惯于以时间论“逝者”,认为“不舍昼夜”是孔子对已经逝去的岁月的感叹,然而,岁月的流逝又有什么好叹息的呢南梁皇侃的疏解很具有启发性:“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此。”按照皇侃的意思,“川流”的“不舍昼夜”对孔子而言本无可叹之处,所叹者应该是生命 的“往去”不返,其 中隐含着孔子对死亡之必然性的深沉关切。

死亡为什么会必然发生在“川流”之感叹中,孔子并未诉诸现实的经验归纳,而是把这一问题具体嵌含在流水的隐喻中。也就是说,在河水的流动中,孔子首先想到了时间流逝的“不舍昼夜”,而以反思时间流逝为前提,他又很自然地联想到了生命消逝 (死亡)的不可抗拒性。这样,在死亡之必然性的认识上,由“川流不息”到“时光消逝”,再到生命的“往去”不返,展现为一种独特的认知

方式——“隐喻”。透过这种“隐喻”不难发现,孔子关于死亡之必然性的认识表现出双重规定性:一方面,像“逝者”的“不舍昼夜”一样,死亡发生的必然性具有形而上的意蕴;另一方面,在现实层面,死亡也体现出其具体性的一面,其发生有如 “往去”不返的“川流”,真实而不可抗拒。

于是,在死亡发生问题上,偶然与必然构成了其在认知上的一体两面:说偶然,主要是针对死亡发生的不确定性;说必然,则是强调它终归有一天会降临,此即死亡的确定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知道死亡总会到来,但却依然不能精准地预知它究竟何时降临。恰恰由于这一缘故,死亡平添了人们生活的烦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这两处都讲到了“知”,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疏解孔子对于死亡发生的基本认识。在 “知父母之年”的情境中,所有的 “喜”和 “惧”都与死亡的发生相关。就“喜”而论,显然是高兴父母在死亡这一偶然运气面前有幸“长命”,而“惧”则主要源于自我面对父母必死趋向的惴惴不安。一喜一惧,虽然态度有别,但是它们共同折射出个体面对死亡降临的无能为力。按照孔子的意思,对死亡本身无所谓怕或不怕,因为不论是怕还是不怕,死亡最终还是要发生。所以,与其在死亡问题上怨天尤人,倒不如对它的发生在天道和人道层面进行一番 自觉,继而 以“知者”的方式从容应对死亡的发生。

三 死或不死的价值辨惑

人固有一死。就事实分析而言,这无分于圣贤与凡夫。然而,在价值评价的意义上则情况千差万别,同为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却轻于鸿毛。《论语》不仅重视对死亡事实的澄清,还特别关注其在价值层面的辨惑:“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这段话对死亡,既有态度的认定,也涉及价值的评价。就“比干谏而死”来说,死亡无疑源于自我自觉、自愿的选择,因为在明知“进谏”必死的前提下,比干还是选择了“进谏”这一方式。作为选择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放弃“进谏 ”而保持沉默,如此可免于一死,但比干并没有这么做。因为“比干谏而死”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出于对“仁道”的自觉捍卫,其中体现的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的精神。

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的角度看,选择 “杀身”的确比较容易,但能否“成仁”还得看 自我对相关价值原则的正确认识 (“知”)。特别是在那些看似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情境中,死或不死的抉择成了问题的关键。如本来为了“成仁”而选择“杀身”,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非但没有“成仁”,反而施害于“仁”,而正是这种“可选择性的存在才是困惑的根源”相应于“惑”的澄清,“知者不惑”无疑是说,通过对 “仁 ”的先行认识,可以在行为裁断上最终避免选择的 “困惑”:“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以上两段是孔子和不同弟子关于管仲之死与不死的价值辨惑,其中涉及对“成仁”理想的细致讨论。

在管仲要不要赴死的问题上,孔子和弟子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就深层原因而论,这种分歧无关乎管仲本人究竟有没有赴死的勇气(“勇”),而是更多地纠结于对“成仁”理想的不同认定(“知”)。如何理解“成仁” 《论语》对此有专门的说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是孔子弟子曾子的观点。显然,曾子把 “成仁”视为人生在世的使命,人生天地间,无论赴汤蹈火还是委曲求全,都不能背离这一使命。曾子的这个态度基本能够代表孔子和其他弟子对“成仁”的认识。所以,在管仲要不要赴死的问题上,尽管孔子和弟子之间分歧很大,但是,他们都以“成仁”为终极的立场,只是他们理解“成仁”的具体志趣有所不同。孔子讲“成仁”比较看重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的普遍意蕴。相比之下,子路和子贡理解的“成仁”未能摆脱特定的伦理关系——君臣关系,所以,他们批评管仲“不仁”实为“小仁”之见。关于孔子和弟子在“成仁”志趣上的这种偏差,我们还可在《论语》其他篇章中找到印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以上对话虽然没有明确讲到 “仁”,但却无不体现出对“成仁”理想的深切关注。在具体志趣上,子路讲的“成仁”不外乎“朋友”这么一个“小圈子”;颜渊尽管没有局限于特定的伦理关系,但是其 “行仁”的态度看起来不及孔子积极;至于孔子,不仅态度积极,而且意蕴也比较普遍。在“成仁”志趣上 ,除了主张“朋友信之”,他还非常关心普天之下“老者”、“少者”的安康问题。随着“成仁”志趣的澄清,关于死或不死的选择疑虑也因此迎刃而解。比干谏而死,成就其 “仁”;管仲不死,同样成就其 “仁”。死,还是不死 《论语》并未设限,而主要是看其中有没有对天下的普遍成就:“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结 语

《论语》对死亡的认知是全面的,既有事实层面的分析,也有价值意义的辨惑。在事实分析层面,《论语》首先注意到人在认知能力上的有限性 ,所以一开始就避开了对死亡是什么的本质性追问,继而诉诸死在逻辑上对生的限定意义;关于死亡发生的可预判性,《论语》指出,死亡的具体降临尽管有一定偶然性(不可预判),但是,就总的趋向而论,它是所有人不可摆脱的必然命数 (可预判)。这些无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理论探讨。此外,在死亡价值的评价方面,《论语》并未把标准固化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而是转向更为广阔的人我之间,展示出对普遍价值的追求。《论语》关于死亡的认知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北宋之后,面对佛、道对 “轮回”、“不死”的大力传播,理学家们之所以能够保持较为理性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和他们对 《论语》的持守与理解密不可分。

有一个亲子综艺节目上,刘烨的儿子看到刘烨刮痧,背上刮出血痕,第一次见到刮痧的诺一就很怕爸爸因此死掉。

其实,孩子成长到一定年纪,就会对生死这些事情产生好奇,会担心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由此产生担忧和恐惧,那么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其实是非常必要的。

在传统观念中,会觉得谈“死”是很不吉利的事,但“不知死、焉知生”。死也是生命的重要部分,我们只有正确地去看待、认知,才能更好地“生”。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画面是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绘本是很多父母做亲子阅读的首选。孩子们会通过画面、父母的讲述,去理解故事和发展故事。绘本用来做生命教育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那么生命教育包含哪些内容呢?其实生命教育应该包括生和死的教育。

所以,根据以上两个维度,来推荐一些我看过的比较经典的绘本。

1、《出生的故事》

这本绘本的作者是中国绘本作家蔡皋,用铅笔手绘与国画写意手法为故事做了插图,比较有中国特色。

通过故事的方式讲孩子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看到一个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出生的。

2、《宝宝的出生》

《宝宝的出生》是宝宝心理成长绘本中的一本,这是一套引自法国著名出版社Gallimard的专业儿童心理成长绘本。由欧洲著名儿童心理 健康 教育专家卡特琳多尔托博士主编,知名童书作家及国际著名插画家共同打造。

系列书籍包括《亲昵》、《宝宝的出生》、《家庭》、《伤心》、《害怕》、《生气》、《羞耻》、《说“不”》、《粗口》、《暴力会伤害人》、《公平不公平》、《死亡》共12册。

这套绘本选取的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展开的,语言亲切同时又很科学,很适合亲子阅读,而且能满足孩子大大的好奇心。

3、《你好,安东医生:宝宝出生了》

前两本绘本都是讲人的出生,那这本绘本讲的是动物的生命。作者是日本作家西村敏雄。有一天猪太太去安东医生的动物医院看病,检查之后居然发现肚子里有了小猪宝宝。之后再讲小猪宝宝是怎么出生的,出生之后猪先生和猪太太有多开心。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一个生命的到来是多么可爱、喜悦的事情。

同时呢,这本绘本也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其实医院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地方,反而在这里会有温暖的事情发生。

4、《生命的四季》

这本绘本里面讲到的是各种动植物的生命,用大量的插图及配合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四个季节里的植物和动物,比如春天里的郁金香和洋蓟,活跃的啄木鸟、青蛙等等;夏天里常见的西瓜、番茄、蚯蚓等等;秋天的蘑菇、玉米、山鹑等等;冬天里的洋葱、猕猴桃、白鼬等等。

我们平时对身边的这些动植物可能很少关注,那么通过这样一本绘本孩子可以去观察到每一种动植物都是有生命、有变化的,从而感知生命的独特与珍贵。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

这本绘本设计了不同形状的翻页,为孩子展示出植物的剖面和动物的成长过程,帮助孩子对不同生命的四季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纸张非常厚实,采用的是铜版纸全彩印刷,而且书中设计了很多处互动翻页,这样一整本书就会很厚,如果采用普通的胶装,孩子翻看起来就会很困难。那这本绘本采用了贴心的穿环设计,这样每一页都能轻松地全部展开,而且书页也不会产生折痕。

很值得收藏!

5、《小威向前冲》

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性教育的内容,小威这本算得上是经典,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讲述生命形成的过程。

很有意思,孩子很喜欢。对于性教育这块的内容来说,家长自己能保持一个对性的正确的、大方的态度,孩子就能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所以更重要的是家长在讲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把性当作是一件正常、美好的事情传达给孩子。

那其实关于生的教育的绘本还有挺多的,我推荐的是几本自己给孩子在读而且效果不错的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去书店看看实体书,感觉一下,孩子有兴趣的再买。

出生这部分可能相对好说一些,死亡这部分就显得相对沉重一些,那我们就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植物的死亡说起。

1、《一片叶子落下来》

这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就是不错的选择,孩子对植物之死比动物之死要好接受一些。

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和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这本绘本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其实就是传达出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会给人们安慰。

同时书中有一页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既然要死,为什么要活在这边”,父母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展开,对孩子做更多的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珍贵,不能浪费,要去活出自己的精彩,为整个世界带来价值。

2、《当鸭子遇见死神》

讲完了植物的死亡,我们可以再讲讲动物的死亡。

鸭子决定和死神友好相处,它们一直一起生活,直到鸭子死去。死神抚平了鸭子被风吹乱的羽毛,将它托在双臂上,来到了“那条大河”旁。将那朵郁金香花放在鸭子身上,小心翼翼地将鸭子放入水中。然后轻轻一推,送它上路了。

这里面其实也充满了温情,生与死都是爱。这本绘本就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死亡就在我们身边,它没有那么可怕,其实它是友好的。

3、《獾的礼物》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獾,它是一只非常有智慧的獾。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獾离去之后,所有的动物都很悲伤,会想起和獾有关的一切。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本绘本让我们明白,当生命中重要的人离开时,我们都会有悲伤,悲伤需要时间去让它慢慢消失,创伤最终会修复。而离去的人,也会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永远没有消失。

4、《再见了,艾玛奶奶》

前面讲了植物和动物的死亡,最后过渡到人的死亡上面。《再见了,艾玛奶奶》全文以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口吻进行讲述,配合真实而极具震撼力的黑白照片,流露出片片真情。当死神即将降临时,艾玛奶奶在“临终意愿书”上签了字,从容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与亲人一一道别。

这本绘本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应对丧亲之痛。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看过觉得比较好的一些生命教育的绘本,如果以后有新的再补充,希望能帮助到读这篇文章的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