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坡旧城位置在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长坡旧城位置在哪里,第1张

旧城又名古电白郡遗址,位于高州市北25公里处的长坡镇旧城村,始建于南朝梁代大通(530

),废于明代成化四年(1648),其间经历近千年。

据《高州府志》记载:“梁大通中,既置高州,又析海昌置电白郡”,隋“开皇九年(589),省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其郡、县治均于旧城。唐贞观二十三年(650),高州治从高凉移治良德;大历十一年(776),高州治又从良德移治电白,从此,旧城从县、郡治升至为州治。元至元十七年(1280),高州改为高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高州路改为高州府,府治从旧城迁治茂名城。明成化四年(1468),电白县治从旧城迁治神电卫,旧城降为堡,又称电白堡。从此,旧城结束它为历代州、郡、县治的历史,成为茂名县辖下的一个乡。

旧城北靠宝鸭山,南临石骨河,中为广阔的平原盆地,周边有环山围绕,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旧城布局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重,似呈正方形,外城边长400余米,内城边长200

余米。内外两城之间,有一条防城壕沟环绕,沟宽30—100多米。在城墙中间,于东、南、西、北四面各开城门一个,门口宽10米,城墙用黄泥逐层筑制,层高10厘米,土层厚度55米。在夯土层外边,用青砖迭筑加固。内城墙厚度为25米,外城墙厚度为28米。在城墙四角及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上方,分别建筑有卫楼一座,成为较有规模和设施完善的古城。

历代对旧城都进行修缉加固,明清尤甚。据《高州府志》记载:“永乐七年,指挥俞林,_以砖,计六百四十步,周围一千一百丈,高一丈二尺,高五尺,共高一丈七尺。为东西南北四门上各为楼。上段楼四十,角楼四窝,铺三十有二,”万历三年,又“于四城之外建敌楼十二座,以拒敌,开四孔以通乌铳。”万历七年,又把城墙“增高三尺,城面马路,装为阳桥,三尺五寸。”

清代顺治九年,“建明楼,每城一面,一十二座。”十四年,“重修城垣,四脚易砖以石,东西明楼重新鼎建。城池周围一千一百六十四丈,宽三丈,深一丈七尺。”天启年间,“因城环,重修复浚濠。池之深阔,倍于旧。”这样,由于旧城占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并经过历代的频加修缉,使旧城从一个行政古城变成了军事要地。

旧城内外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地上保存的古建筑有冼太庙一座,冯宝公祠一座和古井两口。冼太庙为纪念冼夫人而建,冯宝公祠为纪念冼夫人丈夫冯宝而建。这两座庙宇均始建于隋,明清时代重修。古井的井口甚窄,井底遗留有古代汲水用的陶质容器。

陈仓米是旧城地下埋藏量最多的文物之一。据《高州府志》载:旧城“土人掘地,往往得窖,窖中有米,坚如石,煎汤服之,可治瘟疫。传为冼太陈仓米。”陈仓米集中分布在旧城冼太庙前面池塘的西南侧,散布于约750平方米的地下,离表土13米,厚度为30—100厘米。米粒呈黑色,似炭状,出土时搓之即碎,经水煲煮后坚硬如石。煮后水清,带有泥味,据说有药用价值。陈仓米清末期间被发现,至今已陆续被挖取1800多斤。

旧城地下出土的文物类型很多,既有日常生活用具,又有建筑构件,还有用于军事器械装摆的特种文物。如石雕插座较为奇特,此器物上部有插孔,颈部有双层覆莲纹,下身呈八角形,脚部大于身部,雕饰云纹。这是唐代用于武器架的石插座。瑞兽门砧是建筑构件之一,用于安装门槛的石构件。此器物呈怪兽头,往前伸出。颈部较长,呈稍弯状,上半有鳍条凸起,后部有横槽及圆孔,用于安放门槛及门板。

伴随各类文物出土的还有数量较多的城墙砖。城砖体形较大,砖身往往刻有文字,如“高州”、“长见太平年”等吉祥语或工匠姓名。

在城外北部的宝鸭山及南部的山坡上,因水土流失及建筑施工等原因,暴露出大量的陶瓷器物,年代从汉以来均有出土,其中以隋唐的为最多。这些文物,为研究广东的南部地区古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旧城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40981开头的身份证归属地为广东茂名高州市。

高州市,广东省辖县级市指念,由茂名市代管,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中部,地处粤西桂东之交通要冲,总敬激面积3276平方千米。2021年末,高州市户籍人口1869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13305万人。

高州市是“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大县域医疗中心”、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医改示范县(市)”,是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

高州市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蛋鸡场、粤西最大的生猪养殖场、全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是著名的荔枝、龙眼、香蕉之乡;高州市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评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广东省十大传统美食之乡;是冼太故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立高州,此为高州之始。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亮逗袜立高州府,为广东下四府之首。民国,撤府留县。1993年6月,撤县设市(县级)。高州城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从唐代至民国,一直是州、郡、路、府、道、专区一级行政治地,为粤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截至2022年10月,高州市下辖5个街道、23个镇。高州市政府驻潘州街道。高州市是“高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兴盛地、传承地,素有“广东四大文教之乡敬激”之一的美誉。

广东茂名高州市的风景名胜:

1、高州冼太庙亮逗袜

高州冼太庙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光明路,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庙分三进格局,进深4996米,面阔95米,包括三祠(潘仙祠、昭忠祠、冯公祠),浑成一体,统称冼太庙。

2、潘州公园

潘州公园位于文明路,有人工湖、暇趣廊、九曲桥、逸雅斋、得春亭、分湖亭、榕月阁等景,市政府即将把它与冼太庙合建为冼太文化公园,冼太文化公园将由冼太庙、潘仙祠、昭忠祠、冼夫人纪念馆、陈列馆、电教馆、冼夫人石像、将军像、文化碑廊等十五个富有岭南特色的主题建筑群组成。

3、高力士故宅遗址

高力士故宅遗址位于高州市区集贤街、安荣二巷一带。高力士故居始建于唐初,后经历代修葺。唐光宅元年(684年),高力士在该宅出世,为少子。10岁时父亲诬罪,籍没抄家,五年后高力士离乡进京,开始他的传奇人生。

据指念《高州府志》记载,离家20年后,高力士寻获失散多年的母亲麦氏。帝闻召见,封越国夫人,追赠其父冯君衡为广州大都督。随即,高力士回潘州在原故居遗址上修建住宅,面积约4000平方米,三进建筑,砖木结构,内有壁画多幅,后人都称之为高力士宅。

各种资料都显示冼夫人是电白冼氏女儿,但我们想想,按照古代的文化,称为夫人必为有夫之人,冼夫人应为冼氏家的媳妇,所以冼夫人原名就不可能姓冼。有关冼夫人的所有资料都是改革开放之后撰写的,说冼夫人原名姓冼也许是谬误。

今高州长坡镇一带。

高凉古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曾是州、府、县治的所在地,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和冯宝公的故乡和执政地。古城现存古迹众多。

四个城门遗迹清楚,四条护城河分绕东西南北。古城内有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冼太庙”,有冯宝公祠、“古窑群”、“莲花古井”等多处历史文化景观和颇具观赏价值的“内外四景”。

南朝箫梁时期(公元503—557)置电白郡,建郡城于此。隋废郡为县,此城即为电白县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高凉郡治所从良德迁至电白,亦即是迁至此城,至明代一直不变。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电白县治所迁神电卫(今电白县电城镇),高州府治所亦迁茂名(今高州城),此后这座城池属茂名县,称电白堡,百姓则叫它为“旧城”。从梁朝至明代,旧城作为州、郡、县治所近一千年。

文明重现

1999年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深入电白、高州等地,进行了大量考古勘探工作。两次认定冼夫人的墓城确在电白。

高州古城遗址据高州府志记载,“梁大通中,既置高州,又析海昌置电白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海昌、电白二郡,置电白县,此即电白郡、县治所。此后这里一直为电白之称,唐大历十一年(776年),高州治从良德移电白,从此城址由县治兼升州治。

宋煕宁四年(1071年),高州治电白;元大德八年(1304年)高州路曾徙治茂名,至正间复治电白。明成化四年(1468年),由于山寇云集,城池常受侵扰破坏,电白县治迁往神电卫(今电白县电城镇),城址始废,当地居民“呼为旧城”(下文亦称旧城)。

旧城城址是我省发现有明确历史记载、保存清晰完整、为数不多的古代城址,已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政府的保护和社会的关注。

-高凉

长坡旧城位置在哪里

旧城又名古电白郡遗址,位于高州市北25公里处的长坡镇旧城村,始建于南朝梁代大通(530),废于明代成化四年(1648),其间经历近千年。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