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礼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十大礼仪,第1张

1、周八珍

周代八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张完整的宴会菜单,记载于《周礼·天宫》“珍用八物”。

周八珍是8种菜肴的总称,分别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牂、肝膋(liao)、熬、渍、捣珍。

其中炮豚是将小猪先烤、后炸再隔水炖;炮牂是用同法但以羔羊代豚。

淳熬是蒸稻米饭再沃以肉酱,淳母同法但用黄米饭。

肝膋是将狗肝切丝裹油网炸之。熬是以牛肉块熬煮而成。

渍是用小牛里脊肉薄切成片以酒、醯(xi)腌后生食。捣珍是把牛、羊、犬、鹿、猪肉等以石臼捣去筋膜后,成团煮食。

周天子食用的八珍,选料精良,制作复杂,不仅具备烤的技艺,还采用了烘干、腌渍、烹煮及生食加工等多种手法。尤其对调和五味的合理使用和多环节的加工,都体现了当时高度发达的烹饪水平,其做法也被延续至今。

2、鹿鸣宴

乡饮酒礼是我国历史上流行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是一种礼仪性的饮宴活动。

而鹿鸣宴作为乡饮酒礼的一种形式,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乡饮酒”宴会。

《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一共有三章,三章头一句分别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in)。”

其意为小鹿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就像蚂蚁一样,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伴儿一块进食。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笼络士子人心,展示礼贤下士之古风。

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比试才华。唐代王勃参加的滕王阁酒宴就有此遗风。

古人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据说春秋时孙穆子被聘到晋国为相,晋悼公办饮宴款待嘉宾,席间即颂《鹿鸣》三章。不过此宴只是在富裕地区才流行,穷困之地却不时兴。民国以后消失殆尽。

3、孔府宴

孔府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官府宴,位居中国官府宴之首,它既体现了古中国宴席高度的政治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最高的烹饪水平。

孔府宴主要是孔家在接待贵宾、祝贺上任以及在生辰节日、婚丧喜寿时特别制作的宴席。宴席遵照君臣父子的等级,有不同的规格。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袭爵上任、祭日、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过数百年不断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套独具风味的家宴。

至今,在山东曲阜的大街上,都可以看到,但好不好吃就不好说了。

4、唐代曲江宴

在众宴之中,最轻松豪放的当属唐代的曲江宴了。

曲江宴是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故又名曲江会。

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节之前,上巳节为唐代三大节日之一。这种游宴活动,皇帝亲自参加,与宴者也经皇帝“钦点”。

宴席间,皇帝、王公大臣及与宴者一边观赏曲江边的天光水色,一边品尝宫廷御宴美味佳肴。后来,曲江游宴发展的种类繁多,以至于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会,像今天的庙会似的,各类游宴,情趣各异。

这之中,尤以上巳节游宴、新进士游宴最隆重,在历史上的影响最深。

当年,考中进士乃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庆祝的形式就是曲江大会,亦即曲江宴。因为宴会往往是在关试后才举行,所以又叫“关宴”。

同时,因举行宴会的地点一般都设在杏园曲江岸边的亭子中,所以也叫“杏园宴”,以后逐渐演变为诗人们吟诵诗作的“诗会”。

曲江宴按照古人“曲水流殇”的习俗,置酒杯于流水中,流至谁前则罚谁饮酒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称为“曲江流饮”。 至唐僖宗时,也在曲江宴中设“樱桃宴”专门来庆祝新进士及第。

曲江宴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野宴活动,从唐中宗神龙年间起,一直延续到唐僖宗乾符年间黄巢起义军杀入长安城为止,历时一百七十多年。

只是,现在永远也没有像大唐这样的盛世机会享用了。

5、唐代烧尾宴

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会。

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士人初登第或者升了官,朋友通辽都会前来祝贺,主人就会备下丰盛的宴席和歌舞来招待。唐代把这种宴席活动统称为烧尾,宴席随之也被唤作“烧尾宴”。

这一看来奇怪的名称,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说老虎变成人时,要烧断其尾;二说羊入新群,要烧焦旧尾才被接纳;三说鲤鱼跃龙门,经天火烧掉鱼尾,才能化为真龙。

五代时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烧尾宴。

6、元代诈马宴

诈马宴是蒙古族特有的庆典宴飨整牛席或整羊席。诈马,蒙语是指退掉毛的整畜,意思是把牛、羊家畜宰杀后,用热水退毛,去掉内脏,烤制或煮制上席。

诈马宴始于元代。这一古朴的分食整牛、整羊的民俗,由圣主诺颜秉政发展为奢华的宫廷宴。后来,宫廷诈马宴基本绝迹,烤全牛也已失传。

后来再恢复的烤全牛、烤全羊和当时的诈马宴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大宴展出蒙古王公重武备、重衣饰、重宴飨的习俗,较之宋皇寿筵气派更大,欢宴三日,不醉不休。赴宴者穿的礼服每年都由工匠专制,皇帝颁赐,一日一换,颜色一致。菜品主要是羊,用酒很多。

在这种大宴上,皇帝还常给大臣赏赐,得到者莫大光荣。有时在筵宴上也商议军国大事。

此活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它是古典筵席的一个特例。

7、袁枚的私家名宴随园菜

吴门随园菜和山东的孔府宴,北京的谭家菜并成为中国三大官府名宴,其实,随园菜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官府宴,只能说是私家宴。

随园菜得名于清代才子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这是袁老先生凭着自己对美食的强烈爱好,遍访名家名厨名吃,又结合自己的独到理解和观点而整理的一套美食体系,由于他也常在家中待客,后来,便被称之为“随园菜”。

袁老师的随园,既是花园,又是烹饪原料基地,据说是“除鲜肉、豆腐须外出购买外,其他则无一不备”。

随园菜上至山珍海味,下至一粥一饭,选料严格按要求。如选用什么肉好吃,鸡用什么鸡,竹笋要什么样的,好火腿买谁家的,都有要求,绝不凑合。这一点在他老人家的文章里都有清晰的记载。

所以,袁枚又被称为“食圣”。

8、满汉全席

要说中国古代十大名宴,不能不说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顾名思义,乃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满汉全席后来还发展成为相声灌口的保留曲目和经典教材,并因此被广泛传播。如今,有很多地方都在努力恢复“满汉全席”,但鱼龙混杂,有的大多只是个概念和噱头。很多传统中的名菜已经没法吃到,也不准吃了。

譬如:蒸熊掌,想想都脚疼。

9、千叟宴

千叟宴也是大清帝国皇宫里的大宴之一。

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

此宴因康熙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康熙帝席间赋得《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千叟宴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邻里、家庭等关系。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康熙皇帝玄烨60寿诞,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

首次举办的千叟宴,年65岁以上年长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到京城参加阳春园的聚宴。当时赴宴者有千余人,皆系耄耋长者,社会各阶层次人物皆有,从这次千叟宴的举办,各地掀起敬老爱老之风,可谓盛行。康熙时期千叟宴宏大的场面给幼小的弘历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继位后,效法其祖父,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

如今绝迹,风尚不存,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太多了。

10、最后一个官府宴:谭家菜

在中国名宴历史上,谭家菜和孔府宴、随缘菜齐名。

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及其家人所创。

1874年(同治十三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居西四羊肉胡同,后督学四川,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

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

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

如今,各地的谭府菜也有很多,徒弟带徒弟的,打谭府菜名号的馆子也有很多,但北京饭店总认为自家的谭府菜才是正宗的,所以,过去一直打了很多名分官司。

这是因为清朝时期的繁文缛节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皇帝赐宴时,官员必须穿着礼服,礼服繁重,不利于行动,而且清朝统治者和汉朝大臣的口味还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清朝时期,皇帝特别热衷于给大臣赐饭,不仅仅有类似于“千叟宴”或者其他的大型宴会,还会有其他形式的赐饭。

先来说说大型宴席,大臣凡是要参加大型宴席,就不能穿着平时的普通的官服,而是必须穿上繁重的礼服,这种礼服不仅穿起来麻烦,而且还十分沉重,压得人喘不动气。而且这种宴席上,因为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先不说类似于三拜九叩之类的繁琐的礼节,就说要是皇帝忽然提到你的名字,你还要马上站起来谢恩。所以一顿饭下来,吃不到什么好东西,反而会累到只剩半条命。

再来说说普通的赐饭,这种就比较有意思了,有的时候,皇帝会把自己吃剩下的东西赐给大臣。虽说古时候以君主为大,但是有些人对于别人吃剩的剩饭剩菜还是心存芥蒂,但是皇上所赐又不能不吃。再一个就是满清贵族喜欢吃肥猪肉,再加上满清祭祀通常会煮很多白水煮肉,不加任何佐料,这种油腻肥厚的猪肉在这些官员看来实在是难以下咽。

但是皇帝所赐怎么可能推辞,一不能推辞,二不能丢掉,三不能转赠。所以说即使再不合你的口味,你还是要含泪把它吃下去。这就导致大家很怕被赐饭,因为不管是参加宴席也好,还是这种赐饭也好,都因为皇帝和大臣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胆战心惊,生怕自己一时不慎惹恼皇帝,从而丢掉性命。

中国四大礼议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拜贺庆吊之礼

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

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

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会十分看重。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

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

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的礼义标准。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礼的功用是: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扩展资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礼仪以周为最,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也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祀先师、先王、圣贤;乡饮、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1、仪表容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2、言谈举止。跟别人说话要用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交谈时要正视对方、认真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还要注意站姿和坐姿。

3、公共场合要注意秩序,不大声喧哗、不插队。比如在**院和图书馆里,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演出结束后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身前的人。乘公共汽车要主动给儿童、老人及病残者让座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礼仪

元朝大宴期间,天子,这就是所谓的“至善服”。据古籍记载,元代的服饰以服饰为主。官员和学者的日常服装大多是紧身衣。此外,在元朝的盛宴期间,天子的所有官员都必须穿同一颜色的衣服,称为“至善服”。根据古籍记载,天子所穿之孙的款式繁多,而天子所穿之孙的款式则各不相同。冬季员工服装的特点是什么?元代的衣服主要是衣服。官员和学者的日常服装大多是紧身衣。

此外,在元代的盛宴期间,天子的所有官员都应该穿同一颜色的衣服,这就是所谓的“至善服”。按照古代的说法,有十一种衣服,夏季以长衣为主。高级官员和学者的日常服装大多是紧身的。此外,在元代的盛大宴会活动中,国王和官员应穿着统一的颜色,称为“致孙服”。根据古籍记载,真衣有十六种。元朝官员穿衣服时,都穿花边纱,露出斗篷。这和宋代的官服是一样的。

你可以说他们的封面像宋朝,衣服像金子。从皇帝到所有的官员,他们都穿着至善的衣服。这是元代宴席内廷的服饰。冬夏服主要是蒙古人入关时的服装。男性的公共制服大多是汉族,“由一罗制成,大袖子,潘收集和翻领权利”。位置级别用衣服的颜色和图案表示。公服的皇冠都是用浮头做的,都是彩绘的。元朝以前是蒙古政权。它与汉代的西服不同。

蒙古人有自己的特点,不要求汉族人剃头发,也不要求汉族人戴头发。那么,元朝统治者的习俗是什么呢?在元朝建立初期,许多官员穿着与前一王朝汉族人相同的衣服,以及蒙古少数民族的衣服。虽然衣服是按照以前的传统,但人们的衣服主要是“直晒衣服”,这是短衣服,又窄又窄。生活有很多方面。这种衣服很方便从马上上下。元代的衣服主要是衣服。官员和学者的日常服装。

你知道皇家宴会是什么样的吗?我不知道。没关系。校易搜会告诉你的。

“满汉全席”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髓,是名菜佳肴的集合。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进去吧。外国也享有盛誉,让人联想到清朝的御膳和皇家盛宴。所以,游客来北京,往往会去北海的依兰厅仿餐厅,点上名字,品尝“满汉全席”,满足一饱眼福,是旅游活动的精彩项目之一。

“满汉全席”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元美《园菜单》,里面提到官场上有酒席和满汉全席。乾隆二十九年,《扬州画船记》还记得一份“满汉全席”的菜单,说明“满汉全席”在此之前已经流行起来了。贾统治后,官员和贵族家庭在每次宴会上都以准备“满汉全席”为荣。

满族宴席是一种特殊的宴席形式,与满族饮食的特点和发展有关。满族入关前,长期居住在东北。他们习惯了快乐,喜欢吃羊肉和各种野味。烹饪并不特别,味道也相当单调。满族入关后,随着清朝的繁荣,逐渐细化饮食,吸收了汉族饮食的特点。乾隆时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为了显示皇家气派,生活享受越来越好,饮食刻意精致,礼仪排场极尽奢华。清朝后期,为了满足慈禧太后的奢靡消费,甚至收集了世界上罕见的香味,做了1:更精细,让宫廷宴会更加丰富多彩。

到了清朝,明朝的旧制度大部分还在用,但是进行了很多改革。汉朝恢复朝廷重要官员,这是其一。每当朝廷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满汉官员时,都是以“满座”和“韩座”分开设置。这个满人宴就是所谓满人宴的由来。'

清代光禄寺掌管国家节日。宴席上的材料、水果的规格、等级、定额都有详细的记载,但满汉全席同样的菜单和传说却有很大的差异。清代宴席的特点是规模宏大、礼仪庄重、菜肴繁多。但七菜宴所用的原料比较普通,与后来满清宴所用的珍禽异兽无法相比。菜品的质量、品种、做法也相形见绌。可见,“满汉全席”是在模仿宫廷宴席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民间宴席和日常膳食的精华,逐渐发展、演变、形成的独特的宴席形式,并流传至今。

满汉全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记载很少,正宗的菜单也很难找。根据现有资料,各地满汉全席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菜肴。

满汉全席以其丰富的蔬菜而闻名。“满汉全席”的菜品数量因地而异,有128道和108道,共64道。西方的“阳宴”菜肴有十种。

第二,物资珍贵。

满汉全席以各种美食为原料。除了燕窝和海参,阳西还有鲨鱼皮、甲鱼、甲鱼、驼峰和果貉、鹿尾、熊掌、红唇。都是极好的珍贵食物。此外,还有所谓的上坝镇、下坝镇或山坝镇、巴海镇、鸟坝镇、草坝镇。

第三,满族菜和中国菜各有特色。虽然满族人在烹饪方面没有汉族人成熟,但经过不断的改良,他们的肉和野味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风味烹饪,尤其是烧烤。

清代皇家饭店鲍哈局专营烧烤菜肴。袁枚也在《带园菜品表》里说过“菜做多了”。宫廷宴席上的烧烤菜大多是“双烤”,即挂猪挂鸭。并突出其**方法的技巧。有两种产品叫做“光盘”。如今“满汉全席”吸收了满汉全席的特点。双烤在宴会上也很常见。烤盘的种类很多,比如“四红四白”。“烤乳猪”是餐桌上最高级的烧烤菜,配菜、酱料、洋葱等调味品,还有荷叶饼。“阳西”的菜品很多,辽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猪仔、羔羊鸡、鸭鹅、炒鸡鸭鹅等十几种,都比后来的满清美食丰富很多。

但相比之下,在后来流行的“满汉全席”中,中国菜肴的种类和数量占了很大比重,却没有规定。一般都是煮,炸,滑,炸。有燕窝鸡汤、海参炖猪蹄筋、鲨鱼皮鸡汤等。在《阳西》中,这体现了“多汤多中餐”的特点。

第四,乡土气息浓郁。

二百多年来,“满汉全席”流传不断,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非常盛行。在“满汉全席”中,世界各地的餐馆都保持着自己的风味和特色。扬州鱼翅蟹羹,清蒸鲥鱼等名菜。

如今,北海仿馆举办的“满汉全席”特意安排了一些特色菜,比如海红鱼翅、鱼藏剑、炸鸡肉馅等。

第五,小吃丰富

满族人喜欢小吃。他们称小吃为“热蛋糕”。在‘洋溪’上,有什锦火、梅子包子、白面饼、纸等。“满汉全席”在这里主要是中餐,所以有人说“满汉全席”其实有一定道理。光寺的满容量是按照做点心用的面粉量来划分的。每个座位都算,多达十几个品种。而代代相传的满汉全席更注重美食,点心则是陪衬。

和零食有关的是粥。有“满汉全席八大眺”之说。

满族人喜欢吃粥。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皇帝照常吃饭》记载了皇帝每餐吃的几种粥,如糯米粥、小米粥、粳米粥、薏米粥、豇豆粥等。《满汉全席》里的粥肯定有好几种,也是为了突出满汉全席的风味。

6严格的礼仪、程序和模式

宴会前后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则。从宴会上的谢恩区来看,麻烦得出奇。除了为皇帝三跪九叩之礼,还要不时出席谢恩。

宴会模式是指每席人数和菜品基数。在清宫,所谓一人几席,有的是两人。汉族人用高桌,满族人用矮桌。后来,在民间,四人以上一桌,这就是八仙桌,也叫官桌。近几十年来,使用八人桌或十人桌和圆桌。有圆桌和十人桌,这是现代宴会的形式。

至于菜品的基础,现在流行的“满汉全席”多以四八道菜为基础,参考民间宴席的模式。《光禄寺案》记载我国一等座34碗,二等座31碗。按照宴会级别安排了26碗三等席。阳西有110道菜,以10道菜为基准,这是很少见的格局。

“满汉全席”的上菜程序有很多说法,不太好概括,但大体和其他宴席差不多,包括凉菜、头盘、炒菜、正餐、甜菜、点心、水果等。再加上门口的茶叶,干果,蜜饯点心等。要尝全点和粥,并突出烧烤菜。

满汉全席讲究舞台艺术和精美餐具。据说以前的“满汉全席”中途不能撤。有几百道菜必须一碗一盘地陆续提供给客人,而且可以层层叠叠。在皇宫举行的宴会上,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