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万全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普救万全膏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医学心悟》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普救万全膏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普救万全膏 1 拼音

pǔ jiù wàn quán gāo

2 《医学心悟》卷三 21 方名

普救万全膏

22 组成

藿香1两5钱,白芷1两5钱,当归尾1两5钱,贝母1两5钱,大枫子1两5钱,木香1两5钱,白敛1两5钱,乌药1两5钱,生地1两5钱,萝卜子1两5钱,丁香1两5钱,白芨1两5钱,僵蚕1两5钱,细辛1两5钱,蓖麻子1两5钱,檀香1两5钱,秦艽1两5钱,蜂房1两5钱,防风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苦参1两5钱,肉桂1两5钱,蝉蜕1两5钱,丁皮1两5钱,白鲜皮1两5钱,羌活1两5钱,桂枝1两5钱,全蝎1两5钱,赤芍1两5钱,高良姜1两5钱,元参1两5钱,南星1两5钱,鳖甲1两5钱,荆芥1两5钱,两头尖1两5钱,独活1两5钱,苏木1两5钱,枳壳1两5钱,连翘1两5钱,威灵仙1两5钱,桃仁1两5钱,牛膝1两5钱,红花1两5钱,续断1两5钱,花百头1两5钱,杏仁1两5钱,苍术1两5钱,艾绒1两5钱,藁本1两5钱,骨碎补1两5钱,川芎1两5钱,黄芩1两5钱,麻黄1两5钱,甘草1两5钱,黑山栀1两5钱,川乌(附子)1两5钱,牙皂1两5钱,半夏1两5钱,草乌1两5钱,紫荆皮1两5钱,青风藤1两5钱,大黄3两,蜈蚣35条,蛇蜕5条,槐枝35寸,桃枝35寸,柳枝35寸,桑枝35寸,楝枝35寸,榆枝35寸,楮枝35寸,男人血余3两(以上俱浸油内),真麻油15斤(用20两秤称),松香(棕皮滤净)100斤,百草霜(细研,筛过)10斤。

23 主治

一切风寒湿气,走注疼痛,以及白虎历节风,鹤膝风,寒湿流注;痈疽发背,疔疮瘰疬,跌打损伤;腹中食积痞块,多年疟母,顽痰瘀血停蓄,腹痛泄利;小儿疳积;女人症瘕;咳嗽,疟疾。

24 普救万全膏的用法用量

贴患处;咳嗽、疟疾,贴背脊心第七椎。

25 制备方法

冬浸9宿,春秋7宿,夏5宿,分数次入锅,文武火熬,以药枯油黑,滴水成珠为度,滤去滓,重称,每药油12两,下滤净片子松香4斤,同熬至滴水不散,每锅下百草霜细末6两,勿住手搅,俟火候成,则倾入水缸中,以棒搅和成块,用两人扯拔数次,瓷钵收贮。

26 附注

倘贴后起泡出水,此病气本深,尽为药力拔出,吉兆也,不必疑惧。

古籍中的普救万全膏 《疡医大全》:[卷七]痈疽门膏药主方

水浸二日,拔去火毒,然后装磁钵内。临用摊贴。普救万全膏(《十法》)治一切风气,走注疼痛,并白虎历节

《外科十法》:[外科十法]艾灸法二

不痛而止。若内已有脓,即将乌金膏涂灸处,外用普救万全膏贴之。烂开大口,卸却瘀脓,易收功也。若口不收

《医学心悟》:[卷四]瘰

用刀针,及敷溃烂之药。若病久已经溃烂者,外贴普救万全膏,内服消瘰丸,并逍遥散,自无不愈。更宜戒恼怒

《医学心悟》:[卷六外科十法]内消法(一

不过气血乖违,逆于肉里耳。外敷以远志膏,或贴普救万全膏,内服银花甘草汤,实时消散。若系疔疮,急宜刺

《医学心悟》:[卷六外科症治方药]发背

目录 1 拼音 2 《活人心统》方之清蒸茶鲫鱼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清蒸茶鲫鱼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清蒸茶鲫鱼 31 原料 32 做法 33 功效 34 出处 附: 1 古籍中的清蒸茶鲫鱼 1 拼音

qīng zhēng chá jì yú

2 《活人心统》方之清蒸茶鲫鱼 21 处方

鲫鱼500克 绿茶适量

22 制法

将鲫鱼去鳃、内脏,留下鱼鳞,腹内装满绿茶,放盘中,上蒸锅清蒸熟透即可。

23 功能主治

补虚,止消渴。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不止以及热病伤阴。

24 清蒸茶鲫鱼的用法用量

每日1次,淡食鱼肉。

25 摘录

《活人心统》

3 《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清蒸茶鲫鱼

清蒸茶鲫鱼以活鲫鱼、绿茶为主要原料,具有补虚损,止消渴的功效,对糖尿病烦渴、饮水不止有益,也适宜热病。

31 原料

活鲫鱼约500克,绿茶10克。

32 做法

活鲫鱼去鳞、肠、鳃后洗净,将绿茶塞入鲫鱼腹内,置盘中上锅清蒸,约40分钟即可。

不加食盐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3~5天。

33 功效

清蒸茶鲫鱼具有补虚损,止消渴的功效,对糖尿病烦渴、饮水不止有益,也适宜热病。

34 出处

《医疗保健汤茶谱》

古籍中的清蒸茶鲫鱼 《医宗金鉴》:[卷五痘中杂证]发热

表热无汗升麻汤,里热有汗消毒良,行浆毒蒸清毒剂,结后余热连翘方。[注]痘之一证,始终不可尽除其热,盖

《痘疹心法要诀》:[卷三痘中杂证(上)]发热

表热无汗升麻汤,里热有汗消毒良,行浆毒蒸清毒剂,结后余热连翘方。注痘之一证,始终不可尽除其热,盖

《回生集》:[卷上内症门]十子丸

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淡盐汤下,干点心压之。《回生集》清陈杰公元16441911年

《外科全生集》:[卷三诸药法制及药性]丹皮

酒拌蒸,产后要药,治骨蒸,面裹煨熟,浓大肠。《外科全生集》清王洪绪公元1740年

《验方新编》:[卷二十四疔疮部]消瘰丸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瘰子颈的病因病机 31 气滞痰凝 32 阴虚火旺 33 气血两虚 4 瘰子颈的症状 5 瘰子颈的诊断 51 初期 52 中期 53 后期 54 辅助检查 6 需要与瘰子颈鉴别的疾病 7 瘰子颈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气滞痰凝 7111 症状 7112 辨证分析 7113 方药治疗 7114 针灸治疗 712 阴虚火旺 7121 症状 7122 辨证分析 7123 方药治疗 7124 针灸治疗 713 气血两虚 7131 症状 7132 辨证分析 7133 方药治疗 7134 针灸治疗 714 肺肾阴虚 72 外治法 73 针灸治疗 731 体针 732 火针 733 挑治法 734 割治法 735 瘢痕灸 74 抗痨治疗 8 瘰子颈患者日常保健 9 医案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瘰子颈的穴位 2 治疗瘰子颈的方剂 3 治疗瘰子颈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瘰子颈 1 拼音

luǒ zǐ jǐng

2 概述

瘰子颈为病名,是瘰疬的俗称[1]。

瘰疬(cervical scrofula)为病名[1][2]。是指以颈部缓慢出现豆粒大小圆滑肿块,累累如串珠,不红不痛,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易成窦道为主要表现的痨病[3]。因其结核累累如贯珠之状,故名瘰疬。瘰疬俗称瘰子颈、老鼠疮[1]。又名鼠瘘、鼠疮、子疮、鼠疬、走鼠疮、蝼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疮等[4]。小的为瘰,大的为疬[4]。又因其所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命名各异,如生于颈前属阳明经者,名为痰疬;生于颈项两侧属少阳经者,名为气疬;生于腋下连及胸胁者,名为马刀侠瘿等[5]。瘰疬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结于颈项而发病,以结核累累成串、溃后脓出清稀、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5]。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以后逐渐增大,并可串生,溃后脓液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道。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项者。”

《薛氏医案·瘰疬》:“其候多生于耳前后顼腋间,结聚成核,初觉憎寒发热,咽项强痛。”

《河间六书·瘰疬》:“夫瘰疬者.经所谓结核是也或在耳前后;,连及颈颌,下连缺盆,皆为瘰疬,”

瘰子颈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3]。

3 瘰子颈的病因病机

瘰子颈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痰,或受风火邪毒,结于颈、项、腑、胯之间[4]。

瘰子颈多因体虚气郁、痰浊邪毒结聚经络所致[1]。

瘰子颈常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伤脾,以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日久痰湿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成脓,或脓水淋漓,耗伤气血,渐成虚损。亦可因肺肾阴亏,以致阴亏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结聚成核。

瘰子颈多因肝气郁结,气滞痰凝,或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结于颈项而发病。日久结核溃烂,气血两虚,正虚邪恋[5]。

31 气滞痰凝

肝郁伤脾,脾不运湿,痰浊内生,阻于少阳、阳明脉络,结于颈项、腋下遂成瘰疬[5]。

32 阴虚火旺

肝郁化火,久则下烁肾阴,或素体肺肾阴亏,均可导致阴虚火旺,痰火日增,搏于少阳、阳明脉络,结于颈项、腋下[5]。

33 气血两虚

若久病不愈,渐致结核溃烂,脓水淋漓,耗伤气血,正虚邪恋,难以祛腐生肌,致窦道经年不愈[5]。

4 瘰子颈的症状

瘰子颈多发于颈项及耳的前后,圆核累累如串珠[1]。临床见圆核三、五枚串生,位于一侧颈项及耳后,甚至连及胸腋[1]。

初生如豆,数目不等,不红不痛无热,渐大如李增大串生,坚硬但可推动[1]。

后期微觉疼痛,结块粘连,推之难移[1]。

将溃时皮色紫红,溃后流出脓汁,稀薄而夹有败絮样物,收口缓慢,常此愈彼溃,久难收口而形成瘘道[1]。

5 瘰子颈的诊断

瘰子颈好发于颈项及耳前、耳后的一侧或两侧,也有延及颌下、锁骨上及腋窝等处者。

51 初期

颈部一侧或双侧,结块肿大如豆,较硬,无疼痛,推之活动,不热不痛,肤似正常。可延及数日不溃。一般无全身症状。

52 中期

结块逐渐增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结块亦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块,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若液化成脓时,皮肤微红,或紫暗发亮,扪之微热,按之有轻微波动感。部分患者有低热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53 后期

液化成脓的结块经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脓液稀薄,或夹有败絮样坏死组织。疮口呈潜行性空腔,创面肉色灰白,疮口皮色紫暗,久不收敛,可以形成窦道。此时部分患者出现低热、乏力、头晕、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或出现盗汗、咳嗽、潮热等症:如脓水转稠,肉芽转成鲜红色,表示将收口愈合。

54 辅助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红细胞沉降可增快。脓液涂片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必要时可作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本病。

6 需要与瘰子颈鉴别的疾病

失荣: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口腔、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固定不移;溃破之后如石榴样,血水淋漓;常伴头痛、鼻衄。

7 瘰子颈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初期宜疏肝解郁,软坚化痰,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或服消瘰丸[4]。后期以滋补肺肾为主,用六味地黄丸加沙参、麦冬等[4]。如属风热结毒,应以祛风清热为主,佐以软坚散结,服防风清毒饮[4]。

711 气滞痰凝

瘰疬·气滞痰凝证(cervical scrofula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phlegm coagulation)是指气滞痰凝,以肿块坚实,无明显全身症状,舌苔薄腻,脉弦滑为常见症的瘰疬证候[3]。

7111 症状

结块肿大如豆粒,一个或数个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热不痛;无明显全身症状;苔腻,脉弦滑。

多见于瘰疬初期(结节期)。肿块坚实,全身症状不明显,苔薄腻,脉弦滑[5]。

7112 辨证分析

情志内伤,肝气不舒,脾失健运,痰热内生,随经络循至颈部,痰凝气结而成结块;病在初期,尚未化热,故皮色不变,不热不痛;苔腻、脉弦滑为气滞痰凝之象。

情志不畅,肝郁及脾,脾失健运,蕴湿生痰,阻于少阳、阳明经脉,聚而成块,故肿块坚实。此时正气未虚,邪势尚轻,故全身症状尚不明显。苔薄腻、脉弦滑,为气滞痰凝之象。[5]

7113 方药治疗

治法:疏肝养血,健脾化痰。

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7114 针灸治疗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5]。

选穴: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取肩井、天井、章门、丰隆、肘尖、阿是穴[5]。

随证配穴:若结核发于颈项两侧及腋下者,加翳风、足临泣。若结核发于颌下、项前者,加臂臑、大迎。若伴有胸胁胀痛者,加阳陵泉。伴脘痞纳呆者,加中脘、足三里。[5]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或加灸。

方义:取手少阳经合穴天井,以疏通三焦经气,开郁散结,为治疗瘰疬的经验穴。肩井可疏通少阳经气,以达行气散结化痰之功。章门为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的交会穴,又为脾的募穴,既能疏泄肝胆经气,又能化痰散结而消瘰疬,故《针灸甲乙经》载有:“章门主治马刀肿瘘”。丰隆能运湿化痰散结。肘尖是经外奇穴,为少阳经所过,用灸法可化痰通络,《疮疡经验全书》载有“肘尖治瘰疬已成未成,已溃未溃”,为治疗瘰疬的经验穴。阿是穴疏通局部气血。[5]

712 阴虚火旺

瘰疬·阴虚火旺证(cervical scrofula 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核块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皮色转暗红,午后潮热,夜间盗汗,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瘰疬证候[3]。

7121 症状

结块逐渐增大,皮肤粘连,皮色暗红;全身见潮热、盗汗、咳嗽或痰中带血丝,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多见于瘰疬中期(脓肿期)。核块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皮色转暗红,伴有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5]。

7122 辨证分析

肺肾阴虚,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与虚火互结而成结块;阴虚火旺,则潮热;虚热迫津外泄,则盗汗;虚火伤肺络,故咳嗽,痰中带血丝;虚火内扰心神,则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肝郁日久化火,未得及时治疗,灼伤肾阴;或素患肺痨,肺肾阴虚,均可导致阴虚火旺,虚火煎液成痰,痰火搏于少阳、阳明脉络,结于颈项、颌下等处,致结核日趋增大。湿痰属阴,其性粘滞,与虚火相搏,则结核皮色暗红而与皮肤粘连。阴虚火旺,虚热内蒸,迫液外泄,故见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5]

7123 方药治疗

治法:滋阴降火。

六味地黄汤合清骨散加减。

7124 针灸治疗

治法:养阴清热,化痰散结[5]。

选穴:以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天井、少海、三阴交、太溪、百劳[5]。

随证配穴:若伴有潮热盗汗者,加阴郄、膏肓。兼见咳嗽者,加列缺、肺俞。[5]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法[5]。

方义:三阴交、太溪用补法以滋阴降火,乃“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天井用泻法,能清热化痰,散结消瘰。百劳为经外奇穴,少海为手少阴经穴,均用平补平泻法,能补虚降火除烦,止盗汗而化痰浊,为治疗瘰疬的经验穴。[5]

713 气血两虚

瘰疬·气血两虚证(cervical scrofula with qiblood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气血两虚,以疮口脓出清稀,夹有败絮样物,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瘰疬证候[3]。

7131 症状

溃后或经切开后脓出清稀,淋漓不尽,或夹败絮样物,创面灰白,形成窦道,不易收口;兼见面色苍白,头晕,精神疲乏,胃纳不香;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

多见于瘰疬后期(破溃期)。疮口脓出清稀,夹有败絮样物,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无华,舌淡质嫩,苔薄,脉细。[5]

7132 辨证分析

气血不足,不能酿化为脓,故脓出清稀,淋漓不尽;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则见面色苍白,头晕;脾失健运,则胃纳不香,精神疲乏;舌质红、苔薄、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瘰疬久延,局部溃烂,脓水淋漓,久不愈合。此时邪毒已衰,正气已耗,气无所主,血无所生,阴阳俱虚,故虽疮破脓出,但脓出清稀,且夹有败絮样物。久病气血亏耗,形体失养,神气不充,故消瘦神疲。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无华。舌淡质嫩、苔薄、脉细,均为气血两虚之象。[5]

7133 方药治疗

治法:益气养血。

香贝养营汤加减。

7134 针灸治疗

治法:补气养血[5]。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足三里、三阴交、膏肓、百劳、气海、膈俞[5]。

随证配穴:伴虚热者,加陶道、太溪[5]。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或加灸[5]。

方义:足三里、三阴交,以加强气血生化之源。膏肓、百劳可疗诸病百虚。膈俞为血会,配气海补气血两虚。加灸气海、膏肓可振奋元气,扶正祛邪,祛腐生肌。[5]

714 肺肾阴虚

瘰疬·肺肾阴虚证(cervical scrofula with lung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肺肾阴虚,以结核累累成团块,移动性差,久则皮色转暗红,成脓溃破,脓稀薄,形成窦道,伴身体羸瘦,咳嗽痰红,潮热盗汗,口干颧红,遗精、经闭,舌质红,光亮少津,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瘰疬证候[3]。

72 外治法

未溃者外用阳和解凝膏,已溃者外用丹药或生肌散[4]。

初期局部结块处可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

中期外敷冲和膏,如脓成未熟可用千捶膏。若脓已熟宜切开排脓,创口宜大。

后期用七三丹或八二丹掺于药棉纳入溃口,外敷红油膏或冲和膏。如肉芽红活,脓腐已尽时,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如有空腔或窦道时,可用千金药线,也可用手术方法将坏死组织清除。

拔核疗法:适用于肿核较小,不能内消。体质尚好者。用白降丹少许掺于太乙膏上,盖贴于结块处,每3天1次,结核小的7天左右脱落,大的10天左右可将结块拔去。待结核脱落后,可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因所用药物有很大 性,故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对结块较大而深在的,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或年老体弱的,均不宜使用本法。

73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其中火针与灸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但火针针刺不宜太深,《针灸大成》有“切勿太深、恐伤经络”的记载,应慎之[1]。

对已化脓者,局部不宜直接针刺;对已破溃者,应配合外敷药物;久不收口者,局部配合温和灸,有利疮口收敛[1][1]。

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过劳[1]。

731 体针

取天井、百劳、肘尖等穴为主,瘰疬局部用隔蒜灸[1]。颈部瘰疬者加臂膈透曲池、手三里;耳项部瘰疬者加翳风、支沟、足临泣;腋下瘰疬者加肩井、少海、阳辅[1]。

直接刺入肿大的结块,配肝俞、膈俞,每日1次,中等 。对已成脓的不宜应用。

732 火针

方一:火针加热后自结核正中刺入核心,每核1针,隔2~3日1次[1]。

方二:肩井、天井、手三里、足三里、四花穴、结核点。按火针操作方法,每次选2~4穴,采用速刺疾出方法,每周1次,3~5次为1疗程。[5]

方三:取病灶局部,肿块结节型者,于最早出现或最大结节肿块的上、中、下各刺1针,快刺疾出,刺入核心或基底部;肿块已化脓未溃者,用粗柄火针直刺病灶中心,使脓液尽快排出;已溃破者,在破口周边05cm处用火针浅围刺;有窦道渗出形成瘘管时,用相应长的火针直刺管腔。每周1次,3~5次为1疗程。[5]

733 挑治法

方一:在肩胛下角以下的背部脊柱两侧寻找小米粒大,略高于皮肤的红色小点或压痛点,用粗针挑破并挑出皮下纤维样物的根[1]。隔3~5日1次[1]。

方二:先在肩胛下方、脊柱两旁找寻结核点(略高于皮肤,色红,指压不褪色的即为结核点)进行挑治;也可在肩井、肺俞及其附近进行挑治。

方三:取正坐位,从胸6~9旁开15寸的区间内寻找阳性反应点。常规消毒,局麻,用手术刀横向切开皮肤约05cm,再用消毒三棱针于切口处将白色纤维逐一挑断,直至脂肪处。术毕缝合切口,涂上碘酒,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周1次,10次为1疗程,间休1周。本法适用于结节期,皮肤有炎症者禁用。[1]

734 割治法

选膈俞、肝俞两穴,消毒后在局麻下用手术刀切开穴位表皮1~2厘米长,取出皮下脂肪少许,术毕缝合[1]。每周1次,每次1对穴[1]。

735 瘢痕灸

取瘰疬穴(定位:以患者中指末端至肘横纹长度为标准,从长强穴沿脊柱正中线向上量至标准长度的端点,再作垂直于该线的水平线,其长度以患者的口角间距为准,水平线左右等距,其端点即是瘰疬穴),按瘢痕灸法程序操作。用黄豆粒大小的艾炷5~10壮直接灸,灸后用硼酸软膏外敷,以防感染。每灸1次需间休2个月。[5]

74 抗痨治疗

进行正规抗痨治疗,持续1年左右。可口服异烟肼1~2年,或配合肌注链霉素1~2月。

8 瘰子颈患者日常保健

1.保持精神愉快,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适当增加营养,忌食辛辣 性食物。

3.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

9 医案

例1.己巳岁,尚书王西翁乃爱,颈项患核肿痛,药不愈,召予问其故。曰颈项之疾,自有各经原络井俞会合之处。取其原穴以刺之,后果随针而愈,更灸数壮,永不见发。大抵颈项乃横肉之地,经脉会聚之所,凡有核肿,非吉兆也,若不究其根,以灸刺之,则流窜之势理所必致矣。患者慎之。(针灸大成)

例2.张××,男,17岁。左颈项瘰疬急性发作,引起高热,肿块直径15cm。白细胞计数138×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85。患者神清烦闷,两脉弦滑,苔薄白。脉证合参为少阳风热与厥阴郁火互结而成。治疗:取手足少阳之会穴翳风、肩井,用泻法久留针,以疏风热而散郁火;再取经验穴百劳温针灸法,以散结通络。治疗8次,肿块软化并明显缩小,经2个疗程(每疗程针灸12次)治疗,肿块完全消失告愈。(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10

普救万全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医学心悟》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普救万全膏的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