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三结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三结交简介,第1张

三结交为经穴别名,指关元穴。《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RN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属任脉。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详见百科词条:三结交 [ 最后修订于2017/2/18 20:05:44 共48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济生方》之涤痰汤组成半夏、胆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枣。主治主治暴盲。方解本方以半夏、橘红、枳实、茯苓燥湿祛痰,理气降逆;胆星、竹茹清热化痰;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治痰之源;菖蒲化湿开窍。诸药合用,涤痰开窍。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涤痰汤处方南星(姜制二钱半)半夏(汤洗七次二钱半)枳实(麸炒二钱)茯苓(去皮二钱)橘红(一钱半)石菖蒲(一钱)人参(一钱)竹茹(七分)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服。出处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医宗金鉴》卷四十五:涤痰汤处方当归1两,茯苓4两,川芎7钱5分,白芍药1两,白术(土炒)1两,半夏(制)1两,香附米1两,陈皮1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妇人肥盛,不孕,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也。用法用量上作10帖。每帖加生姜3片,水煎,送服涤痰丸。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五《麻症集成》卷四:涤痰汤处方竹黄、明麻、枳实、橘红、胆星、菖蒲、竹茹、甘草。功能主治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语。出处《麻症集成》卷四《寒温条辩》卷五方名涤痰汤组成栝楼(捣烂)5钱,胆星2钱,半夏2钱,橘红1钱5分,茯苓1钱,枳实(麸炒)1钱,黄芩1钱,黄连1钱,石菖蒲1钱,竹茹1钱,甘草(炙)5分,生姜3钱。主治膈间痰闭,呃逆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痰闭呃甚者,用白矾1两,水2钟,煎1钟,入蜜3匙,少煎,温服即吐;如不吐,饮热水1小盏,未有不吐者,吐后呃即止。《奇效良方》卷一方名涤痰汤别名涤痰散组成南星(姜制)2钱半,半夏(汤洗7次)2钱半,枳实(麸炒)2钱,茯苓(去皮)2钱,橘红1钱半,石菖蒲1钱,人参1钱,竹茹7分,甘草半钱。功效豁痰清热,利气补虚。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5片,煎至1钟,食后服。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太阴药

详见百科词条:涤痰汤 [ 最后修订于2018/12/26 11:40:31 共99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归来之别名·溪穴 41 溪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归来穴的定位 46 取法 47 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归来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主治病症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配伍 412 文献摘要 413 研究进展 4131 治疗尿潴留 4132 治疗慢性附件炎 4133 促性腺功能 5 承泣之别名·溪穴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溪穴 1 拼音

xī xué

2 英文参考

Guīlái ST29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溪穴为经穴别名:1归来之别名;2承泣之别名。

4 归来之别名·溪穴

溪穴即溪穴,归来的别名[1]。见《逢源》。

穴位 归来 汉语拼音 Guilai 罗马拼音 Kueilai 美国英译名 Return 各

号 中国 ST29 日本 29 法

国 莫兰特氏 E29 富耶氏 E29 德国 M29 英国 S29 美国 St29

归来为经穴名(Guīlái ST29)[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溪穴。属足阳明胃经[2][3]。归即归回,来即到来,本穴善治子宫脱垂、奔豚和疝气等,有返本归根、理复还纳之功,故名归来[2]。主治少腹疼痛,痛经,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阴中寒,不孕,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疝气,茎中痛,小便不利,腹痛,遗精,阳痿,奔豚,睾丸炎,腹股沟斜疝,小儿腹股沟疝, 痛,男女生殖器疾病等。

41 溪穴的别名

溪穴(《针灸甲乙经》)、溪穴(《针灸甲乙经》)。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归来,一名溪穴,在水道下二寸。

43 穴名解

归即归回,来即到来,本穴善治子宫脱垂、奔豚和疝气等,有返本归根、理复还纳之功,故名归来[2]。

还者曰归,返者曰来。凡养生吐纳者,当吸气时,腹气上升,与中气交会于气海处;呼气时,腹气下降,名曰气息归根。本穴为腹气下降时之根,能使不归之气,移位之丸,返回本位,故名“归来”。本穴治男子卵缩、女子子宫脱出等症,皆属气分之病。取之有散寒理气归原之功,即“归来”之意也。[4]

44 所属部位

下腹[5]

45 归来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6][7]。

归来位于腹部,脐下4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3]。

一说归来“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3]。

归来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穴[2]。

归来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归来穴的位置

归来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归来穴的位置(肌肉)

归来穴的位置(内脏)

46 取法

仰卧位,在水道下1寸,中极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归来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穴[2]。

仰卧位,当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上1寸、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8]。

47 穴位解剖

归来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分布著髂腹下神经。皮肤由肋下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膜下筋膜是位于腹横筋膜和腹膜壁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富有脂肪组织,该层筋膜向后与腹膜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相续。在腹膜外脂肪组织层中,有髂外血管、腹壁下动静脉、生殖股神经和髂外的淋巴结及其连属淋巴管等结构。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外侧缘→腹直肌外侧缘[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7]。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7]。

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通过[3]。

48 归来穴的功效与作用

归来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归来有调血室,温下焦之作用[2]。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冲脉为人身之血海,起于胞官,出于气街,并足阳明经上行。归来属足阳明经穴,邻近胞官,故善治妇科诸疾。是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常用穴。[8]

因其可调气血以通经闭,提胞宫以复原位,故有归来之称[8]。

足阳明经筋聚于阴器,上腹而布,归来又位于小腹部,故可用于小腹疼痛、疝气等症的治疗[8]。

归来穴主少腹奔豚,卵上入腹、引茎中痛、七疝、阴挺诸病[4]。《金针梅花诗钞》归来条:“丸塞入腹唤归来,疝气奔豚亦妙哉。”

49 主治病症

归来穴主治少腹疼痛,痛经,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阴中寒,不孕,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疝气,茎中痛,小便不利,腹痛,遗精,阳痿,奔豚,睾丸炎,腹股沟斜疝,小儿腹股沟疝, 痛,男女生殖器疾病等。

归来穴主治少腹疼痛、经闭、痛经、子宫下垂、白带、疝气、茎中痛、小便不利[7]。

归来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遗精,阳痿等[3]。

归来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白带过多、阴中寒、不孕、阳痿、奔豚等[2]。

现代多用归来治疗睾丸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子宫下垂、腹股沟斜疝等[2]。

归来穴主治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带下;少腹疼痛,疝气,茎中痛[8]。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白带,闭经,卵巢炎,子宫内膜炎;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小儿腹股沟疝, 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直刺1~15寸[3][8]。

一般直刺05~1寸[2]。

直刺08~12寸[7],局部酸沉 。

向天枢方向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腹里走至天枢穴;

略向气冲方向斜刺,针感沿胃经走至气冲;

针尖略向耻骨联合处斜刺15~20寸,下腹有酸胀感,少数向小腹及外生殖器放散[8]。

注意:孕妇禁针[8]。

4102 灸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灸5~7壮;或温灸10~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1 配伍

归来配太冲,有温经理气的作用,治疝气偏坠[8]。

归来配关元、三阴交,治月经不调、不孕症[8]。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奔豚,卵上入,痛引茎,归来主之。女子阴中寒,归来主之。

《针灸大成》:主小腹奔豚,卵上入腹,引茎中痛,七疝,妇人血脏积冷。

《胜玉歌》:小肠气痛归来治。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阴冷肿痛,灸归来三十壮。

413 研究进展 4131 治疗尿潴留

以归来、委阳为主穴,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为配穴治疗尿潴留,疗效较好。针刺得气后,有尿意者留针5 min,对尿潴留时间较长者,可加艾灸神阙(隔盐、葱白)。[8]

4132 治疗慢性附件炎

取归来、足三里、关元,针刺前排空膀胱,针刺得气后,将2~3 cm长的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燃尽出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慢性附件炎疗效较好。[8]

4133 促性腺功能

针刺归来、中极、血海等穴,可使继发性闭经患者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针刺家兔上述“腧穴”,通过组织学观察,发现卵巢中间质细胞增生与肥大,卵泡腔扩大,周围多层颗粒细胞增殖,其中有新鲜黄体生成现象,说明针刺“归来”有促进性腺功能的作用。[8]

5 承泣之别名·溪穴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桂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桂丸 桂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guì wán

2 处方

硇砂(研)、肉桂、甘遂、巴豆(去心皮,匀去油)、丁香、木香、芫花(醋炒焦)各等分。

3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

4 功能主治

养血,去积滞。主产后痢疾,寒积,崩中漏下。年久冷积,诸药不效者。

5 桂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3丸,温水送下。

6 摘录

《苏沈良方》卷四

古籍中的桂丸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咳嗽

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人参、生姜汤下,食后服。姜桂丸治寒痰咳嗽,脉沉,面色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音声

子(尸咽痛痒,语音不出,有虫食咽,同芜荑、杏仁、桂丸噙。)桂(风僻失音,安舌下,咽汁。同菖蒲煎服。)

《苏沈良方》:[卷第四]砂煎丸

遂愈。砂丸,产后虽无疾,亦宜服之,能养血去积滞。桂丸方,今附于后。砂(研)肉桂甘遂丁香木香芫花(醋炒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八疝门]寒疝

各一两)上为细末。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姜桂丸治肾冷寒疝。良姜(切片半两)巴豆肉(二十一粒截断

《济阴纲目》:[卷之六求子门]治痰塞不孕

地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蚯蚓,中药里面用蚯蚓入药称作地龙,一般地龙入药有一定的活血的作用,但是地龙也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地龙性寒味咸,所以一般有清热利尿的作用,现在用的比较少。那么,地龙入药有什么作用?地龙有哪些药用功效?

地龙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后三种习称“沪地龙”,主产于上海一带。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秋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砂,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鲜用。

药性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应用

1高热惊痫,癫狂。本品性寒,既能息风止痉,又善于清热定惊,故适用于热极生风所致的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或癫痫、癫狂等症。如《本草拾遗》治狂热癫痫,即以本品同盐化为水,饮服;《摄生众妙方》治小儿急慢惊风,则用本品研烂,同朱砂作丸服。治高热抽搐惊痫之症,多与钩藤、牛黄、白僵蚕、全蝎等息风止痉药同用。

2气虚血滞,半身不遂。本品性走窜,善于通行经络,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补气活血药配伍,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_斜等症,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3痹证。本品长于通络止痛,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症。性寒清热,尤适用于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桑枝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如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尤甚、屈伸不利等症,则应与川乌、草乌、南星、乳香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药配伍,如小活络丹(《和剂局方》)。

4肺热哮喘。本品性寒降泄,长于清肺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用鲜地龙水煎,加白糖收膏用。或与麻黄、杏仁、黄芩、葶苈子等同用,以加强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5小便不利,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能清热结而利水道。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通,可单用,或配伍车前子、木通、冬葵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有降压作用,常用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45~9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疗温病大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

2《本草纲目》:“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含铁、锌、镁、铜、铬等微量元素;含花生四烯酸、琥珀酸等有机酸。还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黄嘌呤、次黄嘌呤、**素及酶类等成分。

2药理作用:蚯蚓水煎液及蚯蚓解热碱有良好的解热作用;热浸液、醇提取物对小鼠和家兔均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广地龙次黄嘌呤具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拮抗组织胺及毛果芸香碱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广地龙酊剂、干粉混悬液、热浸液、煎剂等,均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地龙提取物具有纤溶和抗凝作用。此外,地龙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菌、利尿、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地龙白糖浸出液治疗Ⅰo至浅Ⅱo水火烫伤、烧伤50例,1周左右治愈(赤脚医生杂志,1974,4:43);用鲜地龙焙干,研末,加白糖,晨起1次顿服,治疗泌尿系结石5例,均愈(浙江中医杂志,1987,1:42);用地龙液:新鲜地龙若干条、白糖,按比例搅拌出液体即成。每次20ml,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4例,取效较好(辽宁中医杂志,1999,10:477)。另有用地龙等治疗乙脑、癫痫、精神分裂症、脉管炎、腮腺炎等。

4不良反应:地龙口服用量过大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血压先升高后降低,腹痛,胃肠道有时有出血现象,心悸,呼吸困难。又复方地龙注射液肌注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故使用地龙应注意:⑴掌握用药剂量;⑵注意加工炮制;⑶过敏体质应忌用;⑷血压低者禁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地龙制剂引起过敏反应时,可按过敏反应常规处理;中医疗法:(1)中毒后立即服盐水1杯,即解。(2)葱3根,甘草15g,水煎服。

地龙功效

1、清热息风

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

2、通经活络

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因其性寒能清热,故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亦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与川乌、天南星、乳香等配伍,如小活络丹。治疗气虚血滞,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如补阳还五汤。

3、清肺平喘

用于肺热哮喘。本品又清肺热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4、清热利尿

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能清热结、利水道,用治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可用鲜品捣烂,浸水,滤取浓汁服,也可与车前子、木通、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同用。

5、杀菌消炎

实验表明地龙的提取物具有强效的杀菌灭菌的作用,其杀菌灭菌的作用甚至强于西药甲硝唑,能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滴虫性女性私处炎等多种炎症。

6、治疗不孕不育

地龙能使患者遗精症状明显改善,使精子浓度、活动率、存活率明显增加,服后自觉精神好转,欲望增强。地龙对因精液质量低下而导致的不育有较好疗效。

方法:龙粉每次5克,每日2~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共l~3个疗程。

7、降血压

动物实验表明,地龙低温水浸液静脉注射(01克/kg),对家兔及大白鼠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作用高峰出现在用药后90分钟,维持2~3小时。地龙脂质中含有的类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主要的降压成分。

8、治疗脑梗塞

蚓激酶是由红赤蚯蚓体内提取的一种多酶复合体,具有水解蛋白的功效,用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日本新近的研究表明,吲激酶或蚯蚓干燥加工粉末具有明显的抗高脂血症作用。

 1、体外受精。对于身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的免疫性不孕患者来说,体外授精可以避免抗精子抗体对精子的供给,进而帮助精子和卵子在体外结合。等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再将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便可以帮助患者受孕了,应当引起患者的重视。

  2、免疫抑制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强大的抗炎和抑制免疫功能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女性的免疫性不孕,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

  3、隔绝疗法。这一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避免精液和女性生殖器官接触的方法减少精子抗原对女性的刺激。而患者在灭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抗精子抗体也会逐渐消失,因此,等患者体内的抗体消失以后,就可以选择排卵日进行受孕了。

  4、宫腔内人工授精。这一方法主要适合用于抗精子抗体只存在与女性的宫颈粘液中的情况。主要是通过体外处理患者丈夫的精液后,分离出高质量的精子,而后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怀孕的几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