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简编的图书目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中国通史简编的图书目录,第1张

上册

再版说明

第一编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底成立——远古至秦

第一章 原始公社时代——禹以前

第一节 黄河流域最早的居民

第二节 关于远古的传说

第三节 关于黄帝及其后裔的传说

第四节 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第五节 原始公社制度

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占有制度时代——夏商

第一节 夏代传说

第二节 商代事迹

第三节 商代的生产方式

第四节 商代的制度与文化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

第一节 周初生产方式

第二节 周怎样灭殷

第三节 周初大封建

第四节 社会阶的分化

第五节 民族间斗争及西周灭亡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列国兼并时代——春秋

第一节 王室衰微

第二节 大国争霸

第三节 从对外兼并转变到对内兼并

第四节 弱国对强国、人民对国家的负担

第五节 民族间的斗争

第六节 土地制度与耕具

第七节 赋税与阶级

第八节 新旧制度的演变

简短的结论

附:西周春秋年表

第五章 兼并剧烈时代——战国

第一节 七国形势

第二节 七国兴亡

第三节 合纵连横

第四节 养士制度

第五节 经济状况

第六节 秦统一的原因

简短的结论

附:战国年表

第六章 周代思想概况

第一节 孔子

第二节 儒家及其所传经典

第三节 墨子及墨家

第四节 老子及道家

第五节 孟子与荀子

简短的结论

第二编 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立后对外

扩张到外族的内侵——秦汉至南北朝

第一章 官僚主义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底成立——秦

第一节 秦统一后怎样建立新制度

第二节 秦朝的事功

第三节 农民大起义及楚汉战争

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对外扩张时代——两汉

第一节 两汉政治概况及农民生活

第二节 两汉工商业

第三节 疆域的扩大

第四节 王莽变法

第五节 西汉农民起义

第六节 东汉的政治与党祸

第七节 东汉农民起义

简短的结论

附:秦汉年表

第三章 内战时代——三国

第一节 人民浩劫与三国的形成

第二节 孙吴始末

第三节 蜀汉始末

第四节 曹魏始末

简短的结论

附:三国西晋年表

第四章 外族侵入时代——两晋

第一节 三国统一后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腐朽的统治阶级

第三节 人民流亡与外族侵入

第四节 十六国大混乱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中国文化南迁时代——南朝

第一节 南朝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士族制度

第三节 南朝五朝的兴亡

第四节 南朝文化的发展

简短的结论

第三编 封建制度社会螺旋式的继续发展到西洋资本主义的侵入——隋统一至清鸦片战争

第一章 南北统一时代——隋

第二章 封建制度发展时代——唐

第三章 大分裂时代——五代十国

下册

第四章 国内统一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时代——北宋

第五章 外族侵入北方 南北分裂时代——金与南宋

第六章 外族侵占全国 社会衰蔽时代——元

第七章 封建制度更高发展时代——明

第八章 外族统治,严格闭关,社会停滞,西洋资本主义侵入时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

第九章 隋唐以来文化概况

范文澜先生学术年表

《中国通史简编》的学术成就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90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郎中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做了中书令。他按照汉朝法令的规定出钱赎罪,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55岁那年最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除《史记》外,司马迁还作赋8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又作《报任安书》,记述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发愤修史的抱负。

司马迁卒年及其死因真相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生长在西汉武帝时代,曾任太史令,因为李陵降匈奴事辩护而触犯武帝忌讳,遭受腐刑。被刑后,他怀着极大的悲愤和憎恨的心情,坚持完成了五十万言的历史巨著——《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展示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代的三千年的历史画卷。《史记》问世以后,历代都有专门研究《史记》和研究司马迁的学者,国外也不断涌现研究《史记》的专家,可是对于司马迁的卒年和死因这个问题,由于史料的缺乏,始终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正史中未载司马迁卒年,有人认为这是司马迁善终的证明,也有人认为这恰恰说明司马迁死得不明不白大有疑问史记集解东汉学者卫宏汉旧仪注云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葛洪西京杂记也有相类似的记载有 人据此认为司马迁是因作报任安书而死的且死在作报任安书的当年据王国维考定报任安书作于太初四年郭沫 若认为司马迁下狱的事世上必有流传,故卫宏、葛洪均笔之于书。卫宏和葛洪都是当时颇有名望的大学问家不会无中生有歪曲事实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叹息 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悲其既陷极刑指腐刑之后又不能自保其身这说明司马迁不是自然之死桓宽盐铁论周秦篇文学读书人 所言:一日下蚕室创未宿卫人主出入宫殿得由受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妻子获其饶故或载卿相之列就刀锯而不见 悯盐铁会议召开于西汉昭帝始元六年离司马迁生活年代相去不远汉书载司马迁被刑之后,又“尊宠任职”,为中书令(皇帝的御用秘书),可说是“载卿相之列。”郭沫若认为《盐铁论·周秦》篇中的既“下蚕室”而后又“就刀锯”,就是暗指司马迁的再度下狱致死之事。

对此,有的学者则提出异议。目前尚存有关卫宏提及太史令和司马迁行事的记载,共有四条,经考证,至少有两条不符合史实,故卫宏说司马迁“下狱死”一事,殆不可信,至少也是孤证。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汉书》叹司马迁“既陷极刑”,不“能自保其身”,应当从古人的这种含义上来理解。《盐铁论·周秦》篇文学之言与司马迁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下蚕室”之后又“就刀锯”,原意只是指一种刑罚所造成的社会不良风气,乃证明汉武帝严峻之治的无效,不能解释为司马迁两次下狱。

也有人认为司马迁可能死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狱”。巫蛊案发于征和元年,身为治巫蛊使者的江充与卫太子有怨,恐武帝晏驾后为太子所诛,遂大开杀戒以借机剪除太子,太子杀江充后自杀,武帝穷治巫蛊之狱,转而穷治太子死之狱,一直到征和四年,前后死者达十几万,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就是“巫蛊之狱”的殉难者之一。这场灾难,牵及到当时许多文武官员,司马迁恐怕也难以幸免。又据《史记》记事内容分析,太初四年至征和二年还有记事,征和三年后无记事,司马迁很可能是《汉书》所云“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的牺牲者。

还有人主张司马迁死于武帝之后。西汉学者褚少孙曾说过“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史记》各篇里有汉世宗的谥号“武帝”。“武帝”系汉世宗刘彻死后,后人所追封,如司马迁死在武帝之前,怎么会知道这谥号呢?有人考证司马迁《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二年十一月,距武帝驾崩仅四年,从《报任安书》的内容来看,知道当时《史记》尚未全部完成,此后必有修整补辑,故涉及到武帝的专访,必称谥号,则不足为奇了。

总之,司马迁到底是“有怨言,下狱死”或是为“巫蛊之狱”所累及,还是平安地活到武帝之后,寿终正寝,目前尚无明文信史作据,有待于今后新史料的发现和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继父志,任史官

司马迁,宇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龙门山下(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以后,就有了阅读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这为他以后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是,资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复。由于当时的那些藏书和国家档案都杂乱无序,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必须从一大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找线索,去整理和考证史料。司马迁几年如一日,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几乎天天都埋着头整理和考证史料。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继父志,任史官

司马迁,宇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龙门山下(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以后,就有了阅读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这为他以后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是,资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复。由于当时的那些藏书和国家档案都杂乱无序,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必须从一大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找线索,去整理和考证史料。司马迁几年如一日,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几乎天天都埋着头整理和考证史料。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top

二、直言受宫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凤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三、 发愤著 《史记》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宇。

够不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1

原文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2。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序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3教化,修法度4,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年。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生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5、孙膑6、吴起7、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8。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9。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总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二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

注释 1战国策:成书于战国末年,后来经过刘向整理成为三十三篇。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的游说之士的策谋、言论和活动。 2阙:通「缺」,缺少。 3明:表明。 4修:整治。法度:制度,规矩。 5商鞅:鞅卫的庶孙,喜欢刑名之学,入秦见孝公,劝说富强的方法。 6孙膑:战国齐人,师从于鬼谷子。 7吴起:魏国人,在他逃到楚国之后,做了楚国的相。 8寤:通「悟」,醒悟。 9放:放弃。绝:断绝。

译文 刘向所编定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说缺少第十一篇。我访问了一些士大夫家,才得到了全书,校正了书中的谬误,对那些一时无法查考的问题存疑。这样一来,《战国策》三十三篇才又恢复完整。 序言说:刘向在这部书的评论中说:「周朝开国之初,明确教化,制度完备,因此天下大治。到了后期,盛行阴谋欺骗,推行仁义的道路堵塞了,因此天下大乱。」这种说法已经很高明了。但最后却说:「这本书是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揣摩当时的君主能够做得到的事情,才不得不这样说。」这种说法可以说是被流俗迷惑,而缺少坚定的自信了。 孔孟的时代,距离周朝初年已有几百年了,旧的法令制度早已不存在,旧的风俗也已绝灭。他们二位却独独宣扬先王的政治,认为是不可改变的,难道他们是要强迫天下的君主去做后世做不成的事情吗?也只是要根据他所生活的历史时代,所遭的变化去制订当时的法令制度,使它不失去先王的治国原则罢了。 二帝三王治理天下的时候,他们的变化固然不同,他们的法制固然相异,但是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基本原则,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什么先做,什么后做,都是一样的。孔、孟二位的主张,只是这样而已。「法」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必完全相同。「道」是用来作根本的,不能不一样。这道理是不可以变更的。所以他们二位恪守这个主张,哪里是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呢?只是因为他们能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罢了。他们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不被世俗迷惑而坚于自信的人啊! 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却不是这样,不知道的不容置疑,只是为他们的说法容易迎合国君的心意而喜欢,他们的居心用意,只不过是侥幸谋划权宜之计罢了。所以他们高谈阔论诡谋欺诈的便利,而隐讳失败的可能;大肆宣扬战争的好处,而竭力掩盖它的祸患。那些一个一个这样做的,都有一点小利而有不能承受的大害;个个有所得,却抵不上它的损失。最后,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因此而丧身,而任用他们的诸侯和秦朝也都灭亡了。这些人是世上的大祸害,很清楚了,可是世俗之人却仍然执迷不悟。只有先王之道,随着时世适应变化,制订不同的法制,考察它没有缺点,实施它没有弊病,所以古代的圣贤,从来没有人拿先王之道来换取游士的权宜之计的。 有人说:「邪说会妨害正道,应当完全抛弃它、彻底禁绝它。那么,这部书不加销毁行吗?」回答说:「君子禁绝邪说,一定要揭露它的谬误,使它大白于天下,使得当世的人都知道这种邪说为什么是不可听信跟从的,然后再加以禁止,这样使大家的认识就统一了。使得后世的人都知道这种邪说是不能推行的,然后作为警戒,这样就使大家有明确的看法。哪里一定要销毁那些书籍呢?摒弃而杜绝邪说,没有比这办法更高明的了。所以,孟子的书中,有研究神农学说的,有研究墨子学说的,都记载下来而加以批驳。至于说到这本书的述作,上和《春秋》相接,下到楚汉之争的开始,记载了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纵横家的事迹,确实是不该废弃的。」 这本书有高诱作注的二十一篇,也有的说是二十二篇,《崇文总目》记载的只存有八篇,现在保存了十篇。

评析 曾巩与欧阳修同乡,曾向欧阳修学习古文,深于治儒。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政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 文章以儒家思想为准绳,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认为战国乱世,就是因为「谋作用,而仁义之路塞」造成的,在创作风格上也跟欧阳修相近,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扩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学上。明代归有光在《文章指南》中曾作如是说:「文章意全胜者,词意朴而文意高。意不胜者,词意华而文意鄙,为曾子固《战国策目录序》无一奇语,无一怪字,读之乃太羹元酒,不觉至味存焉,真大手笔也。」

中国简史

原始时期/3

旧石器时代的黄河文明/3

元谋人/3

火的使用/4

北京人/4

许家窑文化/5

河套文化/5

中石器文化/6

山顶洞人/6

新石器文化/7

河姆渡文化/7

马家浜文化/9

大汶口文化/9

轩辕黄帝/11

河南龙山文化/11

尧和舜的传说/12

夏商时期/13

大禹治水/13

华夏族的融合/13

启子承父位/14

启的神话传说/14

夏朝的动乱、中兴和灭亡/14

商汤灭夏建商/15

伊尹建功于商初/16

殷商的五盛五衰/16

殷商的迁都/17

武王伐纣,殷商灭亡/18

青铜文化的繁荣/18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19

周武王灭商建周/19

烽火戏诸侯/20

周平王迁都/21

秦国的崛起/21

晋楚争霸/22

楚庄王问鼎中原/23

吴楚之争/24

吴越春秋/24

孔子周游列国/25

吴师破越勾践卧薪尝胆/26

名医扁鹊/27

战国初期天下形势/28

战国七雄/28

百家争鸣/29

战国铜塑/30

战国制衡器/30

战国金银器皿/31

秦汉时期/32

秦始皇统一江山/32

秦王赢政始称皇帝/33

秦朝推行封建官僚制度/33

秦始皇统一法律/34

秦始皇统一简化文字/34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35

修筑长城、焚书坑儒/35

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36

大泽乡起义/36

刘邦灭亡秦朝/37

刘邦东还安定“三秦”/37

鸿门宴:楚汉之争的前奏曲/38

项羽称霸,分封诸侯/38

韩信背水而战,大破赵军/39

蒯彻劝韩信“三分天下”/39

刘邦称帝/40

汉武帝的卖官鬻爵政策/41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41

汉武帝平定南方/42

王昭君出塞/42

王莽篡汉改制/43

光武中兴/44

东汉灭亡/44

黄巾起义/45

董卓入京乱政/45

王允谋杀董卓/46

华佗成为外科鼻祖/47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48

魏晋南北朝时期/48

三国鼎立/48

司马炎受禅称帝/49

八王之乱/49

东晋十六国/50

刘裕称帝/51

萧道成建齐/52

萧衍代齐建梁/52

高洋建齐伐魏/53

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54

陈霸先建陈代梁/54

北周突厥伐齐/55

宇文周统一北方/56

佛教盛行/56

隋唐时期/57

杨坚建隋/57

杨坚出征高丽/58

太子杨勇被废/58

杨广弑父/59

隋炀帝三征高丽/59

李密设宴杀翟让/60

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亡/60

唐朝建立/61

玄武门之变/61

房玄龄、杜如晦拜相/62

贞观之治/63

文成公主人嫁吐蕃/63

武则天称帝/64

开元盛世/64

玄宗册杨太真为贵妃/65

藩镇割据/65

收复东京/66

吐蕃侵入长安/67

郭子仪单骑说回纥/67

甘露之变/68

朱全忠弑昭宗/69

五代十国/69

唐诗的繁荣/70

北宋时期/71

陈桥兵变赵匡胤建宋/72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72

赵匡胤亲征北汉/73

造船业的日益进步/73

宋军大败辽军于满城/74

宋代赋税/74

纺织技术的提高/75

蜀锦宋锦交相辉映/75

宋代火药火器的发展与应用/76

澶渊之盟/76

升应天府为南京/77

宋代商税/78

应天府书院/78

北宋四大书院/79

王安石上万言书/80

改革科举制度/80

赵顼改革官制/81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81

南宋时期/82

赵构即位宋室南迁/83

李纲为相/83

王彦组织抗金“八字军”/84

钟相杨么起兵反宋/84

岳飞收复建康/85

张俊议北伐齐/86

宋金第一次和议/86

岳飞应诏班师/86

抗金名将岳飞惨遭杀害/87

赵构削夺众将兵权/88

柘皋之战/88

宋金达成绍兴和议/89

宋代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89

宋代名窑名瓷/90

景德镇青白瓷/91

南宋第一大词人辛弃疾/92

贾似道擅政/92

著名抗元将领文天祥/93

辽朝时期/94

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95

阿保机采取新措施/95

辽朝的“北南面官制”/96

燕云十六州/96

乘驴车的宋太宗/96

辽朝重臣韩德让/97

改革法令/97

东侵高丽/97

辽金议和/98

繁荣的西辽商业/98

西夏时期/99

党项族的由来/100

李继迁割据地盘/100

李德明为西夏建国奠定基础/101

定兵制立军名/101

夏宋好水川之战爆发/102

元吴称帝建国/102

夏辽之战/103

夏宋议和/103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104

改革地方行政设置/104

繁重的赋役/104

蒙古灭西夏/105

西夏的“使臣贸易”/105

金朝时期/106

女真族的由来/107

阿骨打建立金朝/107

女真建立的三大联盟/108

金太祖破辽/109

天祚帝降封海滨王/109

创造女真文字/109

勃极烈制度/110

金朝颁行汉宫制度/110

在汉地实行“汉军制”/I10

金熙宗统一实行汉官制/111

迁都燕京/111

东京辽阳政变/111

金朝的火器制造/112

黄河三次大决堤/112

元朝时期/113

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114

蒙古族的起源/115

成吉思汗发动对外战争/115

蒙古开明大臣耶律楚材/116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116

八思巴创蒙占文字/117

颁行郭守敬《授时历》/117

女纺织家黄道婆/118

忽必烈在全国设行省/118

忽必烈推行“汉法”/118

开凿通惠河/119

忽必烈驾崩,铁穆耳继位/119

铁穆耳罢江南茶税/120

元朝的官田与私田/120

大都发生帝位之争/121

岭北行省设立/121

元朝政府垄断手工业生产/122

元朝的地租与税役制度/122

元廷下诏科举取士/123

禁止南人典卖妻儿/123

元廷严格军官世袭制度/124

元朝国力衰退/124

明朝时期/125

朱元璋建明朝/125

大兴文字狱/125

靖难之变/126

郑和下西洋/126

明成祖朱棣亲征蒙古/127

朱棣迁都北京/128

于谦保卫北京/128

明中期的政治腐败/129

抗倭斗争/129

阉党专权/130

魏忠贤矫诏杀王安专制朝政/130

魏忠贤遣宦刺探边事/131

东林党与魏忠贤的斗争/131

努尔哈赤兵败袁崇焕/132

皇太极施计袁崇焕被杀/133

后金兴起/134

李白成起义/134

清朝时期/135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135

郑成功收复台湾/136

康熙即帝位,四大臣辅政/137

玄烨亲政/137

康熙设计擒权臣/137

“三藩”反清平息/138

废止海禁,开海贸易/139

施琅收复台湾/139

乾隆帝首次南巡/139

乾隆第二次南巡/140

圆明园建成/140

白莲教聚众起事/141

和珅自尽/141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142

洋务运动/143

……

中国野史

中国秘史

……

中国通史简编的图书目录

上册序再版说明第一编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底成立——远古至秦第一章 原始公社时代——禹以前第一节 黄河流域最早的居民第二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