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的传说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关于牡丹的传说文言文,第1张

1 关于牡丹的传说

1、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

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

2、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京城洛阳也毁于兵火,牡丹从此衰落。但自从洛阳牡丹享誉之后,各地慕名者纷纷前来求购,这就使得洛阳牡丹流传全国。在此以后出现的几处牡丹产地,无不与洛阳牡丹有着渊源关系。

如北宋末期,距洛阳较近的陈州(今淮阳)由于引种繁衍洛阳牡丹而名噪一时。在此之后四川天彭(今彭县)又被人称为“小洛阳”明末清初,山东曹州(今荷泽成为全国牡丹的主要产地。据记载(〈曹州牡丹〉)记载:“明万历年间,赵氏先人嗜花,不辞劳苦,亲往洛阳求的十余种牡丹归”。

由此可见,曹州牡丹的发展也曾得力于洛阳牡丹。此后历尽沧桑,牡丹日见凋零。

关于一些品种牡丹的传说

1、“豆绿“

相传,菏泽有个青年花农,做梦都想着能把“花魁”的金匾挂在自己的门口。百花仙子告诉他,你如果真有志气,就要到黄河滩上取土,到东海汲水,花魁才能属于你。说完,从头发上拨下碧玉丢在地上,那玉绿光一闪,就不见了。

青年花农跋山涉水,历经磨难,终于在玉入土的地方培育出一株绿牡丹,夺得了“花魁”金匾。这样,豆绿也就成了牡丹中的珍品。

2、“状元红”的传说

“壮元红”花大而艳,灿若晚霞。相传有个已被招为驸马的状元郎,千里寻亲,却意外见到了大自己十几岁的“妻子”,是她侍奉生父长达17年。就在生父逼他圆房时,一道圣旨传到宣他进京成亲。父命难违,君不可欺,他竟口吐鲜血倒地而亡。第二年,状元坟上生出了一枝牡丹,花大如盘,色如状元锦袍,人们称它为“状元红”。

3、“青龙卧墨池”的传说

在民间传说中“青龙卧墨池”是献身者的化身。在牡丹因天旱干枯的时候,小青龙舍身盗瑶池仙水拯救了牡丹。为报答小青龙之恩,牡丹仙女携小青龙跳到泰山墨池里,免遭了杀身之祸,但是自己却变成了与众姐妹不同的肤色。

4、“黑牡丹”的传说

关于黑牡丹的故事,花农还会告诉你,女皇武则天令百花盛开为之祝寿,唯牡丹敢违天命,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一些誓死不离故土的牡丹被武则天纵火焚之。第二年,这些牡丹,竟神奇的开出了黑里透红的花。

2 牡丹富贵说文言文翻译

大凡花木的名字,各有美好的称号,不是说的好啊,赞美而实际上有适当的美啊。

因此,莲花有清正廉洁的品用你说的;菊花有晚年的温馨,以隐逸称之;只有牡丹有王者的称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的名字,最后又以富贵说的。既然称呼富贵,拟以清正廉洁的莲花,而没有合作的;法律以隐逸的菊花,而不应该的。

太过分了,富贵之所独牡丹啊。我看牡丹一朵花,谷雨开放,美貌无双,有独富了,百花园中谁能比这美丽吗?天香独一无二,有良贵了,众香国里谁能争这芬芳吗?而且花蕊放层叠,朵起楼台,粉黄黛绿色,红、白、黑紫色,灿烂可观的,也没有不色失去万花,艳擅自春天赏花的。

称赞的富贵,谁说不应该!这花了,秀开锦地,从过去到洛阳的兴盛景艳夺花国,在现在我们南而独盛,栽的栽培的,建立万世无止境的事业;近的远的,来四方有道德有财。这难道不是天造地设,以养一方的人,而产生这种极富有极其高贵的牡丹的吗?从而可以知道,有富贵之物,就是有富贵的幸福,有富贵的幸福,就有富贵的人。

富有的贵族啊,这确实花使他这样。而一向进入这富贵的境界,就素富贵,势不能不走乎富贵了。

唉,人谁不想富贵也?而只有在牡丹的中得到的富贵,这是牡丹的富贵的不义吗?难道又有富贵的可耻吗?这是不深入研究。但就是牡丹的富贵说的,他有钱了,富而不骄,这不是君子而实际上也是君子的原因;他贵的,贵而不带,其实也不是隐士隐居的原因。

难道只是君子为莲的地方特号,隐逸是菊花的所独称呢!重要的,牡丹一朵花,罗列所有品,不是贫穷确实富有;容貌绝伦,不是低贱出身高贵。贵而且富有,富有而且贵,难怪梅的叹息瘦,桃之称她了。

因为没有富贵的称号,谁是强为之称,而既然加上富贵的名字,我要聊为的说法,又是这个词说:天地万物,只有重视异常。牡丹一种,百花之王。

花开富贵,绣成文章。洛阳盛名,曹南称强。

三月初放,万锦结束张。名称驰四海,刘曜等三光。

无双国颜色,只有步天香。锦城花国,芳园仙境。

桃红色讨好,葡绿进酒杯。群花捧寿,独秀峰当阳。

变色桃李,争着讨好海棠。春天赏花盛况,祝愿他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荣开财府,喜欢早上花堂。梅应叹息瘦,菊很难比较长。

生是造成,为何没有好结果!撇水阻挠两岸,桂陵一方。作福作寿,继续永昌。

鲁阳之地,千古流芳。

3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文言文解释

多数的书画收藏家只徒取得一个空名,偶然传说是钟繇、王羲之、顾恺、陆机的笔迹,看见的人就争着要买。这就是所谓“耳鉴”(以耳代目)。又有人用手摸画来看画,传说画里的颜色遮不住手指的画才是好画。这种说法就比“耳鉴”更下一等了。这可以称之为“揣骨听声”。(用摸骨骼听声音来看相)。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副古画——牡丹花丛,花下有一只猫,他不了解这幅画的好坏。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家是姻亲,一见到这幅画,就说:“这是画的正午时间的牡丹。怎么知道的呢?这花的花瓣展开,散发而且色泽干燥,这是中午时的花。猫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的猫眼。如果是有带露的花,那花房就会收敛而花色就润泽潮湿。猫眼在早晨或夜暮其黑眼珠就 ,太阳渐高,眼珠就渐狭长,到正午就如一线了。”这样来解释也算得很会体会古人的笔意了。

4 求关于牡丹的诗词名句

红牡丹 (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丹 (白居易)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牡丹芳 (白居易) 牡丹芳, 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十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臣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悉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 可叹息 少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 卿干爱花心,同似事君忧稼穑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二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 洛阳牡丹图 (欧阳修)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檀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己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似恐世好随时移鞓红鹤翎岂不美,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后世夸嫱施造化无情疑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杨万里) 今岁芳菲未尽忙,去年二月牡丹香寒暄不足春光晚,荣落尽迟花命长才一两朝晴炫野, 又三四阵雨鸣廊对江魏紫拳如蕨,而况姚家进御黄 雨中花 (苏轼)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秧,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十分春态,付于明年 匿名 回答采纳率:283% 2009-12-27 14:23 龙分夜雨姿娇态,夫与春风发好香。

--徐夤《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徐凝《题开元寺牡丹》 这些夸张地描写和衬托牡丹的容姿。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姚合《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齐已《题南平后园牡丹》 这些是夸张地描写赏花时的情形。同时在吟咏牡丹时,诗从头还运用了各种巧妙的拟人手法。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温庭筠《牡丹二首之二》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 这些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牡丹形容成美丽的女子。还有通过巧妙的拟人手法,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状摹牡丹的美丽。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 娥夜月光 --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扬状头赞图》 宋玉 边腮正嫩,文君机上绵初裁。

--徐夤《忆牡丹》。

关于牡丹的诗

  李正封“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大约是咏牡丹最好的五律。袁枚在《随园诗话》说“唐人‘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不如‘嫩畏人看损,娇疑日炙消’之写神也。”胡说罢了。“嫩畏人看损,娇疑日炙消。”固然是不错的句子,可是可用于形容很多种花,特别是娇弱的花,比如樱花。“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有富贵雍容气,与牡丹的气质是契合的。袁枚说“牡丹诗最难作”是有道理的,因为富贵语难作,那么作为富贵花的牡丹诗,自然难作了。韩琮“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较有富贵气象。

  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第一句很有名,可算不上多好。李商隐《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很好,以前解析过,此处不多言。薛涛“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写怕牡丹花之落,意思泛泛了些,但用典比较巧妙。唐彦谦“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妙。“倾国倾城不在人”那显然是“倾国倾城只在花”的意思,笔下转折一层,遂有滋味。“为云为雨徒虚语”为后句铺垫映衬,单独摘出来不见好处,合在一起便有生辉之妙。李建勋《残牡丹》“失意婕妤妆渐薄,背身妃子病难扶。”选题有意思。

  罗隐“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尤其是后句,写出一种独特的境界,自然是千古名句。曹雪芹拿来形容薛宝钗,也很有剪辑挪用之妙。后句用尊题格。“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也不错。

  值得注意的是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雪句岂须征柳絮,粉腮应恨贴梅妆。槛边几笑东篱菊,冷折金风待降霜。

  我们接着看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我严重怀疑林黛玉《咏白海棠》是受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启发。“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受启发于“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徐夤这句并不逊色于林黛玉,并且在用典格调上胜于林黛玉。只是林黛玉炼了“偷”和“借”两个字,给本来很平常的意思装饰上性灵的巧思,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两首诗的情调极其相似,起承转合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最后一句都提到西风。

牡丹在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很高地位,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皇帝贵族无不喜欢牡丹。他们不仅爱花、隅花、宴花、结花、拜花,而且种花、插花、写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

隋炀帝与牡丹

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于东都洛阳开辟西苑。隋炀帝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据唐人的《海山记》记载:“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

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颛红、鞋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贵品种。在皇家园林大量地种植牡丹,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可见隋炀帝对牡丹的爱好。

杨贵妃与牡丹

杨贵妃尤好牡丹。唐开元年间,宫廷内开始重视牡丹并在兴庆池东沉香亭、骊山行宫等处,栽植数种红、紫、浅红、通白等色牡丹。花初开时,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如醉如痴。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 (即牡丹)数本,植于家。”因贵妃专宠,喜爱牡丹,唐明皇也作为宠爱之物把牡丹赐给了她的哥哥。

武则天与牡丹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并州文水县人。

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并且尤好牡丹。

据舒元舆《牡丹赋序》说:“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 其花特异,天后(则天)叹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这正说明了武则天的家乡早就种有许多牡丹,而且品种“特异”,因此将家乡的珍稀品种移到都城来。

花鸟虫鱼虽然是大自然中普通的动植物,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了其深度的内涵,自古以来多有花鸟派大画家出现。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花鸟不仅书画作品中多有呈现,而且还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生活更加富有情趣,因此也有诸多专著。

牡丹被誉为我国的“国花”,颇受文人推崇。如北宋大诗人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全文约2700余字,分3篇:一曰“花品叙”,列出牡丹品种24个。指出牡丹在我国生长的地域,认为“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二曰“花释名”,解说花名由来;三曰“风俗记”,记述洛阳人赏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的方法,并说为将花王送到开封供皇帝欣赏,采用了竹笼里衬菜叶及蜡封花蒂的技术。

我国宋代的牡丹书还有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等。除牡丹外,尚有其他花类。到了明代,浙江石布政使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积累了一些实践知识,并广泛收集古籍中有关资料,用10多年时间编成了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群芳谱》全书30卷内容按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12谱分类,记载植物达400余种,每一植物分列种植、制用、疗治、典故、丽藻等项目,其中观赏植物约占一半,对一些重要花卉植物收集了很多品种名称。到了清代,清圣祖玄烨命汪灏等人就王象晋《群芳谱》增删、改编、扩充,于1708年成书,原名《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简称《广群芳谱》。

《广群芳谱》全书100卷,分为天时、谷、桑麻、蔬、菜、花卉、果、木、竹、卉、药11个谱。汪灏等人大幅度改编《群芳谱》,对其篇目有分有合,删去了其中一些和农事无关的内容,对原书引文错误及脱漏之处,一一加以补正。经过改编,全书形式整齐划一,内容严谨充实,取材也较丰富,减少了矛盾重复之处,可视为一部新书。凡是原书保留下来的旧条文,开头皆注有“原”字,新增内容则开头处用“增”字标明,很易区别。玄烨本人所写诗赋,则以“御制诗”标明,归集在诸条集藻项下。

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

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因为这种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

后来经过洛阳人的精心培育,花儿更红更艳了,所以后人起名叫“洛阳红”。

  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洛阳,牡丹从此衰落。

但自从洛阳牡丹享誉之后,各地慕名者纷纷前来求购,这就使得洛阳牡丹流传全国。在以后出现的几处牡丹产地,无不与洛阳牡丹有着渊源关系。

表现了牡丹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性格。

扩展资料: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

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参考资料:

牡丹_

关于牡丹的传说文言文

1 关于牡丹的传说 1、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