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的“避讳”分国讳和家讳两种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揭秘中国古代的“避讳”分国讳和家讳两种吗?,第1张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日趋完备。

一、避讳的种类:中国古代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处罚。如,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为田常,北岳恒山被改为“常山”,当然后又改了回来;为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启”,古都启封改为“开封”,倒是沿用至今。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观世音菩萨也被迫改名为“观音菩萨”。

“家讳”指避讳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避讳“晋”,李贺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进士考试,虽少年英发,才华横溢,却终不得志,郁郁寡欢,27岁就英年早逝。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了千古名句,后来有人将其作为对联,来征集求对下联,直到北宋才被大文学家石延年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当然,这是后话。

李贺死后,韩愈很是惋惜,义愤之中写下了《讳辩》一文。文中说,因父亲名为“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如果父亲名为“人肃”,难道儿子终身不能为人?

因“家讳”也闹出了许多笑话。宋时有个大臣名“良臣”,其子在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改作“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圣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 。因在清雍正年间,不少"丘姓"者因避讳孔子之名,改成了现在常见的"邱姓",故丘逢甲宗族姓"丘"或"邱"者皆有。丘逢甲先生后来主修家谱,又改“邱”为“丘”。

另外,还存在一种“宪讳”,是古代官场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如:五代时期的著名宰相冯道,字可道,被称为“十朝元老”,据考证实际为十三朝元老。他的门客在给他讲《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时,只能读作“不敢讲可不敢讲,非常不敢讲”。

二、避讳的方法。对于封建社会避讳,往往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付:

“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还如前所述的“恒”改“常”,“启”改“开”。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 充”。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作“ 斤 ”。此外,还一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

避讳作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之一,目的为了强化国人尊祖敬宗的意识,但是在具体过程中,造成许多麻烦和文化史集的混乱。后来的皇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起名时故意用一些生僻字,以减少平时老百姓交流过程中的麻烦。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讳”指的是帝王、“圣人”、长官及尊者的名字,平时用到这些字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叫“避讳”。有“国讳”、“家讳”、“圣人讳”三种。避讳方法大致有四种:a.改字法,如唐改“钱唐”为“钱塘”;b.空字法,(例略); C.缺字法,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例略);d.在口语中称呼别人的读音避讳法,如林黛玉把其母贾敏的“敏”读作“密”。

你知道邱姓是怎么来的吗?邱姓在清代以前为丘,雍正皇帝为笼络人心,颁诏“尊师重道”,认为丘姓犯了孔丘圣讳,一律改为带耳旁的邱。这就是文字讳中的一种,叫圣讳。

避讳圣人的姓名,叫圣讳。宋代,朝廷规定为圣人避讳。圣人名册除始祖黄帝外,还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周公。凡地名、人名都不能有圣人的名和字。从宋代到清代,保持有则必纠的强制性措施和习惯。

避讳皇帝的姓名,叫国讳。秦代,已经有了法律性质的避讳制度-国讳。规定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讳,前代年号讳,帝后谥号讳,陵墓及帝王生肖讳。宋朝还专门制定了《礼部韵略》,详细规定了需要避讳皇帝的字,总共是325个,其中宋高宗赵构的“构”字需要避讳的最多,达55个。

不避讳会怎么样呢?比如,唐代为避讳皇族李姓,鲤鱼被尊称为“赤鲟公”。禁止捕鲤鱼,凡不放生或出售者打60大板;为避讳唐高祖李渊,将晋朝《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改成了“陶泉明”。武则天称帝后造新字给自己取名为“曌”,则是一种智慧,喻示日月当空,普照大地,又没有任何犯忌。

又比如,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为弥补《康熙字典》不足,自费编撰《字贯》一书。谁知书中对康熙,雍正,乾隆等字没有避讳,被皇帝下令满门抄斩。

再比如,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大肆实行避讳,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就怕“袁消”。还下令将煤铺的“元煤”商号字样涂掉,就担心“袁没”。

在封建社会,不仅有圣讳、国讳,还有官讳、家讳、恶人讳。文字忌讳带有封建社会的敬畏色彩,其伦理道德一定程度得到封建礼法的承认,受法律保护。有的在封建礼法上有规定,有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官场上、民间上自行避其名讳。

在墓碑上,我们常常见到为回避父祖、长辈的名字而以讳字相称,这是保留下来的家讳,在于敬祖。如今我们不再有“入门而问讳”的礼仪套路,但总还有一份尊重和敬畏。

人该有所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就是敬,畏天命,就是尊重宗教信仰或宗教哲学,于心中自觉行善避恶;畏大人,就是敬畏父母、长辈和有道德学问之人。畏圣人之言,就是要学思践悟,怕违背圣人的教诲。

在古代,中华文化圈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避讳。这指的是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取名时,不能取他们的名讳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则,可能触犯大不敬之罪。

现代人看来这是莫名其妙,但是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很严明的,为了维护上级的权威,这个规矩还是立起来了,但是,维护等级制度按理说有很多方式,怎么会出现“避讳”这么一种怪异的规则呢。

至今,中国人仍然极不习惯直接叫尊长的名字,认为这不礼貌。

其实,大家也不要太奇怪,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成体系的“避讳”规则了,但事实上“避讳”这一习俗至今仍对整个东亚社会有一定影响,有吗?有的,虽然文字上的禁忌现在不多了,但是至今东亚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起名的时候,有些人也会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还规定了:与三亲等以内直系尊亲属名字完全相同者,得以申请改名及消极资格法源。

关于“避讳”这种规则起源于何时,观点不一,有周代说(最传统观点)、秦代说、汉代说甚至先秦说等各种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习俗出现是非常古老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习俗,这很可能和是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的禁忌,法国学者列维一不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说“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成是某种具体的、实在的和常常是神圣的东西。”这不仅是出现在中土,其实世界各地的原始部族一开始都有类似习俗。然而在中国,“避讳”竟发展成一个极为庞大的文化体系。

一开始,“避讳”的方氏只是改字、改称呼,后来逐渐发展到改音、标讳、缺笔、析字、空字等各种方法。周代在《尚书·金滕》记载的唯一避讳实例中,是将所避之字改为“某”。秦汉时期,改字仍然是避讳的主要方式,而且,从古至今的各种“避讳”手段,有些至今都对汉语产生了重大影响。

“缺笔”的例子,这是避康熙皇帝的名讳

到了汉代,避讳的方法就更多了,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对于汉代的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安帝五帝的名字—秀、庄、坦、肇、枯五字皆不书,只标曰“上讳”,亦不作任何说解;而且避讳方式还出现了变体,就是在字上面加减笔画,这种情况导致有些汉字有很多写法。

大家看汉代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皇帝名字都是单字,甚至是有双字名都要改成单字,比如汉昭帝初名“弗陵”,汉宣帝初名“病已”,初名“箕子”,但后来都分别改成了单名“弗”“询”和“衎”。这其实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因为如果皇帝起两个字的名,老百姓避讳就更麻烦了,

而且这些皇帝不仅起单字名,还特意用一些生僻的怪字,方便百姓。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近百姓多上书触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

三国时期,魏朝出现以“讳”代避讳之字,比如《三国志魏书·后妃传》,甄后曰“讳等自随夫人,我当何忧”,这里的讳字其实就是避魏明帝曹叡的讳,原文就是这么写的,但现代出版的书一般都会在“讳”后加个括号,把“叡”字补进去。

再到后来,避讳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有缺笔的,有空字的甚至把一个字拆成两个的,唐高宗显庆五年正月诏曰:“至于朕名,或缺其点画。”,连皇帝都亲自干预此事,所谓缺笔,就是将避讳的字缺写尾一笔,比如《于志宁碑》中“世武”把唐太宗的名字李世民中的“世”少写一划,作“卅武”,宋朝还出现了将避讳之字覆以黄纸的办法。

但是,大家知道,有字不能用毕竟是很不方便的事情,所以就要折中,明代有请人填讳之法,就是碰到需要避讳的情况(比如写的字和自己父母名字一样),这个字自己不写,请别人帮忙写。

现在看来,这种事情真的是莫名其妙,真的是难为这些古人了。

其实,历朝历代避讳的程度也不一样,周朝时避讳情况较为宽松,只有完全相同的字才要避讳,同音或近音字大致上不用。周秦之变后,大一统局面形成,避讳开始形成比较严密的体系,地名、物名、官名、人名都要回避当朝天子甚至皇帝祖先的名字都需要避讳,发展到了唐朝,有一个字相同甚至是同音,也必须回避了。

因避讳而无法正常科举的倒霉蛋——大才子李贺

对了,唐朝出现一个著名的倒霉蛋,诗鬼李贺,此人父亲叫“晋肃”,有个“晋”字,所以他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其实也没有规定他不能考,但很多人嫉妒他的才华,以此为由阻止他参加科举考试,这种舆论压力搞得李贺很苦恼,也给了朝堂很大压力),这气得韩愈写了《讳辩》驳斥,“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不过没用,李贺还是落榜了,后面再也没去科举。

而且除了文字外,还有其它怪异的避讳,比如唐朝避讳李姓,禁食鲤鱼,抓到鲤鱼必须放掉,贩卖鲤鱼责打60杖。

到了宋代,讳法大兴,需要避讳的字数量急剧增多,元朝因为相对特殊,蒙古人不太讲究这个,所以官方层面的避讳比较特殊,即使是忽必烈行汉法之后,曾下令避讳,但终元一代讳法不严,明朝也相对好一些,规矩是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音近而有称名之嫌,亦不需避讳(其实本来就不需要避偏讳,但宋朝规定很严,两字名也要避讳);这其实可以理解:发展到明朝,人口数量太多了,要是都避讳那实在是麻烦。清代,满人早期亦不避讳,后来汉化加深,从玄烨开始,才跟着汉人那样有了避讳之事,而且避讳的程度比明朝又加深了很多。

太平天国避讳也很严格,大家看上图的湖北省府“武玱”,这就是避北王韦昌辉的名讳

关于“避讳”规则的发展,总体有这么一个规律,首先是避讳的对象要增加,一开始主要是针对君主;但后来,君主的父亲,皇后的名字,甚至扩大到曾祖,宋代更是登峰造极,宋统治者追讳先祖至远祖,还有什么孔子的名字也是忌讳,所谓“圣人讳”(这个统治者很喜欢,所以一直延续到清朝),宋代讳法大兴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除了中国,古代中华文化圈内的日本,朝鲜,越南也一样,上图是阮朝年间《大南实录》中的避讳举例

宋代《容斋三笔•十一》云:“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

看来,宋朝的读书人真的是很不容易,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写个字都小心翼翼。

当然,你规矩这么严,自然也要成文,要不然不就乱了套,所以宋朝在《庆元条法事类》、《淳熙重修文书式》、《绍熙重修文书令》等书中将改避讳的字都罗列出来了,不服从呢?当然,刑法(《宋刑统》)规定好了。

明清也是一样,关于避讳有相关法律规定的。

不过,避讳有时候会很麻烦,所以也有例外,清代入关后第一任皇帝名汉名福临(顺治),当时曾下诏布恩,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诏曰:“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这一方面是一种缓和民族矛盾的举措,同时也是无可奈何,“福”字太广了,要避讳实在是麻烦。

其实本来两个名字是可以不用避讳的,《礼记.曲礼上》就指出:“二名不偏讳”,就是说对尊长的双字名,不可两字同说,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因为要不然确实麻烦,但具体实行的时候,还是经常会避讳的,毕竟这个东西,从严不从宽嘛,大家都怕给自己找麻烦。而宋代之后,这个规定更严格了,基本还是要避讳,比过明朝除外,管的比较宽,故亲王可与皇帝共用字辈。但清朝又严格了,皇帝一等级,兄弟们都改名,比如雍正名胤禛,他当上皇帝,兄弟们的名字中表示字辈的“胤”全改成了“允”,和他关系极好的十三弟胤祥除外,他死后雍正特别下旨将“允”字变回“胤”字,于是胤祥成为雍正朝唯一位最终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不过乾隆朝又不一样,乾隆前期宽松,没有要求他的兄弟们改名字;乾隆之后的皇帝为了方便,自己改名字,比如道光帝,名字由绵宁改为旻宁,免众兄弟避讳,这还算是厚道。

十三皇子胤祥

避讳造成了什么影响吗?其实至今汉语中很多情况都是由于“避讳”导致的

比如秦代,为了避秦始皇嬴政讳,“政月”改“正月”,“正”字改念平声,甚至改称“端月”,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现在。

“秦始皇讳政,呼正月为征月。”——王愚《野客丛书》

现代汉语用“不”来表示否定,也汉代避汉昭帝刘弗陵讳,一开始否定词是“弗”,后来成了习惯(也有改回来的,避汉光武帝刘秀讳,东汉孝廉“秀才”改“茂才”);还有很多地名也是一样,比如浙江的宁波,之前叫明州,明朝为了避国号讳,改叫“宁波”,韩国今天的大邱也是一样,这里本来叫大丘,1750年,为了避免在文庙祭祀中冲犯孔子的讳(孔子名丘),朝鲜英祖下令将“大丘郡”改名为“大邱郡”;还有些物品也是一样,比如我们现在说的“山药”,这本来是叫“薯药”,宋代为了避宋英宗的名字(曙),改叫“山药”;汉时因避女强人吕后之讳(雉),雉改称野鸡,这个叫法也延续下来了。

宁波古称“明州”,在明朝因为需要避国号讳所以改名

本来避讳对象虽然越来越广,总体还是有限的,除了孔子这种特殊人物一般都是皇族,但有些特殊时期,比如魏忠贤乱政的时候,虽然没有规定,但是地方官吏阿诀奉承的时候,也避他的讳,这当然不是律法规定的。所以说,“避讳”有时候也是个谄媚的手段。所以有时候就会闹笑话,举两例:

据称五代十国时的名臣冯道喜欢听人诵读《老子》,而诵书的侍从为了避冯道的名讳,而将“道”这个字给读成“不可说”,于是他便将《老子》的开头给读成了“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道可道,非常道),你说这叫什么事。

明末有个官员叫宋一鹤,当了湖广巡抚,然而他为了谄媚他的上司、当时的崇祯宠臣杨嗣昌的时候,避他父亲名讳(杨鹤),他在名帖上给自己的署名是:宋一鸟。这实在是谄媚过分了,于是此人成了官场一个大笑柄。当然,他本人是一个忠臣。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谄媚也避其名讳

总的来说,避讳就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一种礼教手段,在今天是被大力批判的,而且这种习俗也加大了现在学者理解古文献的难度,但是呢?有时候它也为今天提供了一些方面,因为避讳本身提供了一种文献断代方法,如果某书中避某字讳,则可以断定该书是相对应的某位皇帝继位后著述的。

我国的避讳习俗还广泛影响了周边的汉文化圈其它国家,比如,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 日本一直到二战后的1947年(昭和22年)10月26日,才在宪法废除了对皇室不敬的罪名,不再将避讳列入法律条文之内。

避讳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避讳大体可分三类:一是国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也叫“公讳”;二是圣讳,即避圣贤之名,如孔孟之名;三是私讳,即避长辈之名。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秦代避讳的办法初步确立。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情况下也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如:皇帝已故五世的祖宗不讳,但也有照讳的。在唐代,人们一直避李世民的讳,五世以后出于保险、尊敬、习惯等人们还照讳不误。

避讳的方法有四种:

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同义字或同音字来代替。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笔。但少写的一笔在什么地方是有严格规定的。

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应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