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第1张

学习硬笔书法,首先应了解以下五大规律。

一、动静结合

硬笔书写速度要有快慢节奏。起笔收笔应稍慢,行笔应稍快,转折处要慢。

二、有轻有重

书写时要注意提笔、行笔、收笔三个基本动作的力度区别,起笔、收笔力度稍重,行笔过程力度稍轻,转折停顿处力度较重些。力度重,笔画便粗。力度轻,笔画便细。轻重力度结合,就能使得写出的笔画有粗有细,错落起伏,富有动感。

横、竖、撇笔画的起笔较重,点、捺笔画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提、钩笔画起笔要略顿笔。

三、善始善终

书写过程中要弄清楚笔画的起止,起笔与收笔应该分明、长短合适。

四、方向明确

书写时应能控制行笔的方向,不同笔画的运笔方向各有不同,横画是由左到右,竖画由上到下,撇画由右上到左下,捺画由左上到右下。不同笔画出现在字的不同位置时,其方向也有区别。

五、虚实相生

静止的事物缺乏美感,虚实结合才能产生动感。因此硬笔书写过程中,应做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虚的地方特点是细、尖、轻、色浅等,因运动速度快而形成。书法上人们把这个“虚”的地方在叫作笔锋。

为了突出、表现某一主要因素,会故意将其他因素“虚化”处理。虚实相生,指的是书写效果,写出笔锋,突出美感。字的重心应平稳,笔画分布应疏密匀称。

书法的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构,风格。学书法,关键在于用笔。

唐书学家张怀瓘曰:“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

中国汉字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在于我们的写字工具——毛笔的特性。毛笔是由兽毛制成,弹力强,笔画富于变化,这都是硬笔无法达到的。

而汉字书写成为书法艺术也就该达到书法所要求的条件:使用的笔法,对汉字结构的了解,个人的风格。知道何为书法,便也明白为何能称之为书法了。

时下因为各种原因,又兴起了“书法热”,各种书法培训班、特训班、国展速成班、大师讲学班鹊然而起,那么你想知道古人是怎样学书法的吗?你走的路子正不正确?

古人学书法是这样子滴,师徒相授,就是老师教学生,教什么?教笔法。(在这里多余一句,学书法找个好老师很重要,避免走弯路入歧途)。据说唐代草圣张颠张旭就开馆授徒,公开讲书法,内容是什么呢?五执笔、八法。

五执笔是什么东东?拿毛笔,怎样拿?韩方明《授笔要说》:“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俗称双钩法。韩方明谁啊?张旭的徒孙,他写了一本记录其师傅崔邈传授书法的书《授笔要说》,这本书很重要,立志学书的同学应当看一看。学书法执笔很关键,古人很重视,写了几大箩筐的书专门来讲这个执笔。既然这么重视,有没有什么妙法?有,而且是秘传妙法,古代除了师徒相授,家族相传,是不传给外人的。有一个相当有名的大书法家颜同学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颜真卿是张旭的学生,他记录老师的话,说,无论何种执笔,一定要圆,圆就是执笔的奥妙。

会拿笔了,当然要写字了,怎样写呢?笔法,就是上面讲张旭公开课里的八法,八法是什么?永字八法。

侧勒努策掠啄磔八法。永字八法很有名,懂的人也多,精的人不懂多不多。

写点的方法称之为“侧”,写横的方法叫“勒”,写“永”字这一竖的方法叫“努”,写钩的方法叫“”,写挑的方法叫“策”,写长撇的方法叫“掠”,写短撇的方法叫“啄”,写捺的方法叫“磔”。

有些同学可能就不明白了,这个永字,怎么也算不了八个笔画,这里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书法以单一笔画为计算单位。

复杂笔画在书写时都要分割为单一笔画。

这个原则,叫“笔笔断而后起”。断就是分开的意思,也是收笔的意思。前一笔收了笔,就表示写完了,然后再起笔写下一笔。

整明白了吧?书法不是印刷体。

清代安徽人包世臣,当年四出拜师,寻求笔法,他在《艺舟双辑》中写道:丙子秋(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包世臣四十二岁),晤武进朱昂之青立,其言曰:“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吾子书环转处颇无断势”。就是书法要笔笔断,然后重新起笔。你的书法,毛病在环转地方没有做收笔动作,断不开。大学问家包世臣四十岁还不懂“永”字八法。

看到这里,很多人松了一口气,特别是那些以书法之名混饭吃的“大师”,嘿嘿,终于有借口了!包世臣还不懂呢!

可是可是人家虚心学习,四处拜师,后来懂了!

前人清代另一位书法家朱和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然行书笔断而后起者易会,草书笔断而后起者难悟。倘从草书会其用笔,则探骊得珠矣”。

行书大家都知道每一笔收笔以后再写下一笔,这个容易知道,但是写草书是不是应该连绵不断地写下去呢?不是,草书也是要收笔的。探骊得珠,就是抓住关键,得到书法的要领。

“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的普遍规则,对草书也是适用的。

整明白了不?那些肆意环绕的“江湖体”、故作颤抖的“老干体”、字里有画的所谓“像形体”,等等,与书法相距甚远,同学们别走了弯路哈。

总结一下,古人学书法先笔法。总有一些初学书法的人问颜二,我学书法要什么体啊?其实无论学哪一体,应当先学笔法。

甲骨文占卜的“卜”字就是兆纹的象形字。施灼就是占卜,人们通过爆裂显现出的由兆干和兆枝构成的卜形兆纹来判断所问事务的成败吉凶。在甲骨的正面、兆纹的旁边,用文字记录下占卜的内容,就是卜辞。这是一套繁琐却又严密的程式。卜辞的契刻遵从着一套严格的程式,这套程式也奠定了中国书法最初的书写规则。

书画用印章,主要分为三类: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题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二、闲文、吉语、警句印。三、收藏、鉴赏印。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

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 

鉴赏书画,主要从作品的风格、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画法、印章、纸张、装裱、题跋等方面来观察,其主要的方面还是书画的本身及书法、印章。 

扩展资料

一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其印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则有赝品的可能。印章的艺术水平,主要从书法、章法、刀法上来辨别,特别是文字上不能有错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是不可能经常出现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 

鉴别印章还要看印泥的色泽,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是鲜艳的,但它还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印泥由朱砂制成,朱砂颜色稳定,但历久的印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变化很小。黄金性能是稳定的,但新制品的黄金与传世多年的黄金还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古代书画上印章的色泽不可能与现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泽相同。 

还有一些古书画上的印章,找不到真迹作品上的印迹来参照。这就要从印章的篆刻水平上来分析,是否与书画作品的时代风格相一致,还要从印章的新旧程度和内容上来分析。如果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还要从印章以外的各个鉴定方面综合评定,最后得出结论。 

--印章材质

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

学习硬笔书法,首先应了解以下五大规律。一、动静结合硬笔书写速度要有快慢节奏。起笔收笔应稍慢,行笔应稍快,转折处要慢。二、有轻有重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