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束水冲沙法”发明者潘季驯简介,潘季驯是怎么治河的
人物生平
潘季驯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1521年5月28日),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九江推官,后升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斥抑豪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接浚留城旧河成功,加右副都御史,寻以丁忧去。
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任总河,塞决口。
隆庆五年(1571年),报河工成,寻以运输船只漂没事故,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去。
万历四年(1576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
万历五年(1577年),召为刑部右侍郎。
万历六年(1578年)夏,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
万历八年(1580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九月,迁南京兵部尚书。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改刑部尚书。
张居正身后被抄家,长子张敬修自缢死,全家饿死十余口。潘季驯看不下去,上疏明神宗说,“治居正狱太急”,“至于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神宗看后不悦。而在御史李植、江东之等人与内阁申时行、吏部尚书杨巍相攻讦,潘季驯帮助申时行等,因而被李植劾以党庇张居正,落职为民。
万历十三年(1585年),御史李栋、董子行分别上言,认为潘季驯“罪轻责重”,均被神宗罚俸处理。其后多次有人推荐潘季驯。
万历十六年(1588年),黄河大患,以给事中梅国楼等荐,复官右都御史,总督河道。
万历十九年(1591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万历二十年(1592年),以病辞休。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四月十二日(5月20日),潘季驯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主要功绩治理黄河
潘季驯是明末著名的治河专家,也是明代治河对后世影响的人物之一。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潘季驯曾经四次主持治河工作。第一次开始于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和尚书朱衡一起负责治河,时近一年,次年十一月即因母丧丁忧回籍。第二次始于隆庆四年(1570年)八月,被任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总理河道提督军务,因“槽船行新溜中多漂没”,隆庆五年十二月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弹劾,受免职处分。第三次始于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这一次是有首辅张居正的支持,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右侍郎、总理河槽兼提督军务的头衔,对黄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治理。万历八年(1580年)秋,功成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第四次始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后因年老有病乞求离职。前后总计,潘季驯四次治河将近十年之久,明代治河诸臣任职时间之长无出其右者。特别是后两次,治河大权全归于潘季驯,朝廷特准“便宜行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潘季驯在一生四次治河中,不辞辛劳,上到河南,下至南直隶,多次深入工地,“轺车所至,更数千里”,“日与役夫杂处畚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风露”(王锡爵《潘公墓志》),对黄、淮、运三河提出了综合治理原则:“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在此原则下,他根据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又提出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策。他在《河议辩惑》中说:“黄流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非极迅溜,必致停滞。”“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为了达到束水攻沙的目的,潘季驯十分重视堤防的作用。他把堤防比作边防,强调指出:“防敌则曰边防,防河则曰堤防。边防者,防敌之内入也;堤防者,防水之外也。欲水之无出,而不戒于堤,是犹欲敌之无入,而忘备于边者矣。”他总结了当时的修堤经验,创造性的把堤防工作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四种,因地制宜地在大河两岸周密布置,配合运用。他对筑堤特别重视质量,提出“必真土而勿杂浮沙,高厚而勿惜居费”,“逐一锥探土堤”等修堤原则,规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修堤措施和检验质量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潘季驯主张合流,但为了防御特大洪水,在一定条件下,他并不反对有计划地进行分洪,如在《两河经略疏》中就明确指出:“黄河水浊,固不可分。然伏秋之间,*潦相仍,势必暴涨。两岸为堤所固,水不能泄,则奔溃之患,有所不免。”
在束水攻沙的基础上,潘季驯又提出在会淮地段“蓄清刷黄”的主张。他认为:“清口乃黄淮交会之所,运道必经之处,稍有浅阻,便非利涉。但欲其通利,须令全淮之水尽由此出,则力能敌黄,不能沙垫。偶遇黄水先发,淮水尚微,河沙逆上,不免浅阻。然黄退淮行,深复如故,不为害也。”(《河防险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根据“淮清河浊,淮弱河强”的特点,他一方面主张修归仁堤阻止黄水南入洪泽湖,筑清浦以东至柳浦湾堤防不使黄水南侵;另一方面又主张大筑高家堰,蓄全淮之水于洪泽湖内,抬高水位,使淮水全出清口,以敌黄河之强,不使黄水倒灌入湖。潘季驯以为采取这些措施后,“使黄、淮力全,涓滴悉趋于海,则力强且专,下流之积沙自去,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所谓固堤即以导河,导河即以浚海也。”
潘季驯不仅是“束水攻沙”方策的提出者,而且是这一方策的大力实践者。万历七年(1579年),他第三次治河时,本着“塞决口以挽正河,筑堤防以溃决,复闸坝以防外河,创滚水坝以故堤岸,止浚海工程以省靡费,寝开老黄河之议以仍利涉”的治理原则,“筑高家堰堤六十余里,归仁集堤四十余里,柳浦湾堤东西七十余里,塞崔镇等决口百三十,筑徐、睢、邳、宿、桃、清两岸遥堤五万六千余丈,砀、丰大坝各一道,徐、沛、丰、砀缕堤百四十余里,建崔镇、徐升、季泰、三义减水石坝四座,迁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淮、扬间堤坝无不修筑,费币金五六十万有奇。”经过这次治理后,“高堰初筑,清口方畅,流连数年,河道无大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万历十六年(1588年)潘季驯四次治河后,鉴于上次所修的堤防数年来因“车马之蹂躏,风雨之剥蚀”,大部分已经“高者日卑,厚者日薄”,降低了防洪的作用,又在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普遍对堤防闸坝进行了一次整修加固工作。根据潘季驯在《恭报三省直堤防告成疏》所指出的,仅在徐州、灵璧、睢宁、等12州县,加帮创筑的遥堤、缕堤、格堤、太行堤、土坝等工程共长十三万丈。在河南荥泽、原武、中牟等16州县中,帮筑创筑的遥、月、缕、格等堤和新旧大坝更长达十四万丈,进一步巩固了黄河的堤防,对控制河道起了一定作用。
潘季驯四次治河的成绩是显著的,特别是束水攻沙论的提出,对明代以后的治河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不少水利史研究者和水利工作者都以极为钦佩的心情对潘季驯的贡献作出过很高的评价。清康熙年间的治河专家陈潢指出:“潘印川以堤束水,以水刷沙之说,真乃自然之理,初非娇柔之论,故曰后之论河者,必当奉之为金科也。”近代的水利专家李仪祉在论及潘季驯治河时说:“黄淮既合,则治河之功唯以培堤闸堰是务,其攻大收于潘公季训。潘氏之治堤,不但以之防洪,兼以之束水攻沙,是深明乎治导原理也。”这些评论虽然包含有不少过誉之词,但从中可以看出,潘季驯在死后三百多年间,对我国水利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应该说,在河患十分严重、河道变迁频繁的明代,潘季驯能针对当时乱流情况,提出束水攻沙的理论,并大力付诸实践,是一种超越前人的创举。他在第三次治河后,经过整治的河道十余年间末发生大的决溢,行水较畅,这在当时不少人都是承认的。如常居敬就曾在《钦奉敕谕查理黄河疏》中说:“数年以来,束水归槽,河身渐深,水不盈坝,堤不被冲,此正河道之利矣。”在潘季驯四次治河时,他又大筑三省长堤,将黄河两岸的堤防全部连接起来加以巩固,黄河河道基本趋于稳定,扭转了嘉靖、隆庆年间河道“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的混乱局面。这些成就,是同时代的任何人所未达到的,理应受到充分肯定。
但是,也应当看到,潘季驯治河还只是局限于河南以下的黄河下游一带,对于泥沙来源的中游地区却未加以治理。源源不断而来的泥沙,只靠束水攻沙这一措施,不可能将全部泥沙输送入海,势必要有一部分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里。潘季驯治河后,局部的决口改道仍然不断发生,同时蓄淮刷黄的效果也不理想。因为黄强淮弱,蓄淮以后扩大了淮河流域的淹没面积,威胁了泗洲及明祖陵的安全。由此可见,限于历史条件,潘季驯采取的治理措施,在当时是不可能根本解决黄河危害的问题的。
在潘季驯治河三百年之后,一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兴致勃勃地向当时的清 提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堤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并颇为自得地撰写成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 一片关注。不久以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一位中国古人理论与实践的翻版。世界水利泰斗、德国人恩格斯教授叹服道: “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高傲的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人物评价张居正:①公平成之绩,宁独一时赖之乎?仰甚!②比闻黄埔已塞,堤工渐竣,自南来者,皆极称工坚费省,数年沮洳,一旦膏壤。公之功不在禹下矣。
王世贞:不佞盖三复公疏而叹曰:纯臣哉,潘公也!……推公意宁不获以其身当上赏,不欲使国被实费而河隙实利于戏,岂不亦皎然纯臣哉!……不佞窃谓公之功一世功也,其言借水攻沙,以水治水则百世功也。
王世懋:国朝称治河功,前有陈平江u,宋尚书礼,徐武功有贞,刘尚书大夏,近则潘尚书季驯。
李栋:隆庆间,河决崔镇,为运道梗。数年以来,民居既奠,河水安流,咸曰“此潘尚书功也”。昔先臣宋礼治会通河, 至于今是赖。……今季驯功不在礼下,乃当身存之日,使与编户齿。
于慎行:少保(潘)公当其谢事闲居之日,然游于不滓,乃不t数千金之藏,以为闾阎无穷之利,此岂有所勉不为?徒以先君子一言,视里人之沾溺,不啻繇己博施,善利之仁、此足以推矣。
何乔远:予观刘天和、潘季驯所论,则治黄河在循故道,治漕河在沿旧制而已。……嘉靖、隆、万之间,季驯四治河,河皆治。
张岱:我高皇帝奄有四海,留意河渠。历朝以来治河诸大臣,如宋礼、刘大夏、徐有贞、朱衡、潘季驯、王宗沐辈,宣劳效力,屡建奇功,利害相半。
宋征壁:有若刘庄襄(刘天和)之造车、余肃敏(余子俊)之修边、潘司空之治河、徐文定(徐光启)之制器,考其遗制,允为国工。
谷应泰:他如潘季驯之不失故道,不分浊流。杨一魁之首开武墩,次疏具坝,皆良策也。
林时对:本朝一代伟人,皆吾浙产也。……经济则有嘉兴项襄毅忠、仁和胡端敏世宁、兰溪唐文襄龙、桐卢姚庄敏夔、乌程闵庄懿、常山樊清简莹、乌程潘司空季驯、平湖陆庄简光祖、山阴朱司马元y。
阎若璩:考万历六年,潘司空季驯河工告成,其功近比陈u,远比贾鲁,无可移易矣。乃十四年河决范家口,又决天妃坝;二十三年河、淮决溢,邳、泗、高、宝等处皆患水灾;天启元年河决王公堤。安得云潘司空治后无水患六十年!大抵潘司空之成规具在,纵有天灾,纵有小通变,治法不出其范围之外。
张廷玉:事功之难立也,始则群疑朋兴,继而忌 铄,此劳臣任事者所为腐心也。盛应期诸人(盛应期、朱衡、潘季驯等)治漕营田,所规画为军国久远大计,其奏效或在数十年后。而当其时浮议滋起,或以辍役,或以罢官,久之乃食其利而思其功。故曰:“可与乐成,难与虑始。”信夫!
纪昀:季驯在嘉靖、万历间,凡四奉治河之命。在事二十七年,著有成绩。
恩格斯: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
白寿彝:潘季驯的这些理论,是多年的实际经验,考索而得,在当时是难能而可贵的。
个人著作潘季驯依据治河的经验,反复研考,写成《宸断两河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等,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治河理论,并绘有《河防一览图》,另著有《司空奏疏》、《留余堂集》。《皇明经世文编》卷375~卷378辑有《宸断大工录》四卷。
史料记载《明史·卷二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
后世遗迹 墓葬潘季驯逝世后归葬故里,墓在升山三墩村,毁于“文革”,但形迹可辨。这里四水环抱、仅—木桥连通,墓垒土起封,坐东朝西,意在遥奉弁山祖坟。其祖父潘癸之墓位于弁山太史湾,墓穴及部分石人、石墓表、长长的墓道仍得保存。当地人称“笠帽坟”。至今潘氏后人常来祭奠。
祠堂陈潘二公祠
陈潘二公祠是明代两位治水名臣陈u、潘季驯的合祀祠,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文庙内。该祠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原名恭襄祠,因清朝乾隆年间在祠中加祀河道总督潘季驯,改名为陈潘二公祠。原位于清浦区清江光华化学厂内,后年久失修,1997年因所在地域被淮阴卷烟厂征用,另行择址迁移保护。2007年在清江文庙慈云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复建,兼作大运河名人馆。现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少学易,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议修黄河,乃引见景,应答称制,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衣帛钱物。是年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凡千余里。明年夏,堤成,从此无复溃漏之患。景由是知名。三迁为侍御史,时加赏赐。
杜充(~1141) 南宋大臣。北宋末南宋初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字公美。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 明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字时良,号印川。为明代湖州府乌程县人(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1565-1592年,潘季驯的一生中,4次治河,历时近10年,一次又一次的治黄实践,使他从一个对黄河和河工技术一无所知的人,逐步磨练成一位治河专家。如果说他首任河官初识水性,二任河官则已深知堤防的重要性,三任总理河道时,他形成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四任河官时,潘季驯就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大量的实践,形成了他的治河理论。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他主张综合治理黄河下游。认为黄河运河相通,治理了黄河也就保护了运河,黄河淮河相汇,治淮也就是治黄,既不能离开治黄谈保运,也不能抛开治淮谈治黄。他指出,黄河下游善徙的主要原因,在于水漫沙壅。因此治理上应筑堤束水,借水刷沙。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有“急则沙随水流,缓则水漫沙停”的特点,因此要使水流湍急,必须束水归漕。他主持修筑的堤防,包括“束水归漕”的缕堤,缕堤外的遥堤,以及二堤之间的格堤(横堤),三堤构成拦阻洪水的三道防线。隆万之际,黄河和淮河,经他治理后,“两河归正,沙刷水深,海口大辟”,使黄、淮、运河保持了多年的稳定。著作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
王景 贾鲁 潘季驯都是治理黄河的专家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庚寅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少学易,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时有荐景能治水者,明帝诏与王吴共修浚仪渠,吴用景坞流法,水不复为害。
贾鲁(1297—1353)字友恒,元代高平(今属山西晋城)人[1] 。少年时聪明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谋略过人。1343年诏修辽、金、宋三史,召贾鲁为宋史局官。历任东平路儒学教授、户部主事、中书省检校官、行都水监,其间,针对当时“黄河决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飘室庐,坏禾稼,百姓已其毒”,沿河人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的悲惨局面,公元1351年,贾鲁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进序二品,授以银章。贾鲁亲自率人修筑黄河,多次领导治理黄河,拯救民众于洪水之中。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曾于江西、广东等地任职。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到万历年间止,他奉三朝简命,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卒,年七十五。著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
潘季驯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他吸取前人成果,全面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发明“束水冲沙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治黄”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世界著名河工专家恩格斯教授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精) 2,280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全63册) 1,680
二十四史(缩印本)(全20册)(精) 1,800
前四史(缩印本)(精) 336
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精) 48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缩印本)(2册)(精) 248
清史稿纪表传人名索引(全2册) 37
史记(全10册) 145
汉书(全12册) 177
后汉书(全12册) 143
三国志(全5册) 78
晋书(全10册) 127
宋书(全8册) 95
南齐书(全3册) 40
梁书(全3册) 34
陈书(全2册) 20
北齐书(全2册) 27
周书(全3册) 36
魏书(全8册) 116
南史(全6册) 80
北史(全10册) 130
隋书(全6册) 73
旧唐书 (全16册) 208
新唐书(全20册) 250
旧五代史(全6册) 80
新五代史(全3册) 36
宋史(全40册) 592
辽史(全5册) 60
金史(全8册) 130
元史(全15册) 212
明史(全28册) 335
清史稿(全48册) 570
史记(全3册)(精) 110
汉书(全3册)(精) 130
后汉书(全3册)(精) 110
三国志(精) 48
史记(普通大字本) 5,800
史记(豪华典藏本) 18,000
二十五史补编(全6册)(精) 780
资治通鉴(全20册) 332
资治通鉴(缩印本)(全10册)(精) 432
续资治通鉴(全12册) 2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全20册) 760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全4册) 110
纲鉴易知录(全8册) 113
通典(全5册)(精) 290
通志(全3册) 229
文献通考(全2册) (精) 290
通志二十略(全2册)(精) 98
通制条格校注 38
绎史 (全10册) 280
尚书校释译论(全4册) 220
国语集解 41
赵国史稿 38
赵国史稿 (精) 58
两汉纪 (全2册) 72
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全2册)(精) 85
利玛窦中国札记 46
多桑蒙古史(全2册) 68
东印度航海记 8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全2册) 39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鲁布鲁克东行记 17
道里邦国志 15
海屯行纪 鄂多立克东游 沙哈鲁使中国记 11
蒙古与教廷 13
欧洲与中国 19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 18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10
中国印度见闻录 11
突厥世系 24
中华大帝国史 26
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全5册) 320
宋本太平寰宇记(线装一函八册) 980
泰国古代史地丛考 16
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全3册) 78
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 23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4册) 120
邙洛碑志三百种(影印)(精) 800
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 24
大唐西域记校注 (全2册)(精) 78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23
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 28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释迦方志 25
岛夷志略校释 22
真腊风土记校注 西游录 异域志 23
西洋朝贡典录校注 东西洋考 22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 22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 经行记笺注 19
安南志略 海外纪事 26
西域行程记 西域番国志 咸宾录 22
诸蕃志校释 职方外纪校释 23
殊域周咨录 37
唐大和上东征传 日本考 20
清朝柔远记 27
岭外代答校注 33
回回药方考释(精) 78
回回药方考释(全2册) 48
西域水道记(外二种) 46
熙朝崇正集 熙朝定案(外三种) 29
宋东京考 4
雍录 16
汴京遗迹志 27
东京梦华录注 20
历代宅京记 25
东京梦华录笺注(全2册) 75
元和郡县图志(全2册) 78
方舆胜览 附地名·人名索引(全3册) 82
舆地纪胜(影印)(全8册)(精) 480
读史方舆纪要(全12册) 480
元丰九域志(全2册) 63
括地志辑校 20
三辅黄图校释 38
太平寰宇记(全9册) 380
张乖崖集 20
滋溪文稿 42
东里文集 24
杨一清集(全2册) 56
寒松堂全集 36
杨园先生全集(全3册) 80
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全3册)(精) 1,480
贞观政要集校(精) 48
忠肃集 40
大金吊伐录校补 29
明经世文编 825
称谓录 亲属记(精) 30
宋大诏令集 90
苏魏公文集(全2册) 90
初学记 (全2册) 50
唐六典 58
唐律疏议笺解(全2册)(精) 94
宋人轶事汇编(全2册) 78
元朝名臣事略 17
饮冰室合集(全12册) (精) 680
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全2册)(精) 800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全2册) 46
清人考订笔记(七种)(精) 88
文史通义校注(全2册) 65
无邪堂答问 13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精) 22
名公书判清明集 (全2册) 40
订讹类编·续补 18
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精) 56
管城硕记 28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全3册)(精) 238
洛阳伽蓝记校笺 20
宋会要辑稿(全8册)(影印)(精) 1,600
历代刑法考 (附寄移文存) (全4册) 140
汉唐地理书钞 98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18
清俗纪闻 72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全2册)(精) 600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全2册) 60
筹海图编 78
樊山政书 46
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 228
清朝进士题名录(全3册) 168
沈曾植年谱长编 98
水经注校证 76
翁同和日记(全6册) 238
后汉书集解(全2册) 198
汉书补注(全2册) 260
史记探源 15
史记索隐引书考实(全2册) 38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全2册) 65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 32
唐方镇年表(全3册) 88
北宋经抚年表 南宋制抚年表 33
元史本证 32
翁同龢集 230
清人笔记随录 46
黄遵宪全集(全2册) 258
陈宝箴集(上) 76
陈宝箴集(中) 57
陈宝箴集(下) 52
观堂集林(附别集)(全2册) 66
陈炽集 20
康有为政论集(全2册) 48
李烈钧集(全2册) 42
陈黻宸集(全2册)(精) 57
孙中山全集 (全11册) (精) 480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化运动 23
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 17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教史 28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 20
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 38
中法战争(第1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2册)(精) 47
中法战争(第3册)(精) 40
中法战争(第4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5册)(精) 68
中日战争(第3册)(精) 16
中日战争(第4册)(精) 20
中日战争(第5册)(精) 23
中日战争(第6册)(精) 24
中日战争(第7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8册)(精) 29
中日战争(第9册)(精) 27
中日战争(第10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11册)(精) 55
中日战争(第12册)(精) 33
清末教案(第1册)(精) 54
清末教案(第2册)(精) 64
清末教案(第3册)(精) 78
清末教案(第4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5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6册)(精) 58
中国海关密档(第5卷)(精) 29
中国海关密档(第6卷)(精) 62
中国海关密档(第7卷)(精) 60
中国海关密档(第8卷)(精) 52
中国海关密档(第9卷)(精) 52
辛丑和约订立以后的商约谈判 15
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 52
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64
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19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精) 98
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精) 29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葡关系卷(2册) 38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关系卷(3册) 56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1册 42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2册 400
伪满宪警统治(精) 27
华北事变(精) 48
华北经济掠夺(精) 75
华北历次大惨案(精) 38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精) 52
华北大“扫荡”(精) 27
南京大屠杀(精) 55
日汪的清乡(精) 52
汪伪政权 (精) 66
河本大作与日军山西“残留”(精) 44
一、来历
1、始于芈姓
源于“芈”(mǐ )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以国为姓
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 。
3、源于姚姓
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华后裔,是以国名为姓。《史记》《中国姓氏》记载,舜帝生于姚墟,因姓“姚”,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庆)。
后将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商王朝时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国,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而姓潘。
4、因地得姓
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
5、鲜卑改姓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
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6、汉化改姓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二、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
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
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扩展资料:
潘姓姓氏文化
宗族特征
1、汉代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就有二百多人。
2、潘姓外表多俊秀。西晋潘岳以“美姿容”著称,潘妃以妖艳著称,喻男人英俊有貌比潘安之喻。
3、潘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江苏溧阳潘姓一支字行为:“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又浙江新昌潘姓一支字行为:“炳其宣慈,承先继泽。”又山东冠县潘氏一支行为:“学占玉龙立,凤贵洪汝文”
郡望堂号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古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北魏移至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参考资料: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初字子良,又字惟良,后改字时良,号印川 。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朝中期官员、水利学家。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潘季驯登进士第,曾于江西、广东等地任职,行均平里甲法。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止,他奉三朝简命,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二十七年,为明代治河诸臣在官最长者,以功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潘季驯逝世,年七十五。著有《河防一览》《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留余堂集》等 。
潘季驯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总结并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浑(黄河)”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发明“束水冲沙法”。其治黄通运的方略和“筑近堤(缕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及其相应的堤防体系和严格的修守制度,成为其后直至清末治河的主导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潘季驯提出的四防是:昼防、夜防、风防、雨防。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初字子良,又字惟良,后改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朝中期官员、水利学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潘季驯登进士第,曾于江西、广东等地任职,推行均平里甲法。
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止,他奉三朝简命,先后四次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二十七年,为明代治河诸臣在官最长者,以功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潘季驯逝世,年七十五。
著有《河防一览》《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留余堂集》等。潘季驯在总结前人经验及长期的治河实践中,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浑(黄河)”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发明“束水冲沙法”。
在他主持下,黄河沿岸淮扬间堤坝无不修筑,堵塞决口,并加筑洪泽湖东岸高家堰、束淮入清口,使二水并流入海。两河工成后,河道数年间无大患。其治黄通运的方略和“筑近堤(缕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及其相应的堤防体系和严格的修守制度。
纪念建筑:
潘季驯在削职回乡期间,见湖州北门苕、霅两溪汇合处水势湍急、交通不便,遂捐银2500两,发起建桥,从选择桥址到施工均亲自过问。从万历十三年(1585年)破土动工,历时五年竣工,命名为“潘公桥”。
该桥结构坚固,工艺精湛,风格古朴,气势雄伟,为湖州市内著名古迹。潘季驯故居、潘氏祠堂、潘氏藏书楼遗址,在三墩北外溪(原名汇沮,属环清乡,在三墩村滨河水泥路往北约1公里湖织公路侧),故居宅第尚在。
本文2023-08-05 00:04: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