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图书馆,有一群人心细如发、妙手补书,他们是?
古籍修复师。
在国家图书馆,有一群人心细如发、妙手补书的古籍修复师。古籍修复师是一种专门从事古籍修复的职业。他们主要负责修复和保护藏书楼馆、博物馆等收藏单位中所收藏的古籍。
具体而言,他们需要根据古籍的材料、时代、风格等特点,采用不同的修复和保护方法进行处理,以使古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传承。
古籍修复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古籍修复师需要具备严谨的学术素养,包括对古书文字、画面等内容的专业性辨认能力,以及对古代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综合知识。
此外,他们需要掌握多种古籍修复技术,如纸张修复、装订、制图等,同时还需要具备细致入微、耐心专注等品质。
汉龙文献保护中心经常举办古籍修复培训,可以关注一下。近日,汉龙文献保护中心受邀在河北某高校举办古籍修复培训,首先基于古籍修复知识展开培训,让对古籍修复感兴趣的同学,对古籍修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古籍修复知识培训后,安排了古籍修复实操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了古籍修复的各个步骤。汉龙文献保护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多次承接国内各大图书馆、档案馆的古籍档案等纸质文献的修复项目,还定期举办古籍档案修复技术交流培训,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最近不知道大家有被这个新东方的抖音直播带货影响到了没,看到董宇辉那种很有文化的样子是不是很羡慕,所以也引起了大家的读书潮了,其实现在人的阅读是真的好少好少了,小编就几乎好几年没读过书了,所以是时候把读书捡起来了,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图书馆泡泡,下面给大家推荐推荐武汉比较给力的图书馆了,值得一去哦。
1、湖北省图书馆位于沙湖畔的湖北省图书馆拥有无数个「全国之最」,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0,0000_,地面八层,地下两层。馆内藏书约1000多万册,设有盲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影音室等,每张自习桌配有台灯、插座、舒适软椅,堪称「武汉最狠自习室」!
时间:周一12:30-20:30,周二至周日8:30-20:30
地点:武昌区公正路25号
2、武汉图书馆武汉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建设大道,是全国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首批“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试点单位、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湖北省“十佳图书馆”。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7:30
地点:武汉市江汉区建设大道861号
此外,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方案出炉,由MVRDVBV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设计的
“知识之谷”方案最终中选!将为武汉再添一座“高颜值”文化地标。
3、汤湖图书馆汤湖图书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兴华路1号,是武汉市第一座建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三面环水,周围草木葱茏,再配上古朴的外观,被称为武汉“最美图书馆”。
时间:9点-17:30闭馆,周一休息,
地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华路1号
4、江汉区图书馆江汉区图书馆前身为江汉区文化馆图书室,建于1951年4月。江汉区图书馆最大的亮点是,书本上新快,新上架的书这边很快就会有,而且相对于市图省图,这边的书整体很新
,干净。
时间:8:30-17:30闭馆,周一休息,
地点:江汉区新华路275号
5、青山图书馆武汉市青山区图书馆新馆因颜值高,未曾开放便已经在朋友圈圈粉无数。该图书馆位于印象城的一楼、三楼、四楼。从一楼入口处进入图书馆,就宛如进入了时光隧道,穹顶、汉字吊灯、白色旋转楼梯无一不在诠释着它的现代和摩登。
地点:青山区和平大道印象城
时间:900-1800,周一休息
6、江城书房曾经是“武汉最美书店之一”物外书店(2020年6月撤店),如今焕新归来,由武汉图书馆倾力打造,绿色印花小洋楼、超出片的旋转楼梯、如逛家居店的陈设、近2万本藏书这里成为汉口第一个开在老建筑里的城市书房,名为“江城书房”。
时间:周二至周日13:00—20:00
地点:中山大道637号
7、鲁迅书店位于武汉经开区设法山公园的武汉鲁迅书店,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在北京之外设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武汉鲁迅书店自9月16日对外开放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书店目前上架3万册图书,可供借阅的图书约有一万多册,其中不少是绝版珍品。此外,武汉鲁迅书店还陈列、展示鲁迅的书法作品,以及吴冠中、李可染、蒋兆和等书画大师的名画名作。
时间:周一至周日09:30-18:30
地点:蔡甸区军山新城设法山三国历史文化公园14栋
8、金桥书院金桥书院是江汉区图书馆分馆,坐落于西北湖畔,位于汉口文体中心三楼,建筑面积约2500_,于2020年8月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墙上的青石砖,都来自于拆改建的江汉老城区的古砖,书香浸润着城市记忆,构成这座书院别样的气质。
时间:9:00-17:30周一闭馆
地点:新华路247号汉口文体中心三楼
9、几何书店很惊艳的一家书店,洞穴式的设计风格,庄重颇具仪式感的拱门,令人过目难忘,里面的活字印章、石墨雕像笔每样都文艺范十足,自带网红气质。
时间:10:00~21:00
地点:和平大道绿地缤纷城5楼
10、时见鹿说起武汉的书店就不得不提时见鹿书店,这家书店从2018年开业至今一直是大家非常喜爱的景点之一,除了去里面看书之外,大多数人的目的应该都是为了拍照吧,除了书店本身的美景之外,在书店的附近还有一片向日葵花海,春天的时候这里会种上油菜花,到了秋季就是成片的向日葵。
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2:00
地点:森林路浮生汇一层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在国家图书馆,有一群人心细如发、妙手补书,他们是?
本文2023-10-21 17:21: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