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疗马尾神经损伤?
不了解情况的病人可能对马尾神经带来的危害,选择忽视!殊不知正是这样最终却害了自己。
马尾综合征自身是不会迅速危害生命的,正由于不是急症,所以很多人对马尾神经损伤带来的后果选择了忽视,让马尾神经损伤逐渐变的不容易修复,发展趋势加重,最后导致危害生活品质,无法自理衣食住行等等。
马尾神经损伤带来的病症为何能够摧毁一个家庭?由于前期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症状属于轻微形态,只有一些小的症状表现,比如:马尾神经造到压迫带来的走路跛行,肢体局部麻木,刺疼感轻微这些病症。让多数人早期也没有高度重视到会危害到人们生活,也正是因为当时的不严谨,导致病症逐渐加重,让一个人丧失掉自理的能力,进而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马尾神经损伤早期的主要表现都有哪些呢?
1麻木感的产生,从会阴区放射延伸到下肢甚至是脚底板外周,严重的患者会从麻转至到木,甚至是没有知觉。
2疼痛感,刺痛感,电击一样的放射疼痛,根据压迫或者损伤程度的不同,放射的位置也不通,有的甚至是弥漫治整个下肢。
3由于压迫导致下肢的无力,走路没有力量,有的患者走一会儿就需要歇息一会儿才能缓过来,他不是走不动了,而是不能走了。
4由于损伤马尾神经导致不完全截瘫,引发的足下垂症状出现,脚部无法抬起,走路异常。
5大小便的排泄困难,或者是失禁,病情较轻的可能会靠腹压用力来自主排尿,大便有的则需要扣或者开塞露等,最让病人害怕的其实是长期不排便带来的恐惧感。
6有的男性患者会出现性功能的减退或者是丧失,麻木无知觉。
7长期便秘导致产生痔疮,而长久的痔疮或其他病变会带来肛门坠胀的感觉,老想上厕所,但是并没有什么排泄物。
8对于长期躺在床上的病人可能会因此患上褥疮等溃烂性疾病。
9感觉障碍,感觉腿部脚踝部发紧,发胀,发沉,微软无力并且对一些温度感知不灵敏,有的病反应甚至是发冷。
10肌肉萎缩,下肢长期的不运动,长期的卧床习惯导致下肢气血活性不强,随着时间的延迟,会让下肢逐渐萎缩到皮包骨,病情程度不同,症状严重不同。
11足下垂,由于神经的损伤导致下肢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
以上的这些症状差不多就是大致马尾综合征产生的症状了,当然还有一些病人会患上一些精神层面的并发症,例如:焦虑,抑郁,神经衰弱,自卑等,甚至有的病人因久治不愈产生抗拒治疗的心理,本身症状就是属于严重的类别,然后抗拒治疗,破罐破摔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身体更加难以恢复,给家庭带来烦恼,给自身更是增加痛苦和煎熬。
病人也更会因此进入自我限制治疗的死循环,自认为当痛楚无法得到亲人的了解后,脾气会变的异常诡异,有时候这种消极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限度后,因为无法得到发泄和理解,会出现爱生气,狂躁,脾气暴躁等。
马尾神经损伤的防治和早期是关键的,可是这一个情绪环节会让治疗停滞错过了最好的恢复机遇。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主动的推广马尾神经损伤的健康知识,让大量病人掌握了解清楚马尾神经损伤带来的病症及危害,尽可能的早期治疗,积极治疗从而摆脱马尾神经损伤疾病带来的摧残。
健身运动对马尾神经损伤大部分的病人都有着促进机体恢复的帮助,提升健身运动能力,防止部分功能的能力退化。普遍的健身方式包含有氧运动减肥、肌肉训练、柔韧度健身、小燕飞等,但是运动量不是过多就好,要适宜自身适合程度才是最合适的。不建议“试疗效”般的运动测试,比如今天可以走动一百米,那么明天就是二百米,后天三百米,这样会给恢复的身体增加超过身体承受度的负荷,让病情恢复的更慢。
马尾神经损伤治疗建议,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基本原则是:
主要是帮助患者起到一个促进恢复的作用,具体恢复到什么程度也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治疗:
第一个方面是对于括约肌的能力恢复
括约肌影响着马尾神经损伤病人的哪些症状呢?第1个就是膀胱的收缩力、第2个是肠胃的蠕动、第3个就是性功能的减退以及丧失。
通过中医药从内部调理,从而促进膀胱收缩力提升,让病人首先从尿量上得到增加,这样膀胱逐渐有了收缩以后,对膀胱长期充盈、尿潴留的病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膀胱因为尿道尿量的增加,收缩起伏比之前的频率更加频繁,收缩力能力逐渐提升,控制尿流的力量就会逐渐恢复,自主排尿、控尿能力就会得以好转;
肠胃的蠕动增加则是因为中药对肠胃积滞的消除以及消化功能的增强作用,可以让腹胀纳差暖气便秘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排空,在促进肠胃蠕动的同时,保留了大肠的水分,增加了肠容积,软化了大便、还缓解了腹胀,治疗了便秘;
膀胱收缩力、肠胃蠕动、肛门收缩的功能性提升和恢复可以让病人对括约肌的支配能力渐渐恢复成上涨趋势,从而重新获得性功能的支配传导,让性功能逐渐恢复及提升。
第二个方面是对于感知障碍的症状治疗
为什么很多患者反映会有麻木、疼痛甚至是各种发沉、发紧、发僵或者是上热下冷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是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
因为在马尾神经损伤或者受压后,手术的病人由于手术后长期的卧床习惯,加上期间对身体的创伤,导致大部分的经络阻滞出现。而术前的病人更是因为受压而传导异常,导致经络中的气血遇阻从而经络不通。而经络不通,遇阻就会造成肌皮失养,而肌皮失养的话长期得不到滋养就会麻木,经络不通则痛,然后会出现麻、木、疼、紧、僵、沉、冷等感知障碍。而长期的不受血液流通的滋养,肌肉自然会逐步萎缩。
中医药药理从疏经通络、益气养血为准则,首先疏通病人长期受阻的经络,让经络得以贯通后,再益气清理其中的垃圾,滋养出新鲜的血液,配上气的疏通逐渐造成血液中养分的循环,而之前长期不受养的筋经得到滋养后会逐步回升气血之力,待气血恢复,血液流通,萎缩的肌肉,麻木疼痛、感知异常自然而然会得以缓解,逐渐好转。
当然,以上内容只是给大家讲述了中医对于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原理。治疗方法并不是绝对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
这个的治疗嘛,你可以参考一下:
1:用夹板,绷带把伤处固定起来。
2:可以在里面加一些中医的活血化淤止痛的药!
3:对患处的远端进行按摩(可以自我按摩),增加血液循环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4:吃一些补钙是食物和骨头汤等。
5:做功能锻炼,比如弯曲脚趾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落枕 41 落枕的病因病机 42 落枕的症状 43 落枕的治疗 431 方药治疗 432 针刺治疗 4321 体针治疗 43211 治则 43212 处方 43213 方义 43214 随证配穴 43215 操作 4322 耳针疗法 43221 选穴 43222 方法 433 艾灸治疗 4331 方一 4332 方二 4333 方三 4334 分型治疗 43341 风寒阻络 433411 症状 433412 方一 433413 方二 43342 气滞血瘀 433421 症状 433422 选穴 433423 灸法 43343 落枕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的对症治疗 43344 注意事项 43345 医案 434 推拿疗法 4341 选穴 4342 操作方法 4343 医案 4344 注意事项 44 落枕患者日常保健 5 经外奇穴名·落枕 51 拼音 52 代号 53 落枕的别名 54 出处 55 落枕穴的定位 56 取法 57 穴位解剖 58 功效与作用 59 主治病症 510 配伍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落枕的穴位 2 治疗落枕的方剂 3 治疗落枕的中成药 4 落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落枕 1 拼音
luò zhěn
2 英文参考stiff nec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ozhen (Ex22)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XUE8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落枕:1病名;2经外奇穴名。
4 病名·落枕
落枕(stiff neck[1])为病名[2][3]。是指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或炎症[1]。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落枕又称失枕[4]、颈部伤筋[3]、失颈、项强[2]、错枕[5]。
轻者可自行痊愈,重者能迁延数周[6]。
41 落枕的病因病机落枕多由睡眠时头部姿势不当,枕头高低软硬不适,或颈部受寒,轻度扭伤等,以致局部经脉气血阻滞而成[3]。
落枕可因劳累过度、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枕头高低软硬不适,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或紧张状态,引起颈部肌肉静力性损伤或痉挛;也可因风寒湿邪侵袭,或因外力袭击,或因肩扛重物等导致[6]。
落枕是因睡眠姿势不当或睡时受风寒侵袭造成颈部经络阻滞、气血失畅、筋脉拘紧而强痛的一种肌肉痉挛疾病[7]。
42 落枕的症状睡眠后出现颈项强直酸痛、活动受限[3]。多为一侧颈项强直、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3]。头常歪向患侧,转动不便[3]。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臂[3]。一般3~5日即可自行缓解[3]。有些易反复发作[3]。现代医学中的颈肩肌筋膜炎、颈扭伤及项肌风湿痛等病引起的斜颈,多属本病范畴[3]。
落枕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是颈椎病的反映,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轻者4~5日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
43 落枕的治疗治疗以 、针刺为主,并可配合热敷、温熨[2]。
431 方药治疗因外邪所致者可内服蠲痹汤;外伤所致者,宜复元活血汤;日久不愈者,宜六味地黄丸[2]。
432 针刺治疗取阿是穴、落枕穴、后溪、悬钟等穴为主[3]。先刺阿是穴,不留针;针手足部穴时,可令患者轻轻转动颈部,收效较快[3]。如针后加艾灸、拔罐,或辅以推拿、热敷等法,均可提高疗效[3]。
4321 体针治疗 43211 治则调气活血,舒筋通络
43212 处方落枕穴 压痛点 后溪 悬钟
43213 方义后溪,悬钟为循经取穴,可疏调太阳,少阳经气,解痉止痛;落枕穴为经验穴。
43214 随证配穴恶寒头痛—风池、合谷,肩痛—曲垣、肩髃,背痛—肩外俞、天宗。
43215 操作毫针刺,泻法。先刺落枕穴或悬钟,轻轻捻转,嘱患者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当即缓解,再针近部诸穴,并可配合温针或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4322 耳针疗法 43221 选穴颈 颈椎 肝 脾 神门
43222 方法毫针刺,中强度 ,捻针时嘱患者徐徐转动颈项,每次留针30~60min,每日1次。
433 艾灸治疗 4331 方一[5]
取穴:落枕、天柱、大椎、阿是穴。
配穴:背痛者加养老穴;头痛恶寒者加风池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1壮,每日1次,连灸3日。
4332 方二[5]
取穴: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穴。
配穴:背痛者加养老穴;头痛恶寒者加风池穴。
灸法:采用艾条悬灸,每穴灸10~15分钟;或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4333 方三[5]
取穴:健侧外关、列缺、悬钟、风池、大椎穴。
灸法:采用艾炷无瘢痕灸法,外关、大椎穴每次灸4~6壮,列缺、悬钟穴每次灸4~8壮,风池穴每次灸2~4壮,每日1次。
4334 分型治疗落枕一般分为风寒阻络和气滞血瘀两型[7]。根据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如下:
43341 风寒阻络 433411 症状偶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可伴有向同侧上肢放射,俯仰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头歪向健侧,肌肉痉挛酸胀疼痛,局部压痛,可伴有恶寒,头晕,精神疲倦,口淡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7]
433412 方一[7]
选穴:落枕穴、阿是穴、后溪、悬钟、大杼。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5分钟以上,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病愈即止。
433413 方二[7]
选穴:阿是穴、风池、肩中俞、后溪。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诸证消失即止。
43342 气滞血瘀 433421 症状症状反复发作,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部位固定,转动不利,肌肉痉挛酸胀,多在劳累、睡眠姿势不当后发作,舌暗,可见瘀点,苔白,脉弦涩。[7]
433422 选穴阿是穴、肩中俞、膈俞、血海、气海[7]。
433423 灸法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生姜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症状消失后巩固1~2次。[7]
43343 落枕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的对症治疗落枕常伴有恶寒头痛等症状,临床上加用以下方法[7]:
选穴:合谷、外关。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43344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注意疼痛部位保暖,避风寒,调整好睡眠姿势以防加剧疼痛[7]。
43345 医案袁某,男,36岁,1979年8月9日初诊。主诉:颈项偏右侧疼痛2日。病史:昨晨起床时,发现头不能向左右旋转,第七颈椎至第三胸椎偏向右侧的肌肉酸痛,伴有全身不适。服用止痛片疼痛不减,而来针灸治疗。检查:大椎、身柱、肩外俞压痛明显。头不能向左侧转动,右肩胛骨内缘轻度浮肿,颈椎、胸椎端正,未见塌陷、外突或向左右倾斜,苔白,脉弦数。辨证:落枕。治则:舒筋活络,通经脉,止痛。选穴:阿是穴(大椎、身柱、肩外俞)、左肩井、肩中俞、悬钟。灸法:取俯卧位,先用艾条灸大椎穴20分钟,再取右侧卧位,灸左侧悬钟、肩井穴各20分钟,头颈左右旋转自如同前。
434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适用于偶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头歪向健侧,肌肉痉挛酸胀,可伴有恶寒,头晕,精神疲倦,口淡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者[6]。
4341 选穴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6]。
4342 操作方法[6]
(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轻柔的左右结构:㨰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施术约3~5分钟。
(2)用拿法提拿颈椎旁开15寸处的软组织,以患侧为重点部位,并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逐渐放松。
(3)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术者左手持续托起下颌,右手扶持后枕部,使颈略前屈,下颌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并缓慢左右旋转患者头部10~15次,以活动颈椎小关节。摇动旋转之后,在颈部微前屈的状态下,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力度,手法要稳而快,手法的力度和旋转的角度必须掌握在患者可以耐受的限度内,切忌暴力蛮劲,以防发生意外。
(4)术者按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等穴,每穴30秒钟,手法由轻到重。然后轻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最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治疗。
4343 医案患者,男,25岁。主诉颈背痛,头不能左右看,不能仰俯,活动即痛,颈项强直2天。遂以上法治疗,治疗完毕即感颈项部轻松,各方向活动不受限,疼痛明显减轻。后巩固治疗两次,痊愈。[6]
4344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落枕的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忌施用强 手法,防止发生意外[6]。
44 落枕患者日常保健(1)经常发生落枕的患者,应保持合适的姿势,睡卧时垫枕高低要适当,并注意颈项部的保暖[6][5]。
(2)经常发生落枕的人应到医院做颈部检查[5]。
(3)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患处,缓解疼痛[7]。
(4)可配合局部 ,改善局部循环[7]。
5 经外奇穴名·落枕落枕为经外奇穴名[4]。别名项强[4]。落枕即落枕穴。
落枕穴为经外奇穴名[3]。出《新医疗法手册》。即外劳宫(EXUE8)。后人又称为项强穴[8]。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8]。
51 拼音lào zhěn xué
luò zhěn xué[9]
52 代号EXUE8
53 落枕的别名外劳宫(《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项强(《经外奇穴汇编》)。
54 出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新医疗法手册》名为落枕穴。
55 落枕穴的定位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1]。
落枕穴位于手背中央,与掌心劳官穴相对处[10]。
落枕穴位于手背,当第二、三掌骨间隙的前1/3与中1/3交点处,或平指掌关节后05寸取穴[4]。一说位于天容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4]。
落枕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8][11]。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9]。
落枕穴
落枕穴
落枕穴
56 取法患者伏掌取穴。
俯掌,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凹陷处取穴[11]。
57 穴位解剖落枕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2骨间背侧肌[9]。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9]。
有第二掌骨间肌,正当掌背神经,动、静脉,指掌侧总神经,动、静脉和掌深弓,尺神经掌伸支的分支[4]。
58 功效与作用落枕穴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
59 主治病症落枕穴主治落枕,手臂痛,偏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指不能伸(手指屈伸不利),指掌麻痹,颈椎病,手背红肿,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胃痛,腹泻便溏等。
主治落枕,偏头痛,肩臂痛,胃痛等[4]。
落枕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9]。
落枕穴主治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等[8]。
颈项病:落枕,颈椎病[11]。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11]。
手病: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11]。
儿科病: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11]。
其他病:偏头痛[11]。
510 配伍落枕配天柱、大椎,治头颈强痛[11]。
落枕配外关、风池、合谷、太阳,治偏头痛[11]。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直刺05~1寸[4]。
直刺或斜刺05~08寸[9]。
一般直刺03~05寸[8]。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11]。
直刺05~1寸[10]。
5112 灸法可灸[11][8]。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10]。
512 文献摘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手背中央。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伸屈、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发痛。
6伤筋是一个中医词汇,中医把除骨骼以外的软组织都称作“筋”。其实多数的骨伤都合并有筋伤,也就是说,四肢和躯干部位的软组织损伤统称为“筋伤”,俗称“伤筋”。依据时间的长短,伤筋又分为急性伤筋和慢性伤筋。一般伤后二周内称为急性伤筋;慢性伤筋一般指急性期失治或治疗不彻底,造成局部隐疼或酸痛、功能障碍,常随劳累及受凉后加重,往往可反复发作。
问题一:手臂伤筋了怎么办 一、筋伤的概念及并发症
四肢和躯干部位的软组织损伤在中医统称为“筋伤”,俗称“伤筋”。它可以分为扭伤和挫伤两类。扭伤是指间接暴力(如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使肢体关节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过度扭曲牵拉而引起损伤、撕裂或断裂。挫伤是指直接暴力(如跌打、撞击、重物挤压等)打击人体局部而引起的损伤。急性筋伤又称新伤,一般指伤后二三周内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痛疼肿胀,血肿及瘀斑、功能障碍等。慢性筋伤亦称陈伤,一般指急性损伤后失治或治疗不彻底,造成局部隐疼或酸痛、功能障碍,常随劳累及受凉后加重,往往可反复发作。筋伤还常有以下并发症:小骨片撕脱;神经损伤;损伤性骨化;关节内游离体;骨性关节炎等等。
二、出现筋伤怎样处理
1伤后24小时内局部冷敷以止血,减少渗出,48小时后可热敷、理疗以消除组织水肿,促进血肿吸收。不要作非专业的手法 ,以免加重创伤。
2四肢损伤宜抬高患肢,腰背扭伤宜卧硬板床休息。
3严重者还需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在医师指导下锻炼。
4扭伤后期还要注意保护损伤部位,防止再次受伤。
5损伤早期最好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三、有效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
2在做运动和体力活动前要做肢体躯干肌肉关节的准备活动。
3老年人不宜做快速的 改变。
4睡舒适的枕头,穿合适的鞋子。
5有腰腿痛的人要睡硬板床
问题二:伤筋的治疗 损伤早期不要热敷和 。急性损伤后,有人立即对局部采用热敷、 ,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加重损伤和出血。24小时以后,损伤组织开始修复,才可采用热敷和 ,这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和代谢产物及淤血的吸收,促进愈合。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如运动疗法、理疗、针灸、推拿中选择1―2项,配合中、西药治疗,使损伤尽快尽好地康复,使病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初期: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置于伤处冷敷之。使其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防肿作用。若现场无法获得冰块等冷冻剂,就应马上加压包扎,使其避免出血或渗出,较为妥当。待24~48小时之后再行热疗或其他方法治疗。中、后期: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水袋放在伤处。凉后立即更换,每次敷30分钟,每天1~2次。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开放,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肿胀消退。不正确的处理如早期热敷、 常常使出血不止,肿胀加重,在前臂、小腿等处,严重时会导致截肢的危险。四肢受伤后应局部垫枕以抬高患肢,腰背扭伤宜卧硬板床休息。注意保护损伤部位,防止再次受伤。筋若有断裂现象,可用粘膏或弹性绷带等固定,以增强其稳固性,限制肌肉、韧带超常范围活动,使伤部组织能够得到适当休息,利于损伤的愈合。 外用药物初期及中期和后期。初期及中期,宜祛瘀消肿,理气止痛。常用祛瘀止痛药膏等敷之。如红热较明显,宜消瘀清热,解毒退肿。常敷四黄散、清营退肿膏等。症状较轻者,可搽等以舒筋活血。后期,以活血止痛为主。一般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酊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较重的损伤如果皮肤完整,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1次,每日2~3次,加理疗。如果皮肤有破损不宜局部外用药物,特别是中药外敷等,应该及时就医,去医院处理。后期以活血止痛为主。内服药物伤筋初期肿痛剧烈时,宜散瘀止痛。可服云南白药胶囊(2片/次、3次/日)、七厘散等。中期,宜舒筋活血。可服舒筋汤,舒筋活血汤等。后期或陈伤,常兼夹风寒外邪、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宜养血和络,祛风宣痹。常服小活络丹、补肾壮筋汤等。经过上述处理,一般2~3天疼痛减轻,一周后基本痊愈。
问题三:怎么推拿 治疗伤筋 对伤筋的治疗是推拿临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舒筋通络 受损害的软组织,在疼痛的 下,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处于紧张、痉挛状态,以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 ,从而减轻疼痛。如治疗失当,痉挛的受损组织可形成粘连,进一步影响患肢的功能。推拿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肉紧张的内在原因,做到标本兼松。 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是:促进循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首先通过手法治疗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强血液循环;二是在适当的 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减轻疼痛 ;三是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恢复其功能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消除疼痛。 推拿消除导致肌肉紧张的病因,其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加快局部肿胀的吸收,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二是通过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减少受损组织疼痛 的保护反应;三是软组织有粘连者,通过手法可帮助松解粘连,恢复原有机能。 2.理筋整复 凡筋伤患者,其损伤多伴有骨错之症、筋走之情,《医宗金鉴》手法总论中就有筋歪、筋断、筋翻、筋转、筋走的记载。医者于损伤部位,通过细心触摸,了解病损部位的形态、位置变化等,确定损伤的性质。 对伤筋的治疗是推拿临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人体各个关节、筋脉、肌肉遭受外来撞击、牵拉、扭转、挤压或因年迈体虚、操劳过度所致的疾患,未见骨折、皮肉破损者,皆属伤筋范畴。 肌肉、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须手术缝合才能重建。部分断裂者则使用适当的手法理筋顺筋,使断裂的组织抚顺理直,并加以固定,以减轻疼痛和有利于断端生长吻合。而肌腱滑脱、关节内软骨板损伤、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关节半脱位伴滑膜嵌顿均须以适当手法理筋整复,使筋顺而骨正。顺则通,通则不痛,以达气血流畅,痛楚立减,功能改善之目的。 3.活血祛瘀 气血为生命之本。血行脉中,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气随血行,濡养周身。若脉络不通或筋骨粘连而致血不能行,则必生灾患。因此施术之时必推以动之,使脏腑升降有常,气血循行顺畅,骨节灵活有力。动亦为推拿疗法之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机体的功能活动;二是促进气血的流动;三是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 推拿手法对脏器有直接促进和调整其功能活动的作用,亦可加速软组织损伤的恢复。适当的手法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不仅如此,适当的手法还可使肌肉间的力学平衡得到调节,使肌肉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得到改善或恢复,从而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被动运动是推拿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关节粘连僵硬者,适当的被动活动则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对局部软组织变性者,则可改善局部营养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增大肌肉的延展性,从而使变性的组织功能逐渐得到改善。 总之,推拿在对伤筋的治疗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祖国医学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理论原则,将松、顺、动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拘者舒,斜者正,瘀者通,取得了通则不痛的满意疗效。
问题四:脚伤筋了怎么办 主要这个部位要活动的 三七粉跟白酒也有效果的,不过慢的。建议用膏药外贴 可看头像联系
经常听到有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能很多人经常会出现扭伤、摔伤或者是骨折等情况,回复的时间需要很久,如果这期间不注意很容易留下后遗症,而且饮食也需要注意,特别是骨折后要吃一些对骨头好的食物,那骨折了吃什么好得快?伤筋了怎么调理比较好?
1、偏方治疗法
(1)治疗筋伤
材料旋复花18g,白糖50g,清水200g。
用法将旋复花磨碎。在砂锅里加入清水,烧开后加入旋复花粉、白糖搅匀,不时翻搅,直到熬成膏状。最好加点麝香。取一块纱布叠成4层,把熬好的药膏均匀摊在纱布上,敷于筋伤处,外用绷带固定,可以让断筋更快接上。如果是关节处的筋断了,需要先将关节固定,避免关节活动影响韧带的连接。
(2)治疗骨伤
材料生菜籽30g,甜瓜子30g,新鲜的榆白皮30g(干品15g),香油30g。
用法最好用小榆树鲜嫩的白皮。将生菜籽、甜瓜子、榆白皮一块捣至极烂,加入香油再捣一会儿,等药物混合均匀、呈膏状的时候外敷在骨折的位置,用纱布和绷带固定,30分钟后取下。
大部分骨折虽然能痊愈,但是断裂的经络不能完全地修复如初,会在身体中留下不能消除的印记。脉诊技术高超的中医大夫在把脉的时候能够洞察一个人的骨折史。
2、饮食要注意
●骨折早期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淤血内停,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不可急于服用营养品,脚骨折后应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面食等,忌食酸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在适当给予补养之品。
●骨折中期骨细胞占据血肿位置,形成骨痂,脚骨折后应给予持续接骨,调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排骨汤、鱼类、动物肝肾、胡萝卜、瘦肉、豆制品等,同时加服中_,从而壮骨益髓,促进骨折愈合。
●忌多吃肉骨头。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
●患有骨折的病人主要进行关节活动,自己做一些关节伸屈活动,锻炼自身的关节活动能力及筋骨舒缩能力,以加强肌力。脚骨折后饮食上应从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骼生长的需要,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脚骨折后忌少喝水。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
3、不要太心急
(1)鼓励病人积极活动,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
(2)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如前臂骨折不应做前臂旋转活动等。
(3)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如上肢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
(4)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锻炼不应让病人感到疲倦,与不应使骨折部位发生疼痛。
(5)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向病人讲清楚,使之能有信心地、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
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疗马尾神经损伤?
本文2023-10-21 17:33: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