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是哪里哪个省
大明湖畔位于山东省。其具体位置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大明湖景区,人们对其熟悉的原因多为观看了《还珠格格》,其中有句台词叫作“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后被网友恶搞走红,大明湖畔也随之流传开来。2009年,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大明湖是一个由许多泉水组成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历史名胜之一。大明湖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水面面积577公顷,水深平均2~3米。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
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在大明湖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解放后,大明湖于1957年正式辟建成公园,几经修缮美化,成为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新八景之一“稼轩悠韵”:
遐园韵致融南北 一代词人在“稼轩”
从西南门沿着平整的石板路信步东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八大景观之一的“稼轩悠韵”。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留有词作600多首,词风豪放雄健,后世评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沿湖畔小径经玉涵桥东行,树木掩映下露出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这就是辛稼轩纪念祠。转过一座高大影壁,稼轩祠映入眼帘。大门两侧各有石狮一只,大门上方悬挂陈毅元帅题写的匾额“辛稼轩纪念祠”。走入祠内,是一个由南向北三进院落。穿过过厅为第二进院落,两侧廊壁刻有当代书法家所书辛弃疾词作。正厅迎门为辛弃疾塑像,大厅内有辛弃疾生平事迹介绍,并陈列有辛弃疾作品。正厅后边是第三进院落,“集山楼”北临湖滨,其名取自辛弃疾隐居江西时一处楼屋。据了解,此次大明湖扩建,稼轩祠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了一倍。
从稼轩园往东便是遐园,由山东提学使罗正钧于清宣统元年(1909)主持建造,原为山东省图书馆的一部分,济南解放后作为独立的院落划归大明湖公园。遐园内假山林立,池塘环绕,绿荫蔽日,花木扶疏,充分体现了“南阁北园”、“济南第一标准庭院”和“历下风物,以此为盛”的传统建筑风格特点。夏秋来此,杨柳袅袅、修竹蓊郁,荷香浮动,清风拂面,令人陶醉。“奎虚书藏”位于稼轩园和遐园之间,始建于1935年,欧式建筑,上下二层,北临大明湖,楼体构造呈“山”字型,后面有回廊相连,在空间上与遐园融为一体,为省级保护文物。“奎虚书藏”四个字是民国时期教育部长傅增湘亲笔题写。
新八景之二“明昌晨钟”:
明昌钟亭闻晨钟 明湖居里听小曲
从遐园出来,经过南门,沿湖畔继续向东,经过枕湖楼和一片小树林,前面便是“明昌晨钟”景观。
首先来到的是枕湖楼,枕湖楼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此次扩建,对此楼进行了恢复重建,仿古建筑,作为游客接待中心。枕湖楼向东的是正谊广场,广场建于正谊中学旧址,青石板铺路,四周遍植树木。广场东北,有一座高大的单孔石桥正谊桥。正谊广场向北,便是济南人非常熟悉的司家码头,当年乾隆南巡时曾由此出发乘船游览大明湖。
从正谊广场出发继续东行,经思敏楼不远,便看到一高大砖砌台基,这便是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钟楼寺建于元代,原名康和尚院,明初改为镇安院,又名钟楼寺,寺内原有金代明昌年间铸造的铁钟,现悬于大明湖北岸晏公台上明昌钟亭内。
钟楼台基遗址北侧则是明湖居。明湖居始建于1890年,其位置在大明湖南门附近,是清末以来济南知名度最高的曲艺演出场所,刘鹗在《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中对艺人王小玉、谢大玉说唱梨花大鼓的情景作了精彩描述,基于作者妙笔生花的描写,让白妞和她那精彩绝伦的演唱技艺蜚声济南城,而明湖居也因此闻名遐迩,传遍天下。重建明湖居,对于弘扬传统曲艺文化、恢复济南曲山艺海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建后的明湖居为一组具有老济南特色的二层仿古建筑,四周围以曲廊,中间天井设计为曲艺大厅,大厅内有包厢、雅座。
新八景之三“秋柳含烟”:
秋柳园中寻诗宗 秋柳人家品民俗
由明湖居往北经齐音桥、秋柳桥,来到秋柳园一带,看近前千余杨柳,柳色如烟,烟波空蒙,这便是“秋柳含烟”景观。
王渔洋,又名王士祯(1634年—1711年),别号渔洋山人,独创诗论“神韵”说,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诗人、文学家。据《历城县志》记载,王渔洋曾在大明湖畔秋柳园读书会友赋诗,并在水面亭写下轰动大江南北的《秋柳四章》。
秋柳园位于明湖南岸,与历下亭隔水相望,大门朝南,门上悬匾额“秋柳园”三个大字,两边楹联“尚书天北斗司寇鲁东家”。联由清代钱名世撰,当代文化大家季羡林先生书丹。进入大门,两侧是碑廊,镶嵌王渔洋诗12首和山东大学教授袁士硕撰写《秋柳园记》。园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二层仿古。一层大门上方悬匾额“清远堂”,两侧对联“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时贤士皆从其游”。联由王渔洋弟子殷彦来撰赠老师,当代著名书法家魏启后书。二层檐下悬匾额“秋柳诗社”,两侧对联“切磋推敲历山下交流唱和秋柳园”,由欧阳中石书。进入一楼大厅,迎面立有王渔洋浅浮雕画像,取自康熙年间宫廷画师禹之鼎绘制的画像。厅内陈列王渔洋生平、文学成就、砚台、印章、皇帝赠御扇以及仿古家具、青花瓷等,一、二楼夹层展示王渔洋的《手镜录》,二楼秋柳诗社为文人活动场所,西墙有王渔洋的《泛明湖记》,东墙悬“王渔洋会友”图。园内西侧有两组建筑,连接碑廊。一组是廉志轩,另一组是潭艺轩;东侧有镜亭;后面是临水建筑天心水面亭,其名取自宋代诗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秋柳含烟”景观以王士祯为主体,同时又保留了济南的民俗文化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从秋柳园向东,位于原秋柳园街11号的秋柳人家,原名“王家大院”,是一户世代行医的老宅子,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室内按照传统药商进行设计布展,有坐堂问诊药铺、制药房、父母居室、儿子房、女儿房等,装饰风格体现了民国时期中等富裕人家的生活方式,游客在此可以了解到那时济南中等富裕人家的起居生活。
新八景之四“七桥风月”:
七桥、二郎水文化 湖西桥边忆老舍
从秋柳园信步东行,但见一座座形态各异的石桥如长虹饮水,错落有致,给湖光山色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这便是“七桥风月”景观。
如今的“七桥风月”由芙蓉桥、百花桥、秋柳桥、水西桥、鹊华桥、湖西桥、北池桥组成。“七桥风月”借鉴江南水文化,周围环以水街,游人可乘船游览,经水街往返大明湖和小东湖。
坐落于该景观湖西桥边的老舍纪念馆,原为学院街12号,沿街为拱形山门,走入门内狭长甬道,左侧墙壁上刻着著名书法家张仲亭小楷书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甬道尽头为一影壁,前面安放着老舍的铜雕塑像。老舍纪念馆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大门上方,是老舍夫人胡絜青题写的匾额。里面通过展板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老舍与济南的生活和文学成就。其中,老舍笔下的大明湖,成为陈列展中的一个亮点,并通过视频影像、朗诵、阅读等多种手段,寓教于乐,吸引游客参与其中。
由老舍纪念馆往东南经曾家桥,便来到“七桥风月”景观中的二郎庙。二郎庙为一组历史建筑,中国民间自古流传二郎神捉妖治水的传说故事,凡是有水的地方大都建有二郎庙,以保风调雨顺。大明湖南岸的二郎庙和晏公祠、北岸的北极阁都是济南人民祭祀水神的所在,祈求神灵保佑,消除水患。“仪宾府”是在原东玉斌府6号的基础上修复改建而成。仪宾是清代宗室诸王女婿的称谓。据传,曾有陈姓仪宾世居此处,其所在街巷也以仪宾的谐音“玉斌”而名之。恢复后的“仪宾府”建筑面积495平方米,是目前济南古城区石砌四合院中最大、建筑质量最好、砖石木雕最精美的院落。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上下两层,设有尚书房、府阁、内务府、三味堂、圣贤堂、祠堂、玉茗堂,还置有王爷、格格、贝勒起居室和寝室,充分体现出清代王府的风格及生活布局。
新八景之五“超然致远”:
登楼远眺湖尽览 博艺堂里赏“非遗”
大明湖景区内最高、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超然楼了。超然楼始建于元代,历史上被誉为江北第一名楼。重建后的超然楼分7层,1至4层以壁画、、文字等形式,体现济南泉文化、城市园林文化及老济南的民俗文化,5层、6层用以观光。坐落于宽大的汉白玉台基上的超然楼,在阳光照耀下流光溢彩、庄严壮丽。登楼远眺,整个大明湖景色尽收眼底。
此次重建的还有与超然楼相连的博艺堂,它原为遐园中的文物展览室,后来在战争中损坏。博艺堂将作为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展出齐鲁17个城市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比如潍坊的风筝、杨家埠的木版年画、莱州的玉雕和石雕等。
超然楼北部与博艺堂相连,南部则通往贺胜戏台。大明湖南岸原有一剧场,后在大火中焚毁,人们便将这里称作“火剩戏场”,后在街道命名中借谐音改为“贺胜戏场街”。此次也在“超然致远”景观中恢复了这一景点。
新八景之六、七、八:
竹港清风叹幽绝 曾堤萦水鸟鸣荫
自超然楼向北,便是“竹港清风”景观。“竹港清风”历史上是“历城十六景”之一。古时大明湖东南岸一片大竹林,万竿参天,拂云蔽日。明代大臣赵世卿在竹林附近建小淇园,园内修竹成林,曲径通幽,是当时济南著名的园林和觞咏胜地,此次明湖扩建恢复了这一历史景观。夏日来到竹港,茂林修竹,绿荫婆娑,凉风徐来,是一处避暑纳凉的胜地。
从超然楼向北经藕香桥、南丰桥至北岸的南丰祠之间的一段路,便是曾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齐州知州时,为方便游览,在大明湖东南岸修建了一条堤路,当时称之为百花堤。游人从南丰桥顺石板路一路北行,抬眼望去,西侧大明湖湖光潋滟、心旷神怡;东侧则与“竹港清风”遥遥相望。堤上杨柳垂荫,百花飘香;曾堤两侧湖水萦岸,波涛阵阵,成为新八景之一“曾堤萦水”。
在大明湖新区鹊华路以东的狭长地带,夹岸绿树葱茏,芳草如茵。瀛洲岛、白鹭岛、放鹤岛、荷露岛密布于小东湖中,湖中荷莲浮面,芦苇丛生,各种鸥鸟栖息于此,相互嬉戏追逐,一派生态野趣。漫步其间,赏荷观柳,聆听鸥鹭唱鸣,顿感轻松愉悦,心旷神怡。这一景观被名之为“鸟啼绿荫”。
旧时济南八景有历下秋风、佛山倒影、沧浪荷韵、汇波晚照、丹坊耀日、明湖泛舟、明湖秋月、鹊华烟雨。经过扩建改造的大明湖,新老八景相互交融,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集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生态休闲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写的是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指李清照故乡在山东济南。
漱玉集是她的词集。
金石录是她和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而成的集子(清照和明诚都酷爱收集古玩字画)。
"文采有后主遗风"指她文风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
柳树是济南市的“市树”,“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济南市的真实写照。
济南是著名词人李清照的故乡,坐落在漱玉泉北岸的李清照纪念堂按照民族风格建成,院内溪泉、溪亭、叠翠轩。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济南的亭台楼阁有哪些如下:
一、第一部分
1、超然楼始建于元代,是一座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名楼,素有“江北第一楼”的美誉,2008年,在大明湖扩建中得以复建,楼宇宏阔,拔地而起,一跃成为泉城新地标。
2021年,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济南大明湖超然楼成功加入中国名楼协会,正式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2、登楼,南可望历山叠翠,北可赏鹊华烟雨;可仰观宇宙之大,可近餐明湖秀色;骋目有山水园林之胜,凭栏悟古今隽永文章。楼内,有大量的根雕木雕、匾额楹联、名家书画作品、雕刻奇石等,可谓丰富多彩、精彩绝伦,俨然是一座藏宝楼。
二、第二部分
1、汇波楼位于大明湖公园东北隅,建于元初,因楼建在汇波桥(亦称北水门)上得名。汇波楼之佳妙处在登楼观景,凭栏远眺,南可遥见群山叠翠,绵延如屏,郁郁葱葱,气势雄浑。
俯瞰楼下,则见明湖如镜,画舫荡波,涵光倒影,清澈映物;亭台楼阁,掩映于柳丝飘拂之间,实在美不胜收。夕阳照之,将四周景物染成橘红,其景即称“汇波晚照”。
2、集山楼位于大明湖湖南岸偏西,现为辛弃疾纪念馆的后进院落。集山为集览群山之意,当年辛弃疾南渡罢官,于江西上饶兴建带湖庄园,居所能远眺灵山一带山冈,所以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
济南的集山楼在清末民初称为飞龙楼,是李(鸿章)公祠的主体。清末山东巡抚杨士骧为感谢安徽同乡李鸿章的赏识提拔,1904年在大明湖畔为他修建了这座祠堂,以示追怀。
三、第三部分
白雪楼是李攀龙会友、读书和藏书的地方,先后有三处。李攀龙是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被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宗师,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鲍山下建造白雪楼,晚年在大明湖畔百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以此来寄托对先贤的追念之情,再现了当年李攀龙先生传送诗词的盛景,此后二三百年间因不断有人捐助修缮,使这座小楼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直到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被拆除。
夜风习习的意思是清凉的的夜风缓缓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
夜风习习造句
1、傍晚时分,东江畔的东江沙公园,晚风习习,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常常到此散步、乘凉,不少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起来。
2、可以想象,建成通车后,市民走在晚风习习的公园里乘凉时,谈笑风生,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映入眼帘。
3、清晨因雄鸡报晓而美丽,正午因烈日当空而绚丽,黄昏因晚风习习而惬意,夜晚因我的祝福而平安。平安夜到了,祝你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4、温习,有一种心境安顿的感觉,有一种重新发现的惊喜,像和老朋友促膝谈心于树下,晚风习习,让焦躁的信息回归知识的安稳与人生的微悟。
5、盛夏夜晚,济南暑气蒸人,而大明湖畔晚风习习,凉爽舒适。
6、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7、夜幕降临,大家在院子里,围坐一桌,热热闹闹的品尝农家小菜,受晚风习习,一起回到最纯真的时光。
大明湖畔是哪里哪个省
本文2023-10-21 17:34: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