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皇帝列表!(要全部,含祖先世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秦朝皇帝列表!(要全部,含祖先世系),第1张

1、

2、

3、

4、

5、

扩展资料:

部分君主介绍:

1、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前627年崤之战和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于是掉头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

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

2、秦孝公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国君主

——秦朝君主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扩展资料: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便以亘古未有的巨大魄力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才使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实行郡县制最大的一个文明成果是彻底废止了所谓的世袭贵族制,使贵族的产生有了新的、比较公平合理的方式。

秦始皇又在文字和度量衡上实现了统一,从而大大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和经济的交流发展,使得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不管相距多远,从几公里到相距数千公里,虽然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习惯和语言无法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但只要读书识字,便可实现无障碍的交流,这一切全赖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功劳。

—秦始皇

人民网—始皇到底多牛:千古一帝无人可比

秦朝避讳举措有哪些介绍如下:

第一种是改字法

改字,顾名思义,就是对君王和他所要求尊敬者的名改用其它的字来代替。这种方法是古代避讳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正是由于这中避讳方法的盛行,使我们阅读古籍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障碍,有很多古籍中出现的人名、地名都要分辨哪个是什么时候改的,什么时候又改了回去。

秦始皇名“政”,为了避秦始皇的讳,当时的“正月”都会改为“端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简之中,有一批叫《语书》的竹简,其中凡是遇到“正”字,都会写成“端”字。这显然也是为了避讳秦始皇,可见在秦朝时期避讳就已经很严格了。

到了汉代,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将“邦”字都会改为“国”字,“邦”和“国”算是同意互训字。在汉景帝刘启的时候,为了避“启”的讳,通常会把“启”字改为“惊”,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原本在《左传》中是被称为“启蛰”的,就是为了避这个讳,被改为了“惊蛰”。

东晋的时候,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当时人把王昭君改成了“王明君”,曾广为流传的《昭君》曲,成为了《明君》曲。

我们所熟知的嫦娥,在《淮南子》及《史通采撰》中都是被称为“姮娥”,但是到了宋代,为了避宋真宗赵恒的讳,在《文选月赋》中被改为了“嫦娥”。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写下了“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都知道“司马”是白居易的官职,但这个“司马”的官职和之前朝代的“司马”并不一样,它是由“治中”这一官号改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讳。

第二种是空字法

所谓的空字法,就是不写避讳的字,而直接写成“某”或者“□”。在《说文解字》中,对从光武帝刘秀及之后五位皇帝的名字,都采用空字法,直接写为“上讳”两个字。

在唐朝时期的《隋书》之中,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每遇到王世充的名字都会写成“王 充”,而后来有的人不是太了解,常有将“王 充”抄写成“王充”的情况发生。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候,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将原本的“民部尚书”改为了“户部尚书”。

第三种是缺笔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对避讳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这种缺笔法是在唐代开始兴起的,到了宋朝的时候,极为盛行。在《世语新说》中所有的宋代帝王名讳,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记载。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国讳”还有一些“家讳”,在古代的一些官员士大夫为自己家中的尊者避讳,比如《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父亲名“泰”,他便把“郭泰”改写为“郭太”。

总的来说,避讳这种情况虽然被古人看为是“尊祖敬宗”的表现,但是也使得很多的古籍变得非常混乱,为古籍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秦朝一共有三代君主,分别是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赢子婴。

1、秦始皇嬴政

嬴政,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汉族,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2、秦二世胡亥

胡亥,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3、秦王子婴(秦三世)

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

详细介绍: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秦国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2] 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3]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4]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5] 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

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6]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大规模平民暴动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覆亡。[7-8] 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

1 文言文版秦始皇暴政简述

过 秦 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觽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夡,以制御其政,后虽有*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

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觽,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觽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觽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

2 求有关秦始皇(即秦王嬴政)的文言文,各位看见帮帮忙啊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原话: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生活在赵国邯郸城,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

这时候,秦国的疆域已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秦始皇本纪》出自《史记》卷六,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扩展资料

《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写秦始皇,首先简要地历数了他在前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调兵遣将,乘胜进击,并吞六国的过程,中间穿插记叙了粉碎嫪毐吕不韦集团、李斯上书谏逐客、尉缭献计、荆轲行刺等事件。

然后依次叙写他统一天下后的言行和事件,一方面列举了诸如议帝号、改历法服色、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巡行刻石、南取陆梁地、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咸阳宫关于学古与师今的一场大辩论、焚书坑儒等等。

另一方面又列举了秦始皇不惜巨资派人入海求仙、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随意杀戮无辜等等。

--秦始皇本纪

3 文言文秦始皇之死

《过秦论》是最好的介绍: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重点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 文言文始皇出游的译文

一、译文 三十七年(公元前前210)十月癸丑日,始皇外出巡游。

左丞相李斯跟随着,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少子胡亥想去巡游,要求跟随着,皇上答应了他。

十一月,走到云梦,在九疑山遥祭虞舜。然后乘船沿长江而下,观览籍柯,渡过海渚,经过丹阳,到达钱塘。

到浙江边上的时候,水波凶险,就向西走了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的地方渡过。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遥望南海。

在那里刻石立碑,颂扬秦朝的功德。始皇返回,途经吴地,从江乘县渡江。

沿海岸北上,到达琅邪。 方士徐市等人入海寻找仙药,好几年也没找到,花费钱财很多,害怕遭受责罚,就欺骗说:“蓬莱仙药可以找到,但常被大鲨鱼困扰,所以无法到达,希望皇上派善于射箭的人一起去,遇到大鲨鱼就用装有机关可以连续发射的弓弩射它。”

始皇作梦与海神交战,海神的形状好象人。请占梦的博士给圆梦,博士说:“水神本来是看不到的,它用大鱼蛟龙做侦探。

现在皇上祭祀周到恭敬,却出现这种恶神,应当除掉它,然后真正的善神就可以找到了。” 于是命令入海的人携带捕大鱼的工具,亲自带着有机关的弓弩去等候大鱼出来以便射它。

从琅邪向北直到荣成山,都不曾遇见。到达之罘的时候,遇见了大鱼,射死了一条。

接着又沿海向西进发。 二、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三、原文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

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

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

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还过吴,从江乘渡。

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

遂并海西。 扩展资料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 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越来越走向进步。 司马迁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考察秦朝“成败兴坏之纪”的思想贯穿于《秦始皇本纪》全篇,不仅给人们展示了秦始皇这个大誉大毁集于一身的封建帝王的一生,而且一直在探寻着秦朝的统一及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本纪 -史记。

5 请告诉我一下有关描述秦始皇岭的古文好吗

--据《史记》载:地宫中“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

以水银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据《汉书》载:地宫以“石椁为游棺,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

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樟之丽,宫观之盛,不可胜原。 ”“下砌三泉,合采金玉,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金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

--据《三辅故事》载:“周围七百步,以明月为珠,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四门施徽。” --据《三秦记》载:“始皇冢中,以夜明珠为日月,悬日月珠,昼夜光明。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穿三泉,下锢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据说是一种四脚鱼,生在海中)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紧接着对秦始皇陵的建设和遭到破坏情况作出记述的,就是汉代另一位史学大手笔 班固,他在《汉书·刘向传》中写道: 始皇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礅为游馆,人鱼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项籍燔其宫室,营于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注》中,也有类似的记述: 秦始皇大兴厚葬,营造家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藏焉。 斩山凿石,下锢三泉,以铜为椁,旁行周回三十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狱、九州,具地理之势。

宫观百官,奇器珍宝,充满其中。……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

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很可贵,它收录了修筑秦始皇陵时的一首民歌: 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讴,金陵余石大如(土区)。

明代的工部主事都穆,是个喜欢探寻古迹的人,他“奉使至秦”,对秦始皇陵考察后,有了新的补充和记录。在《骊山记》中曾写道: 始皇陵内城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曰:此南门也。

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项羽、黄巢皆尝发之。 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虚冢耳。

其他如《西京杂记》、《三秦记》、《三辅故事》、《山陵杂记》、《长安志·郡国志》等典籍中,关于这座人工山的传闻和记载,都有一定的篇幅。 。

6 秦始皇一生诗句

古风 秦王扫六合原名: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写题记?在这里面直接选就好了。。。历史名篇,经历白千年的淘洗,留下来的,必定是精华啊,多么概括啊!

7 汉代帝王古文简介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

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 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

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刘邦有几个儿子?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皇后吕雉,此外还有夫人戚氏、薄氏等众多的妃嫔。

刘邦与她们共生育了8个儿子:庶长子刘肥(封齐王)、二子刘盈(即孝惠帝)、三子刘如意(封赵王)、四子刘恒(即文帝)、五子刘恢(封梁王)、六子刘友(封淮阳王)、七子刘长(封淮南王)、八子刘建(封燕王)。刘邦立谁为太子?刘邦之后的皇帝是谁?汉高祖刘邦的太子是刘盈(汉惠帝,西汉第二任皇帝)。

刘邦共有8个儿子。刘盈是其次子,为刘邦与原配夫人吕雉(吕后)所生。

刘盈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刘邦当上汉朝皇帝,就立刘盈为太子,这时的刘盈才九岁。

8 秦始皇的真名是什么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又名赵正(政),或称祖龙 。

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

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扩展资料:

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公元前236年,赵、燕两国发生战争。

赵国出兵攻燕,而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南阳西北)、河间(河北省献县东南)、安阳(河北阳原县东南)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 公元前234年,秦又大举向赵进攻,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

公元前231年,魏国被迫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被迫把南阳地献给了秦。 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

秦将王翦率领土兵直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

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

秦就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 公元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

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

燕王喜迁都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求和。

公元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出兵平定韩的叛乱,乘机处死了韩王安。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开封市),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秦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 公元前225年,秦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

李信攻楚的平舆(平舆县北),蒙武攻楚的寝(安徽临泉县),取得初步胜利。秦楚两军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城父集)相遇,楚乘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

后秦王政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

秦于楚地设九江郡(安徽寿县)、长沙郡(湖南长沙市)。 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

秦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山东曲阜县)。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

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 公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山东淄博市东北)和琅邪郡(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

周孝王六年秦国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治都於秦邑,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秦国伊始。之后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秦朝各代君主名字及次序

1、秦非子,嬴非(秦嬴),公元前888年—公元前858年。

2、秦侯,未详其名,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

3、秦公伯,嬴公伯,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

4、秦仲,嬴秦仲,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

5、秦庄公,嬴其,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 秦国历史帝王表排名

6、秦襄公(立为诸侯),嬴秦开,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

7、秦文公,名未详。

8、秦静公(秦竫公),未即位。

9、秦宪公(秦宁公),嬴立,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

10、秦出子,嬴曼,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

11、秦武公,嬴说,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

12、秦德公,嬴嘉,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

13、秦宣公,嬴恬,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

14、秦成公,嬴载,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

15、秦穆公(秦缪公),嬴任好,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

16、秦康公,嬴罃,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

17、秦共公,嬴稻/嬴貑,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

18、秦桓公,嬴荣,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

19、秦景公,嬴石,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

20、秦哀公(秦毕公/秦�2�0公),嬴稷,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

21、秦夷公,未即位。

22、秦惠公,嬴宁,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2年。

23、秦悼公,嬴盘,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77年。

24、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嬴刺,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

25、秦躁公(秦趮公),嬴欣,公元前442年—公元前429年。

26、秦怀公,嬴封,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

27、秦灵公(秦肃灵公),嬴肃,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15年。

28、秦简公,嬴悼子,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0年。

29、秦惠公,嬴仁,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

30、秦出公(秦少主),嬴昌,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5年。

31、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嬴师隰/嬴连,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32、秦孝公(秦平王),嬴渠梁,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

33、秦惠周文王(秦惠王),嬴驷,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公元324年改元)。

34、秦武王(秦悼武王/秦武烈王),赢稷,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

35、秦昭襄王(秦昭王),嬴则/嬴稷,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

36、秦孝文王,嬴柱/赵柱,公元前250年。

37、秦庄襄王(秦庄王),秦异人/嬴楚,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在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38、始皇帝,(秦始皇帝),嬴政/赵政(正)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

39、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秦朝皇帝列表!(要全部,含祖先世系)

1、2、3、4、5、扩展资料:部分君主介绍:1、秦穆公秦穆公(?—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春秋时期秦国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