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治疗腹痛的穴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一针治疗腹痛的穴位,第1张

一针治疗腹痛的针灸穴位,简单实用,方便,快捷!

穴位名称:足三里穴

定位:足三里穴取仰卧位或坐位垂足。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处凹陷处取之。(外膝眼穴也称犊鼻穴)

本针法取穴注意事项:下针时应在足三里前后左右巡按,以压痛最敏感处下针。

适应症:急性腹痛,胃肠痉挛症,胃肠炎,胆囊炎,还有不明原因引起的腹痛!

针法:器械消毒以后用3~4寸毫针。迅速刺进2~3寸。先捻转后提插行泻法为主,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疗程病情而定。灸法

灸法:用艾条艾灸双侧足三里穴,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感,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本穴为急性腹痛紧急使用!缓急止痛的作用,如果治疗一次病情不缓解,应建议病人到相关医院去检查治疗!

推拿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腹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症状,它的发病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也多种多样,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有急性。肠胃炎,胃肠的痉挛。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等。

腹痛主要表现就是急性发病,急性的腹部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烈疼痛,有时伴压痛,反跳痛。

注意:针灸足三里用于腹痛治疗首先建立在正确的诊断的前提下 针灸治疗急性腹痛能够缓解症状,减少病人痛苦,起辅助治疗作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四总穴之一,肚腹三里留!不但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保健穴,而且对腹痛的治疗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急性腹痛可单取足三里穴!可根据情况单侧(健侧)或双侧取穴

疗效不满意可加平衡针灸的腹痛穴

腹痛穴(阳陵泉)

定位: 此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总神经,或腓深神经,腓浅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取穴方法:健侧或双侧取穴

应用趣闻: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刘某某上课时突发腹痛,疼痛难忍,老师急忙去联系医生,恰巧同桌另一学生张某,以前曾多次看到过临床医生用足三里穴治疗腹痛,亲眼见过治疗腹痛的神奇疗效!

在其他人慌乱之时,该学生照葫芦画瓢,在刘某足三里处用力按压约三分钟,疼痛缓解!当医生赶到时,患者已无腹痛症状,疼痛解除,后经医生诊为肠痉挛!不药而愈!

此穴应用较成熟,疗效很好!不但可作为临床医生诊疗疾病,针灸用穴,也可在家庭保健,和家庭急症时的治疗和院前急救用穴!值得推广!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症状 5 分类 6 辨证分型 61 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 62 小儿腹痛·乳食积滞证 63 小儿腹痛·胃肠积热证 64 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 65 小儿腹痛·气滞血瘀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儿腹痛的方剂 2 治疗小儿腹痛的穴位 3 治疗小儿腹痛的中成药 4 小儿腹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小儿腹痛 1 拼音

xiǎo ér fù tò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小儿腹痛(infantile abdominal pain[1])为病证名[2]。是指发生于小儿的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出《小儿药证直诀》。

4 症状

凡婴儿出生后,无故啼哭不止,或夜间啼哭,多是腹痛[2]。

5 分类

临床分寒实腹痛、积热腹痛、伤湿腹痛、积痛、虫痛、锁肚痛、盘肠钓痛、症瘕痛、虚寒腹痛等[2]。

6 辨证分型 61 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

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cold attacking abdomen[1])是指贪凉饮冷,脘腹中寒,以脘腹疼痛,阵阵发作,痛甚时额出冷汗,唇色青紫,得温痛减,面色苍白,肢冷,或呕吐腹泻,舌淡,苔白滑,脉弦为常见症的腹痛证候[3]。

62 小儿腹痛·乳食积滞证

小儿腹痛·乳食积滞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milk and food stagnation[1])是指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常,乳食积滞,以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嗳腐呕吐,纳呆,泄泻臭秽,泻后痛减,舌苔多厚腻,脉滑数有力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63 小儿腹痛·胃肠积热证

小儿腹痛·胃肠积热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lm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ed heat in stomach and intestine[1])是指过食煎煿厚味,酿热成积,热结胃肠,以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烦躁不安,潮热口渴,手足心热,唇舌鲜红,舌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64 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

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t cold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阳气虚衰,失于温运,以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按,面白少华,神疲纳呆,手足不温,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脉沉缓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65 小儿腹痛·气滞血瘀证

小儿腹痛·气滞血瘀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1])是指气机阻滞,血行瘀滞,以腹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腹部症块拒按,肚腹硬胀,青筋显露,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7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检查 26 功能与主治 27 用法与用量 28 注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腹安冲剂 1 拼音

fù ān chōng jì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Fu’an Chongji

22 标准编号

WS3B186094

23 处方

仙鹤草 160g 火炭母 240g 铁苋菜 240g 鬼针草 480g 土荆芥 480g

24 制法

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 小时,第二次1 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分装成100 袋,即得。

25 检查

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6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痢疾,急性胃肠炎,腹泻、腹痛。

27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20g,一日3~4次。

28 注意

孕妇慎用。

29 规格

每袋装 20g

210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腹安冲剂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九·禁经上]禁疟病第八

中心立刀曰∶头上戴九天,两手把九弓,两脚履九江,腹安四神皆出自然。吾生食天,育养四神。上得精禁,能转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八草部中]缩砂仁

和胃醒脾,快气调中,通行结滞。除霍乱恶心,却腹痛安胎,温脾胃下气消食;治冷泻赤白,及休息痢,上气奔

《医宗金鉴》:[卷五腹痛门]虫痛

虫痛不安腹因痛,面色乍青乍赤白,时痛时止吐清涎,安虫理中治最合。[注]虫痛者,因腹中虫动不安,故腹

《本草择要纲目》:[温性药品]艾

。主治灸百病。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止腹痛安胎。妇人带下。逐冷除湿。入火灸则气下行。入药服则

《幼科心法要诀》:[卷五腹痛门]虫痛

中华好轻松针灸疗法

治疗方法:通调腑气,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治疗穴位: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

操作:太冲用泻法,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证可用艾灸。腹痛发作时,足三里持续强刺激1~3分钟。

少腹痛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详见百科词条:少腹痛 [ 最后修订于2016/1/18 18:59:54 共78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少腹痛如下:

下一页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一针治疗腹痛的穴位

一针治疗腹痛的针灸穴位,简单实用,方便,快捷! 穴位名称:足三里穴 定位:足三里穴取仰卧位或坐位垂足。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