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膏药如何制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中药外用膏药如何制作,第1张

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膏通常又分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

外用膏有软膏、硬膏两种

其中内服煎膏和外用软膏是膏剂中常见的剂型。

内服的煎膏又叫膏滋,是把药物加水煎熬,滤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

外用的软膏称油膏,一般药膏,是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热熔化,乘热加入应用的药物细粉,不断搅拌,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于外涂皮肤疮疡疥癣等

狗皮膏药的制作方法?

其实,狗皮膏药是外用药的一种俗称,外用药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中医上称为阿是穴),中医上称之为穴位敷贴疗法。这种方法早在帛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记载,包括吴师机等在内的历代名医对“狗皮膏药”在行医上的作用都有很高的评价。

怎样熬制中草药膏药[俗称狗皮膏药]

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憨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十日后膏成。 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以及易挥发的冰片、樟脑、薄荷等可最后撒上。

你说的硬膏药应该是黑膏药,制作的首先将所需中药组合物称量,在香油中浸泡,然后用中火进行油炸,当药材表面深褐内部深黄时,过滤药油。再将药油熬制至滴水成珠后要下炒丹,下丹后,继续熬油,直到粘稠油液滴到水中小油珠捏不粘手,无油脂粘在手上,最后慢慢倾入凉水中,搅拌,最后摊在膏药皮上,制成不同规格的膏药。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 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

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

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

无铅无丹膏药的渗透主要靠膏药的促进渗透剂如麝香、冰片、氮酮等,无铅无丹膏制作方便,环境卫生,较易为患者接受。

膏药是中药服用的方法之一,在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雪梨膏,它治疗咳嗽的效果非常好,那么自己可以熬膏吗?答案是肯定的,自己如何熬膏呢?

1、什么是膏方[/biaoti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膏的含义较广:如指物,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称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为膏。《山海经》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2、自己能熬的膏方

秋季气候干燥、肺燥阴虚,常食膏滋类补肺养阴方,可补益肺肾、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现介绍几则润肺膏方供选用。

(1)川麦雪梨膏

原料组成: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25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

制作用法: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二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00克,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2)补肺膏

原料组成:生地1000克,杏仁60克,生姜,白蜜各120克。

制作用法:将三药择净,研细,捣汁。余药渣水煎2次,2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药汁、白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

(3)川贝二冬膏

原料组成:川贝母30克,天冬、麦冬、冰糖各500克。

制作用法:川贝母研极细末,将天冬、麦冬煎汁滤清,加冰糖熬膏,待冷,加入川贝母粉,和匀,瓷瓶收贮。每服1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

(4)枸杞雪梨膏

原料组成:枸杞子10克,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30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

制作用法: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两液合并,对入梨汁,文火浓缩后加入蔗糖适量,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含化,或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5)地黄藕梨膏

原料组成:鲜地黄250克,鲜藕、鲜梨各1000克,蜂蜜适量。

制作用法:将鲜梨榨汁,将梨渣与地黄、鲜藕水煎取汁,共煎2次,二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兑入梨汁与等量蜂蜜煮沸混匀,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冲饮。

(6)百花膏

原料组成:百部120克,款冬花、紫菀各240克,蜂蜜240克。

制作用法: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蜂蜜适量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

(7)秋梨膏

原料组成:秋梨20个,红枣1000克,鲜藕1500克,鲜姜300克,冰糖400克,蜂蜜适量。

制作用法:先将梨、枣、藕、姜捣烂取汁,热熬膏,下冰糖溶化后,再以蜜收之,可早晚随意服用。

(8)枸杞桂圆膏

原料组成:枸杞子、桂圆肉各等量。

制作用法:将二药加水,文火多次煎至二者无色无味,去渣取汁熬成膏,每日3次,每次10~30克,温开水冲饮。

(9)洋参龙眼膏

原料组成:西洋参30克,龙眼肉250克,麦冬150克,炒枣仁120克,蜂蜜适量。

制作用法:将诸药水煎3次,三液合并,文火浓缩后,炼蜜收膏,每次30克,每日二次,温开水冲服。

(10)桔饼膏

原料组成:桔饼120克,南沙参、麦冬、天冬、花粉、枇杷叶(去毛)、甜杏仁、核桃、冰糖各250克,川贝母粉60克,白蜜6斤。

制作用法:将前八味药加水煎熬,共3次,去渣,合并煎液,浓缩,加入川贝母粉、冰糖、白蜜,煎透收膏。瓷瓶收贮。每次服15克,每日2次,白开水冲服。

(11)母冬膏

原料组成:川贝母30克,天冬、麦冬、冰糖各500克。

制作用法:川贝母研极细末,将天冬、麦冬煎汁滤清,加冰糖熬膏,待冷,加入川贝母粉,和匀,瓷瓶收贮。每服1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

3、自己熬膏细节

膏方熬制有三道工序:首先是配料。通常是经过老中医的全面诊断处定的膏方,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后,再拟定膏方剂量。然后是浸泡。将配制药物和匀后,放入特定器皿加冷水浸泡12小时左右,以保证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来。最后是煎药。

将泡制好的中药配料放入一口大铜锅,加火熬制,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小时左右,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为准,如法煎煮三次再合并药液,沉淀后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用特制的大竹筷不断地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

1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变黄、焦黄、枯黑等,根据制作的膏药不同炸至不同程度。去渣滤净,剩下的就是膏油。

2把黄丹放入干净的铁锅或铜锅中,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关火,用铲子不断翻炒。

3桐油和香油均可。如果使用香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待气体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成珠不散,炼油成。

4下丹重点要注意比例还要手法。一般按每500克油195克丹,也就是16:7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

5用冷水喷于膏药锅内,有黑烟冒出,膏药成小坨,放于冷水3到10日,每日换水1到2次。此为去火毒。

6将已熔化的膏药中加入贵重细药,均匀搅拌。

7把尚未冷却的膏药用竹筷挑起,放于布上,以竹筷点纸布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膏药成

膏药制作最新简便方法如下:

一、炒黄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二、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吾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

三、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

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个人体会;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

四、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五、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

六、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

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贴剂,具有消肿止痛、散瘀通络等功效,被广泛用于外伤、关节炎、腰酸背痛等疾病的治疗。其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药材:黑膏药使用的药材有地龙、没药、丁香和红花,需要先将这些药材按比例混合均匀。

2 炒制药材:将混合的药材放入干净的锅中,用中火炒制,直到药材表面变黑、冒烟为止,这样可以加强药性和效果。

3 研细药材:将炒制好的药材研成细末,可以用研钵和研杵进行,也可以使用机器研磨。

4 加入膏料:将研制好的药材末加入活性炭粉和植物油,混合均匀成为黑色的膏料。

5 包装贮存:将混合好的膏料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储存。制作好的黑膏药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曝晒,可以保存一年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黑膏药具有温热散结的作用,因此有些人不适合使用,如肝火旺盛、热性发炎、皮肤损伤等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制作黑膏药需要注意卫生和药材的准确比例,否则会影响疗效。

中药外用膏药如何制作

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通常又分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有软膏、硬膏两种其中内服煎膏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