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颞颥简介
颞颥:1人体部位名;2经外奇穴名;3经穴别名。
详见百科词条:颞颥 [ 最后修订于2017/2/7 22:50:13 共186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古籍中的颞颥如下:
下一页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脾阳是指脾之阳气,与脾阴相对而言,脾之温煦、推动、升清的一面 。脾阳是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运清阳、温煦四肢肌肉等功能,都是脾的阳气完成的。如脾阳虚,可见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溏泄、四肢不温,或痰湿内生,或水湿停滞等一系列症状。
详见百科词条:脾阳 [ 最后修订于2015/11/20 18:22:14 共1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明堂明堂指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位于四围之中,凡朝会及各处祭祀、庆赏等大典皆于此进行。《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人体部位名·鼻·明堂明堂为人体部位名,指鼻。以其位居面部中央,故名。《黄帝内经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人体部位名·鼻准·明堂明堂特指鼻准。为体表部位。又名准头、鼻尖、面王。是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淮。”今解剖学名鼻尖。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针灸经 书·明堂明堂指针灸经 书。如《明堂图》《明堂经》等。古时谓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标志点·明堂明堂在古时谓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标志点为明堂。《医说》:“今医家记针灸之穴,为偶人点志其处,名明堂。”将人体经脉孔 称为“明堂图”或“明堂孔 ”。经穴别名·明堂明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穴。《太平圣惠方》:“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是穴。”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GV23,DU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上星穴的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出处《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穴名解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上,指头部。
详见百科词条:明堂 [ 最后修订于2017/2/16 22:44:56 共268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颞颥简介
本文2023-10-21 18:42: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