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内容的演变
答: 传说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
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因此出现了对联的新型
式,而后遂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而春联年年贴,年年有不同。春联带有时代气息,每一幅春联无不打上时代的
烙印,留下时代的烙印。“去岁卫星探月,访得嫦娥传喜讯;今秋奥运环华,迎
来健将夺金牌”。这是2009年春节一次“说心愿,赠春联”活动收到的读者原创
春联之一,短短二十余字的春联,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从第一副春联诞生至
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今天,春联又发生了那些变迁呢?
写春联,也叫“挥春”。“挥春”就是在书写春联时,将春天来到、万物复
苏的喜悦及对新年的期盼,淋淋尽致地表达出来。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便是如此。
某一年春节,祝枝山在杭州过。他晚上和他的一些朋友们喝了许多酒,他本想立刻回客栈,可是看到杭州城里的春联都没有写上字。祝枝山感到很奇怪,便问一名朋友:“这杭州城的春联怎么回事,怎么只贴红纸不写字的?”她的朋友说:“这是杭州城的习俗,求个一年平安无事(字)。”由于喝多了酒,祝枝山也就越发没了顾忌。他说:“什么平安无字,今晚我就叫他通通有字!”于是,书童便把他的笔墨拿来了。他一家一家的走去,走到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前时,他问了这个人的为人处事。她的朋友说:“这是一个恶颂师家。他经常公款私用,搜刮民财,简直无恶不作!”于是祝枝山在他的正门上写上了这样一幅春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一生作恶无不减寿。祝枝山看到这家还有后门,索性也给写上: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第二天恶讼师起床看到了门口的春联,气得七窍生烟。他得知这是祝枝山所为,便找来大批秀才,又找来祝枝山。说要祝枝山说明白,为什么大年初一在自己家门口写这么不吉利的话。
祝枝山说:“这怎么会不吉利呢?我写的句句都是特杭州城的老百姓是称赞你的话语。”恶颂师说:“今天由在坐的各位作证。如果祝枝山是称赞我的话,我不但分文不要,还倒贴他三千两白银。但如果他这是骂我的话,他要给我三千两白银,还要报官。”说完,就叫仆人去家里去三千两白银。祝枝山说:“你看,大门上是‘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一生作恶无,不减寿。’此句想必没有半点不恭敬吧!后门上是: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此句想必也没有半点不恭敬吧!”恶颂师呆住了:没想到这个祝枝山是这么个读法!碍于面子,他只好将三千两白银乖乖奉上。祝枝山没有拒绝。他回到家后,把这些钱都分给了贫苦的老百姓。那些秀才本来也痛恨恶颂师的为人,出去以后都说“人心大快,大快人心。”
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回大地、兴致勃勃、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骨肉之情、痛痒相关、人山人海、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温故知新、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天长地久、 树大根深、自由自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患未然、有备无患、情不自禁、自言自语、临危不惧、 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寒来暑往、星移物换、风吹草动、雨过天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滴水成冰、地冻天寒、鹅毛大雪、雪兆丰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已百、奋起直追、 宁折不弯、义正辞严、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火树银花、数不胜数、灯火通明、观者如堵、一望无边、 不知不觉、雪窖冰天、勤学苦
1、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2、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文学释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
春联,是楹联(通称对联、对子)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春节用的楹联。要给楹联分类好说,有春联、婚联、寿联、挽联、神联、门联、厅联、中堂联、喜庆联、节日联、行业联等等。要给春联分类大概可分为:
1、喜庆联,这比较普遍,几乎家家户户用之。
2、思念联,家里近几年(一般是三年之内)有亲人亡故,多用之。
3、神窟联,家宅六神神窟前用之。
4、行业联,各行各业欢度春节根据行业特点书写张贴的春联。
5、祈吉联,家宅的前后左右贴上“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门口贴上“旭日高照”“紫气东来”
春联内容的演变
本文2023-10-21 19:36: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