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木瓜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木瓜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木瓜的用法用量 11 运用 12 化学成分 13 木瓜的药理作用 14 木瓜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检查 1451 水分 1452 总灰分 1453 酸度 146 浸出物 147 含量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74 测定法 148 木瓜饮片 1481 炮制 1482 鉴别、检查 1483 性味与归经 1484 功能与主治 1485 用法与用量 1486 贮藏 149 出处 15 食用水果·木瓜 151 木瓜的营养价值 152 木瓜的选购 153 木瓜适合的人群 154 木瓜的食疗功效 155 木瓜的食用建议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木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木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木瓜 木瓜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mù guā

2 英文参考

Cydonia lagenaria Lois [朗道汉英字典]

fructus chaenomelis lagenariae [朗道汉英字典]

chaenomelis fruc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nese floweringquinc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Chaenomeli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on floweringqince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木瓜

木瓜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1]。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ructus Chaenomel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mon floweringqince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木瓜的别名

宣木瓜、铁脚梨[1]。

乳瓜、木梨、文冠果

7 来源及产地

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 (Sweet) Nakai的果实。主产安徽、浙江、湖北。[1]

8 性味归经

酸、涩,温。入肝、脾、胃经。[1]

9 功能主治

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治吐泻腹痛,腓肠肌痉挛,湿痹,痢疾,黄疸,脚气,腰膝无力。[1]

10 木瓜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1]。

11 运用

木瓜根:治脚气;泡酒饮治风湿麻木[1]。

12 化学成分

果实含皂苷、黄酮类、鞣质、维生素C、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1]。

13 药理作用

煎剂对小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消肿作用。本品还有保肝、抗菌作用。[1]

14 木瓜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木瓜

Mugua

CHAENOMELIS FRUCTUS

142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143 性状

本品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长4~9cm.宽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而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

144 鉴别

(1)本品粉末黄棕色至棕红色。石细胞较多,成群或散在,无色、淡**或橙**,圆形、长圆形或类多角形,直径20~82μm,层纹明显,孔沟细,胞腔含棕色或橙红色物。外果皮细胞多角形或类多角形,直径10~35μm,胞腔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中果皮薄壁细胞,淡**或浅棕色,类圆形,皱缩,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

(2)取本品粉末lg,加三氯甲烷l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一三氯甲烷(1:3)混合溶液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瓜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乙酸乙酯一丙酮一甲酸(6:0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和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和橙**荧光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

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1452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1453 酸度

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振摇,放置1小时,滤过,滤液依法(附录ⅦG)测定,pH值应为30~40。

1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水一冰醋酸三乙胺(265:35:01: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l6~18℃。理论板数按齐墩果酸峰计应不低于5000。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齐墩果酸对照品、熊果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混合溶液,即得。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仅,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齐墩果酸(C30H4803)和熊果酸(C30H4803)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148 木瓜饮片 1481 炮制

洗净,润透或蒸透后切薄片,晒干。

本品呈类月牙形薄片。外表紫红色或棕红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切面棕红色。气微清香,味酸。

1482 鉴别、检查

同药材。

1483 性味与归经

酸,温。归肝、脾经。

1484 功能与主治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1485 用法与用量

6~9g。

1486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14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 食用水果·木瓜

Papaya(Carica papaya)木瓜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或木瓜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皱皮木瓜”,后者习称“光皮木瓜”。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安徽宣城产者称“宣木瓜”,质量较好。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皱皮木瓜置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部后晒干;光皮木瓜纵部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烫后,晒干。切片生用。

151 木瓜的营养价值

作为水果食用的木瓜实际是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堿等。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顾名思义,多吃可延年益寿。

1 健脾消食 :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 抗疫杀虫 :番木瓜堿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绛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3 通乳抗癌 :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堿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 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 抗痉挛 :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堿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152 木瓜的选购

选购木瓜诀窍:木瓜有公母之分。公瓜椭圆行,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生木瓜或半生的比较适合煲汤;作为生果食用的应选购比较熟的瓜。木瓜成熟时,瓜皮呈**,味特别清甜。皮呈黑点的,已开始变质,甜度、香味及营养都已被破坏了。

153 木瓜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缺奶的产妇、风湿筋骨痛、跌打扭挫伤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2 不适宜孕妇、过敏体质人士。

154 木瓜的食疗功效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

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155 木瓜的食用建议

每次1/4个左右

治病多采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不宜鲜食;食用木瓜是产于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为蔬菜和肉类一起炖煮。

1舒筋活络。用于湿痹引起的肢体拘挛疼痛,本品能祛湿邪,解拘挛,舒筋络。常配牛膝、威灵仙同用。

2和胃化湿。本品气香能醒脾和胃,味酸能生津空运舒筋,常用于治疗胃失和降的呕吐、疼痛、泄泻。

木瓜中的番木瓜堿,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怀孕时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宫收缩腹痛,但不会影响胎儿。

16

目录 1 拼音 2 葱白的别名 3 葱白使用提示 4 葱白的营养价值 5 葱白适合的人群 6 葱白的食疗功效 7 与葱白相克的食物 8 葱白的食用建议 9 《全国中草药汇编》:葱白 91 拼音名 92 葱白的别名 93 来源 94 性味 95 功能主治 96 葱白的用法用量 97 备注 98 摘录 10 《中华本草》:葱白 101 出处 102 拼音名 103 英文名 104 葱白的别名 105 来源 106 原形态 107 生境分布 108 化学成份 109 葱白的药理作用 1010 性味 1011 归经 1012 功能主治 1013 葱白的用法用量 1014 注意 1015 附方 1016 各家论述 1017 葱白的临床应用 101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葱白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葱白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葱白 1 拼音

cōng bái

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葱为多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植高可达50厘米。通常簇生,全体具辛臭,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须根丛生,白色。鳞茎圆柱形,先端肥大,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纵纹。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叶及外膜,鲜用。全国各地均有栽植。

2 葱白的别名

葱茎白、葱白头

3 葱白使用提示

内服:煎汤,9至15克;或酒煎。煮粥食,鲜品15至30克。

外用:适量,捣敷,炒熨,煎水洗,或蜜、醋调敷。

葱白不宜多食、久食,多食人五脏闷绝,久食令人多忘。

4 葱白的营养价值

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以助发汗。临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葱白辛温,能通阳气而散阴寒,配合干姜、附子等同用,适用于阴寒里盛、阳气不振的下利、脉微等症。葱白又可治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症,均可炒熟外熨脐腹。

5 葱白适合的人群

表虚多汗者慎服。

6 葱白的食疗功效

葱白味辛,性温;入肺、胃、肝经;轻辣宣散;

具有发表散寒,通阳宣窍,解毒杀虫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身痛麻痹,阴寒腹痛,二便不通,喉痹,痢疾,脚气,乳痈,疮疖肿痛,虫积腹痛,跌打损伤,鱼肉中毒,虫蛇咬伤。

7 与葱白相克的食物

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8 葱白的食用建议

1 伤寒无汗,头痛身热者,可与生姜、豆豉配伍,以增散寒解表之功。

2 阳气欲脱,四肢逆冷,小腹紧痛,阴丸内缩者,可炒热熨脐,并酒煮熟灌服,以温通阳气。

9 《全国中草药汇编》:葱白

91 拼音名

Cōnɡ Bái

92 葱白的别名

大葱

93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需剥去外膜,去须根及叶。

94 性味

辛,温。

95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96 葱白的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脐部或患处。

97 备注

(1)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以助发汗。临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葱白辛温,能通阳气而散阴寒,配合干姜、附子等同用,适用于阴寒里盛、阳气不振的下利、脉微等症。葱白又可治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症,均可炒熟外熨脐腹。

(2)细香葱(香葱、火葱、四季葱)Allium ascalonicum L,以全草入药。功效同上种。

(3)葱紫能补肾明目,主治肾虚,阳痿,遗精。研末服,每次1钱,每日2次。

9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10 《中华本草》:葱白

10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1《唐本草》:人间食葱,又有二种:有冻葱,即经冬不死, 分茎栽莳而无子也;又有汉葱,冬即叶枯,食用。入药冻葱最善,气味亦佳。

2《蜀本草》:《图经》云,葱有冬葱、汉葱、胡葱、葱凡四种: 冬葱夏衰冬盛,茎叶俱软美,山南江左有之:汉葱冬枯,其茎实硬而味薄;胡葱茎叶粗短,根若金,能疗肿毒;葱生于山谷,不入药用。

3《本草图经》:葱有数种,入药用山葱、胡葱,

102 拼音名

Cōnɡ Bái

103 英文名

Fistular Onion Stalk

104 葱白的别名

葱茎白、葱白头

10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fislulos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叶及外膜,鲜用。

106 原形态

葱,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0cm。通常簇生、全体具辛臭,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须根丛生,白色。鳞茎圆柱形,先端稍肥大,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白色纵纹。叶基生,圆柱形,中空,长约45cm,径152cm,先端尖,绿色,具纵纹;叶鞘浅绿色。花茎自叶丛抽出,通常单一,中央部膨大,中空,绿色,亦有纵纹;伞形花序圆球状;总苞膜质,卵形或卯状披针形;花被6,披针形,白色,外轮3枚较短小,内轮3枚较长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条纵脉;雄蕊6,花丝伸出,花药**,丁字着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种子黑色,三角状半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107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植。

108 化学成份

鳞茎含粘液质(macilage),粗脂肪(crude fat),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粗纤维(crude fiber),无氮浸出物(Nfree exteact),戊聚糖(pentosan),多糖类(polysaccharides),其中粘液质主要成分是多糖,其次是纤维素(cellulose),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原果胶(protopectin)及水溶性果胶(pectin),还含糖(sugar),维生素(vitamin)C,胡萝卜素( carotene),维生素(vitanin)B1、B2、A、PP,草酸(oxalic acid),脂类(lipids),亚麻酸(linolen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n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泛醌9及泛醌10(ubiquinone9 ,10)。此外,鳞茎还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allicin),二烯丙基硫醚(allyl sulfide)。

根含铝。

109 葱白的药理作用

1抗菌:葱白在体外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10对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滴虫:研磨的滤液1:4在试管内经30分钟对 滴虫有杀灭作用。

1010 性味

味辛;性温

1011 归经

肺;胃经

1012 功能主治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1013 葱白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酒煎。煮粥食,每次可用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炒熨,煎水洗,蜂蜜或醋调敷。2

1014 注意

表虚多汗者忌服。

1《千金·食治》:食生葱即啖蜜,变作下利。

2《食疗本草》:上冲人,五脏闭绝。虚人患气者,多食发气。

3《履巉巖本草》:久食令人多忘,尤发痼疾。狐臭人不可食。

4《纲目》:服地黄、常山入,忌食葱。

5《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易汗者勿食, 病已得汗勿再进。

1015 附方

①治伤寒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 葱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补缺肘后方》葱豉汤)⑥治时疾头痛发热者: 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 (《济生秘览》)③治妊娠七月,伤寒壮热,赤斑变为黑斑,溺血;葱一把,水三升,煮令热服之,取汗,食葱令尽。(《伤寒类要》)④治脱阳,或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省人事,或伤寒新瘥,误与妇人交,小腹紧痛,外肾搐缩,面黑气喘,冷汗自出,须臾不救: 葱白数茎炒令热,熨脐下,后以葱白连须三七根,细锉,砂盆内研细,用酒五升,煮至二升。分作三服,灌之。(《华佗危病方》)⑤治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 大葱头四个,赤糖四两。将葱头捣烂,混入赤糖,放在盘里用锅蒸熟。每日三次,每次三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⑥治虫积卒心急痛,牙关紧闭欲绝: 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喉中,灌以麻油四两,虫积皆化为黄水而下。(《瑞竹堂经验方》)⑦治霍乱烦躁,卧不安稳: 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顿服之。(《补缺肘后方》)⑧治小儿初生不小便:人乳四合,葱白一寸。上二味相和煎,分为四服。(《外台秘要方》)⑨治小便难,小肠胀: 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二处,更以熨脐下。 (《本事方》) ⑩治小儿虚闭: 葱白三根。煎汤,调生蜜、阿胶末服。仍以葱头染蜜,插入 。 (《全幼心鉴》)(11)治少阴病下利: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夫滓分温再服。(《伤寒论》白通汤)(12)治办白痢:葱一握。细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食医心镜》)(13)治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葱白食之。(《世医得效方》)(14)治痈疖肿硬、无头、不变色者: 米粉四两,葱白一两(细切)。上同炒黑色,杵为细末。每用,看多少,醋调摊纸上,贴病处,一伏时换一次,以消为度。(《外科精义》乌金散)(15)治痈疮肿痛: 葱全株适量,捣烂,醋调炒热,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16)治疔疮恶肿: 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二时,疗出以醋汤洗之。 (《圣济总录》) (17)治阴囊肿痛: 一、葱白、乳香捣涂。 二、煨葱入盐,杵如泥,涂之。(《纲目》)(18)治小儿秃疮: 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纲目》)(19)治痔正发疼痛: 葱和须,浓煎汤,置盆中坐浸之。(孟诜《必效方》)(20)治磕打损伤,头脑破骨及手足骨折或指头破裂,血流不止: 葱白捣烂,焙热封裹损处。 (《日用本草》)

1016 各家论述

1 陶弘景:葱亦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汤不得令有青也。

2 张元素:葱茎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故《活人书》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张仲景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主之,内用葱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腹中痛者,去葱白。成无己解之云,肾恶燥,即食辛以润之,葱白辛温,以通阳气也。

3《纲目》: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嵺《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4《本草经疏》: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伤寒寒热,邪气并也;中风面目肿,风热郁也;伤寒骨肉痛,邪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于肺也,辛凉发散,得汗则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开窍于目,散肝中邪热,故云归目。除肝邪气,邪气散则正气通,血自和调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脏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杀百药毒者,则是辛润利窍而兼解散通气之力也。

5《医林纂要》:葱,陶氏谓白冷青热,此却不然。但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则表散,熟之则守中。

6 张寿颐:鲜葱白,轻用二、三枚,重至五枚,以柔细者为佳,吾吴谓之绵葱。其粗壮者则曰胡葱,气浊力薄,不如柔细之佳。去青用白,取其轻清;或连须用,欲其兼通百脉:若单用青葱茎,则以疏通肝络之郁窒,与葱白专主发散不同。

7《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8《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

9 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

10《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贲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

11《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

12 李杲:治阳明下痢下血。

13《日用本草》:能达表和里,安胎止血。

14《本草蒙筌》:蛇伤、蚯蚓伤,和盐署即解。

15《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犬毒。

1017 葱白的临床应用

1治疗感冒:取葱白、生姜各半两,食盐1钱,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五心(前胸、后背、脚心、手心、窝、肘窝)一遍后让患者安卧。部分病例半小时后出汗退热,自觉症状减轻,次日可完全恢复。治疗107例,均在12日内见效。一般用1次,少数病例用2次。

2治疗蛔虫性急腹痛:鲜葱白1两捣烂取汁,用麻油1两调和,空腹1次服下(小儿酌减),每日2次。一般服 17次后缓解。服药后大便可能转为稀便,但不致腹泻。除个别外,多数未见有蛔虫驱出。或用青葱(连棍须)23两,捣烂取汁顿服,10分钟后,再服菜油或麻油 1两。约半小时即可止痛,46小时后,排出粘液粪便,有时夹有蛔虫。

3治疗蛲病:取食用大葱及大蒜,去叶、皮、根须,洗净。葱白每两加水100ml,大蒜每两加水200ml,分别用微火煮烂,纱布过滤,装瓶备用。在傍晚或临睡前,任选一种煎液 。剂量:45岁10ml,7岁15ml。治疗后以棉拭漂浮法检查虫卵。结果:葱白煎液治疗116例,阴转86例,阴转率为741%;大蒜煎液治疗38例,阴转29例,阴转率为763%。均以男孩的阴转率较高;在年龄方面,葱液的阴转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蒜液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4治疗乳腺炎:以葱白、半夏拴(简称葱半栓)结合姜汁水罐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130例,有效率达969%。葱半栓是采用新鲜葱白与生半夏捣烂如泥,捏成鼻孔一样大小的栓子,塞人患乳对侧的鼻孔中,经20分钟左右除去,每日12次。姜汁水罐是采取生姜(或干姜)的浓煎液,盛入小玻璃瓶内,抽出空气,利用负压,在炎性肿块及其周围拔罐。可用废弃的青霉素瓶,磨去瓶底,不去瓶塞,以510个吸著在患乳上。配合葱半栓同时进行。如乳腺局部炎性浸润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且全身有畏寒、发热症状者,宜同时内服清热解毒剂;如脓肿已形成,则必须切开排脓,本法无效。

5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生葱 1根,生姜5钱,同捣碎,加入茴香粉3钱,混匀后炒热(以皮肤能忍受为度),用纱布包好敷于脐部。每日12次,直到治愈为止。对吐泻严重的病例,须按常规禁食及补液。

1018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葱白的方剂 葱白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验方》:葱白汤:处方:葱白(切)6克阿胶(炙)当归续断芎藭各9克银适量功能

葱白散

用法用量:每有患者3平钱,常服之,只须用2钱,用大葱白2寸,分中劈破,用清水1盏,同煎至7分,然后入

双解散

小儿惊风,积热,疮疡疹痘。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加葱白五寸、盐豆豉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每服9克,

加减葳蕤汤

,体现科学性、严密性的结合。处方:葳蕤二至三钱,葱白二至三枚,桔梗、薄荷一钱至一钱半,白薇五分至一钱

葱白粥

白粥:处方:粳米50克葱白白糖各适量制法: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白糖放入即可

更多用到中药葱白的方剂

用到中药葱白的中成药 保安万灵丹

痈疽已成至十朝前后,但未出脓者,俱宜服之。用连须大葱白9根煎汤200毫升,将药1丸乘热化服,被盖出汗

飞龙夺命丸

对口,搭背恶疮,乳痈乳癌,溃烂不愈。用法与用量:葱白煎汤送服,一次5粒,一日2次。注意:本品含毒剧药

复方蟾酥丸

:消解疮毒。用于痈疽、疔疮。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葱白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5~15粒,一日1~2次,

艾曲散

主痢后或产后虚肿,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酒调下。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摘录《鸡峰》卷十九

百效丸

用法用量:未满周岁每服3丸,周岁以上每服5丸,用葱白1寸,灯心7根,煎汤将丸溶化,加白糖少许,温服。

更多用到中药葱白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葱白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葱

艾灸七壮。(《经验方》)。小儿不尿,乃胎热也∶用大葱白切四片,用乳汁半盏,同煎片时,分作四服即通。不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七伤寒门]伤寒杂治(附论)

节三两)上细末。每服三(二)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二寸。煎至七分。热服。不拘时神仙百解散(一名神仙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六伤寒门]伤寒头痛(附论)

方石膏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头痛壮热。石膏桂心细辛白术桔梗(去芦头)干姜(炮制锉)薄荷(各半两)麻黄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者服之皆愈。匀气散治老人大小便不通。生姜(半两)大葱(一茎盐(一钱)豉(三十粒)上捣烂,安脐中,良久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二妊娠诸疾门]安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丝瓜的别名 5 丝瓜的营养成分 6 丝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7 丝瓜的选购 8 丝瓜适合的人群 9 丝瓜的食疗功效 10 丝瓜的食用建议 11 丝瓜的推荐食用量 12 《中医大辞典》·丝瓜 121 丝瓜的别名 122 来源 123 性味归经 124 功能主治 125 化学成分 13 《辞典》·丝瓜 131 出处 132 拼音名 133 丝瓜的别名 134 来源 135 原形态 136 化学成份 137 性味 138 归经 139 功能主治 1310 丝瓜的用法用量 1311 注意 1312 附方 1313 摘录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丝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丝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丝瓜 1 拼音

sī guā

2 英文参考

snake gourd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 sponge cucumber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a dishcloth gourd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a loofah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概述

丝瓜为葫芦得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又称吊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丝瓜的药用价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药。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4 丝瓜的别名

丝瓜又称天丝瓜、天罗、蜜瓜、布瓜、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水瓜、絮瓜、缣瓜、蛮瓜、绵瓜

5 丝瓜的营养成分

丝瓜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005克、碳水化合物21克、粗纤维23克、钙130毫克、铁37毫克、胡萝卜素149毫克、硫胺素149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23毫克、维生素C 37毫克[1]。

6 丝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美人水”之称。女士多吃丝瓜还对调理月经不顺有帮助。丝瓜叶所含皂甙,能止咳祛疾,对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丝瓜籽杀虫。瓜藤提取物可治慢性气管炎及慢性鼻窦炎。

1 抗坏血病:

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2 健脑美容:

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 抗病毒、抗过敏:

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7 丝瓜的选购

将新鲜丝瓜去皮后压出瓜汁,与等量蜂蜜混匀。取少量涂在脸上1015分钟,用温水洗净,常敷有洁肤去皱之功效。

8 丝瓜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痰喘咳嗽、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丝瓜;

2 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9 丝瓜的食疗功效

丝瓜幼嫩时供食用,老后干品入药。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之功效。丝瓜性甘、凉,入肺、肝经。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肺热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及痈肿疖疮。[1]

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

丝瓜具有消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祛风的功效;

丝瓜用于治疗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漏、带下、血淋、疗疮痈肿、妇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丝瓜络味甘、性平,通行十二经,可通络活络,清热化痰。

10 丝瓜的食用建议

1 丝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

2 丝瓜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3 烹制丝瓜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这样才能显示丝瓜香嫩爽口的特点。

4 丝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时不宜加酱油和豆瓣酱等口味较重的酱料,以免抢味。

11 丝瓜的推荐食用量

每餐30~200克

12 《中医大辞典》·丝瓜

丝瓜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2]。

121 丝瓜的别名

天罗瓜、天吊瓜、水瓜[2]。

122 来源

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果实[2]。

123 性味归经

甘,凉[2]。入肝、胃经[2]。

12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化痰,凉血,解毒[2]。

1治热病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带下,血淋[2]。内服:煎汤,9~15g(鲜品60~120g)[2]。

2治风虫牙痛,干品烧存性研末撒[2]。

125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多种丝瓜皂苷(Lyconoside),其中丝瓜皂苷A有止咳作用[2]。

13 《辞典》·丝瓜 131 出处

《滇南本草》

132 拼音名

Sī Guā

133 丝瓜的别名

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天络丝(《医学正传》),天罗布瓜(《妇人良方补遗》),虞刺、洗锅罗瓜(《本草纲目》),天罗絮(《群芳谱》),纺线(《医林纂要》),菜瓜(《植物名汇》),水瓜(《岭南采药录》),缣瓜(《中国药植志》),絮瓜、砌瓜(《广州植物志》),坭瓜(《广西中兽医药植》)。

134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135 原形态

①丝瓜

一年生攀援草本,幼时全株密被柔毛,老时近于无毛。茎长可达7~10米,圆形,常有角棱,幼茎绿色,被稀疏柔毛,卷须通常3歧。叶互生;叶柄多角形,具柔毛,长4~9厘米;叶片圆心形,长8~25厘米,宽15~25厘米,掌状3~7裂,裂片常呈三角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具有刺毛,老时粗糙无毛,主脉3~7条。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单生,具柄,雄花为总状花序;花萼5深裂,裂片绿色,卵状披针形,外面被细柔毛;花冠**、淡**或近白色,呈5深裂,裂片阔倒卵形,长3~5厘米,宽24~45厘米,边缘波状;雄蕊3~5,花药2室,多弯曲似"S"形,花丝分离。基部膨大,被柔毛;于房下位,圆柱形,3室,胚珠多数,柱头3,肥厚,各2裂而外展。瓠果常下垂,长圆柱形,长18~60厘米;幼时绿带粉白色,有深绿色纵纹,老熟时成黄绿色或绿褐色;果肉内生坚韧的网状纤维。种子长方卵形而扁,黑色,边缘有翅。花期5~7月。果期6~9月。

全田各地均有栽培。

②粤丝瓜

形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叶呈掌状浅裂;雄蕊2~3枚;瓠果较短小而有明显的棱角。

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丝瓜根)、茎(丝瓜藤)、茎中汁(天萝水)、叶(丝瓜叶)、花(丝瓜花)、瓜蒂(丝瓜蒂)、果皮(丝瓜皮)、老瓜内的纤维(丝瓜络)及种子(丝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136 化学成份

丝瓜的果实含皂甙、丝瓜苦味质、多量粘液与瓜氨酸。籽苗含葫芦素。丝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粤丝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但含有氢氰酸。

137 性味

甘,凉。

①《本草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

138 归经

入肝、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经络,兼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139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④《本草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

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1310 丝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1311 注意

①《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

②《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1312 附方

①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二钱,空心下。(《续本事方》)

②治痔漏脱肛: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诸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 酒痔: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本草纲目》)

④治白崩:棕榈(烧灰)、丝瓜。上各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奇效良方》)

⑤治风热腮仲: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本草纲目》)

⑥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丝瓜捣汁频抹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天疱湿疮: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本草纲目》)

⑧治玉茎疮溃: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赖搽之。(朱震亨)

⑩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丝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寿域神方》)

⑾治经脉不通:干丝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日干,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海上名方》)

⑿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丝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一方煨食之。(《经验良方》)

⒀治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简便单方》)

⒁治风虫牙痛:经霜干丝瓜烧存性,为末擦之。(《仁斋直指方》)

(15)生丝瓜适量,煮汤服食,可预防麻疹。

(16)生丝瓜绞汁和蜜少许服;或用丝瓜藤切断,自然滴下之水一小杯,炖热加冰糖服,治百日咳。

(17)生小丝瓜(连蒂)数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服,治哮喘。

(18)生丝瓜(或叶),捣烂取汁,涂患处,治天泡疮,黄水疮,热疖,荨麻疹。

(19)经霜丝瓜一条,切碎,泡开水服,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哑。

(20)丝瓜仁30克,煮鲢鱼食,治乳少。

(21)丝瓜仁焙干研末,每服10克,治咳痰不易。

(22)鲜丝瓜叶洗净捣烂,涂擦神经皮炎患处,直至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七天一次,治神经性皮炎。

(23)老丝瓜(去皮),放瓦上焙干存性研末,用黄酒调服10克,治肺痈,疝气疼痛,产后腹痛。

(24)丝瓜速溶饮:经霜老丝瓜一条,洗净去子切碎,加水适量煎熬一小时后去渣,液汁继续用小火煎熬至稠粘时停火,加入白糖粉100克拌匀装瓶。随时用10克,开水冲化食用。可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25)丝瓜瘦肉汤:鲜丝瓜250克左右切块,猪瘦肉200克左右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用食盐调味,佐餐食用。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作用。适用于夏天暑热烦渴,初期内痔大便出血等症。

(26)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7)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丝瓜捣汁频频涂搽。

(28)风热肋肿。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29)坐板疮。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30)手足冻疮。用老丝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31)痔漏脱肛。用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32)肠风下血。用霜后干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33)血崩。用老丝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34)乳汁不通。用丝瓜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35)小肠气痛,绕脐冲心。用老丝瓜连蒂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36)卵肿偏坠。用老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37)腰痛。用丝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以渣敷痛处。

(38)喉闭肿痛。用丝瓜研汁灌下。

(39)化痰止咳。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40)风气了牙痛。用生丝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此方治蛀牙无效。

(41)刀疮。用古石灰、新石灰、丝瓜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42)诸疮久溃。用丝瓜老根熬水洗搽。

1313 摘录

木瓜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木瓜的别名 7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