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第1张

肾衰竭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导致,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病综合征如果控制不好,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是血管方面的肾脏病,病情得不到控制,病人肾功能持续进展,最后会进展到尿毒症。

如高血压患者不用药,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对肾脏都有影响,高血压控制不好就会造成高血压的肾损害、肾小球会逐渐硬化,病人最后会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到尿毒症期;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饮食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进展比较快,也会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且进展比较快,最后都会发展到尿毒症。

肾衰病人饮食原则:

1、优质低蛋白饮食延缓肾衰2、摄入高热量饮食

3、需多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肾衰患者常常有恶心、呕吐、纳差、厌食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饮食控制,进食量减少,摄入不足,加上分解代谢增强,透析过程中也会丢失一部分,患者体内的维生素明显不足,尤其是水溶性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叶酸等,需要适当补充。因此,患者必须多进食含这些物质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4、适当补充矿物质和氨基酸

大多数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钙、高钾、高磷等,在进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血液检测的结果适当做出调整。有水肿、高血压、少尿的患者要采取低盐饮食,每天的食盐不宜超过3g(包括味精、酱油等调味品中的钠盐),其他患者不必严格限制。

由于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高磷状态,必须采用低磷饮食,每天摄入的磷不宜超过600g。透析患者容易出现铝超标,过多摄入铝(如抗酸药氢氧化铝)会引起铝中毒,产生痴呆或加重尿毒症性脑病,必须加以限制。平时应尽量不使用铝锅烹调食物。

5、饮水要适量 6、以低脂饮食降低血脂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类。肾前性ARF的常见病因包括血容量减少(如各种原因的液体丢失和出血)、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低心排血量、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肾脏血管收缩、扩张失衡)和肾动脉机械性阻塞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肾性急性肾衰竭是指肾实质损伤,常见的是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如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也包括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和间质病变所伴有的肾功能急剧下降。随着发患者群及所处环境的不同,ATN的病因多种多样,ATN常有感染、导致有效循环容量下降或血压下降的各种因素、各种肾毒性药物等诱因,ATN发生的易感人群包括存在基础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高龄患者。以下重点介绍急性肾小管坏死。

任何泌尿系统疾患最终能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如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间质性疾病、梗阻性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肾病及肾血管病等。在我国最常见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按顺序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国外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与我国不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更为常见。目前在我国由于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明显改善。因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衰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些疾病发生发展均很隐蔽,病人来诊时已经到了慢性肾衰竭阶段,双肾萎缩变小,有时难以判断其病因

概述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肾单位严重破坏,以及肾实质性不可逆转的功能损害,从而产生临床上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体内各种毒物排泄障碍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慢性肾衰可由水肿、淋证、尿血等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而来。中医认为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并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步发展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壅滞肾络,肾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而引发本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些因素使病程进展加快,病情恶化。常见的诱因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慢性肾衰的病程冗长,病机错综复杂,既有正气的耗损,又有实邪蕴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治疗1.脾肾气虚证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尿液清长。舌淡,脉象沉弱。方一①香砂六君子汤合②二仙汤来源①《古今名医方论》②《妇产科学》组成木香9克,(后下)砂仁6克,(后下)党参18克,甘草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仙茅12克,仙灵脾12克。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党参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苓术合用健脾祛湿之力更强;用甘草调中;木香、砂仁醒胃健脾,更助利湿之功;加用仙茅、仙灵脾以补肾。

按语可加熟地、黄精滋阴补肾。方二①右归丸合②理中丸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组成熟地1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5克,当归9克,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甘草12克,(炙)干姜9克。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以强壮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养血补肾生精;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振脾阳;当归养血和营;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以温养督脉。

按语脾阳不足,便稀频加炮姜10克,补骨脂15克,以温阳止泻;肾阳虚弱,畏寒肢冷加杜仲15克;元气大亏,加人参10克,(另炖),紫河车粉15克,以补肾元,养精血。

2.脾肾阳虚证主症少气乏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纳少腹胀、浮肿、腰膝酸软、腰部发冷,便溏。舌淡有齿痕,脉象沉弱。方一实脾饮来源《济生方》组成干姜10克,仙灵脾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木瓜15克,草果10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木香10克,(后下)

功效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仙灵脾、干姜为主药;加巴戟天温养脾肾,扶阳抑阴;党参、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木瓜芳香醒脾,化湿利水;木香、草果下气导滞、化湿行水、水行则湿邪得化。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行气利水之效。

按语本方偏于脾虚者。方二真武汤合防已黄芪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附子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防己12克,甘草6克。

功效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方中附子温补肾阳,散寒逐水;茯苓、白术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阳,合防己黄芪汤增强补气健脾,利水消肿之力。

按语腹胀大、小便短少,加桂技6克,猪苓15克,以通阳化气行水,纳食减少,加砂仁6克,(后下),陈皮6克,紫苏梗10克,以运脾利气。

3.肝肾阴虚证主症头痛头晕,恶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方一六味地黄汤加味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何首乌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黄6克。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止涩;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熟地、山药、山萸肉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成为“三补”,但熟地的用量偏大,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以防熟地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加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大黄降浊,丹参活血通络。方二一贯煎合消瘀汤来源《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9克,生地24克,枸杞子18克,川楝子8克,鳖甲10克,牡蛎30克,赤芍12克,茯苓15克,柴胡12克,青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一贯煎养肝肾,消瘀汤凉血化瘀。

按语如头晕明显可加天麻12克,钩藤12克,白蒺藜12克,以平肝潜阳;便干加肉苁蓉12克,火麻仁15克,玉竹12克,以润肠通便。4.阴阳两虚证主症精神萎糜,极度乏力,头晕眼花,腰膝酸冷,大便稀溏,舌质胖,脉沉细。方一桂附八味丸来源《金匮要略》组成生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肉桂3克,熟附子10克,(先煎)*羊藿15克,黄芪18克。

功效阴阳双补。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黄芪以益气健脾,滋气血生化之源。肉桂、附子、*羊藿、温肾壮阳;与滋补肾阴药相互作用,阴阳双补。

按语可以加龟甲填补真阴,仙茅温补肾阳,加强阴阳双补的作用。方二济生肾气汤来源《济生方》组成熟地120克,山药30克,山茱蓃15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制附子3~6克,桂枝6克,怀牛膝15克,车前子20克。

功效温补脾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桂枝、附子通阳化气,补下焦之阳,以鼓舞肾气;熟地、山芋、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组成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牛膝引药下行,活血利水;车前子利水;诸药共奏化气行水之效。

按语如肤糙失润,腰膝酸痛明显可加补骨脂12克,骨碎补12克,以补肾填精髓。

十六、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为相对或绝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临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大小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的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

治疗1.阴虚燥热证主症渴多饮,随饮随渴,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方一消渴方来源《金匮翼方》组成天花粉30克,黄连10克,生地30克,百合10克,人乳汁10克。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配以黄连清心降火;生地,藕汁,人乳汁,百合养阴润燥增液;姜汁佐以和胃防苦寒伤胃。

按语如口干甚者加麦冬,葛根各10克;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30克;燥热便结加大黄3~6克。方二知柏地黄丸来源《医宗金鉴》组成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山药补肝肾益脾气;知母、黄柏清虚火;茯苓、泽泻、丹皮泻脾肾。

按语口渴甚者,加麦冬、沙参、石斛等以养阴润燥;视网膜出血鲜红、量多者,加白茅根、旱莲草、小蓟、三七以凉血止血。

2.气阴两虚证主症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方一生脉饮来源《医学启源》组成人参1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补益元气,生津止渴;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津生液。

按语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玉竹。方二玉女煎来源《景岳全书》组成熟地黄12克,石膏15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麦冬10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阳明有余之火而不损阴,故为君药。熟地黄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之不足,用为臣药。君臣相伍,清火壮水,虚实兼顾。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一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一助熟地滋养肾阴;麦门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肾,而润胃燥,且可清心除烦,二者共为佐药。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肝肾,为佐使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按语若乏力、自汗、气短较重者加生黄芪30克;多食善饥者加玉竹10~15克;口渴甚者加花粉30克。

3.阴阳两虚证主症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方一金匮肾气丸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附子6克,肉桂15克,干地黄40克,山茱萸20克,山药15克,丹皮12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温阳育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滋养肾阴,阴中求阳,协调阴阳。

按语若夜尿多或尿如脂膏者加益智仁、菟丝子、生白果各10~15克;少尿或浮肿者加生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己10~20克;五更泻者加补骨脂10~15克,吴萸10克,肉豆蔻10克;阳痿早泄加仙灵脾10~15克,仙茅10~15克。

4.血瘀兼证主症上述各证型均可兼见血瘀证候,如面有瘀斑,肢体疼痛,麻木,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方一桃红四物汤来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熟地10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0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按语如血瘀证轻者可用上方加丹参,益母草各30克;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克,全蝎3~5克。方二血府逐瘀汤来源《医林改错》组成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枳壳6克,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瘀血停滞于胸,使气机受阻、气滞血瘀、肝失柔和;若瘀血化热,则会瘀热上冲、胃气上逆。本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牛膝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克,全蝎3~5克。

5.阴阳欲绝证主症本证型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表现为神志淡漠,迟顿木僵,嗜睡昏迷,气急深大,呼吸有酮味,皮肤干燥,多尿,舌红干,脉微细欲绝或脉细微而数。方一生脉散来源《医学启源》组成人参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

功效救阴回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回阳救逆;麦冬、五味子敛阴生津,清热止渴。

按语可加黄芪、玉竹加强益气养阴之功。方二参附汤来源《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2克,熟附子15克。

功效救阴回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按语若脉微欲绝者加附子10~15克,以回阳救逆;若燥热炽盛内陷心包,内闭外脱者可酌情应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热开窍。

十七、骨质疏松概述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骨病,表现为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著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女性的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状态的其他疾患或紊乱;继发性骨质疏松多由于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引起。

中医虽无此病名,但祖国医学早有类似记载,综合其临床表现及中医文献,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痹”、“骨痿”的范畴。

治疗1.肾精不足证主症周身骨痛,骨骼变形,腰膝酸软,筋脉拘急,消瘦憔悴,步履蹒跚,反应迟钝,成人则表现为早衰,发落齿摇、阳萎遗精、耳鸣耳聋、健忘等症状;小儿则出现生长发育退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五迟五软,易惊盗汗或抽搐,舌体瘦小光红,脉细弱。方一①左归丸合②虎潜丸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丹溪心法》组成大怀熟地1250克,山药120克,(炒)枸杞子120克,山茱萸肉120克,川牛膝90克,(酒洗,蒸熟)菟丝子120克,(制)鹿胶120克,(敲碎)黄柏250克,(酒炒)龟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白芍60克,锁阳45克,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熟地、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滋阴养虚,补肝肾之阴;锁阳,鹿胶温阳益精,养筋润燥;枸杞益精明目;黄柏、知母泻火清热;虎骨(可用牛骨代替)、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陈皮、干姜温中健脾。

按语本方阴阳双补,临证可根据阴阳盛衰进行加减。方二六味地黄汤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何首乌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黄6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以滋生化之源,加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大黄降浊,丹参活血通络。

按语关节烦疼或发热加鳖甲、地龙、秦艽、桑枝;骨蒸潮热以生地代熟地,加青蒿、银柴胡、胡黄连;筋脉拘急加木瓜、汉防己、络石藤、生甘草;小儿虚烦易惊多汗抽搐者加牡蛎、龙骨、钩藤;若出现肌肉关节刺痛、拒按或有硬结,皮肤瘀斑、干燥无泽、面白唇暗、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脉弦涩等血瘀的表现,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以养血活血,活络软坚。

2.脾肾气虚证主症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四肢无力,肌肉衰萎,昼轻夜重,骨骼变形,活动不利,面色白,口淡、自汗,面浮肢肿,夜尿增多,少气懒言,肠鸣腹痛,便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脉弦沉无力或迟细。方一①右归丸合②理中丸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组成熟地1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5克,当归9克,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甘草12克,(炙)干姜9克。

功效补益脾肾。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以强状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养血补肾生精;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振脾阳;当归养血和营;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温养督脉。

按语剧痛拘急者加乌尖、细辛、全蝎、蜈蚣;浮肿关节肿胀加茯苓、泽泻、苡仁、身倦乏力者加黄芪;肌肉萎缩者加灵芝、何首乌、鸡血藤、阿胶。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肾衰竭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导致,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如果控制不好,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是血管方面的肾脏病,病情得不到控制,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