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教案主题班会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4收藏

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教案主题班会,第1张

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教案主题班会

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背景:

(1)高中的学习需要丰富的知识,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过来,对于知识的跳跃式需求还没有完全适应。因此多读书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适逢9月份是××中学每年一度的读书月,因此进行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的读书主题班会不但响应学校的号召,而且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热情。

二、目的意义:

针对一部分中学生对课外阅读认识不足,目的不明确,个别学生迷恋武侠言情小说的现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多读健康向上的好书,并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发挥好书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导向性作用。

三、活动时间:

9月23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

四、活动对象:

××中学某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六、准备工作:

(1)提前设计并做好《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由团支部承办,并作出统计分析。

(2)要求全体同学,回忆自己读过的有意义的课外书,准备向其他同学推荐。

(3)请语文老师就团日活动内容做准备。

(4)查阅有关资料。

(5)做好活动的其他准备工作,包括多媒体的调试、同学们的通知、材料的收集等。

七、班会程序:

(一)程序(共40分钟)

(1)前言(2分钟)

(2)对联引入:明代文学家徐渭写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3分钟)

(3)小组讨论:同学们平时爱读什么书,是怎么读的?(2分钟)

(4)读书常识竞赛:必答和抢答(15分钟+5分钟)

(5)名人读书故事共勉(3分钟)

(6)共讨读书方法(5分钟)+推荐书籍+游戏

(7)班主任总结发言(3分钟)

(8)主持总结,宣布班会结束(2分钟)

(二)活动纪实

(正面黑板是班会的题目: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放背景音乐:读书郎)

(1)两位主持人上场,齐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门,大家下午好!

甲:今天,很高兴我们聚首一堂,开展一个属于我们的主题班会!听到这首熟悉的童谣,我们肯定会想到今天主题班会的主题,对没错,就是关于读书!读书的定义很宽泛,包括学习、看书。今天我们主要是讨论狭义的读书,就是看书。

乙: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读书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正像俄国作家普希金所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甲:对于我们来说,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而我们又应该怎么去读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流。

合: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打出ppt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甲:明代文学家徐渭写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应该怎么读,又应该在怎么理解?(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提问)

乙:此联是告诫年轻人要刻苦读书。乍看此联,上下一样,何以成对?其实,认真思考,便知奇妙。上联是说,一个人年少的时候,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时光大好,此时为好读书也;可惜有人不知读书的重要,只顾玩耍,不爱读书,这叫不好读书。下联是说,年老时方知读书重要,而好读书,却因耳聋眼花力不从心,不能好好读书!这个‘好’字,一字两个读音,两重意思,交错相对,耐人寻味,就是这副对联的奇妙所在。

甲:所以,从这副对联,我们不难看出:正处于读书的黄金时期的我们来说,读书是很重要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宝贵的时期去多读多看,在读书过程中收获智慧和体验快乐。

(3)打出ppt2:小组讨论:同学们平时爱读什么书,是怎么读的'?

甲:同学们平时喜欢看什么书,是怎样读的?

乙:看来同学们还是挺爱看书的,而且知识面也比较广!好,现在我们读书知识竞赛,看看谁最棒!

(4)打出ppt3:读书常识竞赛

甲:比赛的规则是: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为5大组。比赛分为必答和抢答两个环节,采用积分制。必答是每组成员以流水线为顺序在三分钟内答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抢答是在五分钟内答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扣一分,当主持念完题目后举手,先举者得到主持允许后方能作答,否则回答无效。

乙:大家对比赛规则还有没有疑问,没有疑问的话马上开始!

题目(略)

甲:经过一轮龙争虎斗,这次竞赛获胜组是××,恭喜恭喜!其他小组也不要气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加强阅读,一定能有所收获!

(5)打出ppt4:名人读书方法故事共勉

乙:通过刚才的竞赛,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阅读面还是比较狭窄的,知识面也不够丰富,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读书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名人的读书方法,在看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跟自己对比一下,借鉴一下。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3、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4、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5、张五常的读书法: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而生。

(三)问比答重要: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

(6)打出ppt5:sq3r读书法

甲:看了这么多名人的读书方法,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我们现在就推荐大家一种读书方法。这是一种高效节时的读书法,它分为五个部分:surver(觉察),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复述),review(复习)。其步骤如下:

1、浏览,这是读书的第一步,当拿到书后,首先应该概括的读一读书的摘要、目录,使自己先有个大体了解。

2、发问,这一阶段,要读书中各章节标题以及章节之间的承上启下部分,一边粗读,一边提问。

3、阅读,要从头到尾的细读,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反复读。最好是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划杠杠。要尽可能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

4、复述,离开书本去回忆书的内容,就象俗话说的过**。这是自我检查读书效果的方法,也是巩固知识的手段。

5、复习,一般在复述后的一两天内进行,隔一段时间再复习一遍,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温故而知新。从中获得新的体会。

乙:其实读书方法因人而已,没有一种固定的读书方法。关键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多读多想多总结,这样才能真正收获读书的智慧和体验读书的快乐。

甲:我们现在就推荐一些我们觉得比较好的书籍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书籍(略)

游戏(略)

(7)打出ppt6:班主任总结

甲:以上都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和体验,现在就让我们的班主任阳老师向我们介绍读书的方法和总结。

班主任:略

(8)打出ppt7:主题班会结束

乙: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蓬勃发展的时代。以电子枝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把生产设备变成了一个自动化的体系,从而使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把对知识的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越来越趋向于知识化。读书对我们来说,愈加重要。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向知识进军,用书籍点燃智慧的明灯,这,就是我们的心声!

甲:没错,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

合: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高一(16)班读书主题班会完满结束!

(放背景音乐:林俊杰:会读书)

所谓妙慧即智慧,即是无误取舍者,若无如眼此智慧,则彼无有其余德。

妙慧指的是无误取舍的智慧,要是没有的话,纵然具备其他功德也寸步难行。所以教导小孩子从小就要学好知识,学习好方法,掌握的了智慧。

彼亦取舍一切事,须先详细而观察,世间众生之遭殃,皆从未知未察来。

具有智慧的人,做事情之前都会详细的观察,如果自己的智慧不够就会去征求智者的意见,事情发生前后,智者会认真仔细的观察,而愚者事后才会去观察,所以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就一定要多请教有智慧的人。

或由年龄未成熟,或是孤陋寡闻者,自己往昔所做事,亦有众多自所笑。

因为自己年少无知,导致自己的孤陋寡闻,回看过去做的事情,也是很可笑的。所以,智慧也是一个不断随着年龄增长起来的过程,但是不可停滞不前,学习也是要一辈子需要做的事情。

是故于诸善恶事,见多识广极为要,尤其大国大政规,广见多闻亦为要。

善恶的分别在于要见多识广,入乡随俗不能因为自己的分别念就断定别人的善恶,所以一定要多问多看,特别是大国的政策也要了知人与人的关系等等。

一旦胸怀极宽广,接受好坏诸事要,方能位列正人中,是故广见极为要。

为什么有些人心胸宽阔,有些人狭隘?不管别人是赞叹你还是诽谤你,你都能想得开放得下,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辞而过分的欢喜和难受,这才是位列人的行列,但这些你又要多去经历才会有这样的体验,就像经历了死亡,其他的痛苦也就不算痛苦了。

由此具有智慧者,考虑长远之利益,平时目光极远大,发起广大殊胜心。

具有智慧的人要看的长远,不要只看到目前的蝇头小利,要发起广大的殊胜之心。平时也不要总惦记这自己的事情,也要惦记众生的事情,想想如何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不管自己能力大小,发心是很重要的,要用菩提心来摄持。

狭慧目光短浅者,成办自他之诸事,虽为精勤果极小,犹如孩童造土房。

智慧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做事,即使很努力,但是也会想孩子造土房一样效果甚微。因此大家除了要有智慧,也要时刻想着是利益众生的事业,不要总顾着自己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就像火烧完就有灰,自己的利益无勤当中即可成办。

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问智者,当阅智者诸论典,思维愚智之区别。

搞不清的一定要多问智者,或者多看阅读智者的书,这两者很重要。不要不懂装懂,不愿意向他人请教,以为这样就会很笨,同时对待智者,如果不询问或者不辩论也不知道他智慧的深浅。 同时也要多读书,避免自己堕入愚者。

如此行持则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长,若其智慧愈增长,高尚行为亦随增。

依靠请教和读书的方法,自己的智慧就会越来越增长,随之而来也是高尚的行为。

高尚行为愈增上,一切福德如泉涌,其后年月日时中,自己获得大进益。

倘若行为越来越高尚,自己会得到众人的恭敬名声等等,相续中的智慧和境界,也会一年比一年的增进,使得自己获得很大的利益。在短暂的时间中,智者也会有很大的转变,,所以大家理应不断的增长自己的智慧。

于此世间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若无思维己已过,则与禽兽有何异?

世间万物中,我们最爱的就是自己,尽管爱自己,但是很多人都不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所以要用智慧才能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有利的,思维哪些是过失,哪些是功德,对过失尽量去克制,对功德尽量去增上。 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一定要去思考自己的方向,哪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要舍弃哪些,要做哪些事情,不要整天迷迷糊糊,吃了吃饭,什么都不管。

乃至营商诸琐事,亦需问他及自察,一生所取所舍事,不问不察岂非蠢?

做生意等事情都要问人和察己,一生中应当取舍的大事,反倒不问别人,也不观察,岂不是很愚昧。一生中修持佛法,一遍学理论,一遍要调续自己的内心,。

无过之士虽少见,若于过失知为过,则能断彼所作故,将成犹如离云月。

没有过失的人现在很少了,但是有了要不要害怕,过失毕竟是有为法,他能依靠对治来摧毁。如果一直沉溺在过错中,不愿对别人讲,自己也不知忏悔,这样下去会一错再错。

圆满诸德虽罕见,若于功德生欣乐,且于彼德常串习,则将成为具德者。

圆满功德的人很罕见,但是对功德善法生起了希求心,欢喜心,并经常串习,同样能成为功德具足的人。我们发现自己过失的时候,对善法生欢喜心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听闻佛法毫无兴趣,但是看电视就可以乐此不疲,自然今后的功德也不一样。

若于过失不知错,尔时彼人常犯错,如是重蹈覆辙者,则灭前有之诸德。

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犯错,会把之前积累的功德都全部灭尽。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马上要加以改正,今后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如果一直错下去,就无药可救了。

修行功德越增上,如是过失越减灭,处事浑噩不观察,虽经百年不长进。

修行功德越来越多了,自然过失就会减少。如果处事行为中不观察自己的过失和功德,即便过了几百年也是没有增进的。智慧的人,即使取舍的人,会观察善恶的人,每时每刻自己的行为都如此来行持,自然就会有精进的功德了,所以辨别出功德和过失尤为重要。

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己者成同等,昔同等着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

倘若自相续中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学问,以前超过自己的人现在也会被自己追上,曾经和自己一样的人就可以超过他,最终成就至高无上的地位。 因此,精进来说就十分的重要! 有智慧的行为和戒律等好多方面,可以变成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一定要有决心,不要在让自己下降或者停滞不前了。

若自相续增过失,犹如陡山之流水,彼等下堕势难挡,向上牵引无可奈。

如果相续当中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过失,就会向高山的流水,一泻万里,势不可挡,千方百计想拉上来,也是无可奈何。所以,我们遇到违缘的时候,最好能够祈祷三宝的加持。

是故凡欲自利者,应当恒时精进行,断除自续之过失,增长极大之功德。

真正想要自利的人,应当恒时的去精进断除自己的过失,不断的增长自己的功德。有了殊胜的发心,用智慧去辨别善恶,然后精进的去修持,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增长相续中的功德,断除一切过失。

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及与正士之论典,恒常精进而修行。

欢喜依止善知识和多翻阅高僧大德的论典。少说一些无聊的话, 少打游戏让自己内心产生分别念的嗔恨心等等,不要到不清净的场合,不要不分昼夜无聊的看手机和电视,不要成天的去混日子。只有不这样,你的智慧才会增上,才会不断的增上功德。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今名人读书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韩愈“提要钩玄”读书法

 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这一事件和其它事件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要钩玄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韩愈还提出读书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赠别元十八协律》)八首之五)。他要求博览务得,学以致用。韩愈提出读书既要“迷”,又要“不迷”。他在《答李翊书》里,曾先后用了两个“迷”字。第一“迷”是形容他自己开始读书着迷的情景;“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有这种迷劲才能深钻下去,但又要防止迷失方向。所以提出了第二个“迷”:“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这是韩愈多年读书的心得,恰当地指明了读书必须由迷而步入不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摆脱本本主义的桎梏。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生平重视读书学习,常在诗中表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并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就是后世所总结的陶渊明“会意读书法”,也有人称作“不求甚解法”。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元代李冶就指出:“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邓拓也指出:“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了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燕山夜话·不要秘诀的秘诀》)且陶氏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明会意也可不止一次。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在我国民间已成为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与他勤奋的学习精神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来诸葛亮至蜀汉丞相,而石广元三人果真只任至郡守一类的中级官职。这里的“观其大略”,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即提纲挈领地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的读书方法。大略,含战略统领之意。古人曾注:“略,谓举其大纲。”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的最精粹部分,抓住了它再进行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

 朱子“格物致知”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他的学生辅汉卿等把这些方法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其“精义”是:

 ⑴ 循序渐进。他主张如果有两本书,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在同一本书中,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乱也”。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

 ⑵ 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而精思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他认为,读书始“未知有疑”,读书中要“节节有疑”,后“疑渐渐解”,最后“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⑶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

 ⑷ 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要“观书以己体验”,但不可固执己见

 。⑸ 著紧用力。朱熹认为读书要抓紧,舍得下苦功夫。“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⑹ 居敬持志。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纯净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敬,指用心专一。“方无事时,敬以自持,乃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同时,他指出为学以立志为先,目的不明,无以为学。即所谓“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孟子“自求自得”读书法

 孟子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是我国早期形成的系统的读书方法论之一。与孔子读书法一样,它对中国读书史发生了深刻而有益的影响。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

 (1)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就是说,老师让学生深造的方法,也应该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

 (2)专心有恒。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旨在反对三心二意的读书态度。曾举奕秋教人学棋为例,强调“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孟子·告子上》)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学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往往并非其“智弗若”(不聪明),而是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还指出,专心还必须有恒。他以掘井作喻道:“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不坚持读书终将落空。

 (3)盈科后进。即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又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以水喻学,道出逐渐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4)重思存疑。孟子认为,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识客观事物,有闻见而不思,等于无闻见。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是要求不能只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必须通过思维得到事物的真实内涵(本质)。孟子还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上》)。

 (5)以意逆志。这是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对这种方法,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清人的解释。如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一文中认为:“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即应就作品论作品,以作品实际去分析推求作者思想。另一种是汉以来多数人的解释。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意”(思想、知识、经验等)。如赵岐《孟子注疏》解释为“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四书集注》则解为“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朱自清《诗言志辩》解为“以己意己志推作者之志”。

 (6)知人论世。另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作品,还必须知人论世。他强调:“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要真正读懂作品,必须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7)详说返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孟子·离娄下》)这里的“详说”,是指对读物要精细研究,详细阐释,即所谓“把书读得厚”;这里的“说约”,指对读物内容的简明概括。详说返约,就是要求读书治学必先深入细致钻研,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直至明确掌握。

 孟子读书法的基本精神是:

 (1)“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读书求学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应根据规律来确定正确的读书方法。

 (2)著行察习。即应该明白自己学习过程的本身,这样才可以“知其道”,即掌握住学习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使之合乎规律。如果“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那就会成为平庸的读书人。

 孔子“好学乐学”读书法

 ⑴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实际上强调读书治学过程中养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和习惯的重要意义。

 ⑵由博返约。这是一种由博学到精研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其后学总结的“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便体现了孔子“由博返约”的读书原则和方法。

 ⑶学而时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里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着的重要方法。一是读书时先要“学”。然后是“时习”。孔子提倡带着治学的目的和方法来读书,反对“为读而读”,死守章句。

 ⑷学思结合。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与思不可偏废,应学思并重。

 ⑸学行结合。人们一般从终极的目的处着眼,把“学行结合”解释为“学以致用”。实际上其中还包含有“以行促学”、“以行助学”、“行即是学”等有关底蕴。

 ⑹温故知新。孔子认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的过程。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⑺述而不作。指在读书治学过程中,应以弄懂作品的原旨、阐明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为要务,而自己不应去主观发挥和附会。

 ⑻默而识之。默,是“沉思默想”;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暗暗思考并记住……哪能难住我呢!这种读书方法也叫“沉思默想法”。

 ⑼一以贯之。孔子不仅主张多学多识、学思结合,而且更强调必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统一起来,上升为理论而又能付诸实践,成为行动的指南。他多次强调“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⑽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还有“知类通达”,也是“举一反三”的意思。孔子读书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基本精神是:读书与治学的统一,读书治学原则与读书治学实践的统一,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阅读学习与非阅读学习的统一。

 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是一种抓住一个中心、集中精力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读书方法。发明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他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而“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之中,每次读书,只求一点,所以后人也叫它“求一法”,或叫“主攻法”。因为它每次只围绕一个中心,只解决一个问题,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这种读书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读书方法。具体做法据史书记载:“尝有人间苏文忠(苏轼的谥号)曰:‘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之类,每一过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种读书方法既是定向阅读,分步进行,长久坚持,必有好处。

 李大钊“串钱”读书法

 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对如何读书,他有生动的譬喻。说,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个段,以至每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了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书中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能抓住书里主要东西,吸收了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前一种人好比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恰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线。李大钊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既要钻研个别的关键性的章节、词句,又要善于领会大意,即主要观点、立场,“钱”多多益善,“绳子”色彩鲜明,两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三复四温”与“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读书方法最可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践,“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中“三复四温”式读书基于其一生的强烈求知欲。“他不仅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到了老年仍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常读常新”,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则是毛泽东“从他的老师徐特立那里学来,从青年时代起坚持一生的读书习惯”。他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就有“四多”的习惯,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其中的“写得多”,就包含着多做读书笔记。综览其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1)内容摘录。早年读书时,在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有选抄本,摘录精要有摘录本,曾积累了好几网篮。延安时期,毛泽东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后,曾录下书中论点约3000字。(2)标记。每读一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早年读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杠、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延安时期读的《***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斯大林选集》等书,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与勾划。(3)批注。《伦理学原理》一书共10万余字,但他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语就有12100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书眉上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批语。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实际对某些观点所作的引申、发挥。(4)读书日记。1937年,毛泽东读到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阅读,并开始续写中断多年的《读书日记》。其开篇写道:“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1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1-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页。”嗣后,他每天均认真记下读书进度。(5)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则常用笔记形式改正。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毛泽东认为说法不当,指出历史上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毛泽东用简略的话指出其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等等

 鲁迅“硬看”读书法

 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除政治理论、文艺作品外,还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物考古、美学甚至佛学方面的书籍。其读书方法的要点有:

 (1)泛览。“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读书杂谈》)并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给颜黎明》)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同时,还应重视读反面的东西,“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一番。“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

 (2)硬看。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学外国文须每日不放下,记生字和文法是不够的,要硬看。比如一本书,拿来硬看,一面翻生字,记文法,到看完,自然不大懂,便放下,再看别的。数月或半年之后,再看前一本,一定比第一次懂得多。”(《给曹白》)若遇到暂时弄不懂的地方,则采取跳读,联系上文以至全文来“硬看”,直至理解。“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鲁迅译书时,与工具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收藏有大量外文工具书,种类也很全。

 (3)专精。鲁迅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会成为“杂耍”读书虽多,但一事无成。其《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的编纂结集,堪为读书专精的典范。

 (4)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指出:“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读几本书》)。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读书杂谈》)。并主张“留心世事”(《海上通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书杂谈》)。

 (5)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他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题未定”草(七)》“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吴晗“摘卡片式”读书法

 吴晗认为:“青年人要有雄心壮志,著书立说,没有勤奋目标就不会有所作为。”而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读得细致,但往往会“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犹如一屋散钱却缺少串钱的绳子;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缺少细心的寻章摘句的工作,犹如有绳子而无钱可串。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使“广和深”达到有机结合。于是他认为“要多读书,用功读书,但是还得善于读书”(《谈读书》)。其读书,也很爱做笔记。每当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随手抄在本子上。后来,记得多了,便渐渐发现这种方法有问题,主要是各种资料抄在本子上,眉目不清,很是杂乱,等到下次想使用某个资料时,在厚本子里翻上半天也找不到。吴晗于是改用卡片记资料。于是身边经常备有一叠卡片,在阅读书籍报刊时,凡遇有价值的资料,就抄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一件事、一段话,并且记上出处。日积月累,卡片多了,就按照内容分类保管。他亲手整理了几万张卡片,象银行的储蓄卡一样,把大量的资料储存起来,随用随取。他做卡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记载书刊名称页码,以备查阅;二是记载内容提要;三是抄录原书。等到要研究某个问题时,他就把有关该问题的卡片摆出来,加以对照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探讨。他曾举例:历史上很多人都说曹操坏,而唐太宗却说曹操好。到底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公正地评价曹操》?这就得依靠自己长期搜集摘录的卡片了。这样,集众家之长合而为一,就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华罗庚“厚薄”读书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主张读书分两步:第一步“由薄变厚”,即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一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比这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能学会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这样经过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读书,只有学会“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渗透式”读书法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1922— )博士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认为,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衔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因此,他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都拿来读读,暂时弄不懂也不要紧,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并建议人们应“每星期抽一定时间去图书馆”,翻翻杂志,看多了以后,就能掌握住你那个渗透性的学习方法,可使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并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

 爱因斯坦“忘书”法

 爱因斯坦在读书时,往往有意识地忘掉一些东西。他从小迷恋物理学,成为物理学家后,有人问他不锈钢的成份,他建议道:“你去查查《冶金手册》。”又有人问爱因斯坦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说:“实在对不起,我记不住,你当然可以去查《铁路交通》。”显然,爱因斯坦曾经浏览过《冶金手册》、《铁路交通》这类书籍,可他却没有记住其中最基本的数据。爱因斯坦解释道:“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有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是: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而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去粗取精,把握要点,吸取有益的核心东西。对一般材料只记住“门牌号码”,知道什么材料到什么地方去找,不再费力背诵,把记忆任务让书籍分担一部分,而把主要精力用来记住最重要的和经常用的知识。他曾读过一本几何教科书,立即清楚地讲出了书中的要点。有人问他是怎样读这书的,他说:“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

 黑格尔摘录分类读书法

 黑格尔喜欢读严肃的书,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即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录在一张活页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数学、心理学、史学、神学和哲学等项目加以分类。每一类都严格地按照字母次序排列。所有摘录都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论需用哪一类资料摘录,都可以马上找到,这些文件夹伴随了这位哲学家一辈子。黑格尔这一读书方法颇有益处。不少人读书时,书本东丢一本西塞一摞,没有次序。有的人抄写笔记和卡片,乱放乱堆,毫无系统。一旦要查阅某一本书或某种资料,翻了半天也找不到,而黑格尔写在活页纸上,有系统地进行整理,使之便于查阅。这种好习惯,对读书大有裨益。

 苏霍姆林斯基“围绕问题”读书法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为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把心灵献给儿童》、《学生的精神世界》等。他总是带着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而读书,孜孜不倦地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以及各种教育方法专著中,摘录“最出色的内容”,然后分门别类编辑成专题研究笔记,撰写论文。他的著述被誉为“学校的百科全书”。他说:“面对浩瀚的书刊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地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要善于限制阅读范围,从中排除那些可能会破坏学习制度的书刊。”围绕问题读书,正是选择书籍、专题阅读、深化效果的好方法。

01

三不管

1不管闲事

做人有尺,贵在有度。不管闲事不是一种冷漠,而是一种分寸。

少管朋友的闲事,尊重朋友的选择,是给友情留下了成长的空间。少管别人的闲事,远视别人的生活,这样每个人才有不同的个性展现。少管亲人的闲事,只有亲密有间,家庭才能真正和谐。

大家彼此留出足够的空间,才能保持在最舒服的状态。操心别人的百件闲事,不如做好自己的一件实事。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这才是处世的大智慧!

2 不管情事

古人说:不作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没烦恼。给有感情的人当中间人是最不讨好的事。

今天两个人要分手,明天可能就和好了。劝和劝分,都是你的不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所以,遇到他人感情的事情,最好不要掺和。

3 不管家事

古语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舌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勺子总会碰锅沿。这里面的纷扰,自己家人尚且说不清楚,一个外人又知道些什么呢?

况且,家事不是讲理的,而是讲情的,这不是外人能插手的事情。所以,别管别人家事,我们没有这个权限,也没有这个能力。

02

四不说

1、不说坏话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

不要攻人短处,揭人疮疤。揭人疮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每一个人都有尊严,都好面子,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处、背后说坏话。

2、不说狂话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悍。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气。人生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两个字,一个是懒,另一个就是傲。

狂妄的人,眼界偏狭,不知天高地厚。看似张牙舞爪,其实不过是纸老虎。

海纳百川,成其浩大。山聚土石,成其雄伟。谦虚一点,总没有坏处。

3、不说怨话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传播负能量。

亡羊补牢尤未晚,怨天尤人无意义。牢骚多了,朋友就少了。不要成为负能量的传播者,没有人会喜欢整天对着一张怨妇脸。

遇到问题,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活一世,抱怨一天,不如努力一天。有说话埋怨的力气,不如迈开步子,挥洒汗水。

4、不说空话

子禽问老师墨子,多说话是否有好处。墨子说:“蛤蟆、蚊子,日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可谁会听它们呢?再看公鸡,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这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开口就说中要害。

不要说没有价值的废话,多说无益,贵在恰到好处。

言简意赅,是境界; 口若悬河,何尝无魅力? 只是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对着正确的人,说恰当的话。

03

五不帮

1、逞强的忙不能帮

古人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帮助别人,也要量力而行。

在自己能力范围的忙,可以帮就帮,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忙,千万别逞强去帮。

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去取悦别人。先管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2、越界的忙不能帮

人与人之间,关系再好,也要懂分寸。明确自己的位置,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界限。

涉及别人的家事、私事,这样的忙不能帮。 越界帮忙,别人未必领会你的好心。

一时义气帮了忙,很容易变成“多管闲事”。

3、不知感恩不能帮

俗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人与人之间,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总有人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一味索取而不知感恩。帮他十次,一次不帮就翻脸。到头来,还要怪你不够朋友。

人心不足蛇吞象,好心错付自损伤。帮忙之前,一定看清对方的人品,不然就是在喂白眼狼。

4、救穷的忙不能帮

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一个人落了难,帮一把是应该的,这是为自己积福。

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肯上进,穷困潦倒,你的帮助,只会加重他的依赖。没有人是救世主,只可以救人急难,而不能改变别人的命运。

除非他思想上有所改变,否则,这样的人,尽量不要帮。

5、 超出底线的忙不帮

无论是什么样的朋友,帮忙也一定要有底线。举头三尺有神明,违法背德的事,千万不能帮。

帮这样的忙只能让朋友越陷越深,而且还会连累自己。学会劝解朋友,千万不要冲动,守住底线,才能守住良心。

学会文言文就能无障碍的阅读古籍了吗?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都是文言文写作的。我们阅读这些宝贵的古籍,肯定是需要文言文功底的。但是光是学会了文言文,阅读古籍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古籍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又因为古人在引用,转述别人的观点的时候往往比较随意,并不是依据原文内容来引用的。这与我们现在的学术论文引用有天壤之别。我们在阅读时,不能仅仅认为学会了文言文就能阅读古籍。文言文的精髓在于他的一些特殊句式,重点实词的多种意思。掌握了特殊句式,积累了足够的词义才算是基本掌握了文言文。

要想学会文言文之后无障碍阅读古籍,还需要在基本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外,仍然需要借助前人的注释。比如《孟子》一书对《诗经》的引用。孟子在《孟子》中引用《诗经》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诗经》原来的意思。如果我们按照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那就是每段话都很懂,但是不知道在表达什么?这需要历代专家学者的解读,比如对于《孟子》我们可以阅读东汉赵歧的《孟子》注,还有南宋朱熹的《孟子章句》,以及近代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而对于其他古籍也是如此。

一些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类文化现象很繁琐,学无止境,我们需要大量的积累。所以即使懂了文言文,也不一定能看懂古籍。如何能看懂这些古籍呢?我们就需要翻阅前人的注解。在前人了解的基础上,多方考证,最终会得到满意的答案。(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有句话说: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确实,在世上行走,每个人都可能是在伪装自己。

在彼此都好时,你或许会感觉所有人都是好人,可是一旦在涉及到利益,你就会发现:

外表温文尔雅的人,内心可能阴险凶狠;上一刻还称兄道弟的人,转身可能就将你算计。

正所谓:“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

那么如何才能够,穿透对方伪装的外衣,真正地看清一个人呢?

《易经》讲的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顺规律兴,逆规律亡”,人们意识到这法则不可违逆便遵照执行,但也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过分依赖和迷信于此,反而被框住了头脑,甚至有很多人将《易经》视为算命书籍,这就大大地误解了《易经》的真谛,也浪费了这本书给予世人的智慧。

《易经》顾名思义是讲变化的书,不管哪个卦象都只是当下时间段的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结局。

我们学习《易经》,不要死搬硬套,要活跃头脑,动员自身能量与规律协作,不要固守哪一个卦象,而被动地认命。

易经智慧:让你彻底认清一个人的瞬间

01

还钱见人品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

在这个世界上,钱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一个人可以不问缘由将钱借给另一个人,可以说是对其有着深厚的情谊和极大的信任。

倘若有人为了不还钱,而辜负这份情谊和信任,那么只能说明在他心中根本就没有良知。

这样的人,最终也只能让自己举步维艰。

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在她一个朋友最难的时候,借给了朋友20万块钱,三年时间里,因为相信朋友的为人,而且她也不着急用钱,因此并没有急着要回。

后来,在她的孩子结婚买房,她急需用钱的时候,她就想着找朋友将钱拿回来。

可是每次她打电话给朋友,朋友都各种推脱,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反正就是不还钱。

最终她无奈之下只好堵到朋友家里,而她的朋友则耍赖,最终20万只要回了18万。

看到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林语堂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

其实现实生活中,借钱的时候是孙子,还钱的时候是大爷的人不在少数。

这样的人,不仅不懂感恩,而且德行还有问题,遇到了吃一次亏就够了。

02

低谷见人心

世人都说:

“你的低谷,就是你的照妖镜,多少人逗留,多少人现行。”

虽然扎心,但却很真实。

也许在你年轻、光鲜、辉煌的时候,你感觉全世界都很美好,每个人好像都对你和颜悦色,都是真心待你。

可是所有这些表面上的真心并不真实。

电视剧《流金岁月》中,蒋南孙起初是一个家境富裕,生活无忧无虑女孩。

在她最光鲜的时候,她身边不仅有对她百依百顺的男友章安仁,还有很多要好的同学朋友。

可是后来当她的家庭出现了变故,她的父亲因为炒股不仅败光了家产而且还欠了一大笔债务。

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以为会帮助自己的男友,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急于和她撇清关系。

唯有她的闺蜜朱锁锁,始终陪着她,和她一起渡过难关。

俗话说: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人在春风得意时,所有人心的美好都是戴着滤镜的,这时候的真情或许并不真实。

而当人在低谷时,所有人都会对你展现出原本的样子,这时候你才会知道,最后留在你身边的人是谁,谁才是真心待你。

利益见人性

古语有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最能反映出一个人人性的好坏,那么利益绝对是最好的试金石。

倘若你身边有一个人,一旦涉及到利益,就变得自私,变得不近人情,那么这样的人是没有情谊可言的。

在你有价值的时候,他可能会对你笑脸相迎。

但是一旦你身上没有利益获取,他随时可以翻脸无情地走人,而你将付出惨重代价。

朋友大伟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

他刚刚创业的时候,有一个合伙人。两个一起工作,一起打拼,相处十分愉快,他也一直将这个合伙人当成可以背后相托的人。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彻底改变了看法,有一次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项目谈下来利润会非常可观。

可是这个合伙人,却背着他偷偷地拿了项目策划书去单独谈项目,还好被他发现才没有让对方得逞。

也就是这一次事件,让大伟彻底认清,并且之后断了合伙关系。

有人说:“利益最能见人性。”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个差劲的人,是完全没有考虑别人感受这种想法的,甚至他们为了利益会彻底背叛情谊。

这样的人是相当危险的,遇到了一定要早点远离,否则最终受伤的一定是你。

《易经》是一部可以让人「知命知运」的智慧之书!

它是大道之源,在古代还被称为“帝王术”,服务帝王家。越是成功人士,越能参透《易经》的智慧。

自古以来,成功之人无不受《易经》智慧的深远影响,妙用“运气”以成事。他们的成功其实有迹可循。

《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一种生活剧本。它已经帮助你推断出你选择的结果。

很多事情,看似幸运,其实是有痕迹可寻的。

人这一生就该读一读《易经》

俗话说,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这里说的真经就是指《易经》

在古人看来,易经之所以博大精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包罗万象,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其实是一部涵养福报的古籍,里面暗藏着更为高深的智慧。

众所周知,《易经》、《老子》、《庄子》作为中国古来的三玄之学,高深莫测,其中以易经最为争议,是经典中的经典。

孔子晚年独钻《易经》,甚至翻断了编竹简的绳子;哲学大师冯友兰临终唯一遗言更是:中国将来一定会大放异彩,要注意《易经》。

《易经》这部三千年的经典,回答了“人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这类古老的哲学问题,吻合了人们潜意识想宣泄的忧惧与想望,提供了解决吉凶祸福、贵贱穷达等切身问题的办法。

有人说古人的文言文晦涩难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这本白话文版本的《图解易经》推荐给大家,这个版本不仅完整完整将原版的内容收录进去,还将那些深奥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