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记载我们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书有《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那么记载十国时期的历史书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请问记载我们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书有《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那么记载十国时期的历史书是什么?,第1张

十国历史可参考的正史有:

1、《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由于十国为地方割据政权,在此二书中皆不以正统记述,但此二史亦为十国正史。

2、《十国春秋》,共114卷,清人吴任臣编撰纪传体取书。写十国君主之事迹,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献资料。

3、《五代史略》,陶懋炳著,近人研究十国的经典之作。

4、《唐书》和《宋史》有记载。

5、各地方志中有相关记载。

6、《五代会要》,王溥撰。

7、《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十国为地方政权,古籍少有单独详述的。

各国学者均认为苎麻起源于中国。瓦维洛夫(1951)及RHKirby(1975)更明确指出,苎麻起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这一研究结果得到学者们的认同。我国苎麻品种繁多,类型丰富,种植地区广阔,栽培和加工利用历史悠久,为研究起源与演化提供了依据。在出土文物方面:1975年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发掘一处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苎麻绳索。1958年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距今4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三块经纬分明细致的苎麻织物。1980年在江西省贵溪县崖墓中出土的两块苎麻印花布是我国出土文物中发现最早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出土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细苎麻布,其精细程度可与今日府绸相媲美,经、纬密度为32~38×36~54根/cm2。发掘出的文物足以证明我国古代利用苎麻历史的悠久,麻纺工艺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古籍有关苎麻的记述有: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陈风》的“东门之池可以沤纻”,《礼记》篇的“纻麻之有縻”(牵牛的缰绳)。周代已设立“典枲”的官员,专司苎麻等生产及征收苎、茧等纺织品,故《周礼·天官冢宰下》记有“典枲掌布、缌、缕、是苎麻织物的精品。我国苎麻从采集野生纤维到栽培种植,面积从北方向南方不断扩展,又从国内栽培逐渐被国外引种,这一历程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历史演变。据1604年《正字通》记载,野生苎麻又叫山麻、野苎。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这种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野苎麻渐感不足,于是开始了苎麻的栽培。人为栽培约始于商周时代,秦汉以来,黄河流域种植苎麻已很普遍,如在《汉书·地理志》记载苎麻在河南、陕西种植较多,而长江流域种植远较北方少。公元3世纪,陆玑在《毛诗·草森鸟兽虫鱼疏》中有苎麻扩展至“荆扬之间一岁三收”的记述。公元488年南北朝《宋书》记载有:“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导播殖蚕桑麻,各尽其方”。使苎麻种植面积在江南各省不断扩大。隋唐时期,苎麻生产进一步发展,《新唐书》中所记贡赋苎麻的五道二十九州绝大部分是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地域已东至福建、浙江等省,南至岭南广州府,西至四川省。元朝以来,中原地区因棉花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致使黄河流域苎麻面积逐年减少,而植棉之风甚盛。有关苎麻栽培技术的古籍记述更是丰富,有生长与气候、选地与整地、轮作与连作、选种与繁殖、施肥与管理、病害与虫害的防治、收获与加工等。随着苎麻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织工艺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从汉代苎麻纺织的压光整理,到宋、元之后,各地逐渐形成的织物品种,其中著名的有浙江诸暨的“皱布”,桂林的“苎布”,邕州的“布”和苎麻与棉纱交织的“假罗”,以及湖南、江西两省的“夏布”,均享誉国内外。于是苎麻的栽培种植、生产、加工更为世人所瞩目。1733年作为观赏植物首先被荷兰引入,1737年植物分类学家林奈从中国得到苎麻植株标本并描述其植物学特征。1844年法国胜利号军舰从中国带回麻蔸而引入法国,1851年英国康宁享到中国游历带去种子而传入英国,后于1857年传入美国,再由美国传入巴西和哥伦比亚。韩国和日本种植苎麻较早,日本有600多年历史,也是由我国引入。由上可见,世界各地的苎麻均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引入栽培,故外人称之为“中国草”或“南京麻”。

史前时期的祭祀遗迹,

缘何能实证数千年后的古籍记载?

风格迥异的远古陶器,

诉说着怎样的光阴变迁故事?

城头山的两千年兴衰史,

如何窥见早期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大会》第八期

带您走进城头山遗址,

探秘长江中游史前文化!

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

一片圆形土岗

隆起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人们世世代代在此播种耕作,

而一段数千年前的岁月,

就深藏在这片沃土之中:

1979年7月的一天,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文化馆的

曹传松下乡工作,

在南岳村旁望见坦荡的平原上,

有一处土岗突兀地隆起。

这一发现让他好几天夜不能寐。

强烈的直觉指引着他回到土岗,

着手开始进行考古调查。

由此,

一段沉睡的 历史 被唤醒了。

自1991年起,

城头山遗址经历 15次 考古发掘,

出土文物 一万六千多件

发掘出 6300多年前的水稻田

6100多年前的城墙

以及浓缩了

岁月沉淀的丰富陶器……

就这样,

一座年代远超想象的史前城址

重现于世!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

是世界上最早

被人类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今天,

稻米养活了世界上

超过60%的人口。

湖南道县玉蟾岩,

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多年的炭化稻;

距今8000到9000年间的

彭头山遗址中,

也发现了大量稻谷遗存。

澧县八十垱遗址

出土过近万粒

距今8000多年的炭化水稻,

在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中,

再次发现了古水稻的踪迹。

1996年12月,

考古工作者曹传松

在城头山东门城墙探沟底部,

发现一条规则的土埂,

土埂两侧有厚达30厘米的

灰色平整软泥。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

一个月后,

人们又发现了第二条土埂,

同时还有一块

覆盖着陶片的田螺标本,

以及泥土中的许多稻粒。

考古人判定,

这里曾经是一片水稻生长区。

随后,

第三条土埂被清理了出来,

三条土埂合围形成长条形区域。

考古专家对这片区域泥土

进行了光释光测年,

判定它距今6300年左右。

那么这片6300多年前的水稻,

究竟是野生的,

还是人工种植的呢?

在探秘空间中,

“考古推广团”的成员们

解开了水稻的秘密:

他们通过

对水稻基盘衔接面的撕扯痕迹,

判断出这些水稻

属于人工种植而成。

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

促进了城头山的建立,

促进了 社会 的发展,

它成为长江中游地区

稻作农业发展影响下的一个缩影。

史前时期稻作农业

对中国文化基因的塑造,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水稻的种植需要精耕细作,

是非常精密的一套程序。

它也因此影响了

长江流域人们的性格,

让他们变得更为细腻。

可以说,

一粒小小的稻谷

催生了一座大大的城,

推动了更灿烂的文明的萌发,

更积淀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稻作农业在史前时期的发展,

也成为 “以农为本、农耕中国”

文明基因的源头。

新石器时代的澧阳平原上,

先民们选择了

城头山作为定居场所,

开始挖壕筑墙。

沿地势而建的圆形城墙堆筑起来,

合围之内,

远古先民探寻着

与天地和谐共存的法则,

耕种劳作、繁衍生息。

1991年,

城头山遗址拉开了发掘大幕。

最先发掘出来的城墙,

成为当时考古学家研究的重点,

为了判定建造年代,

考古学家对城头山的西南城墙

进行解剖。

历时8年的发掘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

城墙共分四次修筑。

四期城墙间的土层里埋藏的

陶器、陶片等生活遗迹,

是城头山遗址

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密码。

从一期到四期城墙,

稻作农业水平在发展,

先民们的生产力也提高了,

城头山先民们

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

在节目中,

我们可以看到

城头山先民的生活场景:

在他们的居住区域,

各类房屋聚集于此,

祭坛区域

正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各类精美的陶器

则在制陶作坊区域里诞生。

6000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就在这座圆形城池里,

繁衍生息。

从栽培水稻到筑城安家,

再到城中悠然有序的生活,

在城头山

我们不仅看到了

进入稻作农业 社会 之后,

人类改造自然,

又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更看到了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人类

文化发展的片段。

城头山真的是

好比一段凝缩住的时光,

我们能从城头山遗址中

看到上一段时光奔涌而来的变化,

也能从城头山之后,

看到后一段奔涌而去的变迁,

身处其中,

经历一场 历史 的穿梭。

这还不够,

让我们跟随

《中国考古大会》的脚步,

继续在这条史前长河游览一番,

去看一看城头山里的时光记录器

——陶器。

陶器,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土与火的交集展现出伟大的创造,

改写了人类的 历史 。

六千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已经把这项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

城头山目前已发掘的十座陶窑,

其中七座位于城址中部,

有的专门用来烧制红烧土块,

用于建筑材料,

更多的是用来烧制各种器具。

规整的陶窑中遗留着灼烧的痕迹,

似乎还能让人感受到

几千年前制陶的余温。

拌料坑、贮水坑,

清晰地讲述着

城头山人井然有序的制陶工序。

邻近还有许多仅见柱洞,

不见基槽的遗迹,

有可能为简易工棚建筑,

它们与陶窑一起,

构成了完整的制陶区。

实用性和艺术性

同时出现在城头山陶器上,

这些来自远古的陶器,

不仅让我们窥见了

先民的生活样态,

更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

史前文化发展的 历史 脉络,

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证。

节目还为观众们准备了

城头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复制品,

从一件件精美的陶器

与专家讲解中,

仿佛还原了炊烟袅袅,

一家其乐融融的城头山人

炊煮吃饭的场景。

这也恰恰体现了陶器是时光的记录器。

城头山跨越的五个文化期:

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

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

和石家河文化,

我们都能够找到相应年代的陶器。

都说城头山是长江流域的文明之山,

是长江文明的圣地。

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让我们再一次确信:

稻作农业的起源,

造就了具有独特特点的

中华农耕文化。

今天我们一起感叹古人的智慧,

感慨今人的传承,

“吾辈生于今日,

幸于纸上之材料外,

更会创新性地守护好,

创造性地发扬好地下之材料”。

澧水下游,

洞庭湖畔,

城头山静卧其间,

先民们曾在此种稻制陶,

挖河筑城,

用智慧和勇气改善生存环境,

见证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这是几十年考古揭示的一段 历史 ,

是稻作农业文明结出的丰硕果实。

7月17日(今天)17:30

锁定CCTV-4

一起来《中国考古大会》

身临其境地感受

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发展!

夏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原历法规则已轶失,现只从一些古籍上了解一些内容:采用冬至之月为子月作历算一岁开始,历法年则采用以建寅月开始,即寅正(后来叫做夏正),其大致是采用整数366天为一岁,用减差法和正闰余,来调整时差。

现在被称为夏历的中国传统历法,是辛亥革命使用西历后,一些人以为中国传统历法行的是夏正,所以就叫夏历。其实现在使用的这部传统历法,其基本规则是沿用汉代制定的汉历(太初历),所以应该叫汉历。目前称为农历、阴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使用夏历(汉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夏历与殷历、周历,秦历不同,主要在于以哪个月为正(作为一年之始)。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注意:不是戍)、亥月。中气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为寅月余类推。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汉历(农历)正月相同)、殷历以丑月(相当于今汉历(农历)12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相当于今汉历(农历)11月)为正月。秦历以亥月为正月(相当于今汉历(农历)10月)。比如说,夏历的三月就是殷历的四月、周历的五月。从汉武帝开始至今,都采用夏正。这样后人误以为现在历法是夏历,其实只是用了夏正而已。

请问记载我们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书有《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那么记载十国时期的历史书是什么?

十国历史可参考的正史有:1、《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由于十国为地方割据政权,在此二书中皆不以正统记述,但此二史亦为十国正史。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