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古代科举难吗?八股文的出处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5收藏

《情缘》古代科举难吗?八股文的出处是谁?,第1张

古代科举难吗?这篇八股文的出处是谁?下面有趣的历史系列为你带来详细的文章。

中国古代有一种制度,很受外国人推崇,叫做“科举制度”。国外学者认为,科学的考试制度不仅解决了国家人才问题,也解决了古代的平等问题。因为没有家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条路成为朝廷官员,光宗耀祖。

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巩固统治,统治阶级不得不面对人才问题。秦汉以前,统治者要用人,就实行分封制,把官职、土地、人民分配给宗室、亲属、大臣,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诸侯割据。后来这些分封官成了割据党派的霸主,破坏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秦汉以后,虽然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分封制,但皇帝的儿子和亲属仍然可以分封制。为了王朝的发展,有才能的人必须工作,血缘关系只是为了防止国王造反。这就是刘邦的游戏风格。那么,刘邦建汉朝以后,汉朝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所谓“差荐”,就是大臣和地方官经过考察,向朝廷推荐人才,也叫“举荐”。所谓“征服君主”,是指那些认为自己的下属或客户有一定才能,并向皇帝推荐的高级官员。这种制度虽然比分封制好,但从长远来看必然导致任人唯亲,大家都想推荐自己的人。所以东汉出现“朋党”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操当了皇帝,也意识到了人才选拔的弊端。所以曹操曾经提出过“唯才是举”。曹丕即位后,为了达到曹操选拔人才的目的,在州县设置中层官吏,主要考察人才。当时他把人才分为九种产品,按等级推荐给各个州县。而这种以家庭为上品的官方选拔和产品分配,导致“上品无冷,下品无家”。所以曹操提出的目标只有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并没有入选。

到了隋朝,针对以往选官存在的问题,隋文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到了唐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的好处在于,它终结了士大夫阶层的后代做官的问题,把做官的大门向普通人敞开了。但是,毕竟只有少数人学习。起初,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改变。

从考试内容来看,隋朝侧重于政策理论,也就是为义政而写的卷子。这是一种进步,否则就没有标准来衡量了。唐代重视明静和进士的考试,重视明静的经学考试,重视进士的诗文考试。的内容来自《明经》。所谓“九经”,就是三礼、三传、三变、三诗、三书。

这种考试方法也叫“经典”,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过,就是在经文原文中填空题。而《九经》不要求写文章,只要求背诵和写经书笔记,可见唐代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唐代科举历史悠久,应试者知道。他们只要熟练地背诵经文,没有什么科技含量。

明清时期,八股文开始流行。既要引经据典,又要有自己的解读和观点,相当于一篇论文。八股文虽与唐代有关,却成为科举考试的“重点”。

来源

那么“八股文”是谁发明的呢?八股文一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他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员。他两次担任宋朝的宰相,为宋神宗的改革服务。王安石的变法涵盖很多方面,包括税收、水利、军队建设等。同时,在科举考试中,王安石认为宋朝沿袭了唐朝的制度,科举中的诗词赋主要是一些不实用的文字。他向宋神宗建议,恢复古代读经选士的方法,以诗文赋为文选士,以文解经。

表面上看,考证是“复古”,实际上是一种变革。当时王安石的建议受到朝廷很多人的质疑。苏轼崇尚诗赋,只有王安石坚持其意。毕竟王安石是宰相,宋神宗也赞同他。他鼓励设立诏令学习和教授儒家经典。他对唐代的经书、诗词进行了批判,认为“持经者善背数,倾向下乡者则偏爱文词”。可以说,宋神宗说话应该和气,但他对宋朝的文官们太宽容了。苏轼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与王安石进行了一些讨论。这场讨论对后来的八股文影响很大。

苏轼认为:“首先要认识人,认识人的方式就是负责。使你们互相认识,朝廷有责任坦诚相待,那就没有人会和那些小官吏造势了。虽然采用了现在的方法,部长认为已经足够了;使没有人知道,没有真正的政治,那么,或者说,侍从们常常苦于没有人,贡桔学校的条件呢?虽然复古系统,但我觉得还不够。

有时候,事情有起有落,所以今天三代圣人复活。他们的当选必须为人所知,他们的保证必须为人所知。李清尝到了建校的滋味,全世界都认为和平才能长久。至于今天,什么都没有了。今陛下将立志德、德、艺,负责大成九年事业,改今之礼,使今之俗更易。同时会派人力治宫,聚民财改善游客,兴办学校和教师;教人的时候单纯不帅和离开屏幕满脑子表演有什么区别?至于贡品,或者农村美德,写篇文章就行了;或者说,你想通过改经、改糊、改墨来考验你的荣誉感,没有一个是真的。

夫欲扬德,在于君子之修养,好恶之评价,以示其俗。他要立个分支立个名取之,就教世人评头论足,欺行霸市。以孝论人,勇者割其份,畏者上鲁墓。如果你利用诚实,你将摆脱汽车,马匹,衣服和菲律宾食物,任何对它感兴趣的人将无处不在。既然文章这么说,理论有用,诗歌无用;从政事的角度来说,诗、诗、战术都是没用的。但是,从祖上开始,被废者以为是想拿走学者,其实这也是事实。现代文章华丽,无杨仪。赚十亿美元还在,忠诚聪明的人也在。如果你从古籍中学习,没有《明经》,《孙子兵法》这样的,以至于《解诗》,《傅》还在,那你就太迂腐了。自唐代以来,以诗出名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他们输给了世界,还想浪费?”。

为什么把苏轼文章的原文拿出来?因为苏轼说的有道理,如果宋神宗当初听了苏轼的话,就不会有所谓的八股文了。天下科举不会那么难。

王安石不会为大家赔钱。他反对建立学校和教师,用书本限制人才。他认为,世界上的人才不一定非要去上学,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真正的才能来录用。

苏轼的观点有可取之处,但也深受前生影响。和王安石的思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王安石主张“兴学、立师、教经”,即“变民为俗”。当宋神宗问王安石如何看待苏轼时,王安石说:“现在人才少,学术不同,学说很多,不能归结为道德。道德学校要修,进贡的方法是不能变的。如果说,这个话题上的人很多,从官边上没有别的路可走,这期间不可能有圣贤;如果说这个题材好,其实不然。今天,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只是在强调世界的正义。你是关起门来学诗词赋的,你是不习惯这个世界的。这种科学方法败坏人才,不如古代。”

王安石作为宰相的言论当然比苏轼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意见真正符合宋神宗的要求。因此,王安石的建议最终得到了宋神宗和大多数大臣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八股文的起源是王安石,但是这个起源已经被历史遗忘了。

邪恶

王安石提倡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实际上是为了宋朝选拔更多的人才,但王安石不知道,他的措施实际上是在摧残人才。王安石在后来的实施中感受到了一些东西。他曾很后悔地说:“我想把读书人变成读书人,但我不想把读书人变成读书人。”

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开启了明清文人的选拔之路。八股文主要阐述儒家思想,与王安石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从宋神宗科举改革到清朝,以文选士的方式并没有改变。

王安石变法后,文章成为主要的成名手段,这从宋到清一直没有改变,但文章的形式和八股一样,也称八股。

有关宋代科举的文章很少保存下来,但在《谭聪》中提到张才大叔的《四库全书总目》是当时八股文的典范。

张庭坚的经文来自《自净人祭先王》,这里的“经文”是计划的意思。题目是《殷的乱与残忍》。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他的两个叔叔,还有毕氏,都有自己的野心,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前王的忠诚。他的儿子逃走了,后来落入被封在宋朝的周手中。Kiko成了奴隶,Bigan被杀。这三个人都是儒家推崇的。

从内容上看,宋代经学的文体特征已经形成,与明清八股文并无太大区别。在文章的结构上,宋代断题、入题等程式化的文字比较零散,没有过多的限制。从此明清八股文就不一样了。

宋代八股文写作时,有些考生为了讨好考官,经常会写一些竞技性的文字,也用了很多对仗。阿清钱大昕说:“宋希宁虽以经学人,其五言七言体已变。学者习惯结对,文笔流畅,互相对立,果然如此。”《尚书巍子》年,宋代有关于孪生的文章。这里就不举太多例子了。而宋代经学的出现,尤其是詹妮弗的出现,为明清八股文奠定了方向。

八股文难写,尤其是华丽的文章,皇帝和考官更难喜欢。他们需要深厚的儒家思想和精通古文的能力。所以古代科举很难,写八股文想考上比登天还难。

1 关于科举的故事

房玄龄故事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论功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论功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 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2 谁能提供一些描写科举制度的诗句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考前写给水部(唐时属工部)员外郎张籍以探听虚实的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表达忐忑心情张籍回了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其诗比作“菱歌”,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2、唐代孟郊昔年屡考不中,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后来终于登榜,又写下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3、宋代柳永不第后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4、宋代董德元《柳梢青》“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直至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功名已是因循最懊恨、张巡李巡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道尽个中滋味5、宋真宗赵恒亲自作了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几乎可以看做是为科举考试打广告了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诗词,另外还有一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如我彀中”“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等名句KOF多彩ZH突 2014-11-18。

3 和科举考试有关的古诗

唐代诗人朱庆余,在临考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探听虚实:“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洞房花烛夜后,早晨要拜见公婆,精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此诗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张籍看过,大为赏识,回诗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4 蒲松龄的科举考试简介

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今山东省-淄川区---济南市),三试第一,成了秀才。

三试第一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科举考试之苦。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少年得志开始。

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蒲松龄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

施闰章是个大诗人,清初号称诗坛的“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闰章,“北宋”是山东人宋琬。施闰章给山东秀才考试出的第一道考题叫《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的。

科举考试考八股文,要求你得揣摩圣贤语气,代圣贤立言。既然题目叫《蚤起》,顾名思义,你就要阐述孟子在《蚤起》里面所讲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蒲松龄怎么写的呢,他用文言文,我们用白话文把它说出来。蒲松龄说:“我曾经观察过那些追逐富贵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题名,小人追求蝇头小利。

至于那些本身并不富贵、但是经常迫不及待地守在富贵人家门前的,也大有人在。而对功名不感兴趣的,只有那些深闺的女子,她们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个懒觉,不去追名逐利”。

蒲松龄的描写非常生动,像是一篇描写人情世态的小品文。接下来,蒲松龄走得更远,干脆虚构起来,他写齐人之妇如何夜里辗转反侧,琢磨着跟踪丈夫,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写,也有人物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很像小说。

这样的写法,当然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龄遇到的考官是爱才如命的大文学家施闰章,他非常欣赏蒲松龄的文章,拿起笔来就写批语,说蒲松龄的文章“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把人们那种追名逐利的丑态通过《蚤起》这两个字写绝了,写活了,接着又写了八个字的评语:“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观书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运笔如风”,就是写起文章来轻松愉快,非常流畅。

施闰章大笔一挥,蒲松龄山东秀才第一名。县、府、道三试第一以后,蒲松龄名气很大。

他踌躇满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下一步要考举人了。 史料记载,蒲松龄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

蒲松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他还会四次落榜?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施闰章录取蒲松龄根本就是一种误导和误判,因为蒲松龄并没有按照八股文那种严格的要求来写文章,施闰章因为爱才而把他录取为第一名。蒲松龄因此以为,这样写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功名了。

但是蒲松龄没有想到,其他的考官是些什么样的人。这些考官是拿着那种刻板的、腐朽的、毫无文采、绳捆索绑的八股文,当个敲门砖,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只会写这样的文章,他喜欢的也是这样的文章。

像蒲松龄那种写法的文章,他怎么会欣赏呢?所以蒲松龄从考秀才一开始就偏离了跑道。 蒲松龄做了多长时间秀才?半个多世纪。

秀才是科举考试当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年年考试。

根据朝廷制度,一个省的学政任期三年,学政一到,先把秀才组织起来考试,这叫岁试。岁试成绩分成几等,考到第一等可以成为廪生。

廪生是个什么概念?廪生还是秀才,但朝廷每个月给你一定的钱,补助你的生活。那么,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一定是个廪生呢?也不是。

因为廪生是有名额限制的,你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额,才可以补廪。所以蒲松龄考中秀才之后,在一等考了很多次,差不多等了二十年,才成为廪生,朝廷才给他那点补助。

秀才岁试以后第二年,要进行科考。科考就是给举人考试做准备。

科考把秀才的成绩分成六等,考前两等可以参加举人考试,考后两等就得降成青衣。蒲松龄参加乡试,三年一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专家说十几次。

这样一来,蒲松龄有三十年的时间年年都考。他48岁那年,又参加考试。

他觉得自己文章写得非常好,写得也很快,拿到考题“唰唰”就写下来了。但是写完后,回头一看,坏了坏了,越幅了。

“越幅”是一个科举名词,就是违反了书写规则。科举考试对文字形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页只能写12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得写完第一页写第二页,写完第二页写第三页。

蒲松龄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把第二页翻过去了,写到第三页上了,这就隔了一幅,越幅,就不仅要取消资格,还得张榜公布。我们现在看,简直太可笑了,文章写得好,隔了一页,就要取消资格!这次“越幅”,蒲松龄自己是什么感受呢?他在词中说:“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吓呆了。

蒲松龄在科举这条路上拼搏到50岁之后,他的妻子劝他说:算了,别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连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们在村里住着,不也挺好吗?何必一定得像县官一样去听那个打着板子催老百姓缴税的声音呢?蒲松龄觉得他妻子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也有些专家考证,就在他妻子劝了他之后,他还参加过考试,仍然失败了。

蒲松龄19岁成为秀才,到72岁,成为贡生。贡生是什么概念?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

5 有哪些关于李贽文言文

童心说(明)李贽 龙洞山人叙《西厢》[1],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2],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3]。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4],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5],又变而为传奇[6],变而为院本[7],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8],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9],更说什么《语》、《孟》乎[10]!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11],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注释: [1]龙洞山农:或认为是李贽别号,或认为颜钧,字山农。

《西厢》指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2]见:通“现”。

[3]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了。 [4]《选》:指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5]近体:指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6]传奇:指唐人的传奇小说。

[7]院本:金代行院演出的戏剧脚本。 [8]举子业:指科举考试的文章,也就是八股文。

[9]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10]《语》、《孟》:指《论语》、《孟子》,《四书》中的二种。

[11]道学:指道学家。 译文龙洞山农在为《西厢记》写的序文末尾说:“有识之士不以为我还有童心的话,就知足了。”

童心,实质上是真心,如果认为不该有童心,就是以为不该有真心。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

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儿童,起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水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那么,童心为什么会贸然失落呢?在人的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的闻见和理性的道理一经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心也就失落了。

久而久之,做得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的闻见、道理,都是通过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

可是,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是读书识理的人呢!关键在于,圣人们不读书时,童心自然存而不失,纵使多读书,他们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失落。绝不像那班书生,反会因为比旁人多读书识理而雍塞了自己的童心。

既然书生会因为多读书识现而雍蔽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要热衷于著书立说以至于迷人心窍呢?童心一旦雍塞,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也就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的话,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列。

《新唐书》 志第三十四 选举志上

玄宗开元五年,始令乡贡明经、进士见讫,国子监谒先师,学官开讲问义,有司为具食,清资五品以上官及朝集使皆往阅礼焉。七年,又令弘文、崇文、国子生季一朝参。及注《老子道德经》成,诏天下家藏其书,贡举人灭《尚书》、《论语》策,而加试《老子》。又敕州县学生年二十五以下、八品子若庶人二十一以下通一经及未通经而聪悟有文辞、史学者,入四门学为俊士。即诸州贡举省试不第,愿入学者亦听。

十四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诋诃,帝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

十九年,始置崇玄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其生,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官秩、廕第同国子,举送、课试如明经。

天宝九载,置广文馆于国学,以领生徒为进士者。举人旧重两监,后世禄者以京兆、同、华为荣,而不入学。十二载,乃敕天下罢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是岁,道举停《老子》,加《周易》。十四载,复乡贡。

《情缘》古代科举难吗?八股文的出处是谁?

古代科举难吗?这篇八股文的出处是谁?下面有趣的历史系列为你带来详细的文章。中国古代有一种制度,很受外国人推崇,叫做“科举制度”。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