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闲情偶寄》外,还有那些讲究美食的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除《闲情偶寄》外,还有那些讲究美食的古籍?,第1张

《食经》也是记录美食的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各种羹汤等等都有记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趁现在,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家和亲戚拿手的菜整理出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后辈拿出来一看,那感觉,肯定不一般,要真能传到几百年以后,那估计也会成大家的经典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里面有个描写桂圆汤的场景么?

“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1 高淳风味小吃作文400字

黔西大地一枝花,麻辣脆味香万家。来过黔西的人都知道,这儿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麻辣脆”。

“麻辣脆”跟四川的担担面一样,是由小贩们挑着走街串巷叫卖的。如果你来黔西,看到一种用竹编的筐子装着,呈鲜红色的片状或丝状小吃,那就是麻辣脆。外地人不知道什么是麻辣脆,精明的小贩会吆喝着兜揽:“麻辣脆性又回甜,不香不脆不要钱!拈麻辣脆咯!”真是名副其实!

走上前,看一看,红中透白,嫩闪闪:嗅一嗅,香喷喷,馋涎欲滴:尝一尝,脆生生,麻麻的,辣辣的,麻辣中又有淡淡的甜味。虽然又麻又辣,边吃边“呼哧呼哧”地吸冷气,却越吃越想吃,欲罢不能。吃上二两,头上慢慢的渗出汗珠:吃上半斤,包你周身大汗淋漓。

一位老师还以麻辣脆为题出了“黔西风味麻辣脆”的联征对,至今还没有工整的下联。“麻辣脆”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是治疗感冒的良药。原来中医治疗感冒讲究“发汗”,麻辣脆就有这样的功能。吃上半斤,出一身汗,感冒就不治而愈了。另外它还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麻辣脆如此深受喜爱,想必一定有很复杂的制作过程,其实不然,简单得很。“麻辣脆”顾名思义,就是既麻又辣还要脆。要想有麻辣之味,花椒和辣椒当然必不可少。要有脆性就得靠制作人掌握火候。“脆”极为重要,否则就成“麻辣软”了。麻辣脆的制作主要有两步。

主料的加工:主料是一种名叫大头菜的蔬菜,先将其洗净剔叶,只留肉质丝,切成片或丝。然后在火上放口砂锅,倒点水烧开,将切好的放进锅里,估计两成熟就捞起,摊在竹筛晾至半干,用适量的盐揉一道,放进干坛子里。这就是“麻辣脆”的雏形了。

佐料的配置:原料主要有三种,花椒、辣椒、味精。其比例一般是10:2:1 还得加入少许糖,然后取腌制好的主料,用热水冲洗,在与调好的作料混合、搅拌,风味独特的“麻辣脆”也就做成了。

麻辣脆历史悠久,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本地人正想办法让它冲出黔西、冲出贵州,就像四川的榨菜一样,跻身于快餐食品行列。

2 高淳家乡的味道作文

家乡的味道时间像水一般从眼前流过,可家乡的风景依然那么优美、秀丽、迷人,从来没有变过。

我不与家乡朝夕相处也已有两年多了,家乡的美丽风景和朋友们的欢声笑语浮现在脑海里。家乡的景色,可是天然的背景。

我和朋友们在那蓝天碧水,五彩的鲜花中,拍下了我们与家乡的第一张合影。看到那合影,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过去那美好的时光。

而记忆最最深刻的,莫过于秋天。秋天的景色是那么地美。

每当秋天一到,金黄的叶子漫天飞舞,地上也满满的是它们。轻轻地一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感觉奇妙极了。

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小径上,看着远远地连绵起伏的山峦,上上下下一片金色,好像置身在金色的海洋里,心情多惬意,人生就有多惬意。秋天也是我们孩子们游戏的天堂。

刚刚丰收了的稻田现在得闲了,而我们,枪战游戏也开始了,你挑战来我掩护,你潜伏来我保卫,我们开展了激烈的“战争”!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当然,有时候也有“中弹”或“牺牲”的可能,但那算什么,过程才是王道!对了,秋天还是我们这些馋嘴猫愉快的节日。

果子大把大把的熟了,今天上东家敲几颗枣,明天到西家摘几个桔。刚把红薯片塞到嘴里,山枣又哗啦啦地落入口袋里了。

呵呵,想到这里,我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记得偷西瓜的事了。

那时多馋啊!家乡水美土好,香瓜又甜又大。初秋的香瓜诱人极了!我们这群小兔崽子,总是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貌似不所谓,却像小泥鳅似的转进香瓜田,三下五除二,一下子抱它三四个,跑到大树底下,分享着这无与伦比的美味。

现在看来,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的瓜了。怀念家乡,怀念亲爱的家乡的味道。

3 家乡的美食,这篇作文怎么写

打马而过的青葱岁月里,回忆多数褪色淡去,唯有那萦留于口的些许味道,和着岁月的甘醇,掺着徽府的气韵,终究化出梦中故乡的桑蓝竹绿。

——题记

若非从课堂上习得汪曾祺先生的《故乡的野菜》,我是断不会细细回味我心念的家乡又是因着哪几样美食让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魂牵梦萦的。我的家乡山水环绕,因山成名,以茶为灵,所以像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之流的茗茶才算是家乡的代表,亦或是浸润着徽州灵韵的根本。要说美食,也鲜有特别的。倒是有那么两样算不得美食的“美食”,交织在我年少的时光里,凝化成我所有对家乡味道的回忆。

说起这第一样,倒真不算是正经的美食,而是解闷的零嘴,就是那随处可见的板栗。只是我家乡的板栗,从来不会做成糖炒栗子,而是山里人直接将毛栗胚从栗树上打下来,再用简单的类似扁担石头之类的农具将胚打破,便可直接吃里头新鲜的栗子了。我还记得童年之时我们这群孩子总会三五成群结队往那满是栗树的山沟子里跑,胆大的男孩便会三两下窜上不高的栗树将一个个圆鼓鼓的毛栗胚打下,我们这些呆在树下的孩子便直接拿石头将它敲破。总是不消一会儿工夫,各人便都得了一大捧栗子。刚出胚的栗子是我们最喜欢的,乌黑发亮的硬壳透着水样的清爽气息,又极干净,一口咬碎再将外壳除去,入眼便是乌棕色的栗衣。那栗衣是极不好剥的,这便是我们小孩喜欢新鲜栗子的又一原因了。新鲜栗子的栗衣比放过一段时间的好剥多了,一揭就下,小孩子们没什么耐性自是不愿细细去剥的。除去栗衣露出的便是饱满嫩黄的栗肉了,一口咬下,满嘴清脆甘甜,实是清冽可口。不过往往我们囫囵吞枣的后果就是闹肚子,然而这是后话了。这些年远离家乡,吃到的都是炒好的栗子,那清脆的山栗子自是吃的少了,两相对比,总觉得不如家乡的山栗子自然甘甜。许是家乡的水土清灵吧,又或是我竟是也抱着迅哥儿那般与小伙伴们同乐方觉得青豆美味的心思,些许年了,我也无从知晓了。

如果说这第一样我兴许还抱着几分私心,因着童年视角的缘故而做不得数,这第二样却是真正的家乡特色了。说它特别,却也是借着一方水土,说它的来历,倒是颇有趣味的。早在宋年间,它便被大家苏轼颂以“徽州四炒”之首了,又有古文云“问政山势如翔鸾舞凤,其竹亦葱郁灵秀,其笋也,清冽甘甜,别处更无”。可巧的是,我高中校园即落址于问政山前,问政山茂林修竹,枝条斜逸,当真宁静致远,颇有意境。俗话说靠山吃山也不无道理,因着地势之利,我有幸尝过问政山竹笋之味。那竹笋表面粗大,无一处透着翠竹那碧绿通透的灵气,其韵味却只在煮熟之后才透出来。在我们徽州,做这道菜却是有讲究的,掬几捧清水放于锅中,再将剥完皮的笋块轻轻放入清水中,加三文火,其间再续一碗水,无需任何调料,煮一个时辰便好了。将熟透的笋块捞起,夹一块尝尝,甘甜入味,自然天成,就连煮笋的清水都比那山泉来的甘甜。我想全天下恐怕也只这一处有这样别致的竹笋了。我想不透个中缘由也只有大叹此番钟灵毓秀了。后来还真有人考证出问政山是龙脉所在,还与徽商气数相关,我自是不懂这些的,一笑而过。唯有这特别的滋味让我深深铭记,每到一处吃笋自然都会比较一番,比来比去终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用家乡话来说,便是其味入魂了。

要说我的家乡,倒真是极好的。偏居江南一隅,有着“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般的碧野青天,又借着黄山之名,浑然天成灵秀之实,而徽墨歙砚的缔造,则更给这座千年古城描蒙上了一层亘古的书卷气。生于斯,长于斯,自然乐于斯。如今远离家乡,也只有凭借这几样吃食才能不致遗忘家乡的味道。许是只身在外很难吃到那两样记忆中的美食了,又或是那清甜的山栗和竹笋早已交织在我生命的长河里如同那入味的红酒般越发沉淀醇厚,但更是因着一份悠悠的乡情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335313135吧,如今再尝那两样,终究觉得少了一份甘甜,多了一份苦涩。

4 写南京美食的作文

南京人和鸭子的渊源很深,三两朋友小聚,或是寻常家宴,都会斩盘鸭子,配些素菜,炖个荤汤,就成席了。鸭子视季节而定,烤鸭丰腴多脂,宜秋冬,盐水鸭清瘦适口,宜春夏。江南地下水位高,水网密布,鸭禽多,加之南京是亚热带气候,夏季酷热,地气燥,鸭子性凉,可以调理体质,补体液。这么说来,嗜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南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嗜鸭的呢?据说起于朱元璋时代。本地产鸭以湖熟种为上,湖熟隶属江宁,明初成为贡鸭产地,赶鸭人从湖熟放鸭子入水,鸭子沿途一路觅食小鱼小虾,抵宁时已经膘肥体壮,又因为每日坚持运动,不至于肥膘过度。读过汪曾祺的《鸡鸭名家》,里面有赶鸭的盛景,赶鸭人在每只鸭子嘴巴上都作了记号,这样,即使在芦苇荡里混养,也不会弄错主人。鸭子上岸的次日,开始去内脏,腌制,抹盐以后用石板压制,是为板鸭。南京的名物桂花鸭,说是因为八月桂花飘香,又正是鸭肉最细嫩时而得名,我看这纯属附会,顶多是夏日食用鸭子比较解暑罢了。南京鸭子的动人处,恰恰在于它没有诗情,只有市井味。

南京鸭子久负盛名,口味好,身材棒,常常有人问我南京姑娘的样子,我说:“桂花鸭你见过吗?身长玉立,不肥不瘦。”我不爱吃北京烤鸭,厨师肃立在旁,飞刀切肉,极有仪式感,可是鸭子偏肥,过于油腻。不过嗜之者爱不释手,梁实秋说吃烤鸭就是要吃那层油,广式烤鸭为了省掉“填鸭”的程序,直接吹鼓了皮烤,吃起来没有油分,让梁老先生大失所望。

口味这种事,真是很微妙和私己的经验,我不喜欢吃鹅,觉得纤维粗——鹅食草,鸭食杂粮,当然后者肉细,口感滑润。

5 写美食做法的作文怎么写

我的家乡最著名的小吃非美味的云吞莫属了。每当品尝这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时,我就心旷神怡。

吃云吞时要有耐心,你如果心急,想一口吃掉一个,云吞非把你烫的满嘴是泡。吃云吞也很有讲究,你既可以把皮和陷分开来吃;也可以扎破了皮再漫漫吃。喜欢吃辣的客人可以放些胡椒粉再吃。

国庆长假的一天,妈妈特意带我去黄师傅云吞店品尝那美味的云吞。开始吃云吞了。只见这云吞皮包肉厚,色泽诱人,各个长的鼓鼓的,让人看了真想一口猛吃一个。这时。我先拿起胡椒瓶往云吞汤里撒胡椒粉,再挑一个最大的,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扎破皮,顿时一阵香气袅袅地钻进我的鼻孔里,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我先咬了一口皮,真是嚼劲十足。接着一团红色的肉从云吞皮中顽皮地跑了出来。它似乎在调皮地看着我。这时,我再也抵挡不住肉陷的诱惑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那美味多汁的云吞咽下去,只想让云吞在口中漫漫回味。我一连吃了七个,吃得我的肚皮涨得鼓鼓囊囊的。妈妈见我吃得这么香,说我是个贪吃鬼。诶,谁让云吞这么好吃呢!我宁愿是贪吃鬼,也要品尝这人间美食。回到家,云吞的香气还溢满在口中呢!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大家一定流口水了吧!大家快来品尝这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云吞吧!

6 写美食的作文开头怎么写

美食的范围是无边无际的,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有山珍海味,鲍鱼海参才属于美食,其实有的时候臭豆腐也是一种令人回味的美食。

在路边的小摊上随处可见到卖臭豆腐的滩子,一元钱三块。以前爸爸总对我说:“路边小摊上的东西不卫生,你看那种油多脏啊?”“你看,那么多的人都在买,他们吃了就不生病吗?我也要吃嘛?”我反驳道。爸爸拿我没有办法,给了我一元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来到买臭豆腐的小滩上,“小朋友,是不是想买臭豆腐啊,一元钱三块,很好吃的。”老板和蔼地对我说。我把一元钱给了他。

只见老板把三块豆腐放进锅里,用筷子把他们分开,随即锅里奏起了“噼里啪啦”的乐曲声,不一会儿,就全熟透了,我看得直流口水,恨不得立刻捞起来就吃。老板放进盘子里,递给了我,我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由于刚从锅里拿起来,太烫,我的嘴都快烫出了泡,爸爸见我这番模样,对我说:“很好吃吗?瞧你的样子,像几百年没吃饭一样。”“真的很好吃。”我对爸爸说。吃完豆腐,我连汁带汤全吃了下去,味道真是不错。

听了“我”自己这样的吃豆腐经历,你是不是也心动了,赶快去尝尝吧 ,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7 关于美食的作文怎么写

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徐州是一座历史名城,美味的食品更是数不胜数:颜 人的红富士苹果、香甜可口的小孩酥、风味独特的沛县狗肉………但在众多的食品中,有一种看似极平常却又独特,也是徐州人民 不厌的食品——烙馍

烙馍及不同于北方的单饼,也不同于很多地方的煎饼它作为徐州特有的食品,已经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在楚汉相争时,刘邦率兵与项羽作战,路过徐州因为刘邦的军队纪律严明而深受徐州老百姓的拥戴为了能让行军中的刘邦军队吃上一顿饱饭,徐州的老百姓急中生智,发明了一种既简捷又实惠的面食——烙馍后来烙馍这种食品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

烙馍的做法很简单,做烙馍的地方几乎随处可见几个老人围在一起,支起一个鏊子,将和好的面团切成小块,他们扞的扞,揉的揉,摊的摊,几个面团在这些老人手下飞舞着不一会儿,一张又薄又圆的烙馍就做好了

烙馍做好了,单是看着这又薄又圆的烙馍就会引起你强烈的食欲烙馍吃起来很劲道并且富有韧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象征了徐州人不怕吃苦、勇于面对现实的品质烙馍的吃法也很多:可以泡在汤里吃;可以卷油条吃;还可以在两三个烙馍之间放上油、盐、葱花、鸡蛋煎的黄黄脆脆的吃……还有一家很出名的餐馆用别出心裁的推出一道“烙馍卷烙馍丝”的菜式,深受顾客们的喜爱你一定很好奇何为“烙馍卷烙馍丝”吧?所谓的“烙馍卷烙馍丝”就是:把烙的烙馍切成丝,然后放到油锅里炸,炸的酥脆的烙馍丝再配上辣辣的海带丝、土豆丝,然后外面再用软嫩的烙馍卷起来,真是独特美味

如果你有机会来徐州,可不要忘记品尝徐州独特的食品烙馍,保证你百吃不厌

最古老的中国传统美食有:

生鱼片和烧烤。中国古代的生鱼片叫脍,烤肉叫炙,远古人类就是为了吃到熟的食物才学会了使用天然火的,正所谓脍炙人口。尽管这两样食物现在来说不是家常必备菜,但他确确实实是最古老的中国美食。

炖肉。现在的红烧肉,猪肉炖粉条,水煮肉片儿,这些都是从古代的炖肉中演变而来的,追根溯源,这些菜肴也很古老。

饺子。这是最有中国代表性的美食,古代只能在皇宫中吃到,但是现在已经进入到每个家庭中了。

民以食为天”,随着回归自然食品的兴起,传统美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实,这些食物的由来都有它美妙的传说。

馒头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水晶饼

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

冰糖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内江的一个大糖坊主张亚先家的丫环。有一次,她趁张亚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浆正准备喝的时候,张亚先来了,扶桑连忙把糖浆倒进猪油罐,将它藏进柴堆里,又在上边放些谷糠掩盖住。

过了几天,当扶桑捧出猪油罐时,罐里却长满了许多水晶般的东西,敲碎入口,坚脆而纯甜,其味道胜过白糖。扶桑把这一奇怪现象讲了出去,许多人如法炮制,因制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们就把它称作冰糖。

一:虾饺

虾饺,是广东茶楼、酒家的传统美点。广东人饮茶,少不了来一笼虾饺。上乘的虾饺,皮白如雪,薄如纸,半透明,内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

虾饺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的广州河南(现海珠区)五凤村,该村一涌二岸,当地人在岸边捕到鲜虾后剥其肉以粉裹而蒸之,其汁液不外流且极鲜美,久而久之,名声鹊起而风行于市,并引进到茶楼食肆,经不断改良,形状由角形改成梳子形,细摺封,每只不少于十二摺呈弯梳状,美观得体,成为南粤名点。

后来,虾饺皮由米粉改为澄面(小麦淀粉),用大滚水熨熟而成,馅的原料也有了改进,即用合理比例,以鲜虾肉、熟虾肉脊肥肉头(用大热水熨过,去油增加口感),脱水鲜竹笋尖,猪油加味料组成,以旺火蒸之,达到晶莹通透,馅心红白双映生辉,百食不厌而回味无穷成粤点之首。

纵观今时,要吃上名副其实的靓虾饺,确难寻觅,主因是澄面问题,过去澄面加工是每年深秋以小麦磨浆压干,反复暴晒而成,不用任何物料搭配,质感晶莹通透而爽。如今需求量大,以暴晒改为烘干,这一制法澄面皮就复成粘牙而不爽。

虾饺在制作上较为讲究,将澄面、生粉制成虾饺皮;鲜虾洗净去壳吸干水分压烂 搅拌成肉胶,肥肉切成细粒,用开水烫至刚熟,再用清水浸过,使肥肉既爽而又不致出油;加入鸡蛋白、细笋丝、味粉、麻油、胡椒粉等配料,经冷冻后制成虾饺蒸熟。虾饺片薄而半透明,皮内鲜饺馅料隐约可见,形似一梳香蕉。由于外形美观,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深受海内外食客赞誉。近十年推出的鸡粒虾饺、蟹黄虾饺等新品种更受食客的青睐。

二: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的风味小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最具有海南特色的风味小吃。

海南粉不仅好吃,外形也好看。白色的粉在碗里,洒上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令人看了都垂延三尺,恨不得马上吃上一碗。

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上浇上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撒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配料即成,叫做“粗粉汤”;而细粉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

海南粉的做法很简单:来了客人,抓适量净粉丝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老抽,蒜泥,用蒜头爆香过的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用肉丝、笋丝、虾仁、生粉制成的热芡汁,牛肉于丝,炸鱿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包及碎香菜,用筷子夹着粉条和它们搅拌调均后便可进食。

吃海南粉也挺有意思。吃粉时,我喜欢一根一根的吃,找到粉的“头”以后,“嘘”地一下吸进嘴里,真是顺滑爽口呀!吃肉丝、花生、笋丝时,我先用舌头舔一舔它的“粗”味道,再细细地咀嚼,品尝它的“细”味道。

有一天我吃海南粉时,由于吸粉过猛,汁溅得满脸都是,弄得我狼狈不堪。

海南粉只是海南的其中一种小吃,当然还有很多种,但海南粉是最著名的一种。如果你来到海南玩,千万别忘了吃海南的风味小吃——海南粉哦!

三:羊肉泡馍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必须品尝的佳肴之一。

羊肉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

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打小就可以了。接着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

看着这碗羊肉泡馍,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条就像层层波浪,馍块的肉片就像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像点缀在小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

羊肉泡馍的香味也十分诱人。那浓郁的香味早就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葱末的清香,泡馍的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极!如果再配以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条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一股脑吃完这些,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

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做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

除《闲情偶寄》外,还有那些讲究美食的古籍?

《食经》也是记录美食的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