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古籍有哪些?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着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参见诺亚方舟)、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鲁迅还专门写有一篇《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家中仆人长妈妈为他买来一本《山海经》,给他带来的那份惊喜,还两次特别提到"九头的蛇"。
《山海经》18卷分别如下: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
中国先秦以前的上古史中有很多神话和传说,充满了神秘感。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我们对这些神话和传说的本源扑朔迷离。
先有“盘古开天辟地”,有了天地以后开始“女娲造人”,有了人类,就要想如何生存,为了躲避猛兽攻击,有巢氏“构木为巢,袭叶为衣裳”,教人们在树上筑巢,解决了“住”的问题。“燧人氏钻木取火”,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解决了“吃”的问题。吃和住问题解决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自然出现,这就是“文明”的诞生。第一位人文大神就是伏羲,“伏羲八卦”,传说是他根据河图洛书结合天地万物的变化而创造,他还教人们渔猎和作曲,文明时代开启。
先来说说创天大神-盘古。
最早记录盘古神话的古籍是《三五历纪》,作者是三国时期徐整。原文记录:“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张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那么盘古原型为何?有历史学家认为,盘古神话来源于南方蛮族,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说高辛氏有畜狗名槃(pan)瓠(hu),因咬东辛氏敌人之功,得高辛氏女为妻,生六男六女,繁衍成为南蛮,后来这个神话不断演化,将槃瓠神话为盘古,取其谐音。
下面说说女娲的故事。
最早记录女娲的古籍是《楚辞天问》,原文是“女娲有体,孰能匠之”。意思是:女娲造人,那她又是谁造的?屈原的这个问题问的好,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其实寓意着她的生命力很强,而且还有“女娲补天”的神话,说明是她支撑起了人类生活的环境,说明什么问题?既能生育又是主宰,在中国早期的母系氏族时期,部落大酋长就是这样的角色。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那为什么叫“女娲”呢?易中天中华史的观点是:娲通呱,呱是青蛙的叫声,用青蛙的呱寓意着女娲有像青蛙一样的超强的繁殖能力。我很认同易中天的观点。
有巢氏的传说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记录有巢氏比较早的古籍是《庄子盗跖zhi》,原文是:“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从记录的生活环境推测,在那个时候人们常被野兽侵袭甚至杀死,时间大概在旧石器时代早期,有巢氏“构木为巢”,创造了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这个时候人类部落文明刚刚开始,与有巢氏同时期还有华胥氏部落,这个部落很厉害,因为有两个牛人在此诞生:“伏羲”和“女娲”。传说华胥氏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生伏羲和女娲,一次自然灾害导致这个部落大部分人丧生,为了维系部落的存在,伏羲和女娲兄妹相交,创造出华夏民族。华胥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
下面讲讲燧人氏的传说。据《尚书大传》记载:“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古籍记录燧人氏姓风,是三皇之首(三皇说法不一,一种认为是天皇燧人氏,地皇神农氏,人皇伏羲氏),他最大贡献是发明了人工取火。
燧人氏生活的时期推断在旧石器时代早期,是中国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在我写的历史连载中曾经讲到过北京山顶洞上,他们生活的时间是距今3万年前,已经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骨针”和“墓葬”,那是的人们已经告别了衣不蔽体的生活,开始尊重生命。燧人氏比山顶洞上生活的时间还要更早。
河南省商丘市是燧人氏传说所在之处,并有燧皇陵,商丘至今流传“燧人击石取火”的神话。这里的上古先民最早发明了燧石取火。到尧时期,商丘一直作为火神的祭祀之地。据《左传》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阏伯就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先祖契。在唐尧执政期间,任火正之官,后世称之为火神。燧人氏被成为火祖。
如果你认真分析各种古籍中记录的神话传说,会发现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女娲造人说,伏羲女娲兄妹相交说,如果女娲之前没有人类,那么为什么会有其母华胥氏的传说? 如果女娲代表母系社会,在那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为什么要又出现了伏羲和女娲交配说?这个问题困惑我很长时间,后来在知乎中寻求专家答复以及自己的思考,让我有所启发。
不要妄想将中国的各种神话传话都放在一个系统框架中。不要按照“你所谓的合理的思维逻辑思考”,神话就是神话,各自为政,神话的撰写者所处朝代的政治思想会左右神话的编写,所以出现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古籍中有不同的神话传说也不为怪。但是我们可以做出相对科学的推断,在女娲的时代,母系社会时期,人类还处于猿人过度阶段,至于为什么会有伏羲女娲兄妹说?在易中天的中华史也有回答这个问题,我比较认可。他的观点是伏羲时期,已经进入父系社会,中国的封建王朝也是男权社会,为了维护统治,代表母系的女娲的地位自然要说出低于代表父系的伏羲,故出现了伏羲女娲兄妹说,还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做证据。
按照我的推断,实际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华胥氏->女娲->燧人氏->伏羲->炎黄,华胥氏代表原始社会早期的阶段,这时还是半猿半人,为防止野兽攻击,开始群居生活,以达到相互照应的目的;到了女娲时期,人类数量开始增加,是以狩猎采集为主的母系社会;到了燧人氏和伏羲氏时期,男性的生产活动占主要地位,从母系社会过度到了父系社会;到了炎黄时期,形成了部落联盟,而且文明出现,中华文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1盘古
2三皇
3五氏
基本的序列就这样,古时记载奇闻怪事书太多,《山海经》、《搜神记》、《华阳国志》、《越绝书》都有记载,近一点的像《聊斋志异》,几千年得历史怎么可能说得完。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知识信息;
著作方式;
文字;
物质载体;
文字制作技术;
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书》、《白虎通》等。
“史”是指历史典籍,如《史书》、《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诸子之学,如《荀子》、《老子》、《庄子》、《论衡》等。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分为总集、选集、别集,如《乐府诗集》、《古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有兴趣的可以下载:http://wwwchinathinkorg/downxp/documents/200301/101shtml
中国经典古籍有哪些?
本文2023-10-21 23:29: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