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用的工具书有哪些,什么是清朝康熙年间编成的字典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语文常用的工具书有哪些,什么是清朝康熙年间编成的字典,第1张

  语文常用的工具书

  一、查文字

  1,常用字的查找一般查《新华字典》即可。

  2,冷僻字和古文字,一般可查《康熙字典》。此书共收四万七千余字,缺点是征引书篇错误较多。王引之的《康熙字典考证》,日本人渡部温的《康熙字典考异正误》可作参考。

  3,读古典韵文,掌握字韵十分重要。可查《佩文韵府》,《诗韵合璧》。 4,辩证字汇,可查《容易写错的字》。 二、查词语

  1,常用词语查《现代汉语大辞典》。

  2,古代汉语查《辞源》、《辞海》。如果进一步追溯文字的古意,参考汉代的《尔雅》和清人的《经籍纂诂》。

  3,成语、方言、俗语、谚语、外来语查《汉语成语词典》、《汉语方言词汇》、《汉语谚语词典》、《通俗编》、《外来语词典》等。

  4,查各科词语,除使用综合性词典外,如《大百科全书》,还可利用专科性词典。

  三、查诗文字句出处

  1,有专书所引的,可一索即得,如《毛诗引得》、《诗经所引》、《杜诗引得》一类。

  2,还可用另一些广引诗文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古今图书集成》、《子史精华》、《太平御览》等。 四、查篇目

  1,综合性的查《全国报刊索引》。

  2,古籍方面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五、查书籍

  1,如果想了解我国图书流传变迁的经过,以及学术发展源流,可利用历代正史中的艺文志和经籍志以及各种官私书目。

  2,要查现存的古籍和丛书,可查《中国丛书综录》、《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

  3,如果想了解古籍编撰经过、内容得失、文字异同、版本源流、款式体例、作者生平等,可查《四库全书总目》、《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等。

  4,查地方文献利用地方志。

  5,按学科查找书目,如冯炳文编的《全国图书馆书目汇编》。

  六、查年代 查万年历。

  七、查地名 查地方志和古今地名沿革变迁的工具书。

  八、查人物

  1,查人名。综合性的专书,如《中国人名大辞典》。查《姓氏寻源》。查《历代名人生卒年表》。

  2,查传记。从史书列传中查找。从学科传记中查找。方志传记。年谱。

  3, 查近现代人物。可利用《中国百科年鉴》等工具书。

  《康熙大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成的字典

想读古代书籍当然要过文言阅读这个门坎,进门之后迎接你的一定是惊喜,你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涵盖了几千年的世界,浩如烟海,美不胜收。

那么,原本接触古籍不多的人要从哪里开始呢?其实,文言不好不是问题,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毕竟文言也不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只要有兴趣,很快就可以改善的。

读古籍不用找什么学习资料,直接拿过来读就可以了,如果碰到不能理解的难点(一般多为典故),可以先放一放,读的多了之后,有很多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了。

刚开始读古籍,推荐《古文观止》、《历代文选》。《古文观止》是清初编选的古文选本,“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选辑文章二百二十篇”。此书现在的版本比较多,我认为中华书局的要好些。《历代文选》是冯其庸等六位中国人民大学的六位老师选注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我手头的是七十年代末期的繁体竖排版本,现在应该有简体版出版。这两者所选内容同多异少,于所选的内容各有详略,《历代文选》多了清代的文章;从注释内容和风格上来说,《历代文选》可能更适合我们阅读。从这两种书中就可以看到古文的大概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唐宋八大家的文集和《史记》、《汉书》这类史籍。其实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在上述的《古文观止》和《历代文选》中都有选录,再读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和感受其文字和思想魅力。尤其是《史记》,号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先生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或者直接用伟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史记》现在的版本也比较多,建议选择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套装中的《史记》部分(单独定价,无翻译,有注疏。原为繁体竖排,不清楚现在有没有简体版本),或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史记》上下册版本(郭逸、郭曼标点)。

读过这些之后,你对古籍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接下来就自己发挥吧。

读古籍需的工具书推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一般来说足够用了。如果想再深入,那就考虑《康熙字典》吧,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标点整理本不错。

需要补充的两点:

一、强烈建议不要买带有翻译的或是白话的版本,因为即使翻译的再好,也很难传达作用的原意,而且古文本身自有的美会被破坏殆尽,所以还是靠自己吧。之所以强调版本,是因为这些书买来皆可收藏,不是有文物价值,而是这类书在几十年后再读依然会有收获。

二、对古籍感兴趣,还要过繁体字这一关。虽然现在单体字的古籍越来越多,毕竟不是百分之百,且还有繁体的影印本这种印刷形式,总不能进了宝山却扔了一大半宝贝不管吧。同样的道理,繁体字不难,看多了就自然过关了。

工具书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辞书。是以汇集和解说词语为目的的工具书,包括字典和词(辞)典。

1、类书。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查检、征引、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

2、政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专书,是历史著作的一个门类——典章制度专史。由于它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故一般也将它作为工具书的一个类型。

3、百科全书。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文比科学知识,收集各种专门名词、术语,按词典形式编排,解说详细的大型参考工具书,起着知识总汇的作用。

4、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并按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包括年刊、年报等。

5、手册。是汇集某一万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以供读者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它通常是简明扼要地概述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基本公式、图表、数据、规章、条例等,其实用性较强。

6、书目。也称“目录”,即图书目录,是揭示与记录一批相关文献的工具,它著录文献的基本特征,并以一定的次序(主要是分类)编排而成。

7、索引。也称通检、引得、备检等,它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中的具体内容,如字、词、句、人名、地名、篇名、书名、主题等进行摘录编排,注明出处,以便查阅的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使用。

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性工具书(美国工具书专家盖茨称其为控制-检索型工具书和资料型工具书,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还可以根据语种、学科内容、规模大小等标准进行划分。

资料来源::工具书

安妮宝贝对谈著名藏书家韦力——关于古书、古典文化,对风雅和优美投以深深爱慕,对高洁和矜持不失信仰。

含大量珍贵古籍照片,四色全彩印刷,还原古书沉淀百年之精之纯之美。

“对风雅和优美投以深深爱慕,对高洁和矜持的情操不失信仰,这样的辰光貌似已一去不复返……被新世界的衍生物所包围的我们,对历史及传统,如何欣赏、表达、维持和保护。”——安妮宝贝

“我们今天所谈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怎么体现?靠的就是这些古书。我总想告诉别人,美之所以为美,到底是怎么回事。”——韦力

其实只要从网上下载一份《简化汉字总表》就可以了,《简化汉字总表》是简体繁体对照的。下面的具体方法供参考:

1、下载一份《简化汉字总表》,打印出来,每天看一页或半页,记住繁简对应关系。特别要注意有少量简体字所对应的不止一个繁体字,如前后的“后”繁体是彳旁加幺加夊,但是皇后的“后”并没有简化,不能那么写。

2、如一时没有《简化汉字总表》,可注意《新华字典》中有些字头后面加括号附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写法。不加括注,就说明该字没有繁体或异体。首先要看一下字典的“凡例”,以方便使用。

3、找一本用繁体字印的书,厚的看一遍,薄的反复看两三遍。最好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或其他古籍出版社用繁体字印刷的古代诗文,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篇目对照看。香港所出大陆作者的现代作品,往往用电脑软件将简体字转换为繁体字,因软件比较机械,当一个简体字所对应的繁体字不止一个,就会出错,如果阅读,必须注意。

4、打字可从网上搜索安装“繁体字输入法”,用“五笔”输入简体,出现繁体,用拼音也打出繁体。安装了“搜狗拼音”,只要在“设置(右击屏右下方输入法)-属性”中点选“繁体”就行了。但是输入时一定要留意少量特殊字的繁简对应关系。

5、练毛笔或硬笔书法可写繁体字。有的新印碑帖注有简体字。

谈自学古文字

李学勤

李学勤先生,北京人,生于1933年,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研究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中国青铜器的奥秘》(英文版)等。

案头这封长信,是远方一位青年教师寄来的。信中谈到他在十年浩劫期间失去了读书机会,但由于爱好篆刻,经常接触古文字,逐渐对古文字学发生兴趣,连同古文字产生的历史时代,也想深入研究。他迫切希望能根据业余自学的特点,告诉他怎样着手学古文字学,拟定一个系统学习的计划。

这样的信,近年我陆续收到过好多。写信的青年朋友,有文物考古界、艺术界的新同志,也有文史学科的教师或学生。每当我披读信里充满热情的文句,总是思绪萦回,沉浸于回忆之中。

我学习古文字,就是自学出身的。曾有人传说我得力于家学,这与事实不符。我的家庭是知识分子,却与古文字这一行无关,我在清华念书也没有学过与此有联系的课目。作为被古文字的“神秘感”牢牢吸引的年轻学生,我所仰赖的只有北京图书馆。巍峨的馆门,存衣处,目录箱,等候取书的长椅,阅览厅的净案明窗,至今追想,犹历历如新。不分寒暑,晨昏,奔走于文津街上的生涯,直到1952年,我去考古研究所参加编《殷虚文字缀合》,才告结束。这样一段经历,使我对有志自学古文字的青年朋友倍觉亲切。

中国的古文字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又是一门罕人问津的冷僻学科,过去甚至被称为“绝学”。建国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繁荣开展,新发现古文字材料层出不穷,古文字学的实用价值日益显著。但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力量仍很薄弱,同摆在面前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这种形势,限制了古文字学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考古学和整个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能看到不少年轻同志愿意学这个冷门,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根据亲身经历的甘苦,我觉得有义务告诉大家,自学古文字学实在是很难的。今天的古文字学,已非历史上的小学、金石学可比,它介乎考古学、古代史、语言学、文献学之间,和这几门学问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古文字学,需要相当广博的基础知识。这是困难之—。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珍贵文物,分散各地,有些不易见到。就连著录,一般也是印数甚少,价格昂贵,在图书馆列于善本。有关论著多较专门,缺乏有新水平并用现代语言编写的概论性书籍。这是困难之二。所以,有些自学者虽然努力,或不得门径,或缺乏必需的条件,成效不多,徒费精神,实在令人惋惜。

这么讲,意思绝不是要泼冷水。难学,不等于不能学,而是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毅力。荀子有云:“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自学,自然比不上有导师可随时请益,不过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便学有良师,功夫还得自己去做。导师的可贵,最要紧的是指点治学的方向方法,避免弯路错路。我们自学,更必须注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不妨通过前辈古文字学家的论著,仔细体会他们所运用的方法,所走的路数,吸取其中的丰富经验。假如走的路子错了,再想改正,便得用许多时间和气力,这种教训,我们见过得也有不少。

那位教师问我怎样系统学古文字,依我看,可以有两种学法,因人而异。

对于以古文字研究为终身职志的人,我建议最好从《说文》入手,先学秦汉文字,如秦简、秦刻石、汉简、汉碑,以后再上溯两周金文,最后学甲骨文等商代文字。记得二十多年前,陈梦家先生讲过这样的学习法,我当时颇不以为然,事经多年,才认识到这样学能对古文字源流演变,文字形音义及其所以然,均有透彻了解,奠定古文学知识的深厚基础。表面看似乎迂缓,实则事半功倍。

《说文》一书,现在看来固然有很多时代局限,但仍不失为研究古文字的出发点。汉儒所见古籍,所闻师说,不少是后人无法直接接触的。许慎号称“五经无双”,《说文》集汉代文字学知识大成,清人注解《说文》更有重要成果。开始学古文字,不可不读《说文》,但不要单看大徐本本文(如最近影印的一字一行本),应当兼读注释。大家喜欢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这是对的。如果觉得段注卷帙浩繁,一时读不完,建议先读王筠的《说文句读》,比较简明。此外,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对读段注很有帮助。至于丁福保编纂的《说文解字诂林》,汇集众书,便于检索,不能作为阅读之用。

上 面说的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学习法,需时较多,只适用于专门研究这一学科的同志。如果出于工作要求,或本人兴趣,一开始就学甲骨文或金文,也无不可。比如,先读郭老《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和《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5—1956年连载),及《金文编》、正续《甲骨文编》等,都是很好的。我起初就是先学甲骨和战国文字的,到六十年代不得不补学青铜器,说明不管先学什么,想要在古文字学范围内有所建树,还得认识古文字发展的全过程。借用武术家一句话说,叫做“及其至,则一也”。

有些自学者担心古文字难记,以致把精力全用在摹写《说文》篆字或《甲骨文编》、《金文编》上去了。实际上,对古文字的理解,常比默记更为重要。为了弥补记诵的不足,可以尽量利用工具书。如《经籍纂古》、《说文通训定声》、《新编上古音韵表》、《广韵声系》、《甲骨文字集释》、《金文诂林》等书,与学习研究都有裨益。新出的高明同志《古文字类编》、徐仲舒先生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分栏列举不同时代字体,尤有助于学者通习文字的流变。

唐兰先生说过:“古文字学的功夫不在古文字。”我这些年讲课,屡次介绍这句名言。我体会,唐先生的意思是强调文献知识对古文字研究的重要。研究古文字,必须充分运用文献学的成果。以我所知,著名的古文字学者,无不在文献方面有高深造诣。以杨树达先生为例,先生研治小学多年,但直到抗日战争时避难湘西,才着手考释金文。他所著《积微居金文说》,真是妙义纷呈,创获独多。推其本源,其功力和方法都是从文献研究中得来。又如不久前逝世的陈直先生,所著《史记新证》、《汉书新证》、《两汉经济史料论丛》、《三辅黄图校证》等多种,均以秦汉文物与古籍互相印证。即使是一砖一瓦,他信手拈来,都能用以说明一定的历史问题。没有对文献的精湛研究,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在学古文字时读古书,最好能以古文字材料与同时代的文献对照阅读。例如学西周金文,同时读《尚书》、《逸周书》及《诗经》中西周作品,必能收左右逢源之效。前几年,我们整理注释云梦秦简,特立一条凡例:“注释尽可能引用时代接近的古籍及其注释。”就是为便于对比研究。如一味追求高古,援弓《诗》、《书》古训,反与秦简不合。

读古书,首先要读常见书,不可偏好孤本秘籍。最普通的如《史记》,司马迁写作时将《诗》,《书》、《左传》、《国语》等熔于一炉,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基本材料,三家注虽不理想,内容却很丰富,足资参考。有人以《史记》为常见,不值得细读,甚至治学多年,还没通读过《史记》,这是不足为训的。

古文字学又不能同考古学分开。在解放以前,绝大多数的古文字学材料得自偶然发现或者盗掘,学者研究甲骨、金文,不能不多靠拓本,侧重于文字的辨析,接触器物本身的机会较少,对出土情况更很难了解。现在的科学发掘材料,有明确的出土记录,其学术价值大为提高,所以学古文字的人不可不具备一定的考古知识。

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相辅相成,把文字考释与考古学方法结合起来,常能解决单凭前者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研究青铜器,不仅注意铭文,还应观察其形制、纹饰、功能和冶铸技术。研究甲骨,也应该兼顾甲骨品种,修治方式及钻凿的形态。这些年新发现的重要古文字材料,象殷虚小屯南地甲骨,“妇好”墓青铜器、周原甲骨和青铜器、淅川下寺青铜器(我认为出令尹子庚鼎的墓不属于令尹子庚)、侯马等地载书、随县曾侯墓青铜器及竹简、云梦秦简、长沙马王堆帛书等等,都必须与遗址,墓葬结合研究,才能深入了解。所以,希望自学古文字学的同志多读有关的考古报告,如有机会参观博物馆或发掘现场,千万不要错过。

检索古文宇学论著及有关的考古材料,也应依靠工具书,即各种书目、索引。关于历代金石论著,可查容嫒的《金石书录目》,其补编刊于《考古通讯》1955年第三期。这部书近年又经增订,可望再版。解放以来的书籍论文,可使用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编的《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专科的目录,甲骨方面,有胡厚宣先生五十年代出版的《甲骨学五十年论著目》。《古文字研究》第一辑所载萧楠《甲骨学论著目录》,可视为胡先生目录的续编。金文方面,容庚先生《宋代古金书籍述评》(《学术研究》1963年第六期),《清代吉金书籍述评》(《学术研究》1962年第二期)及张维持《评中国青铜器外文著述》(《中山大学学报》1965年第三期),对掌握著录情况都非常有用。

翻阅书目,不要被前人著述的繁多吓倒。自学读书,应当精于选择。我年纪小的时候,总幻想读尽天下之书,实际上生也有涯,一个人一生能从头到尾看完的书,不会有多少种。如果不加别择,拚命读了好多书,不能消化,也没有多大用处。小说《谐铎》所讽刺的“两脚书橱”,足为鉴戒。我建议把要读的书分为两类,一为精读,一为泛览。精读的书,必须是对本人确属必要的好书,不管卷帙多寡,一定要读通读懂。这样的书,一年能读一两种,已经获益不浅。泛览的书,不妨扩大范围,目的在开拓眼界,但为珍惜精力,也不能太多。我学甲骨时,曾力求把有关论著全部读过,费了许多不必要的功夫。有一种讲甲骨的线装书,册数很多,我从图书馆借来,用好些天时间通读,没有收获,本应到此为止。我又设法借到同一作者一种未刊稿,篇幅更长,苦读了不少天,仍归失望。自学者精力有限,这样的书,如不是为了写学术史,似可从缓阅读。

最后还想谈一下写作。我觉得练笔是很重要的,学到一定程度,能产生一些见解,就应该试写论文。过于矜慎,长期不肯开笔,容易陷于眼高手低的弊病。不过,论文应该有新见解,没有创见,那就不必写,至少不要发表。创见常与传统的成见相对立,要打破成见,需要很大的勇气。有人说:科学的特点就是从来不是“正统”的,即指研究工作要不断创新。李卓吾论治学为文,应有胆、有识、有才,所谓胆,便是克服困难,破除成见的勇气。在古文字学研究中,想建立新说,有时也得经过多年的论难,没有决心和勇气,便不易于坚持下去。但是,有胆还必须有识,所谓识,我认为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艰苦的功夫、真正的见识,虽然有李卓吾所说的“二十分胆”,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我个人对古文字学所知甚浅,学力非常有限,拉杂谈来,不知有没有足供青年朋友参考之处。至于古文字学的基础知识,以后还有机会介绍。谨祝大家在自学上取得新的成绩。

中文工具书

1、工具书:就是搜集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解难释疑时查考之用的一种图书

工具书的特点:1从编辑目的看,工具书一般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查考;

2从取材范围看,它完整地汇集了某一方面的资料,概括和吸收了前人与当代技术、学术研究的成就;3从编排方法看,工具书采取字序、分类、主题、年代与地区等方法汇集资料

2、工具书的功用:

1解释词语问题; 字典、词典   4检索参考资料;古代类书、政书

2了解图书内容;书目       5掌握学术信息;年鉴

3提供文献线索;书目索引     6获取各科知识百科全书、综合性辞书

3、一、辞书:是汇集与解说词语的工具书,以词语为对象,包括字典与词典

  作用:辞书在帮助识字,学习语文知识,进行语言教育,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规范化,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类书:是辑录古籍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寻检、征引、校勘或辑佚

古典文献的工具书

功用:1可以查找事物的起源,2查考典故出处,3查检诗词文句4检索参考史料,

5校勘考古籍及辑录散佚或残缺古书佚文

三、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之书,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

是近代最有影响的一部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

功用:1宣传新思想,以知识启迪愚昧之蒙;

2传播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宝库;

3中心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4既有可读性,又能满足人们检索资料的急需

四、政书:原是历史著作的一个门类--典章制度专史它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及政治、经济、文化

发展的情况

"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会要:记载一代典章制度发展变化的,

会典:记载一代行政机构职责及章程法令

五、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以供人查阅的工具书

年鉴特点是以年为限,以记事为主,又具有可读性

年鉴作用:1检索新资料的工具;2编年体的信史

六、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参考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工具书

作用:查找党政文献、政策法令、国际国内时事资料、各学科基本知识及统计资料都是很方便的

七、书目:是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

作用:1简介文献内容;2提供查找文献的线索;3考查书籍流传存佚;4指明阅读范围

八、索引:是将书中内容或文集篇目或报刊资料按一定方法排列,以供检索文献的工具书

作用:主要是供检索文献篇名、文句、词语与专题论述出处之用

九、表谱: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的工具书

十、图录:是以图象表示事物形象的工具书

十一、地图:将地表事物和现象标绘于图纸上的缩影普通地图、历史地图与专业地图

十二、名录:是国内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工具书

作用:为机构之间的联系、协作、交流提供方便,为了解产品生产情况提供信息方便,

为了解产品生产情况提供信息

1、《新华字典》

是目前最常见的字典。《新华字典》释义用现代汉语,注音也准确,当然,《新华字典》毕竟是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所收的古字和古义是很有限的,因此,还有必要查阅其他的字典。

2、《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一般字典查不到的字,在它上面可以查到。这本字典按照部首排列,全书共分有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它释字的典例,也是先注音,后释义,再而引古书为证。

3、《汉语大字典》

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版的一部大型字典,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在五万六千个左右。在字形方面,它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表可能标注出所收字的现代读音,然后收列它的中古反切,并标注它的音韵地位和和所属的韵部。 它是查考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的大型工具书。略微不足是词义的概括性不足,难免出现义项分合不当。

4、《王力古汉语字典》

是2000年才出版的一部中型古汉语字典。它特别重视词意的概括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并且设有同义词辨析、同源词探讨和连绵词阐释等内容。

它对阅读古籍和提高古书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查考汉字上古音、中古音的书还有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