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的文言文释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汤的文言文释义,第1张

1 古文中“汤”的意思

◎ 热水:~雪。

赴~蹈火。扬~止沸。

◎ 煮东西的汁液:米~。参(shēn )~。

◎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菜~。

清~。◎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泉(温泉)。

~山(在中国北京市)。◎ 中药的剂型:~剂。

~药。◎ 姓。

● 汤 (汤) shāngㄕㄤˉ ◎ 〔~~〕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浩浩~~”。◎ (汤) 详细字义-------------------------------------------------------------------------------- ◎ 汤(1) 汤 shāng(2) 另见 tāng 常用词组-------------------------------------------------------------------------------- ◎ 汤汤 shāngshāng(1) [(of current)rushing]∶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 清凉山。——《歌声》(2) [wide]∶广大貌;浩茫貌 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南朝 梁· 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3) [fluent]∶形容非常流利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

——《醒世姻缘传》基本词义-------------------------------------------------------------------------------- ◎ 汤 汤 tāng 〈名〉(1) (形声。从水,昜( yáng)声。

本义:热水;开水)(2) 同本义 [boiling water] 汤,热水也。——《说文》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日中如探汤。

——《列子·汤问》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4) 菜汤 [soup]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唐· 王建《新嫁娘》(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liquid decoction of medicinal herbs]。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7) 饮料 [drink]。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8) 汤池,护城河 [moat]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9) 商朝的开国之君 [Tan king]。

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10) 古州名 [Tang prefecture](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12) 唐勃海置,金废。

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13) 山名 [Tang mountain](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

小汤山南有温泉(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16) 温泉 [hot spring]。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17) 姓(18) 另见 shāng;tàng 常用词组-------------------------------------------------------------------------------- ◎ 汤包 tāngbāo [steamed dumplings filled with minced meat and gravy] 装有碎肉和卤汁的蒸包 ◎ 汤池 tāngchí(1) [city moat filled with boiling water—imperable defense work]∶沸热的城池,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形容城池防守严固 皆如金城汤池,不可攻也。——《汉书·蒯通传》汤池百步(2) [hot spring]∶温泉浴池;温泉(3) [hot-water bathing pool]∶热水浴池 ◎ 汤池铁城 tāngchí-tiěchéng [boiling moat and iron city] 滚烫的池水与铁铸的城墙。

形容城池坚固,难以攻克 ◎ 汤匙 tāngchí [soupspoon;tablespoon] 餐具。舀汤的小勺 ◎ 汤罐 tāngguàn [hot-water jar] 烧开水用的罐子 ◎ 汤锅 tāngguō [butcher' cauldron at a slaughterhouse] 屠宰场用的煺毛的大锅;也指屠宰场 ◎ 汤壶 tānghú [earthware hot-water bottle] 用来装上热水在被中取暖的扁壶,用陶瓷、铜合金制成 ◎ 汤镬 tānghuò(1) [boiling pot] 滚开的水锅或油锅 当于汤煮之。

——晋· 干宝《搜神记》(2) [boil with boiling water] 专指用滚汤水煮人的酷刑 臣请就汤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蒙斧钺汤镬。

——《汉书·李广苏建传》◎ 汤剂 tāngjì [decoction of herbal medicine] 中药剂,把中药加水熬出汤汁,除去药滓而成 ◎ 汤面 tāngmiàn [noodles in soup] 带放有调味品汤汁的面条 ◎ 汤婆子 tāngpózi [earthware hot-water bottle] 〈方〉∶见“汤壶” ◎ 汤勺 tāngsháo [soup ladle] 盛汤用的勺子 ◎ 汤水 tāngshuǐ(1) [soup]∶连汤带水的食物(2) [boiling water; hot water] 〈方〉∶开水或热水(3) [means]∶资财;财产 戏子家有多大汤水弄这位奶奶家去!——《儒林外史》◎ 汤头 tāngtóu [prescription for a medical decoction] 因中药以汤剂居多,因此中药的配方被称作汤头 ◎ 汤团 tāngtuán 同“汤圆” ◎ 汤碗 tāngwǎn [soup bowl] 盛汤的碗 ◎ 汤显祖 Tāng Xiǎnzǔ [Tang Xianzu] (1550—1616) 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号若士。

临川(今属江西)人,所居曰玉茗堂。著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诗文《玉茗堂四梦》、《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牍》、《赋》、《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小说《续虞初新志》。

2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文言文解释这是选自《列子汤问》的,赶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3 列子 汤问比较经典的几个文言文+解释全文

《愚公移山》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面各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

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两座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土山都削不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的智叟讥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加高度,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山岗阻隔了。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坐车去诸侯国游学,经过一个村口时,看到两个放牛娃正在为什么事情争得面红耳赤。孔子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男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男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看起来像圆车篷大。到了正午就看起来像盘盂一样大,这不是远的时候小而近的时候大吗?” 另一个小男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清清凉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孔子皱着眉头,想了老半天,无法判断。

两个小男孩都乐了,说:“谁说你是个大学问家,却连我们小孩子的问题也答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高山流水》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哉?”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伯牙弹琴,志向在高山,钟子期说:“妙呀!巍峨高大像泰山!”伯牙的志向在流水,钟子期说:“妙呀!浩浩荡荡像江河!”伯牙心中有什么想法,钟子期必定能审察出来。

伯牙到泰山北面游玩,突然碰上连绵大雨,就在岩下歇息,心中一阵悲伤,便操琴弹拨。最初弹的是霖雨之曲,然后又模拟崩山之音。

每奏。

4 古文中沃汤的汤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沃汤的汤是指:汤,古代指热水。沃汤,用热水浸。

汤[tāng]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卬 )汤。

用赴汤蹈火造句

1 他英勇对敌,不避艰险,赴汤蹈火在所不计。

2 我们这世界,是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甘心赴汤蹈火为了把它弄到手的地方。

3 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即使赴汤蹈火,我们也在所不惜。

4 在任何危险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为他的人类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5 三生有幸,我能成为你的朋友。二话不说,我愿为你赴汤蹈火。一成不变,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在感恩节到来之际,祝你开心!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八十:贯众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贯众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准绳·类方》卷五:贯众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中医杂志》(1959;(3):3):贯众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回春》卷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7 《卫生家宝》卷五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8 《准绳·类方》卷五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9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贯众汤 1 拼音

guàn zhòng tāng

2 《圣济总录》卷八十:贯众汤

21 处方

贯众半两,黄连(去须)半两。

22 制法

上为粗末。

23 功能主治

水气肿满,气息喘息,小便不利;并男子、女人虚积,及遍身黄肿,服白丸子第2日觉口气者。

2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1钱匕,水1盏,煎3两沸,加龙脑少许,温温漱之。白粥养百日。

2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3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贯众汤

31 处方

贯众(锉)1两,苏枋木(锉)1两。

32 制法

上为粗末。

33 功能主治

年深咳嗽,唾脓血。

3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4 《准绳·类方》卷五:贯众汤

41 处方

贯众4两(一方加黄连)。

42 功能主治

安牙。主

43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用净黑豆半升,水3碗煮软。用八金散毕,急将此药漱其口,以去其毒,恐伤牙齿也。

44 摘录

《准绳·类方》卷五

5 《中医杂志》(1959;(3):3):贯众汤

51 处方

贯众15g,苦楝根皮15g,土荆芥15g,紫苏15g。

52 功能主治

驱钩虫。主

53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煎汤服,每日1剂,连服3天。

54 摘录

《中医杂志》(1959;(3):3)

6 《回春》卷四 61 方名

贯众汤

62 组成

贯众2钱(净,未),血余5钱(烧灰),侧柏叶(捣汁)1碗。

63 主治

积热,吐血成斗,先吐痰后见血,命在须臾。

6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上二末,入柏汁内搅匀,于大碗内盛之,重汤煮1炷香时,取出待温,加童便1小钟,黄酒少许,频频温服。

7 《卫生家宝》卷五 71 方名

贯众汤

72 组成

贯众不以多少,茱萸35钱,朴消35钱。

73 主治

疮肿不散。

7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上用淡醋半升,水2升,同煎至二十沸,去滓,先熏,通手洗之。

8 《准绳·类方》卷五 81 方名

贯众汤

82 组成

贯众4两(一方加黄连)。

83 功效

安牙。

8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用净黑豆半升,水3碗煮软。用八金散毕,急将此药漱其口,以去其毒,恐伤牙齿也。

9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91 方名

贯众汤

92 组成

贯众1两半,乌蛇(酒浸,炙,去皮骨)1两,连翘2两,生干地黄(焙)2两,鹤虱(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桑根白皮(锉)2两,白敛1两,威灵仙(去苗土)1两半,白及1两半,大腹皮2两,延胡索1两半,黄耆(细锉)1两半,木占斯1两,甘草(炙)1两,黄连(去须)1两。

93 主治

颈生瘰疬,已针,疮尚不愈者。

94 贯众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贯众汤 《本草备要》:[鳞介鱼虫部]桑螵蛸

半个,研敷伤处。微痒且忍,极痒乃撼拔之。以黄连贯众汤洗,锻石敷之。《杨氏方》∶用蜣螂,镞出后,敷生

《本草求真》:[上编卷一补剂]滋水

个。同研敷伤处。微痒且忍。极痒乃撼拔之。以黄连贯众汤洗拭。锻石敷之。)《本草求真》清黄宫绣公元16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疮科通治方

攻其病,须忍痒,不止蒸熨,直候脓出将尽,即浓前贯众汤,候温洗去胶纸,次日根据前更洗。若尚有脓,又如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九痈疽门]治发背贴淋拓法

其病。须是忍痒。不住蒸熨。直候脓出将尽。即浓煎贯众汤。放温洗去胶纸。次日复看疮中。若尚有脓出。即是

《外科集验方》:[卷上五发痈疽论]五发痈疽通治方

汤剂(decoction)为药物剂型之一。又称"煎剂"、汤液。是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一般作内服用,亦可外用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的优点,故临床上应用最广。还可根据临床具体病症灵活处方,汤剂是中医过去和现在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备急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圣济经》:“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最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

汤剂的不足之处是量大,不便服用;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贮藏携带困难等。

详见百科词条:汤剂 [ 最后修订于2016/8/17 12:29:39 共15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济生》卷二注文引《卫生家宝》 21 方名 22 顺气汤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26 附注 3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石室秘录》卷一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5 《辨证录》卷七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6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7 《医学集成》卷三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8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顺气汤 1 拼音

shùn qì tāng

2 《济生》卷二注文引《卫生家宝》 21 方名

顺气汤

22 顺气汤的别名

柿蒂汤、丁香柿蒂散

23 组成

柿蒂1两,丁香1两。

24 主治

胃寒胸满,咳逆不止。

25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26 附注

柿蒂汤(《济生》卷二)、丁香柿蒂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本方方名,《袖珍》引作“柿蒂散”。

3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31 方名

顺气汤

32 组成

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3 主治

胃中不和,气逆干呕,饮食不下。

3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大枣,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5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4 《石室秘录》卷一 41 方名

顺气汤

42 组成

苏叶1钱,半夏1钱,甘草1钱,桔梗1钱,百部5分。

43 主治

胸膈不利,气不顺。

5 《辨证录》卷七 51 方名

顺气汤

52 组成

广木香3钱,乌药1钱,甘草1钱,枳壳1钱,白芍5钱,炒栀子3钱,车前子3钱。

53 主治

痢疾。

5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61 方名

顺气汤

62 组成

桔梗、槟榔、当归、枳壳、枳实、紫苏、青皮、陈皮、乌药、香附、防风、木通、大腹皮、赤芍、赤苓、甘草。

63 主治

产后气不调和,寒热胸饱。

6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医学集成》卷三 71 方名

顺气汤

72 组成

当归、杜仲、香附、沉香、茴香、元胡、肉桂、生姜。

73 主治

气滞腰痛,循环痛胀。

7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81 方名

顺气汤

82 组成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干姜(炮)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甘草(炙)半两。

83 主治

足阳明胃疟,支满腹大;胃气虚冷,腹胁胀满,痰逆,不思饮食。

84 顺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8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顺气汤 《万病回春》:[卷之四]厥证

,此阳厥也。宜大柴胡、六一顺气汤治之。渴者,白虎汤主之。如得病后,四肢厥冷,脉沉而细,足挛卧而恶寒

《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治喉痹单方

用雄黄解毒丸冷水磨化下。吹金锁匙。出痰。服八正顺气汤。问你因何成喉闭。为感风邪受热气。致令寒气入脾

《伤寒六书》:[杀车槌法卷之三]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姜一片,灯心二十茎,槌法。入盐二字调服。六乙顺气汤(以代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大柴胡、三乙承

《竹林女科证治》:[卷二安胎下]妊娠脚痛

,此下元气血虚弱又兼风邪,治宜行气行血,宜乌药顺气汤。乌药顺气汤乌药(炒)僵蚕(炒)川芎白芷陈皮枳

《寿世保元》:[卷三]呃逆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养六十一:昆布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昆布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嵩崖尊生》卷九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昆布汤的用法用量 35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昆布汤 1 拼音

kūn bù tāng

2 《圣济总录》养六十一:昆布汤

21 处方

昆布(汤洗去咸,焙)3分,桔梗(锉)3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枇杷叶(炙,去毛)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两,射干半两。

22 制法

上为粗末。

23 功能主治

心胸噎塞壅闷,食不下。

24 昆布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5 摘录

《圣济总录》养六十一

3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嵩崖尊生》卷九 31 方名

昆布汤

32 组成

昆布2两(洗去咸味),小麦2合。

33 主治

胸中气噎不下食,喉中如有肉块。

34 昆布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3大盏煎,侯小麦烂熟,去滓。每服1小盏,不拘时候;仍拣取昆布,不住含23片子咽津。

35 附注

本方方名,《嵩崖尊生》三堂本作“麦昆煎”。

古籍中的昆布汤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一胸痹门]胸痹噎塞

每服二十丸。木瓜汤下。治心胸噎塞壅闷。食不下。昆布汤方昆布(汤洗去咸焙)桔梗(锉)半夏(汤洗七遍去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气瘿

治气瘿初作。白前汤方白前昆布(洗去咸炙干)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附子(炮裂去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五]治瘿气诸方

一两洗去咸味)松萝(一两)细辛(一两)半夏(一两汤洗七芦头)土瓜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温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四瘿瘤门]气瘿

斯不散之所致也。消散也。方白前汤治气瘿初作。白前昆布(洗去咸味炙干)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杏仁(汤浸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九]治小儿瘿气诸方

目录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铁刷汤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铁刷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魏氏家藏方》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5 《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 54 主治 5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6 《普济方》卷二○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7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71 方名 72 铁刷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77 附注 8 《圣济总录》卷十七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瑞竹堂方》卷二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铁刷汤 1 拼音

tiě shuā tāng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铁刷汤

21 处方

良姜(油炒)六两,茴香(炒)二两,甘草(炙)八两半,苍术(米泔浸一宿)八两。

22 炮制

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

治男子脾积心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及治中酒恶心、一切疟、痢气疾,肠风下血、脏毒,滑肠泄泻。

2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姜三片,盐一捻、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或热酒调下亦得。

如脾寒,用酒一盏煎,临发时连进三服。

兼治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儿脏寒脱肛,并用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冒暑伏热,擦生姜冷水调下。

若行路早起,枣一枚去核,包药少许,同生姜三片嚼下。

能辟四时非节疫疠、痧瘴等疾。

2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铁刷汤

31 处方

半夏12克 草豆蔻 丁香 干姜(炮)诃子皮各09克 生姜30克

32 功能主治

温中祛寒,化痰止呕。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饮食不下。

33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用水75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滓,分三服。相继不拘时候。

大吐不止,加附子9克,生姜15克。

34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

4 《魏氏家藏方》卷二 41 方名

铁刷汤

42 组成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天南星(炮)半两半夏(汤泡7次)半两,木香2钱半(生)(1方无半夏、木香,有丁香1钱)。

43 主治

痰饮。

4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10大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

5 《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51 方名

铁刷汤

52 组成

香附子6两,桔梗1斤半,甘草1斤,干姜半斤,肉桂(去粗皮)4两,茴香半斤,良姜12两,陈皮12两。

53 功效

快气。

54 主治

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冷,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

5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56 制备方法

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

6 《普济方》卷二○四 61 方名

铁刷汤

62 组成

半夏4两,生姜4两(与半夏同捣饼),诃子(炮,去核取肉)半两,草豆蔻(去皮取仁)半两,甘草半两。

63 功效

益脾胃,化痰涎。

64 主治

胸膈滞气,咽喉不利,不能下食。

6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2片,盐1捻,煎至7分,去滓热服。

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71 方名

铁刷汤

72 铁刷汤的别名

铁刷散

73 组成

良姜(油炒)6两,茴香(炒)2两,甘草(炙)8两半,苍术(米泔浸1宿)8两。

74 主治

男子脾积心气痛,妇人血气刺痛,中酒恶心,一切疟痢气疾,肠风下血脏毒,滑肠泄泻,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儿脏寒脱肛,冒暑伏热,四时非节疫疠,痧瘴。黄疸,面目遍身如金色。

7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3片,盐1捻,水1盏,煎至7分,温服,或热酒调下亦得;如脾寒,用酒1盏煎,临发时连进3服;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儿脏寒脱肛。并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冒暑伏热,擦生姜冷水调下;行路早起,大枣1枚(去核),包药少许,同生姜3片嚼下。

7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7 附注

铁刷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8 《圣济总录》卷十七 81 方名

铁刷汤

82 组成

附子5枚(炮令微裂,地上以盏子覆冷,取去皮脐),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鼓炒)1两,木香半两。

83 主治

风痰,胃中有寒,呕吐痰涎,胸满气逆。

8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85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9 《瑞竹堂方》卷二 91 方名

铁刷汤

92 组成

紫梢花(成块带蒂者佳)1两,肉桂1两,大丁香1两,蛇床子1两,吴茱萸1两,山茱萸(去核)半两,天仙子半两,萝卜子半两,川椒半两,细辛半两,狗脊半两,地豆(大者,白眉者佳)半两,芎藭半两,甘松半两,天雄1个,白檀2钱,槐角子2钱,白芷2钱,沉香2钱,芸苔子2钱,葶苈子2钱,香附子2钱,芫花2钱,巴戟2钱,肉苁蓉2钱,木香2钱。

93 主治

男子、妇人一切阴寒失精色败,腰胯疼痛,阴汗不止,肠风下血,痔漏;及妇人赤白带下,产后血晕气虚。

9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用酸浆水1大碗,药末5钱、盐少许,同煎35沸,倾在盆内熏之,渐通手洗浴如火热,妇人每日熏浴之。使败精秽血如黑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铁刷汤 《先哲医话》:[卷下]福井枫亭

候,宜沉香降气汤。若热传于大肠下血见前证者,宜铁刷汤。若能食,下血不止者,宜赤小豆当归散。若下利腹

《医学纲目》:[卷之六·阴阳脏腑部]治恶寒

、丁香。下焦寒,肉桂、附子、沉香。上焦(桂附丸铁刷汤胡椒理中丸)中焦(二气丹大建中汤)下焦(还少丹

《普济方》:[卷一百四诸风门]风痰(附论)

玄胡索(七苗)青黛(二钱)上为细末。用一匙新却铁刷汤(出圣济总录)治风痰。胃中有寒呕吐痰涎。胸满气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积聚门]痞气(附论)

乌(九钱)巴豆(一两五钱去油)白面(一两五钱)铁刷汤治男子脾积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及治中酒恶心。一

《普济方》:[卷二百四膈噎门]膈气痰结

目录 1 拼音 2 《寿世保元》卷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逍遥汤的用法用量 25 加减 2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逍遥汤 1 拼音

xiāo yáo tāng

2 《寿世保元》卷二 21 方名

逍遥汤

22 组成

人参3钱,知母2钱,竹青3钱,滑石3钱,生地黄4钱,柴胡8分,犀角5分。

23 主治

男女劳复阴阳易,伤寒愈后发大热,昏沉错语失神,小腹绞痛,头不能举,足不能移,眼中生花,百节解散,热气冲胸,男子则阴肿入腹刺痛,妇人则里急腰胯重,引腹内痛。

24 逍遥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临服入烧裩裆末1钱半调服。有汗出为效;汗不出再服,以小水利、阴头肿即愈。

25 加减

卵缩腹痛,加黄连1钱、甘草1钱。

26 制备方法

上锉。

古籍中的逍遥汤 《正骨心法要旨》:[卷二头面部]玉梁骨

,而有碍于骨肉者,肿痛流血,服正骨紫金丹,八仙逍遥汤洗之;洗毕贴混元膏,坐卧避冷处。若伤重内连脑髓

《正骨心法要旨》:[卷三胸背部]凫骨

头迷神昏,饮食少进,宜内服正骨紫金丹,洗以八仙逍遥汤,贴万灵膏及散瘀等药可愈。若在上之第二肋,或有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正骨心法]玉梁骨

于骨肉者,肿痛流血   服正骨紫金丹   八仙逍遥汤洗之   洗毕贴混元膏   坐卧避冷处。

《正骨心法要旨》:[卷三四肢部]膝盖骨

,以复其位。内服补筋丸,以定痛散灸熨之,熏八仙逍遥汤则愈。补筋丸(见骨伤)定痛散(见山角骨伤)八仙

《正骨心法要旨》:[卷二头面部]寿台骨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三物浴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三物浴汤 1 拼音

sān wù yù tāng

2 处方

山牡丹(枯叶)1千克 鹿梨根1千克 生姜500克

3 制法

上药嚼咀。

4 功能主治

治遍身疮疥瘙痒。

5 三物浴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50升,煮三五沸,浴之。久患疮疥者,不过三五次浴取效。初用药时,亦未知觉,浴至三五次,皮肤病即愈。

6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古籍中的三物浴汤 《内经药瀹》:[卷十]药制

坐坑内热汤淋之良久以簟盖之汗出而愈许仁则桃柳等三物浴汤取汗李时珍治寒湿加艾煎汤治风虚加五枝按食物本草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诸疮肿门]诸疥

(另研)蛇床子黄连(去须)吴茱萸藜芦(八味各一三物浴汤(出杨氏家藏方)治遍身疮疥瘙痒。山牡丹(叶二斤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二疮肿方七十二道]五叶汤

及疮疡等。五叶草(不以多少)上用水煎三、五沸,作浴汤洗之。《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证类本草》:[卷第十]产死妇人冢上草

主小儿醋疮,取之勿回顾,作浴汤洗之,不遇三度,佳。《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七]酢疮第十二

汤的文言文释义

1 古文中“汤”的意思 ◎ 热水:~雪。 赴~蹈火。扬~止沸。 ◎ 煮东西的汁液:米~。参(shēn )~。 ◎ 烹调后汁特别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