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书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2收藏

鬼谷子书文言文,第1张

1 《鬼谷子》纵横之术原文和翻译

《上卷》:(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之今,其道一也。[br/]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br/]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查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br/]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手机只能打这么多?。

2 书籍《鬼谷子》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一书,从主要内容来看,是针对谈判游说活动而言的,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也被称为兵书。书以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它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谋略口才如何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握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的诸侯国君主。

《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鬼谷子》共十四篇,其中的转丸,却乱已失传。该书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为后世了解纵横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参考。、

说其(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号鬼谷,民间称为王禅老祖。“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而得,但是具体是那里还有争议,且很大。

鬼谷子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吒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其著作有《鬼谷子》又叫做《捭阖策》、《本经阴符七术》言练气养神之法。

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民间亦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在道教中鬼谷子尊号为玄都仙长。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3 鬼谷子兵法原文及翻译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序言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 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 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 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 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东周列国志》中有段关于《阴符》的精彩描写。当年苏秦辞鬼谷子下山,尽破家财得 黄金百镒,黑貂裘衣一件,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得天下利害 之详。

然而如此数年,未有所遇。其时钱财以尽,只得回家。

回家后,一家老小尽责其之。 妻不以其为夫,嫂不以其为叔,母不以其为子。

绝望之余,想起鬼谷子之临别赠言:「若游 说失意,只须熟玩《阴符》一书,自有进益。」于是苏秦乃闭门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 息。

夜倦欲睡,则引锥刺股,血流满足。如此一年,于阴符有悟,乃将列国形势,细细揣 摩,天下之势,尽在掌中。

后又出游列国,成功于燕、赵。随之又将六国合纵,共同抗秦, 建立不朽功绩。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盛神法五龙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 始,一其纪也。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术者,心 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 之。

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知类在穷,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

其通 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 也。

静和者,养气。气得其和,四者不衰。

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 身,谓之真人。

真人者,同逃邙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养志法灵龟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

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 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故心气一则故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 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

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识分明 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

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

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 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 常固守,乃能分之。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 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

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 凝。

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 率之交会,听之候也。

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

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

故寄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 待神往来。

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 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

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分威法伏熊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

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

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

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 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也。

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

让己者,养 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散势法鸷鸟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

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 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

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 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

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 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

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 者,不可神肃察也。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转图法猛兽转图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而神道混沌为一。

以变。

4 谁有鬼谷子古文和翻译对照的呢

鬼谷子全文及译文《鬼谷子》序言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此电子文本为道藏本,取自萧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1《鬼谷子》捭阖第一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

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

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

吉凶大命□焉。口者,心之门户也。

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

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

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

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注释 捭:〔音bai3〕分 阖:〔音he2〕关。 稽:〔音ji1〕考。

朕:〔音zhen4〕迹象。 牧:处理。

内:接纳;忤:逆译文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

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生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关键,揭示事物变化的征作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是一样的。

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通用性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能进升,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

考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志向和意愿。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开放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以便抓住有利时机。

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开放使其显现,是困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

5 求《鬼谷子》原文+译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25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鄢。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36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42。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

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译文 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

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是一样的。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勇敢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

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以进升,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考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志向和意愿。

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开放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以便抓住有利时机。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

开放使其显现,是因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诚意不一样。要区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计谋研究明白,计谋有与自己不相同的和相同的,必须有主见,并区别对待,也要注意跟踪对方的思想活动。

如果要开放,最重要的是考虑周详;如果要封闭,最重要的是严守机密。由此可见周全与保密的重要,应当谨慎地遵循这些规律。

让对方开放,是为了侦察他的真情;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探测出对方的各方面的程度和数量。

圣人会因此而用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为此而自责。因此,所谓开放,或者是要自己出去;或者是让别人进来。

所谓封闭,或者是通过封闭来自我约束;或者是通过封闭使别人被迫离开。开放和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内部对立的各方面发生变化,通过一年四季的开始和结束使万物发展变化。不论是纵横,还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

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这些变化,事情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

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

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入。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封闭、缄默、隐匿。

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能有节度,才能善始善终。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

6 求《鬼谷子》的详尽解释

《鬼谷子》一书,从主要内容来看,是针对谈判游说活动而言的,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也被称为兵书书以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它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谋略口才如何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握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的诸侯国君主此书,是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因此可以说,《鬼谷子》的智慧也就是一部“治人兵法”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鬼谷子》不是一部等闲之作,它曾对社会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7 鬼谷子书籍推荐

中华哲思十大奇书:《周易》《道德经》《论语》《庄子》《春秋繁露》 《肇论》《六祖坛经》《二程遗书》《焚书》《三民主义》 中华

兵战十大奇书:《孙子兵法》《六韬》《吴子兵法》《司马兵法》 《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虎钤经》《百战奇法》

中华史地十大奇书:《尚书》《左氏春秋》《山海经》《史记》《汉书》 《水经》《大唐西域记》《资治通鉴》《百夷传》《扬州十日记》

中华艺文十大奇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观止》《西厢记》《水浒传》《红楼梦》

中华学术十大奇书:《说文解字》《文心雕龙》《史通》《困学纪闻》 《四书集注》《尚书古文疏证》《文史通义》《新学伪经考》《宋元戏曲考》《清代学术概论》

中华考工十大奇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汜胜之书》《考工记》 《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农书》《授时历经》《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脉经》《千金要方》《本草纲目》《温病条辨》

中华术数十大奇书:《鬼谷子》《太弦经》《周易参同契》《黄帝宅经》《葬经》《太乙金镜式经》《六壬神定经》《遁甲符应经》《麻衣神相》《柳庄相法》

中华娱艺十大奇书:《乐记》《禽经》《茶经》《林泉高致》《法书要录》《棋经》《北山酒经》《兽经》《牌经》《闲情偶寄》

中华谐谑十大奇书:《笑林》《启颜录》《艾子杂说》《雪涛谐史》《解愠编》《笑府》《笑史》《笑典》《笑得好》《笑林广记》全是的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原文: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三字经翻译(译文、解释):

————————————————————————————————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 “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 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 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 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 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 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 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 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 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所以**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 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 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 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 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 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 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 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 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 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 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 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 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 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 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 《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 《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 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1为人处事方面的诗句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久,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 富者应多施舍,智者宜不炫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胜超凡; 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留正气给天地,遗清名于乾坤; 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 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善人和气一团,恶人杀气腾腾; 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 名利总堕庸俗,意气终归剩技,心地须要光明,念头不可暗昧; 君子居安思危,天亦无用其技,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 君子穷当益工,勿失凤雅气度,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见真乐; 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 明世相之本体,负天下之重任,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直躬不畏人忌,无恶不惧人毁,功过不可少混,恩仇不可过明; 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一念能动鬼神,一行克动天地; 文华不如简索,读今不如述古,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事警惕,信人示已之诚,疑人显已之诈; 恩宜自薄而厚,威须先严后宽,勿为欲情所系,便与本体相合; 忍得住耐得过,则得自在之境,宁为小人所杀,勿为君子所容; 谗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风侵肌,读书读到乐处,观物观入化境; 和衷以济节义,谦德以承功名,言者多不顾行,读者未必真知; 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心静而本体现,水清而月影明; 观形不如观心,神用胜过迹用,修养定静工夫,临变方不动乱; 鄙俗不及风雅,淡泊反胜浓厚,忧喜取舍之情,皆是形气用事; 世态变化无极,万事必须达观,世间原无绝对,安乐只是寻常; 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生活自适其性,贵人不若平民,欲望虽有尊卑,贫争并无二致; 不为念想囚系,凡事皆要随缘,人我合一之时,则云留而鸟伴; 落叶蕴育萌芽,生机藏于肃杀,雪夜读书神清,登山眺望心旷; 不可徒劳身心,当乐风月之趣,观物须有自得,勿徒留连光景。

2形容处事的诗句

形容处事的诗句有: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___惠能《菩提偈》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____罗隐《蜂》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5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____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gushiwenorg

3描写关于“为人处世”的诗句有哪些

1、敏于事,慎于言。说话要用脑子,话多无益,很多事成也是嘴,败也是嘴。平时一定要把好门,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得偷着笑你。

2、保持冷静的头脑。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千万要学会等一等、看一看,静观其变。很多时候不但麻烦化解了,说不准好运也来了。

3、做人的同时也要会做事。要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掌握办事效率是一门学问,控制好节奏很重要。

4、大丈夫能屈能伸。对于那些经常找你麻烦甚至欺负你的人,能忍则忍,没必要时刻与莽夫过不去,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给他攒着,新仇旧怨积累起来,正义和真理就属于你了。瞅准机会一定要彻底教训他一次,在法律赋予的权限以内,往死里整,往死里揍,让他永远记住:除了亲爹,没人会惯你这些臭毛病

5、人有千万种,做好你自己。有些人习惯了占你小便宜,小人小肚肠,大人大度量,有机会坑他一把大的,让他出一次血。同样让他记住:天下根本就没什么免费的午餐,哪有白拣的便宜让你赚,做好你自己就够了。

6、学会尊重和珍惜你拥有的爱。感情不是用来欺骗的,对待爱你的人一定要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要欺骗别人的感情,哪怕你对人家没兴趣,哪怕人家有缺点,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记住:轻视别人付出的情感就等于蔑视自己,在《爱情哲理12条》里说过,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爱,是一种美德

4最经典的为人处世诗句

1、宁向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2、少时夫妻老来伴,三天不见惊叫唤。 3、红花虽然好看,还要绿叶扶持。

4、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精不了。 5、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6、敌人变成朋友,比朋友更可靠;朋友变成敌人,比敌人更危险。 7、加了糖的良药,才不苦涩;给爱穿上棉袄,才更温暖;裹了蜜的匕首,才会把人温柔地刺倒。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智者听指责,愚人爱夸赞。 11、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家有黄金万石粮,不如送子上学堂。

14、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15、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16、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就象水推沙。 17、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18、家有万石粮,不拿白萝卜就干粮。 19、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20、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经典格言 -为人处事的诗句或格言 21、树大招风风摆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22、不怕百事不利,就怕垂心丧气。 23、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24、还丹一粒,变铁成金;真理一言,转恶业成善业。 25、娘家饮食香,婆家饮食长。

2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7、寒门出贵子,贫富没有根。

鬼谷子书文言文

1 《鬼谷子》纵横之术原文和翻译 《上卷》:(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