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五脏别论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懂得医方的一些人说:有的把脑髓作为脏,有的把肠胃作为脏,有的又把肠胃作为腑。他们的看法完全相反,但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我不知道他们谁说的正确,希望听您谈一下这个问题。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宫,这六种脏器是禀受地气而生的,它们功能特点都是藏蓄阴精,就像大地藏载万物一样,宜蓄藏而不妄泻,名叫“奇恒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种脏器是禀承天气而生的,它们的功能特点就像天体一样运转不息,所以只输泻而不蓄藏。它们将水谷精气传授给五脏,名叫“传化之腑”,饮食物不能在此久久停留,经变化后精华的吸收,糟粕排出体外,肛门也为五脏役使,使饮食物不能在此久藏。我们所说的五脏,它们的功能特点是藏蓄精气而不妄泻,所以只为精气充满,而不为水谷充实。我们所说的六腑,它们的功能特点是传导变化之物而不蓄藏,所以只能为水谷充实,而不能为精气充满。致所以是这个样子的原因,饮食物从口进入胃以后,这时胃是充实的而肠道 是空虚的;当饮食物从胃下行到肠道以后,这时胃是空虚的而肠道是充实的,所以说六腑是“实而不满”,五脏是“满而不实”。黄帝问道,诊察寸口的脉为什么能诊断全身五脏六腑的疾病岐伯回答说,胃是人身水谷汇合之处,是六腑的最大源泉。饮食五味进入口,贮藏于胃,化生精微物质,充养五脏,寸口属于太阴肺经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胃中,因为这样,所以五脏六腑的精气来源于胃,而从寸口上表现出来。臊焦香腥腐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二脏,心肺发生病变,鼻孔就不通利。凡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问清病人二便的情况,辨别脉搏的变化,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变化及与疾病有关的其它一些情况 。拘泥于鬼神的的人,无法同他讲述高深医学理论;害怕针刺砭石的人,无法同他讨论医治的技巧;不愿意治疗的病人,不必勉强地去给他治疗,勉强地治疗是收不到好的治疗效果的。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对五方:东,南,西,北,中。五音:宫,商,角,徽,羽。五色:青、赤、黄、白、黑。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
由于将五脏、五色、五调、五味按照五行进行分类和分类,进行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了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时,我们可以结合四诊物,根据五行属及其规律来推断疾病。
如果看到青色,酸味似,两株痛,脉弦,可诊断为肝病;面红、味苦、舌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可诊断为高热;脾虚患者面色蓝,口服泛酸水可诊断为肝木土,即肝脾不和证。
扩展资料:
五种颜色用于治疗疾病:
1、指导用药。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颜色和气味。颜色是绿色,红色,**,白色和黑色。五个颜色的药物之间的关系和五藏器官是基于自然的颜色和味道,根据他们不同的属性和经络,并确定根据五行,即:青色大多进入肝脏,红色主要是进入心脏,**大多进入脾脏,白色主要是进入肺部和黑色主要进入肾脏。
这一理论可用于临床脏腑管理。如朱砂红入心经以平心,石膏白入肺经以清肺热,苍术黄入润脾气,黑参入肾经以养肾阴。
2、用于辅助治疗。
美国医生赛勒尔认为,环境的颜色可以治愈患有神经障碍的人。他为医院病房、门窗、墙壁、家具、布床单和人工灯绘制了不同的颜色,用于不同的治疗目的,并开创了色彩疗法。
根据患者的疾病证候特征和身体特征选择合适的环境颜色。如果气虚阳虚则可选择具有刺激作用的红色;阴虚有蓝、绿等镇静作用;蓝色和绿色用于失眠、高血压等。而红色、**则能促进血液循环。我们也可以把环境的色彩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来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
:五色
1、五脏指肝、心、脾、肺、肾。
作用: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
2、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作用:“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摄入,通过食道进入胃,通过胃成熟,下至小肠,通过小肠清除分泌物浑浊,其清者(精微、津液)被脾脏吸收,转移到肺部,并传遍全身,以满足需要。
脏腑经络的生活活动;其浊者(糟粕)下至大肠,经大肠传播,形成大便。在体外,废液被肾脏气化形成尿液,渗入膀胱并排出体外。
3、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
作用: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
扩展资料:
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骨髓是由肾精变质而成的。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脾胃是后天生活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来源。如果把五种谷物的精液混合成药膏,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
水谷精微化而为血。骨髓可以产生血液,血液也可以产生骨髓。因此,骨髓的盈亏与脾胃有关。气、血、精、髓是相互生成的,所以骨髓和五脏都是相关的,其中肾是最重要的。
-六腑
-五脏
-奇恒之腑
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是心。心主神明,五脏六腑之大主,胆主决断,也与心的功能相辅相成,二者都与人的精神思维有着主持的作用,是以心脏功能为主,敲打胆经,可以改善人的精气神。
五脏六腑概括
五脏六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ǔ zàng liù fǔ。出自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在句子中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原文)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解读)
“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 西方白色,与肺相应。肺开窍于鼻,精华藏在其间,它发病多在背部 , 在五味中为辛味,在五行中为金,在五畜中为马,在五谷中为稻,在四时中上应于太白星 ( 金星,五行属金 ) ,因而肺部有病会发生在皮毛方面。属金性质的,在五音中为商音 ( 金属、石制品的古乐器,编钟、磬、锣鼓、铃声、长号、三角铁等,发出的浑厚清脆之声 ) ,在五行生成数中为九,在五气中为腥。
“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九窍中的二阴,下半身的九窍之二),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 北方黑色,与肾相应。肾开窍于二阴,精华藏在其中,它发病多在四肢。比方说,在五味中为咸味,在五行中为水,在五畜中为猪,在五谷中为豆,在四时中上应于辰星 ( 水星,五行属水 ) ,因此肾有病会发生在骨骼方面。属水性质的,在五音中为羽音 ( 闻羽音,使人乐养而好施,羽音多为水声、鼓声等乐,包括地下泉水、小溪河水、天降雨水、百川汇合及海洋之声等 ) ,在五行生成数中为六,在五气中为腐。
“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 因而精通脉理的人,必须小心地审察五脏六腑的气血逆顺以及阴阳、表里、雌雄,经过深思熟虑,以达到精微的地步。但不是好学的人不要传授给他,不是真正的医学理论也不要向人传授,这才是医学的传授之道。
今天学习了五脏应四时之肺肾。在这里多说一下 五音 , 肝对角音,高畅而清和,音在高下清浊之间。听之令人心情舒畅,乐观向上,角调式乐曲代表曲目有:《春风得意》、《庄周梦蝶》、《江南好》等; 心对徵音,清朗悦耳,节奏分明,徵音代表曲目有《步步高》、《山居吟》、《樵歌》、《渔歌》等; 脾对宫音,乐多由埙等乐器吹奏,安详、平稳、柔和而流畅,宫音的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阳春》等; 肺对商音,和润,和则不戾,润则不枯,叩之为清,击之为纯,商音音乐的代表曲目有:《鹤鸣九皋》、《长清》、《白雪》等; 肾对羽音,肾精有补髓生脑之功,所以羽音有益智健脑的作用。羽音代表曲目有《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 。 五音对应五脏,要修复加强什么内脏,就听什么音 。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分类依据 藏象学说依据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特点,将内脏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①脏: 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②腑: 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 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共同生理功能
①五脏: 内部组织相对充实,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②六腑: 多呈中空的囊状或管腔形态,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脏腑区别 《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简明概括了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特点与主要区别。
①“满而不实”: 是强调五脏精气宜充满。
②“实而不满”: 是指六腑水谷宜充实而虚实更替。
正如王冰注云: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满也。”。
奇恒之腑
①定义: 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似,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以“奇恒之腑”名之。
②内容: 《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临床意义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①病机: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②治疗: “五脏宜补”“六腑宜泻”,还可根据脏腑表里关系进行调整,“脏实者泻其腑,腑虚者补其脏”。
五脏六腑之海在古籍中有两处代指,一是胃及其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和冲脉。胃与冲脉所以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这与气血有很大的关系。
胃(足阳明胃经),因其受纳水谷,化生气血,资养脏腑,所以被称作‘“五脏六腑之海’”。正如《灵枢·玉版》所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杨上善注说得更为明确:“胃受水谷,化生气血.,为足阳明脉,资润滋润五藏六腑,五藏六腑禀成血气,譬之四海滋择无穷,故名为海也。”又由于足阳明脉属于胃,故也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见《素问·太阴阳明论》及《策素问·瘦痿论》)。如张景岳注所说:“阳明胃脉也,主纳水谷.,化气血,以资养滋养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由此可知,胃及其经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主要着眼于血气的来源。因其受纳水谷、化生气血,所以称之为“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及“五脏六腑之海”《灵抠枢·五味》在指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后接着说:“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正表明这种关系。
称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主要着眼于血气的渗灌和贮藏。因其上下内外,通行全身,所以称之为“十二经之海”、“血海”、“经络之海”以及“五脏六朋之海”。正如张景岳所分析的:“水谷之海者,言水谷盛贮于此,营卫由之而化生也;血海者,言受纳诸经之灌注,精血于此而蓄藏也”(《类经》九卷)。可见,胃与冲脉的作用还是各有特点的。
第十一篇 五脏别论 译文
本文2023-10-22 00:12: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