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的地位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4收藏

“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的地位呢?,第1张

在春秋战国时期,除战国七雄之外,还有一个诸侯国也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中山国。

中山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建国后的这一段时间里,中山国很快融入华夏文化,最后却没能够在战国时代存活下来,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存在,给魏国、赵国等其他国家带来了很多的困扰,那么中山国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在战国时期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的地位?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今天的故事。

“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的地位?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正式建立中山国,它是第一个吸收大量中原文化的诸侯国。据史料记载,中山国,可能是周王室的一个分支,至此就连国姓也是姬姓,中山武公的中文姓就是由姬姓而来,并且在领地上一直都是最靠近中原,与赵、魏、齐相连的诸侯国。

要说中山国国力如何,还是让当时的魏国、赵国吃尽了苦头。武公之后的中山国君主是中山桓公,桓公继位之初有点不思进取,内政也有点不稳,魏国首次攻击中山国的时候带兵的是吴起,中山依靠武公时期的留下来的底子顽强的抵抗住了。

后来,乐羊带兵,攻克了中山,桓公出逃。以前过惯了好日子的桓公,现在却背上亡国奴的称号,而后桓公醒悟,励精图治,一心复国。结果真的成功了,击败了当时鼎盛的魏国,此时的赵国觉得中山国立足不稳,想借此就除掉中山,结果碰到一个大反转,被中山国打败击败。

后中山国迁都、修长城、发展民生和农业生产,经济发达,在不久的后来,甚至还主动攻击赵国,占领了赵国很多领土,慢慢的中山国就成为北方一强大的存在,到鼎盛时期的时候,国力甚至战车九千乘,在当时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而存在!

但是,什么都有覆灭的时候,在后来历史的不断演化中,中山过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灭亡,其后被赵国所灭,因为中山国地理位置处在赵国的腹地,将赵国南北的国土分割了开来,周赧王十九年(前296)时,赵国出兵彻底消灭了中山国。

可想而知,中山国在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了,一个生命力顽强,坚忍不拔的国家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蔚州,兴唐。下。开元户四千八百八十七。乡十一。元和户一千五百六十三。

乡十二。

《禹贡》冀州之域。虞及周属并州。《周礼》“并州川曰沤夷,浸曰涞、易”,今沤夷在灵丘,涞、易在飞狐,皆在州境。春秋时其地属晋,战国时属赵,襄子杀代王有其地,後武灵王置中、雁门、代郡。秦亦为代郡。汉元年,项羽徙赵王歇为代王。二年,陈馀迎歇还赵,歇又立馀为代王。三年,韩信斩陈馀,置代郡,领县十八。东魏孝静帝又於此置北灵丘郡,周宣帝於今理置蔚州。隋大业三年,罢州置雁门郡。武德四年平刘武周,重置蔚州。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里。南至东都一千六百三十里。东北至妫州界孔岭关一百里,从关至妫州一百五十里。东至易州山路三百六十里。东南至定州取辘轳山路四百九十里。东至恒州取秦岭路四百九十里。西至朔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代州四百里。北至天成军一百八十里。

贡、赋:开元贡:熊皮,豹皮。赋:麻,布。

管县三:兴唐,灵丘,飞狐。

兴唐县,下。郭下。开元户一千四百七十二。乡四。本灵丘县也,开元十二年於州东北一百三十里横野军子城南置安边县,属蔚州,天宝元年改为安边郡,仍自灵丘移州理於安边城。至德二年改为兴唐郡,仍改安边县为兴唐县。

倒刺山,在县东七十里。亦号雪山,俗传灵仙所居,与五台山略等。

沤夷河,亦曰瓠<卢瓜>河,上槽狭,下流阔,有似瓠<卢瓜>,因名。

大韭多生於山及平野,魏孝文所种,以济军需,後沃壤处皆长三尺,叶广於马蔺,但味少短耳。

横野军,置在州城内。

灵丘县,中下。东北至州一百三十里。开元户二千四百二十一。乡五。本汉旧县,属代郡,後汉省。东魏孝静帝重置,属灵丘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蔚州。大业二年省蔚州,改属代州。隋末陷贼,武德六年又置灵丘县,属蔚州。

太白山,在县南十里。山有锺乳穴,其深不测,仰望穴中,乳如悬穗焉。

石铭陉岭,在县西北八十里。上有石铭,题言“冀州北界”,故谓石铭陉。

隘门山,亦曰隘口,在县东南十五里。壁立直上,层崖刺天,有石道极险狭,後魏明元帝置义仓之所。

沤夷水,一名氵寇水,出县西北高是山。《周礼》曰“并州其川沤夷”,谓此也。

兹水,出县西枝回山,悬河五丈,湍激之声,响动山谷,樵伐之士,咸由此度,巨木沦氵胥,久乃方出,或落崖石,无不粉碎也。《土地记》云:“枝回岭与高是山连麓接势。”

开皇长城,西自繁县,经县北七十里,东入飞狐县界。

赵武灵王墓,在县东三十里。

飞狐县,下。西至州一百五十里。开元户九百九十二。乡三。本汉广昌县地,属代郡,後汉属中山国,晋又属代郡。隋开皇三年改属蔚州,仁寿元年改为飞狐县,因县北飞狐口为名也。隋末陷贼,武德六年重置,寄理今易州遂城县界,遥属蔚州,贞观五年移还今所。

磨笄山,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既杀代王,迎其姊,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刎。百姓闵之,为立祠。

倒刺山,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出佳大黄。

飞狐道,自县北入妫州怀戎县界,即古飞狐口也。郦食其说汉王曰“杜白马之津,塞飞狐之口”,此言皆一方之厄也,又刘琨自代出飞狐口奔於安次,亦谓此道也。

三河冶,旧置炉铸钱,至德以後废。元和七年,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奏:“臣访闻飞狐县三河冶铜山约数十里,铜钅广至多,去飞狐钱坊二十五里,两处同用拒马河水,以水斛销铜,北方诸处,铸钱人工绝省,所以平日三河冶置四十炉铸钱,旧迹并存,事堪覆实。今但得钱本,令本道应接人夫,三年以来,其事即立,救河东困竭之弊,成易、定援接之形。制置一成,久长获利。”诏从之。

其年六月起工,至十月置五炉铸钱,每岁铸成一万八千贯。时朝廷新收易、定,河东道久用铁钱,人不堪弊,至是俱受利焉。

表明“中山”方位唐代墓志的拓片

2013年2月,河北唐县原政协副主席宗健将在编纂宗氏家谱征集文物资料获得的一块唐代墓志捐献给县文保所。该墓志在该县都亭乡宗高和村获得,为汉白玉材质,长54厘米、宽33厘米、厚6厘米,行书字体,记录了唐代居士孙家璧籍贯、生卒年代、安葬位置和古中山城的位置。

唐县文保所所长苑永涛介绍,这块墓志明确记载了孙家璧墓位于“中山之西南”方向,表明古中山城在墓的东北方向。该墓志所在地宗高和村正好位于史书记载的中山国都城中山城(今唐县北店头乡南城子村和北城子村)西南方向。这为中山国都城曾在唐县提供了有力佐证。

“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的地位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除战国七雄之外,还有一个诸侯国也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中山国。中山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建国后的这一段时间里,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