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书籍推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5收藏

关于茶的书籍推荐,第1张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精神博大,这和茶书对茶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息息相关,好学好茶,肯定是免不了多看书的,今天就和我一起,来手下这一份书单吧!

1《中国古代茶书集成》

作者:朱自振/沈冬梅/增勤

内容简介:这本书收录了历代茶书(含唐五代、宋元、明、清)近120种(包括辑佚),是迄今为止对中国茶书遗产所作的最完备的清查、鉴别、收录和校注。再也不用跑图书馆啦!

2《茶趣》

作者: 王从仁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茶文化“小典”。说“小”,是因它只有十七万字;说“典”,是因它几乎囊括了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茶之逸事茶之趣闻潺潺而来,妙哉。

3《茶经》

作者:陆羽

内容简介:茶的精神从此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的物质文化,更多的是丰富的茶精神文化。

4《川人茶事》

作者: 陈锦

内容简介:该书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阐释了四川茶铺产生的历史原由,梳理了其形成发展的脉络并展示出深厚的人文内涵。行文流畅,而且有大量珍贵的生动翔实的,将四川茶铺的文化特色以及四川人的传统生活展现无遗。

5《茶叶全书》

作者:(美)威廉·乌克斯

内容简介:第一本西方视角的茶叶百科全书,涉及历史、技术、科学、商业、社会、艺术等各个方面。它与陆羽的《茶经》、日本荣西和尚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书经典。

6 《茶道的开始》

作者: 原著陆羽 / 导读 郑培凯 / 绘者 咪兔8号

内容简介:《茶道的开始》是台湾教授郑培基以插话形式对茶学经典《茶经》的另类阐述,图文并茂地去阐释专著,生动形象好理解,非常适合初学者。

7《大观茶论》

作者:赵佶(宋徽宗)

内容简介:全书共20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点茶”部分更是该书精华,是我们现在了解宋代茶道的珍贵文献史料。

8《茶人茶话》

作者: 陈平原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的作者是周作人、林语堂、汪曾祺、唐鲁孙、黄裳、董桥、葛兆光等中国现当代54位作家、学者的随笔、散文共70篇。你总会在其中找到你的“知音”。

9《中国茶知识千题解》

作者:刘祖生、刘岳耘

内容简介:全书均以问答的方式,对一千多个茶方面的知识点进行了读解,涵盖了古今茶文化、茶品鉴、茶保健、茶生产知识的方方面面。

10《日日是好日》

作者: 森下典子

内容简介:本书以作者25年的茶道学习经历和身心成长,详尽细致地描述了茶道的美妙与禅意——行茶、分茶、碗泡、传杯、清壶的茶事美学。

11《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

作者:程启坤/姚国坤/张莉颖

内容简介:非常详细且有深度的一本茶文化读本。历史、分类、器具、文学、宗教、产业、古籍、风物等本书无所不包,不仅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哲学层面论述了其由技而艺,由艺而道的核心精神。

12《平常茶非常道》

作者:林清玄

内容简介:清雅的文字,古典的意境,佛禅的睿智。这是一本禅茶文化的散文集,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娓娓道来,其中却有深意。

13《品茶要录》

作者:(宋)黄儒

内容简介:黄儒觉得陆羽所著《茶经》中疏忽了品尝建安茶,故特别叙述品茗时对茶叶欣赏应有的鉴别标准,并且列出十项因采制方法错误而使茶味失色的缺点。

14《中国茶文化》

作者: 徐晓村

内容简介:茶作为一种物质性的饮料能够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联系,成为一种精神的滋润物,《中国茶文化》就是茶这种饮料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联系而形成的文化。

15《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

作者: 马晓俐

内容简介:本书的开拓创新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宏观架构独特,文本分析细腻,把英国茶文化放在历史、文化、经济、艺术和文学等多维空间里,多学科、多视角、多方位地探讨英国茶文化的独特风采,同时展示茶的多维魅力,引证规范,多有创见,科学性强,很好地填补了所在领域的空白。

16《茶人三部曲》

作者: 王旭烽

内容简介:作家王旭烽的代表作,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

17《茶董》

《四库全书》存目

内容简介:晚明文人热衷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此《茶董》专论茶事。而本书以摘抄诗句、故事为主,专门择录了南北朝至宋、金茶事,但不涉及采造煎试之法。这本书是时代特色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对于想要探究古时茶事的读者,非常有帮助。

18《茶设计》

作者:[英] 简•佩蒂格鲁

内容简介:本书以从茶叶税收到茶会礼服的衍变过程为主线,对茶的社会地位及经济价值展开论述,内容丰富,诙谐幽默,颇具吸引力,对于想了解英国茶文化还是有些帮助的。

19《茶马古道》

作者: 《茶马古道》编辑部

内容简介:由致力于茶马古道研究的专家参与设计、把握路线框架结构,由专业摄影师亲向沿茶马古道路线行走、拍摄,历时1年多时间编辑完成。不仅真实再现了古道原貌,而且充分挖掘出了旅行乐趣,提供关于茶马古道最权威的上路指引。

20《茶味初见》

内容简介:怀抱浪漫的茶人梦想,一步步在茶山行走。将这些年的茶思茶语记录下来,直到终于化为这手头丰厚的文字。

12月16日,我们一行四人从昆明乘坐火车经过近7个小时的旅程于凌晨6点多来到了心往已久的历史文化古城丽江。很快就见到了接待我们的本地导游小和,之后乘车来到了酒店。在酒店稍事休息,吃过早餐后,导游小和就开车带领我们前往此行丽江的第一站茶马古道。

导游小和这个小伙子即热情又健谈,途中 ,他主动介绍说:丽江这座城市于1997年首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批准和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丽江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聚集着有近20个少数民族,其中以纳西族和藏族居多,他本人也是纳西族。纳西族人信仰有两个教,一个是东巴教,另一个是藏教。纳西族是在少数民族中为数不多的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

驱车经过近2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位于拉市海镇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自唐朝以来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横穿东南亚和我国很多地区,国内有两条线路,即川藏线和滇藏线,形成滇、藏、川大三角。国内线全长有3800公里,目前在丽江古城的拉市海和束河镇都保存有完好的路段。

茶马古道是自古以来连接国外东南亚地区和国内云、贵、川、藏等地互通往来,文化交流以及运输茶、盐、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唯一通道。

古茶马路作为连接内地与西藏的纽带,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使藏、汉两国人民形成了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经济上,它促进了一路上商业的发展,许多商业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双方以茶和马交换的形式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因此,茶马古道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通过这条古道,不仅使藏区人民获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内地出产的物品,弥补了藏区所缺,满足了藏区人民所需。而且让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环境的藏区打开了门户,将藏区的各种土特产介绍给内地。

形成了一种持久地互补互利经济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使藏汉民族形成了在经济上相依相成,互相离不开的格局。由此而进一步推动了藏区与祖国的统一,藏、汉民族的团结。在历史上,宋朝、明朝尽管未在藏区驻扎一兵一卒,但却始终与藏区保持不可分割的关系,令藏区各部归服,心向统一。其中茶马古道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地跨川、滇、青、藏四区,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茶马古道主要干线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

茶马古道的存在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团结。茶马古道是推动民族和睦、维护边疆安全的团结之道。茶马古道是中国统一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距离益阳市区150公里。素以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著称于世,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尘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需要,刺激茶马互市的繁荣;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公元680年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关注。

《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

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 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形成原因

川藏茶马古道的形成是因为“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以内地的边茶交换藏区的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一条用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所形成的重要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川藏茶马古道起于雅安经康定到西藏,在明代成为全国边茶的主要贸易通道。

二、意义

1、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通过这条古道,不仅使藏区人民获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内地出产的物品,弥补了藏区所缺,满足了藏区人民所需。

而且让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环境的藏区打开了门户,将藏区的各种土特产介绍给内地。形成了一种持久地互补互利经济关系。

2、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沿着这条道路、伴随茶马贸易不仅大量内地的工农业产品被传入藏区丰富了藏区的物资生活,而且内地的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入藏区,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藏区城镇的兴起和发展。茶马古道上的许多交易市场和驮队、商旅的集散地、食宿点,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逐渐形成为居民幅凑的市镇。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如打箭炉在元代尚为荒凉的山沟。明代开碉门、岩州茶马道后,这里逐渐成对大渡河以西各驮队集散之地,清代开瓦斯沟路,建泸定桥,于其地设茶关后,迅速成为“汉番幅凑,商贾云集”的商业城市。西藏和关外各地的驮队络绎不绝地来往于此,全国各地的商人在这里齐集。

4、沟通了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同时,也使大量的汉、回、蒙、纳西等民族商人、工匠、戍军进入藏区。在长期的交往中,增进了对彼此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亲和感,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

在茶马古道上的许多城镇中,藏族与汉、回等外来民族亲密和睦,藏文化与汉文化、伊斯兰文化、纳西文化等不同文化并行不悖,而且在某些方面互相吸收,出现复合、交融的情况。

扩展资料

1、茶马古道是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由藏汉等族人民开辟的这条道路,证明了西藏归属中国的历史必然性,证明了藏区与祖国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证明了藏族与汉族和其它兄弟民族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它就象一座历史的丰碑,穿越千年时空,让人感受到汉藏情谊的隽永与深厚。

2、茶马古道是一份丰厚的旅游资源,在藏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价值。茶马古道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古道上茶夫在石上留下的斑斑杖痕、驮队踏出的蜿蜒草地小径,能让人浮想联翩,追寻那千年的史迹;古道沿途的村寨、牧场风光绮丽,民俗奇特而各有地域差异。城镇中多元文化汇集、绚烂多姿,都能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将这些开发为旅游观光的项目推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3、深入发掘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对于推进藏汉地区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伴随这一古道诞生的藏族茶文化、商贸文化就值得深入发掘。

以茶文化而论,藏族对茶的医疗作用见解独特,早在14世纪时,就根据茶的生长地理环境、施肥种类、烘制方法的差异,将茶分为十六种,分别用以治疗流涎、胆热、痴愚、胃病、血病、风病、魔病等症。藏族饮茶、用茶的礼俗更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集中了茶文化的精髓。

-茶马古道

陕康藏茶马古道1—蹚古道 ,近年来又被学术界称为西南丝绸之路,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明朝时有数百万斤茶叶贩运(从陕南到四川康定一带),到清朝时达到了数千吨。由于明清时政府对贩茶实行政府管制,贩茶分区域,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称为---蹚古道,因此陕康藏茶马古道是当时可以在国内跨区贩茶的茶马古道。陕商主要在康定及其周围经商,康定有藏族同胞,所以,陕康藏茶马古道的“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西藏,它所指的范围很广。康定是一个重要地点,一部分陕商在这里向西走向西藏,向西南走向云南,去云南方向的陕商很多。国内的经商侧重于茶马交易,出国则成了丝绸之路。

戴建东

对于茶马古道的认识,最初还是源于影视剧中神秘的“马帮”:神情古怪但又性情豪爽的“马锅头”;衣衫褴褛、皮肤紫黑又行色匆匆的赶马人;一路负重前行,登高望远且爬山涉水于丛林中的骡马群;扬一道长鞭、喊一声号子、再吆喝一声、留下一路清脆的驼铃声……

这次赴云南采风,还有幸真实尝试了一下马帮的滋味,从美泉“马帮村”过卧虎山到拉市海,短短三四个小时的行程,让我们这些江南人氏,感受了一回马背生活,一路颠簸于高低不平的丛林古道,途中充满着神奇韵味。

都说茶马古道历史沧桑,积累着千年以来的历史沉淀,是马帮在茫茫丛林中一步一步踏出来的文化。当年,南方作为滇、川、藏商贸生命线的茶马古道,与北部贯通中西方的丝绸之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茶马古道的形成和兴旺,为中原和边塞打通了商旅之路,使中原文化和边塞文化形成互通。

而今,马帮的身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交织如网便捷的高速公路。只有曾经的茶马古道,依旧躺在茫茫丛林中,观看着现代文明无时无刻都在侵吞着古老的文化。而生活优越的现代人又想从城市中逃离出来,置身荒野丛林,让身体与荆棘为伍,沐浴在大自然的晨雾之中。

还在汽车上,导游介绍着茶马古道的由来,尽管形成的因素有多种版本,但最可信的便是内地和川藏边塞贸易形成的民间商旅之路。这一点,基本让我们形成共识。

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

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

康藏地区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高热量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所以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

然而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又供不应求,藏区和川、滇边地则盛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我去丽江的时候恰逢初春季节,清晨的阳光还有些清凉。我们从丽江古城出发,一路领略边塞古镇独特的韵味。汽车从高原公路上驶过,两旁都是低矮的瓦房的草棚,乡民的生活还处在低收入水平。

导游介绍说,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相对贫穷的马帮村,那里的人们看到游客过来,会像迎接贵宾一样接待客人。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所建的学校、工厂、道路和一切公益设施,都是内地游客带来的福音,没有了游客,这里的经济将成为无水之源。

快到马帮村时,路边三三两两有人牵着骡马走过,我努力想寻找一片少些城市污浊气味、适合心灵的自然栖息地。但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充斥着商业气息,许许多多古朴的东西都已经物化了,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可惜。

那么,从丽江到拉市海的茶马古道之旅,只是给我们体验一下马背生涯的片段。既然来到丽江旅游,当然不能错过拉市海,来到拉市海,当然不能错过骑马,骑在马背上,当然不能错过茶马古道。

初春季节,丽江的天气乍暖还寒,春天的气息虽然渐渐浓郁,但清晨的空气还略带寒意。我们来到离丽江古城大概十多公里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这是一片含有高山湖泊的湿地。公园里有个马帮村,这是茶马古道骑马体验游乐场。

刚下汽车,村口的广场上便聚集着许多牵着马的村民,见我们到来,他们群拥上来,不停地介绍着自家的马如何温顺。带队的导游与马场管理员谈好价格后,我挑选了一匹紫色的骡马,刚开始,战战兢兢地跨上马背,死死抓住缰线,在牵马人的带领下,尝试着穿越“原始森林”中的丛林古道。

由于我是第一次骑马,而且整个行程要四个小时路线,想想也是很有挑战性的。马夫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娃,他说,他家的马性格温和,听话,绝不会失蹄撒野,让我大胆放心。我学着**里古代骑手,双手紧抓马鞍,用力踩马蹬,迅速蹬上马背。小马夫一扬鞭,骡马便迈开蹄子向前行走。

这些滇马长期从事旅游行业,已经没有了以往的狂野脾气,一路上,慢悠悠的在山路上行走着,马蹄子在石阶上发出“咯蹬、咯蹬”的声响。出发前,我们这行人,人人全副武装,照相机、登山包,一应俱全,坐在马背上,我让同行的伙伴给我来张威风凛凛的特写。

牵马的马夫看我们都是第一次骑马,就不住地交代着骑马的基本要点,要我抓紧马绳,夹紧马鞍,坐稳马背,以防意外发生。

骑马出发了,小马夫除了给我们讲述骑马要领外,一路上不断地介绍着“马帮村”开发“马帮”旅游项目的重重事项。这个西南边陲之地的小山村,全村一百多号人,家家户户靠养马、牵马为业。

村里有专门的马帮旅游公司,所有的骡马都属马帮公司统一管理。每天一大早,家家户户牵马到村小广场等候客人的到来。马帮旅游的收入,也由公司统一分配,到月底按每户人家的骡马数量分红。有些人家养有五匹马,每月就有上万元的收入。

由于初次骑马,我们大呼小叫,兴奋得有点失态。其中胆大的伙伴还策马扬鞭,双腿一夹,勒紧马缰绳,让骡马奔跑起来。我生性胆小,坐在马鞍上战战兢兢,人尽量往后仰,以保持马背上的平衡。

握住缰绳的手还有些生硬,常常拉得马头高高昂起。小马夫说,要放松,只要坐稳,就不要紧张。但我的手还是要牢牢的抓住马鞍,这才能把全身的力度都集中在坐垫处。

进入丛林间的马道上,路变得崎岖不平起来,时而拾阶而上,时而峰回路转,骡马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也欢快地奔跑起来,一时尘土飞扬,让人很有点骑士的感觉。路越走越狭窄,两旁的林木也越来越茂密。

我想,此时的马帮应该是进入原始森林了。仰头眺望同伴们骑在马上,模样也和我一般前摇后仰,滑稽得可笑。由于丛林中道路越来越陡,骡马也从奔跑变成悠走了,小马夫一边照看着前后三匹马,一边介绍路边的风景,原先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的浩浩荡荡马帮,现在就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远古的马帮依托滇、川、藏线路开创了边陲与内地的商贸活动,而今又给当地人们带来旅游休闲产业,这种从文明到文化的变迁,就是社会发展的变迁。

小马夫说,随着西南旅游业的逐步发展,赴滇体验马帮生活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经营马帮游乐的骡马数量也随之增多。当地人就将这个叫卧虎山的地方,依照山形走势修建了一条茶马古道,途中设置了陡坡和回旋环道,给重走茶马古道的游客增添了几许惊险和猎奇心理。

这条人工修建的茶马古道,除了道路崎岖外,还在路旁修建了水渠,供骡马渴了补充水分和游客盥洗之用。我们坐在马背上,任由骡马一路晃荡前行,心想,古时的茶马古道,该不会像今天这样悠闲而自在吧。

那时的马帮行走商贸之路,途中到处险象环生,马贼、土匪、强人频频出没,应该是充满着凶险的。当年马帮生涯,过的可谓是刀尖头上舔血的日子,马锅头也应具备统帅三军能力的将相风范。

当年,这一带山高林密,气候炎热,烟瘴弥漫。路上有峭壁深涧,山中有饿虎猛兽,河里有毒蛇蝎子,沿途还有土匪马贼,于是便有“穷走夷方”一说。中国大西南区域山高水急的自然条件,使水上航行成为纯粹梦想,道中受阻,复杂的人为因素滋扰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却有这样一群勇敢的人们,团结一心,斗智斗勇,并利用西南地区产出的那种虽矮小,却富耐力的山地马来驮货运物,徒步千里,结成马帮,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并作为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存在。后来,又演变成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解决了人们生活物资所需问题,促进了大一统,也打开了中外商贸和交流的一扇门窗。

这时,骡马在山道上慢悠悠地行走,一颠一跛,我们头顶蓝天白云,仰望远处高山,环视覆盖山坡的郁郁葱葱树木。

悠然自在的生活,让人多少产生闲静之情。西南边陲气候比南方偏冷一些,山中杂木丛中还没有野花绽放,但嫩嫩的枝芽也已探出碧绿的脑袋,感受着春风的抚摸,微笑着向来往的马队示意,以慰藉旅途上辛劳的马帮。

置身丛林,我们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马帮时代,穿越崇山峻岭,循着祖辈的马蹄印,一步一步走向更远的前方。

青石台阶上悠悠的驼铃声,丛林古道上哒哒的马蹄声,在密林深处渐行渐远,马蹄印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越在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上,那是马蹄在缓慢地前行。我们骑行在马背上,也是颠簸晃荡,摇摇欲坠。

绕过一道山梁,马群来到了歇马场,这是一块密林深处的空旷地,成群的骡马已拴在路边的树桩上,这些树桩因缰绳的牵扯早已磨得油光发亮。马群也许习惯于在此休憩,走进这个原始的纳西族歇马场的时候,长途跋涉的马群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于是,领头的“马锅头”大喊一声:“嘿,打尘了!”大家闻声一同下马歇息,骡马也交由马夫拴在树桩上。

此时,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我们被百年的树木包围着,巨大的树干和茂盛的枝叶,为我们带来一丝凉意,刚刚剧烈颠簸时的汗水,把衬衣打湿了,现在粘在身上,变得有些冰凉了。

在路边兜售黄豆、花生和饮料的纳西族老大妈,见有游人歇脚,便围上来,向我们兜售喂马饲料。十块钱一小包豆料,图的就是给人新鲜感觉。骡马从山道上一路巅簸而行。我们赐予黄豆喂料,也是常理,再说,喂马也是一种乐趣,看到骡马在我们手掌心舔食着黄豆,我们的内心也有一种怜惜的情感。

兜售马料的老大妈,年龄已经五十多岁了,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高原的紫外线和充足的阳光把她的皮肤烤炙得油光发亮。像她这样年纪的女人,打工已经很难找到岗位了,但马帮旅游业的开发,又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跋涉了几个小时,在这个小小的驿站休憩,我们的心异常的轻松。这时,山谷中传来一阵清风,凉爽清新,让我们被汗水打湿了的衣衫更觉冰凉刺骨。抬头眺望高原的天空,蓝色的天际漂浮着白云,阳光很亮丽,心灵有了被净化的感觉。在高原的茶马古道上,保留着的原始风情,以及古老而陈旧的村寨,淳朴而憨厚的民风,这一切都让人感动。

休憩片刻后,我们又骑着马继续向前行进,古道沿着弯弯的山路向前延伸。路两旁的杂树林一望无边。过了歇马场,地势渐渐平缓,山路也不再崎岖,平坦的古道让人悠然自得,信马由缰的感觉更给人增添了一分闲情逸致。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走,我们到达了一片高原湿地。

这里拥有大片碧绿的草场,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清新和靓丽。这就是拉市海源头——美泉了。

美泉原称“莫北”,是拉市最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也是新近向世人推出的一方高原水乡处女地。这里九天飞瀑、古树参天,可谓是五柳先生笔下的“世外桃园”,这里是当年木府的户外游乐园,是丽江独有无偶的风水宝地。

拉市海源头属玉龙雪山水系,是纳西民族的血脉之源。如镜的湖面倒映着玉龙雪山,水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构成高原湿地特有的气息。

拉市海边山青水秀,尤以美泉为最。美泉源于卧虎山与北斗山交汇处,从嶙峋怪石中汹涌而来的泉水形成姊妹潭,水绿得像无瑕翡翠,清得可见潭底。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高原湖泊,只见湖面上空,湛蓝的天幕上浮动着洁白云朵,连绵的青山下是清澈绿水,辽阔的湖面上长满水草,几只大灰鹅悠闲地浮在水上,好一副恬静如水的高原水墨画。

按照原先的旅游线路,我们在此下马,坐船环游拉市海。这个高原湖泊给人洁净透亮美感。我们坐在小划船上,沿着一条窄窄的水路栈道,进入拉市海域。从卧虎山到美泉,我们一路走来,沿途秀美景色,让人过目不忘,特别是马背上的感觉,实在是今生未曾有过的体验。

在拉市海湖面上,游人来来往往不绝,每一个游客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也招手向我们表达喜悦之情,有的人想把这一切美好的风景都刻在脑海里,不停地手持相机记录每一个瞬间。

平静的湖面上,微风徐徐,一艘渔船停泊在水路栈道边,轻飘的炊烟里夹带着鱼香味,这是纳西人在渔船上烤鱼。浓郁的鱼香,让我们不得不停留在渔船边。五元一条的小烤鱼,表体焦黄,肉质鲜嫩,这是拉市海里新捕捞出来的野生鱼。现捕现烤现卖,既新鲜又实惠。我们一船人都争相前去品尝,把渔老大忙得手足无措。

泛舟拉市海,清澈的湖水可以让你看到水底的水草。此刻的拉市海,一片碧绿,仿佛群山从中的一颗明珠,突然掉进了平坦的洼地。正午的阳光照耀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分外美丽。

我想,渐渐远去的茶马古道,该是充满凶险的征途,而今在人们眼中,却变成了如此的惬意,如此的安详。平静的湖水,仿佛可以洗净你一身的疲惫,这是当年茶马古道的商人们绝对也想不到的感觉。

离开拉市海,导游带我们品尝了独特的“马帮菜”,煮得烂熟的牛肉,配上鲜美的野生菌菇,还有从山上采摘下来的野菜,再加上喝一口辣劲十足的烈酒,这感觉,真的让人回到了马帮时代。

从滇藏茶马古道回到下塌的酒店,我们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悠悠马蹄响,清脆驼铃声,依旧在耳边回响,让人倍感生命的厚重。滇川藏商旅开创的茶马古道,这是中原文化源远流长,这是历史底蕴沧桑变迁。

茶马古道上的马蹄、飞瀑、拱桥、草房,星星点点,依稀见证着这条商旅之途昔日的繁华。这条民俗之路上,承载着汉、藏、白族人们生活习俗融合,传承了上千年的茶叶、畜牧、纺织、农耕等多种文化交流,带动了商埠、马帮、城郭的盛兴和经济的繁华……­

茶马古道,这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底蕴最深厚的神秘商旅之途,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令后人为之讴歌。

关于茶的书籍推荐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精神博大,这和茶书对茶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息息相关,好学好茶,肯定是免不了多看书的,今天就和我一起,来手下这一份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