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人如何通过面相选老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解密古人如何通过面相选老婆?,第1张

古代的公婆都是如何为儿子挑选老婆的呢?专门论述「女相」,始于元末明初袁柳庄先生,全方位论述女人相优劣特征以及和男人相的不同要求。带你从复杂的「女相」知识中,看看古人是怎么选老婆,这背后又蕴藏哪些道理?

女子面相虽部位十二宫、五官、六府、三停,但只取四件为用。额为父母,鼻为夫,口为子星,眼乃贱贵—《永乐百问》

额为父母 女额之善相:手掌横放3-4指为佳,发际圆形整齐,额面平整明净,侧面隐隐起骨为贵。

1、父母宫代表女人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父母祖先的在智力上的基因遗传。以前女孩不能上学,所以家庭教育基本能决定女人的价值观。同时,女人有好的额相代表具备智慧能帮丈夫稳定家庭,教育子女,孝敬父母。

2、官禄宫也在额,以前女人当然也做不了官,但是可以被封为浩命夫人,也就说妻子有好的额相对有功名心走仕途的男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几次轮回,只为今生和他相逢?

鼻为夫星 女鼻之善相:山根鼻柱平顺干净,鼻翼鼻头圆润,山根侧看略高于上眼皮为佳。

古人相信女人最重要的是能旺夫,鼻子代表丈夫优劣以及能力,所以被列为第一条件。在这里不多赘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鼻子不是越高嫁的越好,太高了其他部位跟不上,会变成剩女喔。 >>最强配对鉴定书!你和他到底多有默契?

眼定贵贱 所有面相论述都离不开眼,眼睛可以主宰其他部位,是人生格局层次的最重要显示。女相眼神以端庄清澈为上品,眼神过于强势有力,利己不利夫,对婚姻无益。 >>窥探他的内心世界!他有多喜欢你呢?

口为子星 女口之善相:宽度略大约鼻翼小于两眼瞳孔,上下唇厚度约一指宽,色泽红润,嘴角上扬为佳。齿、舌、声另论。

1、嘴唇是最容易反映身体气血的部位,唇红气血旺消化能力强身体健康,可以提高生育健康宝宝的机率。

2、口相好的女人家庭观念强,夫妻恩爱和谐能让生活更温馨。 >>情缘深浅?你们是彼此的命定之人?

进入现代社会后,男女平等。男人对女性择偶观有了新的标准,此文只为你解析古人的想法。相不独论,想要女人旺夫,男人自己也得旺妻才行,相合相旺,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那你们是否相合呢?要如何做才能彼此相旺? 紫微合婚书 让你们牢牢把握住幸福,家和万事兴!

,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鼻准 5 经穴别名·鼻准 51 素髎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素髎穴的定位 56 素髎穴的取法 57 素髎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素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素髎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素髎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研究进展 5131 对胃蠕动的影响 5132 对休克的影响 5133 对血糖水平的调整作用 5134 抗休克 5135 用于呼吸骤停时抢救 5136 治疗麦粒肿 5137 减轻或消除纤维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鼻准 1 拼音

bí zhǔn

2 英文参考

apex of no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asal apex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nasal apex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鼻准:1人体部位名;2穴名。[1]

4 人体部位名·鼻准

鼻准(nasal apex)为体表部位[2],又名准头(见《医学入门》)、鼻尖[3]、面王(《黄帝内经灵枢·五色》)。是指鼻尖部[4]。即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淮。”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2]。督脉所过,素髎所在。[1]

鼻准相当于西医解剖学名鼻尖。

鼻(nose)为五官之一。又称明堂。是隆起于面部正中的呼吸、嗅觉器官[4][5][6]。鼻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頞,又名山根、下极、王宫[6]。前面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6]。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6]。頞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又名鼻梁、天柱[6]。鼻孔内有鼻毛,鼻孔深处称为鼻隧[6]。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为肺之窍[6]。司嗅觉、助发音,为肺系之所属。头面为诸阳所聚,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清阳交会之处。鼻病多与肺脏有关,也与脾、胆等脏器有涉[6]。鼻有“明堂”之称,清阳之气从鼻窍出入,故又属“清窍”。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5 经穴别名·鼻准

鼻准为经穴别名,即素髎[1]。《奇效良方》:“鼻准一穴,在鼻桂尖上是穴。”

穴位 素髎 汉语拼音 Suliao 罗马拼音 Suliao 美国英译名 Simple Bone 各

号 中国 GV25 日本 2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4 富耶氏 德国 LG24 英国 Gv25 美国 Go25

素髎为经穴名(Sùliáo GV25,DU25)[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面王(《针灸甲乙经》),面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准(《奇效良方》),准头(《医宗金鉴》),面玉(《外台秘要》),面士(《杨敬斋针灸全书》)。属督脉[7]。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7]。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痔、鼻息肉、酒渣鼻、鼻鼽、鼻疮等一切鼻疾,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流涕,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喘息,小儿惊风,窒息,心动过缓,鼻炎,虚脱等。

51 素髎穴的别名

面王(《针灸甲乙经》),面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准(《奇效良方》),准头(《医宗金鉴》),面玉(《外台秘要》),面士(《杨敬斋针灸全书》)。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素髎,一名面王,在鼻柱上端,督脉气所发。

53 穴名解

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7]。

素为白色,髎,为骨隙之狭小者。《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杨上善曰:“白,肺色也。”圣而不王名曰素王,为孔子的尊称。本穴在鼻尖正中缝隙中,鼻尖,俗称准头,以其中立不倚,而为面王中正之标准。凡物体之素于其位者,必中正乃佳。地小而位高,有素王之义,故又称面王、面正。《东坡志林·养生说》引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注谓:“静坐之际,双目微合,垂视鼻端,有些些白影之谓。”是素髎之名,亦与道家学说思想有关。[8]

54 所属部位

鼻尖[9]

55 素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素髎穴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5]。

素髎穴位于面部,当鼻尖正中央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7]。

素髎穴位于鼻尖正中[10]。

素髎穴在督脉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56 素髎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取穴。

素髎穴位于面部,当鼻尖正中央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7]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当鼻尖处取穴[11]。

57 素髎穴穴位解剖

素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鼻外侧软骨。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及面动、静脉的鼻背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和鼻外侧软骨。有通窍、泄热作用[7]。

皮肤→皮下组织[12]。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有眶下神经和鼻背动脉分布[12]。

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和面动静脉鼻背支[10]。

58 素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素髎穴有通窍、泄热作用[7]。

素髎穴具有清热消肿、通利鼻窍的功效。

素髎穴在鼻尖正中央,为督脉气所发,故以治疗鼻渊、鼻衄等为主。此外,本穴还具有升压作用,可用于低血压的治疗和休克的急救。[13]

素髎穴有清热开窍、回阳救逆之功,主治昏厥,鼻塞,鼻衄,鼻渊,酒糟鼻。其名之以素者,以鼻为肺窍,肺于五行属金,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白为素色,金属素气,秋为素令,故名之以素也。又肺恶热而喜清,最宜清冷静洁,取名于素,意义深长。且寓有调和肺气之意。病准头赤者,火克金也。本穴治之有效,亦取用于素也。[8]

59 素髎穴主治病证

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痔、鼻息肉、酒渣鼻、鼻鼽、鼻疮等一切鼻疾,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流涕,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喘息,小儿惊风,窒息,心动过缓,鼻炎,虚脱等。

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酒渣鼻、鼻疮等一切鼻疾及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等[7]。

素髎穴主治鼻塞流涕,鼻渊,鼻衄,鼻痔,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休克,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11]。

素髎穴主治鼻渊、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12]。

素髎穴主治昏迷,鼻塞,鼻衄,鼻渊,酒皶鼻,鼻息肉,小儿惊风;以及休克,窒息,低血压,心动过缓等[10]。

治鼻痔,鼻流清涕,鼻塞,鼻鼽,酒糟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鼻息肉,鼻炎,虚脱。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02~03寸[10]。

向上斜刺03~05寸[12][11],局部有酸麻胀痛感[11],可扩散至鼻根[11]。

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11][7]。

5102 灸法

不灸[7]。

禁灸[11]。

据《针灸甲乙经》载,本穴禁灸。

511 素髎穴的配伍

素髎穴点刺出血,可治酒渣鼻[7]。

素髎穴配迎香、风池治鼻衄[7]。

素髎穴配合谷、太冲或十宣可治休克[7]。

素髎配上星、迎香,有行气活血,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素髎配内关、足三里,有醒神清脑,强心升压的作用,主治休克。

素髎配内关、神门,治心悸[11]。

素髎配十宣、涌泉,治昏厥[11]。

素髎配上星、迎香,治鼻衄[11]。

素髎配内关、涌泉,用于触电后抢救[11]。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鼽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痓洞不通,不知香臭,素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疮。

《针灸大成》:主鼻中息肉不消,多涕,生疮,鼻窒,喘息不利,鼻㖞僻,鼽衄。

《类经图翼》: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

《经验良方》:风火眼初起,在鼻尖上爆一灯火,屡经试验神效。

513 研究进展 5131 对胃蠕动的影响

在纤维胃镜中发现,针刺素髎可使胃蠕动减慢、幽门开放,随着捻针,幽门开放时间延长,患者频繁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现象消失,从而能顺利完成胃镜检查。

5132 对休克的影响

在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中,针刺“素髎”、艾灸“百会”可使动物的嗜酸性粒细胞锐减2/3以上,并使血液稀释,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率。

5133 对血糖水平的调整作用

针刺休克患者的素髂后20 min可使血糖升高42%,对照组升高77%,而对糖尿病患者则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

素髎对血压、血糖有调整作用[7]。

5134 抗休克

现代研究证实,素髎穴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针刺素髎穴可增强脑垂体后叶的功能,使休克患者血压回升。

5135 用于呼吸骤停时抢救

素髎可调节呼吸运动,用于呼吸骤停时抢救[7]。

5136 治疗麦粒肿

取素髎穴,用苎麻绳点灸一下,每日1次。

5137 减轻或消除纤维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减轻或消除纤维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捶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椎神经和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增强内分泌和经络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此外,捶背还可安神宁心,对中老年人所患多种慢性病具治疗作用。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30-5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严重心脏病者,捶背须谨慎。

按摩面部,又称浴面,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十数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搽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搽10余次。

经常浴面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浴面同时还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法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中医称眼球转动为运睛。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古人认为背部为督脉之所居,是太阳膀胱经之所舍。人感受防寒,多从背部起,故背部应常保温暖。

保护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人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止受寒。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即绕脐揉腹。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男人多对肠胃进行按摩能健肾强腰、滋阴壮阳、益气固精、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有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除外,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五次后,再右脚做。能舒展四肢关节。此法对于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具有益处。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古人称为干沐浴。即将二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臂,从上而下,胸部、腹部、后背至左右腿,依次擦之。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

许多人认为 养生 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 养生 。其实, 养生 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 养生 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许多人不病不查体,病了才看医生。其实, 养生 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定期检查,定时保养。

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理由是不饿。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内经过4~5个小时后就全部排空。感到饥饿时胃液已经开始"消化"胃黏膜,而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是 养生 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平时不喝水,口渴才饮水,是许多人的习惯。事实上,水对人体代谢的作用比食物还重要。感到口渴时表明身体已经缺水到一定程度。临床发现,不常饮水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的机率会明显高于有饮水习惯的人。

许多人没有定时排便的习惯,甚至有便不解,宁愿憋着,这样对 健康 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造成“自身中毒”。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只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不少于7小时睡眠,才能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但有些人不是按时就寝,而是毫无节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强撑着。这不利于保护大脑,更易引起失眠,长此以往,损害生命。

累了才休息是许多人的习惯。其实,累是身体相当疲劳的感觉,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应养成不累也休息的习惯,做到不过分透支体力、脑力。

进食过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时下,许多人不加节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随处可见,一胖就易病。况且,目前尚无理想的减肥摇问世。因此,减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减、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

7个按时:

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据调查研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明显减少于不常饮水的人。而且,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每年的 健康 查体中,经常发现相当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 健康 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从而早期治疗。所以,要定期去医院体检。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疲乏已到相当程度,这时休息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消除疲劳。过度的疲劳为疾病留下了隐患。而工作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不仅会很快消除疲乏感,还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可以得到调整平衡。

我国近年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质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轻化趋势,即青壮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惊人,这些都与他们不锻炼、吃得过多和喝酒过多有关。所以,青年人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对 健康 大有裨益

很多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做对 健康 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到损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导致“自家中毒”。因此,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不少人不困不睡觉,误以为困倦是应该睡觉的信号,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饭。这种做法容易损害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人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中医 养生 贵在“按时”,按时工作和休息,按时运动和睡眠,按时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才能达到 健康 长寿的目的。

健康中医养生小技巧

 健康中医养生小技巧,健身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加速排出身体里的毒素,有氧运动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合理养生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以下分享健康中医养生小技巧。

健康中医养生小技巧1

  1、背宜常捶阳气旺

 捶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人体背部有丰富的嵴椎神经和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增强内分泌和经络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此外,捶背还可安神宁心,对中老年人所患多种慢性病具治疗作用。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30-5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严重心脏病者,捶背须谨慎。

  2、面宜多擦气血平

 按摩面部,又称浴面,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十数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搽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搽10余次。

 经常浴面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浴面同时还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法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3、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眼球转动为运睛。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4、背宜常暖背不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古人认为背部为督脉之所居,是太阳膀胱经之所舍。人感受防寒,多从背部起,故背部应常保温暖。

 保护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人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止受寒。

  5、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即绕脐揉腹。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男人多对肠胃进行按摩能健肾强腰、滋阴壮阳、益气固精、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

  6、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有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除外,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五次后,再右脚做。能舒展四肢关节。此法对于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具有益处。

  7、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古人称为干沐浴。即将二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臂,从上而下,胸部、腹部、后背至左右腿,依次擦之。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

健康中医养生小技巧2

  一、醋腌对健康有益。

 1将花生用醋腌制,每天2次,每次10~15粒,降低血压。

 2醋腌香菇,降低胆固醇。

 3醋浸泡大蒜,每天2、3瓣预防感冒。

 4醋浸海带丝,使骨头变硬。

 5醋腌玉米,每天早晚各嚼20~30粒吃降压。

 6醋泡黄豆,每次喝15~20粒,每天3次,空腹嚼喝,降低胆固醇。

  二、山楂病的治疗方法

 1鼻窦炎:山楂、辛夷、苍耳、甘草、泡沫饮。

 2消化不良:焦山楂、麦芽、黑糖水免费。

 3降低血压血脂:山楂、白菊、决明子、代替茶饮用。

 4冠状动脉硬化症:山楂片、桃籽红花、郁金、沸水打泡。

  三、水果和蔬菜的外敷药

 1用萝卜烧水洗脚的话,对脚上的汗很有效。

 2韭菜煎水洗患处可以慢慢恢复外痔。

 3可以磨新鲜丝瓜叶涂患部治疗疮疮、痱子和白薯。

 4新鲜南瓜叶涂抹患处可以治疗牛皮癣。

 5涂柠檬汁,被蚊子叮后有消肿止痒的效果。

 6把梨贴在烫伤的地方会疼。生茄子切成块涂患处。可以治疗百足的咬伤和蜂蜇。

 7将黄瓜皮捣碎擦拭皮肤,使皮肤细腻白嫩。

  四、骨质疏松的菜

 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老年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有几年补钙的人吗?还是骨质疏松症?这个酸性体质很奇怪。还有失眠、多梦、疲劳、腰痛、发冷、便秘、腹泻、肥胖、痛风等。平时可以吃以下几道菜。羊骨羊腰汤、虾皮拌豆腐、桃粉牛奶、沙锅牛尾、海带和菠菜汤。

  五、家用足浴还是小的好

 1盐泡:在温水中加入盐,盐具有消炎杀菌、通便效果。

 2生姜泡沫:温水中加入扁平生姜生姜,生姜散寒,有除湿作用。

 3酒沫:在温水中加入米酒,或者使用其他酒,促进血液循环。

 4柠檬泡沫:在温水中加入2片柠檬,心情变好,预防感冒。

 5醋泡:在温水中加入白醋,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

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剌激膀胱经,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人体有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排出体内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

第二条是通过大便把体内脏东西排出去的通道;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3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条排毒通道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当然通过咳嗽、流鼻涕、流眼泪也能排出一些毒素。

膀胱经是掌握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住;

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能够把脏腑的毒通过膀胱经后背的俞穴及时排出来。

本经发生异常变动时,就会出现气上冲而感头痛,眼球疼痛的好像要从眼眶中脱出来一样,颈项就好像在被牵拔般紧张疼痛,脊柱和腰部疼痛剧烈,髋关节不能屈伸,膝部发麻,小腿肚疼痛。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一侧有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后颈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1、治包括近视在内的任何眼疾:按揉晴明穴。膀胱经的走向是从头开始的,然后沿着头后边一直到脚外侧小趾边缘的至阴穴。

睛明是它的第一个穴。先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夹住鼻根,不要特别使劲儿,然后垂直地往眼睛深部按,按的时候把眼睛闭上(凡是明目的穴,按的时候都要把眼睛闭上),然后按一下松一下,再按一下再松一下,反复做9次,这个穴就能真正起作用了。

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

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而长期坚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皱纹。

用食指按住双侧睛明穴,每秒做强按压一次,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

2、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热症:揉攒竹穴。攒竹穴在眉毛边上。平时用电脑时间过长,眼睛感觉发胀,可以用拇指弯曲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适为度。

长期坚持可消除额痛、眼胀、恢复视力疲劳等作用。还可以用根据情况,选用鲜芦根,菊花,麦冬,决明子,鲜薄荷泡水喝。

3、通鼻窍、治眼疾、头痛、癫痫:用10个手指肚每天梳头上的膀胱经50次,日久好处多多。

4、明目醒神、降血压、防治颈椎病、感冒:揉天柱穴。天柱穴在脖颈子这块儿入发际05处,揉的时候不用多想,揉到酸痛点就行了。

5、颈椎病、颈肩背部疼痛:按摩、揉擦大杼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其颈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如果此时用手触及大杼穴就会有异常的压痛感。

这主要是因为,不当的姿势、过度的紧张使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气血不通。

因此,保持大杼穴气血畅通,就能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刚开始感觉颈肩不适时,要经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着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时间做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

如果颈椎病已经形成,出现明显的颈肩背部疼痛时,还需要配合风池、肩井、外关等穴位,可以用按摩、梅花针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

6、治咳嗽老不好、心里发憋、心血管问题、胃痛、肝胆问题、腰酸腰痛:按后背膀胱经上的相应穴位。

往背上走有众多穴位,它们都在后背中线旁开15寸和3寸的地方。后背这些俞穴太多,我们用不着去仔细地区分,先找最痛的点多揉就行了。

7、治疗生殖糸统方面的疾病:揉八髎。腰部往下还有好多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边4个,右边4个,共8个,通常叫八髎,主要在裤腰的下缘和尾骨尖中间这一段旁开2-3厘米处。

8、降血压、治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压委中、委阳穴。委中穴在膝盖窝里这块儿。

揉委中穴时,要用大拇指点到穴上去,另一只手攥住脚腕往下压它,不用使劲揉,点住它就行了。

我们平时只要有腰痛,压委中效果就会特别明显。腰疼痛、腰扭伤等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这些病的克星。

“腰背委中求”,这是“四总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总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

经常按摩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注意:“委中穴”,可泄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何故?此乃泄毒之出口。此穴通常为剌血首选。

9、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痔疮:揉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缘,找的时候,要把脚后跟翘起来,这样,小腿肚子就形成一个窝儿,这个穴位就在这个窝儿里,现在的人一般按承山穴都很痛。

10、治慢性腰痛立竿见影:揉飞扬穴。飞扬穴在承山穴斜下1寸的位置。

11、治感冒、膝盖发凉、血压高、眼睛酸湿、老花眼、腰腿痛、足跟痛、足跟裂:从飞扬穴一直推到昆仑穴。昆仑穴在外踝骨后缘这块儿,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穴位。

12、治腿抽筋、癫痫、身上老发紧:揉申脉穴。申脉穴在脚外踝下缘,不太好揉,但用食指指节硌的方法一下就容易找到。

13、耳鸣、头痛、防感冒、通鼻窍、防止脚寒凉:揉金门到足通谷这一段膀胱经。

14、正胎位:艾灸至阴穴。至阴穴在小脚指旁边,是膀胱经上的最后一个穴位。膀胱经上的至阴穴是一个妇科要穴。

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

曾听一个女中医谈到至阴穴的效果时,现身说法地讲到,在她怀孕时胎位不正,灸过至阴穴后就正了,不料过两天检查时发现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宝宝才老实了,终于顺产了。

其他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及乳痈、乳癖等,采用针灸至阴穴可获得一定功效。

15、排毒减肥:拉抻或敲打承扶穴到委中穴这一段。这个地方的穴位不太好按揉,肉太多。

所以,我们用一个抻筋的方法,就是在床上把腿伸直了,腰往下弯一弯,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边,尤其是承扶到委中这一段,把痛点敲得都不痛了,膀胱经这块儿就疏通了。

解密古人如何通过面相选老婆?

古代的公婆都是如何为儿子挑选老婆的呢?专门论述「女相」,始于元末明初袁柳庄先生,全方位论述女人相优劣特征以及和男人相的不同要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