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王充跪拜求学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谁知道王充跪拜求学的故事?,第1张

《论衡》是一部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哲学著作。所谓《论衡》就是他所论述的是铨衡真伪的道理。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祖父、父亲钱塘“以贾贩为事”。 王充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拜班彪为师。“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逐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王充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相传曾作过几任州、县的官吏,但都没什么实权,多系幕僚性质。因为她嫉恨俗恶的社会风气,常常因为和权贵发生矛盾而自动辞职。因此,每次仕进都为期极短。

王充家境贫寒,甚至“贫无供养”,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埋头于著书立说,居贫贱而不倦。他一生撰写了《论衡》、《讥俗节蚁》、《政务》和《养性》四部著作,其中《论衡》一书流传至今。

王充著述活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遭到社会舆论的非难,一些权贵人物说他不是书香门第出身,没有投靠门师,不配著书立说。以致他的学说一旦问世,便被视为异端学说,甚至遭到禁锢。王充冲破种种阻力,坚持著述。在《论衡》中系统地清算和批判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是他的最为可贵之处。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首先破除了对天神的迷信。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鼓吹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和意志,大肆宣传君权神授和“天人相与”的天人感应说。说什么“天子受命于天”,“承天意以从事”;天神能赏善惩恶;君主的喜怒,操行好坏和政治得失都会感动天神做出相应的报答,而自然界的变异和灾害就是天神对君主的警告和惩罚。王充针锋相对地指出:天是自然,而不是神。他说,天和地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平正无边的物质实体,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日月星辰也都是自然物质,“系于天,随天四时转行”。天和人不一样,没有口眼,没有欲望,没有意识。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施放出来的“恬淡无欲,无为无事”的“气”自然形成的,并没有什么东西在主宰他们。王充否定君权神授。他说:“人,物也,虽贵为王侯,终不异于物。”指出帝王也是人生的,不是什么天神产生的后代。对于汉代唯心主义神学宣扬的天人感应说,他用大量篇幅一一进行驳斥。指出自然灾异和君主、官吏的政绩得失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且指出即使二者同时发生,也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根本不是什么天神的“警告”。

其次,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破除了对鬼神及其禁忌的迷信。在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王充在《论衡》中对各种鬼神迷信及其禁忌,尤其是对“人死为鬼”的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很风趣地说,从古到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道路之上岂不一步一鬼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精辟地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至于说有人声称见到了鬼,其实是人的恐惧心理造成的。所见的“鬼”只不过是一种幻觉。人们对鬼神的祭祀,有的是为了报答先人的功德,借以勉励后人。有的是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不得不乞灵于鬼神相助,以获丰收。但是,所有被祭祀的对象都是无知的,实际上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祸福。王充还尖锐批评了种种迷信禁忌和人可以“得道仙去”、“度世不死”的虚意之言。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否定了圣人“神而先知”,“圣贤所言皆无非”。为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极力推崇古代的所谓圣人,说圣人是天神生的,“能知天地鬼神”,“人事成败”和“古往今来”。 王充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虽然也承认孔子是圣人,并且也不反对孔子所提倡的封建伦理道德。他批判了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岁”。有独见之明,不学自知的唯心主义先难论。他认为圣人只不过是比一般人聪明一些,而聪明又是来自于学习。“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他敢于冲破唯心主义神学的精神枷锁,在《论衡》中专门写了《问孔篇》和《剌孟篇》,对孔孟的“圣言”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逐条提出了质问和驳斥。敢于批判圣人,敢于讲圣人没有说过的话,在当时确是难能可贵的。王充还批判了厚古薄今的历史观,指出“周不如汉”,“汉国在百代之上”的进步的历史观。

《论衡》极具战斗性,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和社会国家生活等诸多方面,阐明了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观。全书共85篇(现存84篇),分30卷,约30万字。《论衡》是王充从33岁开始,前后用了30多年的时间,直到临死前几年才写成的。

看看今天求神问鬼的糊涂虫们,想想近两千年以前的王充,足以证明他思想的伟大。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 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 支持范仲淹,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 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 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 抒情委婉,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 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

  作品介绍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永人。天圣进士,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散文说立场畅达、抒情、委婉。是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有《欧阳文选集》。

  蝶恋花

  几日行云和何出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钱花寒食系,想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搂须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抑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白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曾巩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曾巩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

  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

  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

  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

  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等流行于世。

  柳宗元简介

  作者:派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265 更新时间:2004-2-22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欢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虽然活了不到50岁,但柳宗元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户乙)。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与屈原之作辞赋,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家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文学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个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必然是一个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在这些论著中,柳宗元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把董仲舒这样的大人物斥为“*巫瞽史”,指责他“诳乱后代”。他反对天符、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砷”,这在一千多年前神学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柳宗元还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是他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封建论》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论文。针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之争,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封制暴露出种种严重弊端,而新的郡县制能克服分封制弊端,有优越性和进步性,因而极力支持郡县制。对秦始皇的评价,也反映出柳宗元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六逆论》、《晋问》等政论文,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甚至认为天子在用人问题上有了错误,也应改正。他重视农战的思想也比较突出,重视劝农耕,修水利,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学,但不主宗一家。他的不少言论,往往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这是他思想异于其他思想家之处。

  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将永远受到世人的尊敬。

1、宗夬

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也,世居江陵。祖炳,父繁,西中郎谘议参军。夬少勤学,有局干。弱冠,举郢州秀才,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中兴初,迁御史中丞,以父忧去职。

起为冠军将军、卫军长史。天监元年,迁征虏长史、东海太守,将军如故。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是冬,迁五兵尚书,参掌大选。三年,卒,时年四十九。子曜卿嗣。

2、宗元饶

宗元饶(518-581),南郡江陵人也。少好学,以孝敬闻。仕梁世,解褐本州主簿,迁征南府行参军,仍转外兵参军。及司徒王僧辩幕府初建,元饶与沛国刘师知同为主簿。高祖受禅,除晋陵令。

入为尚书功论郎。使齐还,为廷尉正。迁太仆卿,领本邑大中正,中书通事舍人。寻转廷尉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时高宗初即位,军国务广,事无巨细,一以咨之,台省号为称职。

3、宗白华

宗白华,雅号“佛头宗”,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小南门,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1919年被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

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语言科,1920到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

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他将意境称为中国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4、宗传明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球堆积和数的几何。他彻底解决了二维的深洞问题(由Rogers于1950年提出);对FejesToth的遮光问题(1959年提出)取得了第一个有效上界。

否定了Grunbaum于1961年提出的一个猜想,并且取得了正四面体平移堆积密度(希尔伯特第18问题)的第一个实质性上界。

5、宗九奇

当代学者,江西省南昌人,别号豫章散人、匡山人、匡庐山人,1943年5月1日生于江西庐山。自幼家学,研习古文书法。在高校研读建筑专业,数年毕业。

历任南昌八一公园主任,滕王阁工程筹建处副主任,滕王阁重建总指挥,滕王阁管理处副处长,滕王阁文史室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国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理事,江西省文史馆馆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江西诗词学会理事、江西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江西谱牒学会理事,南昌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

无锡吴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南昌数所高校客座教授、为古建园林高级工程师,兼任南昌市杨建葆工作室首席顾问,有江南才子、中华诗神、现代城市批评者之誉。

遣策在尹湾汉墓简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这批遣策包括:尹湾二号汉墓的衣物疏(木牍一正、反),尹湾六号汉墓的“君兄衣物疏”(木牍一二正、反)、“君兄缯方缇中物疏”(木牍一三正)和“君兄节司小物疏”(木牍一三反),凡四件。[1]作为随葬物的清单,它们含有大量关于汉代物质文化及风俗的宝贵资料,且颇多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之处。现试对其中的一些名物略作释读,愿与学者共同探讨,并就正于方家。

(一)诸于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絈绮诸于一领,羽青诸于一领,[糹+‘剽’]鲜支单诸于一领。●右诸于三领。”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早丸诸于一领,[糹+'剽']丸诸于一领。”

“诸于”,服饰名,也作“诸衧”。《说文解字》衣部:“衧,诸衧也,从衣于声。”则“于”即“衧”之省。诸于是汉史中一种颇引人注意的服装。西汉宣帝时,为太子选美,王政君因着“绛缘诸于”而入选。《汉书·元后传》:“及太子朝,皇后乃见政君等五人,微令旁长御问知太子所欲。太子殊无意于五人者,不得已于皇后,强应曰:‘此中一人可。’是时政君坐近太子,又独衣绛缘诸于,长御即以为是。”王政君后成为元帝的皇后、成帝的皇太后,也即王莽的姑母。则诸于系外衣,可作女子的正服,可有鲜明的缘饰。

更始诸将也曾着诸于,并因此招致洛阳、长安人的讥笑和非议。《后汉书·光武帝纪》:"时三辅(按指洛阳地区 )吏士东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又《后汉书·刘玄列传》:"其(按指更始天子刘玄)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着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洛阳与长安都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可知在正统的观念中,诸于只是“妇人衣”,男子是不应穿著的。

但是,尹湾汉简却表明:西汉时,至少在部分地区,诸于确实曾是一种男女通用的服装。尹湾二号汉墓的墓主为一中年女性,该墓遣策中的“诸于"是做女服。而尹湾六号汉墓的墓主师饶,生前曾任东海郡功曹史,该墓遣策中的“诸于”是做男服。由此可知,在汉史中,如更始诸将那样身为男子而着诸于者并不是孤立的现象。[2]

(二)直领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绮直领一领,帛[糹+'剽']合直领一领。●右直领二领。"

“直领”本是衣领的样式。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及其后,则丝里枲表,直领无袆,袍合不缘。”而此处木牍文字有“直领一领”,说明“直领”也用作服装的名称。

尹湾二号汉墓墓主系女性,则“直领”为汉时女服。《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时爱为去刺方领绣。”晋灼曰:“今之妇人直领也。绣为方领,上刺作黼黻文。《王莽传》曰‘有人着赤缋方领’。方领,上服也。”晋灼为晋人,可知直领亦晋时女服。

作为服装的“直领”,其样式与男服中的“方领”相似。《释名·释衣服》:“直领,邪直而交下,亦如丈夫服袍方也。”《汉书·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晋灼曰:“以**素作直领也。” 《后汉书·儒林列传》 :“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李贤注:“方领,直领也。”《后汉书·马援列传》:“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李贤注:“《前书音义》曰:‘颈下施衿领正方,学者之服也。’”则汉时的“方领”是上等之服,也是儒者之服。

《太平御览》卷一三七引《续汉书》:“太后素自喜俭,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龙,苍头衣绿褠直领,领袖正白。顾视御者,远不及也。”苍头系男性奴仆。外家苍头骄奢逾制,着“绿褠直领,领袖正白”,故令马太后不安。

直领又作“直袊”。《方言》卷四:“袒饰谓之直袊。”郭璞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直领也称为“幆”。《广雅·释器》:“ 直袊谓之幆。”又曰:“袒饰、裦明、襗、袍、襡,长襦也。” 因直领即袒饰,故亦应类似长襦。《急就篇》:“袍襦表里曲领帬。”颜师古注:“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者襦。”也说明直领比一般的襦要长。

此处木牍所记“霜([糹+‘霜’])绮直领”,是以淡**的绮缝制的直领;“帛[糹+'剽'](缥)合(袷)直领”,是以淡青色的帛缝制的有夹里的直领。[3]

(三)中单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青鲜支中单一领。”一二反:“葛中单一。”

“中单”,服饰名,即“中襌”。《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襌衣,曲裾交输。”颜师古注:“襌衣,若今朝服中襌也。”

中单又称“中衣”。《隋书·礼仪志》:“何佟之议:‘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之中单也。’”中衣穿在内衣与外衣之间。《释名·释衣服》:“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这种服装上下连属,样式如古时的深衣。《礼记·深衣》郑玄注:“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素纯曰长衣,有表则谓之中衣。”因汉之单(襌)衣亦如古之深衣,而中衣是穿在单(襌)衣的里面,故称之为中单(襌)。

中单多用作朝服、祭服的里衣。例如,《晋书·舆服志》:“ (皇太子)衮衣九章,白纱绛缘中单,绛缯韠,采画织成衮带,金辟邪首,紫绿二色带,采画广领、曲领各一,赤舄绛袜……释奠,则远游冠,玄朝服,绛缘中单。”“绛缘中单”,即镶有深红色缘边的中单。

中衣、中单也指一般的里衣。《敦煌汉简释文》1143:“单襦、复襦各二领,单衣、中衣各二领。”[4]《太平御览》卷四零三引虞预《会稽典录》:“郑弘为灵文乡啬夫。民有弟用兄钱者,未还之,嫂诣弘诉之。弘卖中单为叔还钱。”注:“即今之汗衫也。”则中单可作汗衫。

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汗衫”这一名称,未见于汉代文献及相关考古资料,疑为晚出之词。而此处木牍所记“青鲜支中单”、“葛中单”,有可能类似后世的汗衫。

(四)合衣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丸合衣一领。”“帛[糹+‘剽’]合直领一领。”“[糹+‘剽’]丸合帬一。霜散合帬一。”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糹+‘剽’]丸合衣一领。”

“合”,读为“袷”,有衬里而无絮的夹衣。《说文解字》衣部:“袷,衣无絮。”《急就篇》:“襜褕袷复褶袴裈。”颜师古注:“衣裳施里曰袷,禇之以绵曰复。”《广雅·释诂》:“袷,重也。”《汉书·匈奴传》记载,汉文帝赐给匈奴单于的礼物中有“服绣袷绮衣、长襦、锦袍各一”。颜师古注:“服者,言天子自所服也。袷者,衣无絮也。绣袷绮衣,以绣为表,绮为里也。”又《齐民要术》卷三《杂说》:“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复为袷。”“袷”因有衬里而无絮,较“复”薄,故不属冬衣。

“袷”也用来指其它带衬里的服装,如夹裳。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三十余,上着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绨丝履。” 此处木牍所记“合直领”、“合帬”,则为夹直领和夹裙。

(五)絪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帛[糹+‘剽’]鲜支单襦一领。练□单襦二领。□鲜支絪二领。●右絪、单襦五领。”

“絪”,读为“裀”,服饰名。《广雅·释器》:“复襂谓之裀。”《集韵·衔韵》:“衫,小襦,通作襂。”则“襂”就是“衫”。《释名·释衣服》“衫,芟也,芟末无袖端也。”王先谦《疏证补》引毕沅曰:“盖短袖无祛之衣。”“袖端”即“祛”,指袖的边口。《中华古今注》卷中:“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葢取便于侍奉。”则衫应是短衣。《方言》卷四“汗襦”条郭璞注:“今或呼衫为襌襦。”襦亦短衣。因“衫”为襌襦,而“裀”为“复襂”,故“裀”当类似复襦,为絮有丝绵的短衣。

《广雅·释器》又曰:“裀,裑也。”王念孙《疏证》:“裑,谓衣中也,通作身。”《龙龛手鉴》卷一:“裀,近身衣也。”总之,“裀”大约是一种贴身穿著、衣袖不长且无袖边口的短衣,其内或有衬里,样式与衫(襂)、襦等相近。

在古籍中,“絪”、“裀”常通作“茵”,指“茵褥”。例如,《汉书·霍光传》:“加画绣絪冯,黄金涂。”如淳曰 :“絪亦茵。”师古曰:“茵,蓐也。”司马相如《美人赋》:“裀褥重陈,角枕横施。”[5]但尹湾二号汉墓衣物疏中的“絪”却并非如此。通观此衣物疏(木牍一正)的格式,各种随葬品被分为九组,每组包括同类之物若干件,末尾加黑圆点“●”,用“右某某(物名)多少(数量)”作一小结。在此枚木牍中,“□鲜支絪二领"是与三领“单襦”列在一组,并以“●右絪、单襦五领”为结,故此处的“絪”应是与“襦”同类的服装,而不是茵褥。

(六)大绔、小绔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正:君兄衣物疏:“早丸大绔一。”“练早大绔一。”“早布大绔一。”“练小绔二。”

绔,服饰名,又作“袴”。《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说文解字》纟部:“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按照段氏的解释,绔是左右分离不相连属的两只“胫衣”,如今日民间的套裤。但考古资料表明,以上说法是不够准确的。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曾出土了一件绵绔,该绔为一整体,前腰合缝,后腰敞口,腰以下前后开裆。在宋墓所出的遗物中,也有几个类似的例子。故有理由认为,这种一体的开裆裤当是“绔”的典型样式。[6]

“绔”有大小之分。《方言》卷四:“大袴谓之倒顿,(郭璞注:“今雹袴也。”)小袴谓之[衤+‘交’][衤+‘了’],(郭璞注:“今[衤+‘尞’]袴也。”)楚通语也。”大绔一般是作男子的外服。《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王刘去,“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去好之,作七尺五寸剑,被服皆效焉。” 《汉书·武五子传》:故昌邑王刘贺,“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则知大绔可作正服。《汉书·朱博传》记载,齐郡舒缓养名,“官属多褒衣大袑,不中节度”。颜师古注:“袑音绍,谓大袴也。”大绔的样式应是较为宽松的。在汉画资料中,常可看到男子身着一种肥大的长裤,裤脚很宽,拖到地面。这种服装或即大绔。

小绔大约是内裤。《汉书·周仁传》:“仁为人阴重不泄。常衣弊补衣溺袴。”颜师古注:“溺读曰尿。尿袴者,为小袴以藉其尿。”或以为小袴即裈。陈元龙《格致镜原》巻十八《冠服》:“裈,亵衣,小袴。” 裈是合裆裤。《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羣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壊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 因合裆裤可以“藉尿”,故陈氏的说法似有一定道理。但小绔也有不合裆的,上文提到的马山一号楚墓所出绵绔就是一例。该绔由墓主贴身穿著,开裆,绔脚[上‘辟’,下‘衣’]积为裥而收拢,有紧口的缘边。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则裈不仅可作内裤,也可作外裤。因此,小绔不一定是裈;其与 大绔的区别或许并不在于是否开裆,而更要看绔腿的宽窄和绔脚的样式。

小绔不可作正服。《南史·后废帝纪》:宋后废帝刘昱暴虐乖张,“恒夜出开承明门,夕去晨反,晨出暮归,从者并执铤矛,行人男女及犬马牛驴逢无免者……尝着小袴,不服衣冠。” 刘昱着小袴出行有失体统,故史家书之。此外,因小绔便于行动,也用为劳作之服。皮日休《忆洞庭观步十韵》:“[衤+‘交’][衤+‘了’]渔人服,荇蓎野店窗。”[7]是渔者着[衤+‘交’][衤+‘了’],即小绔。据上引《方言》,“[衤+‘交’][衤+‘了’] ”是汉时楚语,而洞庭一带为楚之旧地,皮日休为唐人,可知“[衤+‘交’][衤+‘了’] ”这种服装及名称在经历约千年后犹存。

本衣物疏所记三件大绔皆早(皂)色。其中,“早(皂)丸(纨)大绔”和“练早(皂)大绔”是丝质料。“纨”为细绢,“练”为练过的熟绢。“早(皂)布大绔”则是麻布质料。而两件“练小绔”的颜色,应是“练”之本色。

(七)巨巾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青巨巾一。练巨巾二。缕巨巾一。”

“巨巾”,服饰名,又称作“蔽膝”。《尔雅·释器》:“衣蔽前谓之襜。”郭璞注:“今蔽膝也。”蔽膝系在腰前,略似围裙,长可遮膝。《释名·释衣服》:“韨,鞸也。鞸,蔽膝也,所以蔽膝前也。妇人蔽膝亦如之。齐人谓之巨巾。田家妇女出至田野,覆其头,故因以为名也。又曰跪襜,跪时襜襜然张也。”则“巨巾”是齐地对妇女所着蔽膝的称呼。尹湾二号汉墓在今江苏省连云港,西汉为东海郡,属齐地,该墓墓主亦为女性。其遣策中出现“巨巾”,与《释名》的说法大致相合。

蔽膝有多种名称。《方言》卷四:“蔽厀,江淮之间谓之袆,或谓之袚。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大巾。自关东西谓之蔽厀。齐鲁之郊谓之衻。”《广雅·释器》:“大巾,袆,蔽厀也。” 一种衣饰,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名称,说明其服用之普遍。

蔽膝被称作“韨”、“鞸”,可知其为皮质。又称作“巨巾”、“大巾”等,说明也有纺织品。大约以后者为多。本衣物疏中的“青巨巾”、“练巨巾”、“缕巨巾”等,应都是纺织品。

《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欲令名誉过前人,克己不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又《三国志·吴书·妃嫔传》:潘夫人“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王莽妻与潘夫人是贵妇,而布蔽膝是僮使的衣着,可知汉人不分贵贱,皆服蔽膝。此外,服蔽膝者可能女性居多。尹湾二号汉墓与六号汉墓基本上属同时代。在二者的衣物疏中,相同种类的随葬品很不少。但是,只有二号汉墓的衣物疏中有“巨巾”,凡四件。

(八)紟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散紟一领。”

“紟”,单被。《仪礼·士丧礼》:“綪、绞、紟,衾二。”郑玄注:“紟,单被也。”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中有“青绮[上‘今’下‘巾’],素襄掾(缘)”。“[上‘今’下‘巾’]”即“紟”,大殓时用来包裹尸体。[8]

《礼记·丧大记》:“紟,五幅,无紞。”郑玄注:“紞,以组类为之,缀之领侧,若今被识矣。生时襌被有识,死者去之,异于生也。”“紞”是缀在被边的带子,作为被识,以别上下,而丧用之紟无“紞”。《汉书·食货志》:“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汉一尺约合今○·二三米。紟用五幅,则其宽度约为二·五三米。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曾出土一件单被,锦面,深**绢里,发掘报告称之为“紟”。该“紟”展开呈“亚”字形,是衣衾包裹的最外层,可将里面的衣衾和尸体完全裹起。其宽度为二·三四米,[9]略近于五幅。

(九)霜

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霜散紟一领。”“霜丸衣一领。”“霜丸合衣一领。”“霜丸复繻一领。”“霜绮直领一领。”“帛霜帬一。”“霜散合帬一。”

在以上七条中,除“帛霜帬一”条外,另六条中“霜”字皆置于“散(繖)”、“丸(纨)”、“绮”等丝织品名称之前,可知这个字应表示一种颜色。

“霜”,读为“[糹+‘霜’]”。王嘉《拾遗记》卷六:“(汉昭帝)钓于台下,以香金为钩,[糹+‘霜’]丝为纶,丹鲤为饵,钓得白蛟。”“[糹+‘霜’]丝”,《太平御览》卷八六二引作“霜丝”。则“霜”即“[糹+‘霜’]”。

《字说》释“[糹+‘霜’]”:“帛如初生桑叶之色曰[糹+‘霜’]。"[10]而《释名·释采帛》对“缃” 字的解释与之几乎完全相同:“缃,桑也,如桑叶初生之色也。”又,《玉篇》纟部:“[糹+‘霜’],色庄切。”音“霜”。而“缃”字有两种读音,一为“息良切”,见《说文解字》纟部,音“相”;一为“师庄切”,见《集韵·阳韵》,音“霜”。后者正与“[糹+‘霜’]”的读音相同。因此,“[糹+‘霜’]”字应就是“缃”字。

《说文解字》纟部:“缃,帛浅**也。”《急就篇》:“郁金半见缃白[左‘素’右‘勺’]。”颜师古注:“缃,浅黄也。”此处木牍文字中的“霜”,是说丝织品的颜色为浅**。

(十)烝栗

尹湾六号汉墓木牍一二反:君兄衣物疏: “烝栗棺中席一。”

“烝栗”,就是“蒸栗”。《诗·大雅·荡》:“天生烝民。”《孟子·告子上》引作:“天生蒸民。”则“烝”“蒸”二字可通。

“蒸栗”是指一种黄的颜色。《释名·释采帛》:“蒸栗,染绀使**如蒸栗然也。”《急就篇》:“烝栗绢绀缙红繎。”颜师古注:“烝栗,**若烝孰之栗也。”

古人用"蒸栗"来描述**之物。例如,《文选》卷四十二魏文帝《与钟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是记玉的颜色。《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兽部·牛》引梁元帝《谢东宫赉蒸栗牛启》:“色似秘府之书,毛类陈王之玉。”是记牛的颜色。“蒸栗”还被用来描述竹简。《广弘明集·法义篇第四》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蒲轮受伏生之诵,科斗荐鲁宅之文,蒸栗杀青,玉牒石记,填委广内。”《统归篇第十》梁萧子云《玄圃园讲赋》:“开金泥,剖玉牒,削蒸栗之简,采萝树之叶。”而此处木牍所记“烝栗棺中席”,是说棺中席的颜色黄如蒸熟的栗子。

1 胡晋臣字子远文言文翻译答案

胡晋臣,字子远,四川人。南宋绍兴二十七年考取进士,担任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向朝廷推荐他为“公辅”,宋孝宗召他到住处见面。面试题目为,目前的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方面存在哪些弊端。到中央秘书处试用,任用为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流跟皇帝讨论时政,讨论三件事:一,不疏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成负责监督的官员以纠正官风,责成宰相来抑制官员对名利的追求;三,广泛征求意见、掌握下面的情况,以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又深入讨论了官员与皇帝的关系,皇帝看了这些出色的论文很激动。晋臣的口述更详细,谈到“两税折变”问题,皇帝脸色平和,久久地点头表示肯定。

当时是丞相赵雄当政,皇帝亲手下诏书到中书省要近臣的名单。晋臣第二天到中书省,赵雄问他来此做什么,晋臣说:“皇帝反对弄权,丞相难道不知道?”随即列举重要的内容给他听。皇帝对此事深有感悟,从此对身边的官员要求更严。 晋臣以父母年高为由,请求调往地方任职,担任了广汉的知州,再任潼川路的提点刑狱,因老人去世需要守孝而辞职。服孝期满又被皇帝召见,讨论五件事,就是:“选将帅,增加国家财力,修水利,修订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推行纸币。”皇帝对身边的官员们说:“胡晋臣的言论可行。”

后担任度支郎,继而提拔为侍御史。当时朱熹任兵部郎官,因腿病没有到任。侍郎林栗因与朱熹的论《易》观点不合,上奏称朱熹不到任是对皇帝的傲慢行为。晋臣上疏请求留下朱熹而不要任用林栗,获得舆论的普遍肯定。

光宗继位后,胡晋臣调任工部侍郎,加“给事中”,经常以“减少不必要的恩典、珍惜名节为重”,凡是那些不按常规经中书等省议定而由宫内直接发出诏令都扣押不下发,皇帝嘉奖他有原则性,拜为端明殿学士、签署任用为书枢密院事。正式上朝谢恩那天,皇帝命他写条文上陈军政方面的利与害。既而前往重华宫朝拜前任皇帝孝宗,孝宗对他说:“现任皇帝提拔的二、三大臣,非常合我意,朝廷外面也没有不同的意见。”晋臣拜谢。

再担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皇帝自南郊以后没有亲临朝政,晋臣与丞相们同心辅政,内政外交都很安定。其所有奏章,以冬温夏凊、昏定晨省为先,依次是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真心诚意辅佐皇帝,处理事务井井有条,没人知道皇帝不在。不久,死在位上,朝廷赠给“资政殿学士”名号,并追谥为“文靖”。

2

是周敦颐传!

原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无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⑸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⑹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⑺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⑻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⑼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3 文言文阅读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

陈登云的全文翻译: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怕皇天也不答应,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 ,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4 文言文阅读 《 窦威》

抱歉,网上没有阅读题。我从旧唐书里面找到了窦威传,手打翻译出来,希望能够有所参考。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翻译:窦威,字文蔚,是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继父的哥哥。父亲 窦炽,曾经是隋朝的太傅。 窦威一家累世都有功勋,他几位兄弟崇尚武艺,但是窦威喜欢文学和历史,他为人耿直,恪守本心。兄弟们都笑他,说他是"书痴"。隋朝内史令李德林科举考试大捷,射箭和策略都是第一名,做了秘书郎。官期满了准备迁调,但是他一直留任,在秘书一共干了十来年,他的学业也有所进步。当时窦威的兄弟们都通过军功当了大官,交结了达官显贵,宾客充满了他们一家,然而窦威的官清闲。兄弟们更加笑话他说:"以前孔子读书做了圣人,在当时依旧很狼狈,你学他,又是想干嘛呢?官位不大,很正常啊。"窦威笑笑不回答。都来蜀王秀贬为记室,因为秀做事不守法,他借生病的理由辞官回乡。到了秀被贬后,一同的官员大多获罪,只有窦威有先见之明得以保全自己。大业(年号)四年,多次升官做了内史舍人,因为进谏触犯皇帝,迁调到了考功郎中,后来又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办,他又回到了京城。唐高祖进了虎牢关,召集、补全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当时战事连连,规章制度都破坏了。窦威知识渊博,知道以前的规章制度,他就重新指定了这些,禅代文翰也大多参与其中。唐高祖多次对裴寂说:"叔孙通这个人没有比他更好的了。"武德(年号)元年,做了内史令。威窦上奏时仪表端庄,引经据典,唐高祖很欣赏他,有时带他到卧室,经常坐着聊。皇帝又曾经说:"以前周朝有八位国家栋梁,我与你家就差不多。现在我已经是天子,你是内史令,根本上是一样的,只是等级不同。"窦威谢皇上,说:"我家在汉朝时,是皇帝的亲家,到了后魏,三次做了皇帝亲家,陛下您德高望重,再比和皇后一家。我们又快要是亲家,官位这么高,早晚都很恐惧啊。"唐高祖笑笑着说:"想关东人和崔、卢为结婚,攀上了达官贵族,自己发达了,就开始骄傲,你代代都是皇帝的亲家,不也特别的显赫吗!"到了窦威重病时,唐高祖亲自去看望。不久窦威就死了,他家没有多少钱,他的遗言也是简单的办个葬礼。朝廷谥号他作为靖,追赠他是同州刺史,追封他为延安郡公。下葬那天,皇帝诏令太子和文武百官一起出去送行。他有文集十卷。

5 文言文阅读 申屠刚字巨卿

后汉书·申屠刚传原文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

七世祖嘉,文帝时为丞相。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

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

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事失则神祇怨怨,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

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不贤,均权市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

然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

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

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爱忠孝承上之意。

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势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臣贼子,以之为便,不讳之变,诚难其虑。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

周公至圣,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昔周公先遣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寒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余世。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崇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灭门。

方今师傅皆以伊、周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化,则功何不至?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

自汉兴以来,诚未有也。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遂圣明之德,昭然觉悟,远述帝王之迹,近遵孝文之业,差五品之属,纳至亲之序,亟遣使者征中山太后,置之别官,令时朝见。

又召冯、卫二族,裁与冗职,使得执戟,亲奉宿卫,以防未然之符,以抑患祸之端,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听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

其罢归田里。”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

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本无尺土,孤立一隅,宜推诚奉顺,与朝并力,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

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

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

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征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虽有明圣之姿,犹屈己从众,故虑无遗策,举无过事。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廊庙之计,既不豫定,动军发众,又不深料。

今东方政教日睦,百姓平安,而西州发兵,人人忧忧,骚动惶惧,莫敢正言,群众疑惑,人怀顾望。非徒无精锐之心,其患无所不至。

夫物穷则变生,事急则计易,其势然也。夫离道德,逆人情,而能有国有家者,古今未有也。

将军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乐德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夫天所祐者顺,人所助者信。

如未蒙祐助,令小人受涂地之祸,毁坏终身之德,败乱君臣之节,污伤父子之恩,众贤破胆,可不慎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

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译文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七世祖申屠嘉,为文帝时丞相。

申屠刚性正直,常羡慕史鱼酋、汲黯的为人。做了郡功曹的官。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不得到京交往做官,申屠刚常疾恨在心。等到后来被举为贤良方正,因而上书对策说:臣听说朝政有失则天地之神就会怨怒,奸诈邪恶就会捣乱,所以阴阳乖错。

这是老天所以谴责告诫帝王,想教失道之君主,豁然觉悟过来,使那些心怀奸邪之臣子,畏惧而自责改正。现在朝廷不考查功绩不比较德行,而是接受那些虚伪的诽谤或赞。

6 文言文阅读徐度,字孝节的答案

译文可供参考: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世代在京师居住。年轻时洒脱自在,不拘泥于小节。长大后,身材魁伟,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派小仆役和职业卑贱的人闹事。梁朝始兴内史萧介去到郡上,徐度跟着他,率领士兵,征讨各处山洞,因骁勇闻名。高祖征讨交阝止,用厚礼征召他,徐度于是归顺高祖。

侯景之乱时,高祖攻克平定广州,平定蔡路养

谁知道王充跪拜求学的故事?

《论衡》是一部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哲学著作。所谓《论衡》就是他所论述的是铨衡真伪的道理。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