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经性耳鸣要选择中医治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4收藏

为什么神经性耳鸣要选择中医治疗?,第1张

神经性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他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不同的中药方法来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终于有标本兼治的作用,能够起到对症治疗因病施治的效果,是不错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方法。

通过中医来治疗神经性耳鸣有很好的效果,神经性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的伤害很大,他是因为内耳和听觉神经造成一种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遇阻脉络型,肝胆湿热型,放火上扰型,肝肾阴虚型等,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瘀阻脉络型他通常的病症是,患者经常出现高音调的耳鸣,这种病症多是因为外伤造成的,在治疗的时候,要注重活血通瘀,可以用赤芍15克,石菖蒲15克,当归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川穹十克,柴胡十克,蔓荆子十克,甘草六克,制成中药服用。

而对于肝胆湿热型,患者除了经常耳鸣后,尤其是在暴怒之后,更容易加重,很头痛,头晕等,可以用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草,生地,柴胡,当归,葛根,甘草等中药来调配成中药来进行服用。

如果是放火上扰型的患者,患者的耳鸣情况经常如蝉鸣一样,可以用黄芩,法半夏,陈皮,甘草等,来进行熬制中药,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如果是肝肾阴虚型的患者,这种患者的耳鸣现象是由青慢慢变动,并有头晕,失眠等症状,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补充肝肾的能力,可以用丹皮,熟地,茯苓,泽泻,女贞子,珍珠粉等药物来进行配置成中药来服用。

通过通过一定的中药治疗,能够达到对病症的调理和治疗的效果,根据神经性耳聋的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中药方法,做到因病施治,达到对症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调养,比如注意要保持一定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注意休息等。

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疗病因性疾病的同时,宜早选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药物进行治疗。重症者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药物治疗:可用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等药物,必要时可应用抗病毒及抗细菌药物。

手术治疗:埋入耳蜗植入器。

其他治疗:高压氧舱治疗,戴助听器矫。

目前神经性耳聋尚无根治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听会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听会穴的定位 9 听会穴的取法 10 听会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听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听会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听会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听会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神经性耳聋 172 治疗面痛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听会 1 拼音

tīng huì

2 英文参考

Tīnghuiì GB2 [中国针灸学词典]

tīnghuì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听会 汉语拼音 Tinghui 罗马拼音 Yinghui 美国英译名 Listening Conference 各

号 中国 GB2 日本 2 法

国 莫兰特氏 VB1 富耶氏 VB2 德国 G2 英国 G2 美国 GB2

听会为经穴名(Tīnghuiì GB2)[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耳门(《备急千金要方》),听呵(《针灸资生经》),后关(《针灸资生经》),听河(《针灸大全》),机关(《针灸学》(南京))。属足少阳胆经[1]。听即听觉,会指聚会,此穴在耳前,故名听会[1]。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耳鸣,面痛,口㖞,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疼痛,颞颌关节脱臼,牙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

4 听会穴的别名

耳门(《备急千金要方》),听呵(《针灸资生经》),后关(《针灸资生经》),听河(《针灸大全》),机关(《针灸学》(南京))。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听会,在耳前陷者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

6 穴名解

听即听觉,会指聚会,此穴在耳前,故名听会[1]。

听,聆也,耳受声为听。会,有会合、聚会之义。耳主听觉,穴当耳前,为耳部脉气之聚会,以其主治耳聋气闭,针此可使声音得以会聚,为司听之汇。本穴之上有和髎、耳门、听宫,本穴与之挨近,而名听会。[2]

7 所属部位

耳前[3]

8 听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听会穴在面部,当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4]。

听会穴位于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张口取穴[1]。

听会穴位于面部,当耳屏间切迹前方,下颌髁状突之后缘,张口有空处[5]。

听会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肌肉)

听会穴在耳前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听会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位,在耳屏间切迹前,当听宫直下,下颔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

听会穴位于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张口取穴[1]。

正坐或仰卧位,张口,当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取穴[6]。

快速取穴:

正坐,耳屏下缘前方,张口有凹陷处即是听会穴[7]。

或先取下关(闭口,食指和中指并拢,食指贴于耳垂旁,中指指腹处即是下关穴),向上推至颧弓上缘的凹陷中即是听会穴[7]。

10 听会穴穴位解剖

听会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囊、腮腺。有颧眶动、静脉。分布著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颞支。皮肤由上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腮腺内部的血管主要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后静脉,神经有耳颞神经和面神经丛。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囊→腮腺[1]。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筋膜→腮腺[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丛、下颌神经肌支和舌咽神经腮腺支分布[8]。

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5]。

11 听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听会穴具有开窍聪耳,通经活络的功效。

听会穴有开耳窍、疏风热的作用。[1]

足少阳胆经入耳中,听会穴位于耳前,近于齿部,穴下正是颞颌关节,故可治疗耳、齿、口、面及颞颌关节部位疾病[9]。

听会穴有清热散风、通关开窍作用,是治疗耳疾的常用穴[2]。

12 听会穴主治病证

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耳鸣,面痛,口㖞,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疼痛,颞颌关节脱臼,牙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

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等[1]。

听会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面痛、齿痛、口㖞[8]。

听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病:耳鸣,耳聋,聘耳,齿痛,口㖞,面痛,颞颌关节疼痛或脱臼[9]。

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1]。

听会穴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㖞斜;以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5]。

1五官科系统疾病: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痉挛;

2其它: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张口,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6]。

张口[8],直刺05~1寸[8][5][1]。

注意:深刺1寸左右起针后,偶可致颞颌关节部位疼痛或咀嚼疼痛,经局部热敷后即可缓解疼痛症状,但再次施针时应注意适当浅刺[6]。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条灸5~10分钟[5]。

艾条灸5~10分钟。

14 听会穴的配伍

听会配翳风、听宫、外关,治耳鸣、耳聋[6]。

听会配颊车、地仓、阳白、合谷,治口眼呙斜[6]。

听会配太阳、率谷、头维,治偏头痛[6]。

听会配睛明、丝竹空、攒竹,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听会配头维、印堂、太冲,有疏散风热,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听会配合谷、太阳、颧髎,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

15 特效

耳聋耳呜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听会穴,每次5秒,直到症状缓和为止[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目泣出,头不痛者,听会主之。聋,耳癫溲,癫溲者若风,听会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青盲目无所见,远视,目中肤翳,白膜,头痛,目外眦赤痛。

《针灸资生经》:目中翳膜,针瞳子髎、丘墟。

《类经图翼》:妇人乳肿,针瞳子髎、少泽。

《针灸大成》:主耳鸣耳聋,牙车臼脱,相离一二寸,牙车急不得嚼物,齿痛恶寒物,狂走,瘛疭,恍惚不乐,中风口呙斜,手足不遂。

《玉龙歌》: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胜玉歌》:耳闭听会莫迟延。

17 听会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神经性耳聋

主穴取患侧听会、翳风。肝气厥逆者,加太冲、侠溪、丘墟、中渚等;气血瘀阻者,加血海、膈俞、三阴交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加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肾元亏损者,加肾俞、关元、太溪等;药物中毒者,加百会、哑门、上星、外关等。听会张口略向内上方斜刺1~12寸,翳风向内上方徐徐刺入1~13寸,使有酸麻胀感并向周围扩散为得气。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通以脉冲电流,选用连续波,频率13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或见患侧面部表情肌微有抽动即可,通电20~30 min。对于配穴,虚证者用提插捻转补法,实证者用泻法。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一次。每日治疗1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38例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6]

172 治疗面痛

导语:体官窍与脏腑联结,脏腑开窍人体外部为官窍,为脏腑的外候,耳为心肾之窍,耳病本应责于心肾,因肾本开窍于耳而以耳为主,而心寄窍于耳为耳之客。神经性耳聋是多发病,又属现代医学治疗中的疑难杂症,因而,传统针灸、中医新疗法的积极挖掘、探新是具有非常急需的实际意义和重要 社会 意义。

一、神经性耳聋与中医脏腑经络联系密切,五脏属阴,五脏与官窍相连通

在经络方面,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以及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与耳有直接的联系,其他经脉虽无直接联系,但是也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间接的上达于耳部。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在窍为耳,主水而气化,古代医家大多数人认为耳鸣的发生与肾息息相关。

手少阳三焦经在循行上在耳后相系,沿耳廓上耳尖往前走至耳前再入耳中,经筋也上走于耳前,病候中也描述三焦经发病后耳内出现烘烘的声响。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也有“奏耳”以及其病“产聋”之说,《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三焦经为“耳脉”,“是动病”为“耳聋辉辉…是耳脉主治”,所产病“耳聋”是也。

肺位于上焦,主一身之气及宣降,且朝百脉而主治节,参与一身之气的形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由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并且通过肺对气机的调节和宣降功能而行走全身,再加上肺朝百脉主治节,可将宗气灌注于心,助心行血,血行畅,脉道通,耳窍受水谷精微物质而养得听。

二、祖国医学对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疗效往往得以在临床治疗中体现

1、古方治疗

使用舒肝和络饮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80%,说明了两方合用,疏肝理气不伤正,补肾滋阴不留滞,比单用耳聋左慈丸更有显著疗效。采用古方炙甘草汤和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高压氧可治疗神经性耳聋。

运用肾精亏损型耳鸣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和高压氧舱治疗,观察组则再加用补肾活血方,不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补中益气汤与通气散加味联合使用治疗神经性耳聋40例,总效率高达90%,并记载一例典型脾胃虚弱证型病例治愈后,1年随访未见耳鸣复发,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中药自拟方药是各医家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下以及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临床疗效往往难以在临床治疗中体现。运用解郁安神汤加减来治疗肝火上扰型神经性耳鸣1月后,患者自诉耳鸣缓解,并且半年后病情好转。采用自拟清耳汤加味配以无痛精针刀来治疗湿热型神经性耳聋,治疗后总效率高达9063%,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2、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为中草药的提取物,是中药的最精华提纯,其优势为更方便、简洁的使用,并且治疗效果显著。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乌灵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和耳鸣的研究中,明确指出乌灵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乌灵菌粉对脑细胞的保护及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耳鸣的症状。

使用中药浴足加上气管、营养神经、中药及针灸治疗,证实中药足浴能明显改善耳鸣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体现中医治病防病的整体观特点,达到治疗耳鸣的效果。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采用辩证后中药耳塞胶囊治疗耳鸣。

耳鸣0号胶囊、耳鸣1号胶囊分别适用于肾精不足型和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效果良好,该方法避免了患者口服药物及注射药物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了便捷的治疗方式,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疗效。

3、针灸疗法

应用局部取穴加辩证配穴治疗老年感音神经性耳鸣,并且单耳耳鸣取同侧经穴,双耳则取双侧,临床有效率为92%,在耳鸣程度评分、听阈及响度的改善上,均优于西比灵组,老年耳鸣患者耳鸣显著减轻,较为满意,且经济廉价,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应采用补肾宁心益脑之法配以深刺耳周七穴,采用“速捻进针法”,整体调节,标本兼治,取得一定的成效。以针刺“老十针”和“四神穴”来治疗本病,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束后发现针刺组的耳鸣严重强度下降幅度更大,疗效也高出西药组20%。

用深刺耳门、听会两穴配合电针治疗肝胆火盛型耳鸣,共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有9032%,指出增用电针可以明显使肝胆火盛型耳鸣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听力好转。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腹针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耳鸣,西药组口服药物,1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西药组,治疗组治疗后的耳鸣程度明显小于西药组。

体现了其疗效、安全性好的独特优势。使用清铃揿针埋针治疗耳鸣,与普通针刺穴位作对比,埋针组治疗中期与疗程结束后的疗效较体针组高,THI评分也有明显的降低,充分说明了揿针埋针治疗耳鸣具有很强的优势,适合许多年龄层次的患者。

将杨继成《针灸大成》中的耳内虚鸣方与薄氏腹针相结合来治疗肾虚型神经性耳鸣,另一组仅用杨氏耳内虚鸣方,两组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也能改善THI评分及严重程度,前组在这三方面更优于后组,在改善综合临床症状上更有优势。对耳尖穴刺络放血治疗肝胆火旺型耳鸣的验案,在耳尖刺络放血治疗后患者耳鸣消失,后续未见复发。

4、灸法治疗

苇管灸和针刺相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发挥了苇管灸专治疗耳部疾病的特殊优势,不仅得到了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也促进了传统疗法的推广。由于海员的特殊的职业环境使其罹患耳鸣的机率升高,因此选用安神疏肝之法选穴针刺,配合苇管灸局部应用治疗,结果显示其能够持久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

疗效确切,调节情志,改善海员的生活质量。选用雷火灸中医外治法治疗除痰火、肝火、风热以外的耳鸣患者,发挥了雷火灸活力强、药力足、渗透力强以及灸面大等优势,促进耳部局部以及全身气血的运行,降低了耳鸣程度,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疗效突出。

对于痰瘀内阻型耳鸣患者,采用雷火灸结合针刺来治疗,针刺双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丰隆、血海、中渚穴以及四神聪穴后,同时对双侧的听宫穴进行雷火灸,耳鸣严重程度积分、耳鸣残疾评分均有下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价格低廉。

对肝肾不足型耳鸣患者,针刺相关穴位,患者有针感后对听宫穴进行温针灸,同时服用卡马西平片,两种结合治疗的效果远远好于单用卡马西平片的治疗,发挥了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的两重优势。

主穴采取温针灸法,针刺的同时也进行生物反馈心理行为治疗,调整患者自身状态、稳定情绪的同时,温针灸能使耳鸣症状减弱,两者共奏止鸣之效。除上述灸法之外,运用雀啄灸红外治疗仪治疗特发性耳鸣,在传统雀啄灸治疗的理论基础上,加以拓展,从而创造出便捷、有效的治疗方式,也避免了传统雀啄灸的缺点。

使用经验针法调气通窍针刺法加上涌泉灸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取穴分布于头部、胸部、腹部以及四肢,意在调理气机和脏腑功能,而涌泉灸旨在温热,少火生气,蒸肾气于上灌注全身,从而达到清阳得升,濡养耳窍之功,虽临床观察样本较少,总不失为一个治疗方法之一。

5、联合治疗

聪耳通窍汤合耳针治疗老年性耳鸣,其近期与远期治疗效果均有保障,并且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证实,两者的结合治疗能够改善老年患者的内耳微循环障碍,安全性高。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结合联合针刺治疗耳鸣,治疗结束后得出中药可以加强针灸治疗耳鸣的疗效,不过有待时间来证明远期效果。

针刺患者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率谷、翳风、中渚穴后,进行氦-氖激光照射,患者中总有效率约8667%,治疗方法新颖有成效。选取利多卡因、VB12、川芎嗪混合后,用水针刀方式对星状神经节进行阻滞,再结合中药治疗耳鸣。

见效速度快,疗程时间短,效果能够迅速恢复听觉系统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辨证取穴针刺后以聪耳清窍的同时,利用声频共振仪的立体效果,将复方丹参注射液渗入内耳细胞,达到降低患者听阈、缓解症状的治疗效果。

6、其他方法治疗

对确诊为耳鸣的患者,进行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针刺结束后,对患侧耳周穴位及头部晕听区进行按揉推拿,结束疗程治疗后,患者耳鸣消失时间短,生活质量提升,疗效较好。采用针刺和推拿治疗耳鸣,推拿治疗则采用拿法、揉法,对患者耳周穴位进行66次,后再对耳孔以掌心轻度震法3 6数,也能够改善患者的耳鸣各种临床症状。

中国古乐五个基本音阶为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五音疗法(五行音乐疗法)就是根据五种乐音与五脏相对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与制化来治疗选曲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证型的耳鸣患者,选适合患者的五行音乐曲目宁心聆听,同时进行三焦经的循经艾灸,不仅能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也增强了治疗效果。针对虚性耳鸣,选择“羽”调乐曲中具有“金生水”原理的曲目,在最佳时间进行聆听,并进行药物滴注和穴位补法按摩治疗,结束治疗后,患者心情明显得到改善,治愈率提高。

无毒副作用,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壮医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的其中之一, 历史 悠久,理论古朴且丰富,疗效也确切,其中壮医针灸在治疗耳鸣上也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疏通壮医的三道两路,调节气血,标本同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法。

蒙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医疗方法,认为耳病为“赫依”病变成“巴达干”后窜行,交博发病,耳部“三根、七素”失衡而致耳鸣。运用蒙医药理论,口服蒙药同时对耳周穴位按摩灸疗以及口服尼莫地平,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相比,蒙医药治疗组的总效率能达818%,并且标本兼治,见效快,低复发率,疗效可靠,值得我们注意。

结语:综上,在西医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治标不治本和整体、中远期疗效不理想的明显情形下,采用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已经显示出诸多优势:治疗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针灸疗法尤为突出中药内服较多,疗效可靠,治标也治本,无毒副作用,也对神经性耳聋伴随的负面情绪、失眠等等症状有着良好的调治作用。

中医中药治疗耳鸣有一定的特效,且不良反应少。

从辨证施治的原则出发,可以分为7种方法:

(1)疏表发:用于风热表证,多见于咽鼓管发炎、中耳炎、及前庭 神经元炎。常用银翘散、三拗汤等。蝉衣、菊花、葛根、赤芍、丹皮、沙参、栀子,可散肝经风热、聪耳平鸣。

(2)清肝法:用于肝火之耳鸣、耳聋。常用龙胆泻 肝汤,天麻钩藤饮,苍耳子散等。

(3)补肾法:用于肾虚耳鸣,常用六味地黄丸,左规丸,右规丸等

(4)补气血法:中气下陷,清阳不升之耳鸣,可用益气聪明 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等

(5)补气肾法:治心气不足、虚聋不聪,用天王补心丹等。

(6)化瘀法:治突发性耳鸣、耳聋。用桃红四物汤

(7)化痰湿法:用于 痰火上饶。常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

针灸治疗可应用经络学说,循经取穴,以1%奴夫卡因封闭听宫、翳风穴,对耳鸣有效。其他穴位有肾愈、太溪、神门、太 冲、听会、耳门灯。灸法克选苍术灸。涌泉穴用磁石30克、朱砂3克加醋成药饼,搓足心5~10分钟,分贴双足心,每晚1次,共7天。

摘自:新乡潘剑中医

慢性功能下降性的、神经性的耳聋,如果病程过长,神经部分退化,这个是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整。中医的优势在治疗神经耳聋方面还是比西医的优势大的。神经性耳鸣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建议患者还是到正规的中医医院详细进行治疗诊断,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祝您早日康复!

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有很好的效果,神经性耳聋是由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耳聋,造成神经性耳聋的因素很多,所以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更有效,它是对症治疗更安全、更放心。

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可分以下几点:

一,肝肾阳虚型,证见耳鸣耳聋,幽微渐弱,头晕,虚烦失眠,腰酸,舌边红而干,苔少或薄白,脉弦细,治宜补益肝肾要用丹皮,熟地,山萸肉各十二克。茯苓,泽泻,女贞子,旱莲草,各十五克,磁石、珍珠母,各三十克,五味子十克。

二,肾阳亏虚型,证见耳鸣耳聋,渐进加重,腰酸肢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或夜尿频,面色苍白,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肾壮阳,要用五味子十克,补骨脂,泽泻各十五克,丹皮,熟地,山萸肉,杜仲,各十二克,珍珠母三十克,神经性耳聋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治疗,平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以其独特的效果,受到了广大耳聋患者的肯定。

为什么神经性耳鸣要选择中医治疗?

神经性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他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不同的中药方法来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终于有标本兼治的作用,能够起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