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吗,那猴子又是由什么进化而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8收藏

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吗,那猴子又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第1张

“人是猴子进化来的”这一观点,最开始似乎是人们污蔑达尔文的说法,在绘画作品中把达尔文的脑袋画在了猴子身上。现在大概只能说,人与猴子有共同祖先。

人既不是由猴子进化也不是由猩猩进化而来的,猩猩它们现在算是人类的“近亲”,而猴子连近亲都算不上,因为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猴子就与我们的祖先分了家,单独成为了一支。

如果你简单地说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这是一些反进化论反演化论人士常用的措辞,其实他们根本就未曾了解过现代的演化论,无论是达尔文时代还是现代的进化论都从未说过人类是由猴子进化来的。

生物进化的历史是很漫长的,最原始的原猴中各群体不断分化,产生了猿猴、狒狒、金丝猴、猕猴。猿与后世不同的物种。在后续的进化过程中,猿又逐渐分化,又产生出几个不同的群体,其中的埃及猿成为了非洲猿的起源,非猿类又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分化,才逐渐产生了原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

现代人类是起源于非洲的一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大约在十几万年前产生,他们才是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上的人类祖先。大约七八万年前开始向全球迁徙,随着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变迁,逐渐产生了各种人类种族,但从遗传学上来看,这些种族都同属一种物种。在遗传物质方面,人与猿类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

现在似乎也不能完全推断出从地球生命起源到人类出现整个进化过程,有太多证据在几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史中已经消失。但很多证据都表明,地球生物有同一起源,从基本生命物质的构成和一些遗传学、分子学证据上,能够表明生物有一定一脉相承的关系。

存在于我们人类生活当中关于现在的一些科学理论,等待着我们人类一一去推翻关于这些生活理念,源于我们科学家们一次次的去时间探究所得出的结论,而且这样的时间,结论也是得到多方的一个认可,说变成公认的事实。那么关于我们人类究竟是从何而来的现在主流的学术理论都已经认识,已经证明了我们人类是由猿猴进化出来的。那么关于进化论是真的吗?人类的祖先是不是猴子变化的?其中的确如此,这些都是正确的理论。

一、关于进化论的确是真的一个道理。

首先第1点就是关于进化论的确是一个蕴含真正道理的一个理论。关于进化论,它是由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一次次的探究在环球航行当中所得出的结论,的确达尔文他当时提出了,人类是由猴子进化出来的,这也让很多科学家,很多信奉神学的人都非常抨击他这样的理论,但是在我们后人随着科学技术一步一步的发展之后,我们后人也逐步认识到人类,通过一次次的和咽喉等生物的一个基因对比,以及我们的骨骼还有我们的肌肉以及我们大脑皮层的一些发育。得出的结论就是生物进化论是正确的,我们人类的确是由猿猴进化出来的。

二、关于我们人类的祖先猿猴智慧人类,的确是由猴子变化而来。

还有就是关于我们人类的祖先猿猴智慧,人类等等这些我们人类的祖先,他们的确是由猴子变化而来的。因为这些我们人类的祖先,他们和猴子在基因和身体结构上面上面通过我们基因比对,还有骨骼比对通过一次次的考古挖掘和现在猴子他们种群以及皮肤以及毛发对比,两者相似程度达到了95%,这是利用我们现代科学所得出的结论,也证明出我们人类的祖先也是由猴子进化出来的。

三、所以我们人类属于灵长类动物,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最后关于我们人类属于灵长类动物,这也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人类和猴子属于共同的祖先共同的一个分支。

1历史上有孙悟空这个人吗

孙悟空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中的人物之一。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简介: 孙悟空(sūn wù kōng)又名孙行者,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物,出自古典 孙悟空小说《西游记》,灵根仙石孕育而生,混世四猴之一灵明石猴。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群猴称之为 “美猴王”。

后来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法号悟空。学会七十二变、筋斗云;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针)从东海龙宫抢得,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塞入耳朵,大到顶天立地,上伸可到三十三重天,下伸可以至十八层地狱;身穿一副锁子黄金甲,头戴一顶凤翅紫金冠,足踏一双藕丝步云履,这身披挂亦是从龙宫得来;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

孙悟空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弼马温。后来因为感觉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迫使天庭承认该封号。

后大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万年金丹,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名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

经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还被观世音菩萨赐有三根神奇的救命毫毛在脖子后面,可化万物,一路上保护唐僧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飞天宝贝猫。

2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孙悟空这个人吗

谁是孙悟空的真正原型?

蔡铁鹰

随着美猴王孙悟空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热门候选,媒体上关于孙悟空的话题也多了起来。近来有人重提旧话,说山西有早期的唐僧取经壁画,上面有毛头毛脑的猴行者,因此孙悟空应是生在山西;也有人说当年有个曾经与玄奘法师取经有点关系的甘肃人石磐陀是孙悟空的原型,孙悟空应是甘肃人;还有人称福建发现了有个叫齐天大圣的神以及他兄弟姐姐一大家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根据福建当地民间俗神塑造的,因此孙悟空的祖籍在福建……

谁真正有资格做孙悟空的原型?

蹉跎千年始长成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当时俗名陈光蕊、法号玄奘的僧人为了探求佛法的真正精义,冒死违反了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从凉州(今甘肃武威)偷渡出关,在印度周游一百三十余国,刻苦求学十七年后载誉回国。

玄奘回国后,受到了极大的崇拜,关于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也相继出现了。最早的取经故事都和玄奘在西域的艰险途程有关,如火焰山、深沙神、金毛鼠、车迟国等等,大家都熟悉的火焰山故事最为典型,《西游记》中说,西方有八百里火焰山,遍地烟火,其实这就是对新疆自古烧到今的煤田自燃大火的描写。

大约距今1100年前(晚唐五代时期),在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东西文化的交汇处敦煌一带,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已经很多,特别是在寺院里,已经将这些故事作为宣传材料,编成了一本具有教材性质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其中第一次提到了一个“白衣秀士”装束,帮助唐僧取经的得力助手猴行者——这当然就是最早的美猴王了。

再往后,大约在900-1000年前(宋、金时期),关于唐僧的取经故事随着佛教的传播渐渐进入中原,在山西一带被当地文化所吸收,成为当地早期戏剧的重要题材。在这个时候,猴行者第一次被称为孙悟空,他的师兄弟猪八戒、沙和尚也现身在故事中。

进入元代,也就是大约在700年前,有位叫杨景贤的编成了杂剧《西游记》(这是第一次被命名为《西游记》),这里的故事既继承了原来佛教的形式,又融进了道教的内容,具体地说,就是将中国本土的齐天大圣猴和取经故事原来的孙悟空猴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的形象“齐天大圣孙悟空”。

最后,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中完成了美猴王孙悟空形象的塑造。

3历史上真的有悟空这个人吗

没有此人, 有相似的历史考据2003年10月29日,在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内发现的“玄奘取经图”,其绘制时间比《西游记》成书时间早近百年。

一、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师。

释悟空较玄奘晚了40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回来时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二、“石磐陀”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在研究取经故事流变过程后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石磐陀。

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决危难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

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诞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山顶一块仙石之中。关于它的身世原本在《西游记》中“历历可考”。

可是近日却有媒体报道,专家通过对甘肃榆林石窟中的壁画《唐僧取经图》进行研究后发现,壁画中一位紧随唐僧的尖嘴猴腮的胡人正是孙悟空的原型。 此文提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先生曾撰文指出,图中的猴形人即孙悟空原型,名叫石磐陀,其家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所以孙悟空应该是甘肃人。

于是有关孙悟空的身世更显扑朔迷离,孙悟空的形象到底来自何处,难道他真的是由一个甘肃胡人演变而来吗? 鲁迅认为,魏晋以来,佛教典籍的翻译渐多,所以印度的故事也在民间广泛流传,文人们喜欢其新颖奇异,于是有意或无意中使用,于是这些故事慢慢变得中国化。 具体到孙悟空的人物形象,鲁迅则认为应当来自中国民间传说,他举唐朝人李公佐小说中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为证,认为孙悟空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从而认定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中国本土。

胡适对此看法不同,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 陈寅恪论证孙悟空原型确系哈奴曼,甘肃壁画中的图案却表明《西游记》故事在唐代已有流传。

史学大家陈寅恪由于对佛经极为熟悉,不仅验证孙悟空的原型即《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而且又以另一部《贤愚经》作为复证,他发现“大闹天宫”的故事,本来源自两个绝不相干的印度民间故事,传入中国后,佛经传播者在讲说时有意无意将二者合一。 上世纪初敦煌学的建立,为《西游记》人物故事的流变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形象史料,主要是壁画,既有单人徒步,身背背架的图像,又有类似“猴行者”的胡人牵马随行的图像,可见人物故事是经过历代增益的。

近年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发表《新发现玄奘取经图探讨》,重点对甘肃现存的六组西夏时期的《玄奘取经图》进行了探讨,并介绍说类似故事在唐代已在民间流传。五代后周时期,扬州寿宁寺藏经院内还保存着一壁画《玄奘取经图》,当时人们叹为“绝笔”。

这幅壁画最晚是后周作品,惜寺院已毁,壁画无存。 《西游记》基本人物框架在元代形成,印度神猴经过藏传佛教再创造变成孙悟空。

胡研究员在研究中发现,虽然以上说法都有证据学基础,但是玄奘取经的故事自唐到宋,流行了几百年,变化增添的人物故事相当缓慢,而其故事的丰富性却在元代出现了“井喷式”爆发。 他认为,按段文杰等文物专家经常以晚明吴承恩之创作为据,而没有考虑到元代已经出现了《西游记》杂剧和“诗话”的事实。

胡研究员指出,从《永乐大典》残本中析出的文献中,已经有数段后世小说《西游记》的故事,尤其是一篇朝鲜汉文文献《朴通事谚解》中“车迟国斗法”中孙行者的故事非常重要。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赵景深认为,《朴通事谚解》一书“约刊于元代”。

韩国翰林大学金敏镐教授也提出此书成于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此外,去年山西稷山县还发现元代的“玄奘取经图”壁画。

这些都证明后世《西游记》的基本故事人物框架很可能是在元代形成的。 胡研究员认为,虽然孙悟空形象的雏形和印度史诗及民间故事中的神猴形象有些关联,但唐宋时期思想文化背景没能使其发生“质的飞跃”,《西游记》故事中惊世骇俗的内容所以会在元代呈现“井喷式”爆发,应当从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喇嘛教的输入,以及佛道两家论辩的背景中寻求解释。

换句话说,虽然孙猴子和印度神猴脱不了干系,但它是曾经经过藏传佛教的“二次输入”,才以生动的形象活跃在读者中间的。

4孙悟空在历史上有这个人物吗

历史上没有这个人。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

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

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园。

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

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时更名两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扩展资料:

孙悟空人物的影响:

中国人对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情感,源自于对《西游记》文本的热爱。文字的描写,自然可以让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形象跃然纸上,但从戏剧到**,观众还是希望看到具象化的神话形象。

从文本中走出来的孙悟空,最早应该是在京剧的舞台上。京剧的表演者们开创了“猴戏”的表演风格,惟妙惟肖,精彩传神,奠定了近百年来孙悟空形象的基础,日后,无论是**还是电视,孙悟空的形象一直难脱京剧表演的根。

作为著名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影响可以说颇为深远,除了日本之外,美国、韩国、越南等国家也有诸多孙悟空的形象。

-孙悟空

5历史上真有“悟空”这个人吗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什么不是龙,不是虎,不是豺狼牛羊,而是只猴子呢?在这个看似幼稚的问题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在佛教史上,悟空不是猴子而是人,他也曾出使西域 在佛教史中,悟空实有其人,当然不是一只猴子。 《宋高僧传》卷第三写释悟空是京兆云阳人,原姓车,名奉朝,是后魏拓跋的远裔。

他从小天资聪颖、孝顺父母,出家之前官拜左卫泾州四门别将。他奉命护送罽宾国(汉西域国名,今克什米尔一带)使臣回国,在宾国都城突患疾病。

他病中发愿,痊愈之后就出家为僧,号达摩驮都(法界的意思)。唐肃宗至德二年,悟空二十九岁,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仪,并在各地流浪,遍访名寺名塔。

学成之后,悟空到骨咄国城的小海边,从南岸入城,突然地动山摇,暴雨如注。他逃到一棵大树底下躲雨,正巧许多商人也来躲雨,商人说这是因为有人带着佛陀舍利引起了龙神震怒,悟空向龙神祈宥,这才雨过天晴。

他到龟兹的莲华寺之后,潜心翻译,将《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翻译成中文。在西域逗留了近四十年后,贞元五年,他回到京师,进上佛牙舍利,敕封为空壮武将军试太常卿,入章敬寺修行。

而此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佛经中的悟空除了也曾经出使西域之外,和孙悟空之间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

保留至今最早的西游故事之一、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吾空的猴子,也许是悟空的讹误。须菩提祖师给美猴王取名孙悟空,《般若心经》上的名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悟空”显然就是要看破红尘,用悟空这个名字来命名我们的主人公,有一种四大皆空的虚无主义意味。

莫非这妖猴真是凭空而来? 悟空和尚和玄奘法师在历史上一样都是取经人,这一点值得注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叫朱士行,为曹魏时代颍川地方人,这个朱姓可能是猪八戒的猪姓的一个源头。

在更早的西游故事中,如《朴通事谚解》中出现过一个叫朱八戒的黑猪精,显然是猪八戒的前身。明代的朱姓皇朝让朱这个姓氏在小说中变得讳莫如深,以朱为猪,进而演化出一个喜闻乐见的耳大鼻长的猪精形象,这是可以想象的事。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个推论的话,那么我们要说,唐僧和这两个也曾经去西天取经的徒弟共同形成了一个取经者的团队,他们不论以什么面目出现,至少他们都曾经虔诚。 这三位取经人到了《西游记》中有了不同的角色分工。

唐僧是人,其他两位都沦为动物形象,说来也多少有些不敬。不过,与猪八戒这头丑态百出的猪相比,孙悟空这只猴子就要英武得多。

《封神演义》中的猿精和杨戬,几乎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的翻版 孙悟空为什么不是龙,不是虎,不是豺狼牛羊,而是只猴子呢?是猴子却能大闹三界降妖伏魔,他的本领为什么能力压群雄,除了孙悟空后天的努力(拜师学艺,艺高人胆大之外),和猴子本身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关联? 陈寅恪在《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一文中试图分析唐僧徒弟的来源,他以为玄奘既然实有其人,他的演义大约也是从佛教中来。陈先生说,《贤愚经·顶生王缘品》就是大闹天宫,他认为,法师在讲法时常常说一段故事,所以他们就会把这段闹天宫的故事和《罗摩衍那》中的猿猴故事混合在一起,变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源头。

陈寅恪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单独想出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支那亦有猿猴故事,然以吾国昔时社会心理,君臣之伦,神兽之界,分别之严。若绝无依藉,恐未必能联想及之。”

中国的猴子传说与《西游记》真的泾渭分明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区分一下,孙悟空到底是猿还是猴。六耳猕猴和孙悟空难分辨的故事似乎在强调孙悟空是只猕猴,可是在书里又频繁地用“心猿”来指代孙悟空。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猿和猴似乎并不能分辨得非常清楚,在孙悟空之前,常常用“袁”姓而不是“孙”姓来命名猴精,这表明人们更多地相信猿比猴更高明,更容易修炼成精。 长臂猿在中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成为贵族的宠物。

古代中国人对于这种手长的灵长类动物--刘备的手也很长--表现得情有独钟。《淮南子·说山训》记载楚王曾经饲养一种叫神白猿的长臂猿,说明至少在楚的时代就已经出现长臂猿的饲养。

这也许是因为长臂猿深通人性,所以他们在志怪性质的古籍和小说中,常常会成为妖怪的化身。 在《封神演义》中,猿精袁洪和杨戬有一段精彩的打斗戏,几乎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大打出手的一次翻版。

这两次与二郎神/杨戬的争斗,都以猴子的失败而告终。在《封神演义》中,袁洪神通广大,多次大败姜子牙,与杨戬也是杀得难解难分。

在《封神演义》中,杨戬也有七十二般变化,作者又说袁洪也有“八九功夫”(八九正是七十二,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直到最后杨戬用上女娲娘娘赠送的“山河社稷图”才将其擒获。而这“山河社稷图”中最关键的,仍然是诱惑猴子的桃子。

另一个与《西游记》中相似的情节是,袁洪即使被缚,仍不愿束手就擒,杨戬屡次三番砍他的脑袋砍不下来,最后姜子牙用陆压留下的“飞刀”才将白猿精斩首。

  猴子

  猴是一个俗称。灵长目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原猴亚目颜面似狐;无颊囊和臀胼胝;前肢短于后肢,拇指与大趾发达,能与其他指(趾)相对;尾不能卷曲或缺如。猿猴亚目颜面似人;大都具颊囊和臀胼胝;前肢大都长于后肢,大趾有的退化;尾长、有的能卷曲,有的无尾。按区域分布或鼻孔构造,猿猴亚目又分为阔鼻猴组,又称新大陆猴类;狭鼻猴组,又称旧大陆猴类。本目包括11科约51属18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大多栖息林区。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体重可达275千克,最小的是倭狨,体重只有70克。

  灵长类的大多数头骨具大的颅腔,呈球状,这是由于颌部变短,脸部变扁所致;眶后突发育形成骨质眼环,或全封闭形成眼窝;多数种类鼻子短,其嗅觉次于视觉、触觉和听觉,某些低等种类在脑中具有高度发达的嗅觉中枢,并在很大程度上靠嗅觉行动。某些狐猴有较长的鼻部。金丝猴属和豚尾叶猴属的鼻骨退化,形成上仰的鼻孔。长鼻猴属的鼻子大又长。这些特殊的类型是因肌肉或软骨发育而形成的。脚的拇趾和它趾能对握,使得手和脚成为抓握器官。原猴类的5指只能同时屈伸,不能个别运用。掌面与□面裸出,有指、趾纹,纹路形态不一。具有非常软或宽的足垫,除黑猿外,皆为□行性。多数种类的指和趾端均具扁甲。一般前后肢长相差不大,唯长臂猿科和猩猩科的前肢比后肢长得多。猿类和人无尾,在有尾的种类中,其尾长差异很大,从只有一个突起到超过身体长。卷尾猴科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抓握功能,有“第五只手”之称。一些旧大陆猴(如狒狒)的脸部、臀部或胸部皮肤具鲜艳色彩,在繁殖期尤其显著。臀部有粗硬皮肤组成的硬块,称为臀胼胝。

  多数种类在胸部或腋下有1对乳头,而指猴的1对乳头在腹部。雄性的阴茎是悬垂形,多数具阴茎骨,而眼镜猴、绒毛猴、人和某些种类不具。精巢包于囊中。雌体具双角子宫或单子宫。体被毛,有的柔软细密,有的粗硬,或在局部很长,或在毛上具异色环节。有的头顶毛很长,形成丛状毛冠,或甚短,呈平顶,或秃顶无毛。有的在两颊或颌下具长毛,形如胡须。有的两肩、后背、臀部被以长毛。有的体毛非常艳丽。

  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营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只有环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栖或在多岩石地区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动,也结大群活动。多数能直立行走,但时间不长。多在白天活动,夜间活动的有指猴、一些大狐猴、夜猴等。大倭狐猴和倭狐猴在干热季节夏

  眠数日至数周。

  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或动物性食物。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猩猩的食量很大,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疣猴科胃的构造特殊,大部种类吃粗纤维多的植物性食物。

  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到3仔。幼体生长比较缓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体胸、腹部或骑在母背上,由母带着活动。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只有低等猴类,如狐猴、懒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节。

  树□科的头骨特征与某些十分原始的原猴类颇相似,许多解剖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曾把它包括在灵长类内,但其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却与灵长类有很大差异,因此,现代分类学家已把它独立成树□目。

  灵长类化石发现于北美和欧洲、亚洲的古新世至渐新世地层中,在非洲和欧洲发现于中新世,而在南美、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则发现于更新世。灵长类的进化已有6000万年历史,从世界各地发现的早期灵长类化石属原猴类,其中60多属现已绝灭。现在美洲已没有原猴类,只是在亚非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一些岛屿上,还生存着少数与5000万年前的原猴类极为相似的种类。猿猴类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5000万年以前,大约在1500~2000万年以前,猿类的祖先就已遍布欧、亚、非三大洲,但现今却仅残存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

  在我国古籍中,猴子的别称有禺,果然,独,狨等。据《白虎通》记述:“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侯,是等待、观望的意思。

  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山区,每年5月7日是“敬猴节”。而泰国的北部山区,每年的11月1日是“猴子运动节”。

没有人提出过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只有在与赫胥黎辩论中,英国议会里的保守派污蔑达尔文说达尔文认为人是猴子变的。

人与猴子有着共同的祖先(比较解剖、DNA分析),但当猴子成形时人类的祖先也成形了,是一种没有尾巴的古猿,和猴子没有任何直系血缘关系,也就是说这种古猿也不是什么猴子变的。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请追问,希望能帮到你。^_^

民俗中的猴

有一次,我去观瞻云丘山的塔尔坡古村落,在农家的炕头上看见了一只猴子,当然是个石头猴子。我很好奇,把个石猴摆在炕头干啥?一问方知是拴小孩子的。农家辛苦操劳,主妇要照顾孩子,还要干家务活。怕孩子从炕上掉下来,就拴在石猴上。那为啥要拴在石猴上,而不是石虎上?相比较老虎比猴子更厉害呀!见我有疑问,主人热情告给我,别看老虎是百兽之王,比猴子厉害得多,却把猴子敬若神明。据说,有次老虎带着群兽在山里洋洋得意地巡游,一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罗网。老虎急得拼命挣扎,就是挣不脱。众兽看着大王身陷罗网,没有一个能出手相救。危急关头,猴子爬上树梢,解开绳索,放出了老虎。从此,老虎对猴子感恩戴德,毕恭毕敬。一旦老虎有事外出,就将百兽委托给猴子管理,因而人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缘此,将孩子托付给猴子更为可靠。你看,猴子在民众中的地位有多么尊贵!

护娃猴只是民间喜欢猴子的一种体现,其实,类似的崇爱比比皆是。在码头上可以看见“护航猴”,20世纪70年代,黄河三门峡一带的渡口都有系绳拴船的木桩,木桩顶端雕刻的就是虎视眈眈的猴子。人们说,猴子水性好,能保驾护航。猴子水性何来,仔细一想不是曾经潜入东海龙宫取宝吗?在乡村的拴马桩上,可以看见“避瘟猴”。这个风俗流传很广,山西、陕西、甘肃一带的乡村,尤其是大户人家的门前,都有雕刻着石猴的拴马桩。在寿诞的庆典上可以看见“抱桃猴”,有的是绘画,有的是雕刻。原因是猴子喜欢桃子,曾经摘得天宫的贺寿蟠桃。让猴子献桃,享受与天神一般的待遇,实乃大富大贵,大吉大利。

总之,自从猴子走进《西游记》就成为神通广大的灵运大仙,因而炕头、墙头、码头、槽头,处处都能够与猴子照面碰头。甚至,因为孙悟空降服过龙王,而龙王可以兴云布雨,倘遇天旱还有人抬着猴子祷告祈雨。当然,也不乏将猴子捧上戏剧舞台的,《水帘洞》《安天会》《花果山》《火云洞》《火焰山》,以及《大闹天宫》,都是猴戏,都能博得广众喝彩。最为出彩的还是电视剧《西游记》,天上人间,玉宇琼楼,神仙妖怪,善恶大战,看得人眼花缭乱,能把一切忧烦置之度外。

写到此,足以看出猴子已深入人心,几乎无处不在,完全可以搁笔了。可是且慢,还有一个重要的石雕没有登场,这就是三勿石猴。三勿石猴流行于山东,雕刻着三只猴子,一只蒙眼,一只捂耳,一只掩嘴,喻示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三勿”不就是孔子在《论语•颜渊》里的名言吗?难怪流行于山东。倘要是再雕塑一只端端正正的猴子,象征“非礼勿动”,那就更完美体现了圣人之言。不过,这三点确实至关重要,应该刻下。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如钱江潮水,铺天盖地般涌来,若是不分青红,不辨皂白,随波逐流,恐怕不身陷泥沼,也会南辕北辙。即使蓦然回首,迷途知返,也不知误了多少大好时光。

三勿猴,把猴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年画盛行的年头,猴子的画幅是人们的首选,每逢大年亲朋好友会互赠猴画。皆因猴与侯读音相同,便延伸出祝贺高升的美意。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那是“封侯挂印”;猴子骑马,那是“马上封侯”;猴子如果不是骑马,而是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上,那就更高一筹,“辈辈封侯”;假如九只猴子攀援在一棵松树上,那就是天长地久,延年益寿,九只猴子为“久”,松树则代表常青不老嘛;倘要是猴子蹲在桃树上,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犹如一对蝙蝠,那就是福寿双全。

文化典籍里的猴

《韩非子•外储说》中有个棘尖刻猴的故事。故事说,燕王喜欢奇巧之术,有个卫国人投其所好,声称能在荆棘尖上刻出母猴。燕王很高兴,就让他享受五乘的俸禄。那时方圆六里为一乘,五乘为方圆三十里,足够他顿顿吃香的喝辣的。可燕王也不傻,要亲眼观看这独门绝技。哪知,那厮精明过人,马上说,要看也可以,需要燕王半年不能入宫,还要斋戒,不饮酒,不食肉。即使斋戒时间到了,也只能在雨停日出、半明半暗的时辰才会看见。真没想到棘尖刻猴这么神秘,弄得燕王有些晕头转向。

好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刻猴的人高明,还有比之更高明的。郑人告诉燕王,棘尖刻猴要用刀具,棘尖那么细小,刀具肯定更细小。大王不必看他雕刻,看看他那细小的刀具即可。燕王甚喜,叫来那个刻猴的人说要看他的刀。那人谎称回家去取,却自此黄鹤一去无消息,逃跑了。

韩非子在此虽然写到了猴子,可那只是背景,猴子连抛头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庄子则不然,写猴子就让人家堂堂正正出头露面,而且写得风趣幽默。宋国有个老人特别喜欢猴子,便喂养了好几只。猴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一心一意繁殖后代。猴子生猴子,几只变成一大群。这一来老人犯了愁,没有那么多吃的喂猴子呀!过去他用橡子喂猴子,从不限量。现在他要限量了,还仁慈地与猴子商量,早上吃三颗,晚上吃四颗,可不可以?猴子个个恼怒,叫嚷抗议。老人沉默一霎,又宣布:“这么吧,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满意了吧?”猴子们无不高兴,一桩难事以皆大欢喜为结局。

不过,庄子可不像我这么啰唆,他叙述起来要言不烦。《齐物论》载:“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里的语句没啥难懂的,唯“赋芧”意为分发橡栗。读过这则故事,不得不称赞庄子实在睿智。庄子用睿智塑造出老人,老人用睿智忽悠了猴子。忽悠了猴子也不见得猴子傻呆,还觉得天真纯朴,惹人爱怜。

或许正缘此,庄子频频让猴子出场演绎他要讲的道理,在《徐无鬼》里,群猴出场,一猴风光。可惜,这只风光的猴子惨死在飞箭之下。吴王渡过长江打猎,猴群四散逃走。唯有一只猴子不仅不走,还飞跃不止。这只猴子敢于如此,是因为它身怀绝技,在树枝跳跃如履平地。见这么多人来了,就想卖弄一番。吴王弯弓搭箭,一射不中,二射不中,再射还不中。他恼火了,命令随从一起放箭。箭如雨下,猴子哪能躲开,抱树而死。猴子的惨死让人大为不忍。好在猴子惨死不是庄子的本意,他是借助猴子告诫世人。吴王见猴子死去,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是说,这只猴子依仗它的灵巧蔑视我,才受到惩罚而死。你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傲视他人!颜不疑心领神会,“去乐辞显”,务实低调,三年以后举国上下无人不赞扬他。

可爱的猴子,自古以来就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啊!

成语歇后语中的猴

中国的词语众多,像是密密麻麻的森林。猴子早早与人们结缘,给大伙儿带来了数不清的欢快与颖悟,因而词语里边栖息着数不胜数的猴子。这里只能将有关猴子的成语钩沉出来。若是还不过瘾,就再粘贴些歇后语与大家分享。

说到成语,率先跳出来的是杀鸡吓猴。这则成语包含着一个故事。有个耍猴的新得一只聪慧机灵的猴子。听到鼓声即跳舞,听到锣声翻跟斗,招招逗人发笑。就是这厮爱使小性子,发起脾气,蜷伏不动,鼓声锣声再响,也如秋风过耳。主人呵斥,不理不睬,甚而眨眨眼睛,不屑一顾。主人虽然气恼,可又舍不得打它。忽然,灵机一动,抓来一只公鸡,放置猴子面前,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没经过这场面,吓得萎缩成一团,一动也不敢动。主人手起刀落,公鸡流血丧命。这溅血飞红的情景可把猴子吓坏了,哪还敢再耍脾气,闻鼓就起舞,听锣翻跟斗,乖巧极了。这就是杀鸡吓猴,由此派生的成语还有:宰鸡教猴、杀鸡骇猴、杀鸡儆猴等等,虽然用字不同,却是一个意思。

接着亮相的是:沐猴而冠。这个成语根底深厚,《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项羽兵进咸阳大肆屠杀,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杀死不说,还一把火焚烧了秦宫,熊熊大火三月不灭,惨烈得前所未有。然后,尽收宝物美女东归。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看着残破的废墟,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是要回归故里,卖弄这不可一世的权势。劝说的人大失所望,叹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藏在秦汉兴替的历史深处。看完这则故事,就明白了是在讥讽愚鲁无知、空有其表的人。后来有所引申,比喻形同傀儡,或是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与之用字不同、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沐猴冠冕、沐猴衣冠、衣冠沐猴等。

蓦然照面的成语是猴年马月,意思指遥遥无期。可为什么猴年马月就是遥遥无期的代名词?这要从传统的干支历法和十二生肖说起,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犹如树木的主干,地支犹如树木的枝杈。这里涉及的是地支与生肖。地支十二个,生肖十二种,恰恰相吻合,搭配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与年、月、日对应轮回。年、月、日对应的地支和生肖轮回次序永恒不变,除每年的所属不同外,月和日都是固定的。比如,五月草长莺飞,人欢马叫,属于马月,年年五月都是马月。马和地支的午搭配在一起,时分当是11时至13时,每日这两个小时都是马时,多称午时。而年则要12个轮回才能转来一次,2016年轮转回来的正好是猴年,农历五月是马月,一个“猴年马月”即将光临。真乃遥遥无期诚可期,只要努力就会大有作为啊!

和猴子相关的成语很多,不能再一一解释,只能点到为止。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容易上当;尖嘴猴腮,形容相貌丑陋而粗俗;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轩鹤冠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惊猿脱兔,形容受到惊吓,仓皇逃跑;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升迁得很慢……

最为讨人喜欢的是与猴子相关的歇后语,不仅通俗明白,而且幽默风趣。试看,猴屁股——自来红;猴子拉犁——顶牛;猴子拿棒槌——胡抡;猴王闹天宫——大打出手;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猴子爬上旗杆顶——高高在上;猴子倒立——尾巴翘起来了;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实在多得数不清。猴子早已成为国人精神文化世界里的形象大使。

大母猴应该是大猕猴。

下面的是关于玃的一些说法,其中有提到大母猴。

  我国古籍中记载着一种名叫“玃”的动物。“玃”是什么动物?众说纷纭,并无定论。据笔者所知,大致有五种说法。

  (一)“老猕猴”说。陆玑《诗疏》云:“猕猴,楚人谓之沐猴,老者为玃。”

  (二)“大猕猴”说。《说文解字》云:“玃,大母猴也。”《辞海》(修订本)亦云:“玃,大母猴。”古人所说的“母猴”并不是指的“雌猴”,而是指一种猴类——“沐猴”而言的,这沐猴又称“猕猴”,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猴好拭面如沐,故谓之沐,而后人讹沐为母,又讹母为猕,愈讹愈失矣。”所以说玃为“大母猴”,实际上即指“大猕猴”。

  (三)“老猴”说。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一“玃”条云:“玃,老猴也”。

  (四)“大猴”说。《辞源》(修订本)云:“玃,大猴。”

  (五)“似猕猴而大”的动物说。《尔雅·释兽》“玃父”(即玃),郭璞注:“似猕猴而大。”司马相如《上林赋》云:“于是乎玄猿素雌,蜼玃飞蠝。”张揖注;“玃,似猕猴而大。”(见《文选》)

  综观上述五种说法,笔者认为:“似猕猴而大”的动物说比较符合实际,其余四说与此说也并不抵触,因为古人观察不精,遂误认为这“似猕猴而大”的玃是“老猕猴、大猕猴、老猴、大猴”等等。

  这“似猕猴而大”的玃到底是现在什么动物呢?笔者经过考证后认为:玃即今成年雄性的黑长臂猿(不包括雌性及幼猿)。

  黑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哺乳纲,灵长目,长臂猿科,为我国现存的3种长臂猿之一。

  前臂很长,直立时可达地面。体长可达46~64cm。雄性全身黑色,雌性为棕**,幼仔为白色。栖居于亚热带森林中,以果实、嫩芽、昆虫和鸟卵为食。我国现产于海南省及云南南部,数量已很少,在海南省仅存20余只。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现从玃的形状、毛色、性别、视物方式、行动方式、产地等各方面加以考证,说明玃即今成年雄性的黑长臂猿。

  1形状。玃“似猕猴而大”,“长臂”。这猕猴有多大呢?猕猴(Macaca mulatta)是一种最常见的猴,灵长目,猕猴科,毛色为棕**或棕灰色,颜面及两耳为肉色,体长45~51cm。黑长臂猿的体长46~64cm,臂甚长。所以黑长臂猿与玃的形状一样,都是“似猕猴而大”、“长臂”。

  2毛色、性别。玃的毛色“苍黑”,“纯牡无牝”,为成年雄性。我国所产的3种长臂猿,其毛色情况如下:黑长臂猿的成年雄性全身黑色,雌性棕**,幼仔白色。白眉长臂猿(Hhocolck),前额具有两道白纹,形如白眉,成年雄性黑色或黑褐色,雌性金**或乳白色,幼仔白色。白掌长臂猿(Hlar),手和脚都生有白毛,身上的毛有浅黄、黄灰和黑色,其毛色与性别、年龄无关。可见唯有成年雄性的黑长臂猿的全身毛色才是苍黑色的,与玃相同。

  3视物方式。玃“善顾”,这是指其眼睛十分灵活,善于转动眼珠观看事物,据现代动物学书籍记载,黑长臂猿的视物方式也恰恰是如此,它“头大,大脑半球发达,视觉敏锐,察看事物时,眼球频频转动,惹人喜爱。”

  4行动方式。玃“能人行”、“健走”,这是指它不但能够像人一样用两条腿行走,而且善于用四肢奔跑。黑长臂猿营树栖生活,下地后亦能用两腿行走,但因两腿不发达,双臂又太长,只好把双臂高高上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只能蹒跚而行。它四肢着地奔跑时,只需用两臂的指尖轻点地面即可,速度极快。可见黑长臂猿既“能人行”,又“健走”与玃完全一样。

  5产地。玃产于蜀地(四川)的高山上。今黑长臂猿则产于广东的海南岛,云南的南部:由禄春、元阳到哀牢山和无量山中以及西双版纳。二者产地不同,这与气候的变化,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态环境的改变等有关,遂使玃的栖息地不断南移,一直移到人烟稀少、森林稠密的地区。这与古代产于四川的大象,今天仅产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一隅的道理是一样的。

  从上述5个方面考证的结果来看,古代的玃即今成年雄性的黑长臂猿。

Ⅰ 求一个有关猴子的故事

给你找到啦!

科学家把六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在显要的位置放版了一串香蕉。猴子权看见了香蕉,理所应当的要去吃咯。可就在猴子快要拿到香蕉的时候,科学家立刻用高压水枪击它,迫使它后退。第二只猴子快要拿到香蕉时,同样家法伺候,几个回合下来,再也没有猴子敢接近香蕉了。这时,科学家放走了一猴子,又放进来一只新猴子。新猴子没吃过水枪的苦头,看见了香蕉,很自然的去拿。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另外5只猴子一起跳过去,对这只新猴子一顿暴打,阻止它去拿香蕉。可怜的新猴子被痛扁,也不敢再去碰那个香蕉了。科学家继续试验,从最先的五只猴子中放出一只,再放一只新猴子进来。相同的情况出现了,新猴子去拿香蕉,其它五只对它一顿海K,而打的最凶的,居然是刚才那只新猴子。所以,这只新换进的猴子,也不碰香蕉了。科学家又拿出去一只老猴子,放进一只新的。。。最后试验的结果的是,笼子里的六只猴子都不在是原先的六只,也没有被水枪击过,但是都不吃香蕉了。

Ⅱ 求一个有关猴子的故事

是猴子定律:

将五只猴子放在笼子里,上面放着一堆香蕉和一个自动装置。一旦检测到猴子得到香蕉,就会有水喷入笼子里,五只猴子会被弄湿。首先,一只猴子想要一根香蕉。当然,结果是每只猴子都是湿的。

后来,实验者释放了一只猴子并用一只新的猴子A替换了它。这只猴子A看到了香蕉并希望立刻得到它。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伤害他们到水中,所以他阻止他去取香蕉。试过几次。虽然他被殴打,但他仍然没有得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没有喷水。

后来,实验者发布了一只老猴子,用另一只新的猴子B替换了它。这只猴子B看到了香蕉,迫不及待想要它。特别是A猴子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力。 B猴子试了好几次,总是打得很吵,不得不放弃。

后来,所有的老猴子一个接一个地被新的猴子取代,每个人都不敢移动香蕉。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当他们移动香蕉时,它们会被猴子弄平。这是道德的起源。

(2)求一个有关猴子的故事扩展阅读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起源了。

Ⅲ 寻找关于猴子的故事

1<<猴子摘玉米>>(摘一个掉一个,你应该知道的)

2某座山里有一只不寻常的猴子,不论力量或智慧,都出类拔萃,尤其有非常丰富的慈悲心

它每天爬树找果子吃,有一天它象平时一样爬到树顶上,忽然听见远处的深谷,传来断断续续喊救命的声音它心里暗忖:听那求救的声音,必定有人迷路掉入了深谷下,我若不去救他,他必死无疑纵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得走下断崖,把他平安救出来

它下定决心后,便寻声攀树跳崖,不顾各种险峻,慢慢走下谷底,果然发现一个汉子掉在数百丈的悬崖下只见他全身是伤,好象几天没有吃过东西

,奄奄一息猴子把他背起来,越过草丛和岩角,千辛万苦到山上的平地,猴子随后告诉他:

"你从这条路往下走,便可到村子去以后要多加小心,千万别走险路了,祝你一路平安,我们就此道别"

猴子说完,累得在树荫下呼呼睡着了

刚被救起的汉子,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此时,他突然起了恶念:

"我在谷底饿得要死,现在上来又没东西吃,两处都在受苦对了,不如先吃猴肉救命要紧"

他立刻捡起一块尖锐的石头,对准熟睡的猴头砸去猴子立刻被惊醒,额头血流如注,放眼一望,原来是刚才被自己救出来的汉子下的毒手,猴子面对忘恩负义的人,不仅毫无憎恨心,也不起疑惑心,只有悲叹和怜悯对方满怀的恶念,猴子身体支撑不住,陷入了昏迷,但他仍念立夏

:''现在,我已经没有能力拯救他,但愿来世能修行得悟,有本事使所有的坏心人都绝迹"

猴子发愿到这里,才安静死去

(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恩将仇报,难得善终有的人多行非法事,直到锒铛下狱时,才悔不当初

以德报怨,对敌人不怀怨憎,是标准的菩萨心肠如何进入这样的境界不思善也不思恶思善,善不能长久;思恶,恶不能停留,只起一念慈悲心

放下对善恶的执著,请入解脱的正行)

3猴子捞月

4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有辆轿车在电灯柱子上撞得稀巴烂,车上男女两人重伤昏迷。警察在现场调查的时候,从路边树丛里跳出来一只猴子。现场的警官看到猴子戴着颈圈,心想它可能是人养的宠物,于是问它:"你也是车上的乘客吗"

猴子居然点了点头,看来是通人性的。警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又问它:"出事的时候,车上的人在干什么"

猴子伸出两个手指,放在嘴巴上。

"他们在抽烟"警官猜测。

猴子点了点头。

警官接着问:"他们还干了什么"

猴子一只手握拳,假装拿着什么东西往嘴里倒。

"你是说他们在喝酒"

猴子点点头。

"还有什么"

猴子撅起嘴巴,在手背上狠狠地亲了两口。

"哦,他们在亲热"

猴子也点点头。

警官口中念着:"事故发生时,乘客在车上抽烟、喝酒、进行亲密活动……"将情况都记在本子里。最后他问猴子:"那你又在干什么"

猴子两手前伸,做出一个握方向盘的姿势。

不知道你要哪种类的耶!

Ⅳ 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我忘记了。

我也想找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找到了没有

Ⅳ 有关猴的故事

猴年说猴(一)

春节将临,举国欢庆新春,今年为“甲申年”,申即猴年。猴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联系最为密切,被人喻为聪明、机智、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灵气的象征,尤为青年喜爱。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猴祖”的说法,古籍如《诗经》、《礼记》、《尔雅》、《庄子》、《列子》、《山海经》、《淮南子》、《世说》等均有记载;笔记、野史、小说等记载尤多。记载名称各异,遂有猴、猿、猨(音‘猿’)、猱(音‘挠’)、狙、猕猴、禺、沐猴、狖(音‘又’)、参军、王孙等均指猿猴。《诗经·小雅·角弓》中的“毋教猱升木。”就是说:猴不用人教,就会攀木,说明古人对猴有仔细的观察。汉代王延寿撰有《王孙赋》,唐柳宗元有《赠王孙》赋等都是写猴。

人们利用猴的攀缘特点,经过对它训练演示杂技,如宋代陈暘所撰的《乐书》,就有“汉世有猕猴缘杆之技。”李昉的《太平广记》也有“蜀人阳千度弄胡孙(猢狲),饲养十余头,会人言语。令骑马作参军戏。”可见中国的“猕猴戏”由来甚久。今之耍猴杂技,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

“申,猴也”见于汉代王充所撰的《论衡·物势》中,说明十二属相与十二种动物相配,自古就成为既定规范的习俗。“申”为什么是猴?说法很多,比较可信的是申者伸也。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将伸(申)称猴。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申为字像猴之形。”是又一解。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语:“猴者候也。见人设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因状定猴之名,也较合理。

自古以来,关于猴的神话、传说,故事非常之多,其中以《世说新语》中的一段记载最为动人:“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其他如《搜神记》、《齐东野语》、《墨客挥犀》等书,均有此类大同小异的记载。“断肠”便成为典故,被历代诗人用之。如唐代诗人常建的《岭猿》诗:“杳杳袅袅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柳宗元的《入黄溪》诗:“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做断肠声。”宋代诗人范成大《八场平闻猿》诗中“雪涧琴心未是悲,须写峡中断肠时”等句,都是用此典。

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约定俗成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甚多。成语如“朝三暮四”、“沐猴而冠”、“心猿意马”等;谚语如“杀鸡给猴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歇后语“猴子爬树———拿手戏”、“猴子看果园———越看越少”等,常被使用。

猴的神话传奇故事以唐人王勔的《古镜记》最具代表性。至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汇集前人的神话传说,进一步创作了《西游记》,创造出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典型形象,对后世影响尤巨,成为人人皆知的、敢于反抗玉皇大帝的、善于识别真伪的、能驱魔除怪的代表,并称为金猴、神猴、灵猴。 就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诗句。

猴年来临,大地增色,相信中国将有新面貌。

猴年说猴(二)

在十二属相中,似乎与人最为接近的该是猴了。猴的伶俐、猴的习性、猴的一切一切与人极为相似。按考古家说,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么一来,显然猴和人又近了一步,不但血缘相通,连祖先也相同了。人家说马年说马,猴年说猴,关于猴的优点缺点,我也不妨闲说几句。

一说起猴,人们很难不想起吴承恩笔下的那只聪明伶俐、神通广大的孙猴子。孙猴子该是猴类的代表,它傲气十足,敢扯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他胆量过人,敢大闹天庭、龙宫;他神勇无比,令妖魔鬼怪闻声丧胆;他眼光敏锐,火眼金睛能识破妖怪的万般变化;他疾恶如仇,决不贪生怕死;他有君子之怀,决不贪恋女色,为金钱所迷。这个孙猴子可以说是猴族的骄傲。

说到这,猴儿们可能要晕乎哉了。

不过,且莫先得意,孙猴子也有抹不去的弱点。其一,他太认真理,不会见风使舵,不会做那墙上草,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定的事就一往直前,义无返顾,所以肯得罪人,以致于搞民主选举时,没人投他的票。其二,他不会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不会虚报数字,慌报军情。其三,他不会拍马屁,不会左右逢源,其实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妖精多是“皇亲国戚”。如果他会来事,就不用去吃那取经之苦,早就转正了。其四,他有些恃才傲物,比如在天庭时,如果肯把那个小小的“弼马瘟”做下去,肯给上司提提鞋,耐心等着上司调走,多年的媳妇熬婆婆是大有可能的。其五,性急,不能忍辱负重,比如在偷吃人生果时,如果肯让镇元大仙的门生骂几句消消气,也不至于落到去求观音菩萨的份上。其六,太爱出风头,似乎那些妖精只和他是冤家对头,和他平级的还有猪八戒和沙和尚呢,难道就他业务熟练,别人都是吃闲饭的?

好了,说了孙猴子这么多坏话,幸亏他回花果山去了,那些平庸的猴儿们又认不得字,否则还不让它们掐死。打住,到此就打住吧。

猴年说猴(三)

2016年申应猴,是谓猴年。

猴属灵长类,与人类可谓同宗、本家,在基因图序中仅差千万分之一,典型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过它在动物界是最接近人类的高等动物之一。它有一定的思维、记忆、摹仿、识别等高级脑的功能,能直立行走、蹲坐,甚至用前肢使用工具(如用石砸开硬果),相互梳理皮毛,捉虱子,这些均属人的智商动作。更可信的是雌性生理上亦有例假,免疫系统与人相似,因此是最受青睐的生物学实验动物。最近的例子是:SARS科研中,猴是科学家建立动物模型的首选,猴为人类祛病甘作替身,是健康卫士,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猴又称猢狲,群居成一个大家族,分布地域非常广,种类也非常多。在我国西南崇山峻岭中活跃着它们的身影,敏捷、顽皮、好动、多疑是它们的天性。猴群有严格的家族等级,作为群首的统治者是一只年轻、强壮、魁梧、威武的雄性,它的毛色特别靓酷,具王者之仪,俗称猴王,享受着各种特权,吃、居、玩甚至交配,处处优先,虎视四周,八方威风。后妃儿女、臣民、老弱病残都俯首贴耳,献媚伺侯。另一面它本能的维护着群体的平安、生存、繁衍。猴群各占一方领地,互不侵犯。若有窥视探密者,猴王龇牙咧嘴,喧叫狂吼,做出一付出击架势,吓退之。对强行闯入者,猴王挺身而出,恶战以驱之。有趣的是当雌猴叫春来临时,蓄势待发的挑战者,揭竿而起与老猴王拼个你死我活,无情厮咬,打斗,残杀,可谓壮烈。挂彩致残,胜者为王,败者逐出家门,在荒野中所见孤独者常为此类。但这种残忍的争雄却是保持种群强威的“自我复壮”,是动物界的优势育种。当猴子在树林中腾越时,猴子的尾巴,不但起平衡作用,还能勾住树枝或作倒悬,起到第五肢的功效,实属罕见。它还有颊囊(俗称腮帮)用以储藏食物,亦是生理上的一大奇特之处,是物种求生存迫使进化的鲜明例证。

我国广西的白头猴、滇南大马河和西藏芒康的金丝猴属稀有品种,前者身着一袭油亮黑毛,额头有一叶状白发,反差奇特,善攀岩,居于山崖削壁的洞穴中,估计仅存千只,是猴中最珍贵的。后者披挂耀眼金丝长毛,又特爱清洁,雍容华贵,令人宠爱。简猴(或称袖猴)产于四川,体小如家鼠,可放在袖筒里故名,是纨绔子弟的玩物。

在我国有关猴子的故事和传说,首推童叟妇稚皆知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修炼成真正的火眼金睛,神通广大,超凡变幻,通灵豪迈,以及为民除害,忠心护主,不畏 ,勇于请命倍具良知,是吴承恩笔下最为出彩的兽与人性的完善结合。由此改编成的戏曲、说唱、杂耍、影子戏等不胜枚举。最有意思的是孙大圣被安上紧箍后,从此叛逆之情稍有萌发,便在师傅唐僧的念念有词头痛难忍中湮没殆尽,悲哉!千年修炼之灵气竟受掣于几句空词,何理之有?再则大帝以“弼马温”之马厩官以示安抚,考其来历经台湾史学掌故家苏同炳先生从《马经》中找到,曰母猴之月经流到草料上,马吃后可“辟马瘟”取其谐言也(是苏先生所撰《弼马温释义》)。有此掌故所以栓马桩上常雕以石猴,寓意马栓得牢,管得好,图吉利。有悬念的是吴承恩把老孙错判为雌的,怕是落笔一时疏忽,或是神话小说大师的超人想象力。

京剧真假美猴王集武打中之独、群舞之大全,脸谱油彩是末角最精美的夸张,通过演员的脸部颤动,嘴角的收缩牵拉,加上摇头晃脑,左顾右盼,举手投足,极具猴儿的活泼、机灵,把猴子的个性刻划得惟妙惟肖。六小龄童父子演猴戏最具魅力,舞动的金箍棒(独特的道具)寒光袭人,左右前后甚至在头顶飞舞,衬托出功力无比,既有功夫的观赏性,更具威武的感染力,深得孩童的喜爱,大人们亦不例外,尤其是老外。

孙猴子的形象是天津泥人张、北京百塑汤和庙会上吹糖球人的传统典型题材,或金鸡独立,或散行架势,或手托猴腮,都极具诱惑欲,人见人爱。猴子天生胆小,见血胆颤惊吓不止,故有“杀鸡给猴看”(俚语),“山中无大王(指虎)、猴子坐正堂”(警示语),“沐猴而冠”(戏谑语),“树倒猢狲散”(警示语)。猴面鳚(生肖鱼)是海底世界的观赏族。广西傣族家养训化的猴帮看家,甚至带孩子,乖巧伶俐;民间耍猴中常见的有猴子骑山羊、走钢丝和头戴礼帽,随着班主的锣声向围观者鞠躬行礼乞讨,杂技演出中缺不了各种猴子的剧目;猴族近年一大喜庆就是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中的猴首,被八国联军掳去百多年后重返故里,但还有八种至今流落异乡,不知何年再聚首。古书上说的“猓然”辞书上有的说是猴,有的称为猿,莫衷一是,猿猴在我国古代不分之故,有诗为证,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三峡未见过猿只有猴)。

吉羊(祥)灵猴双临喜,福祉(至)禄茂万家春。春光无限好,华夏新桃俏,祖国沐浴在和熙明媚的阳光中,百业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猴儿蹦跳,又是一个好年景。

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吗,那猴子又是由什么进化而来?

“人是猴子进化来的”这一观点,最开始似乎是人们污蔑达尔文的说法,在绘画作品中把达尔文的脑袋画在了猴子身上。现在大概只能说,人与猴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